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层防护结构及微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5067发布日期:2023-11-30 00:5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层防护结构及微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微模块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外层防护结构及微模块。


背景技术:

1、微模块是云计算技术中广泛应用的一种产品,其通常采用模块化堆叠式结构;云计算指的是将数据传输至集中的大型或超大型云计算中心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微模块作为数据中心的壳体,起到保护数据中心的内部结构,保温、防水等作用;随着5g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各类新型应用不断涌现,数据产生量呈爆发式增长,进而对网络时延提出了更高要求,且对数据安全性、可控性也提出了更差异化的要求,因此也对微模块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当前,微模块结构的侧部采用钣金结构,并在钣金结构上贴棉实现隔热保温,但钣金结构在固定时要么采用焊接方式,要么采用螺钉紧固方式,其中焊接方式存在工作量大且焊接质量受焊工水平影响大的问题,螺钉紧固存在易锈蚀易被破坏紧固点易变形的问题,无论选用哪种固定方式,均存在连接不稳定的风险,导致表面凹凸不平,外观不平整;同时,由于微模块结构采用多块钣金并排安装,其公差不易控制,进一步加剧了表面凹凸不平及外观不平整的问题;另外地,钣金贴棉还存在保温效果差、防水性能较差的问题。

3、综上所述,当前的微模块结构存在外观不平整且保温防水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层防护结构及微模块,以解决当前微模块结构存在外观不平整且保温防水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外层防护结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沿第一方向依次滑动连接有多个面板单元;

4、相邻的两个所述面板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沿第二方向设置;

5、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面板单元所在的平面垂直,且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之间形成有空腔。

6、可选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面板单元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面板单元的第二端面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

7、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面板单元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二密封部。

8、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凸出于所述第一端面的搭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凹设于所述第二端面的避让口;其中,所述搭接部与所述避让口相抵,以形成所述第一密封部。

9、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凸设于所述第一端面的插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凸设于所述第二端面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开设有插入槽;

10、其中,所述插入部套设于所述插入槽中,以形成所述第二密封部。

11、可选地,所述搭接部与所述避让口之间设置有密封棉条,所述密封棉条分别与所述搭接部及所述避让口相抵;

12、所述插入槽的槽底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分别与所述插入槽及所述插入部抵接。

13、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斜面,所述斜面凸出于所述第一端面设置;

14、其中,所述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所述斜面及所述第二端面围设形成所述空腔。

15、可选地,所述安装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水平支架与沿第三方向延伸设置的竖直支架,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水平支架与所述竖直支架首尾相连,以围绕形成所述安装架;

16、其中,所述水平支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面板单元包括滑块部,所述滑块部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17、可选地,位于端部的所述面板单元与所述竖直支架之间形成有第五连接部;

18、所述第五连接部包括所述竖直支架上开设的安装槽;所述面板单元朝向所述竖直支架设置的第六连接部套设于所述安装槽中。

19、可选地,所述水平支架中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排水通道,且所述水平支架朝向所述面板单元底壁的端面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竖直支架中开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排水通道;

20、其中,所述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通道及所述第二排水通道依次连通。

21、一种微模块,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至少一侧面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外层防护结构。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层防护结构及微模块,其利用安装架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有多个面板单元,利用安装架与面板单元的滑动限位,使得面板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得到提高,从而使得面板单元之间不易出现凹凸不平现象,使得外层防护结构更加平整;同时在两个面板单元的连接处设置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并且利用第一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之间形成的空腔,提高面板单元的连接处的密封性能,从而提高保温防水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层防护结构及微模块具备外观平整且保温防水效果更优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外层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30),所述安装架(30)沿第一方向依次滑动连接有多个面板单元(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层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面板单元(10)的第一端面(10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所述面板单元(10)的第二端面(102)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部(13)与第四连接部(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层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包括凸出于所述第一端面(101)的搭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13)包括凹设于所述第二端面(102)的避让口;其中,所述搭接部与所述避让口相抵,以形成所述第一密封部(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层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2)包括凸设于所述第一端面(101)的插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14)包括凸设于所述第二端面(102)的凸起部(141),所述凸起部(141)上开设有插入槽(1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层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与所述避让口之间设置有密封棉条,所述密封棉条分别与所述搭接部及所述避让口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层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之间形成有斜面(15),所述斜面(15)凸出于所述第一端面(101)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层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0)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水平支架(31)与沿第三方向延伸设置的竖直支架(32),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水平支架(31)与所述竖直支架(32)首尾相连,以围绕形成所述安装架(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外层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端部的所述面板单元(10)与所述竖直支架(32)之间形成有第五连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外层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架(31)中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排水通道,且所述水平支架(31)朝向所述面板单元(10)底壁的端面上开设有排水孔(312);所述竖直支架(32)中开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排水通道;

10.一种微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40),所述框架(40)的至少一侧面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层防护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层防护结构及微模块,外层防护结构包括安装架,安装架沿第一方向依次滑动连接有多个面板单元;相邻的两个面板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第一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且第一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之间形成有空腔。其中,利用安装架与面板单元的滑动限位,使得面板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得到提高,从而使得外层防护结构更加平整;同时在两个面板单元的连接处设置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并且利用第一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之间形成的空腔,提高面板单元的连接处的密封性能,从而提高保温防水效果;因此,本申请具备外观平整且保温防水效果更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巧,张少飞,喻稳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