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59478发布日期:2024-03-22 10:13阅读:5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特别是指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由于具有薄、轻、宽视角、主动发光、发光颜色连续可调、成本低、响应速度快、能耗小、驱动电压低、工作温度范围宽、生产工艺简单、发光效率高及可柔性显示等优点,已被列为极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2、目前,oled显示模组中,为了提升透过率、节省显示模组功耗,已经逐步开始采用去除偏光片的coe(color filter on encapsulation)技术。偏光片去除后,由于没有了对外界自然光线反射的过滤作用,需要通过黑矩阵以及黑色的像素界定层等不透光结构来减少显示模组的反射率,提高息屏状态的一体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解决传感器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色差、隐藏性不足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3、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传感器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4、驱动基板;

5、位于所述驱动基板上的像素界定层和发光单元,所述像素界定层包括第一传感器开口和对应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像素开口;

6、位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封装层;

7、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黑矩阵和彩色滤光层,所述黑矩阵包括第二传感器开口和对应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像素开口,所述第一传感器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

8、其中,至少在所述传感器区域设置有红外光透过结构,所述红外光透过结构的红外光透过率大于90%,所述红外光透过结构的紫外光透过率和可见光透过率均小于10%。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光透过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第一红外光透过层,所述第一红外光透过层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像素开口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像素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一传感器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红外光透过层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光透过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黑矩阵远离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第二红外光透过层,所述第二红外光透过层包括对应所述第二像素开口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像素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二传感器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红外光透过层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光透过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第一红外光透过层,所述第一红外光透过层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像素开口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像素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一传感器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红外光透过层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12、所述红外光透过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黑矩阵远离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第二红外光透过层,所述第二红外光透过层包括对应所述第二像素开口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像素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二传感器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红外光透过层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区域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开口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像素开口的分布密度;和/或

14、所述第二传感器开口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像素开口的分布密度。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界定层内掺杂有红外光染料或红外光颜料,使得所述像素界定层形成为所述红外光透过结构;和/或

16、所述黑矩阵内掺杂有红外光染料或红外光颜料,使得所述黑矩阵形成为所述红外光透过结构。

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光染料或红外光颜料为黑色或深紫色的颗粒物,所述颗粒物的直径小于700nm。

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光染料或红外光颜料采用金属络合物、金属氧化物、硫酸盐、或硅酸盐。

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界定层的厚度为8-12微米;和/或

20、所述黑矩阵的厚度为1-2微米。

21、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装置对应所述传感器区域设置有红外光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开口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红外光传感器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22、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上述方案中,在传感器区域设置有红外光透过结构,所述红外光透过结构的红外光透过率大于90%,这样可以将传感器区域设置在显示区,能够实现全面屏的显示;另外,可以保证传感器区域对红外光的透过率,进而提升红外光传感器的识别率,从而可以降低红外光发射器和红外光接收器的功率,进而降低显示装置的功耗;另外,由于红外光透过结构的紫外光透过率和可见光透过率均小于10%,这样传感器区域与非传感器区域的可见光透过率接近,能够避免黑屏状态下传感器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色差、隐藏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传感器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透过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第一红外光透过层,所述第一红外光透过层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像素开口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像素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一传感器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红外光透过层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透过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黑矩阵远离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第二红外光透过层,所述第二红外光透过层包括对应所述第二像素开口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像素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二传感器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红外光透过层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透过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第一红外光透过层,所述第一红外光透过层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像素开口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像素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一传感器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红外光透过层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区域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开口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像素开口的分布密度;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界定层内掺杂有红外光染料或红外光颜料,使得所述像素界定层形成为所述红外光透过结构;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染料或红外光颜料采用金属络合物、金属氧化物、硫酸盐、或硅酸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界定层的厚度为8-12微米;和/或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装置对应所述传感器区域设置有红外光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开口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红外光传感器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包括:驱动基板;像素界定层和发光单元,像素界定层包括第一传感器开口和对应发光单元的第一像素开口;封装层;黑矩阵和彩色滤光层,黑矩阵包括第二传感器开口和对应发光单元的第二像素开口,所述第一传感器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开口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其中,至少在传感器区域设置有红外光透过结构,红外光透过结构的红外光透过率大于90%,红外光透过结构的紫外光透过率和可见光透过率均小于10%。本发明能够解决传感器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色差、隐藏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凡,唐霞,马宏伟,梁恒镇,谢志豪,肖云瀚,王新鹏,蒲乾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