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随动视觉显示系统DVDS的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1105发布日期:2020-10-02 08:56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随动视觉显示系统DVDS的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觉广告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随动视觉显示系统dvds的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地铁建设速度的加快,乘坐人数的不断增加,媒体广告在地铁内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针对常规的站厅、站台及车厢内部等静态的广告形式,隧道内部安装动态广告系统需求逐渐呈现出来,使得现有的动态广告发展逐渐迅速起来。

现有的各种动态广告在各种场所均受到广泛的使用,然而现有的动态广告壳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以下的一些缺陷,首先,现有的动态广告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较热环境中长时间使用过热损坏的缺陷;其次,现有的动态广告系统往往安装在与人体视觉等高的位置,然而现有动态广告系统广告壳体往往为由上而下的滑动卡槽式结构,从而使得安装人员在安装时在对槽安装时难以观察到顶部卡槽位置,造成安装过程中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动态广告壳体难以散热以及安装困难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随动视觉显示系统dvds的壳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随动视觉显示系统dvds的壳体,包括后壳体以及后壳体前侧设置的前壳体,所述后壳体中心处开设有固定卡扣,所述后壳体两侧均开设有第一侧边,所述前壳体两侧均开设有第二侧边,且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互相贴合,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之间设置有滑卡机构,所述前壳体以及后壳体底部中心处均开设有卡柱,且两个卡柱内腔均开设有半螺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侧边中相邻的第一侧边两两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侧边的宽度,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互相交错间隔排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半螺纹槽的断面处互相贴合连通形成完整的螺纹槽结构,两个所述半螺纹槽内部旋合连接有螺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卡机构内部设置有滑块以及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前壳体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槽开设于后壳体内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块顶端开设有竖卡,所述滑槽内侧上端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与竖卡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高度大于滑块与竖卡的高度之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卡机构共设置有三个,其中一个位于后壳体与前壳体之间中心处顶部,另外两个位于后壳体与前壳体底部两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左右通槽结构,由于采用了后壳体两侧开设的多个第一侧边,以及前壳体两侧开设的多个第二侧边,实现了前壳体与后壳体在前后方向上滑动安装,又由于采用了相邻的两个第一侧边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二侧边的宽度,实现了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互相贴合安装后之间开设有间隙,从而实现了对于后壳体与前壳体之间的散热。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前后安装卡合结构,由于采用了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滑动连接,实现了前壳体与后壳体在前后方向上滑动安装,又由于采用了竖卡与卡槽之间的滑动连接,实现了后壳体与前壳体互相之间上下滑动一个竖卡的高度后互相配合,同时由于采用了两个卡柱中心处的两个半螺纹槽配合形成的螺纹槽结构,以及螺柱与螺纹槽结构的螺纹旋合连接,实现了对于后壳体与前壳体竖直方向的限位,从而实现了前壳体与后壳体方便快捷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要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a截面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b截面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后壳体;2、滑卡机构;21、滑块;22、滑槽;23、竖卡;24、卡槽;3、第一侧边;4、固定卡扣;5、第二侧边;6、半螺纹槽;7、螺柱;8、卡柱;9、前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随动视觉显示系统dvds的壳体,包括后壳体1以及后壳体1前侧设置的前壳体9,后壳体1中心处开设有固定卡扣4,后壳体1两侧均开设有第一侧边3,前壳体9两侧均开设有第二侧边5,且第一侧边3与第二侧边5互相贴合,前壳体9与后壳体1之间设置有滑卡机构2,前壳体9以及后壳体1底部中心处均开设有卡柱8,且两个卡柱8内腔均开设有半螺纹槽6,以便于第一侧边3与第二侧边5互相配合开槽形成通孔增加散热效果。

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第一侧边3与第二侧边5均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侧边3中相邻的第一侧边3两两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侧边5的宽度,第一侧边3与第二侧边5互相交错间隔排列,以便于第一侧边3与第二侧边5之间互相交叉形成通孔,以助于散热的同时方便脱模制造。

具体的,如图1和3所示,两个半螺纹槽6的断面处互相贴合连通形成完整的螺纹槽结构,两个半螺纹槽6内部旋合连接有螺柱7,以便于螺柱7将两个半螺纹槽6限位固定住。

具体的,如图3所示,滑卡机构2内部设置有滑块21以及滑槽22,滑块21与滑槽22滑动连接,滑块21与前壳体9内侧固定连接,滑槽22开设于后壳体1内侧,以便于前壳体9与后壳体1之间的前后插接固定。

具体的,如图3所示,滑块21顶端开设有竖卡23,滑槽22内侧上端开设有卡槽24,且卡槽24与竖卡23滑动连接,滑槽22的高度大于滑块21与竖卡23的高度之和,以便于滑卡机构2形成前后方向的限位与竖直方向的打开方式。

具体的,如图1所示,滑卡机构2共设置有三个,其中一个位于后壳体1与前壳体9之间中心处顶部,另外两个位于后壳体1与前壳体9底部两侧,以便于稳定的将前壳体9与后壳体1互相固定住。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后壳体1两侧开设的多个第一侧边3,以及前壳体9两侧开设的多个第二侧边5,使得前壳体9与后壳体1在前后方向上滑动安装,再通过相邻的两个第一侧边3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二侧边5的宽度,使得第一侧边3与第二侧边5互相贴合安装后之间开设有间隙,从而以便于对于后壳体1与前壳体9之间的散热;其次,通过滑块21与滑槽22之间的滑动连接,以便于前壳体9与后壳体1在前后方向上滑动安装,再通过竖卡23与卡槽24之间的滑动连接,使得后壳体1与前壳体9互相之间上下滑动一个竖卡23的高度后互相配合,同时通过两个卡柱8中心处的两个半螺纹槽6配合形成的螺纹槽结构,以及螺柱7与螺纹槽结构的螺纹旋合连接,实现了对于后壳体1与前壳体9竖直方向的限位,从而使得前壳体9与后壳体1方便快捷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