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型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00074发布日期:2023-09-27 21:2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型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薄型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智能穿戴设备,如手环、手表等产品越来越普遍,产品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且,消费者对产品厚度和待机时间的追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运动类穿戴产品,整机制造厂商都希望把显示屏幕做的更薄,这样可以预留更多空间给整机电池,提升产品的待机时间。

2、现有的显示模组,如图9和图10所示,显示模组包含一盖板1a,该盖板1a的下部设有一oca层2a,该oca层2a的下部设有一pol层3a,该pol层3a的下部设有一显示屏4a,该显示屏4a的下部设有一泡棉层5a,该泡棉层5a的下部设有一fpc组件6a,该fpc组件6a的下部设有一主板层7a。该fpc组件6a包含一fpc基板61a,该fpc基板61a的右侧设有一向上弯曲的弯曲段600a,该弯曲段600a的末端通过一导电胶62a与该显示屏4的上表面相连接。

3、在该fpc基板61的下表面设有一连接器63a和一fpc元器件64a。显然,由于fpc元器件64a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泡棉层5a与主板层7a的间距受到限制,很难继续轻薄化。

4、中国发明专利文献cn103792729b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包含:一背光模组,包含: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一出光面、一光导引倾斜面、一底面及一侧面,该光导引倾斜面连接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该底面连接该入光面与该侧面,以及该侧面连接该出光面与该底面,其中,该入光面、该光导引倾斜面与部份该底面构成一楔形部,该出光面、该侧面与另一部份该底面构成一板体部;以及一光源模组,设置于该入光面,并产生光线入射该楔形部内;一显示面板,设置于该导光板上,该显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及一显示介质层夹设于该第一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同一侧的该第一与该第二基板的一侧面以构成一侧边,该侧边于该背光模组的垂直投影落于该光导引倾斜面内或该板体部;以及一框架,包含框体以及支撑台。

5、显然,该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并未考虑到fpc元器件的高度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薄型显示模组,该薄型显示模组包含一盖板,所述的盖板的下部设有一oca层,所述的oca层的下部设有一pol层,所述的pol层的下部设有一显示屏,所述的显示屏的下部设有一泡棉层,所述的泡棉层的下部设有一fpc组件,所述的fpc组件的下部设有一主板层。所述的fpc组件包含一fpc基板,所述的fpc基板的右侧设有一向上弯曲的第一弯曲段,所述的第一弯曲段的末端通过一导电胶与所述的显示屏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的fpc基板的左侧设有一向上弯曲的第二弯曲段,所述的第二弯曲段的末端的上表面上设有一双面胶,所述的第二弯曲段的末端的下表面上设有一连接器和一fpc元器件。由于该fpc组件的fpc元器件设置在第二弯曲段末端的下表面,并通过双面胶直接粘接在盖板的下表面,巧妙地利用了原有的连接器所占据的纵向空间,有效缩短了泡棉层与主板层的间距,能有效提升了整机的电池容量,减少了整个产品的厚度。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薄型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盖板,所述的盖板的下部设有一oca层,所述的oca层的下部设有一pol层,所述的pol层的下部设有一显示屏,所述的显示屏的下部设有一泡棉层,所述的泡棉层的下部设有一fpc组件,所述的fpc组件的下部设有一主板层,

4、所述的fpc组件包含一fpc基板,所述的fpc基板的右侧设有一向上弯曲的第一弯曲段,所述的第一弯曲段的末端通过一导电胶与所述的显示屏的上表面相连接,

5、所述的fpc基板的左侧设有一向上弯曲的第二弯曲段,所述的第二弯曲段的末端的上表面上设有一双面胶,所述的第二弯曲段的末端的下表面上设有一连接器和一fpc元器件,

6、所述的连接器与所述的主板层的上表面相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薄型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oca层与所述的盖板的下表面粘结连接,所述的pol层与所述的oca层粘结连接,所述的显示屏与所述的pol层粘结连接,所述的泡棉层与所述的显示屏粘结连接,所述的双面胶与所述的盖板的下表面粘结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薄型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fpc元器件与所述的主板层相距一预设的隔离距离。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薄型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屏为tft显示屏。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薄型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屏为amoled显示屏。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薄型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主板层的横截面呈“l”字形。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薄型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主板层的横截面呈凹字形。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薄型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双面胶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导热凹槽。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薄型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导热凹槽呈半圆形。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薄型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双面胶的内部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贯穿的导热通道。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型显示模组,由于该fpc组件的fpc元器件设置在第二弯曲段末端的下表面,并通过双面胶直接粘接在盖板的下表面,巧妙地利用了原有的连接器所占据的纵向空间,有效缩短了泡棉层与主板层的间距。相对现有的显示模组,该薄型显示模组至少可以压缩约1mm的空间给客户整机,能有效提升了整机的电池容量,减少了整个产品的厚度。

18、另外,可以在双面胶的下表面设置若干平行设置的导热凹槽或者在双面胶的内部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贯穿的导热通道,能将fpc元器件所产品的热量通过空气对流快速导出,防止热量堆积在fpc元器件,从而提供显示模组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薄型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盖板(1),所述的盖板(1)的下部设有一oca层(2),所述的oca层(2)的下部设有一pol层(3),所述的pol层(3)的下部设有一显示屏(4),所述的显示屏(4)的下部设有一泡棉层(5),所述的泡棉层(5)的下部设有一fpc组件(6),所述的fpc组件(6)的下部设有一主板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oca层(2)与所述的盖板(1)的下表面粘结连接,所述的pol层(3)与所述的oca层(2)粘结连接,所述的显示屏(4)与所述的pol层(3)粘结连接,所述的泡棉层(5)与所述的显示屏(4)粘结连接,所述的双面胶(67)与所述的盖板(1)的下表面粘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pc元器件(66)与所述的主板层(7)相距一预设的隔离距离(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屏(4)为tft显示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屏(4)为amoled显示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层(7)的横截面呈“l”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层(7)的横截面呈凹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面胶(67)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导热凹槽(67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型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凹槽(671)呈半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面胶(67)的内部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贯穿的导热通道(67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型显示模组,包含一盖板,所述的盖板的下部设有一OCA层,所述的OCA层的下部设有一POL层,所述的POL层的下部设有一显示屏,所述的显示屏的下部设有一泡棉层,所述的泡棉层的下部设有一FPC组件,所述的FPC组件的下部设有一主板层,所述的FPC组件包含一FPC基板,所述的FPC基板的左侧设有一向上弯曲的第二弯曲段,所述的第二弯曲段的末端的上表面上设有一双面胶,所述的第二弯曲段的末端的下表面上设有一连接器和一FPC元器件,由于该FPC组件的FPC元器件设置在第二弯曲段末端的下表面,并通过双面胶直接粘接在盖板的下表面,巧妙地利用了原有的连接器所占据的纵向空间,有效缩短了泡棉层与主板层的间距。

技术研发人员:詹俊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