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自适应差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86590发布日期:2023-01-31 22:0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网自适应差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自适应差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配电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担负着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使命。当前,随着分布式电源、柔性负荷大量接入以及供需互动用电不断深入,配电网的故障特性发生了显著改变,给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差动保护是输入ta(电流互感器)的两端电流矢量差,当达到设定的动作值时启动动作元件,保护范围在输入ct的两端之间的设备。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输入ct的两端电流矢量差,当达到设定的动作值时启动动作元件保护范围,正常差动电流等于零,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流进被保护设备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不相等,差动电流大于零,当差动电流大于差动保护装置的值时,保护动作将被保护设备的各侧断路器跳开,使故障设备断开电源。现有的差动保护装置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的,每次移动差动保护装置的位置时,需要将所有螺栓卸下,再通过螺栓将差动保护装置安装在另一个位置,箱体上的固定螺栓较多,拆卸和安装都非常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配电网自适应差动保护装置,解决了挪移差动保护装置时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配电网自适应差动保护装置,其包括箱体和辅助板,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箱门,所述箱体的下底面固定设有相对应的第一滑凸和第二滑凸,箱体的后侧壁上固定设有相对应的第三滑凸和第四滑凸,且所述第一滑凸、第二滑凸、第三滑凸和第四滑凸的截面均呈“凸”形;所述辅助板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辅助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为t型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内部均设有自动卡紧装置。
5.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卡紧装置包括左组件和右组件,所述左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的左侧壁上,所述右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的右侧壁上。
6.进一步的,所述左组件包括斜板,所述斜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的左内侧壁转动连接,斜板靠近左内侧壁的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与左内侧壁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右组件包括斜板,所述斜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的右内侧壁转动连接,斜板靠近右内侧壁的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均与右内侧壁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且所述第三弹簧的弹力大于第二弹簧的弹力,第二弹簧的弹力大于第一弹簧的弹力。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为四个,其分别设置在辅助板的四角处,且连接孔均贯穿辅
助板。
10.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差动元件,所述箱门上设置有电控装置,箱门上设置有显示屏。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箱体上设置第一滑凸、第二滑凸、第三滑凸和第四滑凸,在辅助板上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以及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内部设置自动卡紧装置。使用时,将辅助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相应的位置,利用箱体上的滑凸与辅助板上的滑槽相互配合,自动卡紧装置对箱体进行自动卡紧,使箱体固定在辅助板上,需要挪移箱体位置时,将箱体从辅助板上滑出。无需拆卸螺栓,箱体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后,再取一个辅助板通过螺栓将新的辅助板固定,再将箱体的滑凸与新辅助板上的滑槽对应配合,方便快捷。通过节省拆卸螺栓的时间,提高挪移箱体的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截面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组件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箱体
ꢀꢀ
2、辅助板
ꢀꢀ
3、箱门
ꢀꢀ
4、第一滑凸
ꢀꢀ
5、第二滑凸
ꢀꢀ
6、第三滑凸
ꢀꢀ
7、第四滑凸
ꢀꢀ
8、连接孔
ꢀꢀ
9、第一滑槽
ꢀꢀ
10、第二滑槽
ꢀꢀ
11、左组件
ꢀꢀ
12、右组件
ꢀꢀ
13、斜板
ꢀꢀ
14、第一弹簧
ꢀꢀ
15、第二弹簧
ꢀꢀ
16、第三弹簧
ꢀꢀ
17、电控装置
ꢀꢀ
18、显示屏
ꢀꢀ
19、散热排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所有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所有方位词均不对本实用新型做限定,只是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19.实施例1
20.如图1-5所示,本实施列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自适应差动保护装置,其包括箱体1和辅助板2,箱体1的一侧设有箱门3,箱体1的下底面固定设有相对应的第一滑凸4和第二滑凸5,箱体1的后侧壁上固定设有相对应的第三滑凸6和第四滑凸7,且第一滑凸4、第二滑凸5、第三滑凸6和第四滑凸7的截面均呈“凸”形。辅助板2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8,辅助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9和第二滑槽10,且第一滑槽9和第二滑槽10均为t型槽,第一滑槽9和第二滑槽10的内部均设有自动卡紧装置。自动卡紧装置包括左组件11和右组件12,左组件11设置在第一滑槽9或第二滑槽10的左侧壁上,右组件12设置在第一滑槽9或第二滑槽10的右侧壁上。
21.本实施例通过在箱体1上设置第一滑凸4和第二滑凸5,在辅助板2上设置第一滑槽9和第二滑槽10,以及在第一滑槽9和第二滑槽10的内部设置自动卡紧装置。使用时,将辅助板2通过螺栓水平横向固定在相应的位置,利用箱体1上的第一滑凸4、第二滑凸5与辅助板2上的第一滑槽9、第二滑槽10相互配合,自动卡紧装置对箱体1进行自动卡紧,使箱体1固定在辅助板2上,需要挪移箱体1位置时,将箱体1从辅助板2上滑出。无需拆卸螺栓,箱体1移动
到另一个位置后,再取一个辅助板2通过螺栓将新的辅助板2固定,再将箱体1的滑凸与新辅助板2上的滑槽对应配合,方便快捷。通过节省拆卸螺栓的时间,提高挪移箱体1的效率。
22.实施例2
23.如图1-5所示,本实施列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自适应差动保护装置,其包括箱体1和辅助板2,箱体1的一侧设有箱门3,箱体1的下底面固定设有相对应的第一滑凸4和第二滑凸5,箱体1的后侧壁上固定设有相对应的第三滑凸6和第四滑凸7,且第一滑凸4、第二滑凸5、第三滑凸6和第四滑凸7的截面均呈“凸”形。辅助板2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8,辅助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9和第二滑槽10,且第一滑槽9和第二滑槽10均为t型槽,第一滑槽9和第二滑槽10的内部均设有自动卡紧装置。自动卡紧装置包括左组件11和右组件12,左组件11设置在第一滑槽9或第二滑槽10的左侧壁上,右组件12设置在第一滑槽9或第二滑槽10的右侧壁上。
24.为了更好的效果,左组件11包括斜板13,斜板13的上端与第一滑槽9或第二滑槽10的左内侧壁转动连接,斜板13靠近左内侧壁的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4、第二弹簧15和第三弹簧16,且第三弹簧16的弹力大于第二弹簧15的弹力,第二弹簧15的弹力大于第一弹簧14的弹力,弹簧的另一端均与左内侧壁固定连接。右组件12包括斜板13,斜板13的上端与第一滑槽9或第二滑槽10的右内侧壁转动连接,斜板13靠近右内侧壁的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4、第二弹簧15和第三弹簧16,且第三弹簧16的弹力大于第二弹簧15的弹力,第二弹簧15的弹力大于第一弹簧14的弹力,弹簧的另一端均与右内侧壁固定连接。使用时,若辅助板2被竖向固定,第三滑凸6和第四滑凸7从上至下在第一滑槽9和第二滑槽10的内部向下滑动,两个滑凸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弹簧被压缩,斜板13朝向滑槽的内侧壁靠近,滑凸越往下越紧,直至箱体1被牢牢卡紧在辅助板2上。拆卸时,将箱体1向上移动,箱体1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弹簧作用在两个滑凸上的力随着箱体1的向上移动越来越小,箱体1可被轻松取下。节省箱体1的安装、拆卸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5.为了更好的效果,连接孔8为四个,其分别设置在辅助板2的四角处,且连接孔8均贯穿辅助板2,通过连接孔8的设置便于将辅助板2固定。
26.为了更好的效果,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差动元件,箱门3上设置有电控装置17,箱门3上设置有显示屏18,箱门3上设置有散热排孔19。
27.通过在箱体1上设置第三滑凸6和第四滑凸7,在辅助板2上设置第一滑槽9和第二滑槽10,以及在第一滑槽9和第二滑槽10的内部设置自动卡紧装置。使用时,将辅助板2通过螺栓垂直竖向固定在相应的位置,利用箱体1上的第三滑凸6和第四滑凸7与辅助板2上的第一滑槽9和第二滑槽10相互配合,自动卡紧装置对箱体1进行自动卡紧,使箱体1固定在辅助板2上,需要挪移箱体1位置时,将箱体1从辅助板2上滑出。无需拆卸螺栓,箱体1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后,再取一个辅助板2通过螺栓将新的辅助板2固定,再将箱体1的滑凸与新辅助板2上的滑槽对应配合,方便快捷。通过节省拆卸螺栓的时间,提高挪移箱体1的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