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装置控制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5553发布日期:2021-07-23 14:40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装置控制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装置控制盒。



背景技术:

现有大多数电路板与充电装置壳体装配不具有防呆导向效果,存在装反、不容易一次放置到位、磕碰电器元器件的情况,有时装配完成后下序进行检测时才检测出装反,造成装配工时的浪费,而装反容易对电路板上电气元器件造成损伤,且装反后进行调整时壳体螺钉固定处为二次装配,对整体强度会产生影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避免装反及二次装配的充电装置控制盒,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装置控制盒,可以避免在控制盒装配过程中装反情况的发生,同时保证了控制盒装配正确率高,降低产品不良率,降低装配风险,另外,此充电装置控制盒结构简单明了,成本低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控制盒,包括安装壳体、导向块和电路板,所述导向块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内壁,所述电路板边缘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块卡接配合的对接口,且所述电路板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壳体定位安装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导向块上设置有用于导向的倒角。

优选地,所述倒角为圆弧状、三角状、扇形状或多边形状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优选地,所述圆弧倒角的角度值为10°~70°。

优选地,所述导向块的数量为至少1个

优选地,所述导向块的数量为1~8个。

优选地,还包括筋板,所述筋板设置与所述安装壳体的水平内壁、用于支撑所述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筋板的数量为至少1个。

优选地,所述筋板的数量为4~8个。

优选地,所述筋板沿所述电路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控制盒,主要包括安装壳体、导向块和电路板,导向块设置于安装壳体内壁,电路板边缘上开设有与导向块卡接配合的对接口,且电路板开设有与安装壳体定位安装的通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装置控制盒,设置有导向块,可以在充电装置控制盒装配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控制盒装反情况的发生,有效避免错装的风险、大大降低了产品不良率,降低装配风险,同时可有效提高装配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装置控制此结构简单明了,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视图。

其中,图1-图2中:

安装壳体—1,导向块—2,电路板—3,筋板—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充电装置控制盒主要包括安装壳体1、导向块2和电路板3,导向块2设置于安装壳体1内壁,电路板3边缘上开设有与导向块2卡接配合的对接口,且电路板3开设有与安装壳体1定位安装的通孔。

其中,导向块2设置于安装壳体1内壁合适位置处,能够达到电路板3安装后位置合适、适中,不会对壳体1内其他元器件造成安装位置的影响;电路板3设置有与导向块2卡接配合的对接口,上述对接口与导向块2的配合,能够使电路板3按照导向块2的方向行进,以达到安装电路板3的目的;电路板3边缘设置有与安装壳体1定位安装的通孔,以达到在电路板3到达安装位置后,可以将通孔与安装壳体1配合固定,达到固定电路板3的作用。

具体的,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将电路板3的对接口对准导向块2的导向槽,对准后,使用适当的力将电路板3推进安装壳体1,然后,将电路板3的通孔与安装壳体1上与通孔对应的安装槽固定安装即可完成充电装置控制盒的安装工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装置控制盒,在安装壳体1内部设置有导向块2,与现有技术当中安装壳体不具有防呆导向效果相比,可以保证电路板3通过防呆导向作用正确装配到位,避免电路板错误装配,提高装配效率,改善产品因装配导致的不良率;同时,可以避免装配过程中对电路板3的磕碰、刮蹭等问题,防止元器件的损伤。

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中充电装置控制盒可以使电路板3安装过程更加正确和流畅的优点,导向块2上设置有用于导向的倒角;且倒角的角度值为10°~70°,当然倒角的形状可为圆弧状、三角状、扇形状或多边形状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可根据控制盒整体形状进行设计调整;另外,导向块2的数量为1~8个。10°~70°倒角导向防呆结构形式,可以使防呆导向效果高达95%,当然还可以选择其他角度,例如:20°~60°防呆导向效果可高达99%,倒角防呆结构的角度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定,在此不做限定;同时,导向块2选用多个形式,例如:1~8个,还可以为其他数量,例如:10个或者12个,以能够达到电路板3防止装错为准,在此不做限定;另外,导向块2的引导形式可以为柱体引导防呆形式、锥形导向防呆形式、矩形导向防呆形式、球形导向防呆形式或者多边形导向防呆结构,具体形式按照用户需求来定,以达到防呆结构与电路板3形成相互“唯一”的限位结构,相互“唯一”的限位机制,装配时起到更好的防呆作用。

请参考图2,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视图。

进一步地,充电装置控制盒还包括筋板4,筋板4设置于安装壳体1的水平内壁、用于支撑电路板3。筋板4的设计,可以使电路板3在完成安装后,固定效果更加稳定,保证了充电装置控制盒在使用过程中电路板3的稳定性能,能够增加充电装置控制盒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成本。

进一步地,筋板4的数量为4~8个。在具体的筋板4数量设置的时候,可以根据电路板3的重量以及大小来确定筋板4的个数,例如:当电路板3的重量和大小比较大时,可以适当增加筋板4的个数,例如10个;再例如:当电路板3的重量和大小比较小时,可以适当减少筋板4的个数,例如2个,以能够稳定地将电路板3固定在安装壳体1内壁为准,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筋板4沿电路板3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即相邻筋板4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如此将筋板4沿电路板3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结构设计,可以使电路板3在完成安装后的固定受力效果更加均匀,避免了由于安装固定电路板3受力不均匀导致的电路板3折弯现象的发生,可以进一步保证电路板3以及电路板3元器件不受损坏,确保了充电装置可以正常使用,增加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控制盒主要包括安装壳体、导向块和电路板,导向块设置于安装壳体内壁,电路板边缘上开设有与导向块卡接配合的对接口,且电路板开设有与安装壳体定位安装的通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装置控制盒,设置有导向块,可以在充电装置控制盒装配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控制盒装反情况的发生,有效避免错装的风险、大大降低了产品不良率,降低装配风险,同时可有效提高装配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装置控制此结构简单明了,成本低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