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面板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8475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摸面板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2年8月30日的韩国申请P2002-051858号的权益,该申请在此引用以供参考。


图1是按照现有技术的触摸面板器件和柔性印刷电路薄膜的一个示意图。在图1中,具有触摸面板器件的液晶显示器件包括一个触摸面板器件1,、如液晶显示的显示面板2,和一个背光器件3。液晶显示器件还包括用来驱动触摸面板器件1的计算机系统5、连接到计算机系统5的触摸控制器4以及用来相互连接触摸控制器4和触摸面板器件1的柔性印刷电路薄膜(FPC)信号线7。
触摸面板器件1从触摸控制器4接收电源输入,并且向触摸控制器4提供坐标信号,坐标信号是在笔尖或手指接触到触摸面板器件1的一个部位时产生的。可能包括一个个人计算机PC主板的计算机系统5向显示面板2提供必要的驱动信号和视频数据,并且为触摸面板器件1提供必要的电源来控制显示面板2和触摸面板器件1。触摸控制器4将来自计算机系统5的电源输入变换成适合驱动触摸面板器件1的电源,并且由触摸面板器件1向计算机系统5提供坐标信号输入。构成触摸控制器4的电路被安装在触摸控制器4的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上。
图2是按照现有技术的触摸面板器件和显示面板的一个透视图。在图2中,FPC信号线7将触摸控制器4电连接到触摸面板器件1,其长度和位置是按照连接到触摸面板器件1的触摸控制器4的位置来选择的,FPC7和触摸控制器4安装在触摸面板器件1的外部。如果用FPC7连接的触摸控制器4安装在触摸面板器件1上,就用一个框架覆盖印刷电路板PCB 6A,以保护上面装有显示面板2的驱动电路的PCB 6A。
图3是按照现有技术在图2的触摸面板器件与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之间的一个连接部位的放大平面图。在图3中,用粘合剂将FPC7粘接到沿着触摸面板下衬底31的边沿部位布置的信号线33上,实现触摸控制器4与触摸面板器件1的电连接。
图4是按照现有技术在图3的触摸面板器件与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之间的连接部位的一个截面图。在图4中,FPC7被粘接到触摸面板器件1上,这样,FPC7的一端在对触摸面板的下衬底31上的信号线33施加粘合剂38之后就粘接上,从而将触摸控制器4连接到触摸面板器件1。所以,信号线33和FPC7是用具有低粘接强度的粘合剂38粘接到一起的。
由于信号线33与FPC7的粘合剂粘接强度较低,如果在触摸面板器件1的组装步骤中对触摸面板器件1施加很小的力35,或是在组装步骤之后受到外部震动或冲击35时,连接到触摸面板器件1的FPC7有可能脱离信号线33。这样就会降低触摸面板器件1的牢固性,因而产生明显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摸面板器件,它适于提高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与触摸面板器件的粘接强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触摸面板器件的方法,用来提高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与触摸面板器件的粘接强度。
以下要说明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和优点,一部分可以从说明书中看出,或者是通过对本发明的实践来学习。采用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具体描述的结构就能实现并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
为了按照本发明的意图实现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以下要具体和概括地说明,一种触摸面板器件,包括接线端子,连接到接线端子的柔性印刷电路薄膜,对应着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与接线端子连接部位的粘合部分,以及与粘合剂部分相邻的粘合-增强部分,用来增强粘合部分的粘合剂粘接强度。
按照另一方面,一种制作触摸面板器件的方法,包括形成一个接线端子,形成连接到接线端子的柔性印刷电路薄膜,形成对应着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与接线端子连接部位的粘合部分,以及形成与粘合剂部分相邻的粘合-增强部分,用来增强粘合部分的粘合剂粘接强度。
应该意识到以上的概述和下文的详细说明都是解释性的描述,都是为了进一步解释所要求保护的发明。
图10是按照本发明在触摸面板器件与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之间的连接部位沿图9中I-I’线的截面图;图11是按照本发明在触摸面板器件与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之间的另一示范性连接部位的平面图;图12是按照本发明在触摸面板器件与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之间的另一示范性连接部位的截面图;图13是按照本发明在触摸面板器件与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之间的另一示范性连接部位的平面图;以及图14是按照本发明在触摸面板器件与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之间的另一示范性连接部位的截面图。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示范性触摸面板器件的示范性接线端子的截面图。在图5中,触摸面板器件51包括由铟锡氧化物(ITO)和聚乙烯对苯二酸盐(PET)制成的上板41和下板31,各自在下板31和上板41中形成的电极21a,21b,22a和22b,分散在上板41和下板31之间的衬垫料26,以及将触摸面板器件51的电极21a,21b,22a和22b连接到外部部件例如是触摸控制器4和计算机系统5的信号线33。
触摸面板器件51从触摸控制器4接入输入电源,并且向触摸控制器4提供坐标信号,可以在按压上板41时产生坐标信号。触摸控制器4将计算机系统5输入的电源变换成适合驱动触摸面板器件51的电源,并且将来自触摸面板器件51的坐标信号提供给计算机系统5。计算机系统5包括个人计算机PC的主板,并能为显示面板2提供必要的驱动信号和视频数据。计算机系统5还能为触摸面板器件51提供必要的电源来控制显示面板2和触摸面板器件51。计算机系统5还能解读对应着由触摸面板器件51输入的坐标信号的指令,以便执行相应的指令,或是执行指令的应用程序。
可以通过在上板41和下板31上丝网印刷一种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是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和铟锡锌氧化物(ITZO)而形成导电层16a和16b,或是在上、下板41和31的整个表面上沉积透明导电材料。
图6是按照本发明的示范性触摸面板器件的示范性接线端子的平面图。在图6中,可以在预先涂覆有导电层16a和16b(见图5)的上板41和下板31上形成含银Ag的电极21a,21b,22a和22b。电极22a和22b可以沿着X轴方向形成,并且沿着上板41的边沿部位定位。电极21a和21b可以沿着Y轴方向形成,并且沿着下板31的边沿部位定位。
如果对电极21a,21b,22a和22b施加电压,就能由沿X轴方向形成的电极22a和22b之间产生的电流形成第一电极层,由沿Y轴方向形成的电极21a和21b之间产生的电流形成第二电极层。如果用笔尖或手指按压上板41的一个区域,第一电极层的一个部位就会与下板31的第二电极层的一个部位短路。这样,触摸面板器件51就会产生一个信号,其电流量或电压电平随着短路区域的位置而改变。通过四条信号线33a,33b,33c和33d将这一信号提供给触摸控制器4,令计算机系统5去识别使用者按压触摸面板器件51的那一位置的坐标。在上板41上形成的信号线33a和33b可以连接到沿X轴方向形成的电极22a和22b,沿着触摸面板器件51的第一侧成一线突出。在下板31上形成的信号线33c和33d可以连接到沿Y轴方向形成的电极21a和21b,沿着触摸面板器件51的第二侧成一线突出。这样,所形成的信号线33a和33b不要与从下板31上突出的信号线33c和33d重叠。从而可以将信号线33a,33b,33c和33d集中在触摸面板器件51一侧的一个部位上。
信号线33a,33b,33c和33d可以连接到FPC17,从电极21a,21b,22a和22b向触摸控制器4发送电信号,并且向电极21a,21b,22a和22b提供由触摸控制器4变换的电源。因此,信号线33a,33b,33c和33d能否连接到FPC17会直接关系到触摸面板器件51能否正常工作。
图7是按照本发明在触摸面板器件与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之间的示范性连接部位的截面图。在图7中,触摸面板器件51包括一条信号线33,它连接到沿触摸面板器件51的第一侧形成的外部,一个粘合部分45,能够将信号线33的一端粘接到FPC17上,以及沿着粘合部分45的底面形成的一个粘合增强部分42,防止在FPC17被粘接到信号线33的一侧之后,外力35直接作用在粘合部分45上,和在粘合增强部分42中可以使用的一种双面带44。信号线33可以按类似于FPC17的线路图的构图形成。
在粘合部分45中,可以将FPC17安装到分散在信号线33一端上的粘合剂38上,使触摸面板器件51与FPC17在电路上相互连接。这样就能粘接信号线33的粘合部分45和FPC17,使FPC17的线路图与触摸面板器件51的信号线33的构图吻合。
在粘合增强部分42中,粘合部分45的至少一端可以朝粘合部分45的底面一侧弯折,暴露出一部分FPC17。然后将FPC17粘接到准备固定在粘合部分45底面上的双面带44上,即FPC17可以朝触摸面板器件51的下衬底后面弯折,并且可以包括一个在触摸面板器件51的后面弯折成“U”形的弯折部分。双面带44可以设置在弯折部分与触摸面板器件51的后面之间,将弯折部分粘接在触摸面板器件51的后面。
这样,触摸面板器件51就能吸收作用到粘合部分45上的外力,因为触摸面板器件51包括用双面带44固定FPC17的粘合增强部分42。另外,FPC17与触摸面板器件51之间的粘合剂粘接强度会由于展宽的粘合剂面积而得以增强,从而改善触摸面板器件51的稳定性并减少缺陷的产生。
图8是按照本发明在触摸面板器件与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之间的另一示范性连接部位的透视图。在图8中,触摸面板器件51包括一条信号线33,它连接到沿着其一侧形成的外部部件,一个粘合部分45,将信号线33的一端粘接到FPC17上,粘接到显示面板的PCB 6a的整个表面上的一个盖屏蔽54,以及具有盖屏蔽54和PCB 6a的一个粘合增强部分42,用来防止外力直接作用在粘合部分45上。由于触摸面板器件51的结构可以和图5和6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在此省略了对触摸面板的说明。
图9是按照本发明在触摸面板器件与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之间的另一示范性连接部位的放大平面图。在图9中形成的信号线33与FPC17的线路图具有相似的构图。在粘合部分45中,可以将FPC17安装到分散在信号线33一端上的粘合剂38上,使触摸面板器件51与FPC17在电路上相互连接。粘接信号线33的粘合部分45和FPC17,使FPC17的线路图与触摸面板器件51的信号线33的构图吻合。
在粘合增强部分42,如图8和9所示,在粘合部分45的一端对外暴露的FPC17可以朝粘合部分45的底面弯折,并且将部分触摸控制器4和FPC17粘接到显示面板2中位于背光装置3和显示面板2后面的PCB 6a上。这样就能将一个盖屏蔽54粘接到显示面板2的PCB 6a上。
图10是按照本发明在触摸面板器件与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之间的连接部位沿图9中I-I’线的截面图。在图10中,可以在连接到显示面板2的PCB 6a的整个表面上形成盖屏蔽(cover shield)54,覆盖FPC17和触摸控制器4,并且对粘接到PCB 6a上的FPC17和触摸控制器4有保护作用。由于盖屏蔽54覆盖了FPC17和触摸控制器4,能够增大粘合增强部分42的粘合剂粘接面积和粘接强度。这样的触摸面板器件51在盖屏蔽54覆盖显示面板2的PCB 6a的部位包括粘合增强部分42,能吸收作用在粘合部分45上的任何外力中的有效部分。
再者,由于FPC17和触摸控制器4可以粘接在连接到显示面板2的PCB 6a上,FPC17和触摸控制器4在组装触摸面板器件51时不会对外暴露。结果,在组装触摸面板器件51时施加的任何外力都不会影响触摸面板器件51。这样的触摸面板器件51能增大FPC17与触摸面板器件51之间的粘合剂粘接强度以及粘合剂粘接面积的宽度,从而改善触摸面板器件51的稳定性,并减少触摸面板器件51中产生的缺陷。
图11是按照本发明在触摸面板器件与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之间的另一示范性连接部位的平面图。在图11中的触摸面板51包括一条信号线33,它连接到沿着其一侧的外部;一个粘合部分45,将信号线33的一端粘接到FPC17上;在粘合部分45上形成的一个粘合增强部分42,在FPC17被粘接到信号线33的一端之后防止外力35直接作用在粘合部分45上,以及从粘合增强部分42延伸通过FPC17接触到信号线33的一个焊料部位64。由于图11中触摸面板器件51的结构可以和图5和6的结构相同,在此省略了对触摸面板的说明。
图12是按照本发明在触摸面板器件与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之间的另一示范性连接部位的截面图。在图12中可以按类似于FPC17的线路图的构图形成一条信号线33,并具有与焊料部位64相同的宽度。在一个粘合部分45,将FPC17安装到散布于信号线33一端上的粘合剂38上,用电路相互连接触摸面板器件51和FPC17。这样就能将信号线33的粘合部分45与FPC17粘接在一起,使FPC17的线路图与触摸面板器件51的信号线33的构图相吻合。
粘合增强部分42可以包括通过粘合部分45上的FPC17的焊料部分64。由于焊料部分64通过FPC17接触到信号线33,能够提高FPC17与信号线33之间的粘合剂粘接强度,并且还能提高触摸控制器4与触摸面板器件51之间的导电性。这样的触摸面板器件可以包括具有焊料部位64的粘合增强部分42,并且能吸收作用在粘合部分45上的任何外力35中的大部分。这样的触摸面板器件51能够通过展宽粘合剂粘接面积来增大FPC17与触摸面板器件51之间的粘合剂粘接强度,从而改善触摸面板器件51的稳定性,减少触摸面板中产生的缺陷。
图13是按照本发明在触摸面板器件与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之间的另一示范性连接部位的平面图。在图13中的触摸面板51包括一条信号线33,它连接到其一侧的外部;一个粘合部分45,将信号线33的一端粘接到FPC17上;一个成形的粘合增强部分42,在FPC17被粘接到信号线33的一端之后防止外力35直接作用在粘合部分45上;以及从粘合增强部分42延伸通过FPC17接触到信号线33的一个焊料部位64。由于触摸面板器件51的结构可以和图5和6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在此省略了对触摸面板的说明。信号线3可以形成与FPC17的线路图类似的构图,并具有供焊料部位64的宽度。
图14是按照本发明在触摸面板器件与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之间的另一示范性连接部位的截面图。如图14所示,在粘合部分45,将FPC17安装到散布于信号线33一端上的粘合剂38上,用电路相互连接触摸面板器件51和FPC17。这样就能将信号线33的粘合部分45与FPC17粘接,使FPC17的线路图与触摸面板器件51的信号线33的构图相吻合。
在图14中,粘合增强部分42可以包括通过粘合部分45上的FPC17的焊料部分64。由于焊料部分64是在粘合剂38与信号线33端部之间的位置通过FPC17接触到信号线33,能够提高FPC17与信号线33之间的粘合剂粘接强度,并且还能提高触摸控制器4与触摸面板器件51之间的导电性。这样的触摸面板器件51可以包括具有焊料部位64的粘合增强部分42,从而吸收作用在粘合部分45上的任何外力35中的有效部分。
另外,在图14中,触摸面板器件51可以不包括一个焊接的粘合部分45,但是可以包括仅仅形成焊料64的一个粘合增强部分42,使形成的焊料部分64与粘合剂38的粘接性能完全无关。
这样的触摸面板器件51能够通过展宽粘合剂粘接面积来增大FPC17与触摸面板器件51之间的粘合剂粘接强度,从而改善触摸面板51的稳定性,减少触摸面板中产生的缺陷。
如上所述,触摸面板可以包括将FPC粘接到信号线一端的粘合部分,还可以包括一粘合增强部分来吸收直接作用在粘合部分上的任何外力。这样信号线与FPC的粘合剂粘接强度就能增大,并且粘合剂粘接面积被展宽,从而避免FPC与触摸面板之间轻易分离。这样就能通过改善FPC与触摸面板之间的粘合剂强度,保证触摸面板的稳定性,并减少触摸面板的次品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看出,无需脱离本发明的原理或范围还能对本发明触摸面板器件和制作触摸面板器件的方法进行各种各样的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应该覆盖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范围内的修改和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摸面板器件,包括接线端子;连接到接线端子的柔性印刷电路薄膜;对应着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与接线端子连接部位的粘合部分;以及与粘合剂部分相邻的粘合-增强部分,用来增强粘合部分的粘合剂粘接强度。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柔性印刷电路薄膜包括一弯折部分,在粘合部分处将柔性印刷电路薄膜朝触摸面板器件的后面弯折,并且在触摸面板后面包括一“U”形部分。
3.按照权利要求2的器件,其特征在于,粘合增强部分包括弯折部分和一双面带,用来将弯折部分粘接到触摸面板的后面。
4.按照权利要求1的器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触摸控制器,用来读取触摸面板发送的坐标信号,并且控制触摸面板;以及印刷电路板,在上面安装有触摸控制器,并且在上面粘接柔性印刷电路薄膜。
5.按照权利要求4的器件,其特征在于,粘合增强部分被形成在印刷电路板的表面上,覆盖触摸控制器和柔性印刷电路板薄膜。
6.按照权利要求1的器件,其特征在于,粘合增强部分包括一焊料部分,它通过粘合部分并且接触到接线端子。
7.按照权利要求1的器件,其特征在于,粘合增强部分包括一焊料部分,它在接线端子的一个端部与接线端子一侧上的粘合部分之间的区域通过印刷电路薄膜,并且接触到接线端子。
8.按照权利要求1的器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在上衬底与下衬底之间的空间内的衬垫料;在上衬底的后面形成的第一电极层;从第一电极层延伸的第一信号线,电连接到接线端子;在下衬底上形成的第二电极层;以及从第二电极层延伸的第二信号线,电连接到接线端子。
9.按照权利要求1的器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后面的背光装置,以将光照射到显示面板。
10.一种制作触摸面板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一个接线端子;形成连接到接线端子的柔性印刷电路薄膜;形成对应着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与接线端子连接部位的粘合部分;以及形成与粘合剂部分相邻的粘合-增强部分,用来增强粘合部分的粘合剂粘接强度。
11.按照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柔性印刷电路薄膜包括一弯折部分,在粘合部分处将柔性印刷电路薄膜朝触摸面板器件的后面弯折,并且在触摸面板后面包括一“U”形部位。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粘合增强部分包括该弯折部分和一双面带,用来将弯折部分粘接到触摸面板的后面。
13.按照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一触摸控制器,用来读取触摸面板发送的坐标信号,并且控制触摸面板;以及设置一印刷电路板,在其上面安装有触摸控制器,并且在上面粘接柔性印刷电路薄膜。
14.按照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粘合增强部分被形成在印刷电路板的表面上,覆盖触摸控制器和柔印刷电路板薄膜。
15.按照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粘合增强部分包括一个焊料部分,它通过粘合部分并且接触到接线端子。
16.按照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粘合增强部分包括一个焊料部分,它在接线端子的一个端部与接线端子一侧上的粘合部分之间的区域通过印刷电路薄膜,并且接触到接线端子。
17.按照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上衬底与下衬底之间的空间内形成衬垫料;在上衬底的后面形成第一电极层;形成从第一电极层上延伸的第一信号线,电连接到接线端子;在下衬底上形成第二电极层;以及形成从第二电极层上延伸的第二信号线,电连接到接线端子。
18.按照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一显示面板;以及在显示面板后面设置一背光装置,以将光照射到显示面板。
全文摘要
一种触摸面板器件包括一个接线端子,连接到接线端子的柔性印刷电路薄膜,对应着柔性印刷电路薄膜与接线端子连接部位的粘合部分,以及与粘合剂部分相邻的粘合-增强部分,用来增强粘合部分的粘合剂粘接强度。
文档编号H04B1/38GK1479198SQ0314634
公开日2004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30日
发明者李淑镇 申请人: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