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5120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网络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瘦客户机的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备瘦客户机(不具备存储装置,或者,禁止使用存储装置的计 算机)的系统备受瞩目。在该系统中,在与网络连接的服务器中汇总管理数据,
而在瘦客户机一侧不存储数据(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号2006-209610
号公报)。
在禁止使用计算机的存储装置的情况下,操作者等需要到达设置计算机的 地点,将数据转移到服务器,进行用于禁止存储装置的利用的设定等。
今后,考虑到具备瘦客户机的系统的普及,可以想象在日本全国范围内需 要实现瘦客户机的计算机的数目会达到数万台规模。这样,如果操作者等对每 一台进行操作,会导致成本和劳力的庞大化。而专利文献l中没有考虑到该课 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向现场派遣操作者,而是通过网络将存储于 终端的数据转移到服务器,能够迅速地将终端实现为瘦客户机的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以下为本发明的一种所希望的实施方式。 在分别通过网络连接管理装置、服务器和终端的网络系统中,管理装置具 备从终端收集表示该终端的状态的状态信息的状态管理部;根据状态管理部 收集的状态信息,将用于指示从终端到服务器的数据转移的转移开始消息发送 到该终端的终端指示部。终端具备当接收到转移开始消息时,判定是否转移 数据的判定部;在判定转移数据的情况下,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的数据发送部; 在数据发送部完成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将数据从该终端具备的存储装置删除 的存储装置控制部;删除数据后,使该终端作为瘦客户机发挥功能的瘦客户机 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不向现场派遣操作者,而是通过网络将存储于 终端的数据转移到服务器,能够迅速地将终端实现为瘦客户机的系统。


图l是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计算机的硬件构成图。
图3是存储于终端3的存储装置中的软件构成图。 图4是存储于管理装置1的存储装置中的软件构成图。 图5是转移管理表的示意图。 图6是管理装置1的转移管理部44的流程图。 图7是管理装置1的显示装置的画面例。 图8是终端3的转移部34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l是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网络系统由管理装置1、服务器2以及多个终端3 (3-1、 3-2)构成,这 些分别通过网络4连接。
另外,终端3—分为瘦客户机的情况和非瘦客户机(能够利用存储装置的终 端)的情况,假定仅限于终端3是瘦客户机的情况下,与服务器2共同构成瘦 客户机系统。另外,管理装置1的功能和服务器2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同一计算 机来实现。
图2是计算机(管理装置l、服务器2、终端3等)的硬件构成图。 计算机由CPU21、主存储器22、存储装置23、通信装置24、输入输出装 置(键盘、鼠标等)25以及显示装置26构成,这些通过总线等通信线27连 接。另外,计算机为瘦客户机的情况下,存储装置23或者被禁止利用,或者 不存在。另外,服务器2也可以不具备显示装置26。
CPU21将存储于存储装置23中的程序(瘦客户机的情况下,将存储于服 务器2中的程序)读入主存储器22,执行各种处理。本实施例中说明的程序 和数据可以预先存储于存储装置23,也可以从CD-ROM等存储媒体输入,还 可以经由网络从其它装置下载。另外,由该程序实现的功能也可以通过专用的
硬件来实现。
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像程序为行为主体记述,但是,实际上,CPU才是 执行该程序、进行处理的主体,这件事情是不言自明的。
图3是存储于终端3的存储装置中的软件构成图。
终端3的存储装置存储操作系统(以下记载为"OS" )31、控制硬件的驱 动程序32、与其它装置进4亍通信的通信控制部33、与管理装置1交换消息的 同时将终端3转移到瘦客户机的转移部34和文字处理、表计算等通用部35 等的程序、以及后述的转移管理表36和文件等的用户数据37。
转移部34由向服务器2发送(转移)数据的数据发送部340、控制与终 端3连接的设备的设备控制部341、控制向终端3的存储装置进行访问的存储 装置控制部342、控制以通用部35等为对象、由操作者等指定的程序的起动 的起动控制部343、获取本身终端的转移状态(图5中的55 )和存货信息的信 息获取部344、检测网络4质量的质量检测部345、算出数据转移时间的转移 时间算出部346、进行能否转移数据等各种判定的判定部347、进行OS控制 和OS设定信息的更新的OS操作部348以及将终端3作为瘦客户机发挥功能 的瘦客户才几部349构成。
这里,所谓存货信息,表示关于CPU或存储器等硬件的信息、以及存储 于终端内的软件的信息、设定信息、或管理信息等。另外,所谓质量,表示数 据沟通的有无、通信传输延迟时间、利用频带、吞吐量、损失、摆动等。作为 质量检测部345的例子,有例如Ping、 Traceroute等。Ping是用于诊断连接到 IP网络的装置间沟通的有无、检测通信数据的往返传输时间的程序,Traceroute 是用于调查经过在连接到网络的装置间设置的路由器装置的路径的程序。在这 些程序中采用通过发送网络检测用数据并观察该数据的行为来检测该质量的 所谓主动检测手法、或者通过捕捉网络中流动的数据并观察该数据的行为来检 测该质量的所谓被动检测手法。
另外,作为连接到终端3的设备,具有例如DVD驱动器、CD驱动器、 RAM驱动器、MO驱动器、FD驱动器等能够连接到PCMCIA槽等外部输入 输出端口的设备。
转移部34预先安装在即将设置到现场的终端内。但是,对于已经设置在
现场的终端,需要通过用户的操作来安装。例如考虑通过邮寄的CD-ROM 来安装,或者,从服务器下载等。
图4是存储于管理装置1的存储装置中的软件构成图。
管理装置1的存储装置由OS41、驱动程序42、通信控制部43以及管理 数据转移的转移管理部44等的程序和转移管理表45构成。
转移管理部44由将从终端3发送来的转移部34的执行状态记录在转移管 理表45中的状态管理部441、将转移管理表45的内容显示在管理装置1的显 示装置上的状态显示部442、根据操作者等通过输入输出装置做出的指示向终 端3进行各种指示的终端指示部443以及管理连接到服务器2的终端的数目和 能够连接到服务器2的上限台数的终端数目管理部444构成。
图5是转移管理表36 (或者45)的示意图。
该表中,将唯一识别终端3的识别符50、表示终端3所设置的地点(自 治体称、建筑物名称等、地理上的经度/绰度的位置信息等)的设置地点51、 表示终端3的IP地址等的本身终端逻辑识别信息52、表示信息被更新的日期 和时间的更新日期时间53、表示安装到终端3上的转移部34的状态的程序状 态54、表示终端3从非瘦客户机到瘦客户机的转移过程的状态的转移状态55、 表示由操作者等指定的转移目的地的服务器2的IP地址等的转移目的地逻辑 识别信息56、表示数据转移所需时间的转移时间57、表示能否将实现了瘦客 户机(或者向瘦客户机转移途中的)终端3恢复到非痩客户机的切回可否58 (可能的情况下存储为"可",不可能的情况下存储为"不可")以及表示数据 转移的开始时刻的转移开始时刻(年月日时、从执行指示开始的天数和时间等) 59作为一组信息来存储。在终端3的转移管理表36中,根据自身状态的变化, 随时地进行追加、更新。另外,在管理装置1的转移管理表45中,根据转移 管理部44通过网络4从终端3接收的信息或由操作者等进行的操作随时地进 行追加/更新。另外,转移开始时刻59也可以由操作者等指定。
在程序状态54中,具有转移部34没有^C安装在终端3的"安装前"、正 在进行安装的"安装中"、被安装但是没有被执行的"停止中"、被安装并且正 被执行的"执行中,,以及被安装并且正常地完成执行的"执行完成',等状态。 另外,在转移状态55中,具有"转移前"、"转移中"、"中止"、"转移完成"
的状态。在"转移中"中,具有检测网络质量并算出数据的转移时间的"转移
时间算出中"、将存储于终端3的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复制到服务器2的存储装 置的"数据复制中"、删除存储于终端3的存储装置中的数据的"数据删除中" 以及将连接到终端3的存储装置或在终端3上连接的设备无效化的"设备无效 化中"的状态。进一步,在"中止"中具有由于系统中的某种故障而导致数据 转移中止的"故障"、通过将终端恢复到非瘦客户机而中止数据转移的"切回 中"的状态。
图6是管理装置1的转移管理部44的流程图。
转移管理部44首先将转移管理表45或文件等读入主存储器22,状态显 示部442将读入的信息显示到显示装置(步骤61 )。
然后,状态管理部441收集终端3的转移管理表36的信息(步骤62 ), 将收集的信息记录到转移管理表45中(步骤63 )。此时,更新日期时间53也 更新。另外,在步骤62中,在不能够收集到终端3的信息的情况下,判断该 终端3不具有转移部34,使转移管理表45的程序状态54为"安装前"。
然后,状态显示部442将更新后的转移管理表45显示到管理装置1的显 示装置(步骤64)。之后,经过了一定时间后(步骤65)结束,如果没有经过 一定时间,则返回到步骤62。
图7是管理装置1的显示装置的画面例。
状态显示部442依次地显示转移管理表45的信息。信息被追加、删除、 更新时,显示画面上的信息也依次地被追加、删除、更新。
操作者等指定显示画面上的转移管理表45的程序状态54为"安装中"或 者"停止中,,的PC,按下"转移开始,,按钮71。
到"转移开始,,按力組71 ^皮按下时,终端指示部443向终端3发送转移开 始消息(请求用于将终端3从非瘦客户机转移到瘦客户机的处理开始的消息)。 另外,当"切回,,按钮72被按下时,终端指示部443向终端3发送切回消息
(请求用于将实现瘦客户机或者向瘦客户机转移途中的终端3恢复到非瘦客 户机的处理开始的消息)。但是,终端数目管理部4"在连接到服务器2的终 端的数目超过上限时,保留转移开始消息的发送,在等于或者低于上限时发送 转移开始消息。或者,也可以在画面上显示不能够转移的意思,在能够转移后, 进行催促转移开始的显示。
当"状态收集"按钮73被按下时,终端指示部向终端3发送状态信息请
求消息(请求表示终端3的转移部34的执行状态的信息(状态信息)的消息)。 另外,在状态管理部441可随时接收从终端3发送的状态信息的形态的情况下, 也可以不具备"状态收集"按钮。
图8是终端3的转移部34的流程图。
首先,信息获取部344获取本身终端的转移状态(相当于图5中的55) 以及存货信息(步骤801 )。然后,转移部34等待来自管理装置1的消息的到 达(步骤802),在接收到消息时,判定消息的种类(步骤803 )。这里,处理 的消息有状态信息请求消息、转移开始消息、切回消息三种。
在接收到状态信息请求消息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33将在步骤801获取 的信息作为答复消息发送到管理装置1 (步骤804)。这时,由于终端3的转移 状态为向瘦客户机转移之前,所以将表示"转移前"的信息发送到管理装置1。 然后,返回到步骤802。
在接收到转移开始信息的情况下,质量检测部345检测终端3与服务器2 之间的网络质量(步骤805)。此时,信息获取部344向管理装置1发送表示 "转移中(检测中)"的答复消息。另外,转移开始消息中也包含有转移目的 地的服务器2的IP地址、表示从终端3向服务器2复制的数据的存储地点的 信息、表示存储服务器2内的数据的地点的信息、用于复制可在终端3上的 CPU中执行的数据的命令程序、解释程序、脚本程序等。
然后,转移时间算出部346根据在步骤801获取的存储于终端3中的数据 量和在步骤805检测的网络质量的信息,算出将存储于终端3中的数据转移到 服务器2时所需要的转移时间(图5中的57)(步骤806)。然后,判定部347 判定能否转移数据(步骤807 )。
作为判定能否转移数据的方法,有基于算出的转移时间的方法。例如预 先设定好阈值,如果不超过阈值,就转移数据。还有基于时间带的方法。例如 在不进行业务的夜间时间带等规定的时间带转移数据。另外,在不以基于算出 的转移时间的方法进行数据转移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步骤805、 806。
在判定转移数据的情况下,数据发送部340进行数据的转移(步骤808)。
数据发送部340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2,服务器2的CPU将该数据存储到本 身的存储装置。在判定不转移数据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802。
通信控制部33向管理装置1在转移时间算出中时发送表示"转移中(转 移时间算出中)"的消息,在算出转移时间后,如果开始了数据转移,则发送 表示"转移中(数据复制中)"的答复消息,在不进行数据转移时,发送表示 "中止(故障)"的答复消息。
然后,判定部347确认复制的数据与复制源的数据一致,判定是否正常地 完成了复制(步骤809)。在拷贝处理中发生中断、复制后的检查处理中发生 不一致的情况下,视作转移处理中发生了故障,停止转移处理(步骤810)。 通信控制部33向管理装置l发送表示"中止(故障)"的答复消息,结束。
在正常完成数据复制的情况下,存储装置控制部342删除存储于终端3 内的存储装置中的数据,进行用于抑制向存储装置写入数据的写入限制设定 (步骤811)。通信控制部33向管理装置l发送表示"转移中(数据删除中)" 的答复消息。
然后,起动控制部343抑制存储于终端3中的程序的起动(步骤812), 设备控制部341抑制连接到终端3的设备的驱动(步骤813 )。
然后,瘦客户机部349与服务器2进行通信,使终端3作为瘦客户机发挥 功能(步骤814)。具体地讲,使在终端3内运行的OA程序等的利用无效化, 仅将在服务器2内运行的处理的画面信息看起来犹如在终端3中运行那样进行 处理。然后,如果经过一定时间后(步骤822)则结束,如果没有经过一定时 间,则返回到步骤802。
通信控制部33向管理装置1发送表示"转移完成"的消息。通过这样, 完成终端3从非瘦客户机到瘦客户机的转移。然后,返回到步骤802。
在接收到切回消息的情况下,判定部347判定终端3的状态(步骤815 ), 在转移管理表36的转移状态55为"转移完成"时转移到步骤816。而在"转 移中"或者"中止,,时,返回到步骤802,中止转移处理。此时,判定部347 向管理装置l发送表示"转移前"的消息。
然后,判定部347判定终端3能否恢复到转移处理开始前的状态(步骤 816)。具体地讲,判定是否经过了能够切回的期间,在可能的情况下,瘦客户
机部349停止处理(步骤817),在不可能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802。
然后,设备控制部341解除连接到终端3的设备的控制抑制(步骤818 ),
起动控制部343解除程序起动抑制(步骤819),存储装置控制部342解除存
储装置的写入限制(步骤820)。
然后,从服务器2复制数据,检查复制的数据(步骤821),恢复到转移
前的非瘦客户机。此时,通信控制部33向管理装置l发送表示"转移前"的
消息。然后,如果经过了一定时间后(步骤822)则结束,如果没有经过一定
时间,则返回到步骤802。
管理装置1在从终端3每次发送消息时,更新本身的转移管理表45,显
示到显示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网络系统,其分别通过网络连接管理装置、服务器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装置具备从所述终端收集表示该终端状态的状态信息的状态管理部;和根据所述状态管理部收集的状态信息,将用于指示从所述终端到所述服务器的数据转移的转移开始消息发送到该终端的终端指示部,所述终端具备当接收到所述转移开始消息时判定是否转移所述数据的判定部;在判定转移所述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所述服务器的数据发送部;在所述数据发送部完成所述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将所述数据从该终端具备的存储装置删除的存储装置控制部;和删除所述数据后,使该终端作为瘦客户机发挥功能的瘦客户机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还具备检测所述网络的质量的质量检测部;根据所述质量检测部所检测的质量,算出所述数据的转移时间的转移时间算出部,所述判定部才艮据所述转移时间算出部所算出的转移时间,判定是否转移所 述数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艮据时间带判定是否转移所述数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装置还具备管理连接到所述服务器的终端的数目、以及能够连接到所述服务器的上限台数的终端数目管理部,所述终端指示部在所述终端数目管理部所管理的所述终端的数目大于或 者等于所述上限台数的情况下,不发送所述转移开始消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移开始消息包含所述数据的转移开始时刻,所述数据发送部在所述转移开始时刻开始所述凄t据的转移。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指示部发送用于中止所述数据转移的切回消息, 所述数据发送部到接收到所述切回消息时,判定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在没有经过所述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中止所述数据转移。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装置关联对应所述终端的识别符以及与所述终端对应的数据的 转移状态并存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装置具备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关联对应所述识别符以及所述转移状态进行显示。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装置与所述服务器为同 一计算机。
10. —种数据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收集表示终端的状态的状态信息的步骤;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用于指示从所述终端到服务器的数据转移的转移开始消息的步骤;根据所述转移开始消息,判定是否转移所述数据的步骤; 在判定转移所述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所述服务器的步骤; 在完成所述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将所述数据从该终端所具备的存储装置删除的步骤;和在删除所述数据后,使该终端作为瘦客户机发挥功能的步骤。
全文摘要
在对数万台规模的计算机实现瘦客户机的场合,操作者等为对每一台进行操作,会导致成本和劳力的庞大化。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一种分别通过网络连接管理装置、服务器和终端的网络系统。其中,管理装置具备从终端收集表示该终端状态的状态信息的状态管理部;根据状态管理部收集的状态信息,将用于指示从终端到服务器的数据转移的转移开始消息发送到该终端的终端指示部。终端具备当接收到转移开始消息时判定是否转移所述数据的判定部;在判定转移数据的场合,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的数据发送部;在数据发送部完成数据的发送的场合,将数据从该终端具备的存储装置删除的存储装置控制部;删除数据后,使该终端作为瘦客户机发挥功能的瘦客户机部。
文档编号H04L12/24GK101188512SQ20071009158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4日
发明者内田齐士, 小川佑纪雄, 斋藤洋, 木村佑二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