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基站、终端电台、通信装置、通信管理方法、控制程序和记录它的计算机可读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08366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信系统、基站、终端电台、通信装置、通信管理方法、控制程序和记录它的计算机可读记 ...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等通信系统、基站、终端电台、通信装置、通信管理方法、控制程序和记录它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在由基站和终端电台构成的无线LAN中,存在把终端电台的耗电抑制在最小的要求。
在某种无线LAN中,基站定期发送信标信号,在信标信号中包含确定终端电台的信息、对该终端电台发送的数据的有无、下一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进行通知。因此,终端电台需要一直接收信标信号。
可是,在终端电台工作的应用程序例如是邮件接收软件,当访问邮件服务器,检查邮件的接收的间隔为1分钟左右时,在每隔100msec左右的信标信号中使终端电台的通信电路的电源接通是浪费。另外,在无线LAN中,终端电台并不总局限于有多个,基站和终端电台常常是1对1。这时,终端电台每隔100msec接收应该发送的数据为“没有”的信标信号,造成电力浪费。
对于这样的课题,知道基站通过延长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抑制终端电台的耗电的技术。例如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开“特开平9-162798号公报(
公开日1997年6月20日)”)中,描述基站按照对终端电台的发送数据量,变更对终端电台信标信号的发送间隔,并且按照基站发送的信标信号间隔改变终端电台向电源接通状态转变的信标信号接收时刻的技术。另外,在以下的专利文献2(日本国公开专利公开“特开2003-124940号公报(
公开日2003年4月25日)”)中,描述基站按照从外部的网络收到的数据,决定与数据量的范围关联的轮流检测间隔时间,数据量越多的范围,越缩短轮流检测间隔时间。
另外,作为IEEE802.11的节电模式,实现在终端电台,调查信标信号,当没有发给本电台的数据时,在下一信标信号之前,变为低耗电模式。
可是,在所述背景技术中,还具有以下的课题。即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中,在终端电台执行IP(Internet Protocol)电话的应用程序,处于等待状态时,没有对终端电台的发送数据,所以信标信号的发送间隔变长,有时,当电话的来电数据到来时,无法立刻对终端电台通知。另外,专利文献2所述的技术中也同样,基站从外部的网络接收,变更轮流检测间隔,所以有时无法应对要求快速反应性的情况。
另外,在以往,流再现或IP电话的通话等总在通信状态下执行。因此,尽管存在不通信的期间,但是进行间歇的数据接收,也无法抑制耗电。
另外,在专利文献3(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4-128949号公报(
公开日2004年4月22日)”)中描述以在无线终端装置,通过应用程序的动作模式,使用于省电的间歇接收间隔可变,或通过应用程序的动作模式,在对无线基站的轮流检测数据和对轮流检测数据的从无线基站到无线终端电台的数据中附加优先级,发送,从而实现要求省电和声音通信的实时性的应用程序的通信质量的提高和信息包的削减为目的的无线终端装置和使用它的无线通信系统。
可是,专利文献3所述的技术和本发明按如下不同。
(1)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技术中,只通过终端电台一侧的设定变更,基站一侧不变更。即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技术中,基站的信标信号发送间隔不变更,所以当基站的缺省的信标信号发送间隔是现在普及的基站的一般的100msec时,如果要执行VoIP(voice over IP),则现在普及的声音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的G.711的打包周期是20msec,如果用间歇接收动作执行它,就用100msec间隔接收本来应该以20msec间隔发送的声音数据,所以产生延迟,声音质量下降。即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技术中,无法用间歇接收执行需要比基站的缺省信标信号发送间隔还短的周期的应用程序。而在本发明中,在基站,也按照应用程序的中类和/或通信特性(通信模式),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设定为最佳,所以能质量不下降地以间歇接收执行需要短周期的应用程序。
(2)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技术中,不进行与应用程序的状态对应的设定变更。即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技术中,在执行VoIP,处于等待状态时,和处于通话状态时,在间歇接收间隔上没有区别,在实施例中,在VoIP时,以TIM1个使间歇接收间隔工作,所以在等待状态中消耗无用的电力。此外,TIM(Traffic Indication Map数据量通知图)是基站为了对省电模式中的终端电台通知在基站的缓存器中存储有发给终端电台的数据的信标信号中包含的信息要素。而在本发明中,在终端电台,按照应用程序的状态,把信标信号接收周期设定为最佳,所以在VoIP的等待状态和通话状态中,变更信标信号接收周期,在等待状态下能进一步抑制耗电。
(3)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技术中,间歇接收间隔的范围由DTIM决定。即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技术中,间歇接收间隔的范围最端为包含TIM的信标信号间隔,最长为包含DTIM的信标信号间隔,包含DTIM的信标信号间隔的设定由基站设定。例如如果把包含DTIM的信标信号间隔设定为与包含的缺省信标信号发送间隔相同的100msec,终端电台就无法从100msec变更间歇接收间隔。此外,DTIM(Delivery Traffic Indication Map数据量配送通知图)是在基站和终端电台用于取得时刻同步的TSF(TimingSynchronization Function)定时器成为0的时刻发送的信标信号中包含的TIM。由基站缓存的广播和多点传送的数据在包含DTIM的信标信号之后发送。而在本发明中,与DTIM无关地设定间歇接收间隔,所以能进一步抑制耗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终端电台中,能按照应用程序的通信模式或通信状况,把接收信标信号的周期设定为最佳的通信系统、基站、终端电台、通信装置、通信管理方法、控制程序和记录它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为了解决所述目的,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把从基站发送的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对终端电台通知,其中在终端电台中,具有把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对基站发送的终端侧无线通信部;在基站中,具有根据从终端电台收到的设定要求变更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通信控制部。
因此,能从终端电台控制基站发送的定期的信号的周期。因此,终端电台能按照自己的状况把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最优化。因此,在终端电台中,在接收定期的信号的时刻之前,能把对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断开,能抑制耗电。即按照成为终端电台的仪器或终端电台执行的应用程序,动态变更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设定为最佳的值,从而能具有快速反应性,并且能抑制耗电。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基站、终端电台、通信装置、通信管理方法能应用于无线通信和/或有线通信。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能根据以下表示的记载而了解。另外,本发明的利益在参照附图的以下的说明中变得明白。


下面简要说明附图。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详细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详细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3是表示图1、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的模式图。
图4是表示图1、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的模式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电台的应用程序部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电台的终端侧无线通信部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序列图,即表示应用程序为邮件时的情况。
图9是表示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序列图,即表示应用程序为邮件时的情况。
图10是表示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序列图,即表示应用程序为流时的情况。
图11是表示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序列图,即表示应用程序为流时的情况。
图12是表示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序列图,即表示应用程序为IP电话时的情况。
图13是表示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序列图,即表示应用程序为IP电话时的情况。
图14是表示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序列图,即表示作为终端电台的应用程序,正在执行邮件时,执行IP电话,先结束IP电话时的情况。
图15是表示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电台的终端侧无线通信部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如图4所示,终端电台为多个时的终端电台的终端侧无线通信部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如图4所示,终端电台为多个时的基站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如图4所示,终端电台为多个,执行多个应用程序时的终端电台的终端侧无线通信部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图1、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电台的终端侧无线通信部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图20是表示如图4所示,终端电台为多个时的终端侧无线通信部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图21是表示如图4所示,终端电台为多个时的基站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图22是表示图1、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的通信控制部中存储的把应用程序种类和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关联的管理表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图1、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的通信控制部中存储的把应用程序种类以及通信模式和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关联的管理表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图1、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的通信控制部中存储的把应用程序种类以及状态和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关联的管理表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图1、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的通信控制部中存储的把应用程序种类以及终端电台的仪器种类和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关联的管理表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在图1、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把基站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短时的终端电台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图27是表示在图1、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把基站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长时的终端电台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图28是表示在图1、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从终端电台收到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变更要求时的基站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图29是表示在图1、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电台发出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短时的终端电台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图30是表示在图1、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电台发出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长时的终端电台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图31是表示图1、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即终端电台为多个时的序列一例的图。
图32是表示图1、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即终端电台为多个时的序列一例的图。
图33是表示在图1、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从终端电台收到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变更要求时的基站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图34是表示图1、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即终端电台为多个时的序列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果根据图1~图34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则如下所述。此外,在实施例中,用无线通信的结构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包含在网络中以有线连接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基站、终端电台。
图3、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概略的模式图。如图3、图4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是基站10与1或1以上的终端电台30(30A、30B、30C…)进行无线通信的系统。基站10把外部网络2和终端电台30之间的通信中继。即无线通信系统1由基站10和终端电台30构成,根据从基站10定期发送的信标信号(定期的信号),从基站10确定终端电台30,对确定的终端电台30通过信标信号通知应该发送的数据的有无和下一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
图1、图2是表示无线通信系统1的详细结构的功能框图。此外,图1表示由终端电台30执行的应用程序为1个时的情况。图2表示由终端电台30执行的应用程序为多个时的情况。
基站10至少具有外部接口11、基站侧无线通信部12、天线19。外部接口11通过有线LAN或调制解调器从专用线路或电话线连接到外部网络2,与因特网等网络上的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传送。天线19进行与终端电台30交换的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基站侧无线通信部12具有控制部13、发送部17、接收部18。发送部17根据通信控制部15的控制,通过天线19对终端电台30发送信号。接收部18根据通信控制部15的控制,从终端电台30通过天线19接收信号。
控制部13由存储部14(缓存器14)、通信控制部15(发送周期设定部件)、定时部16构成。存储部14暂时把从外部网络2收到的数据缓存。定时部16取得把信标信号对终端电台30发送的时刻。
通信控制部15进行用于无线通信的控制。通信控制部15按照来自终端电台30的信标信号周期变更要求,变更发送信标信号的周期。即通信控制部15根据从终端电台30收到的设定要求,设定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另外,通信控制部15当终端电台30为多个时(图4),按照需要最短的周期的终端电台30决定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另外,当从终端电台30收到可用缓存器尺寸的要求时,取得存储部14的可用缓存器尺寸,对终端电台30发送。可用缓存器尺寸可以包含在信标信号中发送,可以根据用于通知的信号,另外发送。
终端电台30至少具有输入部31、输出部32、应用程序部33、终端侧无线通信部(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36、电源部43、天线44。
输入部31、输出部32是终端电台30的用户用于操作终端电台30的用户界面。具体而言,输入部31是按钮、键、鼠标、图形输入板等输入设备。输出部32是显示器或扬声器等输出设备。终端电台30的用户使用输入部31、输出部32,能利用应用程序部33中工作的应用程序。
天线44进行与基站10交换的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电源部43是对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的通信电路40供给电力的电源。
应用程序部33由应用程序执行部(应用程序执行部件)34、通信接口部(通信接口部件)35构成。
应用程序执行部34执行通过基站10与外部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即应用程序执行部34执行邮件、流、IP电话等应用程序。此外,应用程序执行部34中执行的应用程序能按照终端电台30的使用适当选择。
通信接口部35在用户操作输入部31,在应用程序执行部34中执行应用程序时,根据正在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状况,对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输出控制的指示。即通信接口部35把应用程序执行部34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和/或通信特性所对应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对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输出。
这里,在本说明书中,“通信特性”是指,按照(a)应用程序的通信模式、(b)应用程序的状态、(c)成为终端电台的仪器的种类、(d)(a)~(c)的组合等决定的。而且,把“通信特性”和“应用程序的种类”作为用于决定信标信号周期的信息(信标信号周期决定信息(发送周期决定信息)利用。
例如,如果应用程序的种类是邮件,用户设定的自动邮件接收检查间隔就成为决定通信特性的要素。另外,如果应用程序的种类是流,则流再现的数据速度和基站10的缓存器尺寸成为决定通信特性的要素。另外,如果应用程序的种类是IP电话,则在等待状态下,接收检查间隔成为决定通信特性的要素,在通话状态下,信息包发送间隔成为决定通信特性的要素。
例如,通信接口部35取得应用程序执行部34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状态,按照该状态,决定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另外,通信接口部35根据基站10具有的缓存器的尺寸,决定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另外,通信接口部35在用一个终端电台30执行多个应用程序时,按照需要最短的周期的应用程序决定信标信号发送周期。
因此,通信接口部35可以保持把自动邮件接收检查间隔或再现的数据速度等条件与各应用程序关联的表(未图示)。此外,对该表的记录能在应用程序向终端电台30的安装时或执行结束时进行。
此外,如图2所示,在应用程序部33中,能使多个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执行部34A、34B、34C…)工作。这时,对各应用程序执行部34设置通信接口部35,可以如图2所示,多个应用程序执行部34…公用一个通信接口部35。
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由发送控制部37、定时部38、接收控制部39、发送部41、接收部42构成。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对基站10发送从通信接口部35通知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
发送控制部37按照来自通信接口部35的指示控制发送部41,通过天线44对基站10发送信号。
接收控制部39按照来自通信接口部35的指示控制接收部42,从基站10通过天线44接收信号。
定时部38取得接收从基站10送来的信标信号的时刻。
通信电路40由发送部41、接收部42构成。从电源部43向通信电路40的电力供给由接收控制部39控制。即接收控制部39只在信标信号的接收时使从电源部43向通信电路40的电力供给接通,此外的期间断开。
下面以(1)~(3)的情况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的信标信号周期的控制。
(1)在一个终端电台30中利用一个基站10,在终端电台30执行一个应用程序时,设定为最适合于终端电台30执行的应用程序的信标信号周期。另外,按照正在执行的应用程序的通信模式或状态设定为最佳的信标信号周期。
图5是表示应用程序为1个时的应用程序部33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图6是表示应用程序为1个时的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图7是表示应用程序为1个时的基站10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此外,图5、图6、图7是把应用程序为邮件、流、IP电话时的情况总结为1个。
第一,说明应用程序执行部34执行邮件的应用程序时的控制。此外,最初把信标信号周期设定为缺省值(T0=100msec)。
图8是表示应用程序为邮件时的变更信标信号周期的动作的序列图,图9是对它追加接收邮件数据的动作的序列图。
当应用程序为邮件时,终端电台30对基站10要求向与应用程序中设定的自动邮件接收检查间隔一致的信标信号周期的变更。据此,终端电台30能以邮件的接收检查所必要的最小限度的周期间歇接收。因此,终端电台30通过把自己的信标信号的接收周期最优化,在接收信标信号的时刻之前,把从电源部43对通信电路40的电力供给断开,能抑制耗电。
具体而言,如果应用程序执行部34起动邮件的应用程序(S11),通信接口部35就对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通知应用程序起动,要求把基站10的信标信号周期设定为对邮件的应用程序设定的自动邮件接收检查间隔(例如60sec)(S13、S23)。
此外,信标信号周期可以在通信接口部35中按各应用程序预先设定,也可以在产生设定的必要时,从应用程序执行部34对通信接口部35通知。
在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中,如果从应用程序部33收到邮件应用程序起动通知和信标信号周期的指定(S32),就在信标信号中包含要求的信标信号周期,对基站10发送信标信号周期变更要求。
在基站10,如果从终端电台30收到标信号周期的变更要求(S68),通信控制部15就变更为指定的信标信号周期(S69)。此外,基站10在变更前的信标发送时刻,在发给终端电台30的信标信号中承载下一信标信号周期,对终端电台30发送。
而在终端电台30,如果变为信标信号接收时刻(变更前),就把通信电路40的电源接通,收到来自基站10的信标信号(S33~S35)后,把通信电路40电源断开(S43)。这时,接收控制部39确认信标信号中包含的信标信号周期的设定为要求的设定,设定为信标信号的接收周期(S44)。即从下次开始信标信号的接收周期变为60sec。另外,如果在信标信号中承载表示有发给本电台的数据的信息,就接收数据,传递给应用程序部33(S40~S42)。
然后,在应用程序部33,如果从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收到数据(S15),应用程序执行部34就对输出部32输出数据(S16)。如果用户结束邮件(S24),通信接口部35就把应用程序结束通知对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发送,对基站10要求信标信号周期还原(起动邮件前)(S25、S47、S50)。
此外,当应用程序为邮件时,如果用户变更自动邮件接收检查间隔的时间设定,就产生改变信标信号周期的状况。
另外,图9是在变更信标信号周期的序列中追加在哪个时刻发送用于数据通信的信号。即如图9所示,在基站10中存在邮件数据时(从“邮件服务器有新到达的邮件的通知”的时候),用接着信标信号的用于数据通信的信号发送邮件数据。通过信标信号,能通知应该从基站10向终端电台30发送的邮件数据的有无。
另外,如图9中电源接通区间(斜线部)所示,如果变为变更前的信标信号接收时刻,终端电台30就接通通信电路40的电源,接收来自基站10的信标信号,对邮件服务器查询新到达的邮件,如果有新到达的邮件,就接收该邮件数据后,把通信电路40的电源断开。然后如果变为变更后的信标信号接收时刻,就接通通信电路40的电源,接收来自基站10的信标信号,对邮件服务器查询新到达的邮件,如果有新到达的邮件,就接收该邮件数据后,重复把通信电路40的电源断开的动作。如果终端电台30接收完从基站10发送的信号,就在变为接收下一信标信号的时刻之前把通信电路40的电力供给断开。即终端电台30在未收到信号时,把通信电路40的电源断开。
第二,说明应用程序执行部34执行流的应用程序时的控制。此外,最初把信标信号周期设定为缺省值(T0=100msec)。
图10是表示变更应用程序为流时的信标信号周期的动作的序列图,图11是对它追加接收流数据的动作的序列图。
当应用程序为流时,终端电台30调查基站10的缓存器(存储部14)尺寸,从流再现的数据速度和缓存器尺寸计算数据再现不破坏的最长信标信号周期,对基站10要求向取得的信标信号周期的变更。据此,终端电台30能以数据不破坏的周期进行间歇接收。因此,终端电台30通过把自己的信标信号的接收周期最优化,在接收信标信号之前,把从电源部43对通信电路40的电力供给断开,能抑制流再现中的耗电。
具体而言,首先如果应用程序执行部34如果起动流的应用程序(S11),通信接口部35就取得对流的应用程序设定的再现的数据速度(例如480Kbps)(S14),并且对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通知流应用程序起动,对基站10要求可用缓存器尺寸的通知(S19)。
此外,再现的数据速度可以在通信接口部35中按各应用程序预先设定,也可以在产生设定的必要时,从应用程序执行部34对通信接口部35通知。
在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中,如果从应用程序部33收到流应用程序起动通知和基站10的缓存器尺寸的通知要求(S32),就在信标信号中包含缓存器尺寸的通知要求,对基站10发送。
在基站10,如果从终端电台30收到缓存器尺寸的通知要求(S66),通信控制部15就取得存储部14的可用缓存器尺寸(例如30Kbyte),把它包含在信标信号中,发送给终端电台30(S67)。
接着,在终端电台30,如果从基站10收到可用缓存器尺寸(S37~S39、S20),通信接口部35就从流再现的数据速度(例如480Kbps)和可用缓存器尺寸(例如30Kbyte)计算数据再现不破坏的最长的信标信号周期(S21)。本例子时,从30Kbyte=240Kbit,变为240/480=500msec。然后通信接口部35对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要求把基站10的信标信号周期设定为取得的信标信号周期(例如Tr=500msec)(S22)。
以后的处理与邮件的应用程序时的信标信号周期变更处理同样,所以省略说明。
此外,应用程序为流时,如果用户选择其他流数据,就发生改变信标信号周期Tr的状况。
在本例子中,由终端电台30接收基站10的可用缓存器尺寸,计算最佳的信标信号周期,但是可以用基站10进行信标信号周期的计算处理。这时,终端电台30对基站10通知流再现的数据速度。
另外,图11是在变更信标信号周期的序列中追加在哪个时刻发送用于数据通信的信号。即如图11所示,在基站10中存在流数据时(“存储部中有存储的数据”的时候),用接着信标信号的用于数据通信的信号发送流的数据。通过信标信号,能通知应该从基站10向终端电台30发送的流数据的有无。
另外,如图11中电源接通区间(斜线部)所示,终端电台30在变更前的信标信号接收时刻,一边把通信电路40的电源接通/断开,一边进行可用缓存器尺寸的通知要求的发送、可用缓存器尺寸的接收、信标信号周期的变更要求的发送。在信标信号周期的变更后,如果变为信标信号接收时刻,就把通信电路40的电源接通,接收来自基站10的信标信号和流数据后,重复使通信电路40的电源断开的动作。如果终端电台30接收完从基站10发送的信号,就在变为接收下一信标信号的时刻之前把通信电路40的电力供给断开。即终端电台30在未收到信号时,把通信电路40的电源断开。
第三,说明应用程序执行部34执行IP电话的应用程序时的控制。此外,最初把信标信号周期设定为缺省值(T0=100msec)。
图12是表示变更应用程序为IP电话时的信标信号周期的动作的序列图,图13是对它追加来电动作的序列图。
当应用程序为IP电话时,终端电台30在等待时设定为1sec的信标信号周期,在通话中,按照信息包发送间隔,设定为不发生延迟的影响的值(例如20msec)。据此,终端电台30能进行与信息包发送间隔匹配的间歇接收。因此,终端电台30通过把自己的信标信号的接收周期最优化,在接收信标信号之前,把从电源部43对通信电路40的电力供给断开,能抑制通话中的耗电。
具体而言,首先如果应用程序执行部34如果起动IP电话的应用程序(S11),通信接口部35就对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通知IP电话应用程序起动,要求把基站10的信标信号周期设定为对IP电话的应用程序设定的等待时的接收检查间隔(例如Ta=1sec)。
此外,等待时和通话时的信标信号周期可以在通信接口部35中按各应用程序预先设定,也可以在要求信标信号周期的变更时,从应用程序执行部34对通信接口部35通知。
在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中,如果从应用程序部33收到IP电话的起动通知和等待时的信标信号周期的指定(S32),就在信标信号中包含要求的信标信号周期(例如T=1sec),对基站10发送信标信号周期变更要求。
在基站10,如果从终端电台30收到标信号周期变更要求(S68),通信控制部15就变更为指定的标信号周期(S69)。这时,通信控制部15在变更前的信标周期的时刻,发送通知变更后的信标信号周期的信标信号后,开始用变更后的信标信号周期的时刻的信标信号的发送。
而在终端电台30,如果变为信标信号接收时刻(变更前),就把通信电路40的电源接通,收到来自基站10的信标信号(S33~S35)后,把通信电路40电源断开(S43)。这时,接收控制部39确认信标信号中包含的信标信号周期的设定为要求的设定,设定为信标信号的接收周期(S44)。即从下次开始信标信号的接收周期变为等待时的1sec。另外,如果在信标信号中承载表示有发给本电台的数据的信息,就接收数据,传递给应用程序部33(S40~S42)。
然后,在应用程序部33,如果从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收到数据(S15),应用程序执行部34就用输出部32通过声音或显示通知来电(S16)。然后,如果用户接通电话,变为通话状态,终端电台30就与上述的等待时的信标信号周期的变更处理同样,变更为通话时的信标信号周期Ta(例如20msec)。如果用户挂机,再次变为等待状态,就变更为等待时的信标信号周期Ta(例如1sec)。当应用程序为IP电话时,在终端电台30,按照等待/通话的状态,变更信标信号周期。
另外,图13是在变更信标信号周期的序列中追加在哪个时刻发送用于数据通信的信号。即如图13所示,在基站10中存在IP电话的声音数据时(“数据的发送”),用接着信标信号的用于数据通信的信号发送声音数据。通过信标信号,能通知应该从基站10向终端电台30发送的声音数据的有无。
另外,如图13中电源接通区间(斜线部)所示,在等待时,如果变为等待时的信标信号接收时刻,终端电台30就接通通信电路40的电源,接收来自基站10的信标信号,当有来电时,在接收来电信号后,重复把通信电路40的电源断开的动作。另外,在通话时,如果变为通话时的信标信号接收时刻,就接通通信电路40的电源,并且在接收声音数据后,重复把通信电路40的电源断开的动作。如果终端电台30接收完从基站10发送的信号,就在变为接收下一信标信号的时刻之前把通信电路40的电力供给断开。即终端电台30在未收到信号时,把通信电路40的电源断开。
(2)在一个终端电台30中利用一个基站10,用终端电台30执行多个应用程序时,设定为与需要更短的信标信号周期的应用程序对应的信标信号周期。在结束应用程序时,设定为其他正在执行的应用程序中需要最短的信标信号周期的应用程序对应的信标信号周期。
图14是表示作为应用程序,正在执行邮件时,执行IP电话,变更先结束IP电话时的信标信号周期的动作的序列图。图15是表示应用程序为多个时的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此外,图15是把应用程序为邮件、流、IP电话时的情况总结为1个。
这里,以在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用应用程序执行部34A正在执行邮件,用应用程序执行部34B执行IP电话,先结束IP电话时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首先,终端电台30通过(1)[邮件]中说明的处理,按照应用程序执行部34A的邮件的自动邮件接收检查间隔,设定基站10的信标信号周期(例如60sec)。然后终端电台30通过(1)[IP电话]中说明的处理,要求把基站10的信标信号周期设定为应用程序执行部34B的IP电话的等待状态时的接收检查间隔(例如Ta=1sec)。
这时,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如果从应用程序部33收到IP电话的起动通知和等待时的信标信号的指定(S72),就判定要求的信标信号周期(例如Ta=1sec)是否比现在的信标信号周期(例如T=60sec)短(S89),如果短(YES),就在信标信号中包含要求的信标信号周期(例如T=1sec),对基站10发送信标信号周期变更要求(S90)。
而且,IP电话的通话状态下的信标信号周期(例如20msec)比邮件的信标信号周期(例如60sec)短,所以终端电台30通过(1)[IP电话]中说明的处理,通过与应用程序执行部34B的IP电话的等待/通话状态对应的信标信号周期,一边变更信标信号周期,一边进行应用程序执行部34A的邮件以及应用程序执行部34B的IP电话的通信。
然后,如果用户结束IP电话应用程序,通信接口部35就判定是否正在执行其他应用程序(S91),如果正在执行其他应用程序(YES),就使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对基站10要求变更为该应用程序的信标信号周期(在本例子中,邮件的T=60sec)(S92)。而如果不是正在执行其他应用程序(NO),就使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对基站10要求变更为缺省的信标信号周期(例如T0=100sec)。
如上所述,根据所述无线通信系统1,在一个终端电台30中利用一个基站10,用终端电台30执行多个应用程序时,终端电台30通过把自己的信标信号的接收周期最优化,在接收信标信号的时刻之前,把从电源部43对通信电路40的电力供给断开,能抑制耗电。
此外,在本例子中,说明应用程序为2个时的情况,但是3个以上时,在结束一个应用程序时,判断其他应用程序是否起动。因此,通信接口部35可以保持管理起动中的应用程序和该应用程序要求的信标信号周期的对应的表(未图示)。据此,通信接口部35知道需要最短的信标信号周期的应用程序,能设定与它对应的信标信号周期。另外,在本例子中,在终端电台30进行最短的信标信号周期的判定,但是也可以在基站10进行该判定。这时,在终端电台30正在起动的应用程序分别把要求的信标信号周期对基站10通知。
(3)在多个终端电台30…中利用一个基站10时,设定为与需要更短的信标信号周期的终端电台30对应的信标信号周期。在结束应用程序时,在正在执行应用程序的其他终端电台30中,设定为与需要最短的信标信号周期的终端电台30对应的信标信号周期。
图16是表示终端电台30为多个时的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图17是表示终端电台30为多个时的基站10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此外,图16、图17是把应用程序为邮件、流、IP电话时的情况总结为1个。
这里,以在终端电台30A(图4)正在执行邮件,在终端电台30B(图4)执行IP电话,先结束终端电台30B的IP电话时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终端电台30A通过执行邮件,通过(1)[邮件]中说明的处理,按照邮件的自动邮件接收检查间隔,设定基站10的信标信号周期(例如60sec)。然后,终端电台30B通过执行IP电话,通过(1)[IP电话]中说明的处理,终端电台30B的应用程序执行部34B要求把基站10的信标信号周期设定为IP电话的等待状态时的接收检查间隔(例如Ta=1sec)(S119)。
这时,在基站10,通信控制部15比较终端电台30B要求的信标信号周期(S139)和该时刻的信标信号周期(S140),选择更短的信标信号周期(S141)。本例子时,与邮件的信标信号周期相比,IP电话的等待状态的信标信号周期短,所以变更为IP电话的等待状态下的信标信号周期。这时,通信控制部15在变更前的信标信号周期的时刻把通知变更后的信标信号周期的信标信号对终端电台30A和30B发送后,开始在变更后的信标信号周期的时刻的信标信号的发送。
然后,终端电台30B的IP电话应用程序先结束时,终端电台30B的通信接口部35使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对基站10发送IP电话应用程序的结束(S120)。
这时,在基站10,通信控制部15判定除了在终端电台30B结束的IP电话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在工作吗(S142)。判定的结果如果有其他应用程序(YES),就在通信中的终端电台30中,变更为信标信号周期最短的信标信号周期(S143)。在本例子中,变更为终端电台30A中工作的邮件的信标信号周期(Tb=60sec)。
从以上可知,根据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当在多个终端电台30…中利用一个基站10时,通过把信标信号的接收周期最优化,在接收信标信号的时刻之前,把从电源部43对通信电路40的电力供给断开,能抑制耗电。
此外,在本例子中,说明终端电台30为2个时的情况,但是3个以上时,基站10从一个终端电台30收到结束通知时,判定是否与其他终端电台30通信。因此,通信控制部15可以保持管理通信中的终端电台30和该终端电台30要求的信标信号周期的对应的表(未图示)。据此,通信控制部15知道需要最短的信标信号周期的终端电台30,能设定与它对应的信标信号周期。
另外,图18是表示多个终端电台30执行多个应用程序时的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这时,通信接口部35如果在本电台中存在正在工作的应用程序,就对基站10发送最短的信标信号周期,如果没有起动中的应用程序,就对基站10发送结束通知。
表示这时的基站10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与图17相同。
接着参照图22~图25,说明终端电台30向基站10,代替信标信号周期,发送基站10用于决定信标信号周期的信息(信标信号周期决定信息(发送周期决定信息))时的情况。
这里,如上所述,“通信特性”是按照(a)应用程序的通信模式、(b)应用程序的状态、(c)成为终端电台的仪器的种类、(d)(a)~(c)的组合等,决定的。而且,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把“通信特性”和“应用程序的种类”作为用于决定信标信号周期的信息“信标信号周期决定信息”利用。
图22是把应用程序的种类和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关联的管理表的一例。在基站10的通信控制部15中预先存储图22的管理表。而且,终端电台30把表示应用程序执行部34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邮件、浏览器)的信息作为信标信号周期决定信息对基站10发送。在基站10,通信控制部15根据作为信标信号周期决定信息而收到的表示应用程序种类的信息,参照管理表,决定信标信号发送周期,设定。在图22的例子中,设定信标信号发送周期,从而应用程序的种类为邮件时,为60sec,为浏览器时,为1sec。
另外,图23是把应用程序种类以及通信模式和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关联的管理表的一例。在基站10的通信控制部15中预先存储图23的管理表。而且,终端电台30把表示应用程序执行部34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流)的信息、表示通信模式的信息(流再现的数据速度为300Kbps)作为信标信号周期决定信息对基站10发送。在基站10,通信控制部15根据作为信标信号周期决定信息而收到的表示应用程序种类以及通信模式的信息,参照管理表,决定信标信号发送周期,设定。在图23的例子中,当应用程序的种类为流,流再现的数据速度为300Kbps时,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设定为40msec。
另外,图24是把应用程序种类以及状态和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关联的管理表的一例。在基站10的通信控制部15中预先存储图24的管理表。而且,终端电台30把表示应用程序执行部34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IP电话)的信息、表示状态的信息(等待、通话)作为信标信号周期决定信息对基站10发送。在基站10,通信控制部15根据作为信标信号周期决定信息而收到的表示应用程序种类以及状态的信息,参照管理表,决定信标信号发送周期,设定。在图24的例子中,当应用程序的种类为IP电话,设定信标信号发送周期,从而应用程序的状态为等待时,为1sec,为通话时,为20msec。
另外,图25是把应用程序种类以及终端电台30的仪器种类和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关联的管理表的一例。在基站10的通信控制部15中预先存储图25的管理表。而且,终端电台30把表示应用程序执行部34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邮件)的信息、表示终端电台30的仪器种类的信息(移动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笔记本电脑)作为信标信号周期决定信息对基站10发送。在基站10,通信控制部15根据作为信标信号周期决定信息而收到的表示应用程序种类以及仪器种类的信息,参照管理表,决定信标信号发送周期,设定。在图25的例子中,当应用程序的种类为邮件,设定信标信号发送周期,从而仪器种类为移动电话时,为10sec,仪器种类为便携式信息终端或笔记本电脑时,为60sec。
如上所述,终端电台30向基站10,代替信标信号周期,包含用于决定信标信号周期的信息(信标信号周期决定信息),发送信标信号周期变更要求。而且,作为信标信号周期决定信息,可以只利用“应用程序的种类”,可以只利用“通信特性”,也可以利用双方。当然,信息多时能更精密地设定信标信号周期。
此外,本发明的终端电台具有把用于决定定期的信号(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信息对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通知的通信接口部件(通信接口部35),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可以对基站发送从通信接口部件通知的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另外,终端电台用于决定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信息可以是终端电台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终端电台用于决定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信息可以是通信特性。另外,终端电台用于决定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信息可以是终端电台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和通信特性的组合。
如果参照图1~图4、图19~图21,说明本发明其他实施例,则如下所述。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于与在所述实施例1中表示的构件相同功能的构件,付与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根据终端电台30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和/或通信特性(应用程序的通信模式和状态),动态变更自己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即不变更基站10的信标信号周期的点与实施例1不同。此外,无线通信系统1的概略以及详细结构与图1~图4同样。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接收周期设定部件)把接收信标信号的接收周期设定为基站10发送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倍数。另外,通信接口部35(通信接口部件)把与应用程序执行部34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种类和/或通信特性对应的信标信号的接收周期对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通知。例如通信接口部35取得应用程序执行部34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状态,按照该状态,决定信标信号的接收周期。另外,通信接口部35根据基站10具有的缓存器的尺寸,决定信标信号的接收周期。另外,通信接口部35在一个终端电台30中执行多个应用程序时,按照需要最短的周期的应用程序,决定信标信号的接收周期。
下面以(1)~(2)时的情况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信标信号周期的控制。
(1)用只有终端电台30的处理变更信标信号接收周期。信标信号接收周期为基站10的信标信号周期的倍数。
此外,基站10在从终端电台30收到接收确认的信号(ACK)之前,可以发送相同的信标信号。这时,基站10在终端电台30的信标信号周期时多次发送相同内容的信标信号。可是,基站10为了限制再次发送相同内容的信标信号,对终端电台30设定的信标信号周期的倍数设定上限。
图19是表示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此外,图19是把应用程序为邮件、流、IP电话时的情况总结为1个。
这里,以在图4的网络结构中,在终端电台30A执行邮件,在终端电台30B执行流时为例,进行说明。在终端电台30A,通信接口部35把信标信号接收周期设定为基站10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100msec的整数倍的60sec。在终端电台30B,通信接口部35把信标信号接收周期设定为基站10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100msec的整数倍的500msec。此外,各终端电台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不向基站10或其他终端电台30通知。
具体而言,首先在终端电台30A中,应用程序执行部34如果起动邮件的应用程序,通信接口部35就对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通知邮件应用程序起动,要求把信标信号接收周期设定为对邮件的应用程序设定的自动邮件接收检查间隔(例如60sec)。
这时,在通信接口部35,如果邮件的自动邮件接收检查间隔与现在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不同(S197),则如下那样决定要求变更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即判定适合于应用程序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是否是基站10的缺省的信标信号周期T0以上,并且是整数倍(S198,S200),如果满足条件,原封不动作为信标信号接收周期(S201)。例如,缺省的信标信号周期T0是100msec,如果信标信号接收周期为Tr=60sec,就按要求变更。而适合于应用程序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比缺省值短时,不变更(S198,NO)。另外,适合于应用程序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不是缺省值的整数倍时(例如60.01sec)(S200,NO),设定为缺省值的整数倍中最近并且不超过要求的值的值。
而且,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按照来自通信接口部35的要求,设定为信标信号接收周期。然后,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如果变为信标信号接收时刻,就把通信电路40的电源接通,接收来自基站10的信标信号后,把通信电路40的电源断开。这时,如果在信标信号中承载着表示具有发给本电台的数据的信息,就接收数据,传递给应用程序部33(S190~192)。
如果用户结束邮件(S196),通信接口部35就把应用程序结束通知发送给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信标信号接收周期恢复到缺省值(起动邮件前)(S199)。此外,当应用程序为邮件时,如果用户变更自动邮件接收检查间隔的时间设定,就产生改变信标信号周期Tr的状况。
接着在终端电台30B中,如果应用程序执行部34起动流的应用程序,通信接口部35就取得对流的应用程序设定的再现的数据速度(例如480Kbps),并且对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通知流应用程序起动,对基站10要求可用缓存器尺寸的通知(S195)。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如果从基站10收到可用缓存器尺寸(S188),通信接口部35就从流再现的数据速度(例如480Kbps)和可用缓存器尺寸(例如30Kbyte),计算数据再现不破坏的最长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在本例子时,从30Kbyte=240Kbit变为240/480=500msec。而且,通信接口部35对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要求把信标信号接收周期设定为取得的值(例如Tr=500msec)(S197)。
这时,在通信接口部35,计算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如果与现在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不同(S197),则如上所述,设定为缺省值的整数倍中最近并且不超过计算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的值(S198、S200、S201、S202)。例如计算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比缺省值短时,不变更。另外,计算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为512msec那样,不是缺省值的整数倍时,设定为缺省值的整数倍中最近并且不超过512msec的值。
而且,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按照来自通信接口部35的要求,设定为信标信号接收周期。然后,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如果变为信标信号接收时刻,就把通信电路40的电源接通,接收来自基站10的信标信号后,把通信电路40的电源断开。这时,如果在信标信号中承载着表示具有发给本电台的数据的信息,就接收数据,传递给应用程序部33(S190~192)。
如果用户结束流(S196),通信接口部35就把应用程序结束通知发送给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信标信号接收周期恢复到缺省值(起动流前)(S199)。
此外,当应用程序为流时,如果用户选择其他流数据,就产生改变信标信号周期Tr的状况。
(2)在多个终端电台30…中利用一个基站10时,基站10的信标信号周期原封不动,只变更终端电台30…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终端电台30…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变为基站10的信标信号周期的倍数。与(1)时的不同点在于基站10决定各终端电台30…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通知。此外,基站10的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一定,所以对其他终端电台30不产生影响。
图20是表示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图21是表示基站10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此外,图20、图21是把应用程序为邮件、流、IP电话时的情况总结为1个。
这里,以在图4的网络结构中,用终端电台30A执行邮件,在终端电台30B执行流时为例,进行说明。在终端电台30A,通信接口部35把信标信号接收周期设定为基站10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100msec的整数倍的60sec。在终端电台30B,通信接口部35把信标信号接收周期设定为基站10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100msec的整数倍的500msec。
具体而言,首先在终端电台30A中,应用程序执行部34如果起动邮件的应用程序,通信接口部35就对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通知邮件应用程序起动,对基站侧无线通信部12要求把信标信号接收周期设定为对邮件的应用程序设定的自动邮件接收检查间隔(例如60sec)(S228、S229)。
然后,在基站10,如果从终端电台30A收到信标信号接收周期的变更要求(S249),通信控制部15就如(1)中所述,设定为缺省值的整数倍中最近并且不超过自动邮件接收检查间隔的值(S250)。例如通信控制部15如果从终端电台30A收到向信标信号周期T=60sec的变更要求,就因为要求的信标信号周期为缺省的信标信号周期100msec以上,并且是整数倍,所以把向信标信号周期T=60sec的变更对终端电台30A发送。此外,变更要求的信标信号周期比缺省值的信标信号周期还短时,不变更。另外,变更要求的信标信号周期象60.01sec那样不是缺省的信标信号周期的整数倍时,设定为缺省的信标信号周期的整数倍中最近、并且不超过60.01sec的值的60sec。
接着基站10在变更前的信标信号发送时刻,在发给终端电台30A的信标信号中承载下一信标信号周期Tt=60sec,对终端电台30A发送。
而在终端电台30A中,如果变为信标信号接收时刻(变更前),就把通信电路40的电源接通,接收来自基站10的信标信号(S213~S216)后,把通信电路40的电源断开(S223)。这时,接收控制部39确认信标信号中包含的信标信号周期的设定为要求的设定,设定为信标信号的接收周期(S224)。即从下次开始信标信号的接收周期变为60sec。另外,如果在信标信号中承载表示有发给本电台的数据的信息,就接收数据,传递给应用程序部33(S220~S222)。在应用程序部33中,如果从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收到数据,就对输出部32输出数据。
然后,如果用户结束邮件(S227),通信接口部35就把应用程序结束通知对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发送,对基站10要求信标信号周期还原(起动邮件前)(S230)。结果,终端电台30A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恢复到100msec。
此外,应用程序为邮件时,如果用户变更自由邮件接收检查间隔的时间设定,就产生改变信标信号周期的状况。
终端电台30B中的流应用程序是一样的,不再赘述。
此外,在多个终端电台30…中执行多个应用程序时,例如如果在终端电台A中,需要信标信号周期1sec的应用程序ap1、需要信标信号周期512msec的应用程序ap2、需要信标信号周期50msec的应用程序ap3正在起动,就选择满足100msec以上最短的信标信号周期的512msec,但是不是100msec的整数倍,所以把终端电台A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设定为100msec的整数倍中最近并且不超过512msec的500msec。
另外,也能采用把多个终端电台30…中决定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发送给基站10,根据从基站10收到的信标信号,确认变更后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的结构。据此,在多个终端电台30…中执行多个应用程序时,基站10的信标信号周期原封不动,多个终端电台30…中,能设定最佳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终端电台30通过根据自己的应用程序的通信模式和状态,把自己的接收周期最佳化,从而能抑制终端电台30的耗电。另外,终端电台30对基站10通知自己的应用程序的通信模式和状态,把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最优化,从而能抑制终端电台30的耗电。另外,在流再现和IP电话的通话等应用程序中,没有数据损失或延迟的影响,通过间歇地接收数据,能抑制终端电台30的耗电。另外,执行多个应用程序时,或多个终端电台30通信时,通过把信标信号的接收周期最佳化,从而能抑制终端电台30的耗电。
并且,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在移动仪器等的终端电台30中,能自由省电地控制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据此,与移动仪器的使用方法对应的最佳低耗电控制成为可能。
接着一边参照图26~图34,一边详细说明终端电台30为多个时的处理。如果简单说明,则(1)由于来自某终端电台30A的要求,基站10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缩短时,其他终端电台30B把本电台的信标信号的接收周期变更为发送周期的倍数中最适合的长度。(2)基站10当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缩短的要求时,受理来自全部终端电台的要求,但是在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长的要求时,只受理来自之前受理缩短的要求的终端电台的要求。据此,以短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执行的终端电台30的通信不受其他终端电台30的影响。此外,关于基站10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设定,与[实施例1]中表述的相同,关于基站10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的设定,与[实施例2]中表述的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当终端电台30有多个,由于来自某终端电台30A的要求,基站10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缩短时,其他终端电台30B把本电台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变更为基站10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倍数中最适合的长度。据此,即使通过某终端电台30A,把基站10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缩短,其他终端电台30B也保持最佳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能抑制耗电。
参照图26具体说明这时的终端电台30B的动作。图26是表示基站10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缩短时的终端电台30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首先,检测到基站10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缩短(S261中YES)。接着,正在执行应用程序(S262中YES),并且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不是最适合于应用程序时(S263中NO),把本电台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Tr设定为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的整数倍中最近,并且不超过的值(S264)。
另外,由于来自某终端电台30A的要求,基站10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长时,其他终端电台30B可以发出把基站10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更为对于本电台最适合的长度的要求。据此,即使通过某终端电台30A把基站10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长,其他终端电台30B也能保持最佳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能抑制耗电。此外,这时,信标信号接收周期长的终端电台30A通过所述的处理(图26),把信标信号接收周期变更为基站10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倍数中最佳的长度,能保持最佳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能抑制耗电。
参照图27具体说明这时的终端电台30的动作。图27是表示基站10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长时的终端电台30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首先,检测到基站10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长(S271中YES)。接着,正在执行应用程序(S272中YES),并且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不是最适合于应用程序时(S273中NO),对基站10发送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的变更要求(S274)。
另外,缩短信标信号发送周期时,基站10受理来自全部终端电台30的要求,变更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发出要求的终端电台30A以外的终端电台30B可以把信标信号接收周期变更为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倍数中最佳的长度。另外,当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长时,除了从缺省值的变更时,基站10只受理来自对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发出设定的要求的终端电台30A的要求,不受理来自此外的终端电台30B的要求。这时,未被受理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长的要求的终端电台30B可以把本电台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变更为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倍数中最佳的长度。
参照图28,具体说明这时的基站10的动作。图28是表示从终端电台30收到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变更要求时的基站10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
首先,从终端电台30检测到有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的变更要求(S281中YES)。接着当缩短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的变更要求时(S281中,缩短),或者从设定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的终端电台30收到变长的变更要求时(S285中YES),对该终端电台30应答变更要求是有效的(S283),变更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S284)。
而从设定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的终端电台30以外的终端电台30收到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变长的变更要求时(S285中NO),对该终端电台30应答变更要求是无效的(S286)。这时,不变更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
下面,参照图29,说明终端电台30发出缩短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要求时的终端电台30的动作。
对基站10发送缩短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的变更要求(S291),然后接收来自基站10的响应(S292)。
下面参照图30说明终端电台30发出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变长的要求时的终端电台30的动作。
首先,对基站10发送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变长的要求(S301),然后,从基站10接收响应(S302)。接着如果响应是无效的(S303中“无效”),就把信标信号接收周期Tr设定为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的整数倍中最接近对基站10要求的值并且不超过的值(S304)。
图31是表示这时的终端电台30和基站10的动作的序列图。
在基站10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为100ms(缺省)的状态下,终端电台30A要求信标信号发送周期20ms,基站10接收它(t11)。接着终端电台30A从基站10接收表示要求是有效的响应(t12)。这时,基站10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更为20ms,用广播把该意思对全部终端电台30发送。
接着在该状态下,其他终端电台30B要求信标信号发送周期1000ms,基站10接收它(t13)。对于该要求,因为是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长的要求,并且不是来自要求对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变更的终端电台30A的变更要求,所以基站10使要求无效,把该意思对终端电台30B发送(t14)。终端电台30B如果从基站10收到变更要求无效的响应,就设定为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20ms的整数倍即信标信号接收周期1000ms。
接着,在该状态下,终端电台30A要求信标信号发送周期1000ms,基站10接收它(t15)。对于该要求,虽然是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长的要求,但是为来自要求对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变更的终端电台30A的变更要求,所以基站10使要求有效,把该意思对终端电台30A发送(t15)。这时基站10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更为1000ms,用广播把该意思对全部终端电台30发送。
这里,在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长时,当对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发出设定的要求的终端电台30A要求的值比其他终端电台30B要求的值长时,基站10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长后,其他终端电台30B发出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短的要求。这时,在基站10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短之前,有可能成为对其他终端电台30不是最佳的状态。
参照图32说明所述问题。图32是表示终端电台30和基站10的动作的序列图。
图32表示在图31的t13中,其他终端电台30B代替信标信号发送周期1000ms,要求信标信号发送周期500ms时(t13’)。对于该要求,因为是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长的要求,并且不是来自要求对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变更的终端电台30A的变更要求,所以基站10使要求无效,把该意思对终端电台30B发送(t14)。终端电台30B如果从基站10收到变更要求无效的响应,就设定为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20ms的整数倍即信标信号接收周期5000ms。
然后与图31同样,对于该要求,虽然是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长的要求,但是为来自要求对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变更的终端电台30A的变更要求,所以基站10使要求有效,把该意思对终端电台30B发送(t15)。这时基站10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更为1000ms,用广播把该意思对全部终端电台30发送。
这时,因为对于信标信号接收周期500ms,信标信号发送周期为1000ms,所以终端电台30B对基站10要求信标信号发送周期500ms(t17)。按照该要求,基站10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向500ms变更(t18)。可是,从根据终端电台30A的要求,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更为1000ms,到根据终端电台30B的要求,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更为500ms之间,成为对于终端电台30B不是最佳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状态。
因此,当从发出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的终端电台30A有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长的要求时,基站10判断是否与其他终端电台30B通信,当正在通信时,比较其他终端电台30B要求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和发出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的终端电台30A要求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更为短的一方的值,而当不通信时,变更为发出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的终端电台30A要求的值。据此,全部终端电台30能设定对于本电台最佳的信标信号接收间隔,能抑制耗电。
这里,在基站10中,通信控制部15进行选择所述通信中的终端电台30中最短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处理。具体而言,通信控制部15当收到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得比现在更长的要求时,判断是否是来自发出对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更的要求的终端电台30的要求。然后,通信控制部15判断为来自发出对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更的要求的终端电台30的要求时,按照要求,变更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另外,通信控制部15保持通信中的终端电台30要求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然后,通信控制部15选择从通信中的终端电台30要求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中最短的值。
参照图33具体说明这时的基站10的动作。图33是表示从终端电台30收到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变更要求时的基站10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此外,终端电台30的程序流程图与图29、图30相同。
首先,从终端电台30检测到有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的变更要求(S281中YES)。接着当缩短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的变更要求是(S282中“缩短”),对终端电台30应答变更要求是有效的(S283),变更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S284)。
另外,当从设定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终端电台30收到变长的变更要求时(在S285中,YES),存在通信中的其他终端电台30,并且判定其他终端电台30要求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中是否存在比新收到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还短的(S311、S312)。然后,当通信中的其他终端电台30要求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中不存在比新收到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还短的时(S311中NO,或S312中YES),对终端电台30应答变更要求是有效的(S283),变更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S284)。
而当通信中的其他终端电台30要求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中存在比新收到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还短的时(S311中YES,或S312中NO),对终端电台30应答变更要求是无效的(S286),变更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S313)。据此,能变更为通信中的终端电台30中最短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Tb’。
图34是表示这时的终端电台30和基站10的动作的序列图。
基站10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为100ms(缺省)的状态下,终端电台30A要求信标信号发送周期20ms,基站10接收它(t21)。接着终端电台30A从基站10接收表示要求有效的响应(t22)。这时,基站10把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更为20ms,用广播把该意思对全部终端电台30发送。
接着在该状态下,其他终端电台30B要求信标信号发送周期500ms,基站10接收它(t23)。对于该要求,因为是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长的要求,并且不是来自要求对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变更的终端电台30A的变更要求,所以基站10使要求无效,把该意思对终端电台30B发送(t24)。终端电台30B如果从基站10收到变更要求无效的响应,就设定为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20ms的整数倍即信标信号接收周期500ms。
接着,在该状态下,终端电台30A要求信标信号发送周期1000ms,基站10接收它(t25)。对于该要求,虽然是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变长的要求,但是为来自要求对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的变更的终端电台30A的变更要求,有现在正在通信的其他终端电台30B,并且从终端电台30B要求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500ms短,所以基站10使来自终端电台30A的变更要求无效,把该意思对终端电台30A发送(t26)。这时基站10变更为通信中的终端电台30最短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500ms,用广播把该意思对全部终端电台30发送。另外,终端电台30A设定为现在的信标信号发送周期500ms的整数倍即信标信号接收周期1000ms。
此外,本发明的终端电台由基站和至少2个终端电台构成,把从基站发送的定期的信号(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对终端电台通知,在终端电台A中,通过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对基站发出把发送周期设定得比现在短的要求,在基站,具有根据从终端电台A收到的设定要求,把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变更为比现在短时,在终端电台A以外的终端电台,把接收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设定为基站发送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倍数的接收周期设定部件(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
另外,本发明的基站可以具有当所述设定要求是使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变更为比现在更长的要求时,判断是否是来自对现在发送周期发出变更要求的终端电台的要求的终端电台判断部件(通信控制部15)。另外,本发明的基站在通过所述终端电台判断部件判断为来自对现在发送周期发出变更要求的终端电台的要求时,变更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另外,本发明的基站具有通过所述终端电台判断部件判断为来自对现在发送周期发出变更要求的终端电台的要求时,判断是否在与发出所述要求的终端电台以外的终端电台通信的通信判断部件(通信控制部15);通过所述通信判断部件判断为正与其他终端电台进行通信时,变更为通信中的全部终端电台中要求最短值的发送周期。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中,能进行各种变更,关于适当组合不同的实施例中分别描述的技术手段而取得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除了按照应用程序的通信模式和状态,进行信标信号周期的变更,还可以按照成为终端电台的仪器的种类(移动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笔记本电脑、便携式TV)进行,可以按照仪器的种类和应用程序种类的组合进行。
另外,执行流应用程序或IP电话应用程序时,在基站的可用缓存器尺寸中为了确保稳定发送,其他应用程序或其他使用基站的缓存器时,可以使用剩下的可用缓存器。
另外,如上所述,在终端电台30中,通信接口部35位于应用程序部33和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之间,作为中间件起作用。而且,通信接口部35可以对各应用程序设置,可以由多个应用程序公用(图2)。
当对各应用程序设置通信接口部35时,通信接口部35能与该应用程序一体构成。这样构成时,应用程序除了作为邮件应用程序或流应用程序的通常的功能,还成为具有作为通信接口部35取得应用程序的通信模式或状态的功能、控制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从而根据它们变更信标信号周期的功能的所谓专用的应用程序。
而通信接口部35由多个应用程序共享的结构时,应用程序可以只具有作为邮件应用程序或流应用程序的通常的功能,成为所谓的通用的应用程序。这时,通信接口部35也能在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设置。
本发明的终端电台30是使应用程序为专用/通用中的任意一个,中间件(通信接口部35)取得应用程序的通信模式或状态,进行信标信号周期的变更。
另外,所述终端电台30中工作的应用程序并不局限于由软件实现,可以由硬件实现,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实现。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由基站和终端电台构成,根据从基站定期发送的信标信号,从基站确定终端电台,对所述确定的终端电台通知应该发送的数据的有无和下一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其中在终端电台中,具有把所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对基站发送的部件(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在基站中,具有根据所述设定要求设定所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部件(通信控制部件15)。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按照在终端电台执行的应用程序的通信模式决定所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另外,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按照终端电台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决定所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另外,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按照终端电台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状态决定所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另外,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按照成为终端电台的仪器的种类决定所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另外,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按照成为终端电台的仪器的种类和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组合决定所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另外,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具有调查基站具有的缓存器尺寸的部件(通信控制部件15)。另外,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执行多个应用程序时,可以使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与需要最短的周期的应用程序匹配。另外,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电台为多个时,可以使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与需要最短的周期的终端电台匹配。另外,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电台为多个时,基站的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原封不动,变更各终端电台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另外,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使终端电台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是基站的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倍数。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管理方法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由基站和终端电台构成,根据从基站定期发送的信标信号,从基站确定终端电台,对所述确定的终端电台通知应该发送的数据的有无和下一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其中包含在终端电台中,把所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对基站发送的步骤;包含在所述基站中,根据所述设定要求设定所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步骤。所述通信管理方法按照在终端电台执行的应用程序的通信模式决定所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另外,所述通信管理方法按照终端电台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决定所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另外,所述通信管理方法按照终端电台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状态决定所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另外,所述通信管理方法按照成为终端电台的仪器的种类决定所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另外,所述通信管理方法按照成为终端电台的仪器的种类和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组合决定所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另外,所述通信管理方法调查基站具有的缓存器尺寸,按照所述缓存器尺寸决定所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另外,所述通信管理方法执行多个应用程序时,可以使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与需要最短的周期的应用程序匹配。另外,所述通信管理方法当终端电台为多个时,可以使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与需要最短的周期的终端电台匹配。另外,所述通信管理方法当终端电台为多个时,基站的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原封不动,变更各终端电台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另外,所述通信管理方法使终端电台的信标信号接收周期是基站的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倍数。
本发明的终端电台是以下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电台,该无线通信系统由基站和终端电台构成,根据从基站定期发送的信标信号,从基站确定终端电台,对所述确定的终端电台通知应该发送的数据的有无和下一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其中具有对基站发送所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的部件(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
本发明的基站是以下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该无线通信系统由基站和终端电台构成,根据从基站定期发送的信标信号,从基站确定终端电台,对所述确定的终端电台通知应该发送的数据的有无和下一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其中具有根据所述设定要求设定所述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部件(通信控制部15)。
本发明的终端电台是由基站和终端电台构成并且在基站和终端电台之间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电台,其中具有对进行通信的控制的通信控制部件(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发出控制的指示的控制指示部件(通信接口部35)。所述终端电台按照在终端电台执行的应用程序的通信模式决定基于控制指示部件的指示。另外,所述终端电台按照终端电台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决定基于控制指示部件的指示。另外,所述终端电台按照终端电台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状态决定基于控制指示部件的指示。另外,所述终端电台按照成为终端电台的仪器的种类决定基于控制指示部件的指示。另外,所述终端电台按照成为终端电台的仪器的种类和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组合决定基于控制指示部件的指示。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由基站和终端电台构成,在基站和终端电台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其中在终端电台中具有进行用于与基站通信的控制的终端电台通信控制部件(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对所述终端电台通信控制部件发出控制的指示的控制指示部件(通信接口部35);在基站具有进行用于与终端电台通信的控制的基站通信控制部件(控制部13)、根据来自所述终端电台的控制指示部件的指示控制基站通信控制部件的部件(通信控制部15)。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按照在终端电台执行的应用程序的通信模式决定基于控制指示部件的指示。另外,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按照终端电台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决定基于控制指示部件的指示。另外,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按照终端电台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状态决定基于控制指示部件的指示。另外,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按照成为终端电台的仪器的种类决定基于控制指示部件的指示。另外,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按照成为终端电台的仪器的种类和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组合决定基于控制指示部件的指示。另外,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具有调查基站具有的缓存器尺寸的部件(通信控制部15)。
另外,把计算机可读取地记录了实现上述的功能的软件即通信管理程序(基站10的控制程序、终端电台30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执行形式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的记录介质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CPU、MPU、DSP)读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代码,执行,从而也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这时,从记录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自身实现上述的功能,记录该程序代码的记录介质构成本发明。
具体而言,基站10的微处理器执行基站10的存储器(未图示)中存储的给定程序,从而实现所述基站10的通信控制部15。另外,终端电台300的微处理器执行所述终端电台30的存储器(未图示)中存储的给定程序,从而实现所述终端电台30的通信接口部35、发送控制部37、接收控制部39。
用于供给所述程序代码的记录介质能与系统或装置分离构成。另外,所述记录介质可以是为了能供给程序代码而固定担持的媒体。而且,所述记录介质可以是为了计算机能直接读取记录的程序代码而安装在系统或装置上,也可以安装成作为外部存储装置,能通过连接在系统或装置上的程序读取装置读取。
例如,作为所述记录介质,能使用磁带和盒式磁带等磁带类、软盘(注册商标)/硬盘等磁盘、包含CD-ROM/MO/MD/DVD/CD-R等光盘的盘类、IC卡(包含存储卡)/光卡等卡类、或屏蔽ROM/EPROM/EEPROM/闪ROM等半导体存储器。
另外,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记录为计算机能从记录介质读出,直接执行,也可以记录为从记录介质向主存储的程序存储区传送后,计算机从主存储读出,执行。
还可以把系统或装置与通信网络连接,通过通信网络供给所述程序代码。而且,作为通信网络,未特别限定,具体而言,能利用因特网、企业内部互联网、特别网、LAN、ISDN、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virtualprivate network)、电话线路网、移动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另外,作为构成通信网络的传送媒体,未特别限定,具体而言,能利用IEEE1394、USB、电力线输送、有线电视线路、电话线、ADSL线路等的有线,也可以利用IrDA或遥控那样的红外线、蓝牙(注册商标)、802.11无线、HDR、移动电话网、卫星线路、地面波数字网等的无线。此外,本发明也能以用电子的传送把所述程序代码具体表现的载波或数据信号列的形态实现。
此外,从记录介质读出程序代码,存储到主存储中的程序以及用于从通信网络下载程序代码的程序是由计算机可执行地预先存储在系统或装置中的。
上述的功能不仅通过执行计算机读出的程序代码而实现,还可以根据程序代码的指示,在计算机上运行的OS等进行实际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从而实现。
并且,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所述程序代码写入计算机上安装的功能扩展板或计算机上连接的功能扩展部件中具有的存储器后,根据该程序代码的指示,该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部件中具有的CPU进行实际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从而也能实现上述的功能。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把从基站发送的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对终端电台通知,其中在终端电台,具有把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对基站发送的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在基站中,具有根据从终端电台收到的所述设定要求,变更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发送周期设定部件。
这里,定期的信号是为了控制基站和终端电台之间的通信而从基站向终端电台定期发送的信号,例如在无线LAN中称作“信标信号”。至少在从终端电台向基站有通知的要求时,发送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该发送周期可以包含在所述定期的信号中发送,也可以通过用于通知的信号,另外发送。此外,定期的信号可以包含表示应该从基站向终端电台发送的数据的有无的信息。
据此,能从终端电台控制基站发送的定期的信号的周期。因此,终端电台能按照自己的状况,把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最优化。因此,在终端电台,在收到定期的信号的时刻之前,能把对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断开,能抑制耗电。即按照成为终端电台的仪器和终端电台执行的应用程序,动态变更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通过设定为最佳的值,能具有快速反应性,并且能抑制耗电。
并且,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在所述终端电台中具有执行通过所述基站与外部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执行部件、把与所述应用程序执行部件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和/或通信特性对应的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对所述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通知的通信接口部件,所述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把从所述通信接口部件通知的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对基站发送。
这里,“通信特性”是按照(a)应用程序的通信模式、(b)应用程序的状态、(c)成为终端电台的仪器的种类、(d)(a)~(c)的组合等决定的。而且,把“通信特性”和“应用程序的种类”作为用于决定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信息(发送周期决定信息)利用。例如如果应用程序的种类是邮件,用户设定的自动邮件接收检查间隔就成为决定通信特性的要素。另外,如果应用程序的种类是流,则流再现的数据速度和基站的缓存器尺寸成为决定通信特性的要素。另外,如果应用程序的种类是IP电话,则在等待状态下,接收检查间隔成为决定通信特性的要素,在通话状态下,信息包发送间隔成为决定通信特性的要素。
根据所述通信系统,终端电台能根据自己的应用程序的通信模式和状态,把自己的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最优化。因此,按各应用程序能抑制终端电台的耗电。
例如当应用程序为邮件时,终端电台对基站要求向与应用程序中设定的自动邮件接收检查间隔一致的发送周期的变更。据此,终端电台能用邮件的接收检查所必要的最小限度的周期间歇接收。因此,终端电台通过把接收定期的信号的周期最优化,在接收定期的信号的时刻之前,把对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断开,能抑制耗电。
另外,在流和IP电话的应用程序中,以往总在通信状态下执行,但是根据所述通信系统,数据破坏或延迟的影响不出现地设定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设置不通信的期间,能进行间歇的数据接收。因此,能抑制耗电。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所述通信接口部件取得由所述应用程序执行部件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状态,按照该状态,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
据此,终端电台按照应用程序的状态,能把接收定期的信号的周期最优化。因此,能按照应用程序的状态,抑制耗电。
例如当应用程序为IP电话时,终端电台在等待时,例如设定为1sec的发送周期,在通话中,按照信息包发送间隔,设定为不出现延迟的影响的值(例如20msec)。据此,终端电台能进行与信息包发送间隔对应的间歇接收。因此,终端电台通过把接收定期的信号的周期最优化,在接收定期的信号的时刻之前,把对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断开,能抑制耗电。此外,通过检测基于用户的接通操作,能检测到是通话状态。
并且,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所述通信接口部件根据基站具有的缓存器的尺寸,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
据此,终端电台即使在象流再现那样,在数据传送的途中利用基站的缓存器的应用程序时,也能把接收定期的信号的周期最优化。因此,能按照基站的缓存器尺寸,抑制耗电。
例如当应用程序为流时,终端电台取得基站的缓存器尺寸,从流再现的数据速度和缓存器尺寸计算数据再现不破坏的最长发送周期,对基站要求向取得的发送周期的变更。据此,终端电台能以数据不破坏的周期进行间歇接收。因此,终端电台通过把接收定期的信号的周期最优化,在接收定期的信号的时刻之前,把对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断开,能抑制流再现中的耗电。
并且,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所述通信接口部件在用一个终端电台执行多个应用程序时,按照需要最短的周期的应用程序,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
据此,当用一个终端电台执行多个应用程序时,终端电台通过把接收定期的信号的周期最优化,在接收定期的信号的时刻之前,把对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断开,能抑制耗电。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所述发送周期设定部件在终端电台为多个时,按照需要最短的周期的终端电台,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
据此,当在多个终端电台利用一个基站时,通过把接收定期的信号的周期最优化,在接收定期的信号的时刻之前,把对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断开,能抑制耗电。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在所述终端电台中具有把所述基站用于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发送周期的发送周期决定信息对所述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通知的通信接口部件,所述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包含从所述通信接口部件通知的所述发送周期决定信息,对基站发送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
据此,从终端电台发出发送周期决定信息,在基站,根据送周期决定信息,决定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因此,在终端电台没必要决定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所以终端电台的结构变得简单。
此外,作为发送周期决定信息,能利用终端电台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和/或“通信特性”。这里,“通信特性”是按照(a)应用程序的通信模式、(b)应用程序的状态、(c)成为终端电台的仪器的种类、(d)(a)~(c)的组合等决定的。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所述终端电台具有执行通过所述基站与外部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执行部件,并且所述发送周期决定信息包含所述应用程序执行部件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和/或通信特性。
据此,在基站能决定与终端电台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和/或通信特性对应的定期的信号发送周期。
另外,本发明的基站是把从基站发送的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对终端电台通知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其中具有根据从终端电台接收的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变更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发送周期设定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终端电台是把从基站发送的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对终端电台通知的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电台,其中具有对基站发送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的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
本发明的终端电台还具有把所述基站用于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发送周期决定信息对所述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通知的通信接口部件;所述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包含从所述通信接口部件通知的所述发送周期决定信息,对基站发送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
本发明的终端电台还具有执行通过所述基站与外部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执行部件、把与所述应用程序执行部件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和/或通信特性对应的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对所述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通知的通信接口部件,所述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把从所述通信接口部件通知的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对基站发送。
本发明的终端电台在接收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时刻把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接通,当接收来自基站的信号结束后断开上述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
据此,终端电台,可以只在与基站进行通信的期间接通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因而能实现低耗电。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基于把从基站发送的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对终端电台通知的通信系统,包含在终端电台,把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对基站发送的发送周期设定要求步骤;在基站,根据从终端电台收到的所述设定要求,变更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发送周期设定步骤。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中,在所述发送周期设定要求步骤中,终端电台把所述基站用于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发送周期的发送周期决定信息包含所述定期的信号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中发送,在所述发送周期设定步骤中,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发送周期决定信息,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包含在所述终端电台,决定与通过所述基站与外部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和/或通信特性对应的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发送周期决定步骤。
另外,本发明的终端电台是从基站对终端电台发送定期的信号的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电台,其中具有把接收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设定为基站发送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倍数的接收周期设定部件。
据此,不变更基站的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就能在终端电台控制终端电台接收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因此,终端电台能按照自己的状况,把接收定期的信号的周期最优化。因此,在终端电台,在接收定期的信号的时刻之前,能把对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断开,能抑制耗电。即按照成为终端电台的仪器或终端电台执行的应用程序,动态变更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设定为最佳的值,从而能具有快速反应性,并且能抑制耗电。
此外,基站在从终端电台收到接收确认的信号(ACK)之前,发送相同的定期的信号。这时,基站在终端电台的接收周期中多次发送相同内容的定期的信号。
本发明的终端电台具有执行通过所述基站与外部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执行部件、把与所述应用程序执行部件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和/或通信特性对应的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对所述接收周期设定部件通知的通信接口部件。
这里,“通信特性”是按照(a)应用程序的通信模式、(b)应用程序的状态、(c)成为终端电台的仪器的种类、(d)(a)~(c)的组合等决定的。而且,把“通信特性”和“应用程序的种类”作为用于决定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信息(发送周期决定信息)利用。例如如果应用程序的种类是邮件,用户设定的自动邮件接收检查间隔就成为决定通信特性的要素。另外,如果应用程序的种类是流,则流再现的数据速度和基站的缓存器尺寸成为决定通信特性的要素。另外,如果应用程序的种类是IP电话,则在等待状态下,接收检查间隔成为决定通信特性的要素,在通话状态下,信息包发送间隔成为决定通信特性的要素。
根据所述通信系统,终端电台能根据自己的应用程序的通信模式和状态,把自己的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最优化。因此,按各应用程序能抑制终端电台的耗电。
例如当应用程序为邮件时,终端电台对基站要求向与应用程序中设定的自动邮件接收检查间隔一致的接收周期的变更。据此,终端电台能用邮件的接收检查所必要的最小限度的周期间歇接收。因此,终端电台通过把自己的接收周期最优化,在接收定期的信号的时刻之前,把对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断开,能抑制耗电。
另外,在流和IP电话的应用程序中,以往总在通信状态下执行,但是根据所述通信系统,为了数据破坏或延迟的影响不出现,终端电台设定接收定期的信号的周期,设置不通信的期间,能进行间歇的数据接收。因此,能抑制耗电。
本发明的终端电台中,所述通信接口部件取得由所述应用程序执行部件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状态,按照该状态,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
据此,终端电台按照应用程序的状态,能把自己的接收周期最优化。因此,能按照应用程序的状态,抑制耗电。
例如当应用程序为IP电话时,终端电台在等待时,例如设定为1sec的接收周期,在通话中,按照信息包发送间隔,设定为不出现延迟的影响的值(例如20msec)。据此,终端电台能进行与信息包发送间隔对应的间歇接收。因此,终端电台通过把自己的接收周期最优化,在接收定期的信号的时刻之前,把对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断开,能抑制耗电。此外,通过检测基于用户的接通操作,能检测到是通话状态。
本发明的终端电台,上述通信接口部件,可根据基站的缓存器尺寸,决定上述定期信号的接收周期。
据此,终端电台,即使在象流再现那样,在数据传送的途中利用基站的缓存器的应用程序时,也能把自身的接收周期最优化。因此,能按照基站的缓存器尺寸,抑制耗电。
例如当应用程序为流时,终端电台取得基站的缓存器尺寸,从流再现的数据速度和缓存器尺寸计算数据再现不破坏的最长接收周期,对基站要求向取得的接收周期的变更。据此,终端电台能以数据不破坏的周期进行间歇接收。因此,终端电台通过把自己的接收周期最优化,在接收定期的信号的时刻之前,把对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断开,能抑制流再现中的耗电。
本发明的终端电台中,所述通信接口部件在用一个终端电台执行多个应用程序时,按照需要最短的周期的应用程序,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
据此,当用一个终端电台执行多个应用程序时,终端电台通过把自己的接收周期最优化,在接收定期的信号的时刻之前,把对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断开,能抑制耗电。
据此,本发明的终端电台是从基站对终端电台发送定期的信号的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电台,其中,具有把接收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设定为基站发送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倍数的接收周期设定部件。
据此,终端电台能只在与基站进行通信的期间把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接通,所以能实现低耗电。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是基于从基站对终端电台发送定期的信号的通信系统,包含在终端电台,把接收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设定为基站发送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倍数的接收周期设定步骤。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包含在所述终端电台,决定与通过所述基站与外部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和/或通信特性对应的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的接收周期决定步骤。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由基站和至少2个终端电台构成,对终端电台通知从基站发送的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其中在终端电台,具有对基站发送所述定期的信号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的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在基站,具有根据从终端电台收到的所述设定要求,变更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发送周期设定部件;在终端电台,还具有当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比该终端电台应该接收所述定期的信号的适当的接收周期还短时,把接收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设定为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倍数的接收周期设定部件。
据此,某终端电台对基站发出把发送周期设定为比现在短的要求,基站根据从该终端电台收到的设定要求,把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变更为比现在短时,其他终端电台把接收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设定为基站发送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倍数,在本电台中能恰当调整接收定期的信号的时刻。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所述基站的发送周期设定部件当从终端电台接收的所述设定要求是把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变更为比现在长时,判断该终端电台和对现在的发送周期发出变更的设定要求的终端电台是否为同一终端电台,当为同一终端电台时,变更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
据此,能防止用短发送周期执行的终端电台的通信被基于其他终端电台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扰乱。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所述基站的发送周期设定部件在发来把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变更为比现在长的设定要求的终端电台与对现在的发送周期发出变更的设定要求的终端电台为同一终端电台时,在从通信中的终端电台接收中,变更为最短的发送周期。
据此,能防止用短发送周期执行的终端电台的通信被基于其他终端电台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扰乱。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发送定期的信号,其中根据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变更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装置接收定期的信号,其中发送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装置接收定期的信号,其中把接收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设定为所述定期的信号周期的倍数。
此外,所述基站、终端电台、通信装置可以由计算机实现,这时,通过把计算机作为所述各部件工作,用计算机实现所述各装置的所述各装置的控制程序(通信管理程序)、记录它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进入本发明的范畴。
在发明的详细的说明项中进行的具体的实施例只不过是使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明确,不应该限定在这样的具体例中,狭义地解释,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能进行各种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在终端电台中按照应用程序的种类和/或通信特性(通信模式和通信状况),把接收信标信号的周期设定为最佳,所以能在基于移动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笔记本电脑、便携式TV的无线LAN等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此外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也能应用于有线通信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通信系统,把从基站发送的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对终端电台通知,其特征在于在终端电台中,具有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其把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发送到基站;在基站中,具有发送周期设定部件,其根据从终端电台收到的所述设定要求,变更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电台中,具有应用程序执行部件,其执行通过所述基站与外部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和通信接口部件,其把与所述应用程序执行部件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和/或通信特性对应的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通知到所述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所述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把从所述通信接口部件通知的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发送到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部件,取得所述应用程序执行部件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状态,按照该状态,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部件,根据基站具有的缓存器尺寸,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部件,在一个终端电台中执行多个应用程序时,按照需要最短的周期的应用程序,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周期设定部件,当终端电台为多个时,按照需要最短的周期的终端电台,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电台中,具有通信接口部件,其把所述基站用于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发送周期决定信息,通知到所述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所述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把包含从所述通信接口部件通知的所述发送周期决定信息在内的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发送到基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电台,具有应用程序执行部件,其执行通过所述基站与外部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并且所述发送周期决定信息,包含所述应用程序执行部件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和/或通信特性。
9.一种基站,在把从基站发送的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通知终端电台的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具有发送周期设定部件,其根据从终端电台接收的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变更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
10.一种终端电台,在把从基站发送的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通知到终端电台的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具有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其对基站发送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电台,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通信接口部件,其把所述基站用于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发送周期决定信息,通知到所述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所述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把包含从所述通信接口部件通知的所述发送周期决定信息在内的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发送到基站。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电台,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应用程序执行部件,其执行通过所述基站与外部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和通信接口部件,其把与所述应用程序执行部件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和/或通信特性对应的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通知到所述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所述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把从所述通信接口部件通知的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发送到基站。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电台,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时刻把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接通,当从所述基站发送来的信号接收完毕,就把所述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断开。
14.一种通信管理方法,是在把从基站发送的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通知到终端电台的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周期设定要求步骤,其在终端电台,把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发送到基站;和发送周期设定步骤,其在基站,根据从终端电台收到的所述设定要求,变更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周期设定要求步骤中,终端电台,把所述基站用于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发送周期决定信息,包含在所述定期的信号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中发送;在所述发送周期设定步骤中,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发送周期决定信息,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发送周期决定步骤,其在所述终端电台,决定与通过所述基站与外部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和/或通信特性对应的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
17.一种终端电台,在从基站对终端电台发送定期的信号的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周期设定部件,其把接收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设定为基站发送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倍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电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程序执行部件,其执行通过所述基站与外部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和通信接口部件,其把与所述应用程序执行部件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和/或通信特性对应的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通知到所述接收周期设定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电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部件,取得由所述应用程序执行部件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状态,按照该状态,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终端电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部件,根据基站具有的缓存器尺寸,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电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部件,在用一个终端电台执行多个应用程序时,按照需要最短的周期的应用程序,决定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电台,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时刻把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接通,当从所述基站发送来的信号接收完毕,就把所述通信电路的电力供给断开。
23.一种通信管理方法,是在从基站对终端电台发送定期的信号的通信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接收周期设定步骤,其在终端电台,把接收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设定为基站发送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倍数。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周期决定步骤,其在所述终端电台,决定与通过所述基站与外部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和/或通信特性对应的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
25.一种通信系统,由基站和至少2个终端电台构成,从基站发送的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被通知到终端电台,其特征在于在终端电台,具有发送周期设定要求部件,其对基站发送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在基站,具有发送周期设定部件,其根据从终端电台收到的所述设定要求,变更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在终端电台,还具有接收周期设定部件,其当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比该终端电台应该接收所述定期的信号的适当的接收周期还短时,把接收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设定为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倍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的发送周期设定部件,当从终端电台接收的所述设定要求是把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变更为比现在长时,判断该终端电台与对现在的发送周期发出变更的设定要求的终端电台是否为同一终端电台,当判定为同一终端电台时,变更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的发送周期设定部件,在发来把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变更为比现在长的设定要求的终端电台、与对现在的发送周期发出变更的设定要求的终端电台为同一终端电台时,变更为从通信中的终端电台收到的当中最短的发送周期。
28.一种通信装置,发送定期的信号,其特征在于根据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变更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
29.一种通信装置,接收定期的信号,其特征在于发送所述定期的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
30.一种通信装置,接收定期的信号,其特征在于把接收所述定期的信号的接收周期,设定为所述定期的信号周期的倍数。
31.一种控制程序,使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权利要求10~13、17~2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电台、权利要求28~3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的至少任意一个工作,其中使计算机作为所述各部件工作。
32.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记录有权利要求31所述的控制程序。
全文摘要
通信系统(1)根据从基站(10)定期发送的信标信号,从基站(10)确定终端电台(30),通过信标信号对确定的终端电台(30)通知应该发送的数据的有无和下一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终端电台(30)的终端侧无线通信部(36)对基站(10)发送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的设定要求。基站(10)的通信控制部(15)根据从终端电台(30)收到的设定要求,设定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据此,终端电台(30)能把自己的信标信号的接收周期最优化,从而在接收信标信号之前,把从电源部(43)对通信电路(40)的电力供给断开,能抑制耗电。
文档编号H04W52/02GK1864426SQ20048002855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30日
发明者青木二宽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