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97042发布日期:2022-07-26 23:02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消防"即是消除隐患,预防灾患(即预防和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偶然灾害的总称),当然狭义的意思在人们认识初期是:(扑灭)火灾的意思,主要包括火灾现场的人员救援,重要设施设备、文物的抢救,重要财产的安全保卫与抢救,扑灭火灾等。目的是降低火灾造成的破坏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消防中涉及的领域往往较多,例如隧道消防。
3.现有技术(公开号cn214481967u)公开了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包括箱体、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控制组件、驱动机构和减震机构,箱体底部焊接有底板,箱体上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控制组件底部焊接有底座,箱体内两侧开设有滑槽,底座两端滑动置于滑槽内,底座底部两侧焊接有固定块,箱体外一侧焊接有电机箱;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杆、螺纹套和限位块;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弹簧、滑杆和滑套。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扩大了风机的活动范围,使得散热的更均匀,便于对控制组件进行快速散热,通过设置的减震机构,便于对控制组件进行支撑缓冲,避免震动过大对控制组件造成损坏。
4.但是上述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如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火灾应急机构,在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当内部出现由于电源短路等原因而造成的产生的明火时,该装置无法及时做出反应,当消防员赶到进行灭火时,装置内的电子设备往往已经被烧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使用者的经济损失,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成本,同时该装置内缺少有效的防尘机构,在装置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装置内产生安装有较多的电子元件,因此当较多的灰尘堆积在电子元件上时,不仅容易导致电子元件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同时还有可能使电子元件出现超负荷工作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因此该装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及时对明火进行扑灭以及防尘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和控制箱,所述控制箱连接在安装底座的顶部,所述控制箱上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上设置有安全锁,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应急机构,所述应急机构用于对装置内的出现的明火进行扑灭,所述控制箱的两侧均设置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用于对进入装置内的灰尘进行阻隔。
7.优选的,所述应急机构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连接在控制箱内,所述固定箱内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一侧电性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上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上连接有相互对称的两个固定磁铁,所述固定磁铁
与电磁铁相对应,所述固定箱的内底壁分别连接有抵触开关和报警开关,所述抵触开关和报警开关均位于配重块的下方,所述固定箱的底部连接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内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固定箱的两侧均连接有灭火干粉储存箱,所述灭火干粉储存箱的底部连接有分流输送管,所述分流输送管上设置有电子阀门,所述阻隔板的底部连接有烟雾报警器,所述单片机分别与蓄电池、抵触开关、报警开关、电子阀门和烟雾报警器电性连接,该设置可对明火进行扑灭。
8.优选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四个定位块,四个所述定位块对称连接在控制箱的两侧,两个所述定位块之间插接有防尘框,所述控制箱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进风口,所述防尘框内连接有第一防尘网,所述第一防尘网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防尘网,所述定位块内开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相互对称的两个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滑动连接在固定腔内,所述传动块的一侧连接有抵触弹簧,所述抵触弹簧远离传动块的一侧连接在固定腔的内壁上,所述滑板的一侧连接有施力杆,所述滑板的另一端连接有三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延伸至防尘框内,所述防尘框内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适配的限位槽,该设置可方便对进入装置的空气进行过滤。
9.优选的,所述定位块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连接有导向杆,所述传动块滑动连接在导向杆上,该设置可对传动块的移动提供一定的限位和导向作用。
10.优选的,所述滑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滑动连接在定位块的内侧壁上,该设置可减少了滑板滑动时的摩擦力。
11.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内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上一体成型有防滑颗粒,该设置提升了限位杆抵触时的稳定性。
12.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上开设有多个定位螺纹孔,所述定位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该设置可方便对安装底座进行安装定位。
13.优选的,所述施力杆的一端延伸至定位块的外部并连接有防滑套,该设置可方便工作人员更好施力拉动施力杆。
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烟雾报警器、单片机、配重块和抵触开关的配合使用可在装置内发生明火时迅速打开分流输送管上设置的电子阀门,使灭火干粉储存箱内的干粉灭火剂,快速对明火进行扑灭,该设置由于缺少应急机构,在装置发生明火时无法快速对其进行扑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
16.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的配合使用可对进入装置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拉动施力杆将限位杆从防尘框内抽出即可对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进行拆卸清理,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尘效果较差的问题,同时也可在防尘机构上堆积了较多灰尘时对防尘机构进行拆卸清理,延长了防尘机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为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20.图4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21.图中标号:1、安装底座;2、控制箱;3、固定箱;4、蓄电池;5、电磁铁;6、连接绳;7、配重块;8、固定磁铁;9、抵触开关;10、报警开关;11、阻隔板;12、单片机;13、灭火干粉储存箱;14、分流输送管;15、烟雾报警器;16、定位块;17、防尘框;18、第一防尘网;19、第二防尘网;20、滑板;21、传动杆;22、传动块;23、抵触弹簧;24、施力杆;25、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果有涉及到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实施例一,由图1-4给出,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和控制箱2,控制箱2连接在安装底座1的顶部,控制箱2上铰接有密封门,密封门上设置有安全锁,控制箱2内设置有应急机构,应急机构用于对装置内的出现的明火进行扑灭,控制箱2的两侧均设置有防尘机构,防尘机构用于对进入装置内的灰尘进行阻隔,应急机构包括固定箱3,固定箱3连接在控制箱2内,固定箱3内连接有蓄电池4,蓄电池4的一侧电性连接有电磁铁5,电磁铁5上连接有连接绳6,连接绳6的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7,配重块7上连接有相互对称的两个固定磁铁8,固定磁铁8与电磁铁5相对应,固定箱3的内底壁分别连接有抵触开关9和报警开关10,抵触开关9和报警开关10均位于配重块7的下方,固定箱3的底部连接有阻隔板11,阻隔板11内设置有单片机12,固定箱3的两侧均连接有灭火干粉储存箱13,灭火干粉储存箱13的底部连接有分流输送管14,分流输送管14上设置有电子阀门,阻隔板11的底部连接有烟雾报警器15,单片机12分别与蓄电池4、抵触开关9、报警开关10、电子阀门和烟雾报警器15电性连接,防尘机构包括四个定位块16,四个定位块16对称连接在控制箱2的两侧,两个定位块16之间插接有防尘框17,控制箱2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进风口,防尘框17内
连接有第一防尘网18,第一防尘网18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防尘网19,定位块16内开设有固定腔,固定腔内滑动连接有滑板20,滑板20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相互对称的两个传动杆21,传动杆2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传动块22,传动块22滑动连接在固定腔内,传动块22的一侧连接有抵触弹簧23,抵触弹簧23远离传动块22的一侧连接在固定腔的内壁上,滑板20的一侧连接有施力杆24,滑板20的另一端连接有三个限位杆25,限位杆25的一端延伸至防尘框17内,防尘框17内开设有与限位杆25相适配的限位槽,设置的烟雾报警器15、单片机12、配重块7和抵触开关9的配合使用可在装置内发生明火时迅速打开分流输送管14上设置的电子阀门,使灭火干粉储存箱13内的干粉灭火剂,快速对明火进行扑灭,第一防尘网18和第二防尘网19的配合使用可对进入装置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拉动施力杆24将限位杆25从防尘框17内抽出即可对第一防尘网18和第二防尘网19进行拆卸清理。
26.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定位块16内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连接有导向杆,传动块22滑动连接在导向杆上,该设置可对传动块22的移动提供一定的限位和导向作用,提升了传动块22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27.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滑板20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滚珠,滚珠滑动连接在定位块16的内侧壁上,该设置可减少了滑板20滑动时的摩擦力,方便工作人员拉动施力杆24。
28.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限位槽内连接有防滑垫,防滑垫上一体成型有防滑颗粒,该设置提升了限位杆25抵触时的稳定性。
29.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安装底座1上开设有多个定位螺纹孔,定位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该设置可方便对安装底座1进行安装定位。
30.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施力杆24的一端延伸至定位块16的外部并连接有防滑套,该设置可方便工作人员更好施力拉动施力杆24。
31.工作原理:
32.当装置内发生明火时:
33.设置的烟雾报警器15可检测到明火燃烧时产生的烟雾,然后将信号传递至单片机12上,随后单片机12即可控制蓄电池4断电,使电磁铁5失去磁性,然后固定磁铁8则不再与电磁铁5相吸附,随后配重块7即可受到自身的重力影响竖直向下移动,从而与抵触开关9和报警开关10相抵触,然后报警开关10可快速进行报警,而抵触开关9则可以打开分流输送管14上设置的电子阀门,然后灭火干粉储存箱13内储存的干粉灭火剂,即可经分流输送管14快速输送至控制箱2的底部对明火进行熄灭,该装置可在控制箱2内出现明火时迅速将其扑灭,减少使用者经济损坏的同时也提升了装置的安全性。
34.当装置在日常使用时:
35.通过设置的第一防尘网18和第二防尘网19的配合使用可对进入装置内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有灰尘进入装置内对,使灰尘落在电子元件上,导致电子元件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同时工作人员还可通过拉动施力杆24带动滑板20滑动,然后滑板20上转动连接的传动杆21带动传动块22挤压抵触弹簧23,让抵触弹簧23处于压缩蓄力状态,当限位杆25从防尘框17内抽出时,即可将防尘框17拆下对第一防尘网18和第二防尘网19进行清理,进一步提升装置的防尘效果,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尘效果较差的问题。
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