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园区灯光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91418发布日期:2024-02-02 21:2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园区灯光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智慧园区管理,具体涉及一种智慧园区灯光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智慧园区内分布有大量的楼宇,每个楼宇内通常都设置有视频监控系统的照明系统。其中照明系统包括设置于大厅以及通道等公共区域的公共照明灯具。为了实现智能化管理,公共照明灯具通常都连接于智能管理系统,并且大多数都采用可识别人体的智能感应灯具。

2、在现有技术中,智能感应灯具使用较多的有红外感应灯具和雷达感应灯具。其中,红外感应灯具主要器件为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当人进入模块感应范围内时,感应模块检测到的红外信号超过一定阈值时,就会输出一个高电平脉冲信号、或高电平延时信号,输出的感应脉冲或延时信号可以直接驱动led灯指示灯、led照明灯。雷达感应灯具的感应原理是多普勒效应原理,其感应距离远,角度大,灵敏度高,有穿透非金属物质的特性。由于雷达感应的较强穿透性,普通的薄木板/玻璃等非金属物体都会被穿透,故能检测到房间以外人体的移动,但也很容易导致误开灯。当个人的房间靠近公共通道时,人员在房间内轻微的移动都会触发公共通道的雷达感应灯具误开灯,特别是在夜间休息时,十分影响房间内人员休息。

3、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雷达感应灯误开灯,主要是通过人体位置以及姿态精确计算以实现。例如在申请号为:201910314749.6,名称为《一种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智能调整的照明控制系统及方法》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发明基于人体姿态估计算法,精准的识别教室内、办公场所等室内场所中频繁变动的人员的具体数量及位置,通过对区域的划分和人体坐标的验证,仅针对长时间处于座位的人体进行部分区域照明设备的供电,而屋内其他照明设备不工作,有效地节约了电力,通过考虑外界阳光强度的变化,计算人体与光源的绝对位置,在中档位光照强度和低档位光照强度的时候开启区域内的某盏灯,针对性更强,有效避免了能源的浪费,自动控制开光灯,也省去了手动开关灯的麻烦。但该发明需要精确计算人物的位置和姿态,其计算量大,研发难度大,且对照明系统的硬件要求高,不利于降低灯具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慧园区灯光智能控制方法,用于解决上述公共区域内的雷达感应灯具易误开启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智慧园区灯光智能控制方法,在智慧园区的楼宇内设置有视频监控系统和照明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和设置于通道内的雷达感应灯具,所述视频监控系统包括第二服务器和设置于所述通道内的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在所述雷达感应灯具的调试阶段,通过所述摄像头采集所述雷达感应灯具亮灯时照明区域的图像,所述调试阶段为所述雷达感应灯具投入使用之前的初始化阶段;所述第二服务器识别所述图像中在所述照明区域内是否包含有人物对象;所述第一服务器统计所有所述图像中没有所述人物对象的图像的比例,若所述比例大于预设值,则将所述图像对应的雷达感应灯具标识为待调整灯具;

4、所述第二服务器识别所述待调整灯具的所述图像中是否包括干扰对象,以及计算出所述干扰对象与所述待调整灯具的相对空间位置,所述干扰对象包括门扇、窗户、柔性编织物以及绿植;

5、所述第一服务器通过调整信号遮挡板的位置以调整所述待调整灯具的雷达信号的覆盖范围,以使所述覆盖范围避开所述干扰对象所在位置,所述信号遮挡板可反射所述雷达信号。

6、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通过所述摄像头采集所述雷达感应灯具亮灯时照明区域的图像,包括步骤:

7、将所述摄像头设置于可周向旋转的云台上,以及标定所述雷达感应灯具的位置;

8、在所述雷达感应灯具亮灯时,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将亮灯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控制与所述雷达感应灯具对应的摄像头上的所述云台旋转,以使所述摄像头旋转至所述雷达感应灯具所在位置采集预设时长的视频图像。

9、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雷达感应灯具设置有多个所述信号遮挡板,多个所述信号遮挡板通过环形轨道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雷达感应灯具的雷达信号发射器的外周;

10、所述第一服务器通过调整信号遮挡板的位置以调整所述待调整灯具的雷达信号的覆盖范围,以使所述覆盖范围避开所述干扰对象所在位置包括步骤:

11、所述第二服务器计算所述干扰对象的数量以及大小,若所述干扰对象为一个且尺寸大于预设值,则所述第一服务器将两个以上所述信号遮挡板沿所述环形轨道移动至所述干扰对象所对应的方位,且并排设置;若具有两个所述干扰对象,则所述第一服务器在所述环形轨道上与每个所述干扰对象对应的方位设置至少一个对应的所述信号遮挡板。

12、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13、在所述雷达感应灯具的使用阶段,通过所述摄像头采集的图像,验证所述雷达感应灯具在目标对象进入照明区域时是否正常亮灯。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另一技术方案:

15、一种智慧园区灯光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慧园区灯光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和设置于通道内的雷达感应灯具,所述第一服务器与视频监控系统通信连接,所述视频监控系统包括第二服务器和设置于所述通道内的摄像头;

16、在所述雷达感应灯具的调试阶段,通过所述摄像头采集所述雷达感应灯具亮灯时照明区域的图像,所述调试阶段为所述雷达感应灯具投入使用之前的初始化阶段;所述第二服务器用于识别所述图像中在所述照明区域内是否包含有人物对象;

17、所述第一服务器用于统计所有所述图像中没有所述人物对象的图像的比例,若所述比例大于预设值,则将所述图像对应的雷达感应灯具标识为待调整灯具;

18、所述第二服务器还用于识别所述待调整灯具的所述图像中是否包括干扰对象,以及计算出所述干扰对象与所述待调整灯具的相对空间位置,所述干扰对象包括门扇、窗户、柔性编织物以及绿植;

19、所述第一服务器还用于通过调整信号遮挡板的位置以调整所述待调整灯具的雷达信号的覆盖范围,以使所述覆盖范围避开所述干扰对象所在位置,所述信号遮挡板可反射所述雷达信号。

20、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设置于可周向旋转的云台上,所述云台标定有所述雷达感应灯具所在的位置;

21、在所述雷达感应灯具亮灯时,将亮灯信号通过第一服务器发送给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还用于控制与所述雷达感应灯具对应的摄像头上的所述云台旋转,以使所述摄像头旋转至所述雷达感应灯具所在位置采集预设时长的视频图像。

22、进一步的,所述雷达感应灯具设置有多个所述信号遮挡板,多个所述信号遮挡板通过环形轨道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雷达感应灯具的雷达信号发射器的外周;

23、所述第二服务器还用于计算所述干扰对象的数量以及大小;

24、当所述干扰对象为一个且尺寸大于预设值时,所述第一服务器用于将两个以上所述信号遮挡板沿所述环形轨道移动至所述干扰对象所对应的方位,且并排设置;当具有两个所述干扰对象时,所述第一服务器用于在所述环形轨道上与每个所述干扰对象对应的方位设置至少一个对应的所述信号遮挡板。

25、进一步的,在所述雷达感应灯具的使用阶段,所述摄像头还用于采集图像,以验证所述雷达感应灯具在目标对象进入照明区域时是否正常亮灯。

2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另一技术方案: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执行以上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智慧园区灯光智能控制方法。

28、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调用智慧园区内已有的视频监控系统来辅助标识出现误亮灯的待调整灯具,以及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的强大计算力来识别干扰对象以及其空间位置,最后通过调整信号遮挡板的位置来调整雷达信号的覆盖范围,使雷达信号不会射向干扰对象所在位置,从而可以避免干扰对象造成雷达感应灯具误亮灯,大大提高了雷达感应灯具亮灯控制的精确性。

29、上述
技术实现要素:
相关记载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