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管、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27831发布日期:2023-01-20 20:0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发热管、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器的加热元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热管、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2.一些需要加热的电器、加热器都需要使用到热管,家用电器的热管通常采用电源供能。
3.传统的发热管结构,包括加热部和接线端,接线端位于加热部的两端,加热部通常缠绕成盘状,缠绕方式由加热部的一端开始,由外向内或又内向外的缠绕成阿基米德螺旋状。上述的加热部,因缠绕至内部的内端需要外部延伸至于外端的同一位置,便于与接线端结合。在向外延伸的过程中,内端必须向加热部所在平面向上或向下错位至另一平面上才能延伸出,该方式会增加发热管的整体占用空间,从而增加电器产品的体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烹饪装置用发热管,其具有占用空间小且受热均匀的优点。
5.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烹饪装置用发热管,至少包括发热管本体,所述发热管本体具有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
7.中部,具有一个中心部和两个与中心部相连接的延伸部,两个所述延伸部朝向相同,且以中心部为中心向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弯曲一圈或一圈以上;
8.端部,具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延伸部的两个自由端的外端。
9.进一步设置:所述延伸部向外弯曲的一圈内至少具有两个弯折段以及两个与弯折段相接的连接段。
10.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段于水平面的正投影方向呈直线型或折线形或波浪形。
11.作为优选,所述弯折段于水平面的正投影方向呈u形或v形或w形。
12.进一步设置:所述延伸部向外弯曲的一圈内至少具有一个弯折段,该弯折段形成阿基米德螺旋状。
13.进一步设置:还包括接线部,设于所述发热管本体的外端上。
14.进一步设置:所述发热管本体的两个外端朝向同一侧,接线部连接所述发热管本体的两个自由端的端部上。
15.进一步设置:所述接线部与所述发热管本体位于同一平面上,或所述接线部垂直于所述发热管本体所在平面,或所述接线部倾斜于所述发热管本体所在平面。
1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烹饪装置,至少包括:
17.壳体,具有安装腔和烹饪腔;
18.反射盘,设于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安装腔和烹饪腔之间,所述反射盘至少具有反射面和散热面;
19.吹风机构,至少一部分设于反射盘的反射面一侧;
20.散热机构,至少一部分设于反射盘的散热面一侧;
21.上述的发热管,所述发热管本体贴合安装至反射面上或接近至反射面处,且所述发热管本体位于所述吹风机构的出风路径上。
22.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盘具有供接线部安装的第一位置和固定发热管本体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具有安装接线部的固定件,第二位置具有固定发热管本体的钩体。
23.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第一,由于本发明的发热管本体的两个延伸部以中心部为中心向外弯曲一圈或多圈,形成的发热管本体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节省空间,缩小家用电器的外壳体积;两个延伸部的外端均位于外侧,方便接线部的安装。
25.第二,本发明中的发热管本体的中部位于弯曲形成的圈的中心,发热管的中心受热更快,其中心向外延伸的两延伸部更是均匀的将热量分布均匀。
26.第三,本发明中的发热管本体的延伸部的数量和形状可根据用户需求设置,能够满足不同形状、不同面积大小的烹饪腔使用。
27.第四,本发热管应用在烹饪装置上后,减小烹饪装置的需要安装发热管的厚度,厚度减小,吹风装置的气流经过发热管之后,烹饪腔所能利用的热能更多,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28.图1是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发热管的中心部的弯折状态示意图;
30.图3是发热管的第一圈内的第一次弯折的弯折段的状态示意图;
31.图4是发热管的第一圈内的第二次弯折的弯折段的状态示意图;
32.图5是发热管的第二圈内的延伸状态图一;
33.图6是发热管的第二圈内的延伸状态图二;
34.图7是发热管的接线部的状态示意图;
35.图8是烹饪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参考示意图;
36.图9是反射盘的结构参考示意图;
37.图10是烹饪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参考示意图。
38.图中,100、发热管本体;101、中部;102、端部;103、中心部;104、延伸部;105、连接段;106、弯折段;
39.200、接线部;300、反射盘;301、反射面;302、散热面;303、钩体;304、固定件;
40.400、壳体;401、安装腔;402、烹饪腔;
41.500、吹风机构;501、热循环风叶;502、电机;503、支架;
42.600、散热机构;601、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4.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45.一种烹饪装置用发热管,如图1所示,包括发热管本体100和接线部200。
46.发热管本体100为细长状的管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塑性形变性能。例如铜材料,铜有很好的延展性,可制成多种不同形状。同时导热和导电性能都非常好。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其他导电导热的金属材料或合金材料。
47.发热管本体100具有中部101和端部102,此处的中部101和端部102,具体指的是管状的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102和中间的中部101。应当理解的,具有塑性形变的发热管本体100,在变形前和变形后均具有一个中部101和两个端部102。
48.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发热管本体100的结构,是针对塑性形变后的构造进行说明。
49.参考图1和图2,发热管本体100的中部101具有一个中心部103和两个与中心部103相连接的延伸部104,中心部103为一个弯折的弧形形状,该弧度的存在使得与中心部103相接的两个延伸部104朝向相同。两个延伸部104朝向的自由端以中心部103为中心向外弯曲一圈或一圈以上,向外弯曲的方向可以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延伸部104的两个自由端的外端,即为发热管本体100的两个端部102。
50.参考图3和图4,延伸部104向外弯曲的一圈内至少具有两个弯折段106以及两个与弯折段106相接的连接段105,弯折段106的形状根据加工工艺可以改变,利用设备进弯曲时,可以进行一次弯曲或多次弯曲形成不同的形状,比例一次弯曲可以形成v形,多次弯曲可以形成w形。不同的弯折点也可以形成不同的,例如u形或v形。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在一圈内形成两个弯折段106和两个连接段105,每个弯折段106仅弯曲一次,形成u形结构。
51.两个与弯折段106相接的连接段105的形状可以是直线型或折线形或波浪形。此处的形状也可根据用户需要设定,如需改变为折线形或波浪形,可以是预设的发热管本体100的一部分,也可以是通过设备后期加工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为直线型。相邻的连接段105可以是相互平行的,尤其是在具有多圈的结构下,外圈的多个连接段105相互平行,所形成的发热区域更为均匀。在第一圈内的直线段因压缩中心部103空间,其中一连接段105也可与另一连接段105非平行。
52.参考图5和图6,延伸部104向外弯曲延伸的长度不同,所形成的加热区域的面积就不同,可适应不同大小的加热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下形成的加热区域多为长方形,适合方形加热装置的底部。当然,发热管本体100的弯折段106也可以直接弯曲形成阿基米德螺旋状。形成圆盘状的加热区域,用于适配圆形底部的加热装置。
53.上述的发热管本体100利用设备在同一平面上进行弯折加工,发热管本体100均位于同一平面上,也可以理解为同一水平面,相当于同一厚度空间。节省厚度上的使用空间,可以用于减少家电产品的厚度。
54.参考图7,当用户设定所需要的发热管的面积大小后,延伸部104最接近面积的最大外圈的位置为延伸终端,在该位置上可根据接线位置进行处理。比如,
55.将发热管本体100的两个外端朝向同一侧,接线部200连接发热管本体100的两个自由端的端部102上。
56.此处,接线部200与发热管本体100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上,也可以将接线部200垂直于发热管本体100所在平面,或接线部200倾斜于发热管本体100所在平面。根据用户的接线位置所决定。优选的,接线部200与发热管本体100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上,减少厚度上的占用空间。
57.本实施方式下的发热管本体100的中部101为盘状构造的中心位置,热量集中到中心位置更明显。并且,由两个延伸部104向外弯曲所形成的加热区域更为均匀,由中心向外的温差很小,做到均匀发热。
58.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发热管应用于实际的产品上,可参考图8,图8为烹饪装置的截面图,本技术为描述发热管的安装位置,对烹饪装置进一步说明,烹饪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空气炸锅为例,空气炸锅除对发热管的安装位置的说明外,其他均为现有技术。
59.参考图8和图9,烹饪装置包括壳体400,壳体400至少具有安装腔401和烹饪腔402,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常见的是安装腔401位于壳体400的上侧,烹饪腔402位于壳体400的下侧。
60.在安装腔401和烹饪腔402之间设有反射盘300。反射盘300至少具有反射面301和散热面302,反射盘300一般呈盘状,具有凹陷的部分,凹口一面为反射面301,背面为散热面302。
61.反射盘300具有供接线部200安装的第一位置和固定发热管本体100的第二位置,第一位置具有安装接线部200的固定件304,第二位置具有固定发热管本体100的钩体303。
62.参考图8当接线部200与发热管本体100位于同一平面上时,接线部200侧向的延伸出反射盘300,参考图9,当接线部200垂直于发热管本体100所在平面时,接线部200从侧边的位置向上延伸出反射盘300。接线部200为与发热管材料一致的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弯曲的部分称之为接线部200,接线部200与发热管本体100是一体连接的。
63.壳体400内还设有吹风机构500和散热机构600,吹风机构500的至少一部分设于反射盘300的反射面301一侧;散热机构600的至少一部分设于反射盘300的散热面302一侧;吹风机构500可以是相对独立的出风部分,具有热循环风叶501和联动热循环风叶501旋转的电机502。
64.发热管本体100贴合安装至反射面301上或接近至反射面301处,且发热管本体100位于吹风机构500的出风路径上。电机502旋转联动热循环风叶501产生气流,吹出的气流经过发热管并流向烹饪腔402。安装腔401内位于反射盘300的散热面302一侧具有电机502安装的支架503,电机502安装至支架503上,输出轴穿过反射盘300并连接至热循环风叶501上。
65.散热机构600可以是风冷机构也可以是水冷机构,根据用户选择。本实施方式优选为风冷的散热机构600,散热机构600至少具有叶轮601,直接设于吹风机构500的电机502的输出轴上,并且叶轮601位于反射面301一侧,叶轮601所产生的气流作用至反射面301上。参考图2至图7,提供上述发热管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66.步骤一,参考图2,取一根发热管,计算两个端部102之间的中点为中部101;
67.步骤二,根据中部101位置,将发热管放置于弯折设备上饶中部101位置进行弯折形成弧形的中心部103和两个直线型的延伸部104,延伸部104具有初始位置的直线段;
68.步骤三,参考图3,根据需要加热区域,在延伸部104的直线段上选取合适的长度作为弯折点,将两个延伸部104一并于同一水平面上绕弯折点顺时针或逆时针弯曲,形成第一圈的第一个弯折段106;
69.步骤四,参考图4,根据第一次选择的直线段长度和弯曲方向决定第二次的弯折
点,并弯曲形成第二弯折段106,完成一圈的加工;
70.步骤五,参考图5、图6,根据所需要的加热区域的面积大小,决定增加所需的弯折的圈数;
71.步骤六,参考图7,根据发热区域的面积,延伸部104到达最接近该面积的最大外圈的位置为延伸终端,在该位置上进行弯折处理,并设置接线部200。
72.以上的加工方法仅仅是提供对加热管的结构形成的解释和说明,不代表本技术的具体结构采用上述唯一的方法,上述结构也可由其他方法制得。
73.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