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调制解调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6281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适应调制解调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收发信装置的多值调制及解调方法。
背景技术
图2示出现有的自适应调制方式的概念。自适应调制方式是根据传输路径的变动状况(201),在传输路径状况好时用64QAM(204),在传输路径状况差时用QPSK(202),其他情况下用16QAM(203)进行传送等、通过根据传输路径状况来控制调制多值数来实现高吞吐量的方式,是在论文“调制多值数可变自适应调制方式的传送特性”(电子信息通信学会论文集B-II Vol.J78-B-II No.6 pp.435-444,1995年6月)(非专利文献)等中介绍的方式。
图3示出该自适应方式的系统结构。发送数据的处理通常是如下处理。在发送侧通信装置(301)中,首先利用编码部(303)对应该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无线通信中,作为编码方式常采用卷积编码或turbo编码,但编码方法没有必要限定于这些,也可以采用其他编码方式。编码的码字输入到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自适应调制部(304)并进行调制,无线部(305)将调制后的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频带并传送。另一方面,接收侧无线通信装置(302)中,将经天线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利用无线部(306)变换为基带信号。基带信号首先在QAM解调部(307)进行解调处理,将软判断的解调结果(似然)输入到译码部(308),在译码部(308)进行译码。
下面,该自适应调制方式中,发送侧通信装置的调制多值数需要与接收侧通信装置的解调多值数一致,具体说来,发送侧通信装置(301)的QAM自适应调制部(304)的调制多值数m如下确定。首先,在接收侧通信装置(302)采用S/N测定部(309)等测定解调之前(或早于当前)的时刻的传输路径状况。接着,对于该测定结果,在S/N信息生成部(310)生成用于从接收侧通信装置(302)传送给发送侧通信装置(301)的信号,在调制部(312)对生成的信息进行调制并发送。发送侧通信装置(301)用译码部(313)解调该接收信号,取得S/N信息等传输路径状况(315)。根据取得的S/N信息等判断传输路径状况(316),若传输路径状况好,则通过多值数较大的多值调制进行调制,若传输路径状况不好,则通过多值数较小的多值调制进行调制(304)。该一系列控制如(317)所示那样作为系统封闭,成为反馈系统。另外,图3以后的所有图记载了一个方向上的线路(例如下行线路)的多值数控制,但也可同样适用于另一方向上的线路(上行线路)。
另外,该自适应调制方式如图3所示,由于跟踪传输路径变动而高速处理反馈系统的多值数控制,所以存在反馈信息(310)不能进行充分的编码,在发送侧通信装置(301)因噪声等影响而误判了该信息时,特性恶化的问题。另外,该自适应调制方式由于采用反馈系统来切换调制多值数,所以很难以比反馈所需的时间短的单位进行多值数控制。具体说来,如图4所示,在反馈所需的时间为(402)的场合下,发生了比该控制周期(更新周期)更高速的传输路径变动(401)时,不能跟踪传输路径的状况,在传输路径状况差时,用高多值数进行传送,相反在传输路径状况好时,用低多值数进行传送,从而存在特性恶化的问题。另外,如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等,对采用多载波同时进行通信的通信方式的各载波适用了自适应调制时,由于反馈信息与载波数成比例增大,所以存在发送侧通信装置、接收侧通信装置的各处理量变大的问题。
非专利文献1大槻信也等著的“调制多值数可变自适应调制方式的传送特性”,电子信息通信学会论文集,1995年6月,B-II Vol.J78-B-II No.6 pp.435-444

发明内容
由于现有的自适应调制方式构成反馈系统,所以控制信息因噪声等影响而产生错误时,不能用对应传送路径状况的正确的调制多值数进行传送,存在特性恶化的问题。
另外,由于现有的自适应调制方式构成了反馈系统,所以存在不能跟踪比反馈所需的时间(控制时间)快的传输路径变动的问题。
另外,由于现有的自适应调制方式构成了反馈系统,所以如OFDM那样采用多载波同时进行通信时,由于每个载波需要反馈信息,所以发送侧装置、接收侧装置的信号处理与载波数成比例增大,其结果存在装置规模变大,或装置需要高速工作,或装置的耗电增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发送侧通信装置、接收侧通信装置之间不构成反馈系统,发送侧通信装置、接收侧通信装置分别独立判断传输路径状况,以确定多值数。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送侧通信装置、接收侧通信装置不一直在同一时刻用同一调制多值数进行调制和解调工作,根据传输路径状况和时刻,用不同的调制多值数的组合进行传送。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推测出发送侧通信装置和接收侧通信装置采用不同的调制多值数进行通信时,接收侧通信装置对不可解调的多值调制的低有效位的解调设定低似然,并将其作为软判断输出结果。
本发明的接收侧通信装置通过控制有关低有效位的似然信息,在发送侧采用的调制多值数与解调多值数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工作。
另外,本发明的发送侧通信装置和接收侧通信装置通过分别独立确定调制多值数及解调多值数,不需要构成反馈系统,还可以跟踪瞬时的传输路径变动,提高吞吐量。


图1是本发明的自适应调制解调方式的概念。
图2是现有的自适应调制方式的概念。
图3是现有的自适应调制方式的系统结构。
图4是现有的自适应调制方式的问题点。
图5是本发明的似然计算方法。
图6是本发明的自适应调制解调方式的系统结构。
图7是本发明的自适应解调方式的概念。
图8是本发明的自适应解调方式的系统结构。
图9是将本发明的解调方式固定为16QAM的自适应解调方式。
图10是本发明的误码率特性。
图11是本发明的频率利用率特性。
图12是本发明的吞吐量特性。
图13是本发明的自适应解调方式的系统结构。
图14是本发明的发送侧通信装置的信号点配置。
图15是本发明的自适应解调方式的控制流程。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说明采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在此,作为例子采用图1对最大调制多值数为64QAM的场合进行说明,但还可以容易适用于256QAM、1024QAM等其他最大多值数的多值调制。
发送侧通信装置中,首先在编码部(101)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编码由turbo编码或卷积编码等编码(102)和随机替换编码顺序的交织(interleaving)(103)构成。接着,根据传输路径状况,将交织的数据序列映射到64QAM符号,或映射到QPSK符号,或映射到16QAM符号(104)。切换调制方式的最小周期在固定了符号速率时,是1个符号时间,但也可以以多个符号时间为切换单元。另外,由于64QAM符号是用1个符号可以映射6比特部分的信息,但QPSK符号是用1个符号只能映射2比特部分的信息,所以可以传送的信息变少。
在接收侧通信装置,与发送侧通信装置选择的调制多值数无关,根据接收侧通信装置的传输路径状况来选择解调的多值数并进行解调(105)。图1的例子中,最初的符号是将用64QAM调制的信号用64QAM解调,第2个符号是将用64QAM调制的信号用QPSK解调,第3个符号是将用QPSK调制的信号用16QAM解调。另外,将解调后的软判断结果输入到译码部(106),进行解交织(107)、以及Viterbi(ビタビ)译码或turbo译码等译码(108),取出发送过来的数据。
在此,采用图5具体说明在发送侧通信装置所用的调制多值数m和接收侧通信装置所用的解调多值数n不同时的解调方法。
图5示出在接收侧通信装置用QPSK解调发送侧通信装置用16QAM调制的信号(501)时(506)的解调工作。16QAM中,由于将4比特的信息映射到1个符号,所以着眼于16QAM调制信号(501)的同相分量(I-chIn-phase Component),用同相分量发送2比特信息,其最高有效位(MSBMost Significant Bit)的概率分布如(502)所示,“0”是同相分量的值配置在正(同相分量的值>0)的信号点,“1”是同相分量的值配置在负(同相分量的值<0)的信号点。因此,作为16QAM信号解调该信号的现有的情况下,作为提供给译码部的似然的软判断输出成为(503)所示的似然。将其作为QPSK信号解调的本发明的场合,尽管作为16QAM调制信号发送,但由于将该信号看作QPSK信号,所以只可以解调该同相分量的最高有效1比特的信号,看作该概率密度遵循(507)并进行判断。在此也同样,“0”是同相分量的值配置在正(同相分量的值>0)的信号点,“1”是同相分量的值配置在负(同相分量的值<0)的信号点,作为提供给译码部的似然的软判断输出,如(508)所示,将同相分量的值=0作为边界,成为与距边界的距离成比例的较高的似然。另一方面,着眼于16QAM调制信号(501)的最低有效位(LSBLeast Significant Bit),最低有效位的概率分布如(504)所示,“0”配置在同相分量的16QAM的外侧的信号点,“1”配置在同相分量的16QAM的内侧的信号点。因此,将该信号作为16QAM信号解调的现有的场合下,作为提供给译码部的似然的软判断输出成为(505)所示的似然。将其作为QPSK信号解调的本发明的场合下,由于用同相分量取出的只是高有效位的1比特部分,所以利用低有效位的操作不能取出有效的似然信息。但是,由于需要具有提供给译码部的比特数,由于需要输出某个似然信息,因此提供确定性低的信息(即,似然低的信息)。(509)的例子中,在对于低有效位为“0”的确定性以及为“1”的确定性同样低的含义上,将“似然=0”作为解调结果输入给译码器。
如上所述,通过控制似然,使在发送侧通信装置所用的调制多值数m与接收侧通信装置所用的解调多值数n不同时可以工作,则不必须将发送侧通信装置和接收侧通信装置控制成同一调制多值数,也可以工作。在本发明中,将这样的通信方式称为自适应调制解调方式。另外,以上说明了不取出最低有效位的1比特部分的信息的场合,但不取出低有效的多个比特的场合下,也可以进行同样的控制。例如,尽管传输路径状况差,用64QAM进行调制,但作为QPSK信号解调的场合,对于低有效的2比特,将“似然=0”作为解调结果输入给译码器。
图6示出此时的、本发明的系统结构。
发送侧通信装置(601)中,首先用编码部(603)进行编码,接着用QAM自适应调制部(604)进行调制。在此,调制多值数是通过解调来自接收侧通信装置的信号(617),用S/N测定部(615)测定S/N来推测传送路径的状况,在发送侧通信装置(601)判断调制多值数(616)。本实施例中,将测定的值记述为S/N,但也可以测定此外的值,例如BER(Bit Error Rate)、C/I、Eb/N0、接收功率等,用于确定调制多值数。调制的信号经无线部(605)变换为无线频带并传送。在接收侧通信装置(602)中,将无线部(606)接收的信号变换为基带信号,用QAM自适应解调部(607)进行解调。在此,测定接收信号的S/N等传输路径状况(609),判断解调的多值数(610),采用上述的似然控制进行解调。解调结果输入到译码部(608)被译码并取出原来的信息。
在此,应注意的点是发送侧通信装置的调制多值数确定是基于(617)的信号确定的,接收侧通信装置的解调多值数的判断是基于(618)的信号确定的。即,与图3所示的现有的自适应调制方式的控制环路(317)不同,本发明的系统结构不构成反馈系统,发送侧通信装置、接收侧通信装置分别独立确定调制多值数、解调多值数。
由于不构成反馈系统而可以确定调制多值数、解调多值数,所以还可以跟踪瞬时的传输路径变动。
下面,说明采用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第一实施例中,发送侧通信装置和接收侧通信装置分别独立地根据传输路径状况确定调制多值数、解调多值数,所以有调制多值数m<解调多值数n的场合。在此,解调时,由于在接收侧通信装置利用似然控制从接收信号生成有关从原发送侧通信装置没有发来的信息比特的信息,所以有可能导致特性恶化。因此,本实施例中,在通信开始前和通信中测定传输路径状况,在发送侧通信装置和接收侧通信装置之间对通信开始时和通信中的调制多值数取得同意,如图7所示,将发送侧通信装置的调制多值数m预先设定为较大值。调制多值数m的值在通信中会发生变化,但通过使接收侧通信装置的解调多值数n在通信中一直小于或等于调制多值数m,使之不生成有关原来没有发来的信息比特的信息,可以抑制接收侧通信装置的吞吐量特性恶化。
图15示出该第二实施例的调制多值数的控制流程。图15中,通过从发送侧通信装置发送导频信号等基准信号,在接收侧通信装置接收该基准信号,测定传输路径的状况(1505)。将该测定结果发送给发送侧通信装置(1507),确定发送侧装置的最大调制多值数(1508)。为了与接收侧通信装置共享该信息,也可以再次采用控制信号通知最大多值数(1509),但也可以在接收侧通信装置内安装发送侧通信装置确定最大多值数的算法和方式(1512)。这样,不需要通知最大多值数。通信中用确定的多值数发送数据信号,但如上所述测定传输路径状况(1516),在接收侧更新接收多值数(1517)。另外,通信中以比接收侧通信装置的解调多值数的切换慢的频率(周期),根据传输路径的状况更新发送侧通信装置所用的调制多值数(1522)。采用了导频信号的传输路径状况的测定以及多值数的确定·更新可以在开始通信时或通信中进行。
下面,说明采用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通信开始前测定传输路径状况,在发送侧通信装置和接收侧通信装置之间对通信开始时的调制多值数取得同意,将发送侧通信装置的调制多值数m设定为比通信开始前利用传输路径状况来判断的多值数大的值。这是由于存在传输路径状况比利用传输路径判断的时间点还好的概率,所以为了提高吞吐量,预先以较大的多值数进行发送。另外,在通信中固定不变更设定的多值数m。图8示出此时的系统结构。在此,发送侧通信装置是采用QAM调制的现有的或已有的通信装置即可,只对接收侧通信装置进行变更即可。在此,由于只有解调自适应控制解调多值数,所以控制流程只成为(803)。另外,将本实施例的通信方式称为自适应解调方式。该第三实施例的调制多值数的控制流程相当于图15中不存在(1522)所围的一系列处理,即,通信中根据传输路径的状况来更新发送侧通信装置所用的调制多值数的处理(1522)的场合。
在此,通过仿真评价了采用本实施例带来的有效性。首先,如图9所示,通过仿真评价了将发送侧通信装置的调制固定为64QAM(901),将接收侧通信装置的解调固定为16QAM时(902)的误码率特性。图10示出结果。图10示出在AWGN(Additive White GaussianNoise)环境下,组合了编码率R=1/15的turbo码的编码和多值调制时的特性,利用以解调多值数小于调制多值数的16QAM解调的本发明的解调方式的误码率特性不恶化,该例中反而特性得到改善。认为特性改善的理由是由于64QAM的最低有效位的信息抗噪声最差,所以用于此次评价的似然计算中,与提供因噪声而出错的似然信息的译码相比,以似然=0而完全不提供有关最低有效位的信息的一方减轻噪声带来的影响。
下面同样,从频率利用率的观点评价了AWGN环境下的其他编码率的turbo码和本发明的解调方式的特性。图11示出评价结果。图11是描绘了误码率=10-4的Eb/N0值的曲线,与图10的评价同样,发送侧的调制方式固定为64QAM,以解调多值数小于调制多值数的16QAM进行解调。从图11可知,在编码率R<1/5的区域,即使采用本发明的16QAM解调64QAM发来的信号,也由于通过编码的冗余性而在译码过程中得到补偿,所以与以64QAM解调的现有的方式相比,特性得到改善,但在编码率R>1/5的区域,由于在译码过程中不能补偿有关衰落的本来发来的发送比特的信息,所以特性恶化。由此可知,将发送侧固定为64QAM,接收侧在误码率R<1/5的区域用16QAM解调,在误码率R>1/5的区域用64QAM解调。
另外,评价衰落环境下的吞吐量特性。在此,发送侧通信装置的调制固定为64QAM,接收侧通信装置的解调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传输路径状况切换QPSK、16QAM、64QAM。图12示出仿真评价结果。从图12可知,通过在接收侧通信装置根据传输路径状况来控制解调多值数,低Eb/N0的区域的吞吐量提高,本方式有效。
下面说明采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发送侧通信装置的调制多值数的确定由图6的(617)的信号(成为测定对象的信号、控制信号等)流来确定,接收侧通信装置的解调多值数的判断由(618)的信号流来确定。即,与图3所述的现有的自适应调制方式的控制环路(317)不同,本发明的系统结构中不构成反馈系统,发送侧通信装置、接收侧通信装置分别独立地确定调制多值数、解调多值数。由于不构成反馈系统而可以确定调制多值数、解调多值数,所以对瞬时的传输路径变动也可以进行跟踪。另外,由于不需要反馈信息,所以具有在对如OFDM那样采用多载波同时进行通信的通信方式的各载波适用本发明的情况下,处理也变得简单的优点。
下面,说明采用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本实施例如图5所示,涉及发送侧通信装置所用的调制多值数m和接收侧通信装置所用的解调多值数n较小时的解调方法。
如第一实施例所述,图5示出在接收侧通信装置用QPSK解调在发送侧通信装置用16QAM调制的信号(501)时(506)的解调动作,特征在于,在解调多值数n比调制多值数m还小时,不能取出对多值调制的低有效位的有效的似然信息。但是,由于需要具有提供给译码部的比特数,由于需要输出某个似然信息,因此提供确定性低的信息(即,似然低的信息)。
下面,说明采用了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第五实施例的有关多值调制的低有效位的似然信息如图5的(509)的例子所示,在“0”的确定性和“1”的确定性都同样低的含义上,将“似然=0”作为解调结果输入到译码器。
下面,说明采用了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第五实施例的有关多值调制的低有效位的似然信息在图5的(509)的例子中,在“0”的确定性和“1”的确定性都同样低的含义上,将“似然=0”作为解调结果输入到译码器,但不限于似然=0,提供用与解调信号的S/N等的传输路径状况成比例的值加权的值,或根据传输路径状况预先准备的多个值中的某个。这是由于在传输路径状况差时,因传输路径变动和噪声影响,不能正确接收的可能性变大,所以将在这样的传输路径状况下接收的信号的确定性设定得较低的一方更好,相反在传输路径状况好时,由于传输路径变动和噪声影响小,可以正确接收的可能性变大,所以将在这样的传输路径状况下接收的信号的确定性设定得较高的一方更好。
下面,说明采用了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第五实施例的有关多值调制的低有效位的似然信息在图5的(509)的例子中,在“0”的确定性和“1”的确定性都同样低的含义上,将“似然=0”作为解调结果输入到译码器,但不限于似然=0,提供用与解调时选择的多值数成反比的值加权的值,或根据解调时选择的多值数预先准备的多个值中的某个。这是由于在多值数高时,因传输路径变动和噪声影响,越是低有效位,不能正确接收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将低有效位的确定性设定得较低的一方更好,相反,在多值数低时,由于到最低有效位可以正确接收的可能性变大,所以将低有效位的确定性设定得较高的一方更好。
下面,说明采用了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接收侧通信装置的QAM解调部(1301)用发送侧通信装置所用的调制多值数,或与传输路径的状况无关而预先设定的最大多值数进行解调,接着,根据传输路径状况确定了解调多值数之后(610),在似然控制部(1302)将有关多值调制的低有效位的信息按照第五实施例至第八实施例中所述的似然控制方法,置换软判断输出结果。这是实现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的本发明的另一系统结构。该结构中,由于QAM解调部(1301)与传输路径状况无关可以进行解调,所以可以简单构成QAM解调部。
下面,说明采用了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接收侧通信装置的QAM解调容易,预先改变发送侧通信装置的信号功率并发送。具体说来如图14所示,通常为了发送时使发送功率固定,例如平均功率=1时,QPSK的信号点成为±1/sqrt(2),但由于16QAM的信号点配置成为±1/sqrt(10)和±3/sqrt(10),所以若在发送侧通信装置切换调制多值数,则信号点间隔不同,所以在接收侧通信装置难以设定用于正确判断符号的边界值(阈值)。在此,数学式sqrt(x)是为x的平方根的数。因此,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接收侧通信装置的符号判断的边界值(阈值)成为固定,发送侧通信装置增大了多值数时,根据多值数增大功率并发送。如图14所示,QPSK和16QAM的信号点配置的关系是在同相分量>0且正交分量>0的16QAM的4符号的正中间配置同相分量>0且正交分量>0的QPSK符号。在此,QPSK的信号功率为1时,QPSK的信号点配置与上述同样成为±1/sqrt(2),但16QAM的信号点配置成为±1/(2×sqrt(2))以及±3/(2×sqrt(2))。通过采用本实施例,接收侧通信装置与发送时选择的多值数无关,可以从接收的信号容易地解调多值调制比特。
发送功率例如是利用图6的发送功率控制部619,根据来自调制多值数判断部的输入进行控制。调制多值数判断部616每次进行调制多值数的判断时,或调制多值数被更新时等,将调制多值数信息输出给发送功率控制部619。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发送侧通信装置和接收侧通信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发送侧通信装置对与上述接收侧通信装置间的传输路径推测第1传输路径状况,根据上述第1传输路径状况的推测结果设定调制多值数m,对发送信号进行编码,并对该编码后的发送信号以上述调制多值数m进行多值调制后进行发送,上述接收侧通信装置对与上述发送侧通信装置间的传输路径推测第2传输路径状况,根据上述第2传输路径状况的推测结果设定多值数n,从上述发送侧通信装置接收发送过来的信号,根据上述第2传输路径状况的推测结果,对上述接收的接收信号以上述多值数n进行解调,并对该解调后的接收信号进行译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值数n小于或等于上述调制多值数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上述发送侧通信装置和上述接收侧通信装置的通信开始时判断的传输路径状况来设定上述调制多值数m,并固定在上述发送侧通信装置和上述接收侧通信装置的通信中设定的上述调制多值数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送侧通信装置和上述接收侧通信装置的通信中推测上述第2传输路径状况,并基于上述第2传输路径状况的推测结果来更新上述多值数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上述通信中推测的上述第1传输路径状况来更新上述调制多值数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值数n独立于上述调制多值数m的更新地进行更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接收侧通信装置在上述多值数n小于上述调制多值数m时,将0或0附近的似然提供给软判断输出值,所述软判断输出值作为对上述调制多值数m和上述多值数n的差分数的低有效位的解调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发送侧通信装置基于上述调制多值数m来控制上述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
9.一种在接收侧通信装置接收由发送侧通信装置进行编码和多值调制后发送的信号并对其进行多值解调和译码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侧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编码部,对发送信号进行编码;调制部,以调制多值数m对该编码后的发送信号进行多值调制;天线,发送经该多值调制后的发送信号;传输路径状况推测部,推测与上述接收侧通信装置间的传输路径状况;调制多值数判断部,根据上述推测的传输路径状况来判断上述调制多值数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侧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输路径推测部在该发送侧通信装置与上述接收侧通信装置开始通信时进行上述传输路径状况的推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送侧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制多值数判断部在该发送侧通信装置与上述接收侧通信装置开始通信时设定上述调制多值数m,并在上述通信中不更新上述调制多值数m。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侧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输路径状况推测部在该发送侧通信装置和上述接收侧通信装置的通信中进行上述传输路径状况的推测,并且上述调制多值数判断部根据上述推测的传输路径状况,在该通信中更新上述调制多值数m。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侧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与上述判定的调制多值数m相关的信息通知给上述接收侧通信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侧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发送功率控制部,将上述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设定为对应于上述判定的调制多值数m的值。
15.一种在接收侧通信装置接收由发送侧通信装置进行编码和多值调制后发送的信号并进行多值解调和译码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侧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天线,接收来自上述发送侧通信装置的信号;解调部,以解调多值数n对上述接收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译码部,对上述解调后的接收信号进行译码;传输路径状况推测部,推测与上述发送侧通信装置间的传输路径状况;解调多值数判断部,根据上述推测的传输路径状况来判断上述解调多值数n。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侧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输路径推测部基于从上述发送侧通信装置接收的信号,推测与上述发送侧通信装置之间的传输路径状况。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侧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输路径推测部在与上述发送侧通信装置开始通信时或在该通信过程中推测上述传输路径状况,上述解调多值数判断部根据上述推测的传输路径状况来更新上述解调多值数n。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侧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译码部以接收信号的解调多值数为m(m>n)进行译码,上述解调部将0或0附近的似然提供给软判断输出值,所述软判断输出值作为与解调多值数m和解调多值数n时的比特数的差分等价的低有效位数的解调结果。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侧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解调多值数判断部采用从上述发送侧通信装置通知的、该发送侧通信装置的调制多值数m,来判定上述解调多值数n。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侧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输路径状况推测部采用从上述发送侧通信装置接收的信号的S/N比、BER、C/I比或Eb/N0的值,来推测上述传输路径状况。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调制解调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在自适应调制时、构成反馈系统并控制调制多值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跟踪传输路径变动,从而特性恶化的问题。本发明根据传输路径状况分别独立判断发送侧通信装置中的调制多值数和接收侧通信装置中的解调多值数,在发送侧和接收侧不同的多值数组合下通过进行似然控制来进行通信。接收侧通信装置通过控制有关多值调制的低有效位的似然信息,在发送侧所用的调制多值数和解调多值数不同的场合下,也可以工作。通过发送侧通信装置和接收侧通信装置分别独立确定调制多值数和解调多值数,还可以跟踪瞬时的传输路径变动,可以提高吞吐量。
文档编号H04L27/34GK1595925SQ20041006968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0日
发明者花冈诚之, 玉木谕, 矢野隆 申请人:日立通讯技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