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温电热膜和自动调温采暖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46311发布日期:2023-01-14 11:06阅读:82来源:国知局
自动调温电热膜和自动调温采暖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温电热膜和自动调温采暖墙。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地暖、墙暖采暖产品在家居采暖市场所占份额越来越高。墙暖相对于地暖的地板采暖而言,它是墙壁采暖,也就是将采暖设备安装在墙壁上。目前的墙暖都一般采用模块化设计,将采暖设备设计成薄板状模块挂在墙上。但是,现有的墙暖产品还是存在寿命短、易变形、辐射效果差、不美观,且无法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温度等问题。
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墙暖设备的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墙暖解决方案。当然该解决方案涉及到发热材料制备、采暖墙成型(发热材料如何与墙体融合)以及采暖系统搭建等诸多方面。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温电热膜,旨在解决现有的墙暖产品无法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自动调节温度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调温电热膜,所述自动调温电热膜包括:
6.主发热板;
7.自动调温组件,所述自动调温层组件包括至少两层自动调温层,两所述自动调温层设于所述主发热板相对的两表面;
8.至少两个保护层结构,一所述保护层结构设于一所述调温层背离所述主发热板的表面,所述保护层结构包括依次堆叠的pet膜层及纤维布层,所述pet膜层设于所述自动调温层的表面;
9.两个电极,两所述电极为铜箔条,设于所述pet膜层和自动调温层之间。
10.可选地,所述自动调温层采用eva、pur和丙烯酸酯热熔胶中的至少一种与石蜡共同构成。
11.可选地,所述自动调温层采用eva、pur和丙烯酸酯热熔胶中的至少一种与磷酸氢二钠共同构成。
12.可选地,所述自动调温层采用eva、pur和丙烯酸酯热熔胶中的至少一种与热相变型橡胶共同构成。
13.可选地,所述自动调温层采用eva、pur和丙烯酸酯热熔胶中的至少一种与热相变型环氧树脂共同构成。
14.可选地,所述自动调温电热膜的厚度≤0.4mm。
15.可选地,所述主发热板为远红外发热膜,所述远红外发热膜包括湿法碳纤维发热膜、短切碳纤维发热膜、石墨烯发热膜、氧化石墨烯发热膜中的至少一种。
16.可选地,所述自动调温电热膜形成有通孔。
17.进一步可选地,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8-1.2mm。
18.可选地,所述通孔的总面积占所述自动调温电热膜总面积的75%-85%。
19.可选地,所述主发热板的厚度为1-3μm;
20.和/或,所述自动调温层的厚度为8-12μm;
21.和/或,所述pet膜层的厚度为85-90μm;
22.和/或,所述纤维布层的厚度为50-70μm;
23.和/或,所述铜箔条的厚度为15-25μm。
24.可选地,所述铜箔条的宽度为10-30mm;
25.可选地,两所述铜箔条之间的距离为450-550mm。
2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调温采暖墙,所述自动调温采暖墙设置有如上所述的自动调温电热膜。
27.本实用新型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
2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调温电热膜通电后能将电能转换成远红外辐射或对流热能,以实现对周围环境的供暖,且整体厚度≤0.4mm,能够被直接贴覆在墙体内,非常适合应用在家装墙暖系统中。
29.其中,自动调温层可根据环境温度自动改变自身分子结构,实现温度过低时提高散热、温度过高时降低散热的自动调温功能,维持室内舒适的温度环境,且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利用。
30.pet膜层及纤维布层可对自动调温电热膜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解决了电热膜寿命短、易变形的缺陷,其中纤维布层设在自动调温电热膜100的最外端,不仅起到保护作用,还发挥着导热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温电热膜的剖视结构图;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温电热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通孔结构的自动调温电热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温电热膜采暖墙的剖视结构图;
36.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温电热膜墙暖采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7.60墙体70第一粘合胶层80隔热层90第二粘合胶层100自动调温电热膜101主发热板102第一自动调温层103第二自动调温层104第一pet膜层105第二pet膜层106第一纤维布层107第二纤维布层
108第一铜箔电极109第二铜箔电极110第三粘合胶层120腻子层130墙漆层200供电装置
38.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9.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1.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2.目前的墙暖都一般采用模块化设计,将采暖设备设计成薄板状模块挂在墙上。但是,现有的墙暖产品还是存在寿命短、易变形、辐射效果差、不美观,且无法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自动调节温度等问题。
43.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调温电热膜100,所述自动调温电热膜100在通电后能将电能转换成远红外辐射或对流热能,以实现对周围环境的采暖,并且具有自动调温功能,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改变自身分子结构,在温度过低时提高散热、在温度过高时降低散热。
44.一种自动调温电热膜100,包括:
45.主发热板101;
46.自动调温组件,所述自动调温层组件包括至少两层自动调温层,两所述调温层设于所述主发热板101相对的两表面;
47.至少两个保护层结构,一所述保护层结构设于一所述自动调温层背离所述主发热板101的表面,所述保护层结构包括依次堆叠的pet膜层及纤维布层,所述pet膜层设于所述自动调温层的表面;
48.两个电极,两所述电极为铜箔条,设于所述pet膜层和自动调温层之间。
49.参照图1和图2,图1和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自动调温电热膜100的剖视结构图和平面结构示意图。
50.如图1所示,所述自动调温电热膜100包括主发热板101。所述主发热板101为远红外发热材质,包括湿法碳纤维发热膜、短切碳纤维发热膜、石墨烯发热膜、氧化石墨烯发热膜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主发热板101厚度为1-3μm。
51.主发热板101通电后能辐射出波长范围在8到15μm的远红外线(被称为“生命光
线”)。该波长的远红外线被人体吸收后,能够促进细胞质内线粒体代谢,改善血液微循环,间接消炎止痛以及提高神经体液系统调节能力。因此,人体沐浴在这种光线下,不仅可以感觉到温暖,身体也会更加健康。而且,因为远红外线具有活化人体细胞的作用,还能够促进细胞质内线粒体代谢,改善血液微循环,间接消炎止痛以及提高神经体液系统调节能力。
52.所述自动调温电热膜100还包括自动调温组件,所述自动调温层组件包括至少两层自动调温层,两所述自动调温层设于所述主发热板101相对的两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层自动调温层的厚度优选为8-12μm。
53.所述自动调温层,由eva、pur、丙烯酸酯热熔胶中的一种或几种与自动调温材料共混构成,所述自动调温材料包括但不局限于石蜡、磷酸氢二钠、热相变型橡胶、热相变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54.具体地:
5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调温层采用eva、pur和丙烯酸酯热熔胶中的至少一种与石蜡共同构成;
5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调温层采用eva、pur和丙烯酸酯热熔胶中的至少一种与磷酸氢二钠共同构成;
5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调温层采用eva、pur和丙烯酸酯热熔胶中的至少一种与热相变型橡胶共同构成;
5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调温层采用eva、pur和丙烯酸酯热熔胶中的至少一种与热相变型环氧树脂共同构成。
59.以上自动调温层的材料组合可从常规的技术手段中得到,在本实用新型中,将上述材料组合应用到电热膜中构成自动调温层,可实现电热膜的自动调温功能。
60.作为自动调温组件的自动调温层,根据二元相变储能机理,在相转变过程中进行吸热和放热,以实现热能的储存和温度的调节控制,可根据环境温度自动改变自身分子结构,实现温度过低时提高散热、温度过高时降低散热的自动调温功能,与pet膜层及纤维布层贴合后,还可通过导热良好的纤维布层提高导热散热的效果。
6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自动调温层组件包括第一自动调温层102和第二自动调温层103,所述第一自动调温层102与所述第二自动调温层103设于所述主发热板101相对的两表面。
62.所述自动调温电热膜100还包括至少两个保护层结构,一所述保护层结构设于一所述自动调温层背离所述主发热板101的表面,所述保护层结构包括依次堆叠的pet膜层及纤维布层,所述pet膜层设于所述自动调温层的表面。
63.所述pet膜层既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还具备优良的耐热耐寒性和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耐油性,可以起到保护所述主发热板101和自动调温组件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一层所述pet膜层的厚度为85-90μm。
64.所述纤维布层具有导热性好,强度高,质量轻、耐高温高压等优点,设在自动调温电热膜100的最外端,不仅起到保护作用,还发挥着导热散热的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一层所述纤维布层的厚度为50-70μm。
65.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调温电热膜100包括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且所述第一保护层包括依次堆叠的第一pet膜层104第一纤维布层106,所述第一pet膜层104设于所述
第一自动调温层102背离所述主发热板101的表面;所述第二保护层包括依次堆叠的第二pet膜层105和第二纤维布层107,所述第二pet膜层105设于第二自动调温层103背离所述主发热板101的表面。
66.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调温电热膜100还包括两个电极,两所述电极为铜箔电极,两所述铜箔电极设于所述pet膜层和自动调温层之间,并与外部的供电装置200连通,实现对自动调温电热膜100的通电,通电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自动调温组件实现热能的储存和温度的调节控制,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自动改变自身分子结构,在温度过低时提高散热,温度过高时降低散热,维持室内舒适的温度环境,且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利用。
6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调温电热膜100包括第一铜箔电极108和第二铜箔电极109,所述第一铜箔电极108和第二铜箔电极109对应分布在所述第一pet膜层104两侧边缘和所述第一自动调温层102两侧边缘之间。
6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铜箔条的厚度优选为15-25μm,宽度优选为10-30mm,两所述铜箔条之间的距离优选为450-550mm。
69.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调温电热膜100还形成有通孔,本实施例不限制所述通孔的形状,优选为圆形,孔径为0.8-1.2mm,贯穿并密布于整张自动调温电热膜100上,占所述自动调温电热膜100总面积的75%-85%,既可以减轻电热膜的重量,还可以通过直接涂胶或刮腻子的方式即能将自动调温电热膜100贴覆在墙体60上。
70.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调温电热膜100厚度≤0.4mm,且十分轻便,可贴附在墙壁内,发挥调温控温效果,还不会影响美观。
7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至图3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温电热膜1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7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调温采暖墙,包括如上所述的自动调温电热膜100,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调温采暖墙自内到外包括墙体60,第一粘合胶层70,隔热层80、第二粘合胶层90、自动调温电热膜100,第三粘合胶层110,腻子层120和墙漆层130。
73.所述自动调温采暖墙具备如上所述自动调温电热膜100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在赘述。
74.此外,本使用新型的自动调温电热膜100可以应用于墙暖采暖装置中,参照图5,图5为一种自动调温电热膜100墙暖采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自动调温电热膜100墙暖采暖系统,能辐射波长范围在8-15μm的红外线,实现采暖效果,且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温度。
75.如图5所示,所述墙暖采暖系统包括至少一层自动调温电热膜100和供电装置200。所述自动调温电热膜100铺设在墙体60上。所述自动调温电热膜100经导线与所述供电装置200电性连接。所述供电装置200给所述自动调温电热膜100通电时,所述自动调温电热膜100将电能转换成远红外辐射或对流热能以发出热量,并根据二元相变储能机理,在相变材料层相转变过程中进行吸热和放热,进行热能的储存和温度的调节控制,当温度过低时提高散热,当温度过高时降低散热,维持室内舒适的温度环境,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76.所述供电装置200采用已知的各种供电电路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装置200能够提供额定电压为36v的直流电给各所述自动调温电热膜100,具体地,如图5
所述,所述供电装置200包括220v交流电源(市电)、控温器、空气开关及若干与所述若干自动调温电热膜100一一对应连接的变压器。所述变压器能够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36v直流电。
7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调温电热膜100墙暖采暖系统,其通电后,几分钟内就能将室内空间升温至35℃左右,可实现即开即热的效果,而且通过自动调温电热膜100的自动调温功能,在温度过低时提高散热,在温度过高时降低散热,可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采暖系统还具有无需日常保养维护、不排放任何污染物(零排放)、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势。
7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79.实施例1
80.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调温电热膜100结构示意图。
81.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调温电热膜100包括主发热板101,第一自动调温层102,第二自动调温层103,第一pet膜层104,第二pet膜层105,第一纤维布层106,第二纤维布层107,第一铜箔电极108、第二铜箔电极109,自动调温电热膜100表面布满并贯穿有直径为0.8mm的圆孔。
82.其中,主发热板101为湿法碳纤维发热膜,厚度为2μm;
83.第一自动调温层102和第二自动调温层103都采用eva与石蜡共同构成,厚度都为8μm;
84.第一pet膜层104和第二pet膜层105的厚度都为85μm;
85.第一纤维布层106和第二纤维布层107厚度都为50μm;
86.第一铜箔电极108和第二铜箔电极109的厚度都为15μm,宽度都为10mm,两者之间距离为450mm。
87.实施例2
88.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调温电热膜100结构示意图。
89.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调温电热膜100包括主发热板101,第一自动调温层102,第二自动调温层103,第一pet膜层104,第二pet膜层105,第一纤维布层106,第二纤维布层107,第一铜箔电极108、第二铜箔电极109,自动调温电热膜100表面布满并贯穿有直径为1.0mm的圆孔。
90.其中,主发热板101为石墨烯发热膜,厚度为1μm;
91.第一自动调温层102和第二自动调温层103都采用pur和丙烯酸酯热熔胶与热相变形橡胶共同构成,厚度都为10μm;
92.第一pet膜层104和第二pet膜层105的厚度都为90μm;
93.第一纤维布层106和第二纤维布层107厚度都为60μm;
94.第一铜箔电极108和第二铜箔电极109的厚度都为20μm,宽度都为20mm,两者之间距离为500mm。
95.实施例3
96.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调温电热膜100结构示意图。
97.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调温电热膜100包括主发热板101,第一自动调温层102,第
二自动调温层103,第一pet膜层104,第二pet膜层105,第一纤维布层106,第二纤维布层107,第一铜箔电极108、第二铜箔电极109,自动调温电热膜100表面布满并贯穿有直径为1.2mm的圆孔。
98.其中,主发热板101为氧化石墨烯发热膜,厚度为3μm;
99.第一自动调温层102和第二自动调温层103都采用pur磷酸氢二钠共同构成,厚度都为12μm;
100.第一pet膜层104和第二pet膜层105的厚度都为90μm;
101.第一纤维布层106和第二纤维布层107厚度都为70μm;
102.第一铜箔电极108和第二铜箔电极109的厚度都为25μm,宽度都为30mm,两者之间距离为550mm。
103.实施例4
104.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调温采暖墙的结构示意图。
10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调温采暖墙包括墙体60,第一粘合胶层70,隔热层80、第二粘合胶层90、自动调温电热膜100,第三粘合胶层110,腻子层120和墙漆层130。
10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