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通讯模块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29460发布日期:2022-11-03 01:0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壳体组件、通讯模块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组件、通讯模块和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共享车辆以其较高的便捷性以及舒适性,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基于智能化,安全性的需求,共享车辆需要将运行数据、定位信息等传输至网络系统,以便实现更好的信息联动和智能化管理。目前共享车辆通过远程通讯模块可以实现上述功能。现有的远程通讯模块需要通过线束与整车进行连接,线束从远程通讯模块伸出时一般只有一种出线角度,无法适配于多种不同类型的共享车辆的使用,不具备安装通配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通讯模块和车辆,可以使得通讯模块的线束伸出时具有不同的出线方向,从而满足不同车辆的安装要求。
4.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5.底壳,包括用于容置电路板的腔体和贯穿所述底壳的点胶槽,所述点胶槽位于所述腔体的一侧,所述电路板的线束通过所述点胶槽从所述底壳中伸出;
6.面壳,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底壳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底壳还包括多个理线槽,排列设置在所述底壳的侧面上,所述多个理线槽分别与所述点胶槽侧向连通,所述线束通过所述点胶槽和所述多个理线槽从所述底壳中折弯伸出。
8.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理线槽还包括朝向所述底壳底部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点胶槽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理线槽的直径。
10.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卡设在所述点胶槽内的卡线塞,所述卡线塞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卡线孔,所述线束穿过所述卡线孔从所述底壳中伸出。
11.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点胶层,所述点胶层密封覆盖在所述卡线塞外侧的点胶槽内。
12.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面壳和所述底壳之间。
13.进一步地,所述底壳的顶部向上凸设有环状凸脊,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环状凸脊的外侧,所述面壳通过压缩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底壳密封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底壳的顶部还设置有密封槽,设置在所述环状凸脊的外侧,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
15.进一步地,所述底壳还包括两个用于连接所述电路板的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且位于所述点胶槽两侧。
16.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包括:
17.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壳体组件;
18.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底壳的腔体内,所述电路板的线束通过所述点胶槽从所述底壳中伸出。
19.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包括通信单元、定位单元、控制单元、检测单元、语音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通信单元、所述定位单元、所述检测单元、所述语音单元和所述供电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20.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
21.车辆本体;
22.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设置在所述车辆本体上。
2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通讯模块和车辆,所述壳体组件包括连接的面壳和底壳,其中底壳包括容置电路板的腔体和贯穿底壳的点胶槽,电路板的线束通过点胶槽从底壳中伸出与整车连接。该壳体组件可以防止雨水从线束的缝隙处进入壳内影响正常使用,同时该壳体组件还可以同时满足线束穿出时具有不同的出线角度,从而满足壳体组件与不同车辆的安装适配性。
附图说明
24.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通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通讯模块的爆炸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通讯模块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通讯模块的又一爆炸示意图;
31.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线束从底壳伸出的一种出线示意图;
32.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线束从底壳伸出的另一种出线示意图;
33.图9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底壳;11-腔体;12-点胶槽;13-理线槽;14-环状凸脊;15-密封槽;16-连接柱;2-面壳;3-卡线塞;31-卡线孔;4-密封圈;5-电路板;51-连接片;6-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37.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38.同时,应当理解,在以下的描述中,“电路”是指由至少一个元件或子电路通过电气连接或电磁连接构成的导电回路。当称元件或电路“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称元件/电路“连接
在”两个节点之间时,它可以是直接耦接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元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物理上的、逻辑上的、或者其结合。相反,当称元件“直接耦接到”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意味着两者不存在中间元件。
39.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1.图1-图2是本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壳体组件包括底壳1和面壳2。其中,底壳1和面壳2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形成封闭的腔体,以用于安装和承载其它功能的部件。例如,所述底壳 1内可以放置电路板5等具有控制功能的模块,然后将面壳2与底壳1 连接将电路板5等封闭在其内,以便于将该结构固定在其它机构(如车辆)上,实现对该机构(如车辆)的控制。
42.具体地,底壳1包括开口向上的腔体11和点胶槽12,如图1所示。其中,所述点胶槽12位于所述腔体11的一侧,点胶槽12贯穿所述底壳 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点胶槽12位于所述腔体11的一侧,以为电路板5等部件提供足够的容置空间。同时,点胶槽12贯穿所述底壳1,以便于底壳1内的线束从点胶槽12中以直线出线的方式穿过并伸到底壳 1的外侧,与其它结构连接实现相应的功能,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点胶槽12和所述底壳1可以共用一个侧面,以确保点胶槽12 位于腔体11内的一侧,如图1所示。所述底壳1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
43.进一步地,所述底壳1还包括多个理线槽13,横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底壳1的侧面上,如图1所示。其中,多个理线槽13并排设置在多数底壳1和所述点胶槽12的共用侧面上,多个理线槽13分别与所述点胶槽 12侧向连通,腔体11内的线束6通过所述点胶槽12并通过多个理线槽 13从所述底壳1中以折弯的形式伸出,如图8所示。
44.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理线槽13位于所述底壳1侧面的底部,如图1所示。所述多个理线槽13均包括朝向底壳1底部(向下) 的开口,该开口与所述点胶槽12连通,如图2所示。所述腔体11内的线束可以先从点胶槽12内直线伸出,然后将线束弯曲从对应的理线槽 13内折弯伸出,如图8所示。上述理线槽13和点胶槽12的设置方式,使得腔体11内的多个线束既可以选择直接通过点胶槽12以直线的方式伸出底壳1,又可以选择通过点胶槽12和理线槽13以折弯的方式伸出底壳1,使得该壳体组件可以同时具有不同的出线角度,从而适配于与多种不同类型的车辆的安装,具备安装通配性。
45.在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理线槽13的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理线槽 13的直径。一般情况下,线束的直径与理线槽13的直径适配,使得理线槽13的开口的尺寸小于线束的直径。线束伸出底壳1时,线束可以先以直线的方式伸出底壳1,如图7所示;然后将线束弯曲后从理线槽13 的开口向上挤压卡设在理线槽13内折弯伸出,可以避免线束晃动移位,如图8所示。所述开口可以避免线束从理线槽13的下方掉出,避免影响线束的走线。
4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卡线塞3,如图1所示。其中,卡线塞3与点胶槽12的大小相同,所述卡线塞3卡设在所述点胶槽12内。具体地,所述卡线塞3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卡线孔31,所述卡线孔31 贯穿所述卡线塞3,如图1所示。所述卡线塞3的卡线孔31可以用于
在点胶槽12内对多个线束6进行理线和定位。腔体11内的线束6可以穿过卡线孔31后从点胶槽12以及理线槽13伸出到底壳1的外侧。
4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线孔31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线束6的数量,以满足多个线束同时从不同的卡线孔31内穿过,实现对多个线束的理线和定位。所述理线槽13的数量可以大于等于线束的数量,以满足多个线束同时从不同的理线槽13中伸出,从而实现对多个线束的折弯定位。
48.优选地,所述卡线塞3放置到点胶槽12内后,所述卡线塞3上的多个卡线孔31和多个理线槽13分别沿底壳1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且所述卡线孔31与对应的所述理线槽13位于同一侧面上,使得线束可以从对应的卡线孔31以及对应的理线槽13中以一次折弯的形式伸出。
49.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卡线孔31的一侧还开设有缝隙,所述缝隙与所述卡线塞3的一侧贯通,如图1所示。所述缝隙用于在线束通过卡线孔31时,使得卡线孔31可以通过缝隙发生形变以适应于不同外径的线束穿过。
50.当线束从卡线孔31以及点胶槽12直线穿过或者从卡线孔31、点胶槽12以及理线槽13穿过后,在点胶槽12内通过点涂胶水使得在线束的出线位置实现密封,可以避免雨水、灰尘等污染物从线束的缝隙中进入底壳1的内部。也即,当线束6从底壳1中穿出后,在卡线塞3上方的点胶槽12内灌封胶水形成点胶层,将底壳1翻过来从卡线塞3下方的点胶槽12内灌封胶水形成点胶层,从而在线束的周围将底壳1密封,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
5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还包括两个连接柱16,两个所述连接柱 16设置在所述腔体11内且位于所述点胶槽12的两侧,如图5所示。设置在腔体11内的电路板5的端部位于两个连接柱16上方,两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可以避免电路板5在腔体11内晃动发生损坏。
52.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壳体组件内部功能部件的使用寿命,所述面壳2和所述底壳1可以密封连接。具体地,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密封圈 4,如图1所示。密封圈4设置在所述面壳2和所述底壳1之间,通过紧固件将面壳2和底壳1锁紧后压缩密封圈4实现防水防尘。
53.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的顶部向上凸设有环状凸脊14,如图1所示。所述环状凸脊14的形状与所述腔体11的形状相同。在本实施中,所述环状凸脊14由所述腔体11的内侧壁向外延伸预定距离后的形状沿底壳1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所述面壳2向上凹陷形成可以供环状凸脊14插入的凹槽。当面壳2与底壳1密封连接时,环状凸脊14 插入到面壳2的凹槽内,所述环状凸脊14可以对进入两者缝隙之间的雨水、灰尘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
54.所述密封圈4的形状与所述环状凸脊14的形状基本相同,所述密封圈4套设在所述环状凸脊14的外侧,所述面壳2通过压缩所述密封圈 4与所述底壳1密封连接,进一步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程度和连接的紧固程度。
55.优选地,所述底壳1的顶部还设置有密封槽15,所述密封槽15设置在所述环状凸脊14的外侧,用于定位密封圈4,如图1所示。所述密封圈4设置在所述密封槽15内,所述密封圈4的高度大于所述密封槽 15的高度,所述面壳2通过压缩所述密封圈4与所述底壳1密封连接。
56.所述底壳1的底面两侧还分别延伸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用于通过紧固件与外部结构连接,从而将壳体组件固定在外部结构上。
57.本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包括连接的面壳和底壳,其中底壳包括容置电路板的腔体、贯穿底壳的点胶槽以及与点胶槽侧向连通的理线槽,电路板的线束可以通过点胶槽从底壳中以直线的方式伸出与整车连接,或者通过点胶槽以及理线槽从底壳中以折弯的方式伸出与整车连接。该壳体组件可以防止雨水从线束的缝隙处进入壳内影响正常使用,同时该壳体组件还可以同时满足线束穿出时具有不同的出线角度,从而满足壳体组件与不同车辆的安装适配性。
58.图3-图6为另一实施例的通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通讯模块包括壳体组件和电路板5。所述壳体组件与上述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电路板5设置在底壳1的腔体11内。所述电路板5的一侧向外延伸有两个连接片51,两个连接片51分别延伸到底壳1的两个连接柱16的上方,紧固件依次穿过连接片51和对应的连接柱16将电路板5固定在腔体11内。如图7和图8所示,电路板5的多个线束6分别从对应的卡线孔31中穿过后以直线方式穿出点胶槽12 或者以折弯方式从对应的理线槽13中伸出,然后再通过点胶将其密封。
59.所述电路板5可以为车辆的远程控制装置,可以用于对车辆进行远程定位以及车辆定位信息和其它车辆信息的远程通信,从而使得运营商或者用户可以对车辆进行监控等。除此之外,电路板5的线束穿出后与整车的电池等连接,可以用于控制车辆的电池是否向车辆的驱动、照明设施、喇叭等需用电部件进行供电以实现对车辆的控制。具体地,所述电路板5可以包括通信单元、定位单元、控制单元、检测单元、语音单元和供电单元等。其中,供电单元为通信单元、定位单元、控制单元、检测单元、语音单元供电。当电路板5的线束与车辆电池连接后,车辆电池可以为供电单元充电。所述定位单元可以用于对车辆定位;所述检测单元可以用于对电池信息、车辆车速等进行检测;所述语音单元用于发出广告或者语音提示等信息;所述通信单元可以用于将定位信息、电池信息、车速信息、语音提示信息等以无线的方式发送给服务器。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其它单元进行相应的功能实现。当车辆具有电控锁是,控制单元还可以用于控制电控锁的开启和关锁。
60.本实施例的通讯模块包括面壳和底壳组成的壳体组件以及电路板,其中底壳包括容置电路板的腔体、贯穿底壳的点胶槽以及与点胶槽侧向连通的理线槽,电路板的线束可以通过点胶槽从底壳中以直线的方式伸出与整车连接,或者通过点胶槽以及理线槽从底壳中以折弯的方式伸出与整车连接。该通讯模块可以防止雨水从线束的缝隙处进入壳内影响电路板正常使用,同时该通讯模块的壳体组件还可以同时满足线束穿出时具有不同的出线角度,从而满足通讯模块与不同车辆的安装适配性。
61.图9是又一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车辆可以为单车、电动单车、电动三轮车等。如图9所示,所述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上述实施例的通讯模块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所述通讯模块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在车辆本体的任意位置上。如,车把上方,车筐中,车筐与头管的连接处,后座的下方,车架内,车锁附近等任意位置上。
6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