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9668发布日期:2020-10-17 01:42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电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在越来越多的重要供电场合中,如重大社会活动场所、消防、化工、冶金工业等,除了常用电源之外,都需要配备备用电源,以便在常用电源断电时,自动以备用电源来取代常用电源供电,保证重要负载的正常运行,避免或减少因停电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目前,一般采用继电器自行设计搭接电路进行两路电源切换,导致接线繁琐、出错率高以及用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两路电源切换装置的接线繁琐、出错率高以及用工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包括:电源输入模块、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以及电源输出模块;

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第二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出模块的输入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单元;

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出模块的输入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包括第一正极输入端和第一负极输入端;

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包括第二正极输入端和第二负极输入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包括第三正极输入端和第三负极输入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包括第一继电器线圈和第一四联同步开关;

所述第一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一端后,与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中的第九输入触点连接;所述第一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后,与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中的第十二输入触点连接;

所述第二正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中的第十一输入触点连接,所述第二负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中的第十输入触点连接;

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的第二常闭输出触点和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的第八常开输出触点连接后与所述电源输出模块的第三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的第三常闭输出触点与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的第五常开输出触点连接后与所述电源输出模块的第三负极输入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还包括第二继电器单元,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出模块的输入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包括第二继电器线圈和第二四联同步开关;

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的第五常开输出触点与所述第二四联同步开关的第十输入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的第八常开输出触点与所述第二四联同步开关的第十一输入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的第二常闭输出触点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的一端后与所述第二四联同步开关的第九输入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的第三常闭输出触点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后与所述第二四联同步开关的第十二输入触点连接;

所述第二四联同步开关的第二常闭输出触点和所述第二四联同步开关的第八常开输出触点连接后与所述电源输出模块的第三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四联同步开关的第三常闭输出触点与所述第二四联同步开关的第五常开输出触点连接后与所述电源输出模块的第三负极输入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还包括第一指示灯显示电路;

所述第一指示灯显示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正极输入端,所述第一指示灯显示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负极输入端;

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还包括第二指示灯显示电路;

所述第二指示灯显示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的第三常闭输出触点;所述第二指示灯显示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的第二常闭输出触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输出模块还包括第三指示灯显示电路;

所述第三指示灯显示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正极输入端,所述第三指示灯显示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负极输入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灯显示电路、所述第二指示灯显示电路以及所述第三指示灯显示电路均包括一个电阻、一个二极管和一个led灯;

所述电阻的一端作为所述第一端,所述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led灯的阳极端,所述二极管的阴极端连接在所述电阻和所述led灯之间,所述led灯的阴极端和所述二极管的阳极端作为所述第二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电源输入模块的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源输入模块的第二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出模块的输入端,通过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实现当常用电源失电后可以切换到备用电源上正常供电,从而保持电源不间断。通过上述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只需接两路输入电源,共4根导线,输出电源为2根导线,共6根导线,使得接线少,接线更简单,并且安全实用性强,安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括第一继电器单元的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括第一继电器单元和第二继电器单元的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接安装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如图1所示,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包括电源输入模块101、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102以及电源输出模块103。

所述电源输入模块101的第一电源输入端1011连接所述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102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源输入模块101的第二电源输入端1012连接所述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102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10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出模块103的输入端,由所述电源输出模块103输出不间断的电源。

可选的,电源输入模块可以用于实现两路交流220v50hz电源输入,电源输出模块可以用于实现一路交流220v50hz电源输出。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在实现两路电源切换时可以采用一个继电器单元,也可以采用两个继电器单元。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单元1021;即通过一个继电器单元实现两路电源的切换。

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102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1011,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102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1012,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10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出模块103的输入端。

可选的,电源输入模块101包括的两路电源输入端分别包括一个正极端和一个负极端,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1011包括第一正极输入端l1和第一负极输入端n1;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1012包括第二正极输入端l2和第二负极输入端n2。可选的,第一电源输入端可以为常用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可以为备用电源输入端。

可选的,电源输出模块103的输入端也包括一个正极端和一个负极端,如图3所示,所述电源输出模块103的输入端包括第三正极输入端l3和第三负极输入端n3。

从图3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只需接两路输入电源,共4根导线,输出电源为2根导线,共6根导线,使得接线少以及接线更简单,从而可以降低接线出错率高以及用工成本。

可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1021包括第一继电器线圈ka1和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

如图3所示,在断电状态下,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中的触点1、2、3和4为常闭触点,触点5、6、7和8为常开触点。

所述第一正极输入端l1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ka1的一端后,与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中kb1的第九输入触点连接;所述第一负极输入端n1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ka1的另一端后,与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中的第十二输入触点连接;

所述第二正极输入端l2与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中的第十一输入触点连接,所述第二负极输入端n2与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中的第十输入触点连接;

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的第二常闭输出触点和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的第八常开输出触点连接后与所述电源输出模块103的第三正极输入端l3连接,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的第三常闭输出触点与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的第五常开输出触点连接后与所述电源输出模块103的第三负极输入端n3连接。

可选的,当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通电时,由常用电源供电,即第一正极输入端l1和第一负极输入端n1供电,使第一继电器单元通电,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的所有开关由常闭触点打到常开触点,使第五常开输出触点和第八常开输出触点通电并由电源输出模块103输出给负载。当常用电源失电时,第一继电器单元断电,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的所有开关归位,即处于常闭触点位置,使第二常闭输出触点和第三常闭输出触点通电并由电源输出模块103输出给负载,从而实现电源不间断供电。

可选的,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1021还包括第一指示灯显示电路。

所述第一指示灯显示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正极输入端,所述第一指示灯显示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负极输入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指示灯显示电路包括一个电阻、一个二极管和一个led灯;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指示灯显示电路包括电阻r1、二极管d1和led灯led1。

所述电阻r1的一端作为所述第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led灯led1的阳极端,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端连接在所述电阻r1和所述led灯led1之间,所述led灯led1的阴极端和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端作为所述第二端。

可选的,所述二极管d1用于保护led灯,防止由于电流过大烧坏led灯。电阻r1的电阻可以为100k,功率为3w。所述led1用于指示常用电源是否通电,即l1和n1是否通电。所述led1亮表示常用电源正常输入电,所述led1不亮表示备用电源正常输入电,或者未供电,此时需要观察led3是否亮,当led3亮表示备用电源正常输入电,当led3不亮则表示电路出现问题,未供电。

可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电源输出模块103还包括第三指示灯显示电路。其中,所述第三指示灯显示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正极输入端,所述第三指示灯显示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负极输入端。

可选的,所述第三指示灯显示电路均包括一个电阻、一个二极管和一个led灯;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指示灯显示电路包括电阻r3、二极管d3和led灯led3。

所述电阻r3的一端作为所述第一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led灯led3的阳极端,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端连接在所述电阻r3和所述led灯led3之间,所述led灯led3的阴极端和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端作为所述第二端。所述led3用于指示输出电源是否有效,即是否正常为负载供电,所述led3亮表示正常输出电,所述led3不亮表示未正常输出电。

可选的,所述二极管d3用于保护led灯,防止由于电流过大烧坏led灯。电阻r3的电阻可以为100k,功率为3w。

上述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通过电源输入模块输入两路电源,由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中的第一四联同步开关控制常用电源,当常用电源失电后可以切换到备用电源上正常供电,从而保持电源不间断,并且可以通过led灯指示当前采用的是常用电源供电还是备用电源供电。通过上述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只需接两路输入电源,共4根导线,输出电源为2根导线,共6根导线,使得接线少,接线更简单,并且安全实用性强,安全可靠性高。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102还包括第二继电器单元1022,即所述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102包括第一继电器单元1021和第二继电器单元1022。

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的输出端1022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102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1021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102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1021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10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出模块103的输入端。

可选的,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1022包括第二继电器线圈ka2和第二四联同步开关kb2。

如图4所示,在断电状态下,第二四联同步开关kb2中的触点1、2、3和4为常闭触点,触点5、6、7和8为常开触点。

电源输入模块101和第一继电器线圈ka1、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的连接关系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第一继电器线圈ka1和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与第二继电器线圈ka2和第二四联同步开关kb2的连接关系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的第五常开输出触点与所述第二四联同步开关kb2的第十输入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的第八常开输出触点与所述第二四联同步开关kb2的第十一输入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的第二常闭输出触点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ka2的一端后与所述第二四联同步开关kb2的第九输入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的第三常闭输出触点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ka2的另一端后与所述第二四联同步开关kb2的第十二输入触点连接;

所述第二四联同步开关kb2的第二常闭输出触点和所述第二四联同步开关kb2的第八常开输出触点连接后与所述电源输出模块103的第三正极输入端l3连接,所述第二四联同步开关kb2的第三常闭输出触点与所述第二四联同步开关kb2的第五常开输出触点连接后与所述电源输出模块103的第三负极输入端n3连接。

可选的,当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通电时,由常用电源供电,即第一正极输入端l1和第一负极输入端n1供电,使第一继电器单元通电,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的所有开关由常闭触点打到常开触点,使第五常开输出触点(ka1-5)和第八常开输出触点(ka1-8)通电,由于第二正极输入端l2和第二负极输入端n2未通电,则第二继电器单元未通电,此时第二继电器单元中的第二四联同步开关kb2的状态不变,如图4所示,此时第二继电器单元的第二常闭输出触点和第三常闭输出触点通电,第二常闭输出触点连接电源输出模块103的第三正极输入端l3,第三常闭输出触点连接电源输出模块103的第三负极输入端n3,则可由电源输出模块103输出给负载。

当常用电源失电时,第一继电器单元断电,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的所有开关归位,即处于常闭触点位置,此时第二正极输入端l2和第二负极输入端n2供电,通过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的第十一输入触点和第十输入触点与第二继电器单元连接,使第二继电器单元通电,第二四联同步开关kb2由常闭触点打到常开触点。具体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的第三常闭输出触点通过第二四联同步开关kb2的第十二输入触点与第八常开输出触点接通,之后由电源输出模块103的第三正极输入端l3输出。第一四联同步开关kb1的第二常闭输出触点通过第二四联同步开关kb2的第九输入触点与第五常开输出触点接通,之后由电源输出模块103的第三负极输入端n3输出给负载,从而实现电源不间断供电。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电源输出模块103还包括第二指示灯显示电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灯显示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的第三常闭输出触点;所述第二指示灯显示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四联同步开关的第二常闭输出触点。

可选的,所述第二指示灯显示电路均包括一个电阻、一个二极管和一个led灯;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指示灯显示电路包括电阻r2、二极管d2和led灯led2。

所述电阻r2的一端作为所述第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led灯led2的阳极端,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端连接在所述电阻r2和所述led灯led2之间,所述led灯led2的阴极端和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端作为所述第二端。所述led1不亮、所述led2亮表示备用电源正常输入电,所述led2不亮、所述led1亮表示常用电源正常输入电。通过观察三个led灯即可判断是常用电源供电还是备用电源供电,或者是电路损坏。

上述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通过电源输入模块输入两路电源,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中的第一四联同步开关和第二四联同步开关可以联合控制常用电源,当常用电源失电后可以切换到备用电源上正常供电,从而保持电源不间断,并且可以通过设置的led灯直观地显示当前采用的是常用电源供电还是备用电源供电。通过上述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只需接两路输入电源,共4根导线,输出电源为2根导线,共6根导线,使得接线少,接线更简单,并且安全实用性强,安全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转接安装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还包括集成电路板,其中集成电路板的外形图如图6所示,集成电路板的上端右侧为输出电源接口,对应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的电源输出模块,集成电路板的下端为输入电源接口,对应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的电源输入模块,集成电路板的上端左侧为控制电源切换回路模块对应的输入输出接口,按照图6所示的各个接口连接导线,即可实现两路电源互锁切换电路。

在安装转接安装板时,在转接安装板的纵向两侧左右两边分别有3个腰孔,配电柜生产人员,可使用两颗螺栓对角将其锁在配电网格板或侧横梁上,且左右腰孔方便平移对位相应的安装板孔位,安装好后,测试稳固,接输入输出的6根导线,即可使用;当维修人员需要检修/更换时候,只需用螺丝刀拆掉6根导线,卸下两颗固定螺栓,就能进行检修或者更换,操作时间不超过1分钟,简单快捷,且安全性较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