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26019发布日期:2024-02-20 20:0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散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1、模具是工业上用来制作固定形状工件的工具,常见的模具有注塑模具、吹塑模具和压铸模具等。家用电器主要指在家庭及类似场所中使用的各种电器和电子器具,又称民用电器、日用电器,家用电器使人们从繁重、琐碎、费时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为人类创造了更为舒适优美、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条件,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必需品。

2、家电外壳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模具挤压成型,进行加工安装,模具长时间挤压过程中,模板内部容易产生热量,在脱模时经常出现冷却不充分或者冷却部均匀的现象出现,容易与模具之间粘附,产品可能会留在型腔中无法脱离,不便于使用者取出,令产品品质降低,次品率高,造成生产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当上模下压时与下模接触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或者对下模产生较大的冲击,传统的模具大多仅通过弹簧进行缓冲减震,其减震效果可能不好。

3、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散热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散热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所述一种散热装置具体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外散热箱体,所述外散热箱体两端的底部对称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外散热箱体的内侧设置有内散热箱体,所述内散热箱体底部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内散热箱体底部内侧的多个缓冲腔和滑动连接在所述缓冲腔内侧的活塞,所述内散热箱体外侧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外散热箱体的两侧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散热箱体一侧的冷却管。

4、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设置为多个,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散热箱体顶部的四周,所述内散热箱体顶部的内侧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内散热箱体与所述外散热箱体之间形成散热腔。

5、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活塞顶部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与所述内散热箱体连接,所述活塞的外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活塞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内散热箱体密封连接,所述活塞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贯穿所述工作台且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内散热箱体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缓冲腔顶部靠近所述外散热箱体的一侧开设有溢流孔,所述缓冲腔与所述散热腔的内部空间通过所述溢流孔相互连通。

7、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的两端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外散热箱体固定连接,位于同一端的所述安装架之间设置有隔网,所述隔网位于所述冷却管远离所述外散热箱体的一侧,所述隔网远离所述冷却管的一侧安装有多个散热风扇。

8、优选的,所述冷却管往复弯曲设置。

9、优选的,所述外散热箱体的一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散热腔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安装架且与所述冷却管的一个自由端连接,所述冷却管的另一个自由端通过导管与所述散热腔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腔的结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能够在容纳腔的周围通过水冷对容纳腔进行散热,且通过散热翅片的设置增大水冷的面积,使得水冷的效果更好且更加充分,另一方面,通过冷却机构的设置,使得能够对散热腔内的水进行冷却,以此达到循环冷却散热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本散热装置的实用性。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能够通过缓冲弹簧对内散热箱体进行缓冲减震的同时通过液体在缓冲腔内部活塞顶部的体积变化实现溢流效果进行缓冲,使得缓冲减震的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外散热箱体(2),所述外散热箱体(2)两端的底部对称设置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导向杆(3),所述导向杆(3)与所述工作台(1)固定连接,所述外散热箱体(2)的内侧设置有内散热箱体(8),所述内散热箱体(8)底部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内散热箱体(8)底部内侧的多个缓冲腔(18)和滑动连接在所述缓冲腔(18)内侧的活塞(10),所述内散热箱体(8)外侧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7),所述外散热箱体(2)的两侧设置有冷却机构(5),所述冷却机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散热箱体(2)一侧的冷却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7)设置为多个,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散热箱体(8)顶部的四周,所述内散热箱体(8)顶部的内侧开设有容纳腔(13),所述内散热箱体(8)与所述外散热箱体(2)之间形成散热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活塞(10)顶部的缓冲弹簧(12),所述缓冲弹簧(12)的顶部与所述内散热箱体(8)连接,所述活塞(10)的外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圈(11),所述活塞(10)通过所述密封圈(11)与所述内散热箱体(8)密封连接,所述活塞(10)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底部贯穿所述工作台(1)且与所述工作台(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9)与所述内散热箱体(8)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18)顶部靠近所述外散热箱体(2)的一侧开设有溢流孔(19),所述缓冲腔(18)与所述散热腔的内部空间通过所述溢流孔(19)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6)的两端连接有安装架(17),所述安装架(17)与所述外散热箱体(2)固定连接,位于同一端的所述安装架(17)之间设置有隔网(15),所述隔网(15)位于所述冷却管(16)远离所述外散热箱体(2)的一侧,所述隔网(15)远离所述冷却管(16)的一侧安装有多个散热风扇(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6)往复弯曲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散热箱体(2)的一端设置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输入端与所述散热腔连接,所述水泵(6)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安装架(17)且与所述冷却管(16)的一个自由端连接,所述冷却管(16)的另一个自由端通过导管与所述散热腔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工作台顶部的外散热箱体,外散热箱体两端的底部对称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外散热箱体的内侧设置有内散热箱体,内散热箱体底部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开设在内散热箱体底部内侧的多个缓冲腔和滑动连接在缓冲腔内侧的活塞。本技术通过散热腔的结构设计,使得在使用时能够在容纳腔的周围通过水冷对容纳腔进行散热,且通过散热翅片的设置增大水冷的面积,使得水冷的效果更好且更加充分,另一方面,通过冷却机构的设置,使得能够对散热腔内的水进行冷却,以此达到循环冷却散热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本散热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飞,赵望,李鑫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跃飞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