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安装结构及电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90582发布日期:2022-09-10 08: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容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机壳(2)和支撑柱(3),所述电路板(1)适于安装电容(100),所述支撑柱(3)设置在所述机壳(2)上,且所述支撑柱(3)适于安装所述电路板(1)并调整所述电路板(1)的安装高度以使所述电容(100)远离所述电路板(1)的一端与所述机壳(2)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包括基座(31)、凸台结构(32)和弹性件(33),所述基座(31)与所述机壳(2)连接,所述凸台结构(32)与所述基座(31)远离所述机壳(2)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33)设置在所述凸台结构(32)上,且所述弹性件(33)的一端与所述基座(31)抵接,所述弹性件(33)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电路板(1)抵接,所述电路板(1)上设有安装孔结构,所述凸台结构(32)远离所述基座(31)的部分适于穿过所述安装孔结构并与锁紧组件(4)连接以调整所述电路板(1)的安装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3)为圆柱弹簧,所述锁紧组件(4)包括螺母(41),所述凸台结构(32)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凸台结构(32)穿过所述安装孔结构后,所述螺母(41)与所述凸台结构(32)螺纹连接并通过所述圆柱弹簧调整所述电路板(1)的安装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4)还包括垫片(42),所述垫片(42)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与所述螺母(4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包括第一柱体(3a)、第二柱体(3b)和第三柱体(3c),所述第一柱体(3a)、所述第二柱体(3b)以及所述第三柱体(3c)依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柱体(3a)设置在所述机壳(2)上,所述第三柱体(3c)适于安装所述电路板(1),所述第二柱体(3b)适于调整所述第一柱体(3a)与所述第三柱体(3c)的间距以调整所述电路板(1)的安装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3a)朝向所述第二柱体(3b)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结构(5),所述第二柱体(3b)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结构(6),所述第三柱体(3c)朝向所述第二柱体(3b)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6)适于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5)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并调整所述第一柱体(3a)与所述第三柱体(3c)的间距。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容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5)和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为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结构(6)为螺纹柱,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结构(5)和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为螺纹柱,所述第二连接结构(6)为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柱相匹配。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容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相对两个所述螺纹柱上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容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垫(7),所述导热垫(7)设置在所述机壳(2)与所述电容(100)之间。10.一种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100)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容安装结构,所述电容(100)安装在所述电容安装结构的电路板(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安装结构及电气设备,属于电气技术领域,其电容安装结构包括电路板、机壳和支撑柱,所述电路板适于安装电容,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机壳上,且所述支撑柱适于安装所述电路板并调整所述电路板的安装高度以使所述电容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机壳抵接。本实用新型中将电路板倒扣安装在支撑柱上,通过调整电路板在支撑柱上的安装高度从而使得不同批次的电路板上的电容远离电路板的一端均能与机壳抵接,能够满足具有不同高度的电容的安装,无需采用硅胶软垫适应不同高度的电容或者可以降低硅胶软垫的厚度,从而提高热传导效率,使得电路板上的电容散热性更好。性更好。性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廖永峰 黄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8
技术公布日:2022/9/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