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尘探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5677发布日期:2021-12-11 11:4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尘探测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尘探测仪。


背景技术:

2.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3.粉尘检测仪主要用于检测环境中的粉尘浓度,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微电脑激光散射原理和静电交流感应原理;粉尘检测仪一般设有用于采集气体的进气口,显示粉尘浓度的显示屏,用于报警提示的仪器等。
4.现有的粉尘检测仪在安装时,通常由安装人员携带直接裸露在空气中的检测仪本体进行安装,在储存检测仪时,需要另外配置储存装置,造成了以下不便:
5.1.安装运输时,裸露在空气中的检测仪容易磕碰,导致显示屏或报警仪器因碰撞损坏;
6.2.安装人员不便于提握检测仪;
7.3.储存检测仪时,需要额外配置储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粉尘探测仪。
9.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0.一种粉尘探测仪,包括探测体,所述探测体卡扣连接有保护罩,所述探测体前方设有显示屏,上方设有声光报警器和电源接口;
11.所述探测体一侧设有方形凹槽,所述方形凹槽设有进气孔,所述方形凹槽设有连接钉,所述方形凹槽通过连接钉连接有橡胶密封板,所述橡胶密封板设有可与进气孔相匹配的橡胶圆柱;
12.所述探测体两侧设有耳座,所述耳座设有带倒角的安装孔,所述耳座铰接有提手,所述提手设有条纹,所述提手连接有胶套,所述提手的轨迹线为一边开放的方形轨迹线,所述提手的开放端设有可与安装孔匹配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直径小于提手的直径;
13.所述探测体下方设有方形限位槽,所述方形限位槽的一边设有斜口,所述探测体通过方向限位槽与保护罩卡扣连接;
14.所述保护罩为方盒状,所述保护罩一面设有开口,所述保护罩内部设有梯形限位块,所述梯形限位块在保护罩内部为不连续分布,所述保护罩下方设有向保护罩内部凸出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设有换气口,所述放置槽内部连接外形匹配放置槽的透气海绵,所述透气海绵放置有干燥剂。
15.进一步限定,所述探测体下方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连接有软胶垫,所述安装板和软胶垫设有通孔,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位于探测体下方的安装板不会影响保护
罩与探测体的连接,安装板也为探测体提供了安装结构,软胶垫则避免了安装过紧时,安装板发生变形,应力过于集中,同时也增加了与安装面的接触面积。
16.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接钉包括钉柱,所述钉柱末端设有截面形状为梯形的钉头,所述钉头的外圈直径大于钉柱的外圈直径,所述橡胶密封板在对应连接钉的位置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阶梯孔,所述连接孔在靠近连接钉的一端为小端,远离端为大端,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钉头可以与连接孔的大端配合,钉柱可以与连接孔的小端配合,钉头在大端内部,并被小端卡住,提高了橡胶密封板与连接钉的连接强度,钉头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则便于使连接钉进入橡胶密封板。
17.进一步限定,所述进气孔和橡胶圆柱均设有相互匹配的倒角,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相互匹配的倒角,使橡胶圆柱更加容易进入进气孔,避免出现一些进气孔密封,一些进气孔密封未密封的情况。
18.进一步限定,所述保护罩的下方设有支腿,所述支腿与保护罩底面之间设有斜坡面,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探测仪可以通过支腿放置在平面上,斜坡面使得在清理保护罩下方时,不会存在清理死角。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1.安装运输时,通过卡扣连接的保护罩来保护显示屏和声光报警器,避免了探测仪碰撞损坏;
21.2.设置了可以转动,便于拆卸的提手,安装人员能够提握检测仪;
22.3.储存时,通过橡胶密封板对进气孔进行密封,避免湿气通过进气孔进入内部,老化腐蚀内部仪器电路,通过干燥剂和透气海绵进一步吸收检测仪储存环境中的水分,维持一个干燥的储存环境。
附图说明
23.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粉尘探测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粉尘探测仪实施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粉尘探测仪实施例的剖面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粉尘探测仪实施例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粉尘探测仪实施例中探测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粉尘探测仪实施例中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粉尘探测仪实施例中提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粉尘探测仪实施例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3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33.探测体1、声光报警器101、电源接口103、显示屏104、方形凹槽105、进气孔106、连接钉107、耳座108、安装孔1081、安装板109、软胶垫1091、通孔1092、提手110、条纹1101、装柱1102、胶套111、橡胶密封板112、橡胶圆柱1121、方形限位槽113、保护罩2、放置槽201、换气口2011、透气海绵202、干燥剂203、支腿204、斜坡面2041、梯形限位块205。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35.如图1

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粉尘探测仪,包括探测体1,探测体1卡扣连接有保护罩2,探测体1前方设有显示屏104,上方设有声光报警器101和电源接口103;
36.探测体1一侧设有方形凹槽105,方形凹槽105设有进气孔106,方形凹槽105设有连接钉107,方形凹槽105通过连接钉107连接有橡胶密封板112,橡胶密封板112设有可与进气孔106相匹配的橡胶圆柱1121;
37.探测体1两侧设有耳座108,耳座108设有带倒角的安装孔1081,耳座108铰接有提手110,提手110设有条纹1101,提手110连接有胶套111,提手110的轨迹线为一边开放的方形轨迹线,提手110的开放端设有可与安装孔1081匹配的安装柱1102,安装柱1102的直径小于提手110的直径;
38.探测体1下方设有方形限位槽113,方形限位槽113的一边设有斜口,探测体1通过方向限位槽113与保护罩2卡扣连接;
39.保护罩2为方盒状,保护罩2一面设有开口,保护罩2内部设有梯形限位块205,梯形限位块205在保护罩2内部为不连续分布,保护罩2下方设有向保护罩2内部凸出的放置槽201,放置槽201设有换气口2011,放置槽201内部连接外形匹配放置槽201的透气海绵202,透气海绵202放置有干燥剂203。
40.本案实施中,保护罩2与探测体1卡扣连接,安装时,梯形限位块205与方形限位槽113相配合,由于梯形限位块205的梯形设计,方形限位槽113的斜口设计,当保护罩2安装时,梯形限位块205下方的梯形边可以通过斜口滑入方形限位槽113中,拆卸时,梯形限位块205上方的梯形边可以通过斜口滑出方形限位槽113中,减轻了安装负担,另外梯形限位块205在保护罩2内部不连续分布,在提供足够的安装强度时,减少了安装和拆卸时的负担,安装好的保护罩2对探测体1形成了保护;
41.需要提握检测仪时,提手110铰接在探测体1两侧的耳座108上,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持握,不需要提手110时,可以扳动提手110两侧,使安装柱1102从安装孔1081中脱离,避免了提手110妨碍检测仪安装,条纹1101加强了摩擦力,胶套111提供了舒适的提握环境;
42.需要储存检测仪时,橡胶密封板112安装在方形凹槽105上,通过橡胶圆柱1121密封住进气孔106,避面储存空间潮湿的气体,通过进气孔106进入内部,老化腐蚀内部仪器电路,透气海绵202和干燥剂203通过换气口2011,进一步吸收保护罩2内的水分,为检测仪的储存提供了干燥的环境。
43.优选,探测体1下方设有安装板109,安装板109的下方连接有软胶垫1091,安装板109和软胶垫1091设有通孔1092,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位于探测体1下方的安装板109不会影响保护罩2与探测体1的连接,安装板109也为探测体1提供了安装结构,软胶垫1091则避免了安装过紧时,安装板109发生变形,应力过于集中,同时也增加了与安装面的接触面积。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探测仪其它的安装方式,以及安装板109其它的设置位置。
44.优选,连接钉107包括钉柱,钉柱末端设有截面形状为梯形的钉头,钉头的外圈直径大于钉柱的外圈直径,橡胶密封板112在对应连接钉107的位置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为阶
梯孔,连接孔在靠近连接钉107的一端为小端,远离端为大端,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钉头可以与连接孔的大端配合,钉柱可以与连接孔的小端配合,钉头在大端内部,并被小端卡住,提高了橡胶密封板112与连接钉107的连接强度,钉头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则便于使连接钉107进入橡胶密封板112。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连接钉107和橡胶密封板112之间其它的连接结构。
45.优选,进气孔106和橡胶圆柱1121均设有相互匹配的倒角,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相互匹配的倒角,使橡胶圆柱1121更加容易进入进气孔106,避免出现一些进气孔106密封,一些进气孔106密封未密封的情况。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进气孔106和橡胶圆柱1121其它的结构形状。
46.优选,保护罩2的下方设有支腿204,支腿204与保护罩2底面之间设有斜坡面2041,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探测仪可以通过支腿204放置在平面上,斜坡面2041使得在清理保护罩2下方时,不会存在清理死角。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使探测仪站立放置以及便于清理的其它结构形状。
47.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