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69659发布日期:2024-03-12 20:57阅读:13来源:国知局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可折叠电子产品,尤其涉及一种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柔性显示屏由于其具有轻薄、不易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中。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用于承载柔性显示屏的折叠装置,折叠装置一般包括两个壳体及连接在两个壳体之间的折叠组件,两个壳体通过折叠组件的形变相对折叠或相对展开,并带动柔性显示屏折叠或展开。然而,目前的折叠组件通常零件数较多、构成复杂,导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该折叠组件的零件数较少,构成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折叠装置和柔性显示屏;折叠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折叠组件,折叠组件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柔性显示屏与第一壳体对应部分固定于第一壳体,柔性显示屏与第二壳体对应部分固定于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的过程中,柔性显示屏与折叠组件对应部分发生形变;折叠组件包括主轴、固定架、转动臂、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转动臂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主轴,转动臂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一壳体;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二壳体;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滑动连接固定架;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的转动中心与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的转动中心不重合,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固定架。

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折叠装置的折叠组件采用非对称式结构,第一壳体通过转动臂转动连接主轴,第二壳体通过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及固定架活动连接主轴,以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折叠组件的零件数较少,构成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4、此外,通过双连杆滑块机构的配合或者连杆滑块机构与连杆机构的配合,能够实现第二壳体与主轴之间的连接,第二壳体能够相对主轴运动,组成部分数量少,配合关系及配合位置简单,组成部件易制作和组装,有利于实现量产,以降低折叠装置的成本。并且,由于主轴通过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联动固定架,因此第二壳体的运动路径准确,有利于实现折叠装置的运动形态的准确控制,且折叠装置具有较佳的机构抗拉能力和机构抗挤压能力。

5、此外,由于第一壳体通过转动臂转动连接主轴,第一壳体相对主轴转动至闭合状态后,不在第一壳体与主轴的连接处预留用于容纳柔性显示屏的内凹空间,而第二壳体通过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连接主轴,例如通过双连杆滑块机构或者连杆滑块机构与连杆机构配合机构连接主轴,可以在第二壳体相对主轴转动至闭合状态后,在第二壳体与主轴的连接处预留出用于容纳柔性显示屏的内凹空间,因此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折叠组件内侧,形成一个向第二壳体偏移的收容空间,基于收容空间向一侧偏移的形状,相对于传统折叠式电子设备的对称式的空间,能够使得容纳于收容空间的部分柔性显示屏的弯折位置较少,从而有利于降低柔性显示屏出现损坏的风险,提高了柔性显示屏的可靠性,延长了柔性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6、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组件还包括同步组件,同步组件啮合转动臂的第一端,且啮合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同步组件使得转动臂相对主轴的转动动作和第一连接臂相对主轴的转动动作保持同步,以提高用户的机构操作体验。

7、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动臂的第一端包括连接齿轮,同步组件包括第一同步齿轮和第二同步齿轮,第一同步齿轮啮合连接齿轮,在主轴的厚度方向上,第一同步齿轮位于连接齿轮背向柔性显示屏的一侧,第二同步齿轮啮合第一同步齿轮与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

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齿轮和第一同步齿轮的上下排布可以充分利用主轴的厚度空间,第一同步齿轮与连接齿轮复用主轴的部分宽度空间,有利于减小主轴的宽度尺寸,实现主轴小型化。

9、其中,第二同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可以不同于第一同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以更好地适配第一同步齿轮的位置和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的位置,实现啮合传动。此外,第二同步齿轮为不完全齿轮,可以通过调整第二同步齿轮的齿部位置和无齿区域的位置,在确保实现啮合连接需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其运动时的活动空间需求,以降低对主轴的空间要求,例如对主轴的厚度方向上的空间要求,有利于主轴的薄型化。

10、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齿轮为不完全齿轮,连接齿轮包括相背设置的支撑面和齿部;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连接齿轮的齿部朝向第一同步齿轮且位于主轴内,连接齿轮的支撑面与主轴的支撑面齐平。此时,连接齿轮能够与主轴共同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以增加柔性显示屏的支撑环境的完整性和平整性。此外,连接齿轮采用不完全齿轮,在满足连接关系的情况下,降低了自身的体积,从而有利于降低用于安装连接齿轮的主轴的厚度,有利于主轴的薄型化。

11、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时,连接齿轮相对主轴转动,连接齿轮的齿部部分转出主轴,连接齿轮的支撑面朝向柔性显示屏。此时,连接齿轮可以利用主轴上方的空间进行活动,使得主轴预留出用于允许连接齿轮活动的部分空间即可,有利于降低主轴的厚度,实现主轴的小型化。

12、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主轴的宽度方向上,第一同步齿轮的转动中心相对连接齿轮的转动中心远离第二同步齿轮,主轴的宽度方向垂直于主轴的厚度方向,且垂直于主轴的延伸方向。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同步齿轮的转动中心及连接齿轮的转动中心的位置设置,可以使第一同步齿轮与连接齿轮始终处于啮合状态,避免出现空转,以提高折叠装置的机构可靠性。

13、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动臂的第一端还包括弧形臂,弧形臂固定于连接齿轮的一侧,且弧形臂的中心轴线与连接齿轮的中心轴线共线,弧形臂安装于主轴的弧形槽中,以转动连接主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转动臂的第一端的弧形臂与主轴的弧形槽的配合,使得转动臂的第一端与主轴通过虚拟轴的连接方式实现转动连接。

14、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的转动中心相较于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的转动中心更靠近柔性显示屏。此时,可以通过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的转动中心的位置设置,以满足第二连接臂与其他结构的联动,并且可以通过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的转动中心和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的转动中心的位置设置,以满足固定架相对主轴的位置变化。

15、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滑动连接固定架时,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相对固定架滑动的方向与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相对固定架滑动的方向不平行。

1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及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相对固定架的滑动方向的合理设计,可以使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相对于主轴转动的角度均不大于90°。其与现有的方案相比,可以使第二连接臂的转动角度有效的减小,这样可使第二连接臂的局部结构的壁厚可以较大,壁厚设计满足结构强度要求,从而使第二连接臂的结构可靠性得以提升。另外,由于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转动角度较小,可以有效的避免因需要对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转动进行避让,而对电子设备中的一些部件进行的减薄设计,从而可提高电子设备整机结构的可靠性。

17、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架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背设置,且第一表面位于柔性显示屏与第二表面之间,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相背设置,且第三表面位于主轴与第四表面之间。固定架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不平行,第一滑槽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滑槽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的滑块安装于第一滑槽,且能够沿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相对固定架滑动;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的滑块安装于第二滑槽,且能够沿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相对固定架滑动。

1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对固定架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的设置,以控制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相对固定架的滑动方向及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相对固定架的滑动方向,有利于控制固定架相对主轴的运动路径,使得电子设备获得较为理想的收容空间。

19、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组件还包括连杆,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臂,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臂。这样,可以使得第一连接臂、连杆、第二连接臂及主轴形成四连杆机构,从而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转动的过程中,避免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的运动动作卡涩,以提高机构的可靠性。

20、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组件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连接固定架,支撑板还连接第一连接臂或第二连接臂;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主轴、支撑板及第二壳体共同支撑柔性显示屏;支撑板包括靠近主轴的第一端和远离主轴的第二端,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时,支撑板的第一端与第一壳体之间的距离大于支撑板的第二端与第一壳体之间的距离,以在支撑板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柔性显示屏至少部分收容于收容空间。其中,收容空间为上窄下宽的、偏向第二壳体的空间。

2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支撑板转动连接固定架,且滑动连接第二连接臂,因此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支撑板在固定架及第二连接臂的带动下,发生运动,且运动路径准确,以满足折叠装置在不同形态下的对柔性显示屏的支撑要求。

22、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架具有第一表面,第一表面朝向支撑板设置;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第一表面与支撑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且第一表面靠近主轴的一端与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表面远离主轴的一端与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时,支撑板相对固定架转动且靠近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与支撑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第二夹角小于第一夹角。也即,在电子设备的闭合过程中,支撑板相对固定架转动,通过靠近固定架,避让形成收容空间。

23、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架还具有第一转动槽,第一转动槽为弧形槽,且由第一表面延伸至固定架内部;支撑板包括板体和第一转动块,板体用于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支撑柔性显示屏,第一转动块固定于板体背向柔性显示屏的一侧,第一转动块的弧形臂由板体向远离主轴的方向延伸;第一转动块的弧形臂安装于第一转动槽,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展开的过程中,第一转动块的弧形臂的一部分转出第一转动槽,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折叠的过程中,第一转动块的弧形臂的一部分转入第一转动槽。

24、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屏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第三部分连接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第一部分固定于第一壳体,第二部分固定于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时,第三部分至少部分收容于收容空间,第三部分的中部向靠近第二壳体的方向偏移。

2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收容空间向第二壳体偏移,柔性显示屏随收容空间发生形变,柔性显示屏的第三部分偏向第二壳体,相较于传统的柔性显示屏的对称式变形,本技术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三部分产生的弯折位置较少,从而有利于降低柔性显示屏出现损坏的风险,提高了柔性显示屏的可靠性,延长了柔性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26、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以及第四段,第一段连接第一部分,第四段连接第二部分;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时,第二段和第四段为弯曲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向靠近第二壳体的方向偏移。此时,柔性显示屏的弯折位置位于第二段和第四段。

27、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屏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承载板,承载板固定于柔性显示面板的非显示侧,承载板的刚度大于柔性显示面板的刚度。承载板用于为柔性显示面板提供硬性支撑且能够弯折,以提高柔性显示屏的支撑强度。

28、承载板包括位于第一段的第一板部、位于第二段的第二板部、位于第三段的第三板部以及位于第四段的第四板部,第一板部和第三板部的刚度大于第二板部和第四板部的刚度。此时,第二板部和第四板部的刚度较弱,能够在实现对柔性显示面板的支撑的情况下,较为容易弯折。

29、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板部和第四板部可以通过设置通孔、凹槽、减薄厚度、拼接软胶件等方式降低刚度,以获得较佳的弯折性能和拉伸性能。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板部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或者至少一个通孔;或者,第二板部的厚度小于第一板部的厚度。

30、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段固定连接第一壳体,第二段与主轴不固定,第三段固定连接支撑板。此时,柔性显示屏在电子设备由展开状态切换为闭合状态的过程中,能够弯折成期望的形状,降低柔性显示屏拱起的风险,提高柔性显示屏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1、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轴包括背向柔性显示屏的外表面;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拼接并共同遮蔽主轴的外表面;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时,主轴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相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露出,主轴的外表面的两侧边缘被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遮蔽。

3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处于打开状态时,两个壳体相互拼接并共同遮蔽主轴,使得电子设备于两个壳体的连接处无明显破口结构或缝隙,电子设备的外观完整性较佳;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处于闭合状态时,两个壳体包围主轴的两侧边缘,两个壳体与主轴的连接处亦无明显剖口结构或缝隙,电子设备的外观完整性较佳。因此,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时均有较佳的外观完整性,外部杂物不易进入折叠组件内侧,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33、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壳体包括靠近主轴的第一端面,第二壳体包括靠近主轴的第二端面;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第一端面面向第二端面;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时,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朝向相同,在主轴的厚度方向上,第一端面与主轴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端面与主轴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

34、其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可以相对主轴的厚度方向倾斜设置;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可以齐平设置,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外观体验和握持手感。

35、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壳体和第二折叠组件,第二折叠组件连接于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一侧,第二折叠组件还连接第三壳体,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壳体位于第三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柔性显示屏与第三壳体对应的部分固定于第三壳体,在第一壳体与第三壳体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的过程中,柔性显示屏与第二折叠组件对应部分发生形变;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柔性显示屏位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第三壳体的同一侧,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第三壳体共同支撑柔性显示屏;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在第三壳体向第二壳体的方向上,柔性显示屏与第三壳体对应的部分、第三壳体、第一壳体、柔性显示屏与第一壳体对应的部分、柔性显示屏与第二壳体对应的部分及第二壳体依次层叠排布。

3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折叠组件,折叠组件应用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中,折叠组件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折叠组件包括主轴、固定架、转动臂、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转动臂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主轴,转动臂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一壳体;固定架用于固定连接第二壳体;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主轴,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滑动连接固定架;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绕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主轴,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固定架,第二轴线与第一轴线不重合。

3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折叠组件采用非对称式结构,第一壳体通过转动臂转动连接主轴,第二壳体通过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及固定架活动连接主轴,以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折叠组件的零件数较少,构成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38、此外,通过双连杆滑块机构的配合或者连杆滑块机构与连杆机构的配合,能够实现第二壳体与主轴之间的连接,第二壳体能够相对主轴运动,组成部分数量少,配合关系及配合位置简单,组成部件易制作和组装,有利于实现量产,以降低折叠装置的成本。并且,由于主轴通过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联动固定架,因此第二壳体的运动路径准确,有利于实现折叠装置的运动形态的准确控制,且折叠装置具有较佳的机构抗拉能力和机构抗挤压能力。

39、此外,由于第一壳体通过转动臂转动连接主轴,第一壳体相对主轴转动至闭合状态后,不在第一壳体与主轴的连接处预留用于容纳柔性显示屏的内凹空间,而第二壳体通过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连接主轴,例如通过双连杆滑块机构或者连杆滑块机构与连杆机构配合机构连接主轴,可以在第二壳体相对主轴转动至闭合状态后,在第二壳体与主轴的连接处预留出用于容纳柔性显示屏的内凹空间,因此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折叠组件内侧,形成一个向第二壳体偏移的收容空间,基于收容空间向一侧偏移的形状,相对于传统折叠式电子设备的对称式的空间,能够使得容纳于收容空间的部分柔性显示屏的弯折位置较少,从而有利于降低柔性显示屏出现损坏的风险,提高了柔性显示屏的可靠性,延长了柔性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40、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组件还包括同步组件,同步组件啮合转动臂的第一端,且啮合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同步组件使得转动臂相对主轴的转动动作和第一连接臂相对主轴的转动动作保持同步,以提高用户的机构操作体验。

41、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动臂的第一端包括连接齿轮,同步组件包括第一同步齿轮和第二同步齿轮,第一同步齿轮啮合连接齿轮,在主轴的厚度方向上,第一同步齿轮位于连接齿轮背向主轴的支撑面的一侧,第二同步齿轮啮合第一同步齿轮与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

4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齿轮和第一同步齿轮的上下排布可以充分利用主轴的厚度空间,第一同步齿轮与连接齿轮复用主轴的部分宽度空间,有利于减小主轴的宽度尺寸,实现主轴小型化。

43、其中,第二同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可以不同于第一同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以更好地适配第一同步齿轮的位置和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的位置,实现啮合传动。此外,第二同步齿轮为不完全齿轮,可以通过调整第二同步齿轮的齿部位置和无齿区域的位置,在确保实现啮合连接需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其运动时的活动空间需求,以降低对主轴的空间要求,例如对主轴的厚度方向上的空间要求,有利于主轴的薄型化。

44、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齿轮为不完全齿轮,连接齿轮包括相背设置的支撑面和齿部;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连接齿轮的齿部朝向第一同步齿轮且位于主轴内,连接齿轮的支撑面与主轴的支撑面齐平。此时,连接齿轮能够与主轴共同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以增加柔性显示屏的支撑环境的完整性和平整性。此外,连接齿轮采用不完全齿轮,在满足连接关系的情况下,降低了自身的体积,从而有利于降低用于安装连接齿轮的主轴的厚度,有利于主轴的薄型化。

45、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时,连接齿轮相对主轴转动,连接齿轮的齿部部分转出主轴。此时,连接齿轮可以利用主轴上方的空间进行活动,使得主轴预留出用于允许连接齿轮活动的部分空间即可,有利于降低主轴的厚度,实现主轴的小型化。

46、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主轴的宽度方向上,第一同步齿轮的转动中心相对连接齿轮的转动中心远离第二同步齿轮,主轴的宽度方向垂直于主轴的厚度方向,且垂直于主轴的延伸方向。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同步齿轮的转动中心及连接齿轮的转动中心的位置设置,可以使第一同步齿轮与连接齿轮始终处于啮合状态,避免出现空转,以提高折叠装置的机构可靠性。

47、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动臂的第一端还包括弧形臂,弧形臂固定于连接齿轮的一侧,且弧形臂的中心轴线与连接齿轮的中心轴线共线,弧形臂安装于主轴的弧形槽中,以转动连接主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转动臂的第一端的弧形臂与主轴的弧形槽的配合,使得转动臂的第一端与主轴通过虚拟轴的连接方式实现转动连接。

48、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的转动中心相较于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的转动中心更靠近柔性显示屏。此时,可以通过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的转动中心的位置设置,以满足第二连接臂与其他结构的联动,并且可以通过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的转动中心和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的转动中心的位置设置,以满足固定架相对主轴的位置变化。

49、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滑动连接固定架时,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相对固定架滑动的方向与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相对固定架滑动的方向不平行。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及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相对固定架的滑动方向的合理设计,可以使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相对于主轴转动的角度均不大于90°。其与现有的方案相比,可以使第二连接臂的转动角度有效的减小,这样可使第二连接臂的局部结构的壁厚可以较大,壁厚设计满足结构强度要求,从而使第二连接臂的结构可靠性得以提升。另外,由于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转动角度较小,可以有效的避免因需要对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转动进行避让,而对电子设备中的一些部件进行的减薄设计,从而可提高电子设备整机结构的可靠性。

50、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架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背设置,且第一表面位于柔性显示屏与第二表面之间,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相背设置,且第三表面位于主轴与第四表面之间;固定架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不平行,第一滑槽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滑槽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的滑块安装于第一滑槽,且能够沿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相对固定架滑动;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的滑块安装于第二滑槽,且能够沿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相对固定架滑动。

5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对固定架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的设置,以控制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相对固定架的滑动方向及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相对固定架的滑动方向,有利于控制固定架相对主轴的运动路径,使得电子设备获得较为理想的收容空间。

52、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组件还包括连杆,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臂,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臂。这样,可以使得第一连接臂、连杆、第二连接臂及主轴形成四连杆机构,从而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转动的过程中,避免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的运动动作卡涩,以提高机构的可靠性。

53、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组件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连接固定架,支撑板还连接第一连接臂或第二连接臂;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主轴、支撑板及第二壳体用于共同支撑电子设备的柔性显示屏;支撑板包括靠近主轴的第一端和远离主轴的第二端,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时,支撑板的第一端与第一壳体之间的距离大于支撑板的第二端与第一壳体之间的距离,以在支撑板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收容空间,电子设备的柔性显示屏至少部分收容于收容空间。其中,收容空间为上窄下宽的、偏向第二壳体的空间。

5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支撑板转动连接固定架,且滑动连接第二连接臂,因此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支撑板在固定架及第二连接臂的带动下,发生运动,且运动路径准确,以满足折叠装置在不同形态下的对柔性显示屏的支撑要求。

55、此外,由于收容空间向第二壳体偏移,柔性显示屏随收容空间发生形变,柔性显示屏收容于收容空间的部分偏向第二壳体,相较于传统的柔性显示屏的对称式变形,本技术的柔性显示屏产生的弯折位置较少,从而有利于降低柔性显示屏出现损坏的风险,提高了柔性显示屏的可靠性,延长了柔性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56、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架具有第一表面,第一表面朝向支撑板设置;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第一表面与支撑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且第一表面靠近主轴的一端与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表面远离主轴的一端与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时,支撑板相对固定架转动且靠近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与支撑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第二夹角小于第一夹角。也即,在电子设备的闭合过程中,支撑板相对固定架转动,通过靠近固定架,避让形成收容空间。

57、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架还具有第一转动槽,第一转动槽为弧形槽,且由第一表面延伸至固定架内部;支撑板包括板体和第一转动块,板体用于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支撑柔性显示屏,第一转动块固定于板体背向柔性显示屏的一侧,第一转动块的弧形臂由板体向远离主轴的方向延伸;第一转动块的弧形臂安装于第一转动槽,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展开的过程中,第一转动块的弧形臂的一部分转出第一转动槽,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折叠的过程中,第一转动块的弧形臂的一部分转入第一转动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