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及LED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97527发布日期:2021-10-27 17:1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及LED灯的制作方法
一种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及led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及一种led灯。


背景技术:

2.在照明行业中,由于led灯具有光效高和寿命长等特性,故led灯正大批量代替传统白炽灯和节能灯。
3.对于照明灯来说,用户在不同的环境下需要不同的光线色温以使得用户的眼睛在一定工作强度下能持续工作,不会令人厌烦。同时,基于绿色节能照明灯具的发展,用户还需要led灯具满足节能的要求。
4.因此,研发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及led 灯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及led灯,可灵活地控制led模块的开关状态及运行模式。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包括感应模块、整流模块、拨动模块、恒流模块及led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拨动模块连接所述led 模块的输入端并通过所述恒流模块连接所述led模块的输出端,以使所述整流模块、拨动模块、led模块及恒流模块形成led回路,所述拨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led模块的运行模式;所述感应模块与恒流模块连接,所述恒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感应模块输出的电平信号驱动所述整流模块向所述led模块输出恒流电源,以控制所述led模块的开关状态。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led模块包括两组led单元、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及第三二极管,每组led单元均包括依次串联的四组led灯珠;所述恒流模块设有第一恒流输出端口、第二恒流输出端口、第三恒流输出端口及第四恒流输出端口;所述恒流模块的第一恒流输出端口连接第一组led单元中第一组led灯珠的输出端,并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连接第二组led单元中第一组led灯珠的输出端;所述恒流模块的第二恒流输出端口连接第一组led单元中第二组led灯珠的输出端,并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连接第二组led单元中第二组led灯珠的输出端;所述恒流模块的第三恒流输出端口连接第一组led单元中第三组led灯珠的输出端,并通过所述第三二极管连接第二组led单元中第三组led灯珠的输出端;所述恒流模块的第四恒流输出端口同时连接第一组 led单元及第二组led单元中第四组led灯珠的输出端。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二极管与第二组led单元中第一组led灯珠同相串联,所述第二二极管与第二组led单元中第二组led灯珠同相串联,所述第三二极管与第二组led单元中第三组led灯珠同相串联。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两组led单元的色温不同。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恒流模块包括线性恒流芯片、外置电阻、旁路电阻、第一旁路电容、第二旁路电容及采样电阻;所述第一恒流输出端口、第二恒流输出端口、第三恒流输出端口及第四恒流输出端口设于所述线性恒流芯片上,且所述线性恒流芯片上还设有供电端口、过压保护检测端口、电源端口及电流设置端口;所述供电端口通过所述外置电阻与所述整流模块的正向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过压保护检测端口通过所述旁路电阻连接所述感应模块的输出端并通过所述第一旁路电容接地,所述电源端口通过所述第二旁路电容接地并连接所述感应模块的电源端,所述电流设置端口通过所述采样电阻接地。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还包括保险电阻和/ 或压敏电阻;所述整流模块的一个交流输入端通过所述保险电阻连接电源火线,所述整流模块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连接电源零线,所述整流模块通过两个交流输入端与所述压敏电阻并联。
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拨动模块为三档拨动开关。
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感应模块内置延时电路以控制所述led模块的开关状态。
1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还包括基板,所述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中的电器元件均集成于所述基板上。
15.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led灯,包括灯体及所述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所述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设于所述灯体内。
16.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实用新型将整流模块、感应模块、恒流模块、拨动模块及led模块相结合,形成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可灵活地控制led模块的开关状态及运行模式。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感应模块实时感应目标物体的信号,再由恒流模块根据感应模块的感应信号,实时控制整流模块向led模块输出恒流电源,以实现led模块的恒流驱动;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拨动模块实现led模块中多种色温led单元的自由切换,灵活性强。
18.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借助二极管的反向截止、正向导通功能,使led模块中各led单元的互不影响,进一步保证切换的独立性。
19.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将每组led单元分为四组led灯珠,并将四组led 灯珠分别与恒流模块的恒流输出端口相连,可保证功率因素高达0.9,达到低谐波的要求,符合法规要求。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电路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感应模块的实施例电路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电路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6.参见图1,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的具体结构,其包括感应模块e、整流模块a、拨动模块b、恒流模块d及led模块f;所述整流模块a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整流模块a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拨动模块 b连接所述led模块f的输入端并通过所述恒流模块d连接所述led模块f 的输出端,以使所述整流模块a、拨动模块b、led模块f及恒流模块d形成led回路。
27.当恒流模块d启动工作时,电源先经整流模块a进行整流处理后,再依次进入拨动模块b、led模块f及恒流模块d,形成完整的led回路,实现led 模块的有效驱动。
2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拨动模块b用于控制所述led模块f的运行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led模块f中可设有多种不同亮度、色温的led单元,因此,通过拨动模块b可灵活切换不同的led单元,实现亮度、色温的快速变化。优选地,所述拨动模块b为三档拨动开关,所述led模块f包括两组led单元,所述两组led单元的色温不同,通过三档拨动开关与两组led单元的结合,可实现白光、暖光、混光三种色温状态的自由切换。
29.同时,所述感应模块e与恒流模块d连接,所述恒流模块d用于根据所述感应模块e输出的电平信号驱动所述整流模块a向所述led模块f输出恒流电源,以控制所述led模块f的开关状态。例如,当感应模块e输出低电平时,恒流模块d启动工作,led回路导通,led模块f正常工作;当感应模块e输出高电平时,恒流模块d停止工作,led回路断开,led模块f关闭。
30.因此,通过所述感应模块e与拨动模块b的结合,可灵活地控制led模块 f的开关状态及运行模式。
31.参见图2,图2显示了本实用信息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电路图。本实施例中,所述led模块f包括两组led单元、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及第三二极管d3,每组led单元均包括依次串联的四组led 灯珠;每组led灯珠包括一个led灯珠或至少两个led灯珠,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当led灯珠中设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led灯珠时,所述led 灯珠之间通过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灵活性强,还可以有效提高灯的亮度。
32.所述拨动模块b为三档拨动开关sw1,通过拨动三档拨动开关sw1的档位,可实现白光、暖光、混光三种色温状态的切换。
33.所述恒流模块d设有第一恒流输出端口out1、第二恒流输出端口out2、第三恒流输出端口out3及第四恒流输出端口out4;所述恒流模块d的第一恒流输出端口out1连接第一组led单元中第一组led灯珠f1的输出端,并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d1连接第二组led单元中第一组led灯珠f5的输出端;所述恒流模块d的第二恒流输出端口out2连接第一组led单元中第二组led 灯珠f2的输出端,并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d2连接第二组led单元中第二组 led灯珠f6的输出端;所述恒流模块d的第三恒流输出端口out3连接第一组led单元中第三组led灯珠f3的输出端,并通过所述第三二极管d3连接第二组led单元中第三组led灯珠f7的输出端;所述恒流模块d的第四恒流输出端口out4同时连接第一组led单元及第二组led单元中第四组led灯珠(f4、f8)的输出端。
3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每组led单元均分为四组led灯珠与恒流模块的恒流输出端口相连,可保证功率因素高达0.9,达到低谐波的要求,符合法规要求。
35.进一步,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与第二组led单元中第一组led灯珠f5同相串联,所述第二二极管d2与第二组led单元中第二组led灯珠f6同相串联,所述第三二极管d3与第二组led单元中第三组led灯珠f7同相串联。例如,当拨动模块b使第一组led单元灯亮时,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 d2及第三二极管d3反向截止,第二组led单元不亮,可实现白光效果;当拨动模块b使第二组led单元灯亮时,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及第三二极管d3正向导通,第二组led单元亮,可实现暖光效果。当拨动模块b使第一组led单元及第二组led单元同时亮时,可实现混光效果。
36.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恒流模块b包括线性恒流芯片u1、外置电阻r2、旁路电阻r1、第一旁路电容c1、第二旁路电容c2及采样电阻rs1;所述第一恒流输出端口out1、第二恒流输出端口out2、第三恒流输出端口out3及第四恒流输出端口out4设于所述线性恒流芯片u1上,且所述线性恒流芯片u1 上还设有供电端口vin、过压保护检测端口ovp、电源端口vdd及电流设置端口rext;所述供电端口vin通过所述外置电阻r2与所述整流模块a的正向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过压保护检测端口ovp通过所述旁路电阻r1连接所述感应模块e的输出端并通过所述第一旁路电容c1接地,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旁路电容c1可有效提高线性恒流芯片的稳定性;所述电源端口vdd通过所述第二旁路电容c2接地并连接所述感应模块e的电源端,其中,通过所述第二旁路电容c2可有效提高线性恒流芯片的稳定性;所述电流设置端口rext通过所述采样电阻rs1接地,通过调整采样电阻rs1的阻值可调节线性恒流芯片u1 的输出电流,使led模块f处于恒流工作状态。优选地,所述线性恒流芯片u1的型号为sm2315e,但不以此为限制,可为led模块f提供恒流输出。
37.当感应模块e感知到人来时,感应模块e输出低电平,线性恒流芯片u1 恒流输出,led模块f亮灯;当感应模块e感知到人走后,感应模块e输出高电平,触发线性恒流芯片u1的恒流输出端口关闭,led模块f熄灯。
38.进一步,所述感应模块e内置延时电路以控制所述led模块的开关状态。也就是说,通过感应模块e内置的延时电路,可自动控制led模块亮/灭,既可满足正常照明,又能实现节能。优选地,所述感应模块e为红外人体感应模或微波感应模块。
39.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将整流模块a、感应模块e、恒流模块d、拨动模块 b及led模块f相结合,形成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可灵活地控制led 模块f的开关状态及运行模式。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感应模块e实时感应目标物体的信号,再由恒流模块d根据感应模块e的感应信号,实时控制整流模块a向led模块f输出恒流电源,以实现led模块f的恒流驱动;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拨动模块b实现led模块f中多种色温led单元的自由切换,灵活性强。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借助二极管的反向截止、正向导通功能,使led 模块f中各led单元的互不影响,进一步保证切换的独立性。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将每组led单元分为四组led灯珠,并将四组led灯珠分别与恒流模块的恒流输出端口相连,可保证功率因素高达0.9,达到低谐波的要求,符合法规要求。
40.参见图4,图4显示了本实用信息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电路图,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保险电阻fr1 和压敏电阻rv1;所述整流模块a的一个交流输入端通过所述保险电阻fr1连接电源火线l,所述整流模块a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连接电源零线n,所述整流模块a通过两个交流输入端与所述压敏电阻rv1并联。优选地,所述整流模块a为整流桥,但不以此为限制。
41.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所述保险电阻fr1及压敏电阻rv1可形成抗浪涌结构。其中,通过保险电阻fr1可有效保护电路元件,通过压敏电阻rv1可有效抑制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等瞬态过电压,实现电冲击(浪涌)的有效吸收。
42.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删除对应的抗浪涌元件,灵活性、适应性强。
43.进一步,所述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还包括基板,所述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中的电器元件均集成于所述基板上。因此,通过将所有电器元件集成在同一基板上,可使电路结构更为简单,能实现自动化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优选地,所述基板为铝基板,但不以此为限制。
44.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led灯,其包括灯体1及上述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2,所述拨动调光人体感应控制电路2设于所述灯体1内。
45.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