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电池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812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离式电池电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与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绳头戴送受话器的分离式电池电源。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包括头戴送受话器和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的头戴送受话器系统、用于这种系统中的头戴送受话器和用于这种系统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20世纪末以来,蜂窝电话产业在世界上已有巨大发展。最近这些年来,这种发展,从最初的模拟系统,例如由标准AMPS(高级移动电话系统)和NMT(北欧移动电话)所定义的那些系统,已几乎全部集中到了用于蜂窝无线电网系统的数字解决方案的标准上,例如D-AMPS(例如,如EIA/TIS-IS-54-B和IS-136所定义)和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不同的数字传输方案用于不同的系统中,例如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目前,蜂窝技术正进入所谓的第三代,比起前述的第二代数字系统具有数种优势。在这些优势中,可提供增加的带宽、允许更复杂数据的有效通信。第三代移动系统在欧洲称为UMTS(通用移动电话系统),在美国称为CDMA2000,在日本已有一定程度的实施。而且,普遍认为第一代个人通信网络(PCN)(采用可以方便携带并可在家里、办公室、街道上和汽车上打电话和接收电话的低成本、袖珍型无绳电话机)将由例如使用下一代数字蜂窝系统基础设施的蜂窝运营商来提供。
随着移动通信终端的使用增加,人们希望这些装置的操作又容易又方便。具体地说,移动蜂窝无线电话的制造商们长久以来一直在寻求提供有效的免提操作。例如,在汽车上,为了司机的安全和方便,需要提供免提电话。利用免提操作,汽车司机就可以用双手来控制汽车。
免提操作的一种方法是增加电话送话器和扬声器的增益,允许用户从距装置有一定距离处说话和接听。这种电话通常称作扬声器电话,但是用这种方式构建的系统会有一些问题。例如,来自环境噪声的反馈和干扰常常使得难于清楚地理解用户说的话。为了有助于解决因环境噪声造成的问题,将通过导线连接到无线电话主机上的外接送话器设置在靠近用户的口部,送话器的增益就可降低。不过,电话的扬声器仍必须以高音量工作,这样就降低了所接收电话的私密性。
另一个解决方案是具有送话器和扬声器的头戴送受话器,用电缆将头戴送受话器连接到电话主机装置。头戴送受话器虽然有了改进的性能和私密性,但仍是用导线连接到无线电话装置上。导线连接常常不方便,特别是用于便携式无线电话上。
为此,已研发出无绳头戴送受话器,可与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在当今的无绳头戴送受话器系统中,通信可以通过远红外辐射或无线电传输来实现。也已公开包括有蓝牙技术的头戴送受话器,用于和通信终端(例如移动电话)作近距无线电通信。
为了使无绳或无线头戴送受话器工作,需要电源装置。由于不用电缆,电源装置必须被包括在头戴送受话器中,通常是使用电池,也就是说,在使用头戴送受话器时电池必须由用户携带。结果,一般便携式无绳装置,特别是无绳头戴送受话器,就会有强烈的但又有些矛盾的市场需求它们应尽可能又小又轻,且电池应尽可能持久耐用。但是,本专业的技术人员都清楚耐用电池比使用期限短的电池要大和/或重,而且制造商们始终在努力将他们的产品做成越来越小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显然,能找到如何将最小的产品和最长的电池工作时间结合起来的解决方案的制造商就会具有巨大的竞争优势,虽然在尺寸/重量和电池工作时间之间总会有一定程度的折衷。
克服传统头戴送受话器解决方案缺点的一种尝试在授予Rydbeck的美国专利5,590,417中公开,所述专利已作为参考包括在本文中,它建议用无线装置进行头戴送受话器和便携式无线电话装置之间的通信。而且,头戴送受话器以两种方式工作。按照第一种方式,将头戴送受话器安装在无线电话上,用作扬声器和送话器。头戴送受话器也可与无线电话主机分离,设置在用户的头部。在这种工作方式下,通电话时,头戴送受话器从无线电话接收通信信号或将通信信号发送到无线电话,这样就可提供免提操作。当安装在无线电话上时,头戴送受话器中的电池可以从无线电话充电。这种解决方案的缺点是头戴送受话器必须存放和安装在电话上。无绳头戴送受话器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通信终端(例如移动电话)可以放在例如提袋或口袋里,而头戴送受话器存放在需要时很容易拿到的其它地方。
所以,无绳头戴送受话器的技术仍然需要改进,以满足市场对尺寸、电池工作时间和易于使用的需求。
发明概述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与先有技术有关的上述缺陷。
按照第一个方面,利用头戴送受话器系统来所述目的达到,所述头戴送受话器系统包括用于与通信终端进行声频数据无线通信的头戴送受话器,所述头戴送受话器包括电源装置,其中,与通信终端分离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包括用于所述电源装置的充电器。这样,通过在不用时将头戴送受话器存放在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中,就可以得到重量轻的头戴送受话器,并仍保持有长的电池工作时间。而且,利用这种解决方案,如果仅使用头戴送受话器的功能,即基本上是语音通信,则不需要去取出通信终端,例如电话、电脑、或可通信连接到头戴送受话器的其它装置。而且,由于除了充电器以及支承和保护头戴送受话器的装置之外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不一定需要包括其它的元件,所以它可以相应地适合于此目的。而且它也不会盗用通信终端的功率,由于终端通常不用头戴送受话器也可工作,盗用通信终端的功率是人们所不希望的。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头戴送受话器和充电器头戴送受话器不必与确定的终端相关联。当把能够与不同的终端通信的收发信机装置包括在所述头戴送受话器中时,例如当利用蓝牙时,从这些终端之一向头戴送受话器充电显然是非常不实际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包括所述头戴送受话器存放其中的保护外壳。头戴送受话器最好是重量轻的装置,但同时一般将它做成细长形的,以便在佩戴时能从用户的耳朵向下延伸到或接近用户的口部。这就是说,头戴送受话器常常是一种精细的装置,需要安全存放。所述实施例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当不使用头戴送受话器并且将它放入保护外壳中时,头戴送受话器中的电源装置将同时被充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包括附装装置,用于附装到用户的身体或衣服上。这提供了又一优点,即,用户可以随身携带无绳头戴送受话器,即使不用的话,同时也就是存放。当头戴送受话器要用来和可能设置在不同位置(例如在不同的房间里、汽车里、家里或工作地点)的不同装置通信时,这个特性也很有利。在任选的或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包括附装装置,用于将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机械附装到汽车上,或将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的充电器电连接到所述汽车的电源上。这样,就可能利用例如汽车电池来为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的较高容量的充电器充电,而不是为头戴送受话器本身较低容量的电源充电。
最好,头戴送受话器的所述电源是可再充电的电池。但也可以是大容量的电容器。而且,所述充电器最好是可再充电的电池,但也可以是大容量的电容器。电容器和电池的组合也可以。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器可以连接到汽车电池上,对充电器再充电。不用可再充电电池或电容器的话,充电器也可包括可更换的标准原电池。
最好这样设计头戴送受话器系统,以便把所述电源装置的大小选择成在需要再充电之前持续一个短的时段,用于声频数据通信、在声频数据和声频信号之间进行转换以及传输声频信号。所述短的时段可以是零到两小时的范围之内或例如在30分钟到1小时的范围内,即延续大约一次电话呼叫后才需要电源装置再充电。这样,可以使所述电源装置非常小,又很轻。
按照第二个方面,通过用于在不用头戴送受话器时支承头戴送受话器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来实现所述目的,其中,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与头戴送受话器可以与其通信连接的通信终端是分离的,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包括电充电器和在充电器和由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携带的电源装置之间建立电接触、以便从充电器向该电源装置充电的装置。
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最好包括用于将头戴送受话器存放于其中的保护外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包括装载头戴送受话器的外壳,此外壳可以转换成台式,放在水平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包括附装装置,用于将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附装到用户的身体或衣服上。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也可包括附装装置,用于将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机械附装到汽车上,或将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的充电器电连接到所述汽车的电源上。
此外,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可以包括头戴送受话器的固定装置,用于机械固定存放于其中的头戴送受话器。所述头戴送受话器固定装置最好设计成维持所述充电器和所述电源装置所共用的接触装置之间的电接触。
按照第三个方面,通过用于与通信终端进行声频数据无线通信的头戴送受话器来实现所述目的,所述头戴送受话器包括电源装置,其中所述头戴送受话器可附装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上,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与所述通信终端分离并包括用于电源装置的充电器。
按照第四个方面,通过头戴送受话器系统来实现所述目的,所述系统包括用于与通信终端进行声频数据的无线通信的头戴送受话器,所述头戴送受话器包括电源,其中,所述电源分成两部分可连接到市电插座以便再充电的耐用电源装置和可连接到所述耐用电源装置以便再充电的短期电源装置,所述短期电源装置被包括在头戴送受话器中,而所述耐用电源装置被包括在当头戴送受话器不用时存放头戴送受话器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中。
附图简要说明现参考仅以实例的形式给出的并按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图1示意地说明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和用于无线电通信终端的无绳头戴送受话器;图2示意地说明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绳头戴送受话器;图3示意地说明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图4和5示意地说明图2的放入图3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中的头戴送受话器;图6示意地说明用于不同通信终端的无绳头戴送受话器;图7示意地说明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头戴送受话器的电路;图8示意地说明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在汽车内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图9示意地说明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中存放头戴送受话器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图10示意地说明头戴送受话器和图9的设置成台式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
图11示意地说明台式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其中没有放入头戴送受话器。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涉及用作通信终端或与通信终端一起使用的无绳头戴送受话器。无绳头戴送受话器是指设置成由用户穿戴作为通信接口的一种装置,它至少包括扬声器、送话器和通过声频数据的无线传输与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装置。此外,头戴送受话器设置成具有某种形式的附装装置,用于将头戴送受话器定位和保持在用户身上的优选位置,即扬声器基本上放在用户的耳边,而送话器放在用户口部附近。这样,头戴送受话器可以包括用于通信终端(例如移动电话)的全部特征,但也可以仅构成用户的声频接口。以下的说明针对后一实施例,但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也同样适用于第一实施例。
参阅图2和图7,图中示出无绳头戴送受话器1。外壳11携带必要的电子部件并包括或连接到设计成携带送话器4的长形构件7。扬声器6也设置在外壳11中,图2中未示出。头戴送受话器包括附装到用户上的装置8,在所示实施例中是耳夹8的形式,用来夹在用户的耳垂后面。应当指出,将头戴送受话器附装到用户上的装置的具体实现方案对于本发明来说并不关键,而所示实例示出的是优选实施例。也可任选地采用带或其它装置将头戴送受话器1附装在头部附近。
头戴送受话器1与至少一个通信终端结合使用。在此,主要结合可以与便携式无线电通信终端(例如移动电话)一起使用的头戴送受话器1来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但术语”通信终端”包括设计用来与无线电站台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所有移动设备,所述无线电台也可以是移动终端或者例如固定基站。所以,术语”无线电终端”包括移动电话、寻呼机、通信装置、电子组织器、智能电话、PDA(个人数字助理)、车载无线电通信装置等等以及设计用于WLAN(无线局域网)中进行无线通信的便携式手提电脑。而且,术语”无线电终端”应理解为包括设置成进行无线电通信的任何固定装置,例如移动网络β站、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电话、IP电话、台式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等,设计成互相或与其它无线电站进行无线电通信,并且其中便于使用声频接口来说话和收听。头戴送受话器和通信终端之间的传输当然可以是任何一种无线应用,除声频外还包括例如远红外光。另外,应强调的是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用来表示所包括的特征、元件和步骤的术语”包括”绝不能理解为除了明白说明的那些之外,其它的特征、元件和步骤就不存在。
图7示出头戴送受话器1的电路,虽然除了公开的之外也可采用更多的元件。包括用于声频数据的收发信机装置2。在无线发射和接收的头戴送受话器1的情况下,收发信机装置2包括天线5或连接到天线5。在利用远红外发射(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收发信机最好连接到发光器和光检测器上,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和光电二极管。声频数据通常是以例如无线电或远红外的已调制载波信号在通信终端和头戴送受话器之间传送。因此,在头戴送受话器1的收发信机装置2中还包括声频转换器,用来在声频数据和声频信号(例如语音)之间进行转换。收发信机装置2连接到扬声器6和送话器4。电源装置3向头戴送受话器1的电子部件提供电能。为了能够使电源装置充电,将连接器9、10连接到电源装置3,最好从外壳11的外面就可接入。正如以下将进一步说明的,当把头戴送受话器附装到单独的充电器上时,可以对电源装置3进行再充电。作为代替通过连接器9、10直接电连接的不同方案,也可以提供电感性的将能量耦合到电源装置3的装置。这种电感性的耦合装置已众所周知,并用在许多可再充电的产品上,以免去直接的电接触。电感耦合器是很符合需要的,因为可以避免接触失效的可能性,无论是机械的还是由于环境污染所引起的失效。电源装置3最好是可再充电电池,但也可以是电容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头戴送受话器1的收发信机装置2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与通信终端进行双工通信。头戴送受话器1还包括发射和接收元件,例如天线5,用于发射和从通信终端接收信号。对于RF(射频)信号,天线可以是小型线圈或导线或平面型导电材料,设置在头戴送受话器1的实体内,或位于耳夹8中。在优选实施例中,收发信机装置2和天线5可以按照蓝牙技术设计,用于短距离的无线电通信。接收器检测和解调来自天线的信号,产生声频信号。可以采用数种类型的调制,包括频率调制(FM)、脉冲宽度调制(PWM)、幅度调制(AM)、单边带调制、四相移相键控(QPSK)等。接收器产生的声频信号传送到声频放大器,再到扬声器6。送话器4将头戴送受话器用户发出的语音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最好提供到收发信机装置2的带通滤波器上,以降低外部噪声。滤波器的输出由适合的放大器放大,其输出提供到收发信机装置2的发射器上。收发信机装置2调制RF载波并具有放大的输出。应当指出,收发信机装置2也可以包括合适的信号调节部件。在任一个实施例中,将已调制载波耦合到天线5,天线5进行辐射供通信终端接收。
应当指出,本发明同样适用于仅设计用于发射的头戴送受话器,它只有送话器而没有扬声器,相应地也适用于仅设计用于接收的头戴送受话器,它只有扬声器而没有送话器。
图1示出用于本发明的典型场所,其中头戴送受话器1可用来通过第一类型传输链路36将声频数据传送到无线电话30和传送来自无线电话30的声频数据。所述无线电话30通过第二类型的通信链路与移动电话系统的基站38进行通信。在设计用于无线电通信的蜂窝移动电话30的实施例中公开了通信终端。终端30包括机框或机壳34,它支承送话器32形式的用户声频输入装置和扬声器33形式的用户声频输出装置或连接到耳机的连接器(未示出)。一组键、按钮等构成数据输入界面35,按照已有技术,可用于例如拨号。还包括数据输出界面,它包括设计成以技术人员已熟知的形式显示通信信息、地址列表等的显示器31。无线电通信终端30包括无线电发射和接收电子部件(未示出),并且设计有天线,例如传统的短截线天线或外壳34内的内置低矮天线装置,用于通过空中接口,例如由GSM、UMTS、或CDMA2000所定义的接口与基站38通信。在所示实施例中,终端30由于有其自身的声频接口32、33,没有头戴送受话器也完全能工作。在另一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没有扬声器33,或没有送话器32,或二者都没有,仅能用于通过使用头戴送受话器1来传送声频信号。
头戴送受话器1和通信终端30之间的通信最好通过传输接口进行,所述传输接口不同于终端30和网络基站38之间的通信接口。已提出蓝牙作为一种实施例,它利用单独的无线电频带作短距离的通信。虽然用于无线通信的其它类型的接口也可使用,但这些细节对于理解和实施本发明并不重要。
为方便使用,头戴送受话器应尽可能小和轻。为此目的,本发明建议对头戴送受话器1使用分离式电池配置,如图2-5和8-11所示。将小和低容量的可再充电电源装置3用在头戴送受话器1中,如前结合图7所述。将第二电源41用在单独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40中。第二电源41最好也是可再充电的,但也可以设计成用于头戴送受话器1的第一电源装置3的充电器。在另一实施例中,标准的原电池用作第二电源,即充电器。这种原电池在商店里,例如超市和加油站,都很容易购到。由于这种分离式电源,头戴送受话器1中就可有最轻的电池重量,使用时用户头部需支承的重量就可减到最小。不用的时候,头戴送受话器1存放在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40中,此时头戴送受话器1由充电器41充电。为此,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40包括充电器触点42、43,用于与共同使用的电源装置触点9、10电接触。或者,也可以使用如前述的电感性解决方案,来代替直接电接触结构。第二电源装置或充电器41最好是可再充电的电池,但也可以是大容量的电容器。
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40的充电器41最好能连接到另一装置以便对充电器41再充电,例如连接到市电插座。这种连接可以通过导线连接,或例如通过连接市电的接插板(台),将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40放在其中进行再充电。
图3示出单独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40的实施例,也示出了内置充电器41。图4和5示出支承有头戴送受话器1时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40,示出的是截面图。为使图更清晰易懂,在这两个图中都没有画出充电器。如图所示,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40最好包括保护外壳。在公开的实施例中,保护外壳包括盒体47,它具有枢轴式铰接在盒体上的盖子48。保护外壳内部还包括加工成可支撑和保护设置在其中的头戴送受话器的形状的支撑部分44、45。形成加长孔46,以便容纳头戴送受话器的带有送话器4的长形构件7。支撑部分还要加工成可容纳耳夹8的形状。用于存放时将头戴送受话器保持在适当位置的头戴送受话器固定装置,如果不是完全由头戴送受话器电源3和充电器41之间共同使用的连接件9、10、42、43的互连来提供,也可单独实现。头戴送受话器固定装置也可以由构成”定位销(click)”锁的成形部分来实现,最好通过头戴送受话器外壳11和支撑部分44、45之间的咬合来实现,其方式类似于钢笔和笔帽之间的互连。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40还可包括将其附装到用户的装置,例如皮带夹(未示出)。
根据头戴送受话器将如何使用,可选择不同尺寸和容量的电源装置3。在一个实施例中,将电池工作时间相当于一次平均电话通话的电源装置3用在头戴送受话器1中。不用说,一次通话的平均时间对各用户是各不相同的,按照本发明,用户为其需要可选择和采用尽可能小的电池。不用时,头戴送受话器1存放在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40中进行再充电。将充电器和保护外壳组合到头戴送受话器中,很是有利,因为头戴送受话器在不用时总是要放在某个地方。而且,当设计成和移动通信终端或和位于不同地方的其它通信终端一起使用时,需要有某种夹紧解决方案,以便在不用时支承头戴送受话器1。这种夹紧解决方案,如果和头戴送受话器结合在一起,就会使头戴送受话器又大又重。
图8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的不同实施例。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80适合于交通工具,例如小汽车使用,此时,使用附装装置81可以很方便地将其附装到例如仪表板上。附装装置81的外部以及最好平表面涂敷有粘接剂层或磁体。或者,附装装置81可以包括一对协同工作的元件,其中一个元件基本上一直固定在车辆上,另一个元件固定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80上,这样,可以将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80从汽车上卸下。在此实施例中,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80还可包括保护外壳,虽然图8中未示出。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80利用交通工具上现有的电源,例如汽车电池或发电机,来给第二电源或充电器86充电。图8示出典型的实施例,其中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80通过连接线85连接到汽车电池82的电极83、84。连接线85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者,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80可通过某种可断开的连接件(未示出)连接到汽车电池上。所述连接件可以例如附装到标准12伏香烟打火机的输出上。在所述适用于交通工具的实施例中,第二电源86还可包括变压器86,以获得适用于第二电源的充电电压。不用说,图8的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具有电源的其它类型的交通工具,例如船舶,飞机等。
图9-11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图中包括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90,和图3很相似。而且,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90也包括电源、导线和连接件,如图3所示和结合图3所作的说明,但为清晰起见,在图9-11中这些元件都未示出。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90包括另一特征,即,它可以折叠成台式,这样可将其方便地放在水平表面上,例如桌子上。此特征示于图10,图中头戴送受话器1放在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90中,在图11中仅示出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90。按照所示实施例,完全打开盒体92的枢轴铰接盖91,这样盖子91的上表面就成为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90的支撑表面。任选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90中的第二电源,即充电器,可以连接到市电插座,最好通过软电线。这样,在设置成台式时,第二电源也可方便地充电。
按照所述发明,本发明涉及一种头戴送受话器系统,它包括头戴送受话器1和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40,其中电源容量被分在二者之间。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最好设计有附装装置,以便将其戴在用户身体上,例如附装在衣服上的皮带夹、项链或夹子等。或者,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可以设计成放在或安装到另一物体上。由于可以实施本发明的头戴送受话器1可用来通过许多不同的通信终端进行通信,所以,在蓝牙实现方案的情况下,对于支持有关蓝牙简档的任何通信终端,不把电池充电器的功能41限于这些通信终端中的一种会是很有利的。图6示出用户60戴有具有蓝牙传输能力的头戴送受话器1。头戴送受话器1通过蓝牙与移动电话30进行通信连接,再通过移动电话网络进行通信。而且,同一头戴送受话器1也可通过蓝牙与用户办公室或家里的PSTN或IP电话61进行通信连接。因此,头戴送受话器1可以连接到数个通信终端,移动的或固定的。但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可通信连接到不同终端的头戴送受话器不必对那些不同的终端使用同一传输接口。尽管如此,通过提供特殊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它与通信终端分离,且最好还具有保护外壳或结构40,按照本发明的头戴送受话器系统因其重量轻而使用便捷,不用以及运输时的存放安全方便,而且电池耐用。最好把头戴送受话器的电源装置的大小选择成在需要再充电之前能持续工作一段短的时段,用于声频数据通信、在声频数据和声频信号之间进行转换以及传输声频信号。头戴送受话器的通话时间可以在零到两小时之间,最好头戴送受话器的通话时间在大约30-60分钟范围内。这个短的时段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足以延续大约一次电话通话,然后电源装置需要再充电,但不需太长。这样,电源装置就可以作得非常小,又很轻。最好,在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的第二电源必须充电或更换之前,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应能使头戴送受话器的电源至少充电10次。这样,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最好能向头戴送受话器提供大约600分钟的通话时间。
以上对本发明的原理、优选实施例以及工作方式作了说明。但不应认为本发明仅限于上述特定的实施例。例如,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40可以仅包括充电器41和将头戴送受话器1连接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40上的装置,而没有任何保护外壳。这种实施例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40当然比图示的要小得多,例如可以设置在项链中。所以,应认为上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而且应理解在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在这些实施例中作各种改动。
权利要求
1.一种头戴送受话器系统,它包括头戴送受话器,用于与通信终端进行声频数据的无线通信,所述头戴送受话器包括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通信终端分离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包括用于所述电源装置的充电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送受话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包括保护外壳,用于把头戴送受话器存放在其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送受话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包括附装装置,用于附装到用户身体上或衣服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送受话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包括附装装置,用于将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机械附装到汽车上,并且用于将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的所述充电器电连接到所述汽车的电源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送受话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是可再充电电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送受话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是大容量电容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送受话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是可再充电电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送受话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是大容量电容器。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头戴送受话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可以连接到汽车电池上以便对所述充电器再充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送受话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是原电池。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送受话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把所述电源装置的大小选择成在需要再充电之前持续一个短的时段,用于声频数据通信、在声频数据和声频信号之间进行转换以及传输声频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头戴送受话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的时段在零到2小时的范围内。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头戴送受话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的时段在30分到1小时的范围内。
14.一种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用于在不使用头戴送受话器时支承头戴送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是与所述头戴送受话器可以与其通信连接的终端分离的,并且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包括电充电器以及在所述充电器和由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支承的所述头戴送受话器的电源装置之间建立电接触以便从所述充电器向所述电源装置充电的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外壳,用于把头戴送受话器存放于其中。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放头戴送受话器的外壳,所述外壳可以转换成台式,放在水平面上。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附装装置,用于将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附装到用户身体上或衣服上。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附装装置,用于将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机械附装到汽车上,并且用于将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的所述充电器电连接到所述汽车的电源上。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戴送受话器固定装置,用于以机械方式固定存放于其中的头戴送受话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送受话器固定装置设计成在所述充电器和所述电源装置的共用接触装置之间保持电接触。
21.一种用于与通信终端进行声频数据的无线通信的头戴送受话器,所述头戴送受话器包括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送受话器可以附装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上,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与所述通信终端是分离的并且包括用于所述电源装置的充电器。
22.一种头戴送受话器系统,它包括用于与通信终端进行声频数据无线通信的头戴送受话器,所述头戴送受话器包括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分成两部分可以连接到市电插座以便再充电的耐用电源装置以及可以连接到所述耐用电源装置以便再充电的短期电源装置,所述短期电源装置被包括在所述头戴送受话器中,而所述耐用电源装置被包括在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中,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用于当不用所述头戴送受话器时存放所述头戴送受话器。
全文摘要
头戴送受话器系统包括与通信终端(30)进行声频数据的无线通信的头戴送受话器(1),所述头戴送受话器包括电源装置(3),其中与所述通信终端分离的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40)包括供所述电源装置使用的充电器。这样,可以通过在不使用头戴送受话器时将其存放在头戴送受话器支承装置中来获得重量轻的头戴送受话器并且仍然维持长的电池工作时间。此外,所述头戴送受话器不限于接入所述通信终端(30),也不从所述通信终端(30)盗用电能。当所述头戴送受话器(1)可以用于一个以上的终端时,这是有利的,因为所述终端(30)通常没有所述头戴送受话器也能工作。
文档编号H04M1/05GK1706171SQ200380101719
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2日
发明者A·赖德格伦, R·维斯托尔姆 申请人: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