一种全自动SMT贴片机及其贴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0171发布日期:2021-05-04 11:3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自动smt贴片机,包括贴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机(1)的表面设置有输料控制机构(6),所述输料控制机构(6)包括壳体(61),所述壳体(61)设置在贴片机(1)的表面,所述壳体(61)的背面与活塞壳(62)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壳(62)内开设有两个空腔(65),所述空腔(65)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活塞(63),两个所述第一活塞(63)的下表面与下压组件(64)的顶端固定连接,左侧所述空腔(65)内壁的左侧面与第一连接管(67)的一端相连通;

所述第一连接管(67)的另一端与推送壳(68)内壁的背面相连通,所述推送壳(68)的右侧面与壳体(6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推送壳(68)的内表面设置有弹性组件(69),所述弹性组件(69)的右端与放置板(61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右侧所述空腔(65)内壁的右侧面与第二连接管(611)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611)的另一端与固定壳(610)内壁的背面相连通;

所述固定壳(610)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三活塞(616),所述第三活塞(616)的下表面与活动柱(6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610)的下表面与两个固定块(6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块(619)固定连接在壳体(61)内,所述壳体(61)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个芯片(6123),其中一个所述芯片(6123)的上表面与活动柱(617)的底端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smt贴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机(1)的内表面设置有加工平台(2),所述加工平台(2)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电动吸盘(3),所述加工平台(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触点开关(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smt贴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机(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离子风机(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smt贴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69)包括第二活塞(691),所述第二活塞(691)设置在推送壳(68)的内表面,所述第二活塞(691)的右侧面与两个伸缩杆(692)和两个第二弹簧(693)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693)套接在伸缩杆(692)的外表面,两个所述第二弹簧(693)和两个伸缩杆(692)的右端与放置板(61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smt贴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617)的外表面套接有活动套(618),所述活动套(618)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固定块(619)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圈(6120),所述橡胶圈(6120)与其中一个芯片(6123)的下表面搭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smt贴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1)的外表面设置有盖板(6124),所述盖板(6124)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6125),所述卡槽(6125)内设置有卡块(6126),所述卡块(6126)固定连接在壳体(61)的外表面,所述盖板(6124)内壁的上表面与第三弹簧(612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6121)的底端与推板(61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板(6122)的下表面与其中一个芯片(6123)的上表面搭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smt贴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613)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辊轮(612),所述壳体(61)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614),所述凹槽(614)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辊轮(615),若干个所述第二辊轮(615)与部分芯片(6123)的下表面搭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smt贴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64)包括两个连接杆(642),两个所述连接杆(642)的顶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活塞(6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642)的底端与压板(6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42)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套(643),所述滑套(643)卡接在活塞壳(62)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活塞(63)的上表面与第一弹簧(6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66)的顶端与空腔(65)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61)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6127)。

9.一种全自动smt贴片机的贴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需要进行贴片时,先将电路板放置在电动吸盘(3)表面,并控制电动吸盘(3)对电路板进行吸附固定,使得电路板下压触动触点开关(4),则触点开关(4)控制离子风机(5)进行吹风除静电的工作;

s2、然后再由贴片机(1)的位移机构控制输料控制机构(6)横向移动至合适位置,再控制输料控制机构(6)进行下移,使得压板(641)下压抵触至支撑面,此时压板(641)推动连接杆(642)向上移动,使得连接杆(642)推动第一活塞(63)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活塞(63)压缩第一弹簧(66),使得第三活塞(616)向下移动,使得第三活塞(616)推动活动柱(617)向下移动,使得活动柱(617)推动其中一个芯片(6123)向下移动,使得芯片(6123)挤压橡胶圈(6120)脱离壳体(61),使得芯片(6123)可以贴合在电路板表面的合适位置,同时第二活塞(691)向右移动,使得第二活塞(691)推动芯片(6123)向右移动,在第二弹簧(693)和伸缩杆(692)的作用下,使得芯片(6123)抵触在活动柱(617)表面,并压缩第二弹簧(693)和伸缩杆(692);

s3、当芯片(6123)贴合完成时,则通过贴片机(1)的位移机构控制输料控制机构(6)向上移动,此时第一弹簧(66)利用自身的弹性推动第一活塞(63)向下移动,使得压板(641)向下移动,使得第三活塞(616)向上移动,使得第三活塞(616)带动活动柱(617)向上移动,当活动柱(617)移动合适位置时,则第二弹簧(693)利用自身的弹力推动芯片(6123)向右移动至与活动柱(617)位置对应,然后第二活塞(691)向左移动,使得第二活塞(691)向左完成复位,同时第三弹簧(6121)的弹力可以通过推板(6122)推动芯片(6123)向下与壳体(61)内壁接触,此时可再控制输料控制机构(6)进行位移,进而可以继续进行贴片的工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SMT贴片机及其贴片工艺,具体涉及贴片机技术领域,包括贴片机,所述贴片机的表面设置有输料控制机构,所述输料控制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贴片机的表面,所述壳体的背面与活塞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壳内开设有两个空腔。本发明通过采用改进的新型输料控制机构,其控制功能完全由贴片机的位移机构进行控制,无需增设机器抓取工位,即可实现全自动贴片的工作,而且通过下压即可达到贴片的方式更为简单,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加工的效率,并且本装置在出料的同时可以达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出现贴片偏差,保障了贴片的精确度,降低了返工问题,从而可以更好的保障生产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宋书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襄阳皓腾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2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