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04789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的携带式用音声通话装置,是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需要就提供通话机会”为主题而开发出来的。因此,正如携带式电话机和PHS(个人手机系统)的使用形式所示的那样,携带式电话机和PHS具有便于收纳在使用者的提包或兜内并可携带的尺寸。而且,随着装置被小型化和携带性的提高,它们已经从一部分使用者开始向一般使用者普及。
另一方面,在家庭和办公室的固定式电话机方面,终端机的无绳化也在进展。而且,过去在电话机的电话线的长度的范围内进行通话的情况,已在距离上得到解放,变得能够从离开电话机的地方进行通话。另外,也已经能够在家和办公室之中一边走动一边进行通话。即,在家和办公室的电话机上,与携带式电话机一样,通话的自由度得到了大幅度改善,使使用者的方便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虽然现有技术如此地使携带式电话机和PHS等的距离的自由度得到了改善,但是,作为开发电话机的最初课题,即用手拿着话机部而进行通话的通话方式并未得到改善。因此,存在着例如在通话过程中的做记录、确认资料等作业受到限制的问题。如果在通话过程中进行这样的作业,因只能使用一只手而不能进行顺利的作业,具有这样的经验的使用者一定不少。
为了解决在此通话过程中只能使用一只手的课题,即不用手的课题的发明,已经有人在专利文献1(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平10-304025号)中提出了方案。在此文献中提出的方案是,将由话筒和耳机构成的话机部安装在耳廓部上,并且不需要使用者用手而进行通话的通话设备。但是,此文献所公开的通话设备中的话机部,是由电话线将话机部与其主体连接起来的方式。因此,如果进行通话,就必须进行如下的动作,所以存在着从收到来电信号到通话需要时间的问题,即,存在着简易安装的课题。
①取出不用手的设定装置,并将连接部件连接起来。
②将话机部安装在耳廓部等规定的位置上。
③进行通话。
这样的用于解决简易安装的课题的发明,已经在专利文献2(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2001-111680号)中公开。在此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通话设备和携带式电话机主体的连接上利用无线的技术。在此方式中,与现有技术的有线型相比,在使用时不需要进行电话线的连接作业,大幅度提高了使用方便性。
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技术中,由于需要使话筒部稳定地设置在使用者的口前,所以不得不增大用于进行设定的结构。另外,实现稳定的安装的支承机构,在技术上存在着困难。
因此,为了使话筒部稳定地设置在使用者的口前,使用者必须用两只手进行,而在进行安装时需要时间。因此,在携带式电话机收到发射信号,将用于使话筒部设置在使用者的口前的机构安装在头部上,打开通话开关,并开始进行通话之前,对于晚一拍等顺利的简易安装来说还留有需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在国内外虽然因果关系和其程度等还未得到明确,但是由携带式电话机等无线通信设备产生的电磁波的影响已经被提出来了。即,在处理高频信号的携带式电话机等通信设备中,由天线放出的电磁波对身体、尤其对脑部产生的影响已经令人担心。
近年来,人们已经知道,在通话时不使用使用者的手而可以将话机部简易地安装在耳廓腔部的被小型化的通话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3(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平9-70087号)所公开的通话装置中,将话机部的耳机部和话筒部的外饰面相接近地进行安装。因此,由扬声器形成的耳机部的微振动容易向话筒部传递,并且话筒部容易受到其微振动的影响。
为了减小此话筒部受到微振动的影响,例如将耳机部和话筒部分成两叉构造进行了安装。但是,存在着不能充分抑制向话筒部传递的微振动,在话筒部产生回声等而使通话质量变坏的问题。
这样,在现有技术中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中,由于话筒部和耳机部接近而被安装,所以存在着不能可靠地抑制从耳机部向话筒部进行传递的微振动的问题。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中,存在着对电磁波的影响未进行考虑的构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进行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可靠地抑制向话筒部传递微振动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减小电磁波的影响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
本发明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是被安装在人的耳部上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具有主体部、导音部和话筒部,所述主体部在其内部具有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装置(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11);所述导音部被设置成从该主体部上突出出来,其安装在上述耳部的耳廓腔部并将由上述声音输出装置输出的声音导向上述耳廓腔部;所述话筒部具有骨传导声音检出装置,该骨传导声音检出装置被设置成从该主体部上突出出来,并在接触于上述耳部的耳廓腔部的状态下被插装于其上,并且将传递到上述耳廓腔部的骨传导声音检测出来。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可靠地抑制由声音输出装置的声音产生的向话筒部传递的微振动。
此话筒部也可以以与导音部连接成两叉状的状态突出地设置在主体部上。
在此,导音部也可以具有将上述声音输出装置输出的声音导向上述耳廓腔部的导音管。由此,可以将由声音输出装置输出的声音有效地导向耳廓腔部。
另外,导音部也可以具有切换装置(如本实施方式中的切换杆13),用于切换由导音部导出上述声音的输导路的方向。由此,可以很容易地根据安装到左右耳部之一上来切换声音的输导路的方向。
而且,导音部还可以具有能够将上述输导路的方向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例如,本上述方式中的固定板22)。由此,可以可靠地固定声音的输导路,并可以可靠地防止输导路的方向发生变化。
另外,上述话筒部最好可以转动地连接在上述主体部上。由此,可以更可靠地抑制向话筒部传递的微振动。
上述声音输出装置,也可以被固定在安装有电子部件(例如,无线模块7,电池8,天线9等)的基板(例如电路板6)上。由此,可以减小由声音输出装置产生的微振动。
特别是,如果在上述基板上安装电池,可以有效地减小由声音输出装置产生的微振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主体部具有用于与分体的母机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电路和天线。
本发明的另一通话装置,是被安装在人的耳部上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具有主体部、耳机部、话筒部,所述耳机部被设置成从该主体部突出出来,并被安装在上述耳部的耳廓腔部内,并且,将声音向上述耳廓腔部输出;所述话筒部具有骨传导声音检出装置,该骨传导声音检出装置被设置成从上述主体部突出出来,并在接触于耳廓腔部的状态下被插于其中,并且,检测出检测出传递到上述耳廓腔部的骨传导声音,上述话筒部与上述主体部相连接并可以相对于该主体部进行转动。由此,可以更可靠地抑制向话筒部传递的微振动。
在此,话筒部也可以在其与耳机部连接成两叉状的状态下,从主体部突出出来而进行设置。
另外,还可以具有对上述话筒部的转动进行限制的止动部件。
本发明的另一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为被安装在人的耳部上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并且是具有主体部、耳机部、话筒部的通话装置,所述主体部具有用于进行无线通信的电路板(例如,本上述方式中的电路板6),所述耳机部被安装在上述耳部的耳廓腔部内,并且将声音向上述耳廓腔部输出,所述话筒部从上述主体部突出出来而进行设置,并在接触于耳廓腔部的状态下被插装于其中,并且,检测出传递到上述耳廓腔部的骨传导声音。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可以使有可能产生电磁波的电路板远离使用者的头部,所以可以减小电磁波的影响。
另外,上述主体部,具有用于向该电路板提供电力的电池,此电池在将通话装置安装在使用者耳部上的状态下,最好位于上述电路板与使用者的头部之间。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由电池遮蔽产生于电路板的电磁波,所以可以减小电磁波的影响。
另外,上述主体部具有产生声音的扬声器,此扬声器最好由衰减材料固定在上述电路板上。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通过衰减材料来吸收由扬声器产生的微振动,并可以防止向其他结构、特别是向话筒传递的微振动。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另一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是被安装在人的耳部上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并且是具有主体部、耳机部和话筒部的通话装置,所述话筒主体部具有用于进行无线通信的天线,所述耳机部从该主体部突出出来而进行设置,并被安装在上述的耳廓腔部内,并且,将声音向上述耳廓腔部进行输出,所述话筒部从上述主体部突出出来而进行设置,并在接触于耳廓腔部的状态下被插装于其中,并且检测出向上述耳廓腔部传递的骨传导声音。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可以使有可能产生电磁波的天线远离使用者的头部,所以可以减小电磁波的影响。
在优选的实施的方式中,上述主体部具有壳体,上述天线是该壳体,在将通话装置已经安装在使用者耳部上的状态,上述天线被配置在位于远离该使用者的头部的位置的壳体上。
另外,上述主体部还具有电池,此电池在将通话装置安装在使用者耳部上的状态下,最好位于上述天线与使用者的头部之间。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由电池遮断电路板产生的电磁波,可以减小电磁波的影响。
在此,上述电池在将通话装置已经安装在使用者耳部上的状态下,最好收纳在主体部的下方。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将通话装置的重心下降,可以将通话装置稳定地安装在使用者耳部上。对于使用者来说,安装的感觉得到了提高。


图1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的方框图。
图2A和图2B是表示本发明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的立体图。
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的主视图,图3B是表示本发明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的剖视图。
图4A~图4C是表示本发明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的话筒部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的话筒部的安装构造的图。
图6A和图6B是表示本发明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的话筒部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的话筒部的电路构成的电路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导音部的剖视图。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的导音部的侧视图,图9B是表示本发明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的导音部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的导音部的主视图。
图11A和图11B是表示本发明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的导音部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的安装部分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耳朵的各部分的名称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表示通话装置等的构成的附图基础上,适当地参照所示的人的耳朵的各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1通过与通话装置1的作为母机的携带式电话机40组合来使用。在此,通话装置1也可以不采用携带式电话机40,而采用以例如将固定式电话机、计算机或PDA作为平台的电话装置的各种通信装置为母机。另外,关于在这些母机与通话装置1之间的通信的功能,在利用这些各种机器的构成中大致是同等的。
如图1所示,通话装置1具有电路板6,天线9和话筒30。电路板6具有信号电路23、电池8、音量开关10a、电源开关10b、扬声器11、LED16。在此,信号电路23具有发射接收电路23a、电源电路23b。
通话装置1之中的各构成要素基于由电池8产生的电力。
携带式电话机40具有基本构成41、第二通信装置42、第二天线43。基本构成41具有通信电路44、第一天线45、电池46、话筒47、扬声器48、10键49、开关类50。此基本构成41具有一般的携带式电话功能。基本构成41的通信电路44包括对此携带式电话功能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用于与基地站进行通信的发射接收电路。第二通信装置42是用于与通信装置1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第二天线43是用于与通话装置1进行通信的天线。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1的构成进行说明。在本例中,为了解决在现有技术中已说明的不用手的课题和简易安装的课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话装置1以小型化为目标,以尽可能小型的形式使用较轻的部件来构筑。而且,在通话装置1中,考虑使用的多样化,在话筒30中采用了骨传导式话筒。
首先,利用图2A和图2B,对此通话装置1的外观进行说明。图2A是安装在使用者耳部上的状态下,从离开使用者一侧观察到的图。
如图2A和图2B所示,通话装置1由主体部2、导音部3、话筒部4和夹持部5构成。其中,主体部2具有两个壳体2a、2b。导音部3具有壳体3a,话筒部4具有壳体4a。主体部壳体2a、2b、导音部壳体3a、话筒部壳体4a可以分别由聚酰胺类树脂、ABS树脂、弹性树脂等构成。另外,导音部壳体3a也可以由黄铜等比重较大的金属形成。
话筒部壳体4a需要使接触的耳廓腔部61的底面61a的微细振动正确地传播到被设置在此话筒部壳体4a内的骨传导话筒30。因此,话筒部壳体4a由硬质而且容易保持湿度的材料形成,并且其表面形成为抛光镜面状,使其与耳廓腔部61的皮肤之间的密闭性提高。特别是,作为容易保持湿度的材料,ABS树脂具有良好的成型性,并且价格低廉,比较适宜。
夹持部5由硬度50~80的橡胶或聚氯乙稀等弹性材料形成。夹持部5可以以弯曲的形式进行弹性变形。在安装状态下,夹持部5将耳廓腔部61的缘部65夹入在其与小径部底部4g、大径部里侧4e构成的空间内而对其进行保持。因为在夹持部5已被可靠地夹持的状态下,夹持部5弹性式接触到耳廓腔部61的缘部65,所以使用者可以得到良好的安装感觉。在夹持部5上也可以设置夹持加强部件51。通过此夹持加强部件51可以使夹持间隔变窄,并可提高通话装置的安装稳定性。
下面利用图3A的主视图和图3B的剖视图,对通话装置1的具体的构成进行说明。图3B是表示图3A所示的通话装置1的A-A剖面的剖视图。如图3A和图3B所示,主体部2的主体部壳体由外侧壳体2a和内侧壳体2b构成。外侧壳体2a是在安装状态下位于与使用者头部相反侧的壳体。在此外侧壳体2a的下方构成了用于插脱电池的可以装卸的电池盖。内侧壳体2b是在安装状态下位于使用者头部侧的壳体。
导音部3从主体部2突出出来而与其形成为一体。更具体地说,导音部3在使用者安装了通话装置1的状态下,位于主体部2的使用者侧,而且从上方的一部分突出出来后形成。此导音部3输出声音,被安装在使用者的耳部的耳廓腔部内,并且构成将声音向耳廓腔部输出的耳机部。
话筒部4与主体部2分开独立地形成,并被嵌入在话筒支座15内,该话筒支座15设置在主体部2的内侧壳体2b上。话筒部4被配置在导音部3的下方,为从主体部2突出出来的状态。而且,话筒部4仅与导音部3离开微小间隔而上下地配置。即,导音部3和话筒部4相对于通话主体2构成两叉构造。
因为导音部4和通话部4具有相互不直接接触的构造,所以可以抑制由传过导音部的声音形成的向话筒部4传播的微振动。另外,通过采用此两叉构造,导音部壳体3a可以保持规定位置以便将接收的声音向外耳道64传递,并可以向使用者提供稳定的音量。
在通话装置1中,从内侧壳体2b突出出来的话筒部壳体4a的前端附近和导音部壳体3a的前端部,被安装在耳廓腔部61上。这些安装部的外向的外廓线,在上下方向上形成较长的长圆形状,使其在安装状态下整合为耳廓腔部61的内侧形状。
在主体部2的内侧壳体2b上,形成有嵌入话筒部壳体4a的话筒支座15。话筒支座15形成为凹状,使其能够嵌入话筒部壳体4a。另外,在话筒支座15上设有转动自如地支承话筒部壳体4a的轴部15。
夹持部5在从主体部2与话筒部4之间的界线部附近向斜下方延伸的状态下,被配置在主体部2上。
接下来,对通话装置1的主体部2的各构成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3A和图3B所示,主体部2具有电路板6、无线模块7、电池8、天线9、通话开关10和扬声器11。这些各种各样的构成部件,被收纳在外侧壳体2a和内侧壳体2b内而被内装支承。
电路板6上安装无线模块7、电池8、天线9、通话开关10和扬声器11等,并进行了电连接。由电池8向此电路板6上的电路供电,并进行用于通话的各种动作。在此例中,在将通话装置安装在使用者上的状态下,在电路板6的使用者侧的面上设置无线模块7和扬声器11,并且在相反侧的面上设置电池8、天线9和通话开关10。
无线模块7是例如B1uetooth(Bluetooth SIG.Inc.所有的注册商标)模块等。无线模块7被连接在电路板6上,并由电池8提供电力而动作。而且,无线模块7借助于被连接在电路板6上的天线9,与母机携带式电话机40进行通信。此无线模块7构成图1所示的发射接收电路23a。
电池8具有硬币状的形状,并且被配置在电路板6的下方。此电池8借助于电池端子14a和电池端子14b而与电路板6进行电连接。电池端子14a使电池8向电路板6侧加载,并且向电池8侧被弯曲成凸状,以便能够可靠地与电池8进行电连接。因此,电池8被夹在电池端子14a与电池端子14b之间,并且被固定。
天线9为例如芯片天线,其位于电路板6的上方,并且被设置在通话开关10的附近。在使用者安装了通话装置1的状态下,天线9被配置成扬声器11位于它和使用者的头部之间的位置上。
如图3所示,通话开关10是具有多功能的多点开关。例如,通话开关10在通话开始/结束时还作为音量开关10a、电源开关10b而起作用。另外,在外侧壳体2a上设有向使用者通知母机携带式电话机的来电信号的发光二极管16。
扬声器11被连接在电路板6的声音输出端子(未图示)上,并从无线模块7来接收电信号。扬声器11将此接收的电信号变换成使用者可以听见的声音。此声音通过被设置在主体部2的内部的开口部11a来输出。扬声器11被收纳在主体部壳体2a、2b内,并被配置在与话筒部4分离的位置上,该话筒部4从主体部2突出出来。由此,可以可靠地对由扬声器11产生的向话筒部4传播的微振动进行抑制。
扬声器11采用由导磁板和可动部构成的动态扬声器方式的扬声器,该导磁板由永久磁铁盒形成其磁路的磁性材料构成,该可动部由卷线和振动板构成。在动态扬声器方式的情况下,扬声器11作为空气振动的声音(作用)的反作用,使导磁板产生振动。此导磁板的振动,使在扬声器11上安装着的部件或设备振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扬声器11被安装在在构成通话装置1的部件之中的电路板6上,由于该电路板安装着多种部件,所以它具有一定重量。因此,依靠电路板6的重量,可以尽可能地衰减导磁板的振动。由此,可以将导磁板的振动抑制得更小。
另外,扬声器11由未图示的衰减材料覆盖,并借助于此衰减材料而被固定在电路板6上。由此,可以抑制扬声器11动作时产生的微振动,并且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向话筒部4传播的微振动。此衰减材料由例如以塑料为基础的凝胶材料等粘弹性体构成。
另外,通过将扬声器11收纳在主体部2内,可以自由地选择被安装在耳廓腔部61内的导音部壳体3a的形状。由此,被安装在耳廓腔部61内的导音部壳体3a和话筒部壳体4a的形状的自由度增大,可以进一步使安装性提高。
接下来,利用图4A~图4C对话筒部4的构成进行说明。图4A是话筒部壳体4a的俯视图。图4B是表示图4A的A-A剖面的剖视图。图4C是话筒部壳体4a的主视图。
如图4A所示,从主体部2突出出来的话筒部壳体4a,具有由大径部4b和小径部4c构成的构造。大径部4b是与耳廓腔部61接触的前端侧的部分。在安装状态下,小径部4c是连接在大径部4b的耳外侧上的部分。
在话筒部壳体4a的大径部4b内部收纳着骨传导话筒30。至于此骨传导话筒30的构成将在后文中详细叙述。大径部4b与小径部4c之间由连接部4d连续成一体。
大径部4b的大径部里侧4e,在安装状态下接触到耳廓腔部61的底面61a。因此,大径部4b与小径部4c之间的连接部4d被平滑地连接,并且使连接部4d与耳廓腔部61的底面之间的密闭型良好。
如图4B所示,在安装状态下,为了大径部4b的大径部底面4f接触到耳廓腔部61的底面61a而正确地检测出微细的振动,在沿着外耳道64的方向上看,在耳廓腔部61的底面61a一侧,大径部底面4f形成为凸状的曲面。由此,扩大了大径部底面4f与耳廓腔部61的底面61a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接触性变好。另外,小径部4c的小径部底部4g的形状也可以形成为具有凸状的曲面形状。
两块小径部基部4h从小径部4c上突出出来。小径部基部4h分别为板状部件,并且大致平行地配置。话筒部壳体4a被嵌入在从主体部2的内侧壳体2b突出出来的话筒支座15内。如图4C所示,在与话筒部壳体4a的小径部4c相连的小径部基部4b上,设有小孔4i。
此小孔4i被结合在话筒支座15的轴部15a上,并且话筒部壳体4a与主体部2的内侧壳体2b相互嵌合地结合着。由此,话筒部壳体4a成为能够由从耳廓腔部61传播来的振动而自如地动作的构造。
另外,从维持安装性考虑,为使话筒部壳体4a不向下方较大地移动,也可以在主体部壳体(内侧壳体2b)上设置止动部件17。图5表示具备了止动部件17的通话装置1的构成的一部分,设置了限制话筒部壳体4a向下方移动的止动部件17。此止动部件17从内侧壳体2b突出出来而与主体部壳体一体形成。止动部件17也可以不是一定从内侧壳体2b突出出来那样的构造。也可以形成为例如使下孔4i与轴部15a的相互转动不超过一定角度的构造。
话筒部4是利用骨传导方式的部件,其将由声带发出、通过咽喉或头部进行传播并到达耳廓腔部61的底面61a的声音振动,利用收纳在话筒部壳体4a内的骨传导话筒30而检测出来。在利用骨传导方式的话筒部4中,话筒部壳体4a是与位于耳廓腔部61的底面61a的皮肤的微细振动同步而圆滑地动作的部件。
在从主体部2突出出来的话筒部壳体4a的大径部4b内部,收纳着骨传导话筒30。关于此骨传导话筒30的构成,将利用图6A和图6B来进行说明。图6A是将骨传导话筒30的构造进一步表示为一部分剖视图的图。图6B是图6A的A-A剖视图。
如图6A所示,在话筒部壳体4a的小径部4c内部收纳着话筒基板35,话筒基板35搭载有信号处理用的电场效应型晶体管34等。此话筒基板35与压电元件32之间由信号线33连接,另外其与主体部2的电路板6之间由信号端子35a连接。
防护壳31覆盖着骨传导话筒30的主要部件、压电元件32、和搭载了电场效应型晶体管34等的话筒基板35等整体。因此,可以较高地维持被发射的声音信号的“信号对噪音的比(S/N)”。另外,防护壳31由具有导电性和磁性材料构成。
此防护壳31同时由话筒部壳体4a覆盖,并且保护其不受自外部的机械性的力的影响。压电元件32于防护壳31内的支承固定,和防护壳31于话筒部壳体4a的支承固定是以充分高的结合度进行的,并且抑制着经过支承固定部传播的振动衰减。
如图6B所示,骨传导话筒30的压电元件32沿着话筒部壳体4a的大径部4b的长度方向仅有一端被支承、固定成悬臂梁状。在骨传导话筒30的另一端上,收纳可以自如振动的构造的压电元件32。
压电元件32由PZT等压电陶瓷材料构成。如图6B所示,在压电元件3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整体上分别形成电极32a、32b。如果压电元件32因来自外部的力发生变形,在这些电极32a、32b之间就产生与该变形对应的电位。由此所产生的电信号通过信号线33而从压电元件32被输入给话筒基板35,并从信号端子35a被输出到电路板6的话筒输入端子。此话筒输入端子虽然未在图6A和图6B中进行图示,但是它相当于图1中的话筒输入端子24。
图7表示骨传导话筒30的电路构成。压电元件32的电极32a借助于信号线33而与电场效应型晶体管34的门电路相连接。借助于防护壳31、话筒基板35的印刷电路图案,电极32b被连接在电场效应型晶体管34的源极上。另外,话筒基板35的信号端子35a、35b被连接在通话装置1的话筒输入端子(虽然未在图7中图示,但是相当于图1中的话筒输入端子24)上。
通过这样的构成,在骨传导话筒30中,压电元件32检测出的声音信号作为发射声音,就从通话装置1的天线9被发射到携带式电话机40。携带式电话机40通过其第二天线43接收该声音信号,并借助于第二通信装置42,将表示发射声音的电信号输入给基本构成41。基本构成41的通信电路借助于第一天线45,以发射声音为发射信号向通信对方的电话装置发射。此发射信号经由基地站、通信网之后,被通信对方的电话装置接收。
接着,对通话装置1将由扬声器11产生的声音进行输出之前的构造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通话装置1中,不是将由扬声器11产生的声音原封不动地进行输出,而是通过导音管将声音导入到外耳道。以下,用图来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在导音部壳体3a内收纳着导音管12。导音管12由例如具有3~5度的硅橡胶或弹性树脂等柔软性坯料而形成。此导音管12具有圆筒状的形状。
将导音管12的一端连接在由扬声器11输出声音的开口部11a上。导音管12的另一端延长到导音部壳体3a的前端部3b附近。导音管12将扬声器11产生的声音导入使用者的外耳道64附近。由此导音管12导入的声音,通过后叙的导音部壳体3a的开口部,从外耳道64入口附近向外耳道64内放出。
这样,即使主体部2的电路板6上的扬声器11与使用者的外耳道64在空间上隔开,也可通过导音管12向使用者的外耳道64可靠地传播扬声器11的声音。
如图9A和图9B所示,在从主体部2突出出来的导音部3a的前端部3b上形成有开口部211、212。开口部211、212分别由设置在导音部壳体3a上的多个孔等构成,并被形成于导音部壳体3a的前端部3b上。如图9A所示,开口部211具有两个开口部211a、211b,并被设置在前端部3b的左右两侧面上。如图9B所示,开口部212具有两个开口部212a、212b,并被设置在前端部3b正面的左右。因此,无论导音管12朝向左右的哪一个方向,这时都可以从开口部21、212的左右某一开口部向外耳道64内部输出声音。
如图9A所示,用于将导音管12向开口部211、开口部212之一进行切换的切换杆13,从导音部壳体3a突出出来而进行设置。此切换杆13,因为要改变导音管12相对于外耳道64内部的方向,所以在导音部壳体3a内与导音管12相连接。切换杆13被转动自如地设置在导音部壳体3a上。另外,切换杆13在将通话装置1安装在耳朵上时,接触到耳部的皮肤而被设置在与耳朵不干涉的部位上。
如图10所示,例如,如果使切换杆13向A的方向转动,导音管12在导音部壳体3a内就朝向开口部211b、212b的方向。反之,如果使切换杆13向B的方向转动,导音管12在导音部壳体3a内就朝向开口部211a、212a的方向。
一般来说,在人的左耳和右耳中,耳廓腔部61与外耳道64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相反的。在本发明的通话装置1中,通过对切换杆13的方向进行切换,可以在左右范围内使导音管12朝向不同的外耳道64的方向。因此,无论通话装置1是在哪个耳朵上,都可以可靠地对外耳道64内部传播声音。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也可以通过设置固定部22而将切换杆13进行固定,以便切换杆13的方向不会因使用者的不小心地被改变。图11A是在将通话装置1已安装在使用者上的状态下,从使用者的头部侧看到的剖视图。图11B是从上部看到的剖视图。如图11A所示,固定部22是在导音部壳体3a的内部,在其底面上所形成的凸状部件。例如,在切换杆13朝向了图10所示的A方向时,固定部22从导音管12的右侧推导音管12而将其固定,使导音管12不在B方向上动。另外,在对切换杆13进行切换之际,在切换杆13接触到导音管12的状态下,切换杆13经过固定部22上方来进行移动。而且,固定部22在相反侧,即从导音管12的左侧对导音管12进行固定。
另外,固定部22也可以不是固定导音管12自身的结构,而是设置在导音部壳体3a上,并通过使切换杆13固定而对导音管12进行固定的结构。
下面,对将如此构成的通话装置1安装在耳朵上的状态进行说明。首先,在使用者将通话装置1安装在左耳上而使用时,通过切换杆13将导音管12转动到图10中的A的位置上,将导音管12朝向图8中的上方向。在使用者将通话装置安装在右耳上而使用时,通过切换杆13将导音管12切换到图10中的B的位置上,将导音管12朝向图8中的下方向。
图12表示将通话装置1已安装在使用者的耳朵上的状态。如图12所示,在安装了通话装置1的使用姿势下,话筒部壳体4a的收纳了骨传导话筒30的大径部4b,与导音部壳体3a的形成了开口部211、212的前端部3b附近,被安装在使用者头部的耳廓腔部61上。大径部底面4f接触到耳廓腔部61的底面61a。对此,导音部壳体3a的前端部3b接触到耳廓腔部61的上表面61b。
在安装时,话筒部壳体4a的大径部4b和包括导音部壳体3a的开口部211、212的前端部3b,贴合在耳廓腔部61、耳垂62和对垂(耳垂相对部)63、外耳道64的开口部附近所形成的空间上,并以良好的状态被安装。另外,在安装了通话装置1的状态下,主体部2被配置在远离了使用者的头部和耳廓腔部61的部位上,并且在耳廓腔部61的外侧上延伸出来而被配置在外面颊表面上。
在安装通话装置时,在由话筒部壳体4a的小径部4g、和大径部里侧4e的大径部底面4f构成的空间上,夹持部5夹持耳廓腔部61的缘部65。通过此夹持部5,可以在稳定的状态下将通话装置1安装在耳朵上。另外,因为耳垂62和对垂63支承大径部底面4f,所以可以安定地安装通话装置1。
此通话装置1的安装,仅在耳廓腔部61上插入大径部4b和导音部壳体3a的前端部3b即可,此安装所需要的时间大约在1秒钟内。另外,通话装置1的安装完全可以用一只手进行安装,可以简单容易地进行安装。
接着,对本发明的通话装置1中的电磁波的课题的构造的改善进行说明。
如图3A和图3B所示,通话装置1的结构为,在其安装状态下,仅将话筒部4和导音部壳体3a的开口部211、212配置在使用者的耳廓腔部61内,并且将搭载了发射接收信号等的电路板6配置在远离使用者的头部的耳廓腔部61的部位,即,耳廓腔部61的外面颊表面上。
特别是,由于使最能产生电磁波的天线9尽可能地远离使用者的身体(头部),所以将其配置在远离了身体一侧的外侧壳体2a内。另外,在电路板6上的远离使用者的头部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该天线9。另外,也可以设置外部壳体2a上的天线9。通过这样配置,可以减小电磁波对使用者的影响。
另外,通过将天线9在设置在外层壳体2a内,消除了形状、大小的限制,从而大幅度地扩大了其设计的自由度。
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此通话装置1中,考虑到操作的低频度的情况,通话开关10、音量开关10a、电源开关10b等开关类,在安装在使用者的状态下配置在较高的上部,即配置在夹持部5所夹持的耳廓腔部61的外缘部附近,以实现操作和安装的稳定化。
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电路板6的下部、即在主体部2的下部,电池8由电源端子14a、14b等固定在电路板6上,并且被收纳在主体部2的外侧壳体2a内侧与电路板6之间。根据这样的构造,可以将通话装置1的重心降低。更具体地说,电池8的重心设定在后文叙述的安装支承点的安装姿势中的下方,所述安装支承点由话筒部壳体4a的小径底部和安装支承部件以及话筒部壳体4a的大径部内表面构成。
另外,如图13所示,也可以将电池8配置在使用者的头部侧上。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电池8位于天线9与使用者的头部之间,所以由天线9产生的电磁波被电池8衰减,并可以减少到达使用者的头部的电磁波量。
在此,对本发明的通话装置1于携带式电话机40的发射接收信号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接收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
从外部向携带式电话机40打来电话的时候,首先,由携带式电话机40接收来电信号。更具体地说,携带式电话机40由基本构成41的第一天线45接收包括由基地站发射的来电来电信号。而且,就携带式电话机40来说,在第一天线45中变换成包括来电信号的电信号,并传递给通信电路44的发射接收电路,在此发射接收电路内部进行信号接收。
另外,从通信电路44的发射接收信号电路,将来电信号通过第二通信装置42以及第二天线43而向通话装置1的天线9发射信号。此时,当将通话装置1预先设定为可以通话的状态时,通话装置1就接收包括由携带式电话机40的第二天线43传送的来电信号的电波信号。通话装置1通过天线9将已接收的电波信号变换成包括来电信号的电信号,并输入到发射接收信号电路。
发射接收信号电路23a检测出来电信号后,使扬声器11鸣动,并向使用者发出来电信号声音。使用者听到此声音即得知收到信号。此时,当使用者想进行通话的时候,如果将通话装置1插在耳廓腔部61内,并将通话开关10接通,那么通过通话装置1的发射接收电路23a或携带式电话机40的通信电路44的发射接收电路等的动作,就与通信对方建立了通话回线,并可以进行通话。
当已与通信对方建立了通话回线时,从对方传送过来的声音信号,经过与上述的来电信号相同的路径后,由通话装置1的扬声器11输出。即,如图1所示,通过基地站或公共回线而接收到的声音信号,通过第一天线45、通信电路44、第二通信装置42、第二天线43后,被传递到通话装置1。
在通话装置1中,由携带式电话机40发射的声音信号,通过天线9后,在发射接收信号电路23a中被接收,并在扬声器11中进行电·声变换,并由扬声器11作为声音进行输出。所输出的声音,通过导音管12,从导音部壳体3a的开口部211、212传递给使用者的外耳道64而被听取。
另一方面,使用者的声音由安装在耳廓腔部61上的话筒部壳体40内的骨传导话筒30检测出来。即,如图12所示,在已安装了通话装置1时,由于耳廓腔部61接触话筒部壳体4a,所以使用者因通话而发出声音时,伴随此发声的声带的振动就经过咽喉和头部到达耳廓腔部61。
已传递到耳廓腔部61的振动,通过图5所示的可以转动的话筒部壳体41而传递给内藏的骨传导话筒30。振动从话筒部壳体4a传递到骨传导话筒30时,骨传导话筒30整体就进行振动。此时,防护壳31内的压电元件32同时振动,压电元件32在其电极32a、32b上产生与振动相对应的电信号,并通过连接的信号线33等,向电场效应型晶体管34传递与振动相对应的信号。
电场效应型晶体管34接收与此振动相对应的信号,并对其进行规定的变换处理,然后通过其信号端子35a,将其作为检测出来的声音信号传递给图1所示的话筒输入端子24。
如图1所示,通话装置1的信号电路23,通过天线9将输入到话筒输入端子24的输入信号,发射给携带式电话机40的第二天线43。天线43接收到的电波信号,通过第二通信装置42传递给携带式电话机40。携带式电话机40接收到来自于通话装置1的声音信号后,将该信号通过第一天线45,并经由基地站等向通话对方的电话机等发射。这样就建立了通话。
下面对发射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使用利用了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通话装置的电话系统向外部打电话时,使用携带式电话机40的基本功能将通信对方呼叫出来,并使用通话装置1进行通话。下面描述通话方法的详细情况。
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通话装置1,是使发射接收器的功能成为小型的无绳化的装置,因而不具有拨号功能。因此,呼出对方时要使用携带式电话机40来进行。
即,在打电话时,将通话装置1安装在耳廓腔部61上,并使用作为携带式电话机40的基本功能的10键49呼叫对方。此时,呼叫声音等,通过携带式电话机40的第二通信装置42,第二天线43,并通过通话装置1的天线9、信号电路23,由扬声器11进行电·声音信号变化,并通过导音管12而由导音部壳体3a的开口部211、212传递给使用者的外耳道64的开口部。使用者由于可以听到由开口部211、212输出的声音,所以在对方已经接听电话机等时,就可以即刻开始通话。
关于打了电话时的通话,因为和收到电话时的情景相同,各构成要素的作用也相同,所以在此对其详细描述进行省略。
另外,使用者将通话装置1安装在耳廓腔部61上的时刻,在上述的例子中,是在安装通话装置1之后进行了拨号。虽然也可以在拨号之后安装通话装置1,但是,如果安装晚了,通话的时刻就晚,这将给对方带来不愉快感。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通话装置1,被设置在主体部2上,扬声器11与话筒部4不会相互接近。因为扬声器11与话筒部4分离,所以可以可靠地抑制因扬声器11的声音输出而产生的向话筒部4进行传播的微振动。
另外,在从主体部2突出的导音部壳体3a内,收纳着由扬声器11输出的作为声音的输导路的导音管12。由此,即使主体部2的扬声器11与外耳道64分离,也可以可靠地将由扬声器11输出的声音传递到外耳道64内。
另外,在导音部12内设有对其方向进行切换的切换杆13。由此,可以很容易地根据左右耳朵的需要来切换声音的输导路的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用于固定导音管12的固定板22,可以在对切换杆13进行切换之后防止导音管12运动,并且可以可靠地防止输导路的方向发生变化。
另外,在使用时,通过仅将话筒部壳体4a的大径部4b和导音部壳体3a的前端部3b插入到耳廓腔部61内,就很简单地安装了通话装置1。因此,安装时间大幅度被缩短,从而可以在收到信号时顺利地进入通话状态。
另外,本上述方式的通话装置1,虽然被构成为以无线的形式与携带式电话机40进行通信,但是,也可以通过信号线来与携带式电话机40进行通信。此时,通过在主体部2内收纳扬声器11而将扬声器11与话筒部4相分离,就可以可靠地抑制由扬声器11产生的向话筒部4进行传播的微振动。
下面,对使用本发明的通话装置1进行通话时,因通话装置1产生的电磁波的影响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通话装置1,在动作过程中,由通话装置1的天线9发射电磁波。此时,在本发明的通话装置1中,首先,使用姿势下,安装在使用者头部的耳廓腔部61内的部件,是位于话筒部壳体4a的前端的大径部4b和导音部壳体3a的开口部211、212附近。
然后,天线9以配置在从外侧壳体2a、即主体部2相对于头部离得最远的位置上的构成,配置在本通话装置1中的离头部最远的部位上。
另外,在图13所示的构成中,在天线9与头部之间配置着电池8,由天线9发射到头部方向的电波,碰到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电池8的箱体,并通过该箱体向空间再发射出去。此时,因电波的传送路径变得最短,所以多数电磁波被电池的侧面等放射出去,并从天线9穿过电池8,进一步减小了穿过头部的能量。通过这样的办法,并通过采用通话装置1的这种构造,可以减小电磁波对头部的影响。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通话装置1,在对其进行使用时,通过仅将话筒部壳体4a的大径部4b和导音部壳体3a的前端部3b插入在耳廓腔部61内的简单动作,就可以确保简单安装和稳定的安装。另外,安装动作所需要的时间也比现有技术大幅度缩短,并且在接收到信号后,安装本发明的通话装置1即可顺利进入通话状态。
另外,关于电磁波的课题,通过配置天线的方法等,在使用通话装置1时,已经可以减小电磁波对头部的影响。
通过灵活运用本结构的通话装置1,其使用者可以充分地获得简单安装和不用手的功能,并且通过接收到信号后的安装,可以享受到顺利通话之优点的乐趣。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可以可靠地抑制向话筒部传播的微振动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
本发明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例如,通过其与携带式电话机进行组合而用作该携带式电话机的声音的输入输出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所述通话装置被安装在人的耳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装置具有主体部、导音部、和话筒部,所述主体部在其内部具有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机构;所述导音部被设置成从该主体部凸出出来,并被安装在上述耳部的耳廓腔部内,并且,将由上述声音输出机构输出的声音导向上述耳廓腔部;所述话筒部被设置成从上述主体部凸出出来,并以接触于上述耳廓腔部的状态被插装在其上,并且,还具有骨传导声音检出机构,其用于将传递到上述耳廓腔部的骨传导声音检测出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话筒部在其与上述导音部连接成两股状的状态下,被设置成从上述主体部突出出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音部具有导音管,所述导音管用于将由上述声音输出机构输出的声音导向上述耳廓腔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音部具有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用于切换导音管导入的上述声音的输导路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音部具有固定上述输导路的方向的固定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话筒部与上述主体部相连接,并可以相对于其进行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声音输出机构被固定在安装有电子部件的基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安装有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部具有用于与分体的母机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电路以及天线。
10.一种被安装在人的耳部上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具有主体部、耳机部、和话筒部,所示耳机部被设置成从上述主体部凸出出来,并被安装在上述耳部的耳廓腔部内,并且,将声音向上述耳廓腔部输出;所示话筒部被设置成从上述主体部凸出出来,并以接触于上述耳廓腔部的状态被插装在其上,并且,还具有骨传导声音检出机构,其用于将传递到上述耳廓腔部的骨传导声音检测出来。上述话筒部与上述主体部相连接,并可相对于其进行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话筒部在与上述耳机部连接成两股状的状态下,被设置成从上述主体部凸出出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限制上述话筒部转动的止动部件。
13.一种被安装在人的耳部上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主体部、耳机部和话筒部,所述主体部具有用于进行无线通信的电路板;所述耳机部被设置成从该主体部突出出来,并被安装在上述耳部的耳廓腔部上,并且,将声音向上述耳廓腔部输出;所述话筒部被设置成从所述主体部突出出来,并以接触于上述耳廓腔部的状态被插装在其上;并且,将传递到上述耳廓腔部的骨传导声音检测出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部还具有向该电路板提供电力的电池,在通话装置安装在使用者耳部上的状态下,所述电池位于上述电路板与使用者的头部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部还具有产生声音的扬声器,所述扬声器通过衰减材料被固定在上述电路板上。
16.一种被安装在人的耳部上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主体部、耳机部和话筒部,所述主体部具有用于进行无线通信的天线;所述耳机部被设置成从该主体部突出出来,并被安装在所述耳部的耳廓腔部内,并且,将声音向上述耳廓腔部输出;所述话筒部被设置成从该主体部突出出来,并以接触于上述耳廓腔部的状态被插装在其上,并且,将传递到上述耳廓腔部的骨传导声音检测出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部具有壳体,上述天线即为该壳体,在通信装置安装在使用者耳部上的状态下,上述天线被配置在位于远离该使用者的头部的位置的壳体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部还具有电池,在通话装置安装在使用者的耳部上的状态下,所述电池位于上述天线与使用者的头部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4或18所述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通话装置安装在使用者的耳部上的状态下,上述电池收纳在主体部的下方。
全文摘要
一种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其可以可靠地抑制向话筒部传递的微振动。本发明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是被安装在人的耳部上的耳部安装型的通话装置,具有主体部(2)、导音部(3)、和话筒部(4),导音部(3)具有的被设置成从主体部(2)凸出出来的导音部壳体(3a),被安装在耳廓腔部(61)内,话筒部(4)具有话筒部壳体(4a),该话筒部壳体(4a)在与导音部壳体(3a)连接成两叉状的状态下,被设置成从主体部(2)突出出来,并在接触于耳廓腔部的状态下被插装在耳廓腔部(61)内。主体部(2)具有扬声器(11),导音部(3)具有将扬声器(11)输出的声音导向导音部壳体(3a)的导音管(12),话筒部(4)在话筒部壳体(4a)内具有骨传导话筒(30)。
文档编号H04R1/00GK1742476SQ20048000260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2日
发明者田中正智, 藤田柾彦, 稻村嘉昭 申请人:Nec东金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