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照明箱功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7133发布日期:2020-12-11 15:2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照明箱功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箱功能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照明箱功能系统,属于照明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生活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智能化的照明系统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逐渐被人们所熟知,目前在对照明系统进行智能控制的设备一般都采用照明箱。

但是现有的照明箱内部的控制系统结构复杂,不利于使用,同时现有的照明箱内部的控制系统在使用时大都只是通过散热孔进行简单的散热,使得其内部的散热不够均匀,同时散热效果较差,从而极大的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照明箱功能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照明箱功能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箱门,所述箱体的底部与箱门相邻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箱体的外部且位于散热风扇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远离箱体的一侧等距开凿有若干个进风孔,所述箱体的外侧且位于防护箱的内部开凿有两个通孔,所述箱体的内部开凿有通风槽,所述通孔均与通风槽的内部相通,所述箱体的内壁且位于通风槽的一侧等距开凿有若干个吹风孔,所述吹风孔均与通风槽的内部相通,所述箱体的内壁远离箱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线主开关,所述箱体的内壁且位于进线主开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接触器,所述箱体的内壁且位于第一接触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分路出线开关,所述箱体的内壁且位于第一接触器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主回路电参数检测模块,所述箱体的内壁且位于主回路电参数检测模块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无线控制器,所述箱体的内壁且位于无线控制器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接触器,所述箱体的内壁且位于第二接触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接触器,所述箱体的内壁远离第三接触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温度检测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箱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底部的直径均大于顶部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箱体的顶部远离箱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吊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箱门的外侧开凿有凹槽把手,所述箱门外侧的顶部等距开凿有若干个通风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风孔与吹风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线主开关的输出端与主回路电参数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与主回路电参数检测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分路出线开关的输出端与主回路电参数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主回路电参数检测模块与无线控制器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控制器分别与第二接触器、第三接触器以及温度检测模块双向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无线控制器与外界云平台通过互联网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实用性强,通过在设置照明箱的内部设置与云平台相连的无线控制器,使得设备能够通过云平台进行远程控制,从而使得设备在使用时更加的方便快捷,同时通过在设备的内部设置通风槽,并配合散热风扇进行使用,使得设备内部的散热效果更好,同时使得设备内部的散热更加的均匀,从而极大的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模块图。

图中:1、箱体;2、支撑脚;3、凹槽把手;4、通风孔;5、吊环;6、散热风扇;7、防护箱;8、进风孔;9、过滤网;10、通孔;11、通风槽;12、吹风孔;13、进线主开关;14、第一接触器;15、分路出线开关;16、主回路电参数检测模块;17、无线控制器;18、第二接触器;19、第三接触器;20、温度检测模块;21、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照明箱功能系统,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箱门21,便于更好的打开箱体1,方便对其进行维护;箱体1的底部与箱门21相邻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6,通过散热风扇6便于更好的进行散热;箱体1的外部且位于散热风扇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箱7,通过防护箱7便于更好的对散热风扇6进行防护,防止其发生损坏;防护箱7远离箱体1的一侧等距开凿有若干个进风孔8,箱体1的外侧且位于防护箱7的内部开凿有两个通孔10,箱体1的内部开凿有通风槽11,通孔10均与通风槽11的内部相通,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通风槽11的一侧等距开凿有若干个吹风孔12,吹风孔12均与通风槽11的内部相通,外界的风在散热风扇6的作用下,通过进风孔8与通孔10进入通风槽11的内部,然后经过多个吹风孔12对箱体1内部的元件进行散热,保证散热均匀;箱体1的内壁远离箱门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线主开关13,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进线主开关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接触器14,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第一接触器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分路出线开关15,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第一接触器14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主回路电参数检测模块16,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主回路电参数检测模块16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无线控制器17,无线控制器17的型号为loracontroller_cy1000;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无线控制器17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接触器18,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第二接触器1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接触器19,箱体1的内壁远离第三接触器1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温度检测模块20,温度检测模块20的型号为ds18b20,通过温度检测模块20便于更好的检测箱体1内部的温度。

进一步的,箱体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2,支撑脚2底部的直径均大于顶部的直径,通过支撑脚2便于更好的对设备整体进行稳定支撑。

进一步的,箱体1的顶部远离箱门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吊环5,通过吊环5便于更好的对箱体1进行吊装。

进一步的,箱门21的外侧开凿有凹槽把手3,箱门21外侧的顶部等距开凿有若干个通风孔4,通过通风孔4便于更好的在箱体1的内部形成散热风道,方便进行散热操作。

进一步的,进风孔8与吹风孔1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过滤网9,通过过滤网9便于更好的放置灰尘进入造成堵塞。

进一步的,进线主开关13的输出端与主回路电参数检测模块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接触器14与主回路电参数检测模块16双向电性连接,分路出线开关15的输出端与主回路电参数检测模块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主回路电参数检测模块16与无线控制器17双向电性连接,无线控制器17分别与第二接触器18、第三接触器19以及温度检测模块20双向电性连接,便于更好的对设备整体进行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无线控制器17与外界云平台通过互联网连接,便于更好的通过外界云平台对设备整体进行控制。

具体的,在使用时,将设备通过支撑脚2放置在指定的位置或者通过吊环5安装在指定的位置,然后将设备通电,通过内部的元件进行电路连接,并通过无线控制器17与外界云平台进行连接,当需要对设备进行控制时,可通过外界的云平台与无线控制器17之间的配合对其进行控制即可,同时当温度检测模块20检测到箱体1内部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即可传递信号给无线控制器17,通过无线控制器17控制散热风扇6工作,外界的风在散热风扇6的作用下,通过进风孔8与通孔10进入通风槽11的内部,然后经过多个吹风孔12对箱体1内部的元件进行散热,保证散热均匀,外界的风最终通过箱门21外侧的通风孔4吹出,形成一个散热风道,从而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