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1661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尤其涉及系统中使用的通信方法,装置被插入系统中或者从中被移去。
背景技术
描述一般而言,已经设计了用于恢复网络上装置间通信同步的各种技术。而且,最近几年,数字装置广泛普及,并且用于数字装置的网络也广泛使用。用于连接数组装置接口的典型示例是IEEE 1394标准下的接口。在IEEE 1394的数字网络中,例如,通常使用移去和连接任意装置的功能(即插即用)。即使在这种网络上,如果丢失了同步,则恢复同步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
在使用数字装置的数据通信中,装置在数据发送和接收中必须彼此同步。在数据接收装置中,如果未建立接收数据信号和时钟信号间的同步,则不可能正确地执行数据识别。为了建立同步,典型方案是方案(A)发射数据信号与时钟信号,或方案(B)根据时钟信号再现数据信号。在方案(A)中,传输通路上的同步只在数据发射时建立。方案(B)包括方案(B1),其中通过首先发射用于建立同步的信号、然后发射数据信号而只在数据发射时建立传输通路上的同步,以及方案(B2),其中通过即使不执行数据传输时也发射不携带任何信息的信号(空闲信号)而总是建立传输通路上的同步。
参考图8,下面描述P1394b下的数据发射方案,它是上述方案(B2)的一个示例。首先,每个装置处在未被连接的状态(S1)。在通过传输通路与另一装置相连后,装置检测到连接并且与其它装置交换关于数据传输速率的信息。这使装置能确定其数据传输速率并且然后建立连接(S2)。然后,装置以预定的数据传输速率发射用于在传输通路上建立同步的信号。接着,传输通路两端的装置在传输通路上建立同步(S3)。然后,装置各执行总线初始化、仲裁、并且交换关于其自身装置的信息,从而建立装置间的同步(S4)。在实际数据通信期间,装置根据需要执行其间的仲裁,并且然后进行数据通信(S5)。同样,在P1394b下,在根据即插即用移去或连接装置后,与网络相连的装置的连接状态由总线复位信号改变为传输通路上的同步状态(S3)。在完成了总线复位后,通过数据发射再次执行用于建立装置间连接的步骤。
这里,在即插即用功能可用的网络中,装置的移去或连接可能引起噪声,例如,可能导致在配置网络的装置间的部分传输通路上丢失同步。就这种同步丢失而言,发明人已经用P1394b发现下列现象可能在网络中发生。
在发生图8所述状态转变的通信系统中,装置的移去/连接一般引起配置网络的装置的状态变化,从装置连接的状态(S4)或通信状态(S5)改变为通路同步的状态(S3)。然而,如果装置的移去或连接引起网络的部分传输通路上的同步丢失,则与该传输通路相连的装置状态被改变为通路连接的状态(S2)(参考图8中的虚线箭头)。在这种情况下,装置试图再次进行用于建立同步的过程,然而可能不能成功地建立同步,从而导致过程停止。
此外,在上面的情况下,故障传输通路不能发射总线复位信号。因此,不能重构网络。从而网络被故障传输通路分成两个网络。这样,不可能通过网络上的故障传输通路进行通信。在该情况下,用户一般必须进行下列过程。首先,用户定位故障传输通路。其次,在一个方案中,用户物理上移去并重新连接被定位的故障传输通路。在另一个方案中,用于复位被定位的故障传输通路两端的装置。
发明概述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中即使在配置网络的部分传输通路上丢失同步时也能确保正常通信。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中可以在这种同步丢失下减少用户上的负载。
本发明具有下列特征来达到上述目的。即,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针对用于在由多个装置配置的网络内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包括数据处理部分,用于在从与通信装置相连的另一装置中发射的数据上进行执行预定的处理,并且产生要被发射到其它装置的数据;同步检测部分,用于检测与其它装置的数据通信的同步丢失;数据通信控制部分,用于控制其它装置和数据处理部分间的数据通信,在由同步检测部分检测到同步丢失后,禁用从其它装置到数据处理部分的数据输入或从数据处理部分到其它装置的数据输出中的至少一个,然后再次启用被禁用的数据输入或数据输出;以及连接处理部分,用于在数据通信控制部分再次启用数据输入或数据输出时进行连接处理,用于启用与其它装置的数据通信。
在第二方面,数据通信控制部分包括控制信息保留部分,用于保留表示从其它装置到数据处理部分的数据输入是否被禁用或被启用的信息,以及,在由同步检测部分检测到同步丢失后,改变信息以便表示数据输入在预定的时间段被禁用;以及交换部分,用于当由控制信息保留部分所保留的信息表示数据输入被禁用时,在逻辑上截断从其它装置到数据处理部分的传输通路,并且当信息表示数据输入被启用时使传输通路变为连接状态。
在第三方面,控制信息保留部分把表示逻辑“0”的信息保留为表示数据输入被禁用的信息,把表示逻辑“1”的信息保留为表示数据输入被启用的信息。交换部分包括一个与门,得到由控制信息保留部分持有的信息以及从其它装置接收到的信号。
在第四方面,数据通信控制部分包括控制信息保留部分,用于保留表示从数据处理部分到其它装置的数据输出被禁用还是被启用的信息,在由同步检测部分检测到同步丢失后,改变该信息以便表示数据输出在预定的时间段被禁用;以及交换部分,用于当由控制信息保留部分所保留的信息表示数据输出被禁用时,在逻辑上截断从数据处理部分到其它装置的数据传输通路,并且当信息表示数据输出被启用时连接传输通路。
在第五方面,控制信息保留部分把表示逻辑“0”的信息保留为表示数据输出被禁用的信息,并把表示逻辑“1”的信息保留为表示数据输出被启用的信息。交换部分包括一个与门,得到由控制信息保留部分持有的信息以及要被发射到其它装置的信号。
在第六方面,数据通信控制部分重复地禁用和启用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中的至少一个,而同步检测部分检测同步丢失。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针对用于在由多个装置配置的网络内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中,网络中彼此相连的任意两个装置中的一个是按照第一方面的通信装置。
本发明可以用上述的通信装置或通信系统来实现。而且,本发明可以用由上述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来实现。
按照第一方面,如果丢失了网络中彼此相连的装置间的同步,则这些装置被逻辑上断开一次,并且再被重新连接。这样,便执行了与新连接装置时执行的过程类似的连接处理,从而恢复了这些装置间的连接。因此,随着按照第一方面的通信装置被用作网络的组件,如果配置该网络的部分传输通路上的同步被丢失,则可以恢复装置间的通信并且确保正常通信。同样,上述断路和连接处理由装置自动进行。因此,用户无须执行手工操作,譬如重新连接装置。这样,可以在丢失配置网络的部分传输通路上的同步时减少用户上的负载。
按照第二方面,在检测到同步丢失后,表示数据输入被禁用的信息被保留预定的时间段。同样,当该信息被保留时,装置间的连接被逻辑上截断。这样,可以确保装置间的连接在丢失同步后的预定时间段被截断。
按照第三方面,开关部分由与门构成。因此,通信系统可以用简单结构来实现。
按照第四方面,并且根据第二方面,可以确保装置间的连接在丢失同步后的预定时间段内被截断。
按照第五方面,并且根据第三方面,通信系统可以用简单结构来实现。
按照第六方面,如果一组断开和重连不能成功地进行连接装置的过程,则这组断开和重连重复进行。而且,该断开和重连过程进行到通过成功地进行连接装置的过程而建立同步为止。因此,可以确保同步丢失的装置和正常装置间的通信恢复。
按照第七方面,不是所有配置网络的装置都需要是按照第一方面的通信装置。同样,即使网络任意部分处丢失了同步,也可以恢复装置间的通信并确保正常通信。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本发明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标、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明显。
附图简述

图1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总体配置的说明;图2是详细示出图1所述的装置1的结构和装置2的结构的说明;图3是示出图2所述的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4是示出控制信号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它是图3所述电路的输出;图5是更具体地示出图1所述的装置1的说明;图6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7是示出控制信号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它是图6所述电路的输出;以及图8是示出建立通信前常规系统内的状态转变说明。
优选实施例的说明(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总体配置的说明。在图1中,系统包括树形相连的八个装置(装置1至装置8)。同样,假定系统具有一个特征使得即使在无数据传输期间也总是在每条传输通路上建立同步。具有这种特征的系统的一例是使用P1394b协议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在网络上的任意位置移去或连接即插即用装置之后,可能丢失配置网络的装置间部分传输通路上的同步。特别是,例如,在移去图1所述的装置7之后,可能丢失装置1和装置2之间传输通路9上的同步。
图2是详细示出图1所述的装置1的结构和装置2的结构的说明。装置1和装置2都与网络相连,并且它们通过传输通路9彼此相连。装置1包括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同步检测部分12、数据处理部分13、发射/接收部分14、交换部分15和连接处理部分16。装置2的结构与装置1的结构相同,并且执行与装置1操作相同的操作。注意到,尽管装置1也按照图1与装置3和4相连,然而为了简化说明,图2未示出与到装置3和4的连接有关的部分。下面示例性说明了装置的操作。
发射/接收部分14接收通过传输通路9发射的信号,并且通过交换部分15把信号发送到数据处理部分13。数据处理部分13在从装置2发出的数据上进行预定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处理部分13执行预定的编码转换过程,用于把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可以在装置1内被处理的数据,然后把所产生的数据输出到连接处理部分16。输出数据在装置1内被处理或者被传输到另一装置。要从装置1被发射到装置2的数据被提供给数据处理部分13。数据处理部分13然后产生用于发射到装置2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处理部分13执行预定的编码转换过程(与上述编码转换过程不同),用于把输入数据转换成适用于装置间传输的格式,然后通过交换部分15把所产生的数据发射到发射/接收部分14。发射/接收部分14把通过交换部分15发射的信号发送至传输通道9。已发送信号在装置2的发射/接收部分24处被接收。注意到,在正常数据传输中,交换部分15不限制数据处理部分13和发射/接收部分14间的信号传输。
这里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处理部分13把信息输出到同步检测部分12,该信息表示是否已经建立与发射/接收部分14通过交换部分15提供的信号有关的同步。
同步检测部分12检测同步是否在传输通路9上,即,在装置1和装置2之间丢失。特别是,通过使用保留在数据处理部分13内并表示是否已建立同步的信息来检测同步是否已丢失。即,如果信息表示已经建立同步,则同步检测部分12确定同步已被建立。如果信息表示未建立同步,则同步检测部分12检测到同步已丢失。此外,数据处理部分13保留关于通信状态的各种信息,包括表示是否已建立同步的信息。
或者,可以使用其它信息来检测同步是否已丢失。例如,可以使用表示装置间数据传输的通信速度的信息。在装置间数据传输正常的情况下,该信息表示通信速度(如,100Mbps或200Mbps)。在已丢失同步来停止正常数据传输的情况下,该信息表示数据传输不正常。因此,同样随着使用表示通信速度的该信息,可以检测是否已丢失同步。此外,可以使用,例如表示是否已接收到来自其它方装置的信号的信息来检测是否已丢失同步。例如,在传输通路9是光传输通路的情况下,该信息表示从其它方装置发出的光信号的功率。如果该信息表示未从其它方装置接收到任何信号(尤其是,如果光信号的功率比预定值小),则同步检测部分12可以确定已丢失同步。
同样,同步检测部分12把检测结果输出到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特别是,在从数据处理部分13接收到表示尚未建立同步的信息后,同步检测部分12把逻辑“0”输出到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相反,在从编码之后部分13接收到表示已建立同步的信息后,同步检测部分12把逻辑“1”输出到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
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保留信息(控制信息),表示是否禁用或启用从装置2到数据处理部分13的数据输入以及从数据处理部分13到装置2的数据输出。控制信息按照由来自同步检测部分12的信号输出表示的信息而改变。同样,控制信息作为控制信号被输出到交换部分15。即,在从同步检测部分12接收到表示已丢失同步的检测结果后,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把控制信号输出到交换部分15。在本实施例中,控制信号或者是使交换部分15断开装置的信号(断路信号),或者是使交换部分15重新连接装置的信号(参考图4)。在从同步检测部分12接收到表示未丢失同步的检测结果后,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不输出任何控制信号。
图3是示出图2所述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的结构一例的说明。图4是示出控制信号一例的说明,它是图3所述电路的输出。这里,图3中的Vdd被设为表示逻辑“1”的电压。在图3中,如果来自同步检测部分12的输入表示逻辑“1”(在时间t1前),则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的输出表示逻辑“1”。这里,在由同步检测部分12检测到已丢失同步后(在时间t1处),同步检测部分12的输入从逻辑“1”变为逻辑“0”。这时,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输出控制信号。特别是,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的输出变为逻辑“0”。然后,图3所述的电容器被再充电。接着,在时间段T1过去后(在时间t2处),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的输出变为逻辑“1”。
返回图2的说明,交换部分15根据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的输出连接或断开装置1和装置2。特别是,在从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的输入表示逻辑“0”的信号(断路信号)后,交换部分15断开数据处理部分13和发射/接收部分14。简言之,如果控制信息表示数据输入和输出(从装置2到数据处理部分13的数据输入和从数据处理部分13到装置2的数据输出)被禁用,则交换部分15断开数据处理部分13和发射/接收部分14。同样,在从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输入表示逻辑“1”的信号后,数据处理部分13和发射/接收部分14间的连接得以保持。简言之,如果控制信号表示数据输入/输出被启用,则交换部分15保持数据处理部分13和发射/接收部分14间的连接。例如,在输入图4所述的信号之后,交换部分15在时间t1前保持数据处理部分13和发射/接收部分14间的连接。在时间t1和时间t2之间,数据处理部分13和发射/接收部分14被断开。在时间t2后,其间的连接被恢复。
如上所述,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和交换部分15控制装置2和数据处理部分13间的数据通信。即,在由同步检测部分12检测到已丢失同步后,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和交换部分15禁用装置2和数据处理部分13间的数据输入/输出,然后再次启用它们。因此,如果未建立同步,则装置1和装置2间的连接变为断开状态一次。然后,在时间段T1过去之后,状态通过传输通路9再次变为连接状态。在装置重连之后,连接处理部分16进行用于启用装置1和装置2间数据通信的连接处理。连接处理是进行符合系统中所用标准的预定过程的处理(例如,图8中S1至S4)。该连接处理可以与连接新装置时一般进行的过程相似。这样,再次进行重新构造符合网络中所用标准的传输通路的步骤。因此,可以成功地恢复传输通路。注意到时间段T1由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设定,以便能检测到与其它方装置(装置2)的连接已被截断。
如果任一装置1和2包括同步检测部分12、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和交换部分15,则可以用上述操作恢复传输通路。因此,在整个网络内,通过传输通路连接的任一装置最好都包括上述功能(同步检测部分12、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和交换部分15的功能)。这样,即使在网络任意部分的传输通路上丢失同步,也总是进行恢复传输通路的过程。这样,一般能在整个网络上进行通信。
此外,图1所述的交换部分15可以如下构造。图5是特别示出图1所述的装置1的说明。在图5中,交换部分15包括两个与门151和152。在传输通路9上丢失同步后,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把表示逻辑“0”的信号输出到与门151和152的每一个。因此,来自每个与门151和152的输出都表示逻辑“0”,从而使装置1和装置2间的传输通路9被逻辑截断。相反,在建立同步时,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把表示逻辑“1”输出的信号输出到与门151和152的每一个。这时,按照原状输出被提供给每个与门的数据信号。因此,装置1和装置2之间的传输通路9处于连接状态。这样,随着与门的使用,可以实现交换部分15。注意到装置2的交换部分25内包括的与门251和252的结构分别和与门151和152的结构相同。
在图5中,四个与门151、152、251和252中只有两个与门151和251可以用于截断或恢复传输通路9。用于截断或恢复传输通路9的两个与门的组合不限于上述组合,并且可以是与门152和252、与门151和152、或者与门251和252。
上述说明仅对关于装置1和装置2间连接的结构而作出。这里,按照与装置1相连的装置数目,要求装置1配备有一组(若干组)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同步检测部分12、发射/接收部分14和交换部分15。在本实施例中,装置1与三个装置2至4相连,并因此需要配备有三组上述组件(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同步检测部分12、发射/接收部分14和交换部分15)。此外,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同步检测部分12、发射/接收部分14和交换部分15各被相应地提供给这三个装置(装置2至4)。这时,数据处理部分13把表示已建立同步的信息输出到每个同步检测部分12。每个同步检测部分12检测装置1和相应装置(装置2、3或4)间的传输通路上是否已建立同步。注意到每个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每个发射/接收部分14和每个交换部分15的操作与上述操作相同。
(第二实施例)下面描述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仅在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的结构和操作上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即,在第一实施例中,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在同步丢失后仅产生控制信号一次。相对的,在第二实施例中,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产生控制信号多次。下面的说明主要针对与第一实施例的这种不同。
图6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的结构一例的说明。图7是示出控制信号一例的说明,它是图6所述电路的输出。这里,第一延时部分115和第二延时部分116把逻辑“1”到逻辑“0”的转变分别延时时间段T2和时间段T3。同样,第一延时部分115和第二延时部分116把逻辑“0”到逻辑“1”的转变分别仅延时比时间段T2和时间段T3短得多的一个时间段。
现在,如果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的输入表示逻辑“1”,即,如果同步检测部分12的输出表示逻辑“1”,则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的输出表示逻辑“1”(在时间t1前)。这里,在由同步检测部分12检测到同步丢失后(在时间t1),同步检测部分12的输入从逻辑“1”变为逻辑“0”。这时,如图7所述,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重复地输出控制信号。即,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以预定的时间间隔重复输出表示逻辑“0”的信号和表示逻辑“1”的信号。注意到,逻辑“0”状态继续的时间段T2取决于第一延时部分115的延时时间,而逻辑“1”状态继续的时间段T3取决于第二延时部分116的延时时间。同样,在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的输入返回至逻辑“1”后,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的输出稳定在逻辑“1”。
因此,如果同步检测部分12检测到传输通路9上的同步已丢失并因此输出表示逻辑“0”的信号,则交换部分15重复地连接并断开该装置。这样,即使第一断开过程不能成功地重构装置间的传输通路9,这些装置仍会被再次断开(在时间段T3过去之后)。同样,一旦已经成功地重构传输通路9以建立同步,则不进行断开过程。即,按照第二实施例,在建立同步前,截断传输通路的过程以时间段T3的间隔被重复执行。因此,按照第二实施例,可以以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更有保障的方式恢复装置间的通信。
这里,在第一实施例中,为了确保传输通路的恢复,存在一种延长用于输出断开信号的时间段(T1)的方案。然而,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恢复装置间通信前所用的时间段总是时间段T1。因此,如果时间段T1被设为较长,则在恢复装置间通信前所用的时间段相应地变长。这种恢复前的长时间段会使用户感觉不适。相对的,在第二实施例中,通信的恢复停止输出控制信号。因此,恢复装置间的通信前所用的时间段变短。为此,按照第二实施例,可能减少用户的不适感。
按照上述实施例,在带有彼此相连的多个装置的系统内,如果由于装置的移去或连接而丢失传输通路上的同步,则装置状态变为断开状态一次。这样,装置间的传输通路被重构,从而自动恢复传输通路。
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然而上述说明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可以理解,可以设计许多其它修改和变化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在由多个装置配置的网络内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处理部分,用于在从与通信装置相连的另一装置中发出的数据上进行预定处理,并且产生要被发射到其它装置的数据;同步检测部分,用于检测与其它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同步的丢失;数据通信控制部分,用于控制其它装置和数据处理部分间的数据通信,在由同步检测部分检测到同步丢失后,禁用从其它装置到数据处理部分的数据输入和从数据处理部分到其它装置的数据输出中的至少一个,然后再次启用被禁用的数据输入或数据输出;以及连接处理部分,用于在数据通信控制部分再次启用数据输入或数据输出时进行连接处理,用于启用与其它装置的数据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信控制部分包括控制信息保留部分,用于保留表示从其它装置到数据处理部分的数据输入是否被禁用或被启用的信息,以及,在由同步检测部分检测到同步丢失后,改变信息以便表示数据输入在预定的时间段被禁用;以及交换部分,用于当由控制信息保留部分所保留的信息表示数据输入被禁用时,在逻辑上截断从其它装置到数据处理部分的传输通路,并且当信息表示数据输入被启用时使传输通路变为连接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信息保留部分把表示逻辑“0”的信息保留为表示数据输入被禁用的信息,而把表示逻辑“1”的信息保留为表示数据输入被启用的信息,以及交换部分包括一与门,得到由控制信息保留部分持有的信息以及从其它装置接收到的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信控制部分包括控制信息保留部分,用于保留表示从数据处理部分到其它装置的数据输入是否被禁用或被启用的信息,以及,在由同步检测部分检测到同步丢失后,改变信息以便表示数据输出在预定的时间段被禁用;以及交换部分,用于当由控制信息保留部分所保留的信息表示数据输出被禁用时,在逻辑上截断从数据处理部分到其它装置的传输通路,并且当信息表示数据输出被启用时使传输通路变为连接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信息保留部分把表示逻辑“0”的信息保留为表示数据输出被禁用的信息,把表示逻辑“1”的信息保留为表示数据输出被启用的信息,以及交换部分包括一与门,得到由控制信息保留部分持有的信息以及要被发射到其它装置的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数据通信控制部分重复地禁用和启用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中的至少一个,而同步检测部分检测同步丢失。
7.一种用于在由多个装置配置的网络内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网络内任意两个彼此相连的装置之一是按照权利要求1的通信装置。
8.一种在由多个装置配置的网络内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装置内使用的通信方法,该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处理部分,用于在从与该通信装置相连的另一装置发出的数据上进行预定处理并且产生要被发射到其它装置的数据,该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同步检测步骤,用于检测与其它装置的数据通信的同步丢失;数据通信控制步骤,用于控制其它装置和数据处理部分间的数据通信,在同步检测步骤中检测到同步丢失后,禁用从其它装置到数据处理部分的数据输入和从数据处理部分到其它装置的数据输出中的至少一个,然后再次启用被禁用的数据输入或数据输出;以及连接处理步骤,用于在数据通信控制步骤中再次启用数据输入或数据输出时进行连接处理,用于启用与其它装置的数据通信。
全文摘要
一种通信系统,其中即使在配置网络的部分传输通路上丢失同步时也能确保正常通信。该系统要在由多个装置配置的网络内进行数据通信。同步检测部分12检测通过网络彼此相连的装置1和2间数据传输的同步丢失。在由同步检测部分12检测到同步丢失后,包括在装置1内的控制信息保留部分11和交换部分15造成与装置2的连接被截断,然后再次造成与装置2的连接。在由交换部分15引起装置1和2间的连接后,连接处理部分16进行连接处理,用于启用这些装置1和2之间的数据通信。
文档编号H04L7/00GK1486054SQ03155179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8日
发明者木下圭介, 郡俊之, 森仓晋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