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文档序号:758792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利用在快速发展。最近,用扩展码对话音等的信息进行编码并多路复用来进行通信的CDMA(码分多址)无线通信装置普及开来,使无论在何时、何地、与何人都可进行高速通信成为可能。作为CDMA无线通信系统,例如1xEV-DO(1xEvolution data Only)无线通信系统是已知的。因为1xEV-DO无线通信系统中,是按可变比率进行通信(最有效型无线通信系统)的,因此传输速度越高越满足用户要求。
但是,1xEV-DO这种最有效型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不能任意指定传输速度,而是根据电波状态变动。因此,需要容易确认电波状态、对应该电波状态控制通信方法的技术。例如特开平5-207544号公报中记载一种有关无线便携终端系统,从接收信号的电场强度信息、杂音信息等和预先测定的通信质量判定结果判定通信质量,在显示器上显示可/不可进行话音通信、可/不可进行数据通信、可进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的最大数据通信速度。另外,特开2003-125440号公报中记载一种决定移动台与基站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决定无线信道的控制台,对与分配的无线信道对应变化通信速度的移动台,算出可分配的各无线信道的吞吐量,根据算出的吞吐量将无线信道分配给上述移动台。
还有,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一边在小区(来自基站的电波到达的范围)之间移动一边与各小区内的基站通信。此时,需要在小区之间进行移动也是通信继续的跨带(或断带)技术。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从与1台终端同时进行通信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中选择通信状态最好的基站继续通信的软跨带(或软断带)技术(例如参考3GPPTR25.832 5.2章、3GPP2 CA0003.4章)发明内容如上所述,1xEV-DO这种最有效型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速度越高越满足用户需要。但是传输速度不能由用户任意指定,除电波状态外,也根据其他用户的通信状况变动。例如有时会由于小区内终端数增加和使用的业务,使得传输速度降低。即,即便是接收强度大的通信环境下,小区内的多个终端进行大容量的数据通信时,不能期待高传输速度的通信。
因此,可认为,使用根据电波状态和其他用户的通信状况而变化传输速度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用户,想得知在自身所处环境下可发挥多少传输速度的这种要求,今后会产生。
然而,上述特开平5-207544、特开2003-125440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中,由于在通信质量的判定和吞吐量的算出中需要实际进行通信,对其他用户产生通信质量降低等的影响。因此,很难说求出了现在的最佳传输速度(吞吐量),对于系统提供者和利用者而言,不容易使用。
而且,根据电波状态和其他用户的通信状况而变化传输速度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软跨带时,希望实现可选择在该通信环境中能够发挥最大吞吐量的基站来通信的终端。
但是,上述3GPP TR25.832 5.2章、3GPP2 CA0003.4章记载的软跨带以电场强度作为主要信息来推定通信质量并实施基站的切换,因此产生仅能在实际传输可能的速度以下进行信息传输的现象。因此,对于提供最大传输速度下的信息传输能力的系统提供者和期待最大传输速度下的信息传输能力的用户,变成不是所期望的系统了。
鉴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终端,在根据电波状态和其他用户通信状况而变化传输速度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不进行通信时(待机状态)也可获知通信时可能的传输速度(预期吞吐量)。
而且,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终端,在根据电波状态和其他用户通信状况而变化传输速度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选择能够发挥出最大吞吐量的基站来进行通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是,终端在待机状态中,基于从多个基站接收的数据包中包含的信息而求出通信时使用可能的传输速度,使求出的预期吞吐量选择更高的扇区(sector)。
各个数据包由报告信息区域和通信信息区域构成,上述报告信息区域和上述通信信息区域各自由时分的多个时隙构成。在上述报告信息区域和上述通信信息区域的各个时隙中包含监控信号,而且在上述报告信息区域的时隙中包含表示扇区内进行通信的终端数的信息。
本发明的终端,根据由上述监控信号求出的对各基站的要求传输速度、上述终端数、从通信信息区域测定的使用中的时隙数和空闲时隙数,求出对各基站的预期吞吐量,将这些预期吞吐量中最高的预期吞吐量显示在显示部。由此,在进行通信时,与预期吞吐量最高的基站进行通信即成为可能。
根据本发明,因为在待机状态中,算出预期吞吐量,可显示在终端的显示部,所以即使用户不进行通信也可获知预期吞吐量。
而且,根据本发明,因为可选择能够发挥高的吞吐量的扇区,从而可进行高效率的数据通信。


图1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终端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数据包的结构的图;图4是决定选择扇区的流程图;图5是待机状态中算出预期吞吐量的详细流程图;图6是表示决定要求传输速度时使用的表的结构的图;图7是求出使用的数据时隙数和空闲时隙数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求出预期吞吐量的计算式的图;图9是表示现有的终端的显示部上显示的电波强度的显示例的图;图10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终端的显示部上显示的预期吞吐量的显示例的图;图11同样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终端的显示部上显示的预期吞吐量的显示例的图;图12是表示使用具体参数说明终端的动作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图13同样是是表示使用具体参数说明终端的动作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图14是表示时隙分配状况的图;图15是表示预期吞吐量的算出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终端(100-1,100-2,...)与无线通信装置(本实施例中为基站)300-1之间确立无线信道。这里,在本实施例中,基站300-1管理的无线区域叫做扇区200-1,在扇区200-1内,多个终端(100-1,100-2,...)可与基站300-1连接。扇区200-2,200-3,200-4,...等也同样。而且,为了可跨带,像扇区200-1,和扇区200-2那样,相邻的扇区之间是交叠的。
基站300-1,300-2通过有线连接与基站控制装置400-连接1。同样,基站300-3,300-4通过有线连接与基站控制装置400-2连接。
基站控制装置400-1,400-2通过有线连接与互联网(Internet)、公共通信网等的网络(Network)500连接。
终端经由上述无线信道接收从基站发送的数据包1000。数据包1000包括含有基站的状态、终端连接基站所需的各种信息的报告信息1050以及用户实际处理的通信数据(通信信息)(下面叫业务数据)1100,对此将在后面详细说明。报告信息1050和业务数据1100都由多个作为被时分的单位的时隙聚集而成,各个时隙中搭载监控信号(pilot signal)1200。终端通过接受的监控信号测定接收强度(收信功率),求出后述的与通信质量相关的参数。该与通信质量相关的参数使用来自基站的信号功率与其他收信功率(干扰杂音功率)的比C/I(载波对干扰功率比)值。业务数据区域1100是容纳用户的通信数据的区域,每个时隙是发向不同用户的数据。容纳的用户通信数据不存在的情况下,时隙是空闲状态,本实施例中叫做空闲时隙。
终端100-1进行数据通信时,首先对基站300-1进行连接要求。基站300-1从终端100-1接收到连接要求后,确立与基站控制装置400-1的信道,之后,向终端100-1分配无线资源。由此,确立终端100-1和基站300-1之间的无线信道。无线资源的分配处理和与基站控制装置或比其更上级的网络进行通信时可另外设置认证和计费功能等。
确立了无线信道、已能进行数据通信的终端100-1,算出自身所处环境下能够接收数据的最大传输速度,对基站300-1提出要求。基站300-1按终端100-1要求的传输速度发送数据。另外,关于要求的传输速度的算出,使用后述的图6所示表。
图2是表示终端结构的框图。终端(100-1,100-2,..。110-1...)各自具有天线170、发送接收部110、信号处理部120、I/O控制部130、外围装置部140、处理器150和存储器(存储部)160。
外围装置部140具有由输入数据和指示(发送指示等)的按钮构成的输入部140-1、显示预期吞吐量等的显示部140-2和扬声器140-3。输入部140-1可以是触屏和鼠标指向器、麦克风等。或者还可具备图上未示出的用纸等输出显示部140-2上显示的结果的输出部。
发送接收部110经由天线170接收从基站发送的包含报告信息和业务数据的数据包,或经由天线170向基站发送数据包。另外,发送接收部110为了与基站之间进行通信而执行移相键控(Phase Shift Keying,PSK)技术等的调制解调处理。
信号处理部120从上述接收数据包中包含的报告信息1050和业务数据1100算出预期吞吐量,决定选择扇区。算出的预期吞吐量显示在显示部140-2上。
存储器160上存储有处理器150执行的预期吞吐量算出、选择扇区的决定和与决定的选择扇区内的基站的连接等的控制程序。
图3是表示数据包1000的结构的图。数据包1000如下构成。数据包1000分为报告信息区域1050和业务数据(通信数据)区域1100。报告信息区域1050和业务数据区域1100各自由时分的多个时隙构成。本实施例中,1个时隙是1/600ms(=约1.67s)。报告信息区域1050由8个时隙(或16个时隙)构成;业务数据区域1100由248个时隙(或240个时隙)构成。各个基站向这些合计起来为256个时隙(=约426.67ms)中放入需要的信息,将其作为1个周期,连续发送到终端。另外,各个时隙组合有2个半时隙,在各个半时隙的中心容纳有监控信号1200。
报告信息数据1050中容纳表示基站连接的终端数的信息等。
业务数据区域1100中包含对终端的通信数据(通信信息)。哪一个时隙中容纳对哪一个终端的数据由基站来决定。未分配给任何终端的时隙为空闲时隙。即,空闲时隙中为不包含通信数据的状态。另外,各时隙中容纳的数据由基站用各终端的固有密钥编码。基站在确立终端与基站的无线信道之时,将上述密钥作为无线资源之一也通知给终端。终端将从基站接收的编码数据,使用上述密钥进行解码,从而作为正确的数据识别。
图4是决定选择扇区的流程图。首先,把存储器160中存储的各种信息初始化(步骤802)。这里T是终端正要确立(或已确立)无线信道的扇区的预期吞吐量的值。n是本动作流程中使用的为了方便起见的值,本实施例中,为给予终端可接收监控信号1200的扇区的逻辑序号。终端可接收监控信号1200的扇区有变化时,重新给予适当的逻辑序号,序号的给予规则为,使用0以上的整数值,按照从小值开始的顺序不跳数地依次给出。S是预期吞吐量为最大的扇区序号。N是表示终端从多个基站接收的监控信号1200算出地接收可能的扇区数的值的总数。由于终端在场所移动等的环境变化使得接收可能的扇区数有变化时,N值变化。初始化处理结束后,信号处理部120判定是否对可接收监控信号1200的N个扇区全部进行了处理(步骤803)。有未处理的扇区n时,从扇区n接收数据包1000,取得算出预期吞吐量所需的数据,求出预期吞吐量值Tn(步骤804)。
接着,信号处理部120判定扇区n的预期吞吐量值Tn是否比当前选择的扇区的预期吞吐量的T更大(步骤805),新算出的扇区n的预期吞吐量Tn更大时,信号处理部120将选择扇区变更为扇区n。
如步骤806~810所示,选择扇区的变更处理如果是调用连接状态,则向基站作出扇区变更要求(步骤806,807)。接着,信号处理部120进行选择扇区的变更处理,将预期吞吐量更大的扇区存储在存储器160中(步骤808)。之后,存储预期吞吐量值的存储器160内的值用Tn更新(步骤809),把显示更新为与新的预期吞吐量值Tn相对应(步骤810)。
另外,步骤806中,信号处理部120判断并非调用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转移到选择扇区的变更处理(步骤808),执行与上述相同的处理。选择扇区的变更处理结束后,对可接收监控信号1200的全部扇区执行上述预期吞吐量算出处理(811)。
通过接收监控信号1200,对可接收的全部扇区完成预期吞吐量的算出和选择扇区的决定后,由步骤812把n初始化,再次对可接收监控信号1200的全部扇区算出预期吞吐量,决定选择扇区。通过反复进行以上处理,信号处理部120可选择预期吞吐量最高的扇区。
本实施例中,将可接收监控信号1200的全部扇区作为对象,但可设置如下条件设置一定阈值,仅将能够以该阈值以上的电波强度接收监控信号的扇区作为对象等。
图5是待机状态(不进行调用连接的状态)中,算出预期吞吐量的详细流程图。终端上配备的信号处理部120经发送接收部110接收从基站发送的数据包1000(步骤701,702)。信号处理部120,从接收数据包1000的时隙中提取监控信号1200,算出C/I值。信号处理部120根据算出的C/I值和后述的存储器160内的表,决定向基站要求的传输速度(步骤703)。
另外,信号处理部120从数据包1000中包含的报告信息1050取得与数据包发送源的基站连接着的(正在通信中的)终端数(步骤704)。连接着的终端数例如可从快速配置消息(日文原文Quick Configメツセ一ジ)中包含的正向业务有效位(Forward Traffic Validビツト)取得。而且,信号处理部120从业务数据1100测定正在使用中的数据时隙数和空闲时隙数(步骤705)。信号处理部120根据这些信息(要求传输速度、连接着的终端数、正在使用中的数据时隙数和空闲时隙数)求出该扇区的预期吞吐量值(706)。
接着,信号处理部120根据上述图4所示的处理,决定预期吞吐量值高的扇区(步骤707)。信号处理部120对显示部140-2作出指示,将上述求出的预期吞吐量值显示在显示部140-2上(步骤708)。由步骤708将预期吞吐量显示在显示部140-2上。因此,显示在显示部140-2上的预期吞吐量值在预期吞吐量值变化后和选择扇区变更的情况下,根据图5所示处理被更新。还有,预期吞吐量值没有变化或选择扇区未变更的情况下,原样显示至此一直显示的内容。
图6是表示决定要求传输速度时使用的表60的结构的图。表60位于存储器160内,预先把多个C/I值60-1和分别针对这些多个C/I值的传输速度60-2建立对应关系存储。
本实施例中,终端从接收的数据包中包含的监控信号来求出C/I值,按该C/I值检索上述表60,决定对数据包发送源的基站的要求传输速度。
图7是求出正在使用的数据时隙数和空闲时隙数的流程图。像1xEV-DO这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业务数据区域1100的各时隙中容纳将按每个终端分配的扩展编码为密钥被编码的数据。因此,终端不能识别原样的数据。另外,基站根据终端给出的要求传输速度被考虑进去的算法,决定对各时隙的哪个时隙分配送至哪个终端的数据。因此,终端不能判断出哪个时隙是送至哪个终端的数据,或未向任何终端发送数据。从而,终端为取得送给自己的数据,设置成,通过从基站分配给自己终端的扩展编码密钥,一个一个地解扩展各时隙内的数据,判断有无自相关,仅取出有自相关的时隙内的数据。因此,判断各时隙是否为空闲时隙,测定在规定期间内,正在使用的数据时隙数和空闲时隙数时需要进行下面的处理。
首先,终端中进行空闲时隙数的测定时,把各种信息初始化(步骤902)。这里,s是记录测定过的时隙数的计数值;p是记录测定过的时隙中包含的空闲时隙数的计数值,M是扩展编码键的上限值(1xEV-DO中为63);是解扩展各时隙时使用的密钥的上限值,S是某规定时间中包含的时隙总数。规定时间是任意时间值,通过设定可变更。
初始化各种信息后,首先将作为进行解扩展时使用的密钥的序号n设定为扩展编码密钥的下限值(1xEV-DO中为5)(步骤903)。信号处理部120在测定的时隙数s未超出规定期间中包含的时隙总数的情况下(步骤904),并且在扩展编码密钥n未超出其上限值的情况下(步骤905),对业务数据区域1100的1个时隙,以扩展编码密钥为密钥进行解扩展(步骤906)。
通过解扩展取得的数据有自相关时(步骤907),意味着存储着送给被分配了扩展编码密钥n的终端的数据,因此信号处理部120判断为非空闲时隙,更新表示测定的时隙数的计数值s(步骤910),对于下一个时隙进行处理。另一方面,没有自相关的情况下(步骤907),用递增的下一个扩展编码密钥(步骤908)进行上述的步骤905以后的处理。
步骤905中,解扩展编码密钥到达上限值以上时,即,对1个时隙用所有的扩展编码密钥进行解扩展都不能确认自相关时,意味着未向任何用户发送数据,因此更新表示空闲时隙数的计数值p和测定的时隙数s(步骤909)。在规定期间中对全部的时隙反复进行上述处理,使得测定空闲时隙成为可能。
通过以上处理,可得到测定的时隙数s和空闲时隙数p、存储有送给终端的数据的数据时隙数(正在使用的时隙数)s-p(步骤911)。
图8是表示求出预期吞吐量的计算式的图。该式基于下面的想法。
首先,预期吞吐量601并非仅由终端向基站要求的传输速度602决定,也根据基站向终端分配的时隙数变化。这是由于1xEV-DO中,基站可在每个时隙改变调制方法并容纳数据,通过改变调制方法可改变发送数据的传输速度。由此,基站一定是按终端要求的传输速度发送数据。这样,终端的接受数据大小为分配时隙数与要求传输速度的积。因此,如果某一定期间对终端的时隙分配数少,则该期间接受的数据量小,从而终端的吞吐量降低。相反,如果一定期间中对终端的时隙分配数多,则终端的吞吐量变高。另外,吞吐量是终端对基站要求的要求传输速度成为最大值。
但是,因为基站是根据正在通信中的终端数和数据通信量、终端所处的电波状况等改变对各用户的时隙分配状况的,所以终端不能正确得知基站分配给自己多少时隙。
因此,从通过图7所示处理求出的数据时隙数和空闲时隙数如下考虑基站向终端分配的时隙数。首先,基站认为空闲时隙603全部分配给自己,通过基站分配的平均时隙数607为,数据时隙数604除以通过图5所示的步骤703的处理取得的正在通信中的终端数605加上自身终端(+1)得到的终端数606而算出的商。上述空闲时隙数603和平均时隙数607的和为分配给终端的时隙数608。
这样,分配给终端的时隙数608除以全部时隙(数据时隙数和空闲时隙数的和)609得到的商610(求出终端分配时隙占全部时隙的比例)与图6求出的要求传输速度602相乘时的积可作为从基站发送的数据的预期吞吐量。
本发明的特征是,并非仅将自身终端向基站要求的要求传输速度作为预期吞吐量,求预期吞吐量时把正在通信中的终端数和分配给终端的时隙数的预期值考虑进去。
图9是表示现有的终端的显示部上显示的电波强度的显示例的图。把从基站接收的功率的强度分阶段显示,表示出话音质量。
但是,如上所述,最有效型无线通信系统中,收信功率强、C/I值高也不能保证吞吐量高。因此,终端的显示部显示的预期吞吐量的显示例表示在图10,11中。
图10是为了让用户容易明白图8算出的预期吞吐量而作为峰值能级计(peak level meter)表示。通过显示一定时间、瞬间最大吞吐量值,用户一眼就可判断出预期吞吐量是处于增加倾向还是减少倾向。
图11是把图10的显示改变成水桶的图画来显示。根据预期吞吐量值的变动,在预期吞吐量增大时,增加水桶的数量,预期吞吐量降低时,减少水桶的数量显示。
另外,图10,图11是作为预期吞吐量的显示符号的一个例举,只要是可以获知预期吞吐量的值的显示,也可以是这里表示的显示例子以外的显示。
另外,如果是实际上处于调用连接的状态下正在进行数据通信的状态,则可显示实际的吞吐量(每个某单位时间的输送数据大小),也可显示正在进行选择的扇区内的通信的全部终端数605。
而且,因为如使本发明的功能工作的话,终端的功耗增加,可进行数据通信的时间会缩短,所以在终端的外围装置部140上配置用户可接通/断开的设置。在断开本发明的功能时,只要可选择来自监控信号的电波强度最高的扇区即可。这样,用户可减低在不希望显示预期吞吐量的期间的功耗。
接着,使用具体参数说明终端工作。如图14所示,在扇区200-1内,30个终端正在进行数据通信,作为数据通信状态,假设规定时间内传递的时隙数为1000时隙(图7中S=1000)时,基站300-1对30个终端分配800时隙,进行通信。另外,在扇区200-2内,3个终端正在进行数据通信,作为数据通信状态,假设规定时间内传递的时隙数为1000时隙时,基站300-2对上述3个终端分配400时隙,进行通信。
首先,使用图12,说明终端100-3位于扇区200-1内时的吞吐量算出。由于由监控信号1200取得的C/I值为3dB,终端100-3使用表600(图6)求出要求传输速度为1228.8kbit/s。然后,终端100-3从报告信息数据1060取得正在通信中的终端数。另外,终端100-3从图5所示的流程图测定空闲时隙数603和数据时隙数604。不过,以下就规定时间内的全部时隙数=S设为1000时的情况进行说明。由此可知,空闲时隙数603为1000时隙中200时隙,另外,数据时隙数604为800时隙,并且,扇区内的正在通信中的终端数=30个终端。把这些信息代入图8所示式中,从而扇区1的预期吞吐量求出为277.5kbit/s。此时,数据包1000仅从基站300-1接收,上述吞吐量显示在显示部140-2上。通过该显示,终端100-3的用户可知道在通信情况下的预期传输速度。另外,终端进行发送操作时,终端100-3要求连接基站300-1。
但是,终端100-3进行通信前移动到图13所示的位置(扇区200-1和扇区200-2交叠的范围)时,终端100-3从基站300-1和基站300-2双方接收数据包1000。终端100-3算出与双方基站(300-1,300-2)通信时的预期吞吐量,在显示部140-2显示与吞吐量高的基站通信时的预期吞吐量。
首先,终端100-3与上述相同地,求出扇区200-1的预期吞吐量为277.5kbit/s。然后,在扇区200-2中,因为从监控信号1200取得的C/I值为-1dB,所以使用表60求出要求传输速度为614.4kbit/s。接着,从报告信息数据1060取得正在通信中的终端数,根据图7所示的流程图测定空闲时隙数603和数据时隙数604。
不过,以下就规定时间内的全部时隙数=S为1000的情况进行说明。由此求出,空闲时隙数603为1000时隙中600时隙,另外,数据时隙数604为400时隙,并且扇区内的正在通信中的终端数=3个终端。通过把这些信息代入图8所示式子中,求出扇区2的预期吞吐量为430.1kbit/s。
以上求出的预期吞吐量的算出结果表示在图15。如图所示,在扇区2的通信预期吞吐量比较高。此时,终端X100-3的显示部140-2上显示扇区2200-2的吞吐量。通过该显示,终端100-3的用户可获知通信情况下的预期传输速度。另外,终端进行发送操作时,进行与基站300-2连接的动作。还有,关于显示,显示扇区200-1和扇区200-2的预期吞吐量,选择所选择的扇区内的基站进行通信亦可。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例,终端可从预期吞吐量推测数据通信所需要的时间。因此,在想要按高的吞吐量进行数据通信等时,能够成为终端是否开始数据通信的重要的判断材料。因此,数据通信中的终端的自由度得到提高,可预期到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还有,通过设置接通/断开本功能的终端接口(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终端选择扇区的自由度得到提高,可预期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关于基础设施的设置,仅对改造成本相对低廉的终端追加功能即可算出预期吞吐量并决定扇区。因此,不需要对改造成本高的网端装置进行改造处理,比较经济合算。
而且,由于以终端为主导决定选择的基站,并确立无线信道,具有可分担基站等的网端处理的负载的功能。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信号处理部120设置成算出预期吞吐量并决定选择扇区,但也可在处理器150进行处理。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终端处于待机状态的情况,但本发明不涉及是否为进行调用连接的状态。假设,如终端100-3在扇区200-1内的基站300-1中为调用连接的状态,连接预期吞吐量更高的扇区200-2内的基站300-2。终端100-3对基站300-2发出连接要求,根据接收该要求的基站300-2的输出,将连接切换到基站300-2上。根据该实施例,终端总是持续选择可发挥出处于其场所的高传输速度的扇区,因此消灭了虽然处于如果选择相邻扇区,则可按更高传输速度进行数据通信的状况下,但是,总是按低的传输速度进行数据通信的情形,可进行效率良好的通信。
以上说明的实施例可适用于1XEV-DO这种由电波状态和其他用户的通信状况传输速度发生变化的无线通信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与基站进行数据包发送接收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具备在待机状态接收从上述基站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部;从上述接收部接收的上述数据包求出通信时能够使用的传输速度的信号处理部;显示表示由上述信号处理部求出的上述传输速度的信息的显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数据包由报告信息区域和通信信息区域构成,上述报告信息区域和上述通信信息区域各自由时分的多个时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报告信息区域和上述通信信息区域的各个时隙中包含监控信号,而且上述报告信息区域的时隙中包含表示与上述基站连接的终端数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信号处理部具有从上述监控信号测定与信号质量有关的参数、由该测定参数决定对上述基站的要求传输速度的决定单元;由表示上述终端数的信息,取得和上述基站连接的终端数的取得单元;从上述通信信息,测定正在使用的时隙数和空闲时隙数的测定单元,从上述要求传输速度、上述终端数、上述正在使用的时隙数和上述空闲时隙数求出上述通信时可使用的传输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关于上述信号质量的参数是C/I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通信时可使用的传输速度是从式1求出的值。式1
7.一种与多个基站进行数据包发送接收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具备在待机状态接收从上述多个基站各自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部;从上述接收部接收的各个上述数据包,求出通信时可使用的传输速度、从该求出的多个传输速度中决定最高的传输速度的信号处理部;显示表示由上述信号处理部决定的上述传输速度的信息的显示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数据包各自由报告信息区域和通信信息区域构成,上述报告信息区域和上述通信信息区域各自由时分的多个时隙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报告信息区域和上述通信信息区域的各个时隙中包含监控信号,而且上述报告信息区域的时隙中包含表示与上述基站连接的终端数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信号处理部具备从上述各数据包的上述监控信号测定与信号质量有关的参数、由该测定参数决定对上述各数据包发送源的基站的要求传输速度的决定单元;由表示上述各数据包的上述终端数的信息,取得和上述各数据包发送源的基站连接的终端数的取得单元;从上述各数据包的上述通信信息,测定正在使用的时隙数和空闲时隙数的测定单元,从上述各数据包的上述要求传输速度、上述正在终端数、上述使用的时隙数和上述空闲时隙数求出上述通信时可使用的传输速度,从该求出的多个传输速度中,决定最高的传输速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关于上述信号质量的参数是C/I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通信时可使用的传输速度是从式1求出的值。式1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信号处理部接到发送要求时,对能够按上述决定的传输速度通信的基站进行连接要求。
14.一种终端的通信方法,具有处理从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的信号的信号处理部和显示上述处理结果的显示部,其特征在于在待机状态中,从上述多个无线通信装置的各自接收信号;由上述各接收信号测定关于信号质量的参数;由上述测定参数求出对上述各信号发送源的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传输速度;从上述各接收信号中包含的第一信息取得和上述各信号发送源的无线通信装置连接的终端数;从上述各接收信号中包含的第二信息测定使用的时隙数和空闲时隙数;从上述各信号的上述要求传输速度、上述终端数、上述使用的时隙数和上述空闲时隙数求出上述通信时可使用的传输速度;从上述求出的多个传输速度中决定最高的传输速度;在上述显示部上显示表示上述决定的传输速度的信息;接到发送要求时,对能够按上述决定的传输速度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连接要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关于上述信号质量的参数是C/I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通信时可使用的传输速度是从式1求出的值。式1
17.一种和多个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从多个基站送出的信息的设备;从上述接收的上述多个信息的各自中求出可通信的传输速度的设备;使其与可用上述求出的各个可通信的传输速度的中最高的传输速度来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连接的控制设备。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和其通信方法,在根据电波状态和其他用户的通信状况而产生传输速度的变化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中,具有在待机状态接收从基站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部;从上述接收部接收的数据包求出通信时能够使用的传输速度的信号处理部;显示表示由上述信号处理部求出的上述传输速度的信息的显示部。
文档编号H04J3/00GK1619991SQ200410000489
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1日
发明者内田努, 溜渕弘, 青江英夫, 稻垣雅人 申请人:日立通讯技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