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图像扫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1162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稿件图像扫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真机和复印机(包括这些机器的多功能外设(MFP))等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的一种稿件图像扫描装置,通过由单马达运转的稿件自动输入器(ADF)传送原稿时,其扫描原稿双面上的图像。
背景技术
通常,电子照相复印机和传真机包括ADF,其将放在稿件盘上的原稿分开成一次一张、并向扫描装置输入每张原稿。在这种ADF中,沿着稿件传送通道安排一个分离辊和多个传送辊。分离辊分离和输入从稿件盘供给的原稿,一次一张。传送辊设置在分离辊的下游。传送辊向扫描装置传送原稿,并将经过扫描装置的原稿输出到稿件输出盘上。在一种已知的双面扫描装置中,沿着稿件传送通道设置两个扫描装置。该已知双面扫描装置通过将原稿一次传送通过稿件传送通道,扫描原稿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图像。为了减小这种双面扫描装置的尺寸,稿件传送通道形成横向的字母U形状,使输出盘位于稿件盘的下方。原稿从稿件盘以U形转弯方式被导向稿件输出盘。在这种具有U形转弯形状的稿件传送通道的扫描装置中,每个辊被设置成彼此接近。因此,所述辊可以由一个马达传动,不必使用大型驱动传递机构。
如上所述,在普通的稿件图像扫描装置中,扫描装置沿着传送通道设置。驱动力由单马达传递给传送系统,从搓取原稿开始,经过扫描装置,直至输出原稿。在这种稿件图像扫描装置中,将原稿导向扫描装置的传送系统的驱动传递系统,以及在扫描装置前面和后面的传送系统的驱动传递系统可以通过相同的系统彼此连接。如果驱动传递系统彼此连接,当原稿经过扫描装置时,扫描装置上游的传送系统由于传送载荷的波动、齿隙或类似原因导致的振动,通过驱动传递系统例如齿轮或皮带传递到扫描装置的传送系统。传送载荷的波动和振动对图像扫描过程有影响,并引起扫描图像的失真。
在第一种传统的稿件图像扫描装置中,从稿件分离器到扫描装置的距离至少是原稿最大长度(最大原稿是A3尺寸纸的情况下,为210毫米或更长)的一半,使得即使稿件盘上放置了不同尺寸的稿件,在扫描过程之前每张原稿的尺寸都能够被检测。即使在这种稿件图像扫描装置中,在一张长的原稿,例如A3或B4尺寸的原稿的后边缘离开稿件分离器的瞬间,输送载荷消失。因此,扫描装置的传送系统受到影响。特别的,在沿着传送通道安排两个扫描装置的情况下,输送载荷的波动在第二扫描装置会变大。在原稿比A4尺寸的原稿尺寸小的情况下,在原稿的后边缘离开稿件分离器、下一张原稿被输入稿件分离器的瞬间,载荷的波动以同样方式产生。波动被传递到扫描装置的传送系统。考虑到上述缺点,第二种传统的稿件图像扫描装置把从搓取原稿开始、经过扫描装置、直至输出原稿的传送系统分成两个传送系统。一个传送系统通向扫描装置附近。另一个传送系统包括在扫描装置前面和后面传送并输出原稿的传送系统。所述两个传送系统通过两个驱动传递系统进行传动。所述两个驱动传递系统分布在马达的输出轴处。
在第二种传统的稿件图像扫描装置中,所述两个驱动传递系统分布在马达的输出轴处。因此,通向扫描装置附近的传送系统的输送载荷的波动、振动或类似情况不会影响扫描装置前面和后面的传送系统。结果,扫描的图像不会产生如上所述的失真,并能够形成具有高图像品质的图像。不过,在第二种传统的稿件图像扫描装置中,扫描装置不是设置在沿着传送通道的两个位置,从而不能在传送原稿一次通过传送通道时扫描原稿双面上的图像。此外,第二种传统的稿件图像扫描装置没有考虑到用于扫描原稿第二面上图像的图像扫描装置的原稿传送系统中的输送载荷的波动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已经考虑了上述情况。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了用于通过一次传送原稿、扫描原稿双面上的图像的稿件图像扫描装置,其能消除由传送系统的影响产生的在扫描装置处的输送载荷的波动,并能够形成不失真的高质量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稿件图像扫描装置包括稿件搓取装置,分离和输入装置,多个传送装置,第一扫描装置和第二扫描装置。所述稿件搓取装置从稿件放置部搓取原稿。所述分离和输入装置分离和传送被搓取的原稿,一次一页。所述传送装置被设置成沿着通向输出盘的传送通道对每张被分离和输入的原稿进行传送。所述第一扫描装置对通过所述传送通道传送的原稿第一面上的图像进行扫描。所述第二扫描装置在所述第一扫描装置之后,对原稿第二面上的图像进行扫描。所述多个传送装置被分成第一传送系统和第二传送系统。所述第一传送系统包括在所述第一扫描装置上游处原稿的所述搓取部和所述输入部。所述第二传送系统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扫描装置的前面和后面。由第一和第二驱动传递装置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和第二传送系统。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传递装置在一马达的输出轴处被分开传递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优选的,来自所述输出轴的驱动力通过齿轮啮合分配和传递。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优选的,所述第一扫描装置是可移动的扫描装置,能够在所述传送通道一侧的规定位置上处于停止的待命状态,用于扫描被传送原稿的第一面。同时,优选的,所述第二扫描装置是一种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位于所述传送通道一侧的规定位置处,用于扫描被传送原稿的第二面。
根据本发明,在所述稿件图像扫描装置中,包括原稿的所述搓取部和所述输入部的所述第一传送系统,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扫描装置前面和后面的所述第二传送系统,被分成彼此分开的系统。所述第一和第二传送系统分别由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传递装置传动,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传递装置在一马达输出轴处被分开传递驱动力。因此,所述第一传送系统输送载荷的波动不会对所述第二传送系统造成影响。结果,由所述第一和第二扫描装置扫描的图像不会失真。特别的,由于从所述分离和输入装置到所述第二扫描装置的距离长,如果包括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前面和后面的所述稿件传送系统在内的全部传送系统被驱动传递系统集体驱动,当原稿的后边缘离开所述分离和输入装置、并且第二张原稿被输入时,输送载荷的波动会对第二扫描装置造成很大影响。但在本发明中,扫描装置前面和后面的传送系统和位于上游的其他传送系统被彼此充分分开。因此,可以避免由上述输送载荷的波动带来的影响。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稿件图像扫描装置一示例的侧视剖视图。
图2示出了每个辊的驱动传递机构的正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驱动传递机构一部分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参考图示进行说明。图1是在传真机、复印机或具有传真和复印双重功能(也包括打印功能)的MFP内部的、具有ADF的稿件图像扫描装置1主要部件的侧视剖视图。图1示出的稿件图像扫描装置1形成双面稿件图像扫描装置。当一次一页传送原稿D时,稿件图像扫描装置1扫描原稿D双面上的图像,并输出数字信号。此外,在图1中,页面的内侧面是稿件图像扫描装置1的正面,页面的正面是稿件图像扫描装置1的反面。
在稿件图像扫描装置1的稿件输入口2a处,稿件盘2b被安置成可移动的,并设置成朝稿件输入口2a的方向向下倾斜。稿件输入口2a和稿件盘2b构成稿件放置部2。搓取辊(稿件搓取装置)3设置在稿件输入口2a的上方。原稿D面朝上按页面顺序堆放在稿件放置部2上,搓取辊3从最上层搓取原稿。在搓取辊3的后面设置稿件分离装置(分离和输入装置)4,用于分离和输入被搓取的原稿D,一次一页。稿件分离装置4包括分离辊4a和分离垫4b。分离垫4b被向上推,与分离辊4a的外围弹性接触。由搓取辊3搓取的原稿D被送到分离辊4a和分离垫4b。随着分离辊4a的转动,由于分离辊4a和分离垫4b相对于原稿D具有不同的摩擦系数,原稿D被分开成一次一张,并送往下游方向。压缩弹簧4c的作用是使分离垫4b与分离辊4a的外围弹性接触。此外,稿件分离装置4还可以是分离辊和迟滞辊(retardroller)。
沿着U形弯状的稿件传送通道5顺序设置阻挡辊6、第一传送辊7和第二传送辊8,以阻挡并传送由稿件分离装置4输入的原稿D。然后,原稿D到达第一扫描位置P1。进而,原稿D由第三传送辊9传送到第二扫描位置P2,最后由输出辊10输出到输出盘11上。在第一扫描位置P1处设置平板12。当原稿D经过平板12时,在平板下方处于待命状态的扫描装置(第一扫描器)13对原稿D正面(第一面)上的图像信息进行顺序扫描。扫描的图像信息以上述的数字信号输出。
扫描装置13包括由荧光灯或冷阴极管构成的光源13a,多个反射镜13b,聚焦透镜13c和电荷耦合器件(CCD)13d。光源13a、反射镜13b、聚焦透镜13c和CCD13d组合在一起并装在支架13e上。从光源13a射出的光被经过平板12上扫描位置P1的原稿反射。于是,照射光被四个反射镜13b反复反射,然后由聚焦透镜13c聚焦,最后进入CCD13b(参考用虚线示出的光路)。在CCD13b中,原稿D正面的图像信息被转换成电信号,并以数字信号输出。
作为可移动的扫描装置,扫描装置13也具有平板扫描仪(FBS)的功能。即,虽然图1被部分省略,FBS14在图1截断部分的左边延续。在图1中,在ADF原稿扫描位置,支架13e处于待命和停止状态。对FBS原稿进行扫描时,扫描装置13在FBS14内移动,并在FBS14内沿着平板玻璃15的下表面做往复运动。进行往复运动时,扫描装置13以同样方式对放在平板玻璃15上的原稿的图像信息进行扫描。稿件图像扫描装置1、稿件盘2b和输出盘11形成一整体,构成稿台盖板。把图1页面的正面作为铰链(未画出),稿台盖板能够竖直地打开和关闭。由FBS14对原稿进行扫描时,稿台盖板打开,将原稿放到暴露的平板玻璃15上。
如上所述,已在第一扫描位置P1处扫描过正面图像的原稿由第三传送辊9继续传送,并到达第二扫描位置P2。第二扫描位置P2是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第二扫描器)16与压纸辊17的接触位置。布置接触式图像传感器16,用于扫描被传送原稿的反面。将压纸辊17布置成能够与接触式图像传感器16相接触。通过压纸辊17的转动,送到接触式图像传感器16和压纸辊17之间的原稿被输入并紧贴滑过接触式图像传感器16的扫描面。由接触式图像传感器16扫描原稿反面(第二面)的图像,图像被转换成电信号,并以数字信号输出。
分离辊4a(包括搓取辊3)、阻挡辊6和第一传送辊7构成第一传送系统A。第二传送辊8、第三传送辊9、压纸辊17和输出辊10构成第二传送系统B。分成两个系统的传送系统A和B具有一个马达(参考图2和图3)作为驱动源。经驱动传递系统A1和驱动传递系统B1,驱动力被独立地传递到传送系统A和传送系统B,下面将要分别介绍。
搓取辊3这样形成,即,使驱动力从分离辊4a的驱动轴4d被传递出来。简单地说,支架3a通过扭矩限制器(未画出)以能够竖直摆动的方式连接到驱动轴4d上。在支架3a的端部,支承轴3b被可转动地支承。皮带3d被设置成在滑辊4e和滑辊3c之间处于张紧状态,滑辊4e连接到驱动轴4d上,滑辊3c连接到支承轴3b上。驱动轴4d的转动通过滑辊4e、皮带3d和滑辊3c传递到支承轴3b。此外,支承轴3b的转动通过单向离合器(未画出)传递到搓取辊3。
在待命状态下,搓取辊3通过支架3a设置在上部位置。当驱动轴4d向前转动(在方向X上)时,通过扭矩限制器的作用,支架3a以驱动轴4d为中心向下摆动。当搓取辊3接触到堆放在稿件放置部2上面的原稿D的最上层时,支架3a停止移动。通过驱动轴4d连续转动,搓取辊3通过传递系统(滑辊4e、皮带3d和滑辊3c)转动。如上所述,当驱动轴4d向前转动时,搓取辊3接触原稿D的最上层并转动。因此,原稿D从最上层被顺序输入。当驱动轴4d停止并向后转动(在与方向X相反的方向上)时,支架3a通过扭矩限制器的作用向上摆动。于是,当驱动轴4d停止时,支架3a保持在停止的待命状态。
驱动力从驱动轴4d通过单向离合器(未画出)传递到分离辊4a。因此,利用驱动轴4d的向前转动,如上所述,原稿被搓取辊3搓取。搓取的原稿D被送到分离辊4a和分离垫4b。如上所述,原稿D被分开成一次一张,并朝下游方向输入。从分离辊4a输入的每张原稿被阻挡辊6阻挡,并被进一步传送到下游处。位于阻挡辊6下游的每个辊7、8、9、17和10的圆周速度比分离辊4a和搓取辊3的圆周速度快。通过分离辊4a和阻挡辊6保持原稿的页面间隔。因此,当由分离辊4a输入的原稿D的前边缘到达阻挡辊6时,通过圆周速度差,传送载荷(张紧力)被作用在原稿上。然而,如上所述,单向离合器(未画出)嵌入到分离辊4a和搓取辊3中。分离辊4a和搓取辊3两者通过单向离合器空转,输送载荷被释放。
压力辊6a、7a、8a、9a和10a被设置成分别面对阻挡辊6、第一传送辊7、第二传送辊8、第三传送辊9和输出辊10。由这些辊夹住并传送原稿。分离辊4a、搓取辊3、压力辊6a和7a设置在清除卡纸盖18的内侧。清除卡纸盖18被设置成能够以铰销18a为中心竖直地打开和关闭。因此,当原稿在第二传送辊8上游的稿件传送通道5中卡住时,通过打开清除卡纸盖18,暴露出分离垫4b、阻挡辊6和第一传送辊7。由此,可以将卡住的原稿轻松除去。
第二传送辊8、第三传送辊9、压力辊8a9a、压纸辊17和输出辊10安装在设备框架19和管状的中间内导框架20上。设备框架19构成包括ADF的稿台盖板框架。中间内导框架20固定在设备框架19上。另外,接触式传感器16和压力辊10a安装在中间框架21上,中间框架21能够以阻挡辊6的驱动轴6b为中心,竖直打开和关闭。后面将要介绍除去在第二传送辊8和第三传送辊9之间的卡住原稿。在原稿卡在第三传送辊9下游的情况下,通过打开清除卡纸盖18,再打开中间框架21,使接触式图像传感器16和压纸辊17之间的夹紧状态、以及输出辊10和压力辊10a之间的夹紧状态得到释放。从而,在这个区域卡住的原稿能够轻松除去。
图2和图3示出了每个上述辊的驱动传递机构。图2是正视图(从整个稿件图像扫描装置1看,是后视图)。图3是俯视图。驱动传递机构的薄板金属框架(后框架)23固定在设备框架19上。阻挡辊6、第一传送辊7、第二传送辊9、压纸辊17和输出辊10的驱动轴6b、7b、9b、17a和10b的一个末端部分被支承在框架23上。使用螺钉24b将薄板金属马达托架24拧紧到固定在框架23上的螺柱24a上。因此,马达托架24与框架23以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固定到框架23上。马达22安装在马达托架24上。马达22是所有辊共同的驱动源。
齿轮6c、7c、9c、17b和10c被安装在每个辊的驱动轴6b、7b、9b、17a和10b的末端部分。驱动力从马达22的输出齿轮(输出轴)22a,通过惰轮、皮带或类似部件传递到每个齿轮。即,两级第一惰轮25的大直径齿轮与输出齿轮22a配合。第二惰轮26与第一惰轮25的小直径齿轮配合。第三惰轮27与第二惰轮26配合。通过这些配合建立了分离辊4a的驱动传递系统。即,在框架23的上部形成切口23a。当清除卡纸盖18关闭时,分离辊4a的驱动轴4d被安装并保持在切口23a中。安装在驱动轴4d一端的齿轮4f与第三惰轮27配合。转动的驱动力从马达22的输出齿轮22a,通过第一惰轮25、第二惰轮26和第三惰轮27传递到分离辊4a。
第四惰轮28与第一惰轮25配合。在第四惰轮28和第五惰轮29之间设置一处于张紧状态的第一正时带(齿形带,下面相同)30。阻挡辊6的齿轮6c和第一传送辊7的齿轮7c与第五惰轮29配合。这样就形成阻挡辊6和第一传送辊7的驱动传递系统。转动力从马达22的输出齿轮22a传递到阻挡辊6和第一传送辊7。
第六惰轮31也与输出齿轮22a配合。在第六惰轮31与第三传送辊9的齿轮9c之间设置一处于张紧状态的第二正时带32。从而,转动力从输出齿轮22a、通过第六惰轮31和第二正时带32传递到第三传送辊9。正如后面将要介绍的,驱动力从第三传送辊9的驱动轴9b,通过齿轮9e和设置在前框架36(参考图3和图4)上的第四正时带37,传递到第二传送辊8的齿轮8c。在第六惰轮31和第七惰轮33之间设置一处于张紧状态的第三正时带34。压纸辊17的齿轮17b和输出辊10的齿轮10c与第七惰轮33配合。从而,转动的驱动力从输出齿轮22a,通过第六惰轮31、第三正时带34和第七惰轮33,传递到压纸辊17和输出辊10。
如上所述,从第一惰轮25开始、通过第二惰轮26、直至第三惰轮27的驱动传递系统,和从第一惰轮25开始,通过第四惰轮28、第一正时带30和第五惰轮29直至齿轮6c或齿轮7c的驱动传递系统,构成用于驱动第一传送系统A的第一驱动传递系统A1。第一传送系统A包括分离辊4a(包括搓取辊3)、阻挡辊6和第一传送辊7。从第六惰轮31开始,通过第二正时带32直至齿轮9c和齿轮8c的驱动传递系统,和从第六惰轮31开始,通过第三正时带34直至齿轮17b或齿轮10c的驱动传递系统,构成用于驱动第二传送系统B的第二驱动传递系统B1。第二传送系统B包括第二传送辊8、第三传送辊9、压纸辊17和输出辊10。
七个惰轮25、26、27、28、29、31和33中的多个惰轮形成多级齿轮。恰当设置每个齿轮的直径(齿轮的齿数),使每个辊按规定的圆周速度转动。每个惰轮被可转动地安装在齿轮支架上,齿轮支架通过铆接或类似方法固定在框架23上。齿轮支架的另一端部保持在马达托架24上。电磁离合器26a、6d和9d分别设置在通向分离辊4a的驱动传递系统内的第二惰轮26、阻挡辊6的齿轮6c以及第三传送辊9的齿轮9c。分离辊4a、阻挡辊6和第三传送辊9被单独控制。此外,这些电磁离合器未在图2中示出。
在图2中,张紧轮35a、35b和35c的作用是分别调节第一正时带30、第二正时带32和第三正时带34的张紧力。张紧轮35a、35b和35c设置在张紧板35上。将张紧板35设置成能够以阻挡辊6的驱动轴6b为中心、在竖直的表面区域内摆动。张紧板35始终以驱动轴6b为中心,被张紧弹簧35d弹性推向反时针方向。从而,每个张紧轮35a、35b和35c分别作用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正时带30、32和34上,始终保持张紧状态。
下面将要介绍通往第二传送辊8的驱动传递机构。该驱动传递机构形成在第三传送辊9的驱动轴9b的另一端(稿件图像扫描装置1的正面)。即,图4是从稿件图像扫描装置1的正面观察到的驱动传递机构的正视图。第三传送辊9的驱动轴9b穿过稿件图像扫描装置1延伸到稿件图像扫描装置1的正面。驱动轴9b的前端部可转动地保持在被安装在设备框架19上的前框架36上。第二传送辊8的驱动轴8b的前端部也保持在前框架36上。齿轮9e和8c分别安装在驱动轴9b和8b的前端部。将第四正时带37设置成在轮9e和8c上处于张紧状态。从而,通往第二传送辊8的驱动传递机构得以建立。因此,当第三传送辊9通过驱动传递机构被驱动和转动时,第二传送辊8也同时通过驱动传递机构被驱动和转动。
如图4所示,张紧轮38通过张紧弹簧38a的弹性推力作用在第四正时带37上,并使第四正时带37总是保持张紧状态。形成清除卡纸操作手柄39,使得当清除卡纸盖18打开时,操作手柄39的一部分暴露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上表面。当原稿在第二传送辊8和第三传送辊9处卡住时,打开清除卡纸盖18,然后转动操作手柄39的暴露部分,使第二传送辊8和第三传送辊9被强制转动,从而能够除去卡住的原稿。大直径齿轮9f安装在第三传送辊9的驱动轴9b上。两级惰轮40在齿轮9f和操作手柄39的齿轮39a之间啮合。
单向离合器(未画出),例如棘轮机构被嵌入惰轮40中。当操作手柄39在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上转动时,通过单向离合器的锁定功能,操作手柄39的转动通过惰轮40和齿轮9f传递到第三传送辊9。进而,第三传送辊9的转动传递到第二传送辊8。通过转动操作手柄39,第三传送辊9和第二传送辊8被强制转动,于是卡在该区域的原稿被送出。结果,能够将卡住的原稿除去。
此外,如上所述,电磁离合器9d安装在第三传动辊9的驱动轴9b上。当电磁离合器9d脱离配合时,第三传送辊9从驱动传递系统上停止运行。因此,第三传送辊9的载荷对操作手柄39的操作不起反作用。同时,当第三传送辊9接收到驱动马达22的驱动力,并如图中箭头所示(在稿件传送方向上)有规律地转动时,单向离合器脱离锁定,第三传送辊9的转动力不会被传递到操作手柄39。
如上所述,稿件图像扫描装置1的稿件传送系统分成两个传送系统,即,第一传送系统A和第二传送系统B。第一传送系统A包括位于第一扫描装置(第一扫描位置P1)上游的辊。第二传送系统B位于扫描装置(第一扫描位置和第二扫描位置P1和P2)的前面和后面,包括通向输出辊10的所有辊。两个传送系统A和B分别由驱动传递系统A1和B1驱动和转动。从马达22的输出轴22a分配驱动力给驱动传递系统A1和B1以独立地传递驱动力。因此,在通过第一传送系统A传送原稿的过程中,输送载荷的波动以及由于齿轮空转或类似原因导致的振动不会通过驱动传递系统A1和B1传递到第二传送系统B。第二传送系统B的所有辊正常转动,不会受到第一传送系统A中传送载荷的波动影响。由每个扫描装置扫描的图像的失真能够显著减少。特别的,即使当扫描位置P1的传送通道的长度被设置成原稿最大长度的一半或更长、使得即使稿件盘2b上放置了不同尺寸的原稿、也能够在扫描过程前对每张原稿的尺寸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在长型原稿的后边缘离开稿件分离装置4的瞬间,也不会受到输送载荷的波动影响。当一张原稿经过位于离开稿件分离装置4的第二扫描位置P2时,即使下一张原稿被输入到稿件分离装置4,输送载荷的波动不会对第二扫描位置P2处的扫描过程造成影响。
从第一传送系统A到第二传送系统B的传送系统呈U形弯曲形状。传送系统的每个辊沿着弯曲的传送通道布置,并具有一个马达22作为驱动源。作为第二扫描装置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16设置在弯曲的空间里。因此,在保持扫描图像的图像质量的同时,可以减小稿件图像扫描装置1的尺寸。由于采用可移动的扫描装置13作为第一扫描装置,因此第一扫描装置也具有FBS的功能。因此,在减小稿件图像扫描装置1尺寸的同时,可以实现多种图像扫描过程。
在图1中,阀板41以能够相对于稿件放置部2伸缩的方式设置在搓取辊3和分离辊4之间,用于对齐原稿D的前边缘。在待命状态下,阀板41伸出到稿件放置部2上面,并对放在稿件盘2b上原稿的前边缘起对齐作用。阀板41设置在连接机构42(图中部分省略)上,连接机构42响应阻挡辊6的转动而竖直摆动。通过连接机构42的竖直摆动,阀板41相对于稿件放置部2伸缩。如上所述,由于阀板41被设置为响应阻挡辊6而相对于稿件放置部2机械地伸缩,所以不必使用例如螺线管等昂贵的电子部件,阀板41的操作机构得到简化。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扫描装置是可移动的扫描装置,第二扫描装置是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不过,第一扫描装置也可以是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第二扫描装置也可以是可移动的扫描装置。可以采用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或其他固定形式的扫描装置代替可移动的扫描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稿件图像扫描装置,包括稿件搓取装置,用于从稿件放置部搓取原稿;分离和输入装置,用于一次一页地分离和输入被搓取的原稿;多个传送装置,被设置成沿着传送通道,将被分离和输入的原稿传送到输出盘;第一扫描装置,用于扫描沿着所述传送通道传送的原稿第一面上的图像;以及第二扫描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扫描装置后,扫描原稿第二面上的图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传送装置被分成第一传送系统和第二传送系统,所述第一传送系统包括所述第一扫描装置上游的原稿的搓取部和输入部,以及,所述第二传送系统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扫描装置的前面和后面;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传送系统由第一和第二驱动传递装置分别传动,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传递装置在一马达的输出轴处被分开传递驱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稿件图像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力通过齿轮啮合从所述输出轴被传递出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稿件图像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扫描装置是可移动的扫描装置,并且被设置在所述传送通道上的规定位置处于停止的待命状态,用于扫描被传送原稿的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扫描装置是一种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并且被设置在所述传送通道上的规定位置,用于扫描被传送原稿的第二面。
全文摘要
一种稿件图像扫描装置,包括沿着稿件传送通道设置的两个扫描装置,用于对原稿的双面进行扫描。多个传送系统被分成第一扫描装置上游的第一传送系统,和位于第一和第二扫描装置前面和后面的第二传送系统。所述第一和第二传送系统由第一和第二驱动传递装置分别传动。第一和第二驱动传递装置在一马达的输出轴处被分开传递驱动力。
文档编号H04N1/00GK1645897SQ20051000550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20日
发明者大矢一幸, 能势佳孝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