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加热器安装固定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9780发布日期:2020-12-01 11:48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加热器安装固定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加热器安装固定的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加热器是指利用电能达到加热效果的电器,它体积小,加热功率高,使用十分广泛,采用智能控制模式,控温精度高,可与计算机联网,应用范围广,寿命长,可靠性高,加热器原理的核心是能量转换,最广泛的就是电能转换成热能。

加热器长时间使用时,需要把加热器取下来对其进行保养维修,保养维修之后再把加热器放回原位置,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有些固定位置较高,安装时,需要工作人员使用梯子爬到高处对其进行安装固定,操作较为繁琐,同理,取下来时,也需要工作人员爬到高处的,操作较为繁琐,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加热器安装固定的结构,解决了对部分固定位置较高的加热器进行固定时,需要工作人员通过梯子爬到高处对其进行安装固定,操作较为繁琐和对高处加热器进行拆卸时,需要工作人员通过梯子爬到高处对其进行安装固定,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加热器安装固定的结构,包括加热器、墙体和移动装置,所述墙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l型杆和第一弧形杆,所述第一l型杆的侧面和第一弧形杆的侧面压接,所述加热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第一l型杆的侧面压接,加热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l型杆,所述第二l型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有t型杆,所述t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外表面与移动装置的侧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侧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筒。

优选的,所述定位筒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第一l型杆的一端和第一弧形杆的一端均与转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杆和第三弧形杆,所述第二弧形杆的侧面与第一l型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弧形杆的侧面与第一弧形杆的侧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板、液压伸缩杆和顶板,所述液压伸缩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移动板的顶部和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顶槽,所述顶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拉绳的外表面与滚轮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与滚轮的侧面滑动连接的螺纹筒。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加热器安装固定的结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加热器安装固定的结构,通过在墙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l型杆和第一弧形杆,第一l型杆的侧面和第一弧形杆的侧面压接,加热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与第一l型杆的侧面压接,加热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l型杆,第二l型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有t型杆,t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的外表面与移动装置的侧面活动连接,对加热器进行安装时,拉绳带动t型杆朝上移动,t型杆通过第二l型杆带动加热器朝上移动,通过第一弧形杆保障支撑杆可以移动到第一l型杆上方位置,当支撑杆高度高于第一l型杆时,通过放松拉绳,使加热器朝下移动,使支撑杆压在第一l型杆上面,通过支撑杆和第一l型杆的协同对加热器实现支撑固定,然后继续放松拉绳,通过t型杆的重力带动t型杆朝下移动,取下t型杆和拉绳,完成固定,不需要工作人员爬到高处作业,解决了对部分固定位置较高的加热器进行固定时,需要工作人员通过梯子爬到高处对其进行安装固定,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

2、该便于加热器安装固定的结构,通过在固定块的侧面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筒,定位筒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第一l型杆的一端和第一弧形杆的一端均与转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加热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杆和第三弧形杆,第二弧形杆的侧面与第一l型杆的侧面滑动连接,第三弧形杆的侧面与第一弧形杆的侧面滑动连接,需要取下加热器时,反向重复安装的步骤,其中第三弧形杆需要上升到高于第一l型杆的位置,第一l型杆和第一弧形杆在加热器的挤压作用下朝靠近固定块的方向转动,然后加热器朝下移动,第三弧形杆朝下移动时,如果与第一l型杆接触,则通过第三弧形杆弧形部位带动第一l型杆朝靠近固定块的方向移动,保障第一l型杆不会对加热器的下移产生阻碍,使加热器与固定块脱离,落下加热器,解决了对部分固定位置较高的加热器进行拆卸时,需要工作人员通过梯子爬到高处对其进行安装固定,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器和墙体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板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杆和固定块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加热器;2、墙体;3、移动装置;31、移动板;32、液压伸缩杆;33、顶板;4、固定块;5、第一l型杆;6、第一弧形杆;7、支撑杆;8、第二l型杆;9、t型杆;10、拉绳;11、转动槽;12、定位筒;13、转动杆;14、第二弧形杆;15、第三弧形杆;16、顶槽;17、螺纹杆;18、滚轮;19、螺纹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加热器安装固定的结构,包括加热器1、墙体2和移动装置3,墙体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对加热器1进行保养维修时,固定块4一直保持在墙体2位置,不需要取下来,固定块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l型杆5和第一弧形杆6,第一l型杆5的侧面和第一弧形杆6的侧面压接,加热器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底部与第一l型杆5的侧面压接,加热器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l型杆8,第二l型杆8设置两组,每组包括两个,均匀分布在加热器1的侧面,第二l型杆8的侧面通过固定杆与加热器1固定连接,提高第二l型杆8的稳定性,第二l型杆8的侧面滑动连接有t型杆9,t型杆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绳10,拉绳10的外表面与移动装置3的侧面活动连接,固定块4的侧面开设有转动槽11,转动槽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筒12,定位筒12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3,定位筒12在转动槽11的一侧位置,保障转动杆13只能在转动槽11的一侧位置转动,对转动杆13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定,第一l型杆5的一端和第一弧形杆6的一端均与转动杆13的侧面固定连接,加热器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杆14和第三弧形杆15,第二弧形杆14的侧面与第一l型杆5的侧面滑动连接,第三弧形杆15的侧面与第一弧形杆6的侧面滑动连接,移动装置3包括移动板31、液压伸缩杆32和顶板33,液压伸缩杆32与外界液压泵连通,移动板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便于移动的移动轮,液压伸缩杆3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移动板31的顶部和顶板33的底部固定连接,顶板33的顶部开设有顶槽16,顶槽16设置有两个,顶槽1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7,螺纹杆1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滚轮18,螺纹杆17对滚轮18的位置进行限定,同时保障两个滚轮18均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两个滚轮18的相对距离,拉绳10的外表面与滚轮18的外表面传动连接,螺纹杆1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与滚轮18的侧面滑动连接的螺纹筒19。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工作时,把移动装置3和加热器1移动到安装位置固定块4位置,把拉绳10一端固定在t型杆9上面,把t型杆9放在对应两个第二l型杆8之间,按照两组第二l型杆8之间的距离,调节两个滚轮18之间的距离,通过对应螺纹筒19进行定位,把拉绳10套在滚轮18上面,通过液压伸缩杆32带动顶板33升高,当顶板33位置高于固定块4时,液压伸缩杆32停止移动,拉动拉绳10,拉绳10带动t型杆9朝上移动,t型杆9通过对应第二l型杆8带动加热器1朝上移动,第二弧形杆14与第一弧形杆6接触时,带动第一弧形杆6朝与固定块4垂直的方向转动,第一弧形杆6通过转动杆13带动第一l型杆5转动,使第一l型杆5处于与固定块4垂直的方向,支撑杆7朝上移动时通过第一弧形杆6和第一l型杆5之后再次朝固定块4的方向移动,此时放松拉绳10,支撑杆7朝下移动,移动过程中第三弧形杆15与第一弧形杆6接触,使第一弧形杆6和第一l型杆5保持与固定块4垂直的方向,支撑杆7压在第一l型杆5上面时,放松拉绳10,在t型杆9的重量作用下,t型杆9朝下移动,从第二l型杆8内取出t型杆9和拉绳10,完成固定,需要取下加热器1时,反向重复上述步骤,其中第三弧形杆15上升到高于第一l型杆5的位置,第一l型杆5和第一弧形杆6在加热器1的挤压作用下朝靠近固定块4的方向转动,然后加热器1朝下移动,支撑杆7保障第三弧形杆15与固定块4之间有一定距离,第三弧形杆15朝下移动时,如果与第一l型杆5接触,则通过第三弧形杆15弧形部位带动第一l型杆5朝靠近固定块4的方向移动,保障第一l型杆5不会对加热器1的下移产生阻碍,使加热器1与固定块4脱离,落下加热器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