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波器以及通信模块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439427阅读:来源:国知局
17P的反谐振频率fPa以及频率差df P不同,被适当地设定即可。但是,干扰波谐振器15与并联谐振器17P同样地,也可以构成为反谐振频率与串联谐振器17S的谐振频率相同,或者频率差与发送频带TxB的频带宽度相同。在图4中,示例了频率差d ?与发送频带TxB的频带宽度相同的情况。
[0094]发送滤波器11或者接收滤波器13被多个谐振器组合而构成。由此可理解,干扰波谐振器15对分波器I的滤波器特性有影响。因此,例如,也可以发送滤波器11与未设置干扰波谐振器15的情况相比,减少IDT的根数或者使IDT的对置的交叉部变窄,从而电容被减小设定等受到干扰波谐振器15的影响来进行设计。
[0095]此外,由于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干扰波谐振器15在发送滤波器13中也被配置在天线端子3侧,因此能够高效地减少失真波。若干扰波JS被从天线端子3输入到发送滤波器11,则通过发送滤波器11的同时渐渐衰减。换言之,越接近天线端子3的谐振器,由梯子型滤波器构成的发送滤波器11中的干扰波JS的强度越强。因此,通过将干扰波谐振器15的位置配置为比构成发送滤波器11的谐振器更靠天线端子3侧,从而干扰波JS的大部分流过干扰波谐振器15。其结果,能够使干扰波JS难以流过发送滤波器11。
[0096](频率特性等所涉及的变形例)
[0097]图5 (a)?图5 (c)分别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干扰波谐振器15的频率特性的与图4相同的图。与图4同样地,线Lj表示干扰波谐振器15的频率-阻抗特性,线L P表示并联谐振器17P的频率-阻抗特性。另外,在各图中,频率f以及阻抗的绝对值|Z|的坐标轴等被适当地省略。此外,与图4同样地,线P:表示干扰波谐振器15的频率-阻抗的相位特性,线Pp表示并联谐振器17P的频率-阻抗的相位特性。另外,在各图中,频率f以及相位的坐标轴等被适当地省略。
[0098]图5(a)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干扰波谐振器15构成为阻抗的相位的最大值比并联谐振器17P的阻抗的相位的最大值(在多个并联谐振器17P之间该最大值相互不同的情况下是其平均值)小。谐振器的阻抗的相位的最大值与谐振器的损耗、Q值相关,谐振器的损耗越大(Q值越小),阻抗的相位的最大值越小。换句话说,这表示干扰波谐振器15的Q值比并联谐振器17P的Q值低。
[0099]在该情况下,从干扰波谐振器15产生的失真波变小。这是由于例如即使向从干扰波谐振器15的谐振频率到反谐振频率之间的频率施加了干扰波JS,也由于损耗从而SAW振动不变大,因此从干扰波谐振器15产生的失真波变小。其结果,能够抑制整体的失真波的生成。
[0100]在图5(b)中,示例了防护频带GB的频带宽度较窄的情况。换言之,在图5(b)中,示例了间隙频带SB的频带宽度较窄的情况。例如,防护频带GB的频带宽度比发送频带TxB的频带宽度的一半还小。
[0101]图5 (b)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干扰波谐振器15构成为谐振频率与反谐振频率f Ja的频率差屯比并联谐振器17P的谐振频率f &与反谐振频率f ^的频率差df P (在多个并联谐振器17P之间频率差dfP相互不同的情况下是其平均值)小。在其它的观点中,频率差dfj被设为比发送频带TxB的频带宽度小。例如,频率差df:相对于多个并联谐振器17P的频率差dfP (平均值)或者发送频带TxB的频带宽度,小频率差dfP (平均值)或者频带宽度的10%以上的差。
[0102]在该情况下,例如,即使间隙频带SB的频带宽度窄,也能够使干扰波谐振器15的反谐振频率比发送频带TxB低。其结果,如参照图4所述那样,能够减少在干扰波谐振器15中干扰波以及发送波混合。另外,虽然在图5(b)中,反谐振频率处于干扰波频带JB内,但反谐振频率也可以被设为间隙频带SB内。
[0103]在图5(c)中,与图5(b)同样地,示例了防护频带GB的频带宽度较窄的情况。换言之,图5(c)示例了间隙频带SB的频带宽度较窄的情况。例如,防护频带GB的频带宽度比发送频带TxB的频带宽度的一半还小。
[0104]图5(c)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干扰波谐振器15与图5(b)的变形例相反,构成为谐振频率与反谐振频率f >的频率差df j比并联谐振器17P的谐振频率f &与反谐振频率f Pa的频率差dfP(在多个并联谐振器17P之间频率差dfP相互不同的情况下是其平均值)大。在其它的观点中,频率差被设为比发送频带TxB的频带宽度大。例如,频率差df:相对于多个并联谐振器17P的频率差dfP(平均值)或者发送频带TxB的频带宽度,大频率差dfP(平均值)或者频带宽度的10%以上的差。
[0105]在该情况下,例如,由于从谐振频率到反谐振频率f >的阻抗的上升的斜率变缓,因此即使间隙频带SB的频带宽度窄,也能够降低干扰波频带JB中的干扰波谐振器15的阻抗。其结果,干扰波的电流容易经由干扰波谐振器15流到接地端子9。其结果,能够减少失真波的生成。
[0106]另外,图5 (b)的变形例与图5 (C)的变形例的任意一个在SN比的提高方面是否优选,是根据各种频带的频带宽度、各种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等而不同的。实施中,也可以基于实验等来适当地选择任意一个。
[0107]在图5 (C)的线L:所示的例子中,通过使干扰波谐振器15的谐振频率位于干扰波频带JB的中央附近,使反谐振频率离干扰波频带JB,从而增大频率差df J0另外,如已经所述那样,这样的反谐振频率的设定并不在并联谐振器17P进行。
[0108]此外,在图5(c)中,线1^2也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干扰波谐振器15的频率特性。在本例中,通过使谐振频率在干扰波频带JB的范围内,在某个程度上或者尽可能地低,来增大频率差df:。在该情况下,能够在干扰波频带JB周围的较宽的范围降低干扰波谐振器15的阻抗,减少失真波。
[0109]参照图4以及图5(a)?图5(c)来说明的干扰波谐振器15的频率特性的设定通过包含公知的方法的适当的方法来实现即可。例如,谐振频率如已经所述那样通过间距P (图3)来设定。反谐振频率例如通过动态电容与制动电容之比(电容比)来设定。电容比例如通过IDT55的交叉宽度CW(图3)、电极指63的根数、IDT55的电极与电极间间隙的比(Duty比)、IDT电极55的膜厚、保护膜的膜厚等来设定。此外,电容比也能够通过在谐振器串联/并联地增加电容C、电感L来调整。具体来讲,若在谐振器并联/串联地增加电容C,则能够缩小谐振器的频率差df,若并联/串联地增加电感L,则能够增大谐振器的频率差df。作为减小阻抗的相位的最大值的手法,例如能够通过增加电极指前端与虚设电极之间(或,电极指前端与母线电极之间)的间隙的距离、减少反射器的根数等SAW振动向谐振器外泄露来实现。
[0110]图6表示使电极指前端的间隙的距离变化的情况下的干扰波谐振器15的阻抗的相位的最大值的特性。另外,图6的纵轴表示阻抗的相位的最大值,横轴表示间隙的距离。通过增大电极指前端的间隙的距离能够减小阻抗的相位所取的最大值。因此,干扰波谐振器的间隙的距离最好比其它谐振器的间隙的距离(多个间隙不同的情况下是其平均值)宽。
[0111]但是,如图7所示,由于若电极指前端的间隙的距离过宽则滤波器特性变差,因此最好适当地,电极指前端的间隙的距离是2.2 λ以下。此外,在与电极指前端对置的虚设电极65不存在的情况下也同样地,通过SAW振动向谐振器外泄露,能够得到其效果。
[0112]另外,在实施品中,在判断干扰波谐振器15的频率特性是否相对于发送频带TxB以及接收频带RxB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定时,发送频带TxB以及接收频带RxB被适当地确定即可。一般来讲,由于分波器构成为满足规格,因此基于小册子或者规格书等来确定判断对象的分波器作为对象的规格,根据该规格来确定即可。也就是说,发送频带TxB以及接收频带RxB无需根据判断对象的分波器的滤波器特性的实测来确定,此外,不根据判断对象的分波器的质量的优劣而变动。
[0113]图8(a)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干扰波谐振器15的频率特性的与图4等相同的图。
[0114]图8(a)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干扰波谐振器15在干扰波频带JB内具有多个(图8(a)的例子中为2个)谐振频率f>。在该情况下,能够在干扰波频带JB内的较宽的范围降低干扰波谐振器15的阻抗,将干扰波的电流向接地端子9释放。其结果,能够减少失真波的产生。
[0115]图8(b)是说明实现图8(a)的频率特性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在该图中,横轴表示图3的X方向(电极指63的排列方向)的位置,纵轴表示电极指63的间距P。如该图所示,通过在IDT55设置多个大小相互不同的间距P,能够实现多个谐振频率f>。
[0116]〈第2实施方式〉
[0117]图9(a)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波器201的与图2相同的示意图。但是,在图9(a)中,省略接收滤波器13以及接收端子7的图示。
[0118]分波器201具有多个相互并联连接的干扰波谐振器15 (图9 (a)的例子中为2个)这方面与第I实施方式的分波器I不同。
[0119]图9(b)是表示干扰波谐振器15的频率特性的与图4相同的图。在图9(b)中,与图5(b)同样地,示例了间隙频带SB的频带宽度较窄的情况。
[0120]各干扰波谐振器15的频率特性(线Lj)例如与图5(b)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干扰波谐振器15的频率特性相同。也就是说,在各干扰波谐振器15,谐振频率与反谐振频率匕的频率差df:较窄。
[0121]多个干扰波谐振器15的谐振频率匕相互不同。另外,在多个干扰波谐振器15,频率差df j可以相互相同,也可以不同。
[0122]通过上述那样的结构,在第2实施方式中,首先,能够得到与图5 (b)的变形例相同的效果。也就是说,即使间隙频带SB的频带宽度较窄,也能够使反谐振频率比发送频带TxB低。其结果,在干扰波谐振器15,由于在发送波不存在干扰波谐振器15的SAW振动变大的情况,因此能够减少在干扰波谐振器15干扰波以及发送波被混合。
[0123]进一步地,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9(c)中通过线Ljnux来表示作为多个干扰波谐振器15整体的阻抗那样,在干扰波频带JB中能够缩小作为多个干扰波谐振器15整体的阻抗。其结果,能够将干扰波的电流适当地向接地端子9释放。
[0124]〈第3实施方式〉
[0125]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波器301的与图2相同的示意图。
[0126]分波器301的干扰波谐振器15的方向与第I实施方式的分波器I不同。具体来讲如下。
[0127]在分波器I以及分波器301的串联谐振器17S、并联谐振器17P以及干扰波谐振器15,将输入发送信号TS的(能够输入的)一侧设为第I梳齿电极59A,将与其啮合的梳齿电极设为第2梳齿电极59B。
[0128]也就是说,在串联谐振器17S中,与发送端子5连接的梳齿电极是第I梳齿电极59A,在并联谐振器17P中,与串联谐振器17S的电线连接的梳齿电极是第I梳齿电极59A,在干扰波谐振器15中,如图10所示,与天线端子3连接的梳齿电极是第I梳齿电极59A。
[0129]并且,在第I实施方式的分波器I中,从第I梳齿电极59A向第2梳齿电极59B的方向在串联谐振器17S、并联谐振器17P以及干扰波谐振器15之间相互相同。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分波器301中,从第I梳齿电极59A向第2梳齿电极59B的方向在串联谐振器17S、并联谐振器17P和干扰波谐振器15相互相反。
[0130]这里,作为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