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黑板的电气控制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9392发布日期:2020-10-30 21:5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黑板的电气控制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育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慧黑板的电气控制盒。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智能化的产品日益普及和重视,教育行业正在进行着深远的技术变革。在此情况下,智慧黑板产品应运而生,崭露头角,并逐渐替代原有的传统黑板。

目前,根据具体的功能需要,智慧黑板可以是单个具有显示功能的黑板,也可以是多个显示屏拼接形成,或者是由显示屏与书写板拼接形成。其中,控制显示屏的核心模块,包括主板、ops主板、电源板等,通常被固定在电气控制盒中;电气控制盒通常被安装在黑板本体的背面框体中,例如背面框体中靠近侧边的位置处。

通常,在智慧黑板的使用过程中,对电气控制盒中的主板、ops主板、电源板进行检修或者更换时,需要将黑板本体整个拆卸,或者至少需要拆除黑板本体上的盖板,不够方便。特别是当显示屏的两侧均设置有书写板时,只能将靠近电气控制盒一侧的书写板卸下,然后抽出电气控制盒中的主板、ops主板、电源板进行维修和更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7202511867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基于翻转结构的电子互动黑板,该申请案的电子互动黑板包括有中部黑板、侧部黑板以及电气控制盒;侧部黑板包括有侧部框架以及黑板主体,电气控制盒设置于侧部框架内部;侧部框架内部设置有液压推动机构,其包括有固定于墙体之上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推杆连接于侧部框架之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于翻转结构的电子互动黑板,侧部黑板内部的液压缸可使得侧部黑板在液压缸的驱动下进行翻转,以使得上述电子互动黑板的电气控制盒需维修时仅通过翻转侧部黑板即可实现。

但是,上述的方案只能解决显示屏的两侧中至少有一侧设置有书写板的智慧黑板的电气控制盒内主板、ops主板和电源板的便捷式更换的问题。为了方便于对单个具有显示功能的黑板,或是多个显示屏拼接形成的智慧黑板的电气控制盒进行检修,申请号为2018103689071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模块插接式电子黑板,该申请案的电子黑板,在黑板主体上设置导轨,把主板和ops整合成一体的主板,电源板和主板能够直接插接安装到导轨中,在安装和后期维护过程中,可以在不拆卸盖板的情况下直接插拔取出电源板和主板。

然而,由于设置了电气控制盒,智慧黑板本身较厚,额外设置用于抽出电源板和主板的导轨后,进一步增加了智慧黑板的厚度,降低了智慧黑板本体背部空间的利用效率,使得智慧黑板整体结构不够紧凑;此外,对于显示屏的两侧均设置有书写板的智慧黑板,该导轨结构只能设置在显示屏的上边沿或下边沿,在电源板和主板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当导轨结构设置在显示屏的上边沿时,电源板和主板不易取出;当导轨结构设置在显示屏的下边沿时,电源板和主板容易脱出。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智慧黑板的电气控制盒内部器件检修和更换不够方便的不足,提供一种智慧黑板的电气控制盒,其被设置在黑板本体以外,因而只需打开电气控制盒的前盖,即可对电气控制盒内的主板,或ops主板,或电源板进行检修和更换,较为方便。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慧黑板的电气控制盒,所述电气控制盒被设置在黑板本体之外;所述电气控制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空腔,所述空腔能够容置主板、ops主板和电源板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壳体上连接有前盖,所述前盖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运动,以使所述空腔至少部分露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前侧面开设有前口,所述壳体上与前口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前盖通过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平行于所述壳体的前侧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平行于所述壳体的前侧面的长边设置,或者所述转动轴平行于所述壳体的前侧面的短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包括两块盖板,两块所述盖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前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前侧面开设有前口;所述前口上设置有缺口,所述前盖通过所述缺口插入所述前口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朝向所述空腔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前盖远离所述壳体的最大滑动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慧黑板的电气控制盒,所述电气控制盒被设置在黑板本体之外;所述电气控制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空腔,所述空腔能够容置主板、ops主板和电源板的空腔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能够覆盖住所述空腔的前盖,所述前盖与所述壳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前侧面开设有前口,所述前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前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慧黑板的电气控制盒,所述电气控制盒被设置在黑板本体之外;所述电气控制盒包括底座,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前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主板、ops主板和电源板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前盖具有能够覆盖住所述底座的空腔。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电气控制盒,其被设置在黑板本体以外,能够较大程度地降低黑板本体的厚度,提高黑板本体背面区域的空间利用率,使得黑板本体的结构更加紧凑;电气控制盒内容置有主板、ops主板和电源板,且电气控制盒的壳体上可运动地连接有前盖,因而只需将前盖相对于壳体运动即可使主板、ops主板和电源板露出,提高了检修和更换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前侧面开设有前口,前口上设置有缺口,前盖通过缺口插入前口并与壳体滑动连接,因而仅需相对于壳体滑动前盖即可使主板、ops主板和电源板露出;前盖朝向空腔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用于限制前盖远离壳体的最大滑动距离,防止壳体滑动时从前口上脱落。

(3)本实用新型电气控制盒,其壳体的前侧面开设有前口,壳体上设置有能够覆盖住所述空腔的前盖,前盖与所述壳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或者,其底座上可拆卸地连接有前盖,该前盖具有用于容纳所述主板、ops主板和电源板的空腔。因此,对主板、ops主板和电源板进行检修和更换时,只需将前盖与壳体,或者前盖与底座拆离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双拼式智慧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三拼式智慧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前盖和壳体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前盖和壳体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前盖和壳体的又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前盖上的挂贴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前盖上的液晶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电气控制盒的挂载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中前盖和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3中前盖和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3中前盖和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00、电气控制盒;101、壳体;102、前盖;103、底座;104、挂贴区;105、散热区;106、挂接孔;107、led屏;108、液晶屏;110、ops主板;120、主板;130、电源板;200、显示屏;300、书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参照图1和图2,集显示功能和书写功能于一身的智慧黑板,通常包括至少一块显示屏200,例如可以是两个以上的显示屏200拼接形成。显示屏200既可以作为显示设备使用,也可以用普通粉笔和白板笔进行书写;显示屏200也可以具备触摸控制功能,例如红外触摸控制,或是电容触摸控制。

此外,可以在显示屏200上拼接书写板300,从而扩大智慧黑板的书写范围。其中,可以在显示屏200的其中一侧拼接书写板300,形成显示屏与书写板双拼式的智慧黑板;参照图3,也可以在显示屏200的左右两侧均拼接书写板300,形成显示屏与书写板三拼式智慧黑板。

通常来说,作为显示屏200的显示控制核心的ops主板110、主板120和电源板130均被固定在电气控制盒100中,再把电气控制盒100安装在智慧黑板的背面框体中。由于ops主板110、主板120和电源板130均被封装在智慧黑板内部,且智慧黑板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挂接在承载面上,该承载面具体可以是教室的墙面,因而检修或更换时需要对智慧黑板的边框进行拆卸,然后取出电气控制盒100并对其中的ops主板110、主板120和电源板130进行检修和更换,工序复杂,不够方便。

其中,ops主板110具体指的是电脑模块控制板,主板120可以是用于实现显示屏200显示功能的pcb板;ops主板110的一端可以外露于电气控制盒100的边沿,从而提供若干个物理端口,例如hdmi(高清多媒体接口)、rj45(网络数据传输接口)、vga(视频接口)、usb接口,ops主板110的另一端与单元,以及智慧黑板主体中的其他线路连接,用来传输lvds信号和usb信号等;电源板130用于把外接电源进行调整后向各元器件供电。

应当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ops主板110、主板120和电源板130均可以采用相关领域中常用的部件,其具体的结构、电路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电连接形式不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改进内容,因而没有具体限制,本实施方式不再赘述相关内容。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于ops主板110、主板120和电源板130的检修和更换操作,将用于容置ops主板110、主板120和电源板130的电气控制盒100设置在智慧黑板的黑板本体之外,具体是容置在电气控制盒100的空腔内,并通过线路将电气控制盒100与黑板本体电连接,特别是将电气控制盒100与显示屏200电连接。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智慧黑板,在不影响其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电气控制盒100的外置,既能简化ops主板110、主板120和电源板130的检修和更换过程,又使得黑板本体的结构更加紧凑,大幅降低了黑板本体的厚度。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个电气控制盒100内可以只容置ops主板110、主板120和电源板130中的一个,或两个,未被容置在该电气控制盒100内的ops主板110,或主板120,或电源板130,其可以被设置在黑板本体背部,也可以设置在其它的电气控制盒100内。

当然,将电气控制盒100与黑板主体分开设置后,智慧黑板的一体式结构被破坏,导致智慧黑板整体不够美观。因此,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可以将电气控制盒100设置在黑板本体的上方,并使电气控制盒100位于黑板主体的中间位置,即使得电气控制盒100的中心点至黑板本体的两个上拐角的距离相等。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ops主板110、主板120和电源板130的检修和更换,电气控制盒100背向于承载面的侧面能够相对于电气控制盒100的壳体101发生转动,从而使得电气控制盒100处于打开状态时,使得空腔露出,进而使得位于空腔内的ops主板110、主板120和电源板130可以露出于电气控制盒100。

参照图3~图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在壳体101的前侧面开设前口,在前口上设置转动轴,该转动轴的轴线方向与承载面平行。打开电气控制盒100时,将电气控制盒100背向于承载面的侧面相对于壳体101转动,具体为翻转,然后对电气控制盒100内的ops主板110、主板120和电源板130进行检修和更换。

具体的,参照图3,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可以与壳体101的长边方向平行,即转动轴的轴线方向为图3中的左右方向,使得前盖102能够相对于壳体101上下翻转;参照图5,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可以与壳体101的短边方向平行,即转动轴的轴线方向为图3中的上下方向,使得前盖102能够相对于壳体101左右翻转;参照图4,转动轴可以设置为两个,且两个转动轴分别设置在壳体101的左边框上,以及右边框上,同时前盖102采用分体式设置,即在每个转动轴上均连接一个盖板,两个盖板对称设置。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将ops主板110、主板120和电源板130中的一个,或是更多个直接设置在前盖102上,具体是设置在前盖102的内侧壁上。

此外,参照图6,可以在前盖102背向于承载面的侧面上设置挂贴区,使得电气控制盒100上可以放置旗帜或标语,或者可以放置时钟。该改进方式既节省了承载面的使用空间,又对电气控制盒100进行了遮盖,使得电气控制盒100不显得突兀,提高了智慧黑板整体的美观。

参照图7,也可以在前盖102上设置led屏107和液晶屏108,以用于显示时间、天气预报、课程信息、通知等信息。

参照图8,壳体101上可以设置挂接结构,从而实现电气控制盒100与承载面之间的挂接。具体的,可以在壳体101上朝向承载面的侧面开设挂接孔106。挂接孔106的形状可以是8字形的贯穿孔,也可以是葫芦形的贯穿孔,从而在电气控制盒100挂接于承载面上后,完成电气控制盒100与承载面的固定。挂接孔106可以设置为多个,例如设置为四个。当挂接孔106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时,四个挂接孔106可以分别位于同一矩形的四个顶点处。

为了提高电气控制盒100的散热效果,可以在壳体101上设置散热结构。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电气控制盒100,其壳体101上垂直于承载面的侧面上可以开设散热孔,例如壳体101的上侧面、下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参照图8,也可以在壳体101上朝向于承载面的侧面上设置有散热区105,该散热区105由若干个散热孔阵列排布形成。

实施例2

参照图9,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1的前侧面上开设有前口,前口上设置有缺口,前盖102能够从该缺口处插入前口内,并与壳体101滑动连接。

具体的,可以在壳体101的侧壁上与前口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滑动槽,当前盖102从缺口处插入后,前盖102的边沿可以卡在滑动槽内,使得前盖102能够沿着滑动槽滑动。此外,也可以在壳体101的侧壁上设置若干个凸点,且多个凸点间错落设置,使得多个凸点能够相互配合以将前盖102卡住,并使得前盖102能够相对于壳体101滑动。

当前盖102完全遮盖住空腔后,可以用连接螺栓将前盖102与壳体101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前盖102朝向空腔的侧面上可以设置有限位块,该限位块用于限制前盖102远离壳体101的最大滑动距离,防止前盖102在滑动过程中从壳体101上脱落。

实施例3

参照图10和图11,在本实施例中,电气控制盒100可以由前盖102和壳体101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形成,也可以由前盖102和底座103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形成,因而在对电气控制盒内的ops主板110、主板120和电源板130进行维修和更换时,将前盖102拆下即可。

参照图10,电气控制盒100可以包括壳体101和前盖102,壳体101具有空腔,该空腔用于容置ops主板110、主板120和电源板130,前盖102与壳体101连接后能够完全覆盖住空腔。前盖102与壳体101之间具体是可拆卸连接,例如螺栓连接,或是卡扣连接。

具体的,可以在壳体101的前侧面上开设前口,前盖102可拆卸地连接在该前口上,ops主板110、主板120和电源板130可以从前口处露出,从而方便维修。

参照图11,电气控制盒100也可以包括前盖102和底座103,ops主板110、主板120和电源板130固定连接在底座103上,前盖102具有空腔,将前盖102和底座103连接后,前盖102的空腔能够将底座103上的ops主板110、主板120和电源板130罩住。前盖102与底座103之间具体是可拆卸连接,例如螺栓连接,或是卡扣连接。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