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1277发布日期:2023-03-31 23:58阅读:37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有机发光显示(oled)面板因优异的性能而应用愈加广泛,在此基础上,应用于全屏显示的需求,oled面板的边框极窄化或者无边框等技术也成为了新的技术开发方向。
3.在当前的一些技术中,会把原来布置在oled面板的边框中的部分走线重新布置在显示区中,以达到缩小部分边框的宽度的目的。但是,当前的oled面板限于自身的设计,该些走线布置在显示区中,在视觉效果上会引起光学效果不均(可称为“mura”)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至少一侧的邦定区,显示区划分为第一子显示区和位于第一子显示区至少一侧的第二子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一侧的驱动电路层以及设置于驱动电路层背离基板一侧的遮光结构,其中,驱动电路层包括:
5.并列排布的多条驱动信号线,部分驱动信号线位于第二子显示区中,且另一部分驱动信号线从第一子显示区延伸至邦定区中;
6.辅助信号线,至少一条辅助信号线与位于第一子显示区的驱动信号线交替排布,且从第一子显示区延伸至邦定区中;以及
7.搭接信号线,排布在显示区中,搭接信号线所在层与驱动信号线所在层不同,搭接信号线所在层与辅助信号线所在层不同,且位于第二子显示区中的驱动信号线和位于第一子显示区中的辅助信号线分别通过第一搭接孔与搭接信号线搭接;
8.其中,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第一搭接孔的正投影与遮光结构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9.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搭接孔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
10.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中,所述辅助信号线包括第一子辅助信号线和第二子辅助信号线,所述第一子辅助信号线和所述第二子辅助信号线之间设置第一间隔区域,所述第一子辅助信号线和所述第二子辅助信号线的延伸轨迹重合,
11.所述第一子辅助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一搭接孔与所述搭接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一间隔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遮光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12.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同一条所述辅助信号线中,所述第一间隔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
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
13.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间隔区域与所述第一搭接孔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
14.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信号线只设置在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中;或者,在所述显示区中,所述辅助信号线设置为与所述驱动信号线一一对应且交替排布。
15.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搭接信号线包括第一子搭接信号线和第二子搭接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所述驱动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一子搭接信号线与对应的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所述辅助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一子搭接信号线和所述第二子搭接信号线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区域,所述第一子搭接信号线和所述第二子搭接信号线的延伸轨迹重合,所述第二间隔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遮光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16.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同一条所述搭接信号线中,所述第二间隔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
17.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间隔区域与所述第一搭接孔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
18.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搭接信号线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子搭接信号线的延长线交叉,所述第二子搭接信号线与所述驱动信号线的延伸轨迹垂直;或者
19.所述搭接信号线的延伸轨迹为直线,且所述搭接信号线的延伸轨迹与所述驱动信号线的延伸轨迹垂直。
20.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21.虚设信号线,排布在所述显示区中,且所述虚设信号线位于所述搭接信号线远离所述邦定区的一侧;
22.其中,所述虚设信号线与所述驱动信号线交叉。
23.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所述虚设信号线和多条所述搭接信号线,相邻所述虚设信号线之间的间距、相邻所述搭接信号线和所述虚设信号线之间的间距以及相邻所述搭接信号线之间的间距相等。
24.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平坦化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化层背离所述驱动电路层一侧的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平坦化层一侧的第二电极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层一侧的触控电极层,所述遮光结构包括至少部分第一电极层、至少部分触控电极层以及至少部分平坦化层中的至少一者。
25.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遮光结构包括至少部分第一电极层与至少部分触控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
26.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
所述遮光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极与至少一个所述触控电极中的至少一者;
27.优选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极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或者,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极与至少一个所述触控电极共同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
28.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遮光结构包括所述第一电极,
29.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搭接孔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
30.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为阳极,所述第二电极为阴极;
31.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
32.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所述遮光结构包括触控电极,
33.所述触控电极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间隙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搭接孔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触控电极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34.优选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搭接孔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触控电极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
35.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电极共同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
36.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搭接信号线还包括第一搭接段和第二搭接段,所述第一搭接段所在层和所述第二搭接段所在层不同,所述第一搭接段和所述第二搭接段通过第二搭接孔连接,
37.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所述辅助信号线,目标辅助信号线和目标驱动信号线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搭接孔与所述搭接信号线搭接,所述第二搭接孔位于所述搭接信号线与其它辅助信号线的交叉处以及所述搭接信号线与其它驱动信号线的交叉处,
38.优选的,所述驱动信号线和所述辅助信号线同层且同材料;
39.优选的,所述第一搭接段和所述第二搭接段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设置有所述第二搭接孔。
40.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搭接孔随机排布;
41.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所述辅助信号线和多条所述搭接信号线,对于一部分所述第一搭接孔对应的所述驱动信号线和所述辅助信号线,距离所述第一子显示区越近且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中的所述驱动信号线,所对应连接的所述辅助信号线在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中距离所述第二子显示区越近;对于另一部分所述第一搭接孔对应的所述驱动信号线和所述辅助信号线而言,距离所述第一子显示区越近且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中的所述驱动信号线,所对应连接的所述辅助信号线在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中距离所述第二子显示区越远。
42.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至少一侧的邦定区,所述显示区划分为第一子显示区和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至少一侧的第二子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的驱动电路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
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遮光结构,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
43.并列排布的多条驱动信号线,部分所述驱动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中,且另一部分所述驱动信号线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延伸至所述邦定区中;
44.辅助信号线,至少一条所述辅助信号线与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所述驱动信号线交替排布,且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延伸至所述邦定区中,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至少一条所述辅助信号线包括第一子辅助信号线与第二子辅助信号线,所述第一子辅助信号线和所述第二子辅助信号线之间设置第一间隔区域,所述第一子辅助信号线和所述第二子辅助信号线的延伸轨迹重合;以及
45.搭接信号线,排布在所述显示区中,所述搭接信号线所在层与所述驱动信号线所在层不同,所述搭接信号线所在层与所述辅助信号线所在层不同,且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中的所述驱动信号线和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中的所述第一子辅助信号线分别通过第一搭接孔与所述搭接信号线搭接;
46.其中,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间隔区域的正投影与所述遮光结构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47.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至少一侧的邦定区,所述显示区划分为第一子显示区和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至少一侧的第二子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的驱动电路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遮光结构,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
48.并列排布的多条驱动信号线,部分所述驱动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中,且另一部分所述驱动信号线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延伸至所述邦定区中;
49.辅助信号线,至少一条所述辅助信号线与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所述驱动信号线交替排布,且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延伸至所述邦定区中;以及
50.搭接信号线,排布在所述显示区中,所述搭接信号线所在层与所述驱动信号线所在层不同,所述搭接信号线所在层与所述辅助信号线所在层不同,所述搭接信号线包括第一子搭接信号线和第二子搭接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所述驱动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一子搭接信号线与对应的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所述辅助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一子搭接信号线和所述第二子搭接信号线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区域,所述第一子搭接信号线和所述第二子搭接信号线的延伸轨迹重合;
51.其中,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间隔区域的正投影与所述遮光结构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附图说明
52.图1所示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53.图2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s区域的放大图。
54.图3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沿m-n的截面图。
55.图4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的截面图。
56.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57.图6为图5所示显示面板的s区域的放大图。
58.图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59.图8为图7所示显示面板的s区域的放大图。
60.图9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61.图10为图9所示显示面板的s区域的放大图。
62.图1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的放大图。
63.图12为图1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的截面图。
64.图1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的放大图。
65.图1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的放大图。
66.图15为图14所示的显示面板沿m-n的截面图。
67.图1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68.图1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9.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70.在一种显示面板的边框极窄化设计中,会将布置在显示区的两侧区域中的一些信号线的引线转移至显示区的中间区域,然后将该信号线引出,该技术可以称为扇出走线位于显示区(fanout in aa,简称为fiaa)。但是,该技术会通过设计大量的搭接孔和信号线的断裂,以对该些信号线进行转接,而在搭接孔和信号线断裂处(断线处)所在的转接区域,会呈现一定的光学效果而在特定的条件下(例如大视角、亮暗转换等)被视觉可见,从而导致显示面板的光学效果不均(mura)。需要说明的是,该光学效果不均不限于显示面板出射的用于显示的光导致的显示面板在视觉效果上呈现的光学效果不均,还可以包括外界环境光的反射导致的显示面板在视觉效果上呈现的光学效果不均。
71.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至少一侧的邦定区,显示区划分为第一子显示区和位于第一子显示区两侧的第二子显示区,且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层以及阵列排布在显示区中的多个遮光结构。驱动电路层和遮光结构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排布,且驱动电路层包括并列排布的多条驱动信号线、并列排布的多条辅助信号线和并列排布的多条搭接信号线。一部分驱动信号线位于第二子显示区中,且另一部分驱动信号线从第一子显示区延伸至邦定区中。多条辅助信号线与位于第一子显示区中的多条驱动信号线交替排布,且多条辅助信号线从第一子显示区延伸至邦定区中。多条搭接信号线并列排布在显示区中,搭接信号线所在层与驱动信号线所在层、辅助信号线所在层中的任一个所在层不同,且位于第二子显示区中的驱动信号线和位于第一子显示区中的辅助信号线分别通过第一搭接孔与搭接信号线搭接。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第一搭接孔的正投影与遮光结构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搭接孔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结构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本公开中的“a的正投影位于b的正投影之内,包括两种情况:(1)a的正投影与b的正投影尺寸相同且正好重叠,(2)b的正投影的尺寸大于a的正投影的尺寸且b的正投影覆盖a的正投影”。在该设计中,既可以通过调节遮光结构的位置、尺寸,以使得遮
光结构能够遮挡搭接信号线与辅助信号线、驱动信号线的搭接位置(第一搭接孔);也可以通过调节搭接信号线与辅助信号线、驱动信号线的搭接位置(第一搭接孔),以使得上述搭接位置(第一搭接孔)可以被显示面板原有的遮光结构遮挡,从而避免显示面板出射的用于显示的光和/或外界环境光在上述搭接位置(第一搭接孔)处呈现一定的光学效果而在特定的条件下(例如大视角、亮暗转换等)被视觉可见,从而避免显示面板的光学效果不均(mura)。
72.辅助信号线包括第一子辅助信号线与第二子辅助信号线,第一子辅助信号线与第二子辅助信号线沿驱动信号线的延伸方向排布,第一子辅助信号线的延伸轨迹与第二子辅助信号线的延伸轨迹重合,且第一子辅助信号线与第二子辅助信号线之间断裂,也就是说,第一子辅助信号线与第二子辅助信号线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区域。第一子辅助信号线相对第二子辅助信号线更靠近邦定区。搭接信号线的一端通过第一搭接孔与位于第二子显示区中的驱动信号线搭接,搭接信号线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搭接孔与位于第一子显示区中的第一子辅助信号线搭接。第一子辅助信号线与第二子辅助信号线之间的第一间隔区域的正投影与遮光结构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在该设计中,既可以通过调节遮光结构的位置、尺寸,以使得遮光结构能够遮挡第一子辅助信号线与第二子辅助信号线之间的第一间隔区域;也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子辅助信号线与第二子辅助信号线之间的第一间隔区域的位置与尺寸,以使得上述第一间隔区域可以被显示面板原有的遮光结构遮挡,从而避免显示面板出射的用于显示的光和/或外界环境光在上述第一间隔区域处呈现一定的光学效果而在特定的条件下(例如大视角、亮暗转换等)被视觉可见,从而避免显示面板的光学效果不均(mura)。
73.搭接信号线包括第一子搭接信号线与第二子搭接信号线,第一子搭接信号线的延伸轨迹与第二子搭接信号线的延伸轨迹重合,且第一子辅助信号线与第二子辅助信号线之间断裂,也就是说,第一子辅助信号线与第二子辅助信号线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区域。第一子搭接信号线的一端通过第一搭接孔与位于第二子显示区中的驱动信号线搭接,第一子搭接信号线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搭接孔与位于第一子显示区中的第一子辅助信号线搭接。第一子搭接信号线与第二子搭接信号线之间的第二间隔区域的正投影与遮光结构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在该设计中,既可以通过调节遮光结构的位置、尺寸,以使得遮光结构能够遮挡第一子搭接信号线与第二子搭接信号线之间的第二间隔区域;也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子搭接信号线与第二子搭接信号线之间的第二间隔区域的位置与尺寸,以使得上述第二间隔区域可以被显示面板原有的遮光结构遮挡,从而避免显示面板出射的用于显示的光和/或外界环境光在上述第二间隔区域处呈现一定的光学效果而在特定的条件下(例如大视角、亮暗转换等)被视觉可见,从而避免显示面板的光学效果不均(mura)。
74.遮光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和触控电极中的至少一者。也就是说,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可以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可选的,多个第一电极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触控电极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可选的,多个触控电极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电极与至少一个触控电极共同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可选的,多个第一电极与多个触控电极共同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具体的,第一电极为阳极。
7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驱动电路层背离基板一侧的平坦化层,第一电极层设置于平坦化层背离驱动电路层的一侧。平坦化层的材料可以包括
黑矩阵,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平坦化层的材料也可选用其它遮光材料,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遮光结构还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平坦化层,也就是说,至少部分平坦化层也可以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
76.遮光结构包括第一电极、触控电极及至少部分平坦化层中的至少一者。也就是说,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和至少部分平坦化层可以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可选的,多个第一电极和至少部分平坦化层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触控电极和至少部分平坦化层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可选的,多个触控电极和至少部分平坦化层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电极、至少一个触控电极及至少部分平坦化层共同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可选的,多个第一电极、多个触控电极及至少部分平坦化层共同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具体的,所述第一电极为阳极。
77.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在该些附图中,基于显示面板所在面(例如其显示面,或者其包括的衬底所在面)为基准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以更直观地呈现显示面板中的各个结构的位置关系。在该空间直角坐标系中,x轴和y轴与显示面板所在面平行,且x轴与显示区中的驱动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垂直,z轴与显示面板所在面垂直。
78.如图1~图3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边框区20及邦定区30,边框区20环绕显示区10,邦定区30位于边框区20背离显示区10的一侧。显示区10划分为一个第一子显示区11和两个第二子显示区12,第一子显示区11位于两个第二子显示区12之间。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设置于基板1一侧的驱动电路层、设置于驱动电路层背离基板1一侧的第一电极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层背离驱动电路层一侧的第二电极层以及设置于第二电极层背离第一电极层一侧的触控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若干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层为阳极层,第一电极41为阳极。第二电极层包括若干第二电极。第二电极层为阴极层,第二电极为阴极。触控电极层包括若干触控电极。驱动电路层和遮光结构40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排布,即,遮光结构40位于驱动电路层背离基板1的一侧。驱动电路层包括并列排布的多条驱动信号线100、多条辅助信号线200和多条搭接信号线300。遮光结构40包括第一电极41和触控电极42中的至少一者。也就是说,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电极41可以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40,可选的,多个第一电极41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4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触控电极42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40,可选的,多个触控电极42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4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电极41与至少一个触控电极42共同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40,可选的,多个第一电极41与多个触控电极42共同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40。邦定区10与第一子显示区11相对设置,第一子显示区11和第二子显示区12中都分布有驱动信号线100,第二子显示区12对应的驱动信号线100只位于第二子显示区12中,第一子显示区11对应的驱动信号线100从第一子显示区11延伸至邦定区30。第一子显示区11中分布有辅助信号线200,该辅助信号线200从第一子显示区11穿过边框区20延伸至邦定区30。第二子显示区12中的驱动信号线100通过搭接信号线300与第一子显示区11中的辅助信号线200连接。鉴于两个第二子显示区12中会布置大量的驱动信号线100,而第一子显示区11中至少要布置与两个第二子显示区12中的驱动信号线100数量相等的辅助信号线200,因此,在第一子显示区11中,驱动信号线100和辅助信号线200可以设置为交替排布。
79.需要说明的是,邦定区30中会设置有端子(例如焊盘),驱动信号线100通过间接或
直接的方式引出至邦定区中以与端子连接。具体的,位于第一子显示区11的驱动信号线100直接引出至邦定区30,以通过邦定区30的端子与外部控制电路(例如驱动芯片或者邦定在柔性电路板上的芯片)连接,从而对显示区10的显示单元进行控制。位于第二子显示区12的驱动信号线100通过搭接信号线300和辅助信号线200引出至邦定区30,即位于第二子显示区12的驱动信号线100通过搭接信号线300连接至辅助信号线200,再由辅助信号线200引出至邦定区30,以通过邦定区30的端子与外部控制电路(例如驱动芯片或者邦定在柔性电路板上的芯片)连接,从而对显示区10的显示单元进行控制。
80.具体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信号线100和辅助信号线200同层设置,即,驱动信号线100和辅助信号线200同层且同材料。驱动信号线100和辅助信号线200的所在层和搭接信号线300的所在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51,第一绝缘层51设置有第一搭接孔301,搭接信号线300通过该第一搭接孔301与对应的驱动信号线100和辅助信号线200连接。例如,图2示出了四条相邻的驱动信号线100(编号从a1至a4),编号为a1至a3的驱动信号线100位于第二子显示区12,编号为a4的驱动信号线100位于第一子显示区11,编号为a4的驱动信号线100的一侧设置有辅助信号线200,搭接信号线300通过第一搭接孔301将与编号为a4的驱动信号线100相邻的辅助信号线200与编号为a1的驱动信号线100连接,即,与编号为a1的驱动信号线100连接的搭接信号线300跨越了两条编号分别为a2和a3的驱动信号线100。驱动电路层背离基板1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绝缘层52,遮光结构40可以位于该第二绝缘层52的背离驱动电路层的一侧。通过调节辅助信号线200、搭接信号线300的长度等参数,可以调节该第一搭接孔301的位置,以将第一搭接孔301位于遮光结构40之下,从而使得遮光结构40可以遮挡该第一搭接孔301的至少部分,即,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第一搭接孔301的正投影与遮光结构4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81.需要说明的是,驱动信号线和辅助信号线不限于为图3所示的位于同层,也可以设置在不同层中,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工艺的需要进行设计,在此不作限制。
82.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驱动电路层的具体设计不做限制,其可以根据实际工艺需求诸如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布、发光类型等进行设计。例如,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基板1以及位于基板1上的驱动电路层和显示功能层。显示功能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发光器件50,发光器件50包括层叠在驱动电路层上的第一电极(阳极)41、发光功能层(包括发光层)和第二电极(阴极)。驱动电路层可以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与对应的发光器件50连接以对发光器件50的发光状态进行控制。像素驱动电路可以包括多个晶体管tft、电容等,例如形成为2t1c(即2个晶体管(tft)和1个电容(c))、3t1c或者7t1c等多种形式。
8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个像素驱动电路中,晶体管tft可能会制作在不同的层中,电容也可以如此设计,如此可以为晶体管tft和电容中的导电结构以及相关的信号线提供布置空间,在此情况下,驱动信号线、辅助信号线、搭接信号线可以与晶体管tft、电容中的部分导电结构同层设计,如此,搭接信号线(例如,还包括下述图15所示实施例中提及的双层设计)的增加,不会额外增加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流程(例如mask工艺次数),从而有利于控制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成本。
84.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对图2所示的辅助信号线进行延长改造,以缓解因设置辅助电路而导致第一子显示区的光学效果(例如光反射)不均而导致光学效果不均的现象,从而使得该辅助信号线不仅作为驱动信号线的转接电路。
85.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在第一子显示区11中,辅助信号线200包括第一子辅助信号线210和第二子辅助信号线220,第一子辅助信号线210和第二子辅助信号线220之间断裂,第一子辅助信号线210通过第一搭接孔301与搭接信号线300连接,且第一子辅助信号线210和第二子辅助信号线220的延伸轨迹重合,即,辅助信号线200在宏观上为与位于第一子显示区11的驱动信号线100平行且长度基本一致的信号线。例如,在第一子显示区11中,辅助信号线200的长度进一步设计为与相邻的驱动信号线100的长度基本相等。如此,辅助信号线200设置为由第一子辅助信号线210和第二子辅助信号线220构成,第一子辅助信号线210用于为驱动信号线100转接信号,第二子辅助信号线220仅用于加长辅助信号线200的长度,从而使得辅助信号线200与相邻并行的驱动信号线100的长度保持一致,在视觉效果上不会产生信号线长短差异引起的光学可视等情况,从而维持显示面板的光学效果的均一性,以进一步缓解因设置辅助信号线200(例如长度不均一的第一子辅助信号线210的情况)而导致光学效果不均的问题。
86.例如,在第一子显示区11中,第一子辅助信号线210和第二子辅助信号线220之间断裂,也就是说,第一子辅助信号线210和第二子辅助信号线220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区域,如此可以避免第一子辅助信号线210传递至第二子辅助信号线220,从而避免第二子辅助信号线220与相邻的驱动信号线100之间出现信号干扰,从而可以缓解相邻并行的辅助信号线和驱动信号线之间的信号干扰程度。
87.例如,在同一条辅助信号线200中,第一子辅助信号线和第二子辅助信号线的第一间隔区域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结构40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如此,可以避免该第一间隔区域造成的光学差异性,从而保证第一子显示区的光学效果(例如光反射)均匀性。
88.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辅助信号线可以如图5和图6所示只设置在第一子显示区中;或者,如图7所示,辅助信号线在整个显示区中都有分布,即,在显示区中,辅助信号线设置为与驱动信号线一一对应且交替排布。在后一种情况下,辅助信号线在整个显示区中相对均匀地排布,从而可以进一步缓解因设置辅助信号线而导致光学效果不均(例如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之间的光学差异)的问题。
89.例如,如图7和图8所示,在显示区10中,辅助信号线200设置为与驱动信号线100一一对应且交替排布,而且在第二子显示区12中,辅助信号线200可以进一步设计为与相邻驱动信号线100的长度基本相等。具体地,例如,图8示出了四条驱动信号线100(编号从a1至a4)和四条辅助信号线200(编号从b1至b4),编号为a1至a3的驱动信号线100和编号为b1至b3的辅助信号线200都位于第二子显示区12,编号为a4的驱动信号线100和编号为b4的辅助信号线200都位于第一子显示区11,驱动信号线100和辅助信号线200交替排布,搭接信号线300通过第一搭接孔301将与编号为a4的驱动信号线100相邻的编号为b4的辅助信号线200与编号为a1的驱动信号线100连接,即,与编号为a1的驱动信号线100连接的搭接信号线300跨越了两条编号分别为a2和a3的驱动信号线100以及两条编号分别为b2和b3的辅助信号线200。
90.需要说明的是,在如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二子显示区12中,辅助信号线200并未用于连接电路,从而可以设置为连续的线段形。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位于第一子显示区11的第一子辅助信号线和第二子辅助信号线之间的第一间隔区域未被遮光结
构40完全遮挡,在第二子显示区12中,也可以将辅助信号线设置为由断裂的第一子辅助信号线和第二子辅助信号线构成,并通过调节第一子显示区11和第二子显示区12的第一子辅助信号线和第二子辅助信号线之间的第一间隔区域的位置,以使得整个显示区中的第一子辅助信号线和第二子辅助信号线之间的第一间隔区域在视觉上不会出现区域差异性,以使得该第一间隔区域视觉不可见。
9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参照上述辅助信号线的延长设计,搭接信号线也可以进行延长设计,以使得在视觉效果上不会产生因搭接信号线长短差异而引起的光学可视等问题。
92.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每条搭接信号线包括两个第一子搭接信号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搭接信号线,第一子搭接信号线和第二子搭接信号线交替排布,位于第二子显示区12的驱动信号线通过第一子搭接信号线与对应的位于第一子显示区11的辅助信号线连接,第一子搭接信号线和第二子搭接信号线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区域,第一子辅助信号线和第二子辅助信号线的延伸轨迹重合,第二间隔区域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与遮光结构40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同一条搭接信号线300中,第二间隔区域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结构40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搭接信号线在宏观上横贯显示区,从而使得搭接信号线300在显示区中相对均匀地排布,从而可以进一步缓解因设置搭接信号线300而导致光学效果不均的问题。具体地,搭接信号线300包括两个第一子搭接信号线310和三个第二子搭接信号线320,两个第一子搭接信号线310和三个第二子搭接信号线320交替排布,每条搭接信号线300在每个第二子显示区12中设置有一条第一子搭接信号线310,且在第一子显示区11中设置有一条第二子搭接信号线320,第二子显示区12中的第一子搭接信号线310延伸至第一子显示区11中以与辅助信号线200连接。
9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第二子显示区12中,第一子搭接信号线和第二子搭接信号线可以选择设计为如图10所示的彼此间隔;或者,也可以选择设计为彼此相连。
94.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搭接信号线的延长线与第二子搭接信号线的延长线交叉,第二子搭接信号线与驱动信号线的延伸轨迹垂直。如此,第一子搭接信号线相对于驱动信号线倾斜(非垂直)设置,从而通过调节该第一子搭接信号线的长度即可以调节第一子搭接信号线与对应的驱动信号线搭接的第一搭接孔的位置,以使得该第一搭接孔更容易排布在被遮光结构完全遮挡的位置。
95.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搭接信号线300的延伸轨迹为直线,且搭接信号线300的延伸轨迹与驱动信号线100的延伸轨迹垂直。如此,搭接信号线300和驱动信号线100会呈现横纵交叉的排布方式,该排布方式会更加符合显示面板中的信号线的布线方式(例如栅线和驱动信号线之间的排布关系),以降低因设置搭接信号线300而导致显示面板的光学效果不均的情况产生。
96.在一些显示面板的设计场景中,两个第二子显示区的设计宽度之和仍会小于第一子显示区的设计宽度,如此,第一子显示区中的驱动信号线的数量可能远大于两个第二子显示区中的驱动信号线的数量之和。在此情况下,在显示区的远离邦定区的部分区域,可能不会存在搭接信号线。如此,在显示区的远离和靠近邦定区的位置,因是否存在搭接信号线
而引起光学差异问题。对此,可以在显示区的远离邦定区的部分区域设置虚设信号线,以抵消与其它区域的光学差异问题。
97.具体地,如图9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多条虚设信号线400,该多条虚设信号线400并列排布在显示区10中,且位于搭接信号线300的远离邦定区30的一侧,虚设信号线400与驱动信号线100交叉。例如,进一步地,相邻虚设信号线400之间的间距、相邻搭接信号线300和虚设信号线400之间的间距以及相邻搭接信号线300之间的间距基本相等。如此,通过设置虚设信号线400在显示区10中未布置搭接信号线300的区域,该虚设信号线400可以与搭接信号线300配合,以使得两者构成的结构在整个显示区中均匀排布,从而可以进一步缓解因设置搭接信号线而导致光学效果不均的问题。
98.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遮光结构为显示面板中的原有设计的情况下,对遮光结构的尺寸、位置等不作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遮光结构的几种选择进行说明。
99.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重新参见图2~图4,遮光结构40包括第一电极41,至少部分第一搭接孔301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41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具体的,所述第一电极41为阳极。也就是说,至少一个第一电极41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电极41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40。
100.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子像素包括第一电极41,为使得子像素具有较大的开口率(与发光面积和出光面积有关,阳极限制发光面积),阳极会具备相对较大的设计面积,以保证子像素的出光率,此外,基于出光方向(例如顶发射)以及微腔效应等需求,阳极一般会设计为非透明电极,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阳极遮挡第一搭接孔,可以更有效地缓解因设置第一搭接孔而引起的视觉不均等问题。
101.在实际设计中,受工艺精度、布线位置等的限制,一些第一搭接孔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可能会落在第一电极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外。
102.如此,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设计为包括触控电极以具备触控功能。在此情况下,遮光结构40可以包括触控电极42。在实际设计中,触控电极的选材一般为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触控电极的材料为非透明材料,为了保证透光率,触控电极层会设置为网格状以避免遮挡子像素的出光,如此,触控电极42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会位于相邻第一电极之间的间隙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如此,可以将至少部分第一搭接孔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触控电极42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以使得至少部分第一搭接孔301可以被触控电极42遮挡,从而进一步缓解因设置第一搭接孔301而引起的视觉不均等问题。
103.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显示面板可以包括覆盖显示功能层的封装层500,触控电极42可以位于该封装层500上。该封装层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多层结构,具体可以根据当前的显示面板的封装层来进行设计,在此不作赘述。
104.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保证触控电极层设计为网格状的情况下,对触控电极的触控功能的实现形式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105.例如,触控电极可以包括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一导电结构和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二导电结构,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交叉以在交叉处构成触控电容(触控单元)。在一些设计中,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可以设置在不同层中;或者,在另一些设计中,如图
12所示,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导电层421和第二导电层422,第二导电层422用于构成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因为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同层,在两者的交叉处,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中的一方会断开以避免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连接,第一导电层421用于构成导电桥,以连接断开的第一导电结构或者第二导电结构。在此情况下,导电桥也可以设置为网格状,或者可以设置为导线,所述导线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第一电极之间的间隙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
10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遮光结构40包括第一电极41和触控电极42的情况下,该第一电极41和触控电极42可以用于共同遮挡第一搭接孔301,即,部分第一搭接孔301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触控电极42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且另一部分第一搭接孔301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41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之内。也就是说,至少一个第一电极41和至少一个触控电极42复用为所述遮光结构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电极41和多个触控电极42复用为所述遮光电极40。
107.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工艺中,受限于设备精度等情况,第一搭接孔可能会出现位置偏移;此外,信号线之间搭接的位置会加宽以保证搭接精度,从而导致对该第一搭接孔处的遮挡难度。该些情况都可能导致第一搭接孔不被遮光结构完全遮挡。在此情况下,可以主动额外设置虚设搭接孔,以与第一搭接孔配合,从而使得整个显示区中的搭接孔分布相对均匀。在此情况下,即便搭接孔不被完全遮挡,该些搭接孔也不会造成不同区域之间的光学差异问题。
108.例如,如图14和图15所示,搭接信号线300由第一搭接段330和第二搭接段340,第一搭接段330和第二搭接段340交替排布,第一搭接段330和第二搭接段340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层53,第三绝缘层53设置有第二搭接孔302,第一搭接段330和第二搭接段340通过第二搭接孔302连接,目标辅助信号线200和目标驱动信号线100分别通过第一搭接孔301与搭接信号线300搭接,第二搭接孔302位于搭接信号线300与其它辅助信号线200的交叉处以及搭接信号线300与其它驱动信号线100的交叉处。例如,进一步地,驱动信号线100和辅助信号线200同层且同材料,以减小显示面板的膜层厚度,从而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计。如此,通过设置第二搭接孔302,以使得所有搭接孔(包括第一搭接孔301和第二搭接孔302)在显示区10中均匀分布,从而即便该些搭接孔因位置偏移而未被遮光结构40完全遮挡,该些搭接孔的均匀排布也不会使得显示区10的不同区域之间出现光学效果不均。
109.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尽量保证第一搭接孔被遮光结构遮挡的情况下,对搭接孔的排布规律不作限制,可以基于降低各个区域的光学差异性的需求进行设计。
110.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重新参见图1和图2,距离第一子显示区11越近且位于第二子显示区12中的驱动信号线100,所对应连接的辅助信号线200在第一子显示区11中距离第二子显示区12越远。如此,第一搭接孔301会排布为多列,该多列的排布方向与驱动信号线100交叉。
111.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搭接信号线可以不限于为如图1和图2所示的设计方式,还可以设计为如图16所示的放射状,即,搭接信号线300与驱动信号线100相交但不垂直。在此情况下,通过控制搭接信号线300相对于驱动信号线100的倾斜程度,以调控第一搭接孔301的位置,从而调整第一搭接孔301在整个显示区中的分布,从而降低各个区域的光
学效果不均的问题。
112.例如,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搭接孔301可以为如图17所示的随机排布,在此情况下,对于一部分第一搭接孔30对应的驱动信号线100和辅助信号线200而言,距离第一子显示区11越近且位于第二子显示区12中的驱动信号线100,所对应连接的辅助信号线200在第一子显示区11中距离第二子显示区12越近;对于另一部分第一搭接孔30对应的驱动信号线100和辅助信号线200而言,距离第一子显示区11越近且位于第二子显示区12中的驱动信号线100,所对应连接的辅助信号线200在第一子显示区11中距离第二子显示区12越远。例如,进一步地,在第一子显示区11中,至两个第二子显示区12的距离相等的两个辅助信号线200的有效长度(例如第一子辅助信号线)不相等。如此,在即便第一搭接孔301可能会出现位置偏移而不被遮光结构完全遮挡的情况下,通过随机排布第一搭接孔301,可以避免第一搭接孔301因规律排布而引起的光学效果(例如纹路)被视觉可见。
11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的设计可以结合,以共同调控第一搭接孔301的分布位置。
114.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为电视、数码相机、手机、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115.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