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5681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在通过旋转翻盖而打开或关闭终端时发生既定的开闭音,而在翻盖完全打开或关闭的状态下,防止翻盖容易因较小外力而旋转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模块。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通信终端可分为有线、无线通信终端,有线通信终端代表性的有办公用或家庭用电话机,移动通信终端代表性的有PCS(个人通信业务)、蜂窝电话、PDA(个人数字助理)等。
这种移动通信终端由于其技术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单纯传递语音信息的阶段,可以向用户提供文字信息、图像信息等。
另外,移动通信终端的种类大体分为直板型(bar type)、带盖的面盖型(flip type)、翻盖型(foler type)及滑盖型(slide type)。
下面对上述各种形态移动通信终端中的翻盖型进行简要说明。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由机身及可旋转地结合于上述机身的翻盖构成,用户在通话时或根据需要打开翻盖,进行使用。
下面参照图1,对可旋转地连接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机身与翻盖的合叶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显示了连接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100的机身110与翻盖120的现有技术中合叶结构的一个示例,如图所示,在机身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侧合叶筒112,在翻盖120上形成插入机身110两个侧合叶筒112之间的中心合叶筒122。其中,在机身110的侧合叶筒112与翻盖120的中心合叶筒122上,形成供后面提到的合叶模块130或轴140插入的合叶孔。
于是,机身110一侧的侧合叶筒112与翻盖120的中心合叶筒122一侧通过合叶模块130,可旋转地连接在一起,机身110另一侧的侧合叶筒112与翻盖120的中心合叶筒112另一侧通过轴140,可旋转地连接在一起。
但是,对于如上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以往合叶结构而言,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在使用一定时间之后,因翻盖反复开闭,出现机身与翻盖的合叶连接部位松动现象。从而出现翻盖容易因较小外力而打开或关闭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会引起如下问题,即,在通话时,翻盖意外关闭,造成通话中断。
另外,对于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现有技术中的合叶结构而言,当在打开或关闭翻盖时不发出任何声音,因此,用户在使用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过程中会感到枯燥无味,特别是在对感性十分敏感的年青消费层中,这种现象比较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模块,可以防止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翻盖容易因较小外力而相对于机身打开或关闭。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模块,通过在翻盖开闭时发生既定的效果音,使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用户能够因打开或关闭翻盖时发生的效果音而获得听觉快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针对可旋转地连接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机身上形成的第1合叶筒与翻盖上形成的第2合叶筒的合叶模块,本发明提供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模块包括如下几个部分外壳,其与上述第1合叶筒相邻的一侧开放,另一侧以防止旋转的状态插入上述第2合叶筒;滑动构件,在防止旋转的状态下,安装于上述外壳内侧,可以在外壳的一侧与另一侧之间滑动移动,在其一面上具有相互对称的末端倾斜的一对卡棱;连接轴,其一端支撑于上述外壳并可旋转和滑动,另一端从上述滑动构件的一对卡棱之间穿过;固定构件,结合于上述连接轴的一端并可旋转和滑动,以防止旋转的状态插入上述机身的第1合叶筒,以上述连接轴为中心对称形成一对推动凸起,在上述翻盖的打开和关闭状态下,推动凸起插入上述滑动构件的两个卡棱之间;弹性构件,安装于上述滑动构件上,向上述固定构件方向施加弹力。在上述翻盖的打开或关闭过程中,上述滑动构件的上述卡棱受到推动并在上述固定构件的推动凸起上滑动,当翻盖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时,上述卡棱插入推动凸起之间,同时,上述滑动构件和上述固定构件相互冲突,从而发出开闭音。
而且,上述合叶模块的固定构件上形成的推动凸起最好满足如下要求,即,在其末端形成倾斜面,在因上述翻盖的旋转而推动上述滑动构件的卡棱的过程中,使上述倾斜面先与上述卡棱的倾斜末端接触,在上述翻盖转换为完全打开或完全关闭状态时,在插入上述卡棱之间的过程中,上述倾斜面在与上述卡棱的倾斜末端接触的同时,发生冲突音。
本发明防止了在使用或携带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过程中,处于打开状态的翻盖容易因较小外力而关闭或处于关闭状态的翻盖容易因较小外力而打开的现象,从而防止了用户在通话时或其它使用中,因翻盖意外旋转为关闭状态而出现结束通话连接或终端出现使用瞬间中断的现象。


图1是显示连接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机身与翻盖的现有合叶结构一个示例的附图;图2是显示本发明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斜视图;图3是显示图2所示实施例的合叶模块应用于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状态的斜视图;图4是显示图2所示实施例的合叶模块在翻盖打开过程中的动作状态的斜视图;图5是简要显示图4所示合叶模块的动作状态的侧面图;图6是显示图2所示实施例的合叶模块在翻盖打开时的动作状态的斜视图;图7是简要显示图6所示合叶模块的动作状态的侧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1合叶模块 10外壳20滑动凸轮22a、22b倾斜棱30连接轴 32头部40弹性构件50固定构件52、53推动凸起52a、52b、53a、53b倾斜面54圆形凸起56轴承
60机身 62第1合叶筒64合叶孔70翻盖72第2合叶筒 74第2合叶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有益实施例。
图2是显示本发明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斜视图,图3是显示图2所示实施例的合叶模块应用于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状态的斜视图。另外,图4是显示图2所示实施例的合叶模块在翻盖打开过程中的动作状态的斜视图,图5是简要显示图4所示合叶模块的动作状态的侧面图。另外,图6是显示图2所示实施例的合叶模块在翻盖打开时的动作状态的斜视图,图7是简要显示图6所示合叶模块的动作状态的侧面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60的合叶模块1由外壳10、滑动构件20、连接轴30、弹性构件40、固定构件50构成。
在对本实施例的合叶模块结构进行说明之前需要指出的是,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合叶模块1所应用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具有如下形态,即,翻盖70的中心合叶筒72插入在机身60的两端形成的一对侧合叶筒62之间,相互旋转连接,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可以通用应用于其它形态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这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在以下说明中,在机身60上形成的侧合叶筒62称为第1合叶筒,在翻盖70上形成的中心合叶筒72称为第2合叶筒。
外壳10一侧开放,另一侧封闭,而且另一侧上形成有孔。另外,外壳10的相对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这两个平面通过弧形面连接。其中,外壳10的内部及外部也可以形成椭圆形。这种外壳10的开放一侧朝向翻盖70的第2合叶筒72外侧,并插入第2合叶筒72。
其中,外壳10采用一种相对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的结构,供这种外壳10插入的第2合叶筒72的合叶孔74以与外壳10外形相应的形态构成,使其内侧面接触外壳10的外侧面,在外壳10插入第2合叶筒72的状态下,实现与翻盖70旋转及第2合叶筒72的旋转联动。
滑动构件20通过外壳10的开放一侧插入,滑动构件20的安装需要满足如下要求,即,不能在外壳10内侧旋转,但可以沿外壳10长度方向滑动。其中,滑动构件20的柱面最好不是圆形,而是与外壳10的内面形状相应的形态,因此,插入外壳10内侧后,不会发生旋转,但可以沿外壳10的长度方向滑动。
另外,在滑动构件20向着外壳10开放一侧的面上形成一对相互对称的卡棱22a、22b,而且,卡棱22a、22b间隔既定距离,两个卡棱22a、22b的两端倾斜。
连接轴30的安装需要满足如下要求,即,其一端支撑于外壳10的封闭一侧,并可以旋转和滑动,在这种状态下,其另一端穿过滑动构件20的两个卡棱22a、22b之间。其中,在连接轴30的一端最好带有一个直径扩大的头部32,连接轴30使头部32支撑于外壳10的外侧表面,同时可在外壳10内侧旋转和滑动。
弹性构件40安装于外壳10的内侧,向滑动构件20施加弹力,也就是说,弹性构件40为滑动构件20提供向机身60的第1合叶筒62方向的推力。而且,这种弹性构件40最好采用压缩弹簧结构,安装于连接轴30上,其两端分别支撑外壳10的封闭一侧内面与滑动构件20。
固定构件50可旋转地结合于穿过滑动构件20的连接轴30一端,这种固定构件50以防止旋转的状态插入机身60的第1合叶筒62上形成的合叶孔64中。其中,固定构件50最好利用轴承56,可旋转地结合于连接轴30的一端。
而且,在这种固定构件50与滑动构件20相邻的一面上形成一对推动凸起52、53,推动凸起52、53以连接轴30为中心相互对称。其中,推动凸起52、53最好为弧形。如图4和图5所示,第2合叶筒72随着翻盖70的开闭而旋转,外壳10与第2合叶筒72联动,随着上述第2合叶筒72与外壳10的旋转,上述一对推动凸起52、53推动滑动构件20的卡棱22a、22b,使滑动构件20滑动。
另外,在两个推动凸起52、53的两端,分别形成倾斜面52a、52b、53a、53b,因此,随着外壳10的旋转,两个推动凸起52、53推动滑动构件20的卡棱,在此过程中,使该倾斜面52a、52b、53a、53b先接触卡棱22a、22b的倾斜末端。于是,在固定构件50的推动凸起52、53的作用下,滑动构件20的卡棱22a、22b的推动动作会更加顺畅。
而且,当正处于开闭动作的翻盖70进入打开或关闭状态时,固定构件50的推动凸起52、53被插入滑动构件20的两个卡棱22a、22b之间。于是,滑动构件20在弹性构件40的弹力作用下,被向固定构件50的方向推动,图6和图7显示了这种状态,即,在翻盖70的打开状态下,固定构件50的推动凸起52、53插入滑动构件20的卡棱22a、22b之间,滑动构件20向固定构件50方向弹性还原。
如上所述,滑动构件20被弹性构件40推向固定构件50,在发生冲突的同时,发出既定的冲突音。特别是固定构件50的推动凸起52、53在插入滑动构件20的卡棱22a、22b的同时,使其倾斜面52a、52b、53a、53b与卡棱22a、22b的倾斜末端接触,从而发出既定的冲突音。
也就是说,在翻盖70的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滑动构件20与固定构件50,特别是滑动构件的倾斜棱22a、22b与固定构件50的推动凸起52、53相互冲突,发出既定的冲突音。因此,当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处于打开或关闭中的翻盖70变成打开或关闭状态时,不仅发出既定的开闭音,而且,在翻盖70变成打开或关闭状态的同时,还会感到既定的触感。
另外,固定构件50的推动凸起52、53位于滑动构件20的倾斜棱22a、22b之间,抑制滑动构件20与外壳10的旋转,因此,在翻盖70从机身60旋转既定角度,变成完成打开状态后,翻盖70不容易因较小外力而发生旋转,从而积极防止了翻盖70意外关闭的现象。另外,当翻盖70处于关闭状态时,翻盖70不容易因较小外力而发生旋转,从而积极防止了翻盖70意外打开的现象。
通过如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模块具有如下效果,即,用户能够因翻盖打开或关闭发生的开闭音而获得快感,这为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用户提供了听觉快感。
另外,本发明防止了在使用或携带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过程中,处于打开状态的翻盖容易因较小外力而关闭或处于关闭状态的翻盖容易因较小外力而打开的现象,从而防止了用户在通话时或其它使用中,因翻盖意外旋转为关闭状态而出现结束通话连接或终端出现使用瞬间中断的现象。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模块,针对可旋转地连接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机身上形成的第1合叶筒与翻盖上形成的第2合叶筒的合叶模块,其特征是包括如下几个部分外壳,其与所述第1合叶筒相邻的一侧开放,另一侧以防止旋转的状态插入所述第2合叶筒;滑动构件,在防止旋转的状态下,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侧,可以外壳的一侧与另一侧之间滑动移动,在其一面上具有相互对称的末端倾斜的一对卡棱;连接轴,其一端支撑于所述外壳并可旋转和滑动,另一端从所述滑动构件的一对卡棱之间穿过;固定构件,结合于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并可旋转和滑动,以防止旋转的状态插入所述机身的第1合叶筒,以所述连接轴为中心对称形成一对推动凸起,在所述翻盖的打开和关闭状态下,推动凸起插入所述滑动构件的两个卡棱之间;弹性构件,安装于所述滑动构件上,向所述固定构件方向施加弹力;在所述翻盖的打开或关闭过程中,所述滑动构件的所述卡棱受到推动并在所述固定构件的推动凸起上滑动,当翻盖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时,所述卡棱插入推动凸起之间,同时,所述滑动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相互冲突,从而发出开闭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构件的推动凸起满足如下要求,即,在其末端形成倾斜面,在因所述翻盖的旋转而推动所述滑动构件的卡棱的过程中,使所述倾斜面先与所述卡棱的倾斜末端接触,在所述翻盖转换为完全打开或完全关闭状态时,在插入所述卡棱之间的过程中,所述倾斜面在与所述卡棱的倾斜末端接触的同时,发生冲突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弹性构件是安装于连接轴上的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支撑外壳与滑动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构件在其与所述滑动构件相邻的一面上形成圆形轴,所述一对推动凸起从所述圆形轴的一面向外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构件的推动凸起为弧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模块。其包括外壳,其一侧开放,另一侧以防止旋转的状态插入翻盖的合叶筒;滑动构件,插入上述外壳内侧,可以在防止旋转的状态下滑动;连接轴,其一端支撑于上述外壳并可旋转和滑动,另一端从上述滑动构件的一对卡棱之间穿过;固定构件,它结合于上述连接轴的一端并可旋转和滑动,以防止旋转的状态插入机身的合叶筒,形成一对用于向上述滑动构件的卡棱提供推力的推动凸起;弹性构件,它安装于上述滑动构件,向上述固定构件方向施加弹力。在上述翻盖的打开或关闭过程中,上述滑动构件受到固定构件推动,在翻盖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下,在弹性构件作用下恢复原位,同时发出既定的翻盖开闭音。
文档编号H04B1/00GK1821596SQ200510112598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18日
发明者元彰排 申请人: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