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电路模块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26070发布日期:2024-02-20 20:0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讯电路模块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通讯电路模块,尤其涉及一种通讯电路模块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1、通讯电路模块是指集成了通信功能的电路板,如wi-fi模块、蓝牙模块、gprs模块等,这些电路模块需要使用在各种设备,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因此需要保证其性能稳定,同时还需要考虑散热问题。如果不及时散热,会导致电路板温度过高,进而影响电路板的工作稳定性,严重情况甚至会使电路元器件运行寿命严重缩短,影响整个设备的寿命。

2、经检索,专利号为“cn216852886u”的实用新型提供了“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散热结构的制造成本更低、散热覆盖范围更广”。但是在其实际使用过程中,仅仅使用导热管进行电路板的散热工作,虽然拥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但是只有这种单一的散热手段进行散热,对电路板的散热效果有限,尤其是在装置进行高强度运作时,会产生非常多的热量,会使电路板处于很高的工作温度下,如果不采用多种散热手段,就无法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

3、于是,我们提供了一种通讯电路模块的散热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讯电路模块的散热结构,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讯电路模块的散热结构,包括滑条主体和降温机构,所述滑条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卡槽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下端安装有陶瓷基板,所述滑条主体的上方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的上端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焊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焊接有电机箱。

3、优选的,所述陶瓷基板的下端安装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内部充满导热液,所述导热液的材料为硅油。

4、优选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支撑柱、底板、电机箱、耳挂、一号电机、连接板、一号旋转轴、二号电机、扇叶、电机套、二号旋转轴、一号限位圈、框架、三号旋转轴和二号限位圈。

5、优选的,所述电机箱的两侧均焊接有耳挂,所述电机箱的内部螺栓连接有一号电机。

6、优选的,所述一号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号旋转轴。

7、优选的,所述一号旋转轴的下端安装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扇叶,所述二号电机的外侧安装有电机套。

8、优选的,所述电机套的外侧焊接有二号旋转轴,所述二号旋转轴的一端焊接有一号限位圈,所述二号旋转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外侧焊接有三号旋转轴,所述三号旋转轴的一端焊接有二号限位圈,所述三号旋转轴与耳挂之间为转动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该通讯电路模块的散热结构,通过降温机构的设置,导热管的内部充满导热液,导热液的材料为硅油,硅油是一种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的导热液体,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和稳定性,电路板上的热量可以经导热管进行初步散热。

11、启动一号电机,一号电机的电机轴开始转动,可以带动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板倾斜一定角度的结构设计,使得一号旋转轴围绕一号电机电机轴的中心线位置,进行偏转式旋转,旋转轴的偏转式旋转可以带动二号电机同时进行偏转式旋转,实现二号电机的摆头运动,增大了扇叶对电路板吹风的范围,实现了小尺寸扇叶,完成大面积降温的作用,二号旋转轴起到了对二号电机的支撑作用的同时也不会限制二号电机的转动运动,三号旋转轴与框架之间的转动设置,进一步增加了二号电机转动的灵活度,保证了二号电机的平稳转动,采取风扇散热与导热液散热的双重的散热手段,可以最大程度的对电路板进行散热避免了因电路板温度过高,进而影响电路板的工作稳定性,也保证了部件不会因高温导致老化,使电路元器件拥有更长的运行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通讯电路模块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条主体(1)和降温机构(6),所述滑条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的内部卡槽连接有电路板(3),所述电路板(3)的下端安装有陶瓷基板(4),所述滑条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降温机构(6),所述降温机构(6)的上端焊接有支撑柱(601),所述支撑柱(601)的上端焊接有底板(602),所述底板(602)的下端焊接有电机箱(6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电路模块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板(4)的下端安装有导热管(5),所述导热管(5)的内部充满导热液,所述导热液的材料为硅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电路模块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6)包括支撑柱(601)、底板(602)、电机箱(603)、耳挂(604)、一号电机(605)、连接板(606)、一号旋转轴(607)、二号电机(608)、扇叶(609)、电机套(610)、二号旋转轴(611)、一号限位圈(612)、框架(613)、三号旋转轴(614)和二号限位圈(6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电路模块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箱(603)的两侧均焊接有耳挂(604),所述电机箱(603)的内部螺栓连接有一号电机(6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讯电路模块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电机(60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606),所述连接板(60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号旋转轴(6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讯电路模块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旋转轴(607)的下端安装有二号电机(608),所述二号电机(608)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扇叶(609),所述二号电机(608)的外侧安装有电机套(6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讯电路模块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套(610)的外侧焊接有二号旋转轴(611),所述二号旋转轴(611)的一端焊接有一号限位圈(612),所述二号旋转轴(61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框架(613),所述框架(613)的外侧焊接有三号旋转轴(614),所述三号旋转轴(614)的一端焊接有二号限位圈(615),所述三号旋转轴(614)与耳挂(604)之间为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讯电路模块的散热结构,涉及通讯电路模块技术领域,包括滑条主体和降温机构,所述滑条主体的内部卡槽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下端安装有陶瓷基板,所述滑条主体的上方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的上端焊接有支撑柱。该通讯电路模块的散热结构,通过降温机构的设置,电路板上的热量可以经导热管进行初步散热,连接板倾斜一定角度的结构设计,使得一号旋转轴围绕一号电机电机轴的中心线位置,进行偏转式旋转,实现二号电机的摆头运动,增大了扇叶对电路板吹风的范围,实现了小尺寸扇叶,完成大面积降温的作用,采取风扇散热与导热液散热的双重的散热手段,可以最大程度的对电路板进行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福,余军,张健,陈朝,韦柳浩,李俊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镭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