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滑动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5994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及其滑动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利用滑动^t块进 ^f亍双向滑动与定^立的移动电话。
背景技术
图1A和图1B表示已知滑轨式移动电话D所能展现的两种状 态的示意图。已知滑4九式移动电^舌D包4舌第一主才几dl和第二主才几 d2,其中,第一主机dl和第二主机d2以可相互滑移方式进行连接。
图1A所示的第一主机dl和第二主机d2呈现相互迭置的状态, 而图1B所示的第一主才几dl和第二主才几d2呈现局部迭置的一犬态。 换言之,第二主机d2^又能以单一方向相对于第一主机dl进一亍预定 距离的滑动(相对于第一主才几dl的位置不动的情况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进行双向滑动的滑动模块。滑动模块包括第 一元件、第二元件和第三元件。第三元件设置于第一元件与第二元 件之间,并且第三元件可在第一参考位置与第二参考位置之间转 动。当第三元件处于第一参考位置时,第二元件可被定位于第一预 定位置,并且当第三元件处于第二参考位置时,第二元件可净皮定位 于第二预定位置;当第二元件自第 一预定位置沿第 一 方向进4亍移动 时,第二元件带动第三元件自第 一参考位置转向于第二参考位置,
并且当第二元件自第二预定位置沿第二方向进行移动时,第二元件 带动第三元件自第二参考位置转向于第一参考位置。
第三元件枢接于第 一元件。
第二元件包括结合部。第三元件包括定^[立本体、第一定位区和 第二定位区。当第三元件处于第一参考位置时,第二元件的结合部 接触于第三元件的第 一定位区,如此可将第二元件定^立于第 一预定 位置,当第二元件自第二预定位置朝第二方向进行移动时,第二元 件的结合部接触于第三元件的第二定位区,以带动第三元件自第二 参考位置转向于第 一参考位置。第三元件的第 一定位区与第二定位 区具有V状外形。
滑动模块还包括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设置于第一元件与第二 元件之间。弹性装置为扭力弹簧。第二元件还可相对于第一元件而 —皮定位于第三预定位置,其中,第二元件处于第三预定位置与第二 元件处于第一预定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相反于第二元件处 于第二预定位置与第二元件处于第 一预定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 系。
第三元件在第一参考位置与第二参考位置之间具有平衡位置。 当第二元件处于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位置之间时,弹性装置提
供给第二元件朝向第 一 方向移动所需的力;当第三元件处于平#f位 置与第 一参考位置之间时,弹性装置提供给第二元件朝向第 一预定
位置移动所需的力。
滑动模块还包括回复装置,回复装置设置于第一元件与第三元 件之间,回复装置使得第三元件在第一参考位置与第二参考位置之
间具有平4軒位置;当第三元件处于平衡位置与第一参考位置之间
时,回复装置提供第三元件朝向第一参考位置进行转动所需的力;
当第三元件处于平衡位置与第二参考位置之间时,回复装置提供第 三元件朝向第二参考位置进行转动所需的力。回复装置可为拉伸弹 簧。第一方向不同于或相反于第二方向。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第一主机、 第二主机以及滑动才莫块。滑动才莫块设置于第 一主才凡与第二主才几之 间。滑动模块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以及第三元件。第一元件设 置于第一主机。第二元件设置于第二主机。第三元件设置于第一元 件与第二元件之间,并且第三元件可在第一参考位置与第二参考位 置之间转动。当第三元件处于第一参考位置时,第二主机受第二元 件的带动而定位于第一预定位置,并且当第三元件处于第二参考位 置时,第二主机受第二元件的带动而定位于第二预定位置;当第二 元件自第 一预定位置沿第 一 方向进行移动时,第二元件带动第三元 件自第 一参考位置转向于第二参考位置,并且当第二元件自第二预
定位置沿第二方向进行移动时,第二元件带动第三元件自第二参考 位置转向于第一参考位置。
电子装置为移动电话。


图1A表示已知滑轨式移动电话的示意图1B表示图1A的已知滑轨式移动电话在另一状态下的示意
图2A表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示意图2B表示本发明电子装置在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2C表示本发明电子装置在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3表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示意图4A表示本发明滑动模块的组合立体图4B表示根据图4A的滑动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其中,滑动 模块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第三元件、弹性装置以及回复装置;
图4C表示才艮据图4B中的第三元件的》文大立体图4D表示根据图4B中的第三元件与回复装置共同设置于第 一元件的组合立体图5A表示相对于图2A中的本发明电子装置的示意图5B表示相对于图2B中的本发明电子装置的示意图5C表示相对于图2C中的本发明电子装置的示意图6A表示对应于图5A的电子装置中的滑动模块所处状态的 平面图6B表示对应于图5B的电子装置中的滑动模块所处状态的平 面图6C表示对应于图5C的电子装置中的滑动模块所处状态的平 面图7A表示沿图6B的线(cO-cO)对滑动模块进行局部剖切的示意
图7B表示相对于图7A中的滑动模块的第一元件的位置不动 的情况下,第二元件沿第 一 方向(N 1)进4亍移动的瞬间状态图7C表示相对于图7A中的滑动模块的第一元件的位置不动 的情况下,第二元件朝第 一方向(Nl)移动时的另 一状态图8B表示滑动才莫块的第一元件的位置不动的情况下,第二元 件沿第二方向(N2)进行移动的瞬间状态图8C表示滑动模块的第一元件的位置不动的情况下,第二元 件朝第二方向(N2)移动时的另一状态图;以及
图9表示滑动沖莫块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2A、图2B和图2C表示本发明电子装置E在三种不同状态 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E为移动电话。
电子装置E包括第一主机B1、第二主机B2和滑动模块M(如 图5A、图5B和图5C的虚线所示)。第一主机B1包括第一基底b01。 第二主机B2包括第二基底b02。滑动模块M设置于第一主机Bl 与第二主机B2之间,第一主机B1、第二主机B2可利用滑动才莫块 M而达到相互间的移动。在此是相对于第一主机B1的位置不动的 情况下,在图2A中所示的第二主才几B2相对于第一主才几B1而滑移 至下缘位置,在图2B中所示的第二主机B2相对于第一主机B1而 滑移至中间(相互重迭)位置,在图2C中所示的第二主才几B2相对于 第一主才几B1而滑移至上缘位置。
图3表示图2B中的电子装置E的第一主才几B1与第二主才几B2 处于重迭4立置时的示意图,其中,第一主才几B1的第一基底b01、 第二主才几B2的第二基底b02以虚线表示,滑动才莫块M以实线表示。
图4A表示滑动才莫块M的组合立体图,图4B表示冲艮据图4A 的滑动才莫块M的分解立体图。图4C表示才艮据图4B中的第三元件 3的》文大立体图。
滑动模块M为可双向滑动的结构。滑动^^莫块M包括第一元件 1、第二元件2、第三元件3、弹性装置4以及回复装置5。第一元 件1 ,没置于第一主才几Bl的第一基底b01。第二元件2 i殳置于第二 主机B2的第二基底b02。第三元件3设置于第一元件1与第二元 件2之间。弹性装置4i殳置于第一元件l与第二元件2之间,而回 复装置5设置于第 一元件1与第三元件3之间。
第一元件1为近似矩形一反件。第一元件1包4*第一表面101、 第二表面102、两第一侧边部103、开孑L 10、定位孑L 100、两轴座 11以及第一连4妾部12。第一表面101与第二表面102为第一元件1 的两相对表面。两第一侧边部103为邻4妄于第一表面101与第二表 面102的两导4九。开孔10为贯穿第一表面101与第二表面102的T 型孔,定位孔100为贯穿第一表面101与第二表面102的圆孔,其 中,定位孑L 100邻接于开孑L 10的一侧。两轴座11邻才妄于开孔10 且处于第一表面101之上,各轴座11具有轴3L 110。第一连4妄部12 包括两凸柱121,两凸柱121以相互间隔方式i殳置于第一表面101 之上。
第二元件2为近似矩形板件。第二元件2包括结合部200、第 一表面201、第二表面202、两第二侧边部203以及第二连接部22。 结合部200为邻接于第一表面201与第二表面202的L形钩部。第 一表面201与第二表面202为第二元件2的两相对表面。两第二侧 边部203为邻接于第一表面201与第二表面202的两导座。第二连 接部22包括两凸柱221,该两凸柱221以相互间隔方式设置于第一 表面201之上。
当第一元件1与第二元件2进行组装时,第二元件2的两第二 侧边部203分别配合于第 一元件1的两第 一侧边部103,第 一元件 1与第二元件2之间可产生相互的滑移运动,并且第二元件2的结 合部200可通过第一元件1的开孔10。
第三元件3包4舌两第一轴部301a、第二轴部302a与两止挡单 元31。两第一轴部301a共同沿第一轴心al-al的方式而分别i殳置 于两止挡单元31之上,并且第二轴部302a沿第二轴心a2-a2而i殳 置于两止挡单元31之间,第一轴心al-al基本上平4亍于第二轴心 a2-a2。第二轴部302a包括环形凹部3020。
如图4C所示,止挡单元31包括定位本体300、第一定位区301、 第二定^f立区302、第一止挡区sl以及第二止挡区s2。定位本体300 为具有近似鱼形状断面的柱状结构(如图7A和图7B所示)。第一定 位区301与第二定位区302相互邻4妄,第一止挡区sl与第二止挡区 s2相互邻4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区301与第二定位区302为 形成于定位本体300的两相邻平面,并且在第一定位区301与第二 定位区302之间具有V状外形。第一止挡区sl与第二止挡区s2为 凸出于定位本体300的两凸块,并且在第一止挡区sl与第二止挡区 s2之间具有V状外形。第三元件3的两第 一轴部301a的两端部3010 分别凸出于定位本体300的两侧边。
如图4B所示,在实施例中,弹性装置4包括两扭力弹簧41, 在各4丑力弹簧41的两末端上分别具有钩部411、 412,而回复装置 5为拉伸弹簧。当第一元件1与第二元件2之间进行组装时,两扭 力弹簧41的两钩部411、 412分别定位于第一连4妄部12的两凸柱 121,这才羊以达到第一元件1与第二元件2之间的连结。
图4D表示第三元件3与回复装置5共同设置于第一元件1之 上的组合立体图。
由图4C和图4D可知,当第三元件3枢接于第一元件1时, 第三元件3容纳于开孔10之中且第三元件3的两第一轴部301a分 别配合于轴座11的轴孑L 110,并且回复装置5的两端部511、 512 分别定位于第一元件1的定位孔100、第二轴部302a的环形凹部 3020之上。经组合后的第一元件1与第三元件3可利用回复装置5 而定位在图4D所示的初始状态。在回复装置5的作用下,在转动 过程中的第三元件3具有回复至初始状态的倾向。
图5A、图5B和图5C分别表示本发明电子装置E对应于图2A、 图2B和图2C的三种不同状态下的示意图,其中,长、短虚线分别 表示第一元件l、第二元件2所在的相对位置。图6A、图6B和图 6C分別表示对应于图5A、图5B和图5C的电子装置中的滑动模块 M所处状态的平面图。
图7A表示沿图6B的线c0-c0对滑动才莫块M进4亍局部剖切的 示意图。图7B表示相对于图7A中的滑动模块M的第一元件1的 位置不动的情况下,第二元件2沿第一方向Nl进4亍移动的瞬间状 态图。图7C表示相对于图7A中的滑动模块M的第一元件1的位 置不动的情况下,第二元件2朝第一方向N1移动时的另一状态图。
枢接于第一元件1的第三元件3可在第一参考位置rl(图7A) 与第二参考位置r2(图7C)之间进行局部性转动或摆动。
如图7A所示,在回复装置5的拉伸作用下,当第三元件3处 于第一参考位置rl(亦即,止挡单元31的第一止挡区sl 4氐触于第一 元件l)且第二元件2的结合部200接触于第三元件3的第一定位区 301时,第二元件2被定位于第一预定位置pl。此时,回复装置5 的两端部511、 512所连4妄的两位置(定位孑L 100、环形凹部3020) 与第一轴部301a的第一轴心al-al之间基本上不共面。
如图7B所示,当利用作用力fl对图7A中的第二元件2沿第 一方向Nl进行移动时,由于第三元件3受第二元件2的推动与回 复装置5的拉伸作用,因而使得第三元件3的第一止挡区sl分离于 第一元件1且第三元件3沿着一方向wl进行转动。当转动中的第 三元件3使得回复装置5的两端部511、 512所连接的两位置(定位 孑L 100、环形凹部3020)与第一轴部301a的第一轴心al-al之间基 本上处于同一平面时,此时可定义第三元件3处于一平^f位置r0, 此平4軒位置r0处于第一参考位置rl与第二参考位置r2之间。
如图7C所示,当转动中的第三元件3通过图7B所示的平tH立 置r0而处于第二参考位置r2(亦即,止挡单元31的第二止挡区s2 抵触于第一元件l)时,第三元件3便停止转动,并且第二元件2被 定^f立于第二预定^f立置p2。此时,回复装置5的两端部511、 512所 连接的两位置(定位孔100、环形凹部3020)与第一轴部301a的第一 轴心al-al之间基本上不共面。
图8B表示滑动模块M的第一元件1的位置不动的情况下,第 二元件2沿第二方向N2进行移动的瞬间状态图,其中,第二方向 N2不同于且相反于第一方向Nl。图8C表示滑动才莫块M的第一元 件1的位置不动的情况下,第二元件2朝第二方向N2移动时的另 一状态图。
如图8B所示,当利用一作用力f2对第二元件2沿第二方向 N2进行移动时,由于第三元件3受第二元件2的推动与回复装置5 的拉伸作用,因而使得第三元件3的第二止挡区s2分离于第一元件 1且第三元件3沿一方向w2进行转动。当转动中的第三元件3使 得回复装置5的两端部511、 512所连接的两位置(定位孔100、环 形凹部3020)与第一轴部301a的第一轴心al-al之间基本上处于同 一平面时,此时第三元4牛3处于平衡4立置r0。
如图8C所示,当转动中的第三元件3通过图8B所示的平4軒位 置rO而处于第一参考位置rl(亦即,止挡单元31的第一止挡区sl 抵触于第一元件l)时,第三元件3便停止转动,并且第二元件2继 续移动,进而被定位于第三预定位置p3。同时参照图6C,弹性装 置4可提供第二元件沿该第二方向N2的力,以定^立于第三预定^f立 置p3。此时,回复装置5的两端部511、 512所连接的两位置(定位 孑L 100、环形凹部3020)与第一轴部301a的第一轴心al-al之间基 本上不共面。
由此可知,第二元件2处于第三预定位置p3与第二元件2处 于第一预定位置pl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相反于第二元件2处于 第二预定位置p2与第二元件2处于第一预定位置pl之间的相对位 置关系。
当第三元件3处于平tf位置r0与第一参考位置rl之间时,回 复装置5驱动第三元件3转动朝向于第一参考位置rl,亦即,回复 装置5提供第三元件3朝向第一参考位置rl进行转动所需的力。另 外,当第三元件3处于平tf位置r0与第二参考位置r2之间时,回 复装置5驱动第三元件3转动朝向于第二参考位置r2,亦即,回复 装置5提供第三元件3朝向第二参考位置r2进行转动所需的力。
另外,当第二元件2处于第一预定位置pl与第二预定位置p2 之间时,弹性装置4驱动第二元件2沿第一方向Nl进行移动;当 第三元件3处于平衡位置r0与第一参考位置rl之间时,弹性装置 4驱动第二元件2朝第一预定位置pl进4亍移动;当第三元件3处于 平4軒位置r0与第二参考位置r2之间时,弹性装置4驱动第二元件 2朝第二预定位置p2进行移动。
图9表示滑动才莫块M,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滑动才莫块M,与 滑动模块M不同之处在于滑动模块M,的第三元件3,不具有第三元件3的第一止挡区sl与第二止挡区s2,并且滑动才莫块M,利用一 双稳态定位装置5,代替滑动^^莫块M的回复装置5和第 一止挡区sl 、 第二止挡区s2,此双稳态定位装置5,沿着第三元件3,的两第一轴部 301a进行设置。该类双稳态定位装置已有很多的现有设计,如美国 专利5,640,690中就介绍了一种应用于移动电话翻盖机构中的轴向 设置的双稳态定位结构,本文中就不再赘述。
因此,电子装置E可经由滑动才莫块M而达到双向滑动与定位。
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 明,本领域的普通4支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 下,可以进行更改与》务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随后所附 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为准。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第一元件
100 定位孑L
102 第二表面
11 轴座
12~第一连4妄部
2 第二元件
201 第一表面
203 第二侧边部
221 凸柱
300 定位本体
301a 第一轴部
3020~环形凹部
31 止挡单元
41 4iL力弹簧
5 回复装置
511、 512 端部
10 开孑L
101 第一表面
103 第一侧边部
110 轴孑L
121 凸柱
200 结合部
202 第二表面
22 第二连接部
3、 3, 第三元件
301 第一定位区
302 第二定位区
302a 第二轴部
4~弹性装置
411、 412~钩部
5' 双稳态定位装置
al-al 第一轴心
a2-a2 第二轴心
b02 第二基底
B2 第二主机
E 电子装置
M、 M, 滑动才莫块
N2 第二方向
p2 第二预定位置
rO 平衡位置
r2 第二参考位置
s2 第二止挡区
b01 第一基底
Bl 第一主枳i
cO-cO 线段
fl、 f2 力量
Nl 第一方向
pl 第一预定4立置
p3 第三预定位置 d 第一参考位置
sl 第一止挡区 wl 、 w2 方向。
权利要求
1. 一种滑动模块,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以及第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之间,所述第三元件可在第一参考位置与第二参考位置之间转动,其中,当所述第三元件处于所述第一参考位置时,所述第二元件可被定位于第一预定位置,并且当所述第三元件处于所述第二参考位置时,所述第二元件可被定位于第二预定位置;当所述第二元件自所述第一预定位置沿第一方向进行移动时,所述第二元件带动所述第三元件自所述第一参考位置转向于所述第二参考位置,并且当所述第二元件自所述第二预定位置沿第二方向进行移动时,所述第二元件带动所述第三元件自所述第二参考位置转向于所述第一参考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模块,其中,所述第三元件枢接于 所述第一元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元件包括结 合部,所述第三元件包括定位本体、第 一定位区和第二定位区, 其中,当所述第三元件处于所述第一参考位置时,所述第二元 4牛的所述结合部4妻触于所述第三元件的所述第一定〗立区,如此 可将所述第二元件定位于所述第一预定位置,当所述第二元件 自所述第二预定位置朝所述第二方向进行移动时,所述第二元 件的所述结合部接触于所述第三元件的所述第二定位区,以带 动所述第三元件自所述第二参考位置转向于所述第一参考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模块,其中,所述第三元件的所述 第一定位区与所述第二定位区具有V状外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模块,还包括弹性装置,所述弹性 装置设置于所述第 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动模块,其中,所述弹性装置包括扭 力弹簧。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模块,还包括弹性装置,其中,所 述弹性装置i殳置于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之间,当所述 第二元件处于所述第一预定位置与所述第二预定位置之间时, 所述弹性装置驱动所述第二元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进行移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动模块,其中,所述弹性装置包括扭 力弹簧。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元件还可相 对于所述第一元件而一皮定位于第三预定位置,其中,所述第二 元件处于所述第三预定位置与所述第二元件处于所述第一预 定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相反于所述第二元件处于所述 第二预定位置与所述第二元件处于所述第 一预定位置之间的 相对位置关系。
10.—种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主机; 第二主才几;以及滑动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机与所述第二主机之间, 所述滑动模块包括第一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机; 第二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主才几;以及第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之间, 所述第三元件可在第 一参考位置与第二参考位置之间转动,其 中,当所述第三元件处于所述第一参考位置时,所述第二主机 受所述第二元件的带动而定位于第 一预定位置,并且当所述第 三元件处于所述第二参考位置时,所述第二主机受所述第二元 件的带动而定位于第二预定位置;当所述第二元件自所述第 一 预定位置沿第 一 方向进行移 动时,所述第二元件带动所述第三元件自所述第一参考位置转 向于所述第二参考位置,并且当所述第二元件自所述第二预定 位置沿第二方向进行移动时,所述第二元件带动所述第三元件 自所述第二参考位置转向于所述第 一参考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滑动模块。该滑动模块,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以及第三元件。第三元件设置于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第三元件可于第一参考位置与第二参考位置之间转动,其中,当第三元件处于第一参考位置时,第二元件可被定位于第一预定位置,并且当第三元件处于第二参考位置时,第二元件可被定位于第二预定位置。当第二元件自第一预定位置沿第一方向进行移动时,第二元件带动第三元件自第一参考位置转向于第二参考位置,并且当第二元件自第二预定位置沿第二方向进行移动时,第二元件带动第三元件自第二参考位置转向于第一参考位置。该电子装置包括第一主机、第二主机以及滑动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机与所述第二主机之间。
文档编号H04M1/02GK101378415SQ20071014256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9日
发明者俊 叶 申请人: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