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面板色温的调节方法和发光面板与流程

文档序号:34553823发布日期:2023-06-28 05:1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面板色温的调节方法和发光面板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发光,尤其涉及一种发光面板色温的调节方法和发光面板。


背景技术:

1、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发光面板是一种自发光元件,具有轻薄、高亮度、低功耗、宽视角、高响应速度、可柔性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种高性能显示和照明领域当中。

2、目前,对于具有两层或多层层叠设置的发光层的发光面板,其出光颜色为全部发光层所发出的光混合后的颜色;在这样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虽然可以通过改变通入的电流大小来改变亮度,但是对于既定好的发光层,无法满足改变出光颜色的需求,因此,如何调节具有至少两层串联发光层的发光面板的出光颜色,成为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面板色温的调节方法和发光面板,以实现对具有至少两层串联发光层的发光面板的出光颜色进行调节,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2、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面板色温的调节方法,发光面板包括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之间的电荷产生层;所述电荷产生层具有n型掺杂子层和p型掺杂子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的发光颜色不同;所述发光面板色温的调节方法包括:

3、确定所述发光面板中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以及所述电荷产生层中n型掺杂子层和p型掺杂子层各自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具有不同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或所述n型掺杂子层和p型掺杂子层具有不同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4、向所述发光面板施加大于所述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所述n型掺杂子层和所述p型掺杂子层中至少一膜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加热温度,以使其中至少一膜层的主体材料改性,调节色温。

5、可选的,所述第一发光层发出的光与所述第二发光层发出的光混合后为白光;

6、若所述第一发光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向所述发光面板施加加热温度调节色温,包括:

7、向所述发光面板施加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且小于所述第一发光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加热温度,以破坏所述第二发光层的主体材料,调节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发光颜色;

8、或者,向所述发光面板施加大于所述第一发光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破坏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的主体材料,进行白光的色温调节;

9、若所述第二发光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所述第一发光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向所述发光面板施加加热温度调节色温,包括:

10、向所述发光面板施加大于所述第一发光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且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加热温度,以破坏所述第一发光层的主体材料,调节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发光颜色;

11、或者,向所述发光面板施加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破坏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的主体材料,进行白光的色温调节。

12、可选的,若所述n型掺杂子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所述p型掺杂子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向所述发光面板施加加热温度调节色温,包括:

13、向所述发光面板施加大于所述p型掺杂子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且小于所述n型掺杂子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加热温度,以降低所述p型掺杂子层的迁移率,调节与所述p型掺杂子层距离较近的发光层的发光颜色;

14、或者,向所述发光面板施加大于所述n型掺杂子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降低所述p型掺杂子层和所述n型掺杂子层的迁移率,进行白光的色温调节;

15、若所述p型掺杂子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所述n型掺杂子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向所述发光面板施加加热温度调节色温,包括:

16、向所述发光面板施加大于所述n型掺杂子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且小于所述p型掺杂子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加热温度,以降低所述n型掺杂子层的迁移率,调节与所述n型掺杂子层距离较近的发光层的发光颜色;

17、或者,向所述发光面板施加大于所述p型掺杂子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降低所述p型掺杂子层和所述n型掺杂子层的迁移率,进行白光的色温调节。

18、可选的,所述发光面板中具有至少三层发不同颜色的发光层;其中,至少三层发不同颜色的发光层中包括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每相邻的两层发光层之间具有一电荷产生层;全部发光层的混合光为白光;所述发光面板色温的调节方法还包括:

19、确定所述发光面板中每一发光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每一电荷产生层中n型掺杂子层和p型掺杂子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20、根据目标色温向所述发光面板施加加热温度,调节相应数量的发光层的发光颜色。

21、可选的,向所述发光面板施加大于所述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所述n型掺杂子层和所述p型掺杂子层中至少一膜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加热温度之前,还包括:

22、根据预设变色图形确定发光面板中的变色区域;其中,预设变色图形的个数至少为一个;

23、根据每一变色图形对应的色温变化确定向每一变色区域施加的加热温度。

2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面板,包括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之间的电荷产生层;所述电荷产生层具有n型掺杂子层和p型掺杂子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的发光颜色不同;

25、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具有不同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或所述n型掺杂子层和p型掺杂子层具有不同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向所述发光面板施加大于所述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所述n型掺杂子层和所述p型掺杂子层中至少一膜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加热温度后,使其中至少一膜层的主体材料改性,进行色温调节。

26、可选的,所述发光面板还包括:正极、负极、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所述正极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二发光层的一侧,所述负极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发光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层与所述电荷产生层之间和所述第一发光层与所述正极之间的至少一处;所述第二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层与所述电荷产生层之间和所述第二发光层与所述负极之间的至少一处;

27、其中,所述第一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功能层具有不同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向所述发光面板施加大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发光功能层至少一膜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加热温度后,使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中至少一层的主体材料改性,调节色温。

28、可选的,所述第一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层与所述正极之间时,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第一空穴注入层、第一空穴传输层和第一电子阻挡层中的至少一层;所述第一空穴注入层、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和所述第一电子阻挡层中至少一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所述第二功能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同。

29、所述第一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层与所述电荷产生层之间时,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第一电子注入层、第一电子传输层和第一空穴阻挡层中的至少一层;所述第一电子注入层、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和所述第一空穴阻挡层中至少一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所述第二功能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同。

30、可选的,所述第二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层与所述电荷产生层之间时,所述第二功能层包括第二空穴注入层、第二空穴传输层和第二电子阻挡层中的至少一层;所述第二空穴注入层、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和所述第二电子阻挡层中至少一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所述第一功能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同;

31、所述第二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时,所述第二功能层包括第二电子注入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空穴阻挡层中的至少一层;所述第二电子注入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空穴阻挡层中至少一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所述第一功能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同。

32、可选的,所述发光面板包括至少三层发不同颜色的发光层;其中,至少三层发不同颜色的发光层中包括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每相邻的两层发光层之间具有一电荷产生层;全部发光层的混合光为白光,并且不同的发光层具有不同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3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限制第一发光层主体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第二发光层主体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同,和/或限制电荷产生层中n型掺杂子层玻璃化转变温度和p型掺杂子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同;通过施加外部热量的方式,向发光面板施加大于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n型掺杂子层和p型掺杂子层中至少一膜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加热温度,造成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的膜层的主体材料改性,调节至少一发光层所发出光的颜色,从而实现了对具有至少两层串联发光层的发光面板的出光颜色进行调节,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34、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