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4935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箱体设备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
【背景技术】
[0002]散热风道是用于规划冷热空气在箱体设备内部的流向,散热风道一般是由散热风扇,进风口,排风口组成。散热风扇固定在设备某位置,通过进风口,排风口的位置安排,实现箱体设备内部与外部的冷热空气交换。
[0003]目前,普遍存在的散热风道设计只能实现:一侧进风,另一侧排风,比如前进风后排风,前排风后进风,以及冷空气从设备一侧进入,热空气从另一侧排出。此种散热风道不能实现同侧进风排风,结构不够灵活,形式较为单一,不适用于现代灵活的箱体设备制造业中,给产品设计带来瓶颈。
[0004]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散热风道结构不够灵活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有效地解决了散热风道结构不够灵活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包括具有箱体进风口和箱体排风口的箱本体、固定于箱本体内的散热风扇、固定于所述箱体排风口处的箱体排风口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散热风扇的风扇排风口处的风扇排风口固定件,以及连通所述箱体排风口固定件和所述风扇排风口固定件的管路,所述箱体进风口和所述箱体排风口开设于所述箱本体的同侧面板上。
[0008]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的数量为两个,对应的两个所述风扇排风口固定件通过三通连接件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具体为涡流散热风扇。
[0010]优选地,所述箱体进风口和所述箱体排风口开设于所述箱本体的前面板上,所述散热风扇固定于所述箱本体的后面板上。
[0011 ] 优选地,所述箱体进风口和所述箱体排风口均包括若干个小孔。
[0012]优选地,所述管路具体为硅胶软管。
[0013]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包括箱本体、散热风扇、箱体排风口固定件、风扇排风口固定件以及管路,箱本体具有箱体进风口和箱体排风口,散热风扇固定于箱本体内,箱体排风口固定件固定于箱体排风口处,风扇排风口固定件固定于散热风扇的风扇排风口处,管路将箱体排风口固定件和风扇排风口固定件连通起来,箱体进风口和箱体排风口开设于箱本体的同侧面板上。散热风扇开始工作后,冷空气从进风口吸入,通过箱本体内部集成的发热设备,带走热量,热空气吸进散热风扇后,从风扇排风口排出到箱体设备外部,从而实现箱体设备内部和外部的空气交换,达到对箱体设备散热的要求。
[00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内置于整机中,不仅可以实现现有技术中散热风道的功能,而且可以从同侧进风排风,箱体进风口和箱体排风口设计较为灵活,体积小巧,实用性较强,应用型较为广泛,形式多种多样,适用于现代灵活的箱体设备制造业中,给产品设计带来创新。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标记如下:
[0019]1-散热风扇、2-风扇排风口固定件、3-管路、4-三通连接件、5-箱体排风口固定件、6-箱本体、7-前面板、8-后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有效地解决了散热风道结构不够灵活的问题。
[00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包括箱本体
6、散热风扇1、箱体排风口固定件5、风扇排风口固定件2以及管路3,箱本体6具有箱体进风口和箱体排风口,散热风扇1固定于箱本体6内,箱体排风口固定件5固定于箱体排风口处,风扇排风口固定件2固定于散热风扇1的风扇排风口处,管路3将箱体排风口固定件5和风扇排风口固定件2连通起来,箱体进风口和箱体排风口开设于箱本体6的同侧面板上。散热风扇1开始工作后,冷空气从进风口吸入,通过箱本体6内部集成的发热设备,带走热量,热空气吸进散热风扇1后,从风扇排风口排出到箱体设备外部,从而实现箱体设备内部和外部的空气交换,达到对箱体设备散热的要求。
[002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内置于整机中,不仅可以实现现有技术中散热风道的功能,而且可以从同侧进风排风,箱体进风口和箱体排风口设计较为灵活,体积小巧,实用性较强,应用型较为广泛,形式多种多样,适用于现代灵活的箱体设备制造业中,给产品设计带来创新。
[0025]上述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散热风扇1的数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的不同自行设定,散热风扇1之间可以通过连接件连接。比如散热风扇1的数量为两个,散热风扇1的排风效果能够满足箱体设备的排风要求,对应的两个风扇排风口固定件2通过三通连接件4连接,通过三通连接件4连接方便,三通连接件4将两条支管路3汇合成一条总管路3,最终通过箱体排风口排出箱本体6。
[0026]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进行若干改变,散热风扇1具体可以为涡流散热风扇,噪音较低,风量较大。当然,涡流散热风扇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唯一的,还可以是其它形式的散热风扇1,比如离心散热风扇,具体使用何种散热风扇1,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
[0027]显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若干改变,箱体进风口和箱体排风口开设于箱本体6的前面板7上,散热风扇1固定于箱本体6的后面板8上。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前面板7和后面板8指的是位置相对的两个面板,不是特指特定的位置,此时箱体进风口和箱体排风口距离散热风扇1较远,使风贯穿箱本体6,增加风在箱本体6中的流程,增强冷却效果。
[0028]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不应被限制于此种情形,箱体进风口和箱体排风口均包括若干个小孔,风从小孔进入或者排出箱本体6,降低风口的风力,使风较为均匀。小孔可以均匀分布,也可以不均匀分布,具体分布情况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29]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管路3具体为硅胶软管,硅胶软管较为柔软,柔性强,耐高温,性能稳定,硅胶软管能够弯折,用硅胶软管将各段端口处连接在一起,引导空气流向,连接方便,需要空间较小,密封性较好。
[0030]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箱体进风口和箱体排风口的箱本体(6)、固定于箱本体(6)内的散热风扇(1)、固定于所述箱体排风口处的箱体排风口固定件(5)、固定于所述散热风扇(1)的风扇排风口处的风扇排风口固定件(2),以及连通所述箱体排风口固定件(5)和所述风扇排风口固定件(2)的管路(3),所述箱体进风口和所述箱体排风口开设于所述箱本体¢)的同侧面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1)的数量为两个,对应的两个所述风扇排风口固定件(2)通过三通连接件(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1)具体为涡流散热风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进风口和所述箱体排风口开设于所述箱本体出)的前面板(7)上,所述散热风扇(1)固定于所述箱本体(6)的后面板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进风口和所述箱体排风口均包括若干个小孔。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3)具体为硅胶软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包括具有箱体进风口和箱体排风口的箱本体(6)、固定于箱本体(6)内的散热风扇(1)、固定于所述箱体排风口处的箱体排风口固定件(5)、固定于所述散热风扇(1)的风扇排风口处的风扇排风口固定件(2),以及连通所述箱体排风口固定件(5)和所述风扇排风口固定件(2)的管路(3),所述箱体进风口和所述箱体排风口开设于所述箱本体(6)的同侧面板上。该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有效地解决了散热风道结构不够灵活的问题。
【IPC分类】H05K7/20
【公开号】CN205105512
【申请号】CN201520884431
【发明人】徐国顺
【申请人】中电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