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电子电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2650发布日期:2021-02-20 20:23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电子电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电子电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能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能源,电子电气是研究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使用和控制技术与设备的工程领域。
[0003]
在日常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大小不一的电子电气装置,由于电子电气装置大多数是长期放置在某处,这就导致装置的表面与内部容易积攒灰尘,产生的灰尘若是将装置的通风口堵住容易导致装置散热效率变差,并且装置内部的细小灰尘容易造成内部电器元件短路损坏,因此亟需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电子电气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电子电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灰尘将装置通风口堵住会导致散热效率变差和装置内的细小灰尘容易造成内部电器元件短路损坏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电子电气装置,包括电子电气装置本体、伺服电机和驱动电机,所述电子电气装置本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遮灰板,所述电子电气装置本体的侧面装设有防尘网,所述电子电气装置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装置底座,且装置底座的内部装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电子电气装置本体的内部装设有升降固定块,且升降固定块的内部装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装设有内螺纹滑块,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内螺纹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侧面装设有清扫刷,所述电子电气装置本体的顶端装设有齿轮箱,且齿轮箱的内部插设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静电除尘棒,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普通齿轮,所述齿轮箱的顶端插设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普通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锥形齿轮,所述齿轮箱的顶端装设有电机箱,且电机箱的内部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
[0006]
优选的,所述电子电气装置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组圆弧形孔槽,且每组圆弧形孔槽的内部都固定安装有防尘网。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底端与第二锥形齿轮的侧面相啮合,且第一锥形齿轮的底端与第二锥形齿轮的侧面组成转动式结构。
[0008]
优选的,所述内螺纹滑块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且内螺纹滑块的内部与螺纹杆的表面组成螺旋转动式结构。
[0009]
优选的,所述升降固定块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孔槽,且升降固定块的两侧与连接杆组成滑动式结构。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普通齿轮的侧面与第二普通齿轮的侧面相啮合,且第一普通齿
轮的侧面与第二普通齿轮的侧面组成转动式结构。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三锥形齿轮的底端与第四锥形齿轮的侧面相啮合,且第三锥形齿轮的底端与第四锥形齿轮的侧面组成转动式结构。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除尘功能的电子电气装置设置有连接杆和清扫刷,通过连接杆的上下移动能够使清扫刷贴合在电子电气装置本体的两侧内壁进行上下滑动,通过该方式能够将电子电气装置本体两侧内壁装设的防尘网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扫,通过静电除尘棒的不断旋转并产生静电,能够通过产生的静电将电子电气装置本体内部的细小灰尘进行吸附。
[0013]
(1)该装置设置有连接杆和清扫刷,通过伺服电机的转动能够使连接杆进行上下移动,通过连接杆的上下移动能够使清扫刷贴合在电子电气装置本体的两侧内壁进行上下滑动,通过该方式能够将电子电气装置本体两侧内壁装设的防尘网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扫,能够有效防止通风口堵住而导致的散热效率变差。
[0014]
(2)该装置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能够使静电除尘棒在电子电气装置本体的内部进行不断旋转,通过静电除尘棒的不断旋转并产生静电,能够通过产生的静电将电子电气装置本体内部的细小灰尘进行吸附,通过该方式能够有效地进行装置内部除尘并防止电器元件的短路。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电气装置本体、遮灰板和防尘网结构侧视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电气装置本体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
图中:1、电子电气装置本体;101、遮灰板;102、防尘网;2、装置底座;201、伺服电机;202、第一锥形齿轮;3、升降固定块;301、螺纹杆;302、内螺纹滑块;303、第二锥形齿轮;304、连接杆;305、清扫刷;4、齿轮箱;401、第一传动轴;402、静电除尘棒;403、第一普通齿轮;5、电机箱;501、驱动电机;502、第三锥形齿轮;503、第二传动轴;504、第二普通齿轮;505、第四锥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电子电气装置,包括电子电气装置本体1、伺服电机201和驱动电机501,电子电气装置本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组圆弧形孔槽,且每组圆弧形孔槽的内部都固定安装有防尘网102,通过该方式能够使得电子电气装置本体1在通风的同时能够通过防尘网102过滤大部分的灰尘,电子电气装置本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遮灰板101,电子电气装置本体1的侧面装设有防尘网102,电子电气装置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装置底座2,且装置底座2的内部装设有伺服电机201,
伺服电机201的型号为ihss57-36-20,伺服电机2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02,第一锥形齿轮202的底端与第二锥形齿轮303的侧面相啮合,且第一锥形齿轮202的底端与第二锥形齿轮303的侧面组成转动式结构,通过伺服电机201的转动能够使螺纹杆301进行转动,电子电气装置本体1的内部装设有升降固定块3,升降固定块3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孔槽,且升降固定块3的两侧与连接杆304组成滑动式结构,使得连接杆304能够在升降固定块3的两侧进行上下滑动,升降固定块3的内部装设有螺纹杆301,螺纹杆301的表面装设有内螺纹滑块302,内螺纹滑块302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且内螺纹滑块302的内部与螺纹杆301的表面组成螺旋转动式结构,通过螺纹杆301的转动使得内螺纹滑块302能够在升降固定块3的内部进行上下滑动。
[0022]
螺纹杆3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303,内螺纹滑块30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4,且连接杆304的侧面装设有清扫刷305,电子电气装置本体1的顶端装设有齿轮箱4,且齿轮箱4的内部插设有第一传动轴401,第一传动轴4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静电除尘棒402,第一传动轴4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普通齿轮403,第一普通齿轮403的侧面与第二普通齿轮504的侧面相啮合,且第一普通齿轮403的侧面与第二普通齿轮504的侧面组成转动式结构,齿轮箱4的顶端插设有第二传动轴503,第二传动轴5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普通齿轮504,第二传动轴5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锥形齿轮505,齿轮箱4的顶端装设有电机箱5,且电机箱5的内部装设有驱动电机501,驱动电机501的型号为y90s-2,驱动电机5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502,第三锥形齿轮502的底端与第四锥形齿轮505的侧面相啮合,且第三锥形齿轮502的底端与第四锥形齿轮505的侧面组成转动式结构,通过驱动电机501的转动能够使静电除尘棒402进行转动并将电子电气装置本体1内的灰尘进行吸附。
[0023]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需要将电子电气装置本体1两侧的通风口进行清理时,根据附图1,通过伺服电机201的转动能够使第一锥形齿轮202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锥形齿轮202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二锥形齿轮303进行转动,通过第二锥形齿轮303的转动能够使螺纹杆301进行转动,通过螺纹杆301的转动能够使内螺纹滑块302进行上下滑动,通过内螺纹滑块302的上下滑动能够使连接杆304进行上下移动,通过该方式能够使清扫刷305贴合在电子电气装置本体1的两侧内壁上进行上下滑动,通过该方式能够有效地将电子电气装置本体1两侧的通风口进行清理。
[0024]
当需要将电子电气装置本体1内部进行除尘时,根据附图1,通过驱动电机501的转动能够使第三锥形齿轮502进行转动,通过第三锥形齿轮502的转动能够使第四锥形齿轮505进行转动,通过第四锥形齿轮505的转动能够使第二传动轴503进行转动,通过第二传动轴503的转动能够使第二普通齿轮504进行转动,通过第二普通齿轮504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普通齿轮403进行转动,通过第一普通齿轮403的转动能够使静电除尘棒402进行旋转,通过静电除尘棒402在电子电气装置本体1的内部进行旋转并产生静电,通过产生的静电能够将电子电气装置本体1内的细小灰尘进行吸附,从而能够有效地将灰尘进行清理并防止装置内部的电器元件受到损坏。
[0025]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