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度让位滑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91855发布日期:2021-08-24 12:4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厚度让位滑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轨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厚度让位滑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服务器技术的更新换代,机柜内机箱的尺寸越来越大;对于宽度一定的机柜,随着机箱宽度的增加,对机箱与机柜之间相对滑动的滑轨要求越来越高,在保证滑动稳定性的同时,滑轨厚度越来越薄。

现有技术中,三节滑轨的最小厚度大于5mm,当机箱侧壁与机柜之间空间有限,机箱与机柜的立柱面之间距离仅为5mm时,现有的三节滑轨在安装时将与立柱产生干涉,导致无法安装或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厚度让位滑轨结构,从而有效解决了距离有限情况下滑轨与立柱安装干涉的问题,并且保证了滑轨整体滑动的稳定、可靠性,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厚度让位滑轨结构,包括从内至外、相邻之间沿着长度方向滑动连接的内轨组件、中轨组件和外轨组件,滑轨闭合时,中轨组件后端的长度短于内轨组件和外轨组件,位于中轨组件后端处的外轨组件上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内凹部,内凹部与中轨组件后端并列贴合;所述内凹部外侧面与后立柱的内侧面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内凹部的上部和下部均沿着外轨组件的长度方向开有条形通孔,两个条形通孔之间的内凹部构成内凹桥架结构;所述内凹桥架结构向内贴紧于中轨组件端部的外侧面。

所述中轨组件的截面和外轨组件的截面为同向设置的c型结构,中轨组件滑动安装于外轨组件的内侧;所述中轨组件壁面的中部沿着长度方向向内轨组件的方向内凹延伸形成长凹槽,外轨组件的内凹桥架结构容纳嵌装于中轨组件的长凹槽中。

所述中轨组件的截面和内轨组件的截面为相对设置的c型结构,内轨组件滑动安装于中轨组件的内侧;所述中轨组件中部长度方向的长凹槽位于内轨组件的上下边缘之间。

所述外轨组件外侧面固装有托架,托架两端均相对于外轨组件缩进;所述托架后端头安装有后立柱锁,后立柱锁与后立柱锁装,后立柱位于外轨组件后端的内凹部处。

所述外轨组件外侧面的前端安装有前立柱锁,前立柱锁前端向前伸出外轨组件的前端头,前立柱锁的前端头与前立柱锁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外轨组件后端内凹部的设置,保证外轨组件本身结构强度的同时,使得安装后立柱处滑轨整体厚度减薄,外轨组件内凹的空间让位于后立柱的安装;同时将中轨组件后端截短缩进,使得滑轨完全收缩闭合时,在有限厚度空间内外轨组件和内轨组件之间能够产生弹性的相向形变;从而解决了较宽机箱安装时,由于距离有限导致的滑轨与立柱安装干涉的问题,并且保证了滑轨使用时整体结构的稳定和可靠,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优点:

外轨组件内凹部处上下条形通孔的设施,在保证外轨组件结构强度的同时,使得外轨组件在内凹部处能够完全贴合于中轨组件,助力于外轨组件外侧面对后立柱避让空间的有效性;

并且,中轨组件中部设置有长凹槽,内凹部的内凹桥架结构容纳嵌装于长凹槽内,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内凹部对后立柱安装的让位,使得外轨组件在内凹部处的外侧面不突出于中轨组件的外侧面,即将内凹部处外轨组件的厚度空间完全让位给后立柱的安装;

外轨组件前端通过向前伸出的前立柱锁与前立柱锁装,使得外轨组件前端缩进于前立柱,避免了空间距离的不足导致的外轨组件与前立柱之间的安装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外轨组件、中轨组件和内轨组件的截面剖视图。

其中:1、前立柱;2、前立柱锁;3、托架;4、后立柱锁;5、后立柱;6、外轨组件;7、中轨组件;8、内轨组件;61、条形通孔;62、内凹桥架结构;71、长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厚度让位滑轨结构,包括从内至外、相邻之间沿着长度方向滑动连接的内轨组件8、中轨组件7和外轨组件6,滑轨闭合时,中轨组件7后端的长度短于内轨组件8和外轨组件6,位于中轨组件7后端处的外轨组件6上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内凹部,内凹部与中轨组件7后端并列贴合;内凹部外侧面与后立柱5的内侧面贴合。

外轨组件6后端内凹部的设置,保证外轨组件6本身结构强度的同时,使得安装后立柱5处滑轨整体厚度减薄,外轨组件6内凹的空间让位于后立柱5的安装;同时将中轨组件7后端截短缩进,使得滑轨完全收缩闭合时,在有限厚度空间内外轨组件6和内轨组件8之间能够产生弹性的相向形变;从而解决了较宽机箱安装时,由于距离有限导致的滑轨与立柱安装干涉的问题。

如图3所示,内凹部的上部和下部均沿着外轨组件6的长度方向开有条形通孔61,两个条形通孔61之间的内凹部构成内凹桥架结构62;内凹桥架结构62向内贴紧于中轨组件7端部的外侧面。

如图4所示,中轨组件7的截面和外轨组件6的截面为同向设置的c型结构,中轨组件7滑动安装于外轨组件6的内侧;中轨组件7壁面的中部沿着长度方向向内轨组件8的方向内凹延伸形成长凹槽71,外轨组件6的内凹桥架结构62容纳嵌装于中轨组件7的长凹槽71中。

外轨组件6内凹部处上下条形通孔61的设施,在保证外轨组件6结构强度的同时,使得外轨组件6在内凹部处能够完全贴合于中轨组件7,助力于外轨组件6外侧面对后立柱5避让空间的有效性;并且,中轨组件7中部设置有长凹槽71,内凹部的内凹桥架结构62容纳嵌装于长凹槽71内,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内凹部对后立柱5安装的让位,使得外轨组件6在内凹部处的外侧面不突出于中轨组件7的外侧面,即将内凹部处外轨组件6的厚度空间完全让位给后立柱5的安装。

中轨组件7的截面和内轨组件8的截面为相对设置的c型结构,内轨组件8滑动安装于中轨组件7的内侧;中轨组件7中部长度方向的长凹槽71位于内轨组件8的上下边缘之间。

外轨组件6外侧面固装有托架3,托架3两端均相对于外轨组件6缩进;托架3后端头安装有后立柱锁4,后立柱锁4与后立柱5锁装,后立柱5位于外轨组件6后端的内凹部处。

外轨组件6外侧面的前端安装有前立柱锁2,前立柱锁2前端向前伸出外轨组件6的前端头,前立柱锁2的前端头与前立柱1锁装;外轨组件6前端通过向前伸出的前立柱锁2与前立柱1锁装,使得外轨组件6前端缩进于前立柱1,避免了空间距离的不足导致的外轨组件6与前立柱1之间的安装干涉。

本实用新型中,外轨组件6后端设置有内凹部,通过内凹部让位于其外侧面后立柱5的安装;外轨组件6前端安装有向前突出的前立柱锁2,通过前立柱锁2伸出的前端与前立柱1安装;从而实现滑轨在前立柱1、后立柱5安装处外轨组件6本身厚度的让位。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巧妙,有效解决了距离有限导致的滑轨与立柱之间安装干涉的问题,并且滑轨整体结构稳定、可靠,实用性好。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