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装置、程序和再现方法

文档序号:763537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再现装置、程序和再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自动选择环绕音频的技术的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使用自动选择环绕音频的技术,有可能在多个音频流中自动选择具有环绕属性的音频流,该多个音频流与视频流同步再现并向记录介质中的管理表注册。近些年产生的运动图像侧重于声学效果,提供用于再现的环绕音频和立体声。在这种情况下,当有环绕音频流且再现装置支持其再现时,需要自动选择环绕音频的技术。下面的文献公开了选择音频流的技术。文献1日本特开专利申请No.2000-228656
发明内容发明将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对于要实现的自动选择环绕音频的技术,要再现的音频流需要有环绕属性,并且再现装置侧需要能够解码环绕音频流。但是,近些年已提出了各种音频编码方法,包括如DTS-HD和DD/DD+的这些方法,其中组成音频流的音频帧由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构成,其中提供基本数据来维持向后兼容。当再现具有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符合这样的编码方法的音频流时,有两种情况(i)仅仅解码基本数据;和(ii)解码扩展数据。即使在音频流管理表中写入了环绕的通道数,如5.1ch或7.1ch,也只在音频帧的扩展数据被解码时利用指定数目的通道来再现音频流。仅仅解码基本数据不能使得利用指定数目的通道来再现音频流。当有两个音频流,第一个符合环绕音频再现的编码方法,第二个符合另一种可用的仅解码用于向后兼容的基本数据的编码方法时,如果管理表仅仅包括对第二个音频流的描述而没有对第一个音频流的描述,则常规再现装置可选择第二个音频流。当负责编辑的人在管理表中分配给第二个音频流比第一个音频流的优先级高时经常发生这样的不利选择。当这发生时,即使记录介质提供符合环绕音频再现的编码方法的音频流,用户也不得不观看带有立体声音频的运动图像。如果再现装置对于所有编码方法有解码扩展数据的技术要求,则不会发生上述问题。然而,由于近些年已提出了各种音频编码方法,所以如果再现装置被制造为对所有编码方法都具有解码扩展数据以输出环绕音频的技术要求,则会增加再现装置的成本。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为环绕输出选择音频流的再现装置,即使记录介质的管理表包括音频流的描述,该音频流符合可用的仅解码用于向后兼容的基本数据的编码方法。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的再现装置实现的,该再现装置包括选择单元,用于对多个音频流中的每一个满足多个预定条件中的条件进行判断,并根据每个音频流满足的预定条件的每个组合来从所述多个音频流中选择要再现的音频流;和再现单元,用于再现所选择的音频流,其中所述多个预定条件中的一个是音频流的通道属性是环绕的并且环绕输出是可用的,以及如果目标音频流的音频帧由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构成,则所述选择单元通过检测所述扩展数据的通道属性是否是环绕的以及所述扩展数据是否能被处理来判断是否满足所述预定条件。发明的效果利用上述结构,针对符合组成音频流的音频帧由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构成的编码方法的音频流,通过检测扩展数据是否能被处理来判断是否满足选择音频流的预定条件。其结果是,不选择再现符合扩展数据不能被处理的编码方法的音频流。利用这样的结构,从扩展数据能够被处理的音频流中选择要再现的音频流。当再现介质侧提供可用的环绕再现的编码方法时,增加了执行环绕再现的可能性,并且再现装置侧具有执行环绕输出的能力。如本发明所公开的,只有通过改善判断环绕输出是否可行的过程,才可能选择包括由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构成的音频帧的环绕音频流。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再现装置的使用。图2示出了BD-ROM的内部结构。图3示出了附加了扩展名“m2ts”的文件的结构。图4示出了组成AVClip的TS分组写入BD-ROM之前经历的处理。图5示出了BD-ROM的物理单元与组成一个文件范围的源分组之间的关系。图6示出了音频流的扩展格式。图7示出了如DTS-HD,DD/DD+,DD/MLP的音频流的音频帧的结构。图8示出了剪辑信息(Clip信息)的内部结构。图9示出了运动图像的音频流上的EP_map设置。图10示出了播放列表信息(PlayList信息)的数据结构。图11示出了AVClip和PlayList信息之间的关系。图12示出了STN_table的内部结构。图13A示出了相应于视频流的Stream_attribute。图13B示出了相应于主视频流的Stream_attribute。图13C示出了Stream_entry。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再现装置的内部结构。图15示出了控制器22的功能。图16A示出了在PSR1中设置的值的状态转换。图16B是在PSR1中的“当回放条件改变时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7是步骤S5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图18是当请求流改变时用于设置PSR1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9A-19C示出了“当回放条件改变时的过程”中的音频流选择的具体例子。图20示出了如何确定参数1-3。图21A和21B示出了在再现装置300和AV放大器500之间的传输路径上,标准所强加的约束引起的反作用。图22以表格的形式示出了如何为模拟、S/PDIF和HDMI输出中的每一个输出BD-ROM中使用的LPCM、DTS-HD、AC-3、DD/DD+和DD/MLP,其中模拟、S/PDIF和HDMI输出被广泛地用作数字AV再现装置300的输出方法。图23A示出了用于LPCM的参数。图23B以表格的形式示出了参数1-3和它们的定义。图24A示出了用于DTS-HD的参数。图24B以表格的形式示出了参数1-3和它们的定义。图25A示出了用于DD/DD+的参数。图25B以表格的形式示出了参数1-3和它们的定义。图26A示出了用于DD/MLP的参数。图26B示出了参数1-3和它们的定义。图27A示出了用于DD/DD+和DD/MLP的参数。图27B以表格的形式示出了参数1a、1b、2、和3和它们的定义。图28示出了用于LPCM的参数1-2的设置。图29A示出了用于判断条件(a)所参考的再现能力(参数1)和用于判断条件(c)所参考的环绕输出能力(参数2)。图29B示出了如何根据传输路径能力和扬声器结构的组合来设置参数2。图30示出了用于LPCM的参数1-2的另一种设置。图31A示出了根据用于判断条件(a)所参考的再现能力(参数1)和用于判断条件(c)所参考的环绕输出能力(参数2)来定义用于LPCM的能力的例子。图31B示出了如何根据解码能力和传输路径能力的组合来设置参数1。图32示出了用于DTS/DTS-HD、DD/DD+,和DD/MLP的参数1-2的设置。图33A示出了根据用于判断条件(a)所参考的再现能力(参数1)和用于判断条件(c)所参考的环绕输出能力(参数2)来定义能力的例子。图33B示出了如何根据解码能力和传输路径能力的组合来设置参数1。图34A示出了根据用于判断条件(a)所参考的再现能力(参数1)和用于判断条件(c)所参考的环绕输出能力(参数2)来定义用于DD(AC-3)和DD/DD+的能力的例子。图34B示出了如何设置参数1。图35A示出了根据用于判断条件(a)所参考的再现能力(参数1)和用于判断条件(c)所参考的环绕输出能力(参数2)来定义用于DD(AC-3)和DD/MLP的能力的例子。图35B示出了如何设置参数1。图36是示出了用于判断LPCM再现是否可行的流程图。图37是示出了用于判断再现装置是否具有用于LPCM音频流的环绕输出能力的过程的流程图。图38是示出了用于判断再现装置是否具有用于DTS或DD(AC-3)音频流的环绕输出能力的过程的流程图。图39是示出了用于判断再现装置是否具有用于DTS-HD的环绕输出能力的过程的流程图。图40是示出了用于判断再现装置是否具有用于DD/DD+的环绕输出能力的过程的流程图。图41是示出了用于判断再现装置是否具有用于DD/MLP的环绕输出能力的过程的流程图。图42示出了DTS-HD、DD/DD+和DD/MLP的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每一个的能力的设置。图43示出了PSR组23中的PSR15的内部结构。图44是示出了确定再现装置是否具有输出DTS-HD的环绕音频的能力的过程的流程图。图45是示出了确定再现装置是否具有输出DD/DD+的环绕音频的能力的过程的流程图。图46是示出了确定再现装置是否具有输出DD/MLP的环绕音频的能力的过程的流程图。标号描述100BD-ROM200本地储存器300再现装置400电视机500AV放大器600扬声器1BD-ROM驱动器2读缓冲器3解复用器4视频解码器5视频平面6缓冲器7音频解码器10开关11交互式图形解码器12交互式图形平面13显示图形解码器14显示图形平面17组合单元18STC生成单元19ATC生成单元21存储器22控制器23PSR组24转换单元25通信单元26操作接收单元27HDMI发送/接收单元41播放列表(PlayList)处理单元42过程执行单元43PSR设置单元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再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首先,将描述本发明的再现装置的使用。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再现装置的使用。在图1中,本发明的再现装置是再现装置300。再现装置300用于包括电视机400、AV放大器500和扬声器600的家庭影院系统中。现在将描述BD-ROM100、本地储存器200和再现装置300。BD-ROM100是记录了运动图像的记录介质。本地储存器200是一个硬盘或SD存储卡,其中硬盘嵌入在再现装置中并用于存储运动图像发布者的服务器发布的内容。再现装置300是一个网络支持的数字家庭电子设备,并具有再现BD-ROM100的内容的功能。再现装置300还可将经由网络从运动图像发布者的服务器下载的内容与记录在BD-ROM100上的内容组合以扩展/更新BD-ROM100的内容。使用称为“虚拟文件系统”的技术,有可能将记录在BD-ROM100上的内容与记录在本地储存器200上的内容组合并处理未记录在BD-ROM100上的数据,如同该数据记录在BD-ROM100上一样。电视机400、AV放大器500和扬声器600是接收来自再现装置300的用于再现的输出的设备。这些接收用于再现的输出的设备被称为“接收器”。到目前为止,已描述了本发明的再现装置的使用。从现在开始,将描述BD-ROM100的内部结构。图2示出了BD-ROM的文件/目录结构。在图2中,BD-ROM的文件/目录结构包括根目录下的BDMV目录。<BD-ROM概要>图2示出了BD-ROM的内部结构。图2的第4行示出了BD-ROM。第3行示出了BD-ROM上的光轨。图2以水平扩展状态示出了光轨,虽然它们实际上是按照从内部圆周到外部圆周的顺序螺旋形地形成的。光轨包括导入区、卷区和导出区。图2的卷区具有包括物理层、文件系统层和应用层的层模型。图2的第1行示出了目录结构表示的BD-ROM的应用层格式(应用格式)。在图2的第1行中,BD-ROM包括根目录下的BDMV目录。BDMV目录下,有三个子目录PLAYLIST目录、CLIPINF目录和STREAM目录。PLAYLIST目录包括附加了扩展名“mpls”的文件(“00001.mpls”)。CLIPINF目录包括附加了扩展名“clpi”的文件(“00001.clpi”)。STREAM目录包括附加了扩展名“m2ts”的文件(“00001.m2ts”)。从上述目录结构理解到,在BD-ROM中存储了多个不同类型的文件。<BD-ROM结构1AVClip>首先,解释带有扩展名“m2ts”的文件。图3示出了附加了扩展名“m2ts”的文件的结构。附加了扩展名“m2ts”的文件(“00001.m2ts”)存储AVClip。AVClip是MPEG2传输流格式的数字流。通过如下方式生成数字流,即将数字化的视频和音频(上面第1行)转换为由PES分组构成的基本流(上面第2行),并把基本流转换为TS分组(上面第3行),且同样地将用于副题等的显示图形(PG)流和用于交互目的的交互式图形(IG)流(下面第1行,下面第2行)转换为TS分组(第3行),然后最后复用这些TS分组。PG流是用于获得伴随着再现的视频画面的副题的基本流。IG流是用于获得伴随再现的视频画面的GUI的基本流。这里,组成AVClip的PES分组组成一个或多个“STC_Seuences”。该“STC_Seuence”是PES分组的序列,PTS和DTS所参考的这些PES分组的系统时钟(STC)值不包括系统时基不连续性。由于要求每个STC_Seuence都不包括系统时基不连续性,所以一个STC_Seuence使用包括PCR(程序时钟参考)并紧跟在系统时基不连续性之后的PES分组开始,使用紧挨在下一个系统时基不连续性之前的PES分组结束。接着,将解释具有上述结构的AVClip如何写入BD-ROM。图4示出了组成AVClip的TS分组在写入BD-ROM之前经历的处理过程。图4的第1行示出了组成AVClip的TS分组。如图4的第2行所示,4字节TS_extra_header(图中阴影部分)附加在组成AVClip的每个188字节TS分组以产生每个192字节源分组。TS_extra_header包括Arrival_Time_Stamp。在第3行示出的AVClip包括一个或多个“ATC_Sequences”,每个“ATC_Sequence”是源分组的序列。“ATC_Sequence”是源分组的序列,其中包含在ATC_Sequence中的Arrival_Time_Stamps所参考的Arrival_Time_Clocks不包括“到达时基不连续性”。换句话说,“ATC_Sequence”是源分组的序列,其中包含在ATC_Sequence中的Arrival_Time_Stamps所参考的Arrival_Time_Clocks是连续的。这些ATC_Sequences组成AVClip并使用文件名“xxxxx.m2ts”记录在BD-ROM上。如同使用普通计算机文件一样,AVClip被划分为一个或多个文件范围,然后被记录在BD-ROM的区上。第4行示出了AVClip如何记录在BD-ROM上。在第4行,组成文件的每个文件范围具有等于或大于被称为Sextent的预定长度的数据长度。Sextent是每个文件范围的最小数据长度,其中AVClip被划分为多个要被记录的文件范围。这里假定光学拾取器跳到BD-ROM的一个位置所需要的时间通过下列方程式获得Tjump=Taccess+Toverhead。“Taccess”是对应于跳跃距离的时间(ms),如下获得。当作为跳跃距离的逻辑块数目是0-5000时,Taccess是179ms。当作为跳跃距离的逻辑块数目是5001-10,000时,Taccess是210ms。当作为跳跃距离的逻辑块数目是10,001-20,000时,Taccess是270ms;当跳跃距离是半行程时,Taccess是990ms;和当跳跃距离是全行程时,Taccess是1220ms。从BD-ROM读出的TS分组被存储在称为读缓冲器的缓冲器中,接着被输出到解码器。当使用称为Rud的比特率执行到读缓冲器的输入时使用下列方程式获得“Toverhead”且ECC块中的扇区数用Secc表示Toverhead≤(2×Secc×8)/Rud=20msec。从BD-ROM读出的TS分组以源分组的状态存储在读缓冲器中,接着以称为“TS_Recording_rate”的传送速率供应到解码器。在TS分组供应到解码器时,为了保持TS_Recording_rate的传送速率,必须在Tjump期间,将TS分组从读缓冲器连续输出到解码器。这里,从读缓冲器输出源分组,而不是TS分组。结果是,当TS分组与源分组在大小上的比率为192/188时,必须在Tjump期间,以“192/188×TS_Recording_rate”的传送速率连续地将源分组从读缓冲器输出。因此,不引起下溢的读缓冲器占用的缓冲器容量总数由下列方程式表示Boccupied≥(Tjump/1000×8)×((192/188)×TS_Recording_rate)。到读缓冲器的输入速率由Rud表示,来自读缓冲器的输出速率用TS_Recording_rate×(192/188)来表示。因此,读缓冲器的占用率通过执行“(输入速率)-(输出速率)”而获得,因此通过“(Rud-TS_Recording_rate×(192/188))”获得。由“Boccupied”占用读缓冲器需要的时间“Tx”使用下列方程式获得Tx=Boccupied/(Rud-TS_Recording_rate×(192/188))。当从BD-ROM读取时,必须在时间段“Tx”使用比特率Rud连续输入TS分组。结果是,AVClip被划分为要被记录的多个文件范围时,每个范围的最小数据长度Sextent通过以下方程式获得Sextent=Rud×Tx=Rud×Boccupied/(Rud-TS_Recording_rate×(192/188))≥Rud×(Tjump/1000×8)×((192/188)×TS_Recording_rate)/(Rud-TS_Recording_rate×(192/188))≥(Rud×Tjump/1000×8)×TS_Recording_rate×192/(Rud×188-TS_Recording_rate×192)。于是,Sextent≥(Tjump×Rud/1000×8)×(TS_Recording_rate×192/(Rud×188-TS_Recording_rate×192))。如果组成AVClip的每个文件范围有等于或大于Sextent的数据长度,其中该Sextent被计算为不会引起解码器下溢的值,则即使组成AVClip的文件范围离散地位于BD-ROM上,也连续地将TS分组供应给解码器以使得在再现期间连续读出数据。图5示出了BD-ROM的物理单元与组成一个文件范围的源分组之间的关系。如在第2行所示,在BD-ROM上形成多个扇区。如在第1行示出的,组成文件范围的源分组被划分为每一个由32个源分组组成的组。接着每组源分组被写入一组三个连续的扇区中。32个源分组的组是6144个字节(=32×192),其等于三个扇区的大小(=2048×3)。存储在三个扇区内的32个源分组被称为“排列单元”。以排列单元为单位执行写入BD-ROM。在第3行,纠错码附于32个扇区的每一块。具有纠错码的块被称为ECC块。只要其以排列单元为单位访问BD-ROM,再现装置就可获得32个完整的源分组。到目前为止,已描述了AVClip到BD-ROM的写入过程。<音频流的类型>从现在开始,将描述AVClip中复用的音频流(主音频流)。主音频流是包括被称为主要声音/语音的音频流。另一方面,包括被称为子声音/语音的音频流被称为“次音频流”。当包含在主音频流中的主要声音/语音是包括背景音乐等的运动图像的声音/语音,且包含在次音频流中的子声音/语音是指挥者的注释声音/语音时,运动图像的声音/语音在它与注释声音/语音混合后输出。次音频流仅仅记录在用于再现的本地储存器200上,而不记录在BD-ROM上。主音频流可记录在BD-ROM和/或本地储存器200上。主音频流的编码方法可能与次音频流的编码方法不同。BD-ROM标准处理具有如DTS-HD,DD/DD+和DD/MLP的扩展格式的音频流。这样的音频流被复用为AVClip作为主音频流。下面描述这样的音频流格式。近些年,具有更高压缩率和更高质量声音的编码方法已经接连地出现在市场上。为了限定支持这种新编码方法的音频流的格式,人们可以创建全新的数据格式或者扩展常规的数据格式。在创建全新的音频流的数据格式的情况下,如果定义了音频流的数据格式之后再现装置300出现在市场上且具有支持定义的音频流的数据格式的解码器,则可使用再现装置300来再现音频流;但是如果定义了音频流的数据格式之前再现装置300出现在市场上且没有支持定义的音频流的数据格式的解码器,则不可使用再现装置300来再现音频流。考虑扩展格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图6示出了音频流的扩展格式。如图6所示,在具有扩展格式的音频流中,每个音频帧被划分为符合常规数据格式(基本数据)的部分和扩展部分(扩展数据)。安置在旧的再现装置中的常规解码器只能再现基本数据,安置在新的再现装置中的解码器可再现扩展数据和基本数据。这种结构带来有利的效果,即可能在保持向后兼容的同时增加了一个扩展部分。在这个例子中,当扩展数据不同于基本数据时,如果仅仅解码和再现基本数据,则它是48kHz/2ch的音频流;但是如果解码和再现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组合,则它是192kHz/5.1ch的音频流。从现在开始,将描述具有如DTS-HD,DD/DD+或DD/MLP格式的音频流的音频帧结构。图7的第1行示出了由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构成的音频流的音频帧。第2至第4行示出了用于DTS-HD,DD/DD+和DD/MLP的音频帧。首先,将描述DTS-HD音频帧。DTS-HD音频流符合从DTS扩展的标准DTS-HD。如第2行所示,DTS-HD音频流的每个音频帧被划分为核心子流和扩展子流。核心子流等于DTS音频流,可以在1.5Mbps的频带被传送。因此可能传输带有S/PIDF的核心子流。相反的,扩展子流是定义在DTS-HD中的扩展部分,只能用支持DTS-HD的解码器再现。符合DTS-HD的核心子流具有48kHz/2ch的音频数据。扩展子流有DTS-ES,DTS-96/24和DTS-HD的音频数据。DTS-ES的音频数据是6.1ch和48kHz,6.1ch是将1ch添加到5.1ch的结果。DTS-96/24的音频数据是5.1ch和96kHz。DTS-HD的音频数据是192kHz/6ch,且是无损的。在DTS-HD的情况下,扩展数据不同于基本数据,且包括扩展数据的音频流的通道数目从不低于基本数据的通道数。接着,描述DD/DD+音频流。DD/DD+音频流是为BD-ROM新定义的音频流。如图7中第3行所示,DD/DD+音频流的每个音频帧由作为基本数据的独立子流(DD(AC-3))和作为扩展数据的从属子流(DD+)构成。在DD/DD+的情况下,扩展数据可能不同于基本数据,或者可以是独立的且能用基本数据替代。在后一种情况下,从属子流组成用于四个通道LS,RS,LR和RR的音频分量,这四个通道可替换独立子流的5.1通道L,R,C,LS,RS和LFE的音频分量中的通道LS和RS。这使得再现装置300可实现7.1通道L,R,C,LS,RS,LR,RR和LFE的音频再现。进一步地,从属子流可组成用于六个通道的音频分量,使得再现装置实现13.1通道的音频再现,13.1通道是将六个通道的音频分量加到上述7.1通道的结果。接着描述DD/MLP音频流。DD/MLP音频流是为BD-ROM新定义的音频流。在DD/MLP中,虽然DD和MLP音频帧被复用为一个主音频流,但是DD音频帧出现在主音频帧的再现时间轴的频率大大不同于MLP音频帧出现的频率。这个结构不同于每个音频帧被划分为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DD(AC-3)和DTS-HD的结构。然而,在接下来的解释中,为了方便假定如图7中的第3行所示,包含流1(在主音频流中复用的两个流中符合DD的一个)的音频帧被当作基本数据处理,包含流2(在主音频流中复用的两个流中符合MLP的另一个)的音频帧被当作扩展数据处理。DD/DD+和DD/MLP都使用DD(AC-3)作为基本数据。因此,显然,如果符合两种方法中的一种的音频流的DD部分作为基本数据被解码,则符合两种方法中的另一种的音频流的DD部分也被解码。扩展数据格式的使用使得具有支持新数据格式的解码器的再现装置300可再现具有大量通道的高质量音频,且使得具有支持旧数据格式的解码器的再现装置300可再现符合旧数据格式的音频部分。与创建全新格式来阻止再现装置再现符合新格式的音频流的情况相比,由于能够使用具有支持旧数据格式解码器的再现装置300即常规再现环境,所以使用扩展数据格式的结构保持了向后兼容且因此对创建音频流的一侧是有利的。到目前为止,已描述了主音频流。<BD-ROM结构2Clip信息>接着,将描述附加了扩展名“clpi”的文件。附加了扩展名“clpi”的文件(00001.clip,00002.clip,00003.clip...)存储Clip信息。Clip信息是每个AVClip上的管理信息。图8示出了Clip信息的内部结构。如图中左侧所示,Clip信息包括i)存储有关AVClip信息的“ClipInfo()”;ii)存储有关ATC序列和STC序列信息的“SequenceInfo()”;iii)存储有关程序序列信息的“ProgramInfo()”;以及iv)“特征点信息(CharacteristicPointInfo,CPI())”。SequenceInfo是有关包含在AVClip中的一个或多个STC-Sequence和ATC-Sequence的信息。提供这些信息的原因是初步通知再现装置系统时基不连续和到达时基不连续。也就是说,如果存在这样的不连续,则可能具有相同值的PTS和ATS出现在AVClip中。这可能是有缺陷再现的原因。提供SequenceInfo来指示在传输流中STC或ATC从哪到哪是连续的。ProgramInfo是指示程序中内容不变的部分(称为“程序序列)的信息。这里,“程序”是一组基本流,这些流共有用于同步再现的时间轴。提供ProgramInfo的原因是初步通知再现装置程序内容改变处的点。这里注意,程序内容改变处的点例如是在视频流的PID改变处的点或视频流类型从SDTV到HDTV改变处的点。从现在开始,将描述CharacteristicPointInfo。引线cu2指示CPI结构的特写。如引线cu2所指示的,CPI由Ne个EP_map_for_one_stream_PID构成EP_map_for_one_stream_PID...EP_map_for_one_stream_PID[Ne-1]。这些EP_map_for_one_stream_PID是属于AVClip的基本流的EP_map。EP_map是与入口时间(PTS_EP_start)一起指示在一个基本流中存取单元出现的入口位置的分组数(SPN_EP_start)的信息。图中的引线cu3指示EP_map_forone_stream_PID的内部结构的特写。从这可理解EP_map_for_one_stream_PID由Nc个EP_High(EP_High(0)...EP_High(Nc-1))和Nf个EP_Low(EP_Low(0)...EP_Low(Nf-1))构成。这里,EP_High充当指示存取单元(Non-IDRI-Picture,IDR-Picture)的SPN_EP_start和PTS_EP_start的较高位的角色,EP_Low充当指示存取单元(Non-IDRI-Picture,IDR-Picture)的SPN_EP_start和PTS_EP_start的较低位的角色。图中的引线cu4指示EP_High的内部结构的特写。如引线cu4所指示的,EP_High(i)由以下部分构成作为对EP_Low的参考值的“ref_to_EP_Low_id[i]”;指示存取单元(Non-IDRI-Picture,IDR-Picture)的PTS的较高位的“PTS_EP_High[i]”和指示存取单元(Non-IDRI-Picture,IDR-Picture)的SPN的较高位的“SPN_EP_High[i]”。这里,“i”是给定EP_High的标识符。图中的引线cu5指示EP_Low的结构的特写。如引线cu5所指示的,EP_Low(i)由以下部分构成指示相应的存取单元是否是IDR图像的“is_angle_change_point(EP_Low_id)”;指示相应的存取单元大小的“I_end_position_offset(EP_Low_id)”;指示存取单元(Non-IDRI-Picture,IDR-Picture)的PTS的较低位的“PTS_EP_Low(EP_Low_id)”和指示存取单元(Non-IDRI-Picture,IDR-Picture)的SPN的较低位的“SPN_EP_Low(EP_Low_id)”。这里,“EP_Low_id”是用于标识给定EP_Low的标识符。<Clip信息解释2EP_Map>这里,以一个具体例子来说明EP_map。图9示出了在运动图像的视频流上的EP_map设置。第1行示出了多个图像(MPEG-AVC中定义的IDR图像,I图像,B图像和P图像)。第2行示出了图像的时间轴。第4行指示分组序列,第3行指示EP_map的设置。这里假定在第2行的时间轴中,每个时间点t1...t7处出现一个IDR图像或I图像。时间点t1...t7中的相邻的时间间隔大约是1秒。用于运动图像的EP_map被设置来指示t1到t7作为入口时间(PTS_EP_start)且指示与入口时间相关的入口位置(SPN_EP_start)。<PlayList信息>接着,将描述PlayList信息。附加了扩展名“mpls”的文件(00001.mpls)是存储PlayList(PL)信息的文件。图10示出了PlayList信息的数据结构。如图10中的引线mpl所示出的,PlayList信息包括定义MainPath的MainPath信息(MainPath());以及定义章节的PlayListMark信息(PlayListMark())。<PlayList信息解释1MainPath信息>首先,将描述MainPath。MainPath是针对作为主画面的视频流和音频流定义的显示路径。如箭头mplm所指示的,通过多条播放项(PlayItem)信息定义MainPathPlayItem信息#1...PlayItem信息#m。PlayItem信息定义一个或多个组成MainPath的逻辑再现部分。图中的引线hs1指示PlayItem信息结构的特写。如引线hs1所指示的,PlayItem信息由以下部分构成“Clip_Information_file_name”,“Clip_codec_identifier”,“is_multi_angle”,“connection_condition”,“ref_to_STC_id”,“In_time”,“Out_time”,“UO_mask_table”,“PlayItem_random_access_flag”,“Still_mode”和“STN_table”,其中“Clip_Information_file_name”指示AVClip的再现部分信息的文件名,再现部分的IN点和OUT点属于该AVClip;“Clip_codec_identifier”指示AVClip编码方法;“is_multi_angle”指示PlayItem是否是多角;“connection_condition”指示是否无缝连接当前的PlayItem和在前的PlayItem;“ref_to_STC_id”唯一指示PlayItem指定的STC_Sequence;“In_time”是指示再现部分的开始点的时间信息;“Out_time”是指示再现部分的结束点的时间信息;“UO_mask_table”指示PlayItem要标记的是哪个用户操作;“PlayItem_random_access_flag”指示是否允许随机访问PlayItem的中间点;“Still_mode”指示PlayItem再现结束后是否继续最后图像的静态显示。这些信息当中,指示再现部分的开始点的时间信息“In_time”和指示再现部分的结束点的时间信息“Out_time”组成显示路径。显示路径信息由“In_time”和“Out_time”构成。图11示出了AVClip和PlayList信息之间的关系。第1行示出了PlayList信息的时间轴。第2行至第5行示出了EP_map参考的视频流。PlayList信息包括两条PlayItem信息PlayItem信息#1;和PlayItem信息#2。包含在PlayItem信息#1和PlayItem信息#2中的“In_time”和“Out_time”定义了两个再现部分。当安排了这些再现部分时,定义了不同于AVClip时间轴的时间轴。这是第1行示出的PlayList时间轴。如从这里理解的,通过定义PlayItem信息可能定义不同于AVClip的显示路径。<STN_table>STN_table是对PlayList信息唯一的。STN_table是指示AVClip中复用的多个基本流中的可再现流的表,所述AVClip由PlayItem信息中的Clip_Information_file_name指定。更特别地,通过分别将多个基本流的入口与属性相关联而产生STN_table。图12示出了STN_table的内部结构。如图12所示出的,STN_table包括多个Stream_entry和Stream_attribute对(entry-attribute)并示出了对的数目(number_of_video_stream_entries,number_of_audio_stream_entries,number_of_PG_stream_entries,number_of_IG_stream_entries)。在STN_table中,如符号“{”所示出的,每个entry-attribute对相应于允许被PlayItem再现的任何视频流、主音频流、次音频流、PG流或IG流。将详细描述entry-attribute。图13A示出了相应于视频流的Stream_attribute。用于视频流的Stream_attribute包括指示视频流显示方法的“Video_format”和指示视频流的显示频率的“frame_rate”等。图13B示出了相应于主音频流的Stream_attribute。用于主音频流的Stream_attribute包括指示音频流编码方法的“stream_coding_type”;指示相应音频流的通道结构的“audio_presentation_type”;指示相应音频流的采样频率的“Sampling_frequency”和指示音频流的语言属性的“audio_languagecode”。图13C示出了Stream_entry。如图13C所示,Stream_entry包括指示用于解复用视频流的PID的“ref_to_Stream_PID_of_Main_Clip”。到目前为止,已描述了记录介质。从现在开始,将描述再现装置。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再现装置的内部结构。工业上根据图14示出的内部结构生产本发明的再现装置。本发明的再现装置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系统LSI和驱动装置,工业上可将这些部分安装在壳体中和衬底上来生产它。系统LSI是一个包括执行再现装置功能的各种处理单元的集成电路。以这种方式生产的再现装置包括BD-ROM驱动器1、读缓冲器2、解复用器3、视频解码器4、视频平面5、缓冲器6、音频解码器7、开关10、交互式图形解码器11、交互式图形平面12、显示图形解码器13、显示图形平面14、组合单元17、STC生成单元18、ATC生成单元19、本地储存器200、控制器22、PSR组23、转换单元24、通信单元25、操作接收单元26、HDMI发送/接收单元27和S/PDIF28。BD-ROM驱动器1执行BD-ROM的载入/弹出,并执行访问BD-ROM。读缓冲器2是一个FIFO存储器,其中使用先进先出方法存储从BD-ROM读出的TS分组。解复用器3从读入读缓冲器2且具有PID0x1011,0x1100-0x111F,0x1200-0x121F和0x1400-141F的TS分组中,将具有转换单元24通知的PID的TS分组输出到视频解码器4、IG解码器11和PG解码器13。视频解码器4解码从解复用器3输出的多个PES分组以获得非压缩的图像且将获得的图像写入视频平面5。视频平面5是一个用于存储非压缩图像的平面。“平面”是再现装置中用于存储一个屏幕的像素数据的存储区域。视频平面5的分辨率是1920×1080。存储在视频平面5中的图像数据由多个像素数据块构成,每个像素数据块用16位的YUV值来表示。缓冲器6使用先进先出方法存储从解复用器3输出的TS分组并将存储的TS分组供应给音频解码器7。音频解码器7将存储在缓冲器6中的TS分组转换为PES分组,解码该PES分组以获得LPCM状态的非压缩音频数据,并输出获得的音频数据。这实现了主音频流的数字输出。开关10在(a)向音频解码器7供应被解复用器3解复用的主音频流的TS分组和(b)不向音频解码器7供应但将它们输出给其它设备之间转换。这种不向音频解码器7供应主音频流的TS分组而将它们输出到其它设备的操作称为“通过输出”。而且,通过输出所传递的主音频流被编码和压缩,称为“比特流”。交互式图形(IG)解码器11解码从本地储存器200读出的IG流,并把获得的非压缩图形写进IG平面12。交互式图形(IG)平面12是IG解码器11获得的非压缩图形被写入的平面。显示图形(PG)解码器13解码从本地储存器200读出的PG流,并把获得的非压缩图形写入PG平面14上。PG解码器13的解码能使副标题显示在屏幕上。显示图形(PG)平面14是具有一个屏幕区域的存储器,能存储一个屏幕的非压缩图形。组合单元17组合存储在IG平面12中的数据、存储在PG平面14中的数据和存储在视频平面5中的数据,以获得复杂的画面。STC生成单元18生成系统时钟(STC)。而且,当前STC_Sequence转换为新的STC_Sequence时,STC生成单元18通过为当前STC_Sequence的STC值(STC1)增加一个称为STC_delta的偏移值,而获得新的STC_Sequence的STC值(STC2),使得当前STC_Sequence的STC值(STC1)连续到新的STC_Sequence的STC值(STC2)。STC_delta表示为STC_delta=PTS1(1stEND)+Tpp-PTS2(2ndSTART),其中“PTS1(1stEND)”表示在第一个STC_Sequence最后再现的图像的显示开始时间,“Tpp”表示图像的显示周期,“PTS2(2ndSTART)”表示在紧随着第一个STC_Sequence的第二个STC_Sequence中的最初再现的图像的显示开始时间。根据上面的表达式得到值STC_delta,值STC_delta被增加到时钟测量值,并且结果被输出到每一个解码器。这使得每个解码器连续再现作为两个STC_Sequence的两个流。使用这样的结构,即使两个或更多的STC_Sequence包含于一个AVClip中,或即使要连续再现的两个AVClip中的每一个包含了不同的STC_Sequence,也有可能在每个AVClip中无缝地解码STC_Sequence。ATC生成单元19生成到达时钟(ATC)。而且,当当前ATC_Sequence转换为新的ATC_Sequence时,ATC生成单元19通过向当前ATC_Sequence的ATC值(ATC1)增加被称为ATC_delta的偏移值,而获得新的ATC_Sequence的ATC值(ATC2),以使得当前ATC_Sequence的ATC值(ATC1)连续到新的ATC_Sequence的ATC值(ATC2)。增加表示为ATC2=ATC1+ATC_delta。ATC_delta是作为T1和T2之差的偏移值,其中T1是到目前为止已读出的当前传输流(TS1)的最后的TS分组被输入的时间,T2是下一个传输流(TS2)的第一个TS分组被输入的时间。ATC_delta表示为ATC_delta≥N1/TS_recording_rate。这里应注意,输入时间T2意味着投射在TS1的时间轴上的TS2的第一个TS分组的输入时间。“N1”指跟随着TS1的最后的视频PES分组的TS分组的数目。在BD-BOM中,ATC_delta被写入Clip信息。可用来计算ATC_delta。上述的计算能使当前ATC_Sequence的ATC值(ATC1)连续到新的ATC_Sequence的ATC值(ATC2)。将ATC_delta添加到时钟测量值并向解复用器3输出结果得到了无缝缓冲控制。为了得到缓冲的连续,应该满足下述条件1)和2)1)要满足STC2(2ndSTART)>STC2(1stEND),其中“STC2(1stEND)”指投射到STC2的时间轴上的STC1(1stEND),表示为STC2(1stEND)=STC1(1stEND)-STC_delta。2)从TS1提取TS分组和从TS2提取TS分组由投射于同一个时间轴上的STC1和STC2限定,并且不发生缓冲器的下溢和上溢。存储器21是用来存储当前PL信息和当前Clip信息的存储器。当前PL信息是在多条储存在BD-ROM中的PlayList信息之中当前处理的PL信息。当前Clip信息是在多条储存在BD-ROM中的Clip信息之中当前处理的Clip信息。控制器22通过执行PlayList再现实现BD-ROM的再现控制(也就是说,依据当前PL信息的再现控制)。PSR组23是嵌入在再现装置中的寄存器,由64个播放器设置/状态寄存器(PSR)和4096个通用寄存器(GPR)构成。播放器设置/状态寄存器中设置的值(PSR)中,PSR4到PSR8用来表示当前再现点。根据STN表,转换单元24将主音频流和次音频流的流数转换成PID,并将PID作为转换结果通知给解复用器3。通信单元25在读取装置300中实现通信功能。通信单元25建立了与网络站点的TCP连接、FTP连接等。建立这样的连接使得JavaTM应用程序能从网络站点上下载数据。操作接收单元26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规范,并且向控制器22通知表示用户指定的操作的用户操作信息。HDMI发送/接收单元27从通过HDMI连接的装置中接收关于该装置的信息,并且与LPCM音频数据一起,通过HDMI向该装置发送作为视频解码器4解码的结果的数字非压缩视频。至目前为止,已经解释了本发明的再现装置的硬件结构。从现在开始,将解释本发明的再现装置的软件结构。图14所示的控制器22在图15中示出了功能。图15示出了再现装置300的功能。如图15所示,控制器22包含了PlayList处理单元41、过程执行单元42和PSR设置单元43。这些组件基于PSR组23的PSR1执行处理。下面解释了PSR1。<PSR1>PSR1存储主音频流号,该号识别多条主音频流中的一条,其中该些主音频流的入口被写入当前PlayItem的STN表中。当PSR1中设置的值改变时,再现装置再现相应于改变后的设置值的主音频流。PSR1被设置为“0xFF”作为初始值,然后被再现装置设置为范围为从“1”到“32”的值。值“0xFF”为一非指定值,表示没有主音频流或者还没有选择主音频流。当PSR1被设置为从“1”到“32”之间的值时,所设值被解释成主音频流的流号。至目前为止,已经描述了PSR组23。从现在开始,将描述PlayList处理单元41、过程执行单元42和PSR设置单元43。<功能性的结构详述1PlayList处理单元41>PlayList处理单元41实现PL再现。PlayList处理单元41再现与PlayItem信息的从In_time到Out_time的部分相应的视频流和主音频流的部分。<功能性的结构详述2过程执行单元42>当出现从一条PlayItem信息改变到另一条PlayItem信息的必要性时,或当用户通过操作被指示改变流号时,过程执行单元42执行预定流选择过程,并且将新的流号写入PSR1。再现装置根据写入PSR1的流号再现出主音频流。因此PSR1的设置使得主音频流被选择。PlayItem信息改变时执行流选择过程的原因如下。因为相应于每一条PlayItem信息提供了STN_Table,所以可依据一条PlayItem信息再现的主音频流不可能根据另一条PlayItem信息被再现。同样,当用户执行改变流号的操作时,执行流选择过程的原因如下。可能有一种情况,其中相应于用户的操作要被存储在PSR1中的流号可能不正确。因此,如果尝试写入无效的流号,就要求恢复。如图16A所示,过程执行单元42带给PSR1状态的改变。图16A示出了设置在PSR1中的值的状态转换。在此应该注意图16A中术语“有效”意为PSR1的值等于或小于写入播放项(PlayItem)的STN_Table中的入口数目,并且可解码。术语“无效”意为(a)PSR1的值是“0”,(b)PSR1的值大于写入播放项(PlayItem)的STN_Table中的入口数目,或者(c)即使写入PlayItem的STN_Table中的入口数目在范围“1”到“32”之间但不能进行解码。图16A虚线构画的框架显示了当状态改变时决定PSR值的过程。为PSR设置值的过程被分类为“回放条件改变时的过程”和“请求流改变时的过程”。“回放条件改变时的过程”是由于再现装置发生某个事件而状态改变时要执行的过程。“请求流改变时的过程”是当用户请求某个改变(图16A中,“改变流”)时要执行的过程。“回放条件改变时的过程”和“请求流改变时的过程”是流选择过程,并且将参考流程图详细描述。图16A中的箭头象征地指示PSR的状态转换。附到箭头上的注释示出了触发每一个状态转换的事件。也就是说,图16A显示了如果出现诸如“装载盘”、“改变流”、“启动PlayList回放”、“交叉PlayItem边界线”、或者“终止PlayList回放”的事件,则出现PSR1的状态转换。参考图16A则可以理解,当“无效→无效”或者“有效→无效”的状态转换发生时不执行上述的过程。另一方面,“无效→有效”或者“有效→有效”的状态转换通过虚线框。也就是说,当PSR1被设置为“有效”时,执行上述的“回放条件改变时的过程”或“请求流改变时的过程”。下面描述触发状态转换的事件。事件“装载盘”表示BD-ROM已装载入再现装置中。在此装载中,PSR1一次被设置为非指定的值(0xFF)。“启动PlayList回放”事件表示基于PlayList的再现过程已开始了。当这样的事件发生时,执行“回放条件改变时的过程”,并且将PSR1设置为“有效”。事件“终止PlayList回放”表示基于PlayList的再现过程已被终止。可以理解,当这样的事件发生时不执行“回放条件改变时的过程”,并且将PSR1设置为“无效”。事件“改变XXX”表示用户被请求改变XXX(图16A中,是流)。如果当PSR1是“无效”时该事件发生(图16A中“cj1”所示),则将PSR1设置为根据请求的一个值。即使以这种方式设置的值表示有效的流号,设置在PSR1中的值也被认为是“无效”的值。也就是说,在由“改变XXX”事件触发的状态转换中,PSR永不从无效向有效改变。另一方面,如果当PSR1是“有效”时“改变流”事件发生(图16A中“cj2”所示),则执行“请求流改变时的过程”,并且将PSR1设置为新的值。此处,当执行“请求流改变时的过程”时设置的值可能不是用户希望的值。这是因为“请求流改变时的过程”具有排除无效值的功能。如果当PSR1是“有效”时“改变流”事件发生,则PSR1永远不会从有效向无效改变。这是因为“请求流改变时的过程”保证PSR1不会变为“无效”。事件“交叉PlayItem边界线”表示已通过播放项(PlayItem)边界线。此处,PlayItem边界线是两个连续的PlayItem之间的边界线,也就是在两个连续的PlayItem中,在前的PlayItem的终点和在后的PlayItem的起点之间的位置。如果当PSR1“有效”时“交叉PlayItem边界线”事件发生,则执行“回放条件改变时的过程”。“回放条件改变时的过程”执行后,PSR1的状态要么返回“有效”要么转变成“无效”。由于对应于各个PlayItem提供了STN_table,所以如果PlayItem改变,可再现的基本流也改变。状态转换旨在通过每次PlayItem开始再现时执行“回放条件改变时的过程”,而为每个PlayItem将PSR1设置为最适当的值。在上述状态转换中,“回放条件改变时的过程”如图16B所示执行。图16B是“回放条件改变时的过程”的流程图。该过程通过执行两个判断步骤,S1和S2,在PSR1中设置值。步骤S1中,判断在STN_table中的入口数目是否为“0”。如果判断在STN_table中的入口数目为“0”,则保持PSR1的值(步骤S3)。步骤S2中,如果步骤S1中判断出STN_table中的入口数目不为“0”,则执行该步骤S2,判断STN_table中的入口数目是否等于或者大于PSR1,并且条件(A)是否为真。此处,条件(A)是再现装置具有再现由PSR1识别的主音频流的能力。如果步骤S2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则保持PSR1的值(步骤S4)。如果PSR1的值比STN_table中的入口数目大或条件(A)不能满足,则执行处理以设置PSR1(步骤S5)。图17是表示步骤S5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在此流程图中,步骤S6和S7构成了一个循环,其中为所有的主音频流重复执行步骤S8。在该循环中,处理-目标主音频流被称为主音频流i。在步骤S8中,检查主音频流i是否满足条件(a)、(b)和(c)。条件(a)是再现装置具有再现主音频流i的能力,并且通过比较PSR15和主音频流i的stream_coding_type判断是否满足该条件。条件(b)是主音频流i的语言属性和再现装置中的语言设置相同,并且通过检查写入STN_table中的主音频流i的audio_language_code是否与设置在PSR中的值相等来判断条件是否满足。条件(c)是主音频流i的通道属性是环绕的,并且再现装置具有再现它的能力,并且通过比较PSR15和主音频流i的audio_presentation_type,stream_coding_type来判断条件是否满足。基于(i)主音频流i满足多个条件中的哪个条件和(ii)满足多少条件的模式,该流程图给主音频流分配优先级。这个过程被所有的主音频流重复地执行之后,执行步骤S9至S13。在步骤S9中,判断没有主音频流满足条件(a)是否为真。如果判断它为真,则将未指定值(0xFF)设置到PSR1(步骤S14)。步骤10中,判断是否具有满足所有条件(a)、(b)和(c)的主音频流。如果做出肯定的判断,则满足所有条件(a)、(b)和(c)的这样的主音频流的流号被设置到PSR1中。此处,如果具有多个满足所有条件(a)、(b)和(c)的主音频流,则确定设置在PSR1中的其中一个是必须的。步骤S15中,基于STN_table中的入口顺序来确定。也就是说,步骤15中,如果有多条在编译码器、语言属性和通道属性上相同的主音频流,则参考STN_table并选择STN_table的入口顺序中第一的主音频流。因此,通过改变STN_table中的入口顺序,负责编辑的人可控制要再现的主音频流的优先级。如果没有满足所有条件(a)、(b)和(c)的主音频流,控制跳到步骤S11,其中判断是否具有满足条件(a)和(b)的主音频流。如果判断出有满足条件(a)和(b)的主音频流,则将这些主音频流中在STN_table中的入口顺序第一的主音频流设置到PSR1(步骤S16)。如果没有满足所有条件(a)、(b)和(c)的主音频流并且没有满足条件(a)和(b)的主音频流,则控制跳到步骤S12,其中判断是否具有满足条件(a)和(c)的主音频流。如果判断有满足条件(a)和(c)的主音频流,则将这些主音频流中在STN_table中的入口顺序第一的主音频流设置到PSR1(步骤S17)。如果没有满足所有条件(a)、(b)和(c)的主音频流,没有满足条件(a)和(b)的主音频流,并且没有满足条件(a)和(c)的主音频流,则控制跳到步骤S13,其中判断是否具有满足条件(a)的主音频流。如果判断具有满足条件(a)的主音频流,则将这些主音频流中在STN_table中的入口顺序第一的主音频流设置到PSR1(步骤S18)。至目前为止,已解释了“回放条件改变时的过程”。从现在开始,将解释“请求流改变时的过程”。图18是示出了当请求流改变时设置PSR1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8的流程图不同于图16B的流程图之处在于,在某些地方用X代替PSR1。“X”是基于从操作接收单元26输出的用户操作信息或者从PG解码器13输出的按钮命令决定的值。在流程图的步骤S19中,判断STN_table中的入口数目是否等于或者大于X,并且条件(A)是否为真。此处,条件(A)是再现装置具有再现由PSR1标识的主音频流的能力。这是通过比较PSR15与主音频流的stream_coding_type来判断的。如果步骤S19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则将X设置到PSR1(步骤S21)。如果X大于STN_table中的入口数目或条件(A)不满足,则判断X是否为0xFF。此处,如果X不为0xFF,则考虑用户倾向于选择的主音频流的数目无效,并且基于用户操作确定的值X被忽视并保持设置在PSR1中的值(步骤S23)。如果X是0xFF,则设置PSR1(步骤S24)。步骤S24的处理过程与图17所示的过程相同(图17所示的步骤中,在“请求流改变时的过程”中不需要步骤S9中的判断。这是因为在“请求流改变时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满足条件(a)、(b)和(c)的主音频流,则由用户设置的X不能被设置到PSR1,并且保持设置在PSR1中的值)。<PSR1设置的具体例子>此处,将用具体例子解释流程图的过程。在具体例子中,假设再现装置已如图19A所示设置,并且不具有解码DTS-HD音频流的能力,但是具有解码LPCM和DD/DD+音频流的能力,并且语言设为日语。进一步假设图19B中所示的音频流和STN_table记录在其上的BD-ROM被装载入具有上述设置的再现装置。STN_table包含了六个音频流的入口,如图19C所示。图17的步骤S8中,当图19C所示的STN_table是处理的目标时,为每个主音频流检查主音频流是否满足条件(a)、(b)和(c)。STN_table内的音频流1仅满足条件(a)。STN_table内的音频流2满足条件(a)和(c)。在如上述的步骤中检查了其入口包含在STN_table中的所有音频流之后,发现音频流5满足所有条件(a)、(b)和(c),音频流4满足条件(a)和(b),音频流2满足条件(a)和(c),音频流1仅满足条件(a)。别的音频流不满足条件(a),并且不经历随后的处理过程。在检查对应每个音频流的条件后,最高优先级分配给满足所有条件(a)、(b)和(c)的音频流5。因此,与相应的视频流一起选择和再现拥有最高优先级的音频流5。如上述,选择了满足所有条件(a)、(b)和(c)的音频流。基于PSR15判断是否满足条件(a)和(c)。下面描述PSR15。DTS-HD和DD/DD+每个包括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分别解码。关于在STN_table中的音频流的入口,即使是相应环绕再现的通道数量“5.1ch”或“7.1ch”被写入“audio_presentation_type”,和“96kHz”和“192kHz”被写入“sampling_frequency”,也只有音频帧的扩展数据解码之后,具有通道数量和取样频率的再现才是可用的,如果仅仅解码了向后兼容的基本数据则不可用。因此,如果符合某种编码方法的音频帧的入口被写入STN_table,其中该编码方法允许仅仅解码向后兼容的基本数据,则过程执行单元42不应该选择符合这样的编码方法的音频帧。为此目的,在本实施例中,详细地定义了PSR15的内容,使得针对具有由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构成的音频帧结构的编码方法,能够严格地判断是否满足条件(a)和(c)。更具体地,PSR15表示使用三个参数(参数1、2和3)的每一个编码方法的处理能力,如下。-由下列内容表示的解码能力(参数1)当再现装置300解码时安装在再现装置300中的解码器的解码能力;或者发送比特流时接收器的解码能力。-由下列内容表示的发送路径能力(参数2)连接的音频输出的发送能力。-由下列内容表示的扬声器结构(参数3)环绕再现的可能性。图20示出了如何确定参数1到3。图20的第1行示出了再现装置300、AV放大器500和扬声器600。第3行示出了为每个编码方法(CODEC=LPCM、DTS-HD、DD/DD+、DD/MLP)确定的参数1-3。第1行和第3行之间的第2行示出了确定第3行中的参数1-3的再现装置300、AV放大器500和扬声器600的特征。如图20所示,根据再现装置300的解码器和AV放大器500的解码器的特征的逻辑相加来确定参数1;根据再现装置300和AV放大器500之间的发送路径的特征来确定参数2;根据扬声器600的特征来确定参数3。在系统由再现装置300和AV放大器500构成的情况下,如果仅仅检查再现装置的能力,则不可能严格地判断是否满足条件(a)和(c)。因此,为了严格地判断是否满足条件(a)和(c),PSR15存储了这三个参数。<解码能力>表示解码能力的参数1表示再现装置的解码能力或表示接收器的解码能力。当再现装置300执行解码后要执行作为LPCM的模拟输出或者数字输出时,参数1表示再现装置的解码能力。当再现装置300执行通过输出时,参数1表示接收器的解码能力。关于HDMI,目前仅能发送LPCM。但是,很可能扩展HDMI使得以比特流的形式发送DTS-HD、DD/DD+或者DD/MLP。如此的扩展之后,能发送LPCM。参数1表示再现装置还是接收器的解码能力取决于再现装置300是执行解码并发送作为LPCM的数据,还是再现装置300不执行解码和发送作为比特流的数据。在HDMI的情况下,再现装置300和接收器互连之前进行通信,并且在这个通信过程中,能向再现装置300通知接收器的解码能力。因此依靠连接目的地动态改变参数1是可能的。在S/PDIF的情况下,需要用户预先设置再现装置300中的连接目的地的解码能力。尽管自动确定不可用,但仅要求合适的设置作为初始设置,这是因为再现装置300、放大器和扬声器间的连接不随着每个再现而改变。至目前为止,已经解释了解码能力的设置。<发送能力>为何将发送能力定义为PSR中的参数2的原因如下。下面讨论了模拟输出和数字输出的每种情况。1)模拟输出当再现装置300解码并且作为模拟数据输出音频流时,涉及以下的内容(1)载入再现装置300的解码器能解码多少通道的解码能力;(2)在内部电路中再现装置300能使用多少通道用于模拟输出的能力;或者(3)再现装置300是否能执行取决于输出终端的结构的立体声输出或者环绕输出。2)数字输出将在其上发送数字输出的发送路径的格式定义了数字输出发送的能力。在上述的S/PDIF中,作为非压缩数字音频数据的LPCM数据能输出达到每采样16位、2通道和48kHz的音频。在压缩音频数据的情况下,在DTS中,仅能输出DTS音频流或者DTS-HD音频流的核心子流。相似地,在DD/DD+或者DD/MLP中,仅能将DD(AC-3)或者DD部分输出到S/PDIF定义的发送路径上。这些限制主要是定义来约束发送路径上的发送速度的标准的限制。图21A和图21B显示了再现装置300和AV放大器500之间的发送路径上的标准强加的约束所导致的不利影响。假设再现装置300企图输出不解码的压缩数字音频流,其中音频流由基本数据(48kHz,2ch)和扩展数据(192kHz,5.1ch)构成。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1A所示,如果发送路径由于强加于其上的限制而仅仅允许发送基本数据,则即使接收器的解码器具有再现扩展数据(192kHz,5.1ch)的能力,接收器也不能接收扩展数据。并且扬声器仅仅输出基本数据的音频流作为最终输出数据。这将以DTS-HD音频流作为例子的情况来进行解释。当具有解码DTS-HD音频流的扩展数据作为扩展子流的能力的再现装置300企图不解码地输出S/PDIF压缩数字音频流时,由于标准强加于其上的约束而允许发送路径仅仅发送核心子流,并且因此即使接收器(图中的放大器)具有解码DTS-HD音频流的能力,接收器也不能接收扩展子流,并且扬声器仅仅输出包含于核心子流中的音频数据,作为最终输出数据。另外一种情况,如图21B所示,在这种情况中,即使再现装置300的解码器能完全解码192kHz和5.1ch的音频数据,但是发送路径由于限制而不能发送象那样宽的数据,需要通过执行下采样和/或者下混合来削减流的频带。这将以LPCM作为例子来解释。即使再现装置300能完全解码高音质的192kHz、24位和6通道的LPCM音频流,但是要求下采样和下混合也会将它们削减到48kHz、16位和2通道并将每个采样的比特数削减到16位,以经由S/PDIF输出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大量通道的高音质数据不能传送到接收器。图22以表格的形式示出了在BD-ROM中使用的LPCM,DTS-HD,AC-3,DD/DD+和DD/MLP如何对每个模拟,S/PDIF和HDMI输出而输出,其中模拟,S/PDIF和HDMI输出广泛地用作数字AV再现装置300的输出方法。对于S/PDIF,可发送达到192kHz/16bit/2ch的LPCM,可发送DTS-HD,可发送DD(AC-3),且针对DD/DD+和DD/MLP只发送DD部分。对于HDMI,可发送达到192kHz/24bit/8ch的LPCM,DTS-HD被解压缩为LPCM后发送,且相似地,DD(AC-3),DD/DD+和DD/MLP被解压缩为LPCM后发送。极可能将来扩展HDMI以使得以比特流的形式(以压缩数据的格式)发送DTS-HD,DD/DD+和DD/MLP。对于模拟输出,输出能力取决于再现装置300的内部电路的结构或连接到扬声器的终端的结构。如上所述,发送路径的能力限定了发送的和再现的音频流的质量,因此它作为一个参数被包含在PSR15中。<扬声器结构>由于以下原因,扬声器结构作为一个参数包含在PSR中。如果只有两个扬声器,则已被成功解码和发送的环绕音频只能作为立体声输出而被输出。其结果与解码器能解码达到两个通道的情况或发送路径只能发送达到两个通道的情况的结果相同。如从此所理解的,扬声器结构是影响主音频流选择过程的因素之一。在以下描述中,扬声器结构是立体声的或环绕的。原因是,目前许多常规显示器仅仅与两个扬声器相连用于立体声输出,且在家庭影院系统中,只需要判断扬声器结构是否包括“5.1ch”等。到目前为止,已描述了三个参数。从现在开始,将描述三个参数如何在每种编码方法中定义。图23A示出了用于LPCM的参数。如图23A所示,用于LPCM的参数是表示解码能力的参数1,表示发送路径能力的参数2和表示扬声器结构的参数3。图23B以表格的形式示出了参数1-3及它们的定义。该表格包括定义栏和注释栏。注释栏表示最初想要用于相应每个编码方法的参数1-3中的每一个的定义。定义栏表示考虑到对BD-ROM再现装置的载入所实际做出的定义。用于LPCM的参数1表示“48/96kHz或48/96/192kHz,作为用于LPCM的解码能力”。其原因如下。参数最初想要表示LPCM能被解码所达到的kHz值,位数和通道数(参见注释栏)。在LPCM的情况下,解码本身简单,但是未被压缩的音频数据量很大,且可能需要大容量的存储器或宽的带宽来处理它。因此有可能低价再现装置不能处理高比特率LPCM。由于这些原因,参数使用具有和音频一样含义的单位(kHz,位数和通道数),来表示有可能进行处理的最大比特率。在BD-ROM中,使用48/96/192kHz的LPCM。但是,解码48/96kHz是不可缺少的且不必表示是否可被解码。因此只需要确定是否再现装置300本身具有足够的频带和存储容量来解码192kHz的LPCM。这是为什么参数1如上述设置的原因。用于LPCM的参数2表示是否能够利用多达两个通道或三个或多个通道来进行发送。原因如下。参数原来用于表示kHz值,位数和LPCM被发送到外面达到的通道数。这是因为如以前所述,有关通道数等,被强加在如S/PDIF的数据接口上的限制。但是实际上,频率和比特数不影响发送。结果,如上述设置BD-ROM再现装置的PSR15。用于LPCM的参数3表示是否环绕输出是可行的。到目前为止,已描述了用于LPCM的三个参数。接下来描述用于DTS-HD的三个参数。图24A示出了用于DTS-HD的参数。如图24A所示,用于DTS-HD的参数是表示解码能力的参数1,表示发送路径能力的参数2和表示扬声器结构的参数3。图24B以表格的形式示出了参数1-3及它们的定义。该表格包括定义栏和注释栏。注释栏表示最初想要用于相应每个编码方法的参数1-3中的每一个的定义。定义栏表示考虑到对BD-ROM再现装置的载入所实际做出的定义。用于DTS-HD的参数1表示是仅仅能够解码核心子流还是也能够解码扩展子流。其原因如下。参数最初想要用于表示是否能够解码DTS音频并且在DTS-HD的情况下是仅仅能够解码核心子流还是也能够解码扩展子流(参见注释栏)。此外,参数最初想要表示是否能够解码无损数据。这是因为无损数据需要宽的带宽并且即使能够解码扩展子流也可能不能解码无损数据。但是解码核心子流是不可缺少的,并且不必表示它是否能被解码和什么时候能够解码扩展子流,都能够解码无损数据。因此只需要用于DTS-HD的参数1来表示上述的内容。这是参数1为什么如上述设置的原因。作为发送路径的能力,用于DTS-HD的参数2表示是只能够发送核心子流还是也能够发送扩展子流。用于DTS-HD的参数3表示利用该扬声器结构是否能够环绕输出。到目前为止,已描述了用于DTS-HD的三个参数。下面描述用于DD/DD+的参数。图25A示出了用于DD/DD+的参数。如图25A所示,用于DD/DD+的参数是表示解码能力的参数1,表示发送路径能力的参数2和表示扬声器结构的参数3。图25B以表格的形式示出了参数1-3及它们的定义。该表格包括定义栏和注释栏。注释栏表示最初想要用于相应每个编码方法的参数1-3中的每一个的定义。定义栏表示考虑到对BD-ROM再现装置的载入所实际做出的定义。用于DD/DD+的参数1表示是只能够解码作为基本数据的DD部分还是也能够解码作为扩展数据的DD+部分。其原因如下。在BD-ROM中,解码DD(AC-3)是必不可少的,且不需要表示它是否能被解码。只需要表示仅仅能够解码作为基本数据的DD部分还是也能够解码作为扩展数据的DD+部分。这是为什么如上所述设置参数1的原因。作为发送路径的能力,用于DD/DD+的参数2表示是只能发送DD部分还是也能发送DD+部分。用于DD/DD+的参数3表示利用该扬声器结构环绕输出是否可能。到目前为止,已描述了用于DD/DD+的三个参数。下面描述用于DD/MLP的参数。图26A示出了用于DD/MLP的参数。如图26A所示,用于DD/MLP的参数是表示解码能力的参数1,表示发送路径能力的参数2和表示扬声器结构的参数3。图26B以表格的形式示出了参数1-3及它们的定义。该表格包括定义栏和注释栏。注释栏表示最初想要用于相应每个编码方法的参数1-3中的每一个的定义。定义栏表示考虑到对BD-ROM再现装置的载入所实际做出的定义。用于DD/MLP的参数1表示是只能够解码作为基本数据的DD部分还是也能够解码作为扩展数据的MLP部分。其原因如下。参数最初想要用于表示是否能解码DD(AC-3),是否能解码DD/MLP的DD部分和是否能解码DD/MLP的MLP部分(参见注释栏)。在BD-ROM中,解码DD(AC-3)是不可缺少的且不必表示是否它能被解码。这是为什么如上所述设置参数1的原因。作为发送路径的能力,用于DD/MLP的参数2表示是只能发送DD部分还是也能发送MLP部分。用于DD/MLP的参数3表示利用该扬声器结构环绕输出是否可能。到目前为止,已描述了用于DD/MLP的三个参数。DD/DD+流和DD/MLP流彼此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在某种程度上相关的。因此,如图27A和27B中所示,代替两个PSR15,在一个PSR15中示出两个流的定义。图27A示出了用于DD/DD+和DD/MLP的参数。如图27A所示,用于DD/DD+和DD/MLP的参数是表示DD/DD+的解码能力的参数1a和表示DD/MLP的解码能力的参数1b,表示DD/DD+和DD/MLP的发送路径能力的参数2和表示DD/DD+和DD/MLP的扬声器结构的参数3。图27B以表格的形式示出了参数1a,1b,2和3和它们的定义。该表格包括定义栏和注释栏。如从图27B中所理解的,图27B中所示的注释栏表示参数1的定义,它是图25B和图26B中示出的定义的组合。过程执行单元42通过在PSR组23中存储的多组参数1-3中识别对应于选择目标主音频流的编码方法的一组参数1-3,并通过检查在识别的该组参数1-3中设置的值是否为预定的值,来检查作为选择目标的主音频流是否满足条件(a),(b)和(c)。到目前为止,已描述了PSR15。最后,在本实施例中,将描述PSR设置单元43。PSR设置单元43执行在PSR15中设置参数1-3的过程。在这个设置过程中,PSR设置单元43显示设置菜单(setup-menu),并经由该设置菜单接收连接到再现装置300的设备的解码能力、再现装置300和该设备之间的发送路径的能力和包括再现装置300的家庭影院系统中的扬声器结构,并根据接收的解码能力、发送路径能力和扬声器结构设置PSR15中的参数1-3。如果再现装置300经由HDMI连接到设备,则再现装置300通过具有HDMI的数据发送/接收,可获得连接目的地设备的解码能力、扬声器结构等。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针对符合编码方法、包括有由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组成的音频帧的音频流,通过判断是否能够处理扩展数据来判断是否满足条件(a)。使用这种结构,可能从选择中排除符合编码方法、但不处理扩展数据的这些音频流。这使得能在能够处理其扩展数据的音频流中选择一个音频流,从而在记录介质侧具有提供环绕再现的编码方法和再现装置侧具有环绕输出能力的时候,提高实现环绕再现能力的可能性。而且,PSR15严格限制用于判断是否满足条件(a)和(c)的材料。使用这种结构,通过参考PSR15,有可能很好地判断其中例如再现装置输出数字数据且接收器侧执行解码的系统是否满足条件(a)和(c)。这使得包括再现装置的系统能解码最佳主音频流。第二个实施例为了提供用于再现音频流的详细信息,如再现装置300的解码器的解码能力、发送路径能力和扬声器结构(环绕输出能力),该信息需要存储在STR15中。但是,如果只需要参照参数来在第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主音频流选择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音频流,则上述因素可被最优化以提供符合主音频流选择过程的信息。在第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四个条件中,条件(a)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如果在音频流再现的最后阶段不输出任何声音/语音,则不选择音频流。通过参照解码能力和发送路径能力,来判断是否满足条件(a)。对于条件(c),有一种复杂的情况,其中当只再现基本数据时输出立体声,当再现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时输出环绕声。例如,在DTS-HD中,核心子流存储48kHz/2ch的音频数据,扩展子流存储192kHz/6ch的无损音频数据。这是上述复杂情形的一个实例。也就是说,在用于只能解码基本数据的再现装置300的主音频流选择过程中,目标流被当作立体声的,然而在用于还能够解码扩展数据的再现装置300的主音频流选择过程中,目标流被当作环绕的。需要指出这两种情况的区别。因此,为了判断是否满足条件(c),要考虑扬声器结构(环绕输出能力)。此外,在LPCM情况下,还应考虑发送路径能力。下面描述如何根据主音频流选择过程最佳化用于每种音频流的PSR15的内容。图28示出了用于LPCM的参数1-2的设置。图28的第1行示出了再现装置300,AV放大器500和扬声器600。第3行示出了存储在PSR15中、已对应每种编码方法设置的参数1-2。第1行和第3行之间的第2行表示再现装置300,AV放大器500和扬声器600的特征,该特征用于确定第3行中的参数1-2。如图28所示,根据再现装置300的解码器和AV放大器500的解码器的特征的逻辑相加来确定参数1;根据再现装置300和AV放大器500之间的发送路径的特征与扬声器600的特征逻辑相乘来确定参数2。图29A和图29B示出了用于LPCM音频流的参数的例子。如图29A所示,PSR15由再现能力(参数1)和环绕输出能力(参数2)构成。在LPCM的情况下,在再现装置300中能够被处理的音频数据作为声音/语音输出,因此再现能力等于解码能力。图29B示出了如何根据发送路径能力和扬声器结构的组合来设置参数2。如图29B所示,只有在发送路径能力是“具有达到8个通道的发送能力”和扬声器结构为“可实现三个或更多,或虚拟环绕”时,参数2被设置为“环绕输出可行”。也就是说,在其它情况下,在发送路径能力是“只有2个通道的发送能力”或扬声器结构为“两个或更少”时,参数2被设置为不能够环绕输出。这样设置的原因如下。如果只有两个扬声器用于最后输出数据,即使发送路径能使用多个通道发送数据,在使用多个通道发送的数据中的、使用两个通道发送的数据,最后从扬声器输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环绕输出能力。同样,即使有多个扬声器,如果发送路径仅能够使用两个通道发送数据,则也不能够环绕输出。生成用来发送CD音频的S/PDIF可发送两个通道的LPCM,因此当使用S/PDIF时,不可获得环绕输出能力。在发送路径可使用多个通道发送数据且扬声器对应于环绕或实现虚拟环绕的情况下可获得环绕输出能力。这是为什么如上述设置参数1和2的原因。图30示出了用于LPCM的参数1-2的另一个设置。图30的第1行示出了再现装置300,AV放大器500和扬声器600。第3行示出了存储在PSR15中的、已为每个编码方法设置的参数1-2。第1行和第3行之间的第2行表示在第3行确定参数1-2的再现装置300,AV放大器500和扬声器600的特征。如图30所示,通过再现装置300的解码器的特征与发送路径的特征的逻辑相乘,或者通过AV放大器500中的解码器的特征与发送路径的特征的逻辑相乘来确定参数1;通过再现装置300和AV放大器500之间的发送路径的特征与扬声器600的特征的逻辑相乘来确定参数2。图31A示出了根据再现能力(参数1)和环绕输出能力(参数2)来定义LPCM的能力的例子,其中参照再现能力(参数1)来判断条件(a),参照环绕输出能力(参数2)来判断条件(c)。图31B示出了如何根据解码能力和发送路径能力的组合来确定参数1。在图31B示出的例子中,解码能力被分类为“解码48kHz/96kHz是可行的”和“解码192kHz也是可行的”。在图31B示出的例子中,发送路径能力被分类为“以48kHz、S/PDIF用作阈值的发送可行”和“以高达192kHz发送可行”。即使以高达96kHz解码可行,如果发送路径支持达到48kHz,则96kHz的LPCM需要被下采样到48kHz以被发送。这降低了声音质量但允许输出音频。由于这个原因,甚至对于96kHz也能够设置参数1以使再现可行,因为通过下采样96kHz的LPCM而可发送它。可选地,参数1可被设置为对48kHz再现可能而对96kHz不可行。在BD-ROM中,甚至对于96kHz,也能够设置参数1以使再现可行。因此,以下描述假定即使在96kHz,也将参数1设置为使得再现可行。但是,如果如上述设置参数1,则再现能力等于解码能力,导致如图29A和29B一样的设置。图32示出了用于DTS/DTS-HD、DD/DD+和DD/MLP的参数1-2的设置。图32的第1行示出了再现装置300、AV放大器500和扬声器600。第3行示出了存储在PSR15中的、已对应于每种编码方法而设置的参数1-2。第1行和第3行之间的第2行表示确定第3行中的参数1-2的再现装置300、AV放大器500和扬声器600的特征。如图32所示,根据再现装置300的解码器的特征与发送路径的特征逻辑相乘,或者根据AV放大器500的解码器的特征与发送路径的特征逻辑相乘来确定参数1;根据扬声器600的结构来确定参数2。图33A示出了根据再现能力(参数1)和环绕输出能力(参数2)来定义能力的例子,其中参照再现能力(参数1)来判断条件(a),参照环绕输出能力(参数2)来判断条件(c)。如图33A所示,代表再现能力的参数1根据解码能力和发送路径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确定。环绕输出能力等于扬声器结构。图33B示出如何根据解码能力和发送路径能力的组合来设置参数1。在图33B示出的例子中,解码能力被分类为“对48kHz/96kHz解码可行”和“对于192kHz解码也可行”。图33B示出的例子中,发送路径能力被分类为“DTS和DTS-HD的核心子流解码可行”和“DTS-HD的扩展子流的解码也可行”。发送路径能力被分类为“DTS流和核心子流发送可行”和“扩展子流的发送也可行”。如图33B所示,解码能力对于具有再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解码器具有仅能解码DTS音频流和DTS-HD的核心子流的能力,即使发送路径具有发送扩展子流的能力,也仅提供再现DTS音频流和DTS-HD音频流的核心子流的能力。即使解码器也具有解码扩展子流的能力,如果发送路径不具有发送扩展子流的能力,则仅提供再现DTS音频流和DTS-HD音频流的核心子流的能力。也就是说,为设置参数1来表示DTS-HD音频流的再现可行,需要两个条件(i)解码DTS-HD的扩展子流以及DTS音频流和DTS-HD的核心子流的能力和(ii)发送DTS-HD的扩展子流以及DTS音频流和DTS-HD的核心子流的能力。图34A示出了根据再现能力(参数1)和环绕输出能力(参数2)来定义DD(AC-3)和DD/DD+的能力的例子,其中参照再现能力(参数1)来判断条件(a),参照环绕输出能力(参数2)来判断条件(c)。如图34A所示,代表再现能力的参数1根据解码能力和发送路径能力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环绕输出能力等于扬声器结构。图34B示出了如何根据解码能力和发送路径能力的组合来设置参数1。在图34B所示的例子中,解码能力被分类为“解码不可行”、“DD和DD/DD+的DD部分的解码可行”和“DD/DD+的DD+部分的解码也可行”。在图34B所示的例子中,发送路径能力被分类为“DD和DD/DD+的DD部分的发送可行”和“DD/DD+的DD+部分的发送也可行”。如果解码能力被设置为“解码不可行”,则不可获得再现能力。如果解码器具有仅能解码DD音频流和DD/DD+音频流的DD部分的能力,则即使发送路径具有也发送DD/DD+音频流的DD+部分的能力,也仅提供再现DD和DD/DD+音频流的DD部分的能力。即使解码器具有解码DD/DD+音频流的DD+部分以及DD音频流和DD/DD+音频流的DD部分的能力,如果发送路径不具有发送DD/DD+音频流的DD+部分的能力,也仅提供再现DD音频流和DD/DD+音频流的DD部分的能力。也就是说,为了设置参数1来表示DD/DD+音频流的再现是可行的,要求具有两个条件(i)解码DD/DD+音频流的DD+部分以及DD音频流和DD/DD+音频流的DD部分的能力和(ii)发送DD/DD+音频流的DD+部分以及DD音频流和DD/DD+音频流的DD部分的能力。图35A示出了根据再现能力(参数1)和环绕输出能力(参数2)来定义DD(AC-3)和DD/MLP的能力的例子,其中参照再现能力(参数1)来判断条件(a),参照环绕输出能力(参数2)来判断条件(c)。如图35A所示,代表再现能力的参数1由解码能力和发送路径能力之间的关系确定。环绕输出能力等于扬声器结构。图35B示出了如何根据解码能力和发送路径能力的组合来设置参数1。在图35B所示的例子中,解码能力被分类为“解码不可行”、“解码DD和DD/MLP的DD部分可行”和“解码DD/MLP的DD+部分也可行”。在图35B所示例中,发送路径能力被分类为“发送DD和DD/MLP的DD部分可行”和“发送DD/MLP的MLP部分也可行”。如果解码能力设置为“解码不可行”,则再现能力不可用。如果解码器具有仅仅能解码DD音频流和DD/MLP音频流的DD部分的能力,则即使发送路径具有也发送DD/MLP音频流的MLP部分的能力,也仅仅能提供再现DD和DD/MLP音频流的DD部分的能力。即使解码器具有解码DD/MLP音频流的MLP部分以及DD音频流和DD/MLP音频流的DD部分的能力,如果发送路径不具有发送DD/MLP音频流的MLP部分的能力,则只能提供再现DD音频流和DD/MLP音频流的DD部分的能力。也就是说,为了设置参数1来表示DD/MLP音频流的再现是可行的,要求具有两个条件(i)解码DD/MLP音频流的MLP部分以及DD音频流和DD/MLP音频流的DD部分的能力和(ii)发送DD/MLP音频流的MLP部分以及DD音频流和DD/MLP音频流的DD部分的能力。上述的PSR15的使用使得主音频流选择过程能更加细微的判断条件(a)和(c)。此处,将描述对条件(a)、再现能力的判断。如果,通过比较目标音频流和设置在PSR15中的再现能力,发现目标音频流能作为声音输出,则判断满足条件(a),如果发现目标音频流不能作为声音输出,则判断不满足条件(a)。对于作为选择目标的主音频流,本实施例中的过程执行单元42从PSR组23中的、每一个由参数1-2组成的多个参数组中,识别出对应于选择目标主音频流的编码方法的一个参数组,其中该多个参数组分别对应于编码方法。过程执行单元42然后检查识别的参数组的值是否被设置为预定的值来判断是否满足条件(a)和(c)。图36是示出用于判断LPCM再现是否可行的过程的流程图。图36的流程图中,首先判断音频流的频率是否为192kHz(步骤S181)。如果步骤S181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则判断再现是可行的(步骤S192)。如果步骤S181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则判断解码器是否能解码192kHz(步骤S183)。执行如此判断的原因如下。在LPCM的情况下,定义了BD-ROM以无失败地再现48kHz和96kHz的LPCM音频流。结果是,如果目标音频流是192kHz的LPCM音频流,则判断应该基于将再现音频流的再现装置300是否具有解码192kHz的LPCM的能力。因此,如果步骤S183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则判断再现是可行的;并且如果步骤S183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否),则判断再现是不可行的。发送路径的能力也影响上述的判断。当96kHz/8ch/24bits的LPCM将通过诸如能发送达到48kHz/2ch/16bits的S/PDIF的发送路径发送时,在它在发送路径上传送之前通过下采样、下混合和降低每个采样的比特数而降低音频质量。在BD-ROM中,尽管音频质量或者通道数量减少了,这种情况仍被认为再现可行。对于DTS和DD(AC-3),在BD-ROM中定义它们应被必不可少地再现,因此它们能在设想的发送路径上发送,并且因此判断满足条件(a)。对于DTS-HD,即使解码器仅能解码核心子流或发送路径仅能发送核心子流,目标音频流的核心子流部分也总作为声音/语音被输出。在BD-ROM中,判断这种情况满足条件(a)。对于DD/DD+,即使解码器仅仅能解码DD/DD+的DD部分或者即使发送路径仅仅能发送DD/DD+的DD部分,目标DD/DD+音频流的DD部分也总作为声音/语音被输出。在BD-ROM中,判断这种情况满足条件(a)。对于DD/MLP,即使解码器仅仅能解码DD/MLP的DD部分或者即使发送路径仅仅能发送DD/MLP的DD部分,目标DD/MLP音频流的DD部分也总作为声音/语音被输出。在BD-ROM中,判断这种情况满足条件(a)。<判断音频流的环绕输出能力>下面描述对环绕输出能力、条件(c)的判断。如果,通过比较目标音频流与PSR15中设置的环绕输出能力,发现目标音频流能作为环绕声音输出,则判断满足条件(c),并且如果发现目标音频流不能作为环绕声音输出,则判断不满足条件(c)。在失败的情况下,优先级也不能分配给音频流。图37是示出用于判断再现装置是否具有LPCM音频流的环绕输出能力的过程的流程图。在此流程图中,下列判断被依次进行音频流本身是否是环绕的(步骤S201);解码器是否能解码环绕声音/语音(步骤S202);发送路径是否能发送环绕声(步骤S203);和扬声器结构是否支持环绕输出(步骤S204)。如果所有这些判断的结果都是肯定的(是),则判断环绕输出可行(步骤S205)。如果这些判断的任一结果是否定的(否),则判断环绕输出是不可行的(步骤S206)。图38是示出用于判断再现装置是否具有DTS或DD(AC-3)音频流的环绕输出能力的过程。在此流程图中,依次进行下列判断音频流本身是否是环绕的(步骤S211);解码器是否能解码环绕声音/语音(步骤S212);发送路径是否能发送环绕声(步骤S213);和扬声器结构是否支持环绕输出(步骤S214)。如果所有这些判断的结果都是肯定的(是),则判断环绕输出是可行的(步骤S215)。如果这些判断的任一结果是否定的(否),则判断环绕输出不可行(步骤S216)。图39是示出用于判断再现装置是否具有DTS-HD的环绕输出能力的过程的流程图。流程图从判断核心子流和扩展子流是否是环绕的开始(步骤S221)。如果判断两个都是环绕的,那么判断扬声器结构是否支持环绕输出(步骤S222)。如果判断扬声器结构支持环绕输出,则判断环绕输出是可行的(步骤S223)。如果步骤S221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否),则判断核心子流是立体声的和核心子流和扩展子流的组合是环绕的是否为真(步骤S224)。如果步骤S224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否),则判断环绕输出不可行(步骤S227)。如果步骤S224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则判断解码器是否能解码扩展子流(步骤S225)。如果步骤S225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则判断发送路径是否能发送扩展子流(步骤S226)。如果判断解码器能解码扩展子流并且发送路径能发送扩展子流,则判断扬声器结构是否支持环绕输出(步骤S222)。如果判断扬声器结构支持环绕输出,则判断环绕输出是可行的(步骤S223)。如果步骤S224-S226的任一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否),则判断环绕输出是不可行的。图40是示出用于判断再现装置是否具有DD/DD+的环绕输出能力的过程的流程图。该流程图从判断DD/DD+的DD部分是环绕的和(i)DD/DD+的DD部分和DD+部分的组合或者(ii)代替DD部分的DD+部分是环绕的是否为真开始(步骤S231)。如果步骤S231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则判断扬声器结构是否支持环绕输出(步骤S232)。如果判断扬声器结构支持环绕输出,则判断环绕输出是可行的(步骤S233)。如果步骤S231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否),也就是说,如果DD/DD+的DD部分是立体声的,则判断DD/DD+的DD部分是立体声的和(i)DD/DD+的DD部分和DD+部分的组合或者(ii)代替DD部分的DD+部分是环绕的是否为真(步骤S234)。如果步骤S234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则判断解码器是否能解码DD/DD+的DD+部分(步骤S235)。如果步骤S235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则判断发送路径是否能发送DD/DD+的DD+部分(步骤S236)。如果步骤S234-S236中的所有这些判断的结果是肯定的(是),则判断扬声器结构是否支持环绕输出(步骤S232)。如果判断扬声器结构支持环绕输出,则判断环绕输出是可行的(步骤S233)。如果这些判断的任一结果是否定的(否),包括解码器仅能解码DD/DD+的DD部分和发送路径仅能发送DD/DD+的DD部分的情况,则判断环绕输出不可行(步骤S237)。此处应该注意,在DD/DD+的情况下,扩展数据可能不同于基本数据或者是独立的且可代替基本数据。在后一种情况下,DD/DD+的DD部分可能是环绕音频流且代替DD部分的DD+部分可能是立体声音频流。如果解码器仅能解码DD/DD+的DD部分(步骤S235的“否”),或者如果发送路径仅能发送DD/DD+的DD部分(步骤S236的“否”),则判断环绕输出是可行的(步骤S237)。如果解码器也能解码DD/DD+的DD+部分(步骤S235中的“是”),并且如果发送路径也能发送DD/DD+的DD+部分(步骤S236中的“是”),则环绕输出和立体声输出的任一个是可用的。如果给予环绕输出优先级,则音频流可看作环绕音频流。如果扬声器结构支持环绕输出(步骤S232中的“是”),则判断环绕输出是可行的(步骤S233)。如果未给予环绕输出优先级,则扩展数据作为立体声音频流输出,并且判断环绕输出是不可行的(步骤S237)。图41是示出用于判断再现装置是否具有DD/MLP的环绕输出能力的过程的流程图。该流程图从判断DD/MLP的DD部分是环绕的和(i)DD/MLP的DD部分和MLP部分的组合或者(ii)代替DD部分的MLP部分是环绕的是否为真开始(步骤S241)。如果步骤S241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则判断扬声器结构是否支持环绕输出(步骤S242)。如果判断扬声器结构支持环绕输出,则判断环绕输出是可行的(步骤243)。如果步骤S241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否),也就是说,如果DD/MLP的DD部分是立体声的,则判断DD/MLP的DD部分是立体声的和(i)DD/MLP的DD部分和MLP部分的组合或者(ii)代替DD部分的MLP部分是环绕的是否为真(步骤S245)。如果步骤S245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则判断解码器是否能解码DD/MLP的MLP部分(步骤S246)。如果步骤S246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则判断发送路径是否能发送DD/MLP的MLP部分(步骤S247)。如果步骤S245-S247的所有这些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则判断扬声器结构是否支持环绕输出(步骤S242)。如果判断扬声器结构支持环绕输出,则判断环绕输出是可行的(步骤S243)。如果这些判断的任何结果是否定的(否),包括解码器仅能解码DD/MLP的DD部分(步骤S246的“否”)和发送路径仅能发送DD/MLP的DD部分(步骤S247的“否”)的情况,则判断环绕输出是不可行的(步骤S248)。如果DD/MLP的DD部分是立体声的,和(i)DD/MLP的DD部分和MLP部分的组合或者(ii)代替DD部分的MLP部分也是立体声的(步骤S245的“否”),则判断环绕输出是不可行的(步骤S248)。此处应注意,在DD/MLP的情况下,扩展数据可能不同于基本数据或者可能是独立的且代替基本数据。在后一种情况下,如果DD部分是环绕的,则控制可跳到步骤S246和S247,并且即使在步骤S246中判断解码器仅能解码DD/MLP的DD部分(步骤S246的“否”),或者在步骤S247中判断发送路径仅能发送DD/MLP的DD部分(步骤S247的“否”),控制可跳到步骤S242,并且如果判断扬声器结构支持环绕输出(步骤S242的“是”),则判断环绕输出是可行的(步骤S243)。如果解码器也能解码DD/MLP的MLP部分(步骤S246的“是”),并且如果发送路径也能发送DD/MLP的MLP部分(步骤S247的“是”),则环绕输出和立体声输出的任一个是可用的。如果给予环绕输出优先级,则音频流可看作环绕音频流。如果扬声器结构支持环绕输出(步骤S242的“是”),则判断环绕输出是可行的(步骤S243)。如果未给予环绕输出优先级,则扩展数据作为立体声音频流输出,并且判断环绕输出是不可行的(步骤S248)。这就完成了过程执行单元42的解释。从现在开始,将解释第二个实施例中的PSR设置单元43。PSR设置单元43显示设置菜单,并且通过设置菜单,接收再现装置300连接到其上的设备的解码能力的信息、再现装置300和该设备之间的发送路径的发送路径能力的信息和包括再现装置300的家庭影院系统的扬声器结构的信息。PSR设置单元43根据接收的解码能力、发送路径能力和扬声器结构的信息确定为每种编码方法设置的参数1和2。图28、图30和图32示出了参数1-2的设置。为每一种编码方法确定的参数1和2被设置在PSR15中。如上所述,根据当前实施例,用作判断条件(a)和(c)是否满足的材料以最佳方式存储在PSR15中。使用这种结构,对其中再现装置执行数字输出或者接收器侧执行编码的系统来说,有可能恰当地判断条件(a)和(c)是否满足。当再现装置用于该系统中时,这使得最佳主音频流被传送。第三个实施例第三个实施例提供了较第二个实施例更进一步优化参数的定义的方法。对于每种编码方法的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每一个,最佳化通过显示下列内容来实现0)是否没有解码能力(“不可行”)1)是否具有解码能力(“立体声可行”);和2)是否具有解码能力和环绕输出能力(“环绕可行”)图42示出了DTS-HD、DD/DD+和DD/MLP的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每一个的能力的设置。图42第1行示出再现装置300、AV放大器500和扬声器600。第3行以表格的格式示出了设置在PSR15中的对应每种编码方法的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每一个的能力。表格中的行分别代表了对于每个DTS-HD、DD/DD+和DD/MLP的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每一个的能力。表格中的列分别代表了能力被分成的等级没有解码能力(“不可行”);达到立体声的解码能力(“立体声可行”)和达到环绕声的解码能力(“环绕可行”)。在第3行所示出现在表格里的符号“○”表示为每种编码方法的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每一个将能力设置到哪个等级。图42所示的实例中,DTS-HD的基本数据的能力被设置到“立体声可行”,DTS-HD的扩展数据的能力被设置到“环绕可行”,DD/DD+的基本数据的能力被设置到“立体声可行”,DD/DD+的扩展数据的能力被设置到“环绕可行”,DD/MLP的基本数据的能力被设置到“立体声可行”,和DD/MLP的扩展数据的能力被设置到“不可行”。以此方式,第三个实施例的PSR15独立和具体地显示了如何将每种编码方法的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每一个的能力设置到下列水平中的一种“立体声可行”;“环绕可行”和“不可行”。第1行和第3行之间的第2行表示确定第3行所示的每种编码方法的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每一个的能力的再现装置300、AV放大器500和扬声器600的特征。如图32的第2行中所示,根据(i)再现装置300的解码器的特征和AV放大器500的解码器的特征的逻辑相加(图42的“OR”),(ii)再现装置300和AV放大器500之间的发送路径的特征与扬声器600结构的逻辑相乘(图42的“AND1”),和(iii)该逻辑相加和该逻辑相乘(AND1)的逻辑相乘(图42的“AND2”)来确定每种编码方法的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每一个的能力。当再现装置300的解码器的特征或者AV放大器500的解码器的特征是“可解码立体声音频”时,每种编码方法的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每一个的能力是“立体声可行”。当再现装置300的解码器的特征或者AV放大器500的解码器的特征是“可解码环绕音频”时,并且当再现装置300和AV放大器500之间的发送路径和扬声器600的结构的特征两个都是“可输出环绕音频”时,每种编码方法的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每一个的能力是“环绕可行”。当再现装置300的解码器的特征和AV放大器500的解码器的特征两个都是“不可解码立体声音频”时,每种编码方法的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能力是“不可行”。图43示出了为显示每种编码方法的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每一个的能力而设置的PSR15。在PSR15中,从“b0”到“b3”的位表示再现装置是否具有解码和再现LPCM音频流的能力。当这四位的位值是“0001”时,它表示再现装置具有再现有立体声属性的48/96kHz的LPCM音频流的能力。当这四位的位值是“0010”时,它表示再现装置具有再现有环绕属性的48/96kHz的LPCM音频流的能力。当这四位的位值是“0101”时,它表示再现装置具有再现有立体声属性的任何频率的LPCM音频流的能力。当这四位的位值是“0110”时,它表示再现装置具有再现有环绕属性的任何频率的LPCM音频流的能力。在PSR15中,从“b4”到“b7”的位表示再现装置是否具有解码和再现DD/DD+音频流的能力。当这四位的低两位的位值是“01”时,它表示如果基本数据具有立体声属性,则再现装置具有再现DD/DD+音频流的基本数据(独立子流)的能力。当这四位的低两位的位值是“10”时,它表示如果基本数据具有环绕属性,则再现装置具有再现DD/DD+音频流的基本数据(独立子流)的能力。当这四位的高两位的位值是“01”时,它表示如果扩展数据具有立体声属性,则再现装置具有再现DD/DD+音频流的扩展数据(从属子流)的能力。当这四位的高两位的位值是“10”时,它表示如果扩展数据具有环绕属性,则再现装置具有再现DD/DD+音频流的扩展数据(从属子流)的能力。当这四位的高两位的位值是“00”时,它表示再现装置不具有再现它的能力。在PSR15中,从“b8”到“b11”的位表示再现装置是否具有解码和再现DTS-HD音频流的能力。当这四位的低两位的位值是“01”时,它表示如果基本数据具有立体声属性,则再现装置具有再现DTS-HD音频流的基本数据(核心子流)的能力。当这四位的低两位的位值是“10”时,它表示如果基本数据具有环绕属性,则再现装置具有再现DTS-HD音频流的基本数据(核心子流)的能力。当这四位的高两位的位值是“01”时,它表示如果基本数据具有立体声属性,则再现装置具有再现DTS-HD音频流的扩展数据(扩展子流)的能力。当这四位的高两位的位值是“10”时,它表示如果基本数据具有环绕属性,则再现装置具有再现DTS-HD音频流的扩展数据(扩展子流)的能力。当这四位的高两位的位值是“00”时,它表示再现装置不具有再现扩展子流的能力。在PSR15中,从“b12”到“b15”的位表示再现装置是否具有解码和再现DD/MLP音频流的能力。当这四位的低两位的位值是“01”时,它表示如果基本数据具有立体声属性,则再现装置具有再现DD/MLP音频流的基本数据(AC-3)的能力。当这四位的低两位的位值是“10”时,它表示如果基本数据具有环绕属性,则再现装置具有再现DD/MLP音频流的基本数据(AC-3)的能力。当这四位的高两位的位值是“01”时,它表示如果基本数据具有立体声属性,则再现装置具有再现DD/MLP音频流的扩展数据(MLP音频)的能力。当这四位的高两位的位值是“10”时,它表示如果基本数据具有环绕属性,则再现装置具有再现DD/MLP音频流的扩展数据(MLP音频)的能力。当这四位的高两位的位值是“00”时,它表示再现装置不具有再现它的能力。到目前为止,描述了当前实施例中的PSR15。从现在开始,将描述在当前实施例中的过程执行单元42的过程。在当前实施例中,因为如图43定义了PSR15,所以如下执行对条件(a)和(c)是否满足的判断。首先,将解释过程执行单元42如何判断是否满足条件(a)。过程执行单元42参照PSR15来检测对应于目标主音频流的编码方法的能力。如果编码方法的基本数据或者扩展数据的能力是“立体声可行”或者“环绕可行”,则过程执行单元42判断再现装置具有解码目标主音频流的能力并且条件(a)满足。如果编码方法的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两者的能力都是“不可行”,则过程执行单元42判断再现装置不具有解码目标主音频流的能力并且条件(a)不满足。至现在为止,已描述了判断条件(a)。接下来,将介绍过程执行单元42如何判断条件(c)是否满足。过程执行单元42参照PSR23来检测对应于目标主音频流的编码方法的DD/DD+能力、DTS-HD能力和DD/MLP能力中的一个。过程执行单元42通过检查分配给扩展数据(从属子流、扩展子流和MLP音频)的位是否被设置为预定的值来判断条件(c)是否满足。图44是示出确定再现装置是否具有输出DTS-HD的环绕音频的能力的过程的流程图。在此流程图中,首先,判断核心子流和扩展子流是否是环绕的(步骤S321)。如果判断两者都是环绕的,则判断再现装置具有输出DTS-HD的环绕音频的能力(步骤S323)。如果在步骤S321中判断的结果是否定的(“否”),则判断核心子流是否是立体声的和扩展子流是否是环绕的(步骤S324)。如果在步骤S324中判断的结果是否定的(“否”),也就是说,如果核心子流和扩展子流的组合是立体声的,则判断再现装置不具有输出DTS-HD的环绕音频的能力(步骤S327)。如果在步骤S324中判断的结果是肯定的(“是”),也就是说,如果核心子流和扩展子流的组合是环绕的,则判断PSR15的b11和b10的位值是否为表示“环绕可行”的“10”(步骤S325)。如果在步骤S324或者步骤S325中判断的结果是否定的(“否”),则判断再现装置不具有输出DTS-HD的环绕音频的能力(步骤S327)。如果在步骤S324或者步骤S325中判断的结果都是肯定的(“是”),则判断再现装置具有输出DTS-HD的环绕音频的能力(步骤S323)。图45是示出确定再现装置是否具有输出DD/DD+的环绕音频的能力的过程的流程图。在此流程图中,首先,判断DD/DD+的DD部分是否是环绕的和(i)DD/DD+的DD部分和DD+部分的组合或(ii)代替DD部分的DD+部分是否是环绕的(步骤S331)。如果步骤S331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则判断再现装置具有输出DD/DD+的环绕音频的能力(步骤S333)。如果步骤S331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否),也就是说,如果DD/DD+的DD部分是立体声的,则判断DD/DD+的DD部分是立体声的和(i)DD/DD+的DD部分和DD+部分的组合或(ii)代替DD部分的DD+部分是环绕的是否为真(步骤S334)。如果步骤S334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则判断PSR15的b6和b7的位值是否为表示“环绕可行”的“10”(步骤S335)。如果步骤S334-S335中所有这些判断的结果都是肯定的(是),则判断再现装置具有输出DD/DD+的环绕音频的能力(步骤S333)。如果解码器仅能解码DD/DD+的DD部分或者发送路径仅能发送DD/DD+的DD部分,则判断目标音频流是立体声的和环绕输出是不可行的(步骤S337)。图46是示出确定再现装置是否具有输出DD/MLP的环绕音频的能力的过程的流程图。在此流程图中,首先,判断DD/MLP的DD部分是否是环绕的和(i)DD/MLP的DD部分和MLP部分的组合或者(ii)代替DD部分的MLP部分是否是环绕的(步骤S341)。如果步骤S341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则判断再现装置具有输出DD/MLP的环绕音频的能力(步骤S343)。如果步骤S341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否),也就是说,如果DD/MLP的DD部分是立体声的,则判断DD/MLP的DD部分是立体声的和(i)DD/MLP的DD部分和MLP部分的组合或者(ii)代替DD部分的MLP部分是环绕的是否为真(步骤S345)。如果步骤S345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是),则判断PSR15的b14和b15的位值是否是表示“环绕可行”的“10”(步骤S346)。如果步骤S345-S346中所有这些判断的结果都是肯定的(是),则判断再现装置具有输出DD/MLP的环绕音频的能力(步骤S343)。如果步骤S345-S346中这些判断的任意结果是否定的(否),则判断环绕输出是不可行的(步骤S348)。这完成了当前实施例中的过程执行单元42的解释。从现在开始,将解释第三个实施例中的PSR设置单元43。PSR设置单元43显示了设置菜单,并且通过设置菜单,接收再现装置300的解码能力、再现装置300连接到其上的设备的解码能力、再现装置300和该设备之间的发送路径的发送路径能力和包括再现装置300的家庭影院系统的扬声器结构的信息。PSR设置单元43根据接收的解码能力、发送路径能力和扬声器结构的信息,确定为每种编码方法而设置的能力。如果通过设置菜单操作的用户是一个制造再现装置300的工程师,则该工程师将为每种编码方法将再现装置300的解码能力输入设置菜单。基于输入的能力,PSR设置单元43为每种编码方法的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中的每一个设置能力。如果通过设置菜单操作的用户是一个终端用户,则该用户将再现装置300连接到其上的设备的解码能力、再现装置300和该设备之间的发送路径的发送路径能力和包括再现装置300的家庭影院系统的扬声器结构输入设置菜单。基于该输入的能力,PSR设置单元43更新由制造者的工程师设置的每种编码方法的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中的每一个的能力的设置。当再现装置安装于系统时,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中的每一个的参数基于系统环境而决定并且设置在PSR15中。如上所述,根据当前实施例,当判断具有扩展格式的主音频流是否满足条件(a)和(c)时,通过判断是否能解码基本数据来判断条件(a),通过判断是否能解码扩展数据和是否能输出环绕音频来判断条件(c)。因此,通过改变条件(c)判断过程的内容,有可能将具有扩展格式的主音频流增加到主音频流选择过程的目标上。也就是说,通过向仅以DTS和AC-3为目标的主音频流选择过程增加如此轻微的改变,就能做出以具有扩展格式的主音频流为目标的主音频流选择过程以在再现装置内实现。第四个实施例第四个实施例与PSR15的动态变化相关。根据到目前为止的描述,基于安装在再现装置300内的解码器的状态或者连接到再现装置300的发送路径的状态,参数被静态地设置在PSR15中,并且假定当流再现时PSR15不变。这是因为假设解码器或者发送路径的能力是独立的并且总在相同的状态。但是,在HDMI的情况下,发送路径的能力依赖于视频的属性而改变。例如,当20×1080/59.94Hz的HD视频正被发送时,192kHz/8ch的LPCM能被发送。相反地,当720×480/29.97Hz的SD视频正被发送时,只有达到48kHz/8ch或者192kHz/2ch的LPCM能被发送。从此处可以理解,如果盼望依赖于某种状态来改变发送能力和解码器能力,则根据能力的变化动态地改变PSR15的值是必要的。在HDMI的情况下,当建立连接或者改变视频属性时,再现装置300能执行与接收器的交流并且能被通知接收器的解码能力。这使得再现装置300能够认识到HDMI音频的发送能力并且动态地改变PSR15的值以与该视频一致。也是在HDMI的情况下,当由于发送SD视频导致音频频带不足时,有可能通过将发送速度乘以“n”来提升频带。在上述例子中,如果将发送速度乘以“4”,则发送192kHz/8ch的LPCM成为可能,使用与HD相同的频带是可能的。再现装置300为了不动态地更新PSR15的值可以调整HDMI的发送速度。<补充注释>到目前为止,如提交本申请时申请人所知,已描述了实施本发明的最好的方式。但是,对于下列的技术主题,能进一步改进和修改本发明。此处应注意,是否采用上述的实施例或者改进和修改是可选的并且取决于发明的实施。<判断的详述>当DTS-HD用作编码方法时,过程执行单元42可以判断如果仅仅能解码或者发送核心子流则再现是不可行的。过程执行单元42还可以判断如果仅仅能解码或者发送DD/DD+或者DD/MLP的DD部分则再现也是不可行的。<判断环绕输出能力>在图36的步骤S181中也可以判断是否需要下采样和下混合来执行输出,并且如果判断如此,则也可以判断环绕输出不可行。<LPCM的解码能力>当由于发送路径的频带的限制而必须下采样或者下混合LPCM时,优选地再现装置300判断只要再现装置300能够下采样或者下混合并且可能解码LPCM则解码LPCM是可行的。<扬声器结构>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对立体声和环绕进行了区分。但是,如果在将来,必须对大量的扬声器结构模式做出区分时,则通过指定能被输出的通道的数目、扬声器排列模式等来识别扬声器结构模式。也有通过允许诸如头部相关传输函数(HRTF)的系数对音频流起作用,能仅用两个扬声器提供环绕音频效果,以至于声场被虚拟地本地化。当这种技术可用时,即使仅两个扬声器可用,系统参数也可以被设置为“环绕”。<STN_table>在当前实施例中,假定向STN_table注册的流是存在的。因此,没有检查由PlayItem信息参照的流是否存在的步骤。在通过组合BD-ROM和本地储存器200来构建的虚拟文件系统中,PlayItem指的是一个流。但是,在现实中,目标参考流可能未被下载或者可能不存在。因此,可以以与判断条件(a)的步骤相同的优先级来设置一个步骤,在该步骤中依据STN_table等被参照的流真实地存在于BD-ROM或者本地储存器200中。<控制过程的实现>在使用流程图的上述实施例中解释的控制过程和在上述实施例中解释的功能性组件的控制过程两者都满足“程序发明”的要求,因为上面提及的控制过程用硬件资源来具体实现并且是利用自然规则的技术思想的创造。本发明的程序产品本发明的程序是能够在计算机上执行的目标程序。该目标程序由一个或者多个使得计算机执行流程图中的每个步骤或者功能性组件的每个过程的程序代码组成。有各种类型的程序代码,如处理器的本地码(nativecode)和JAVATM字节码(bytecode)。还有实现这些程序代码的步骤的各种形式。例如,当使用外部函数实现每个步骤时,用来调用外部函数的调用表达式被用作程序代码。实现一个步骤的程序代码可能属于不同的目标程序,在其中限定了指令类型的RISC处理器中,通过组合算术操作指令、逻辑操作指令、分支指令等可实现流程图的每个步骤。如下生成本发明的程序。首先,软件开发者使用编程语言编写实现每个流程图和功能组件的源程序。在这个写的过程中,软件开发者使用符合他/她使用的编程语言的语句结构的类结构、变量、数组变量、对外部函数的调用等。所写的源程序作为文件被发送到编译器。编译器翻译该源程序并生成目标程序。编译器执行的翻译包括如语句结构分析、最佳化、资源分配和代码生成过程。在语句结构分析中,分析源程序的字符和短语、语句结构和意义并将源程序转换成中间程序。在最佳化中,中间程序经过如基本块设置、控制流程分析和数据流程分析这样的过程。在资源分配中,为了适应目标处理器的指令集,中间程序中的变量被分配给目标处理器的寄存器或者存储器。在代码生成中,将中间程序的每个中间指令转换成程序代码,获得目标程序。目标程序生成后,编程者激活连接器。连接器给目标程序和相关库程序分配存储空间,并将它们连接在一起以生成加载模块。生成的加载模块基于其由计算机读取的假定并使得计算机执行流程图中表示的过程和功能组件的过程。以这种方式产生本发明的程序。本发明程序的使用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如下使用。(i)用作嵌入程序当本发明的程序用作嵌入程序时,作为程序的加载模块和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程序和各种中间件(操作系统)一起写入指令ROM。当指令ROM嵌入在控制单元中,本发明的程序用作再现装置300的控制程序,由CPU执行。(ii)用作应用程序当再现装置300是硬盘嵌入模型时,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程序嵌入到指令ROM中,各种中间件(操作系统)预先安装在硬盘中。并且,在再现装置300中提供用于激活来自硬盘的系统的引导ROM。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便携式的记录介质和/或网络,仅将加载模块提供给再现装置300,并将其作为一个应用程序安装在硬盘中。这使得再现装置300可执行引导ROM的引导程序以激活操作系统,接着使得CPU执行安装的加载模块作为一个应用程序,以使得能够使用本应用的程序。如上所述,当再现装置300是硬盘嵌入模型时,本发明的程序可用作一个应用程序。因此,可分别经网络转发、借入或供应本发明的程序。<控制器22>在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的组件如控制器22可作为一个系统LSI实现。通过在高密度衬底上实现裸片(bearchip)并封装它们而获得系统LSI。通过在一个高密度衬底上实现多个裸片并封装它们也可获得系统LSI,使得多个裸片具有一个LSI的外貌(这样的一个系统LSI被称为多芯模块)。系统LSI具有QFP(周边引线的方平封装)型和PGA(针栅阵列)型。在QFP型系统LSI中,引脚附属于封装的四个边。在PGA型系统LSI中,大量引脚附属于整个底面。这些引脚作为与其它电路的接口。通过用这些引脚作为接口与其它的电路连接的系统LSI具有再现装置300核心的地位。封装在系统LSI中的裸片包括前端单元、后端单元和数字处理单元。前端单元将模拟信号数字化。后端单元将通过数字处理获得的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格式并输出模拟数据。在数字处理单元中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示出的内部结构组件。如在“用作嵌入程序”的以上描述中所述的,将用作程序的加载模块、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程序和各种中间件(操作系统)写入指令ROM。通过用作程序的加载模块可实现实施例的主要改进。因此,通过封装指令ROM可能产生本发明的系统LSI,其中存储了用作程序的加载模块,作为裸片。考虑到具体实施方法,优选使用SoC实现或SiP实现。SoC(片上系统)实现是用于在芯片上印刷多个电路的技术。SiP(封装的系统)实现是用树脂等封装多个电路的技术。通过这些处理,基于上面每个实施例中描述的再现装置300的内部结构,产生本发明的系统LSI。这里注意,虽然这里使用术语LSI,但是根据集成等级它可被称为IC,LSI,超LSI(superLSI),极LSI(ultraLSI)等。此外,每个再现装置的部分或所有组件可作为一个芯片实现。集成电路不限于SoC实现或SiP实现,而是可由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使用在制造后可被重新编程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可重新配置LSI内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置的可重构处理器来实现该集成电路。而且,当半导体技术改进或分支到另一种技术时,可替换LSI的集成电路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在那种情况下,可将新技术结合到上述的组成本发明的功能块的集成中。这些可能的技术包括生物工艺学。工业实用性可根据以上的实施例中示出的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和再现装置的内部结构而大量生产它们。这样,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和再现装置具有工业实用性。权利要求1.一种再现装置,包括选择单元,用于对多个音频流中的每一个满足多个预定条件中的条件进行判断,并根据每个音频流满足的预定条件的每个组合来从所述多个音频流中选择要再现的音频流;和再现单元,用于再现所选择的音频流,其中所述多个预定条件中的一个是音频流的通道属性是环绕的并且环绕输出是可用的,以及如果目标音频流的音频帧由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构成,则所述选择单元通过检测所述扩展数据的通道属性是否是环绕的以及所述扩展数据是否能被处理来判断是否满足所述预定条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还包括状态寄存器,其存储对应于多个编码方法的基本数据的第一标记组和对应于所述多个编码方法的扩展数据的第二标记组,其中所述第一标记组由多个标记组成,该多个标记为所述多个编码方法中的每一个表示所述再现装置是否具有处理所述基本数据的能力,所述第二标记组由多个标记组成,该多个标记为所述多个编码方法中的每一个表示所述再现装置是否具有处理所述扩展数据的能力,以及通过检查在属于所述第一标记组且对应于所述目标音频流的标记中设置的值是否是预定值来实现对所述扩展数据是否能被处理的检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现装置,其中处理所述扩展数据的能力被分类为三级,称为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其中在第一级,能够解码所述扩展数据并输出解码结果作为环绕输出;在第二级,能够解码所述扩展数据并输出解码结果作为立体声输出;在第三级,环绕输出和立体声输出都不是可用的,以及所述预定值是表示所述第一级的值。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中通过检查所述再现装置或连接到所述再现装置的设备是否具有解码所述扩展数据的能力来实现对所述扩展数据是否能被处理的检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中通过检查是否能将已压缩的扩展数据或通过解码所述扩展数据所获得的非压缩数字数据发送到所连接的设备来实现对所述扩展数据是否能被处理的检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中通过检查所连接的设备的扬声器是否支持环绕音频来实现对所述扩展数据是否能被处理的检测。7.一个程序,其使得计算机执行步骤对多个音频流中的每一个满足多个预定条件中的条件进行判断,并根据每个音频流满足的预定条件的每个组合来从所述多个音频流中选择要再现的音频流;和再现所选择的音频流,其中所述多个预定条件中的一个是音频流的通道属性是环绕的并且环绕输出是可用的,以及如果目标音频流的音频帧由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组成,音频流选择步骤通过检测所述扩展数据的通道属性是否是环绕的并且所述扩展数据是否能被处理来判断是否满足所述预定条件。8.一种再现方法,包括步骤对多个音频流中的每一个满足多个预定条件中的条件进行判断,并根据每个音频流满足的预定条件的每个组合来从所述多个音频流中选择要再现的音频流;和再现所选择的音频流,其中所述多个预定条件中的一个是音频流的通道属性是环绕的并且环绕输出是可用的,以及如果目标音频流的音频帧由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组成,音频流选择步骤通过检测所述扩展数据的通道属性是否是环绕的并且所述扩展数据是否能被处理来判断是否满足所述预定条件。全文摘要过程执行单元42判断在三个条件中多个音频流中的每一个满足的条件。根据每个音频流满足的条件的每一个组合,BD-ROM再现装置选择要再现的音频流。条件之一是音频流的通道属性是环绕的且再现装置能输出环绕音频。如果要再现的音频流符合诸如DTS-HD或DD/DD+的编码方法,其音频帧由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组成,则通过判断再现装置是否具有处理扩展数据的能力来判断环绕输出是否是可用的。文档编号H04S5/02GK1989563SQ20068000005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申请日期2006年2月1日优先权日2005年2月1日发明者池田航,冈田智之,矢羽田洋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