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无线通信身份识别方法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6430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近距离无线通信身份识别方法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源端与目的端之间的近 距离无线通信身份识别方法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应用的普及,除了通过其实现电话呼叫以外,移动终端的 其他应用功能也越来越多。其中的 一种应用是在近距离无线通信中进行身份 识别,如以移动终端代替家庭或公司的门禁卡,以移动终端代替汽车电子钥 匙等。
现有技术中,通过移动终端实现近距离无线通信中身份识别的流程如图
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移动终端接近上述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目的端。
步骤12、移动终端中的身份识别源端被上述目的端激活。这里,移动
终端中的身份识别源端可以是无线射频识别(RFID)模块或近距离通信 (NFC)模块等,作为上述门禁卡或汽车电子钥匙等;则对应的目的端对应
为作为门禁系统或汽车电子锁的RFID接收器或NFC接收器等。
步骤13、移动终端中的身份识别源端与目的端通信,进行身份识别。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具有近距离无线通信身份识别功能的移动终端进行
身份识别时的安全性较低, 一旦其丢失,拾取者就可以使用该移动终端的上
述身份识别功能,进入原移动终端持有人的家里、公司或启动原移动终端持
有人的汽车等,造成原移动终端持有人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源端与目的端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身份识别方法
5和移动终端,能够提高身份识别的安全性。
基于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源端与目的端近距离无线通信中的身份识
别包括
预先设置与所述身份识别相关的安全信息;
所述源端或所述目的端被激活后,获取所述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并在 根据所述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后,停止进行身份识别。
所述源端可以设置在能够进行呼叫的移动终端上;
则所述预先设置与所述身份识别相关的安全信息包括预先根据用户的 输入,在所述移动终端中或所述目的端中设置所述身份识别对应的安全号 码;
则所述源端或所述目的端被激活后,获取所述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包 括所述源端被激活后,所述移动终端获取设置在自身中的所述安全号码, 或通过所述源端获取设置在目的端中的所述安全号码;
而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为所述移动终端 判断本机号码与所述获取的安全号码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确定出当前用
户非法。
所述本机号码可以存储在用户识别模块中;则所述源端被激活后,该方 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若失效,则停止进行所 述身份识别;否则,执行所述获取预先设置的安全号码的步骤。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本机号码与所述获取的安全号码是否一致后,若判断 出本机号码与所述获取的安全号码一致,则所述源端可以与所述目的端通
信,进行身份识别。
所述本机号码可以存储在用户识别模块中;则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本机号 码与所述获取的安全号码是否一致后,若判断出本机号码与所述获取的安全 号码一致,则可以判断所述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若失效,则停止进行身 份识别;否则,若没有失效,则所述源端与所述目的端通信,进行身份识别。所述源端可以设置在能够进行呼叫的移动终端上;
则所述预先设置与所述身份识别相关的安全信息包括预先在网络侧设 置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本机号码的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的信息;
则所述源端或所述目的端被激活后,获取所述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包 括所述源端被激活后,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通信,获取所述设置在网络 侧的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的信息;
而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为所述移动终端 判断所述获取的信息是否为已失效,若是,则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获取的信息是否为已失效后,若确定出不是已失 效,则所述源端可以与所述目的端通信,进行身份识别。
所述源端被激活可以为所述移动终端接近所述目的端后,所述移动终 端中的源端被激活;
则停止进行所述身份识别为所述移动终端关闭所述被激活的源端。
所述用户识别4莫块可以为用户识别(SIM)卡。
所述源端可以为RFID模块或NFC模块。
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为手^L。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
安全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设置的与身份识别相关的安全信息; 安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的安全信息确定当前用户是否非法,
并在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后,控制身份识别源端停止进行身份识别;
身份识别源端,用于在被对应的身份识别目的端激活后,与该目的端通
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身份识别,并根据所述安全控制模块的控制停止进行
所述身份识别。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中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移 动终端的本^ii号码;
则所述安全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安全信息包括从网络侧获取所述用户 识别模块是否失效的信息,和/或,获取在所述移动终端中预先根据用户输入设置的身份识别对应的安全号码;
所述安全控制模块在所述设置的安全号码与所述本机号码不一致时,确 定出当前用户非法,控制身份识别源端停止进行身份识别;和/或,在所述 获取的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的信息为已失效时,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控 制身份识别源端停止进行身份识别。
所述用户识别模块可以为SIM卡。
所述身份识别源端可以为RFID模块或NFC模块。
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为手^/L。
经由上述可知,本发明源端与目的端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身份识别方 法和移动终端中,预先设置与所述身份识别相关的安全信息,在根据所述预 先设置的安全信息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后,停止进行身份识别,从而提高了 身份识别的安全性,减小了移动终端丟失后可能给原持有者造成的损失;
此外,在上述源端设置在移动终端中时,本发明通过结合移动终端中存储 本机号码的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以及用户识别模块中的号码是否与用户设 置的号码一致的判断,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移动终端进行身份识别时的安全性。


图1为现有技术中通过移动终端实现近距离无线通信中身份识别的流 程图2为本发明源端与目的端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身份识别方法第一 实施例的流程图3为本发明源端与目的端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身份识别方法第二 实施例的流程图4为本发明源端与目的端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身份识别方法第三 实施例的流程图5为本发明源端与目的端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身份识别方法第四 实施例的流程图;图6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 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源端与目的端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身份识别方法中,预先设置 与所述身份识别相关的安全信息;在源端或目的端被激活后,获取所述预先 设置的安全信息,并在根据所述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 后,停止进行身份识别。
上述身份识别相关的安全信息可以设置在源端侧,也可以设置在目的端 侧。获取上述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并进行当前用户是否非法判断的,可以 是在源端一侧进行,也可以在目的端一侧进行。若设置的安全信息与执行判 断的不是同一侧,则执行判断的一侧通过源端与目的端之间的通信,获取在 另一侧设置的安全信息。
上述源端或目的端可以设置在能够进行电话呼叫的移动终端,如手才几 中,则可以由移动终端获取上述身份识别的安全信息,并进行上述用户是否 非法的判断,以下以这种情况为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 一 步说明。
本发明源端与目的端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身份识别方法的第 一 实施 例中,为防止移动终端丢失后,拾取者使用该移动终端的身份识别功能,预 先在移动终端中设置身份识别对应的安全号码,此后,如图2所示,身份识 别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移动终端接近目的端。
步骤22、移动终端中的身份识别功能被激活。
这里,在移动终端中,包括进行身份识别的身份识别源端,则对应的目 的端为该身份识别源端对应的接收装置。这些目的端检测到对应的身份识别 源端接近后,通过无线信号激活身份识别源端,使身份识别源端上电启动,
9从而激活移动终端的身份识别功能。
这里,移动终端中的身份识别源端可以是RFID模块或NFC模块等, 具体可以应用为公司门禁卡、汽车电子钥匙、电子门钥匙、电话卡等,则对 应的目的端对应为RFID接收器或NFC接收器等,具体可以应用为公司门禁 装置、汽车电子车锁、门锁、卡式电话机等。
步骤23、移动终端判断本机电话号码与上述预先设置的安全号码是否 一致,若一致,则执行步骤24;否则,执行步骤25。以下将上述本机电话 号码简称为本机号码。
移动终端中的本机号码,是移动终端在与无线通信网络侧通信的过程 中,用来标识使用移动终端用户的身份的,该本机号码可以存储在用户识别 模块中,如运营商提供给用户的SIM卡中。
步骤24、与身份识别的目的端通信,进行身份识别。这里,具体由移 动终端中的身份识别源端与目的端进行通信,进行身份识别。
步骤25、停止进行身份识别。本步骤中,具体可以是关闭终端中被激 活的身份识别源端,使其停止与目的端之间的通信,从而停止进行身份识别。
在身份识别被停止后,移动终端的当前持有者就无法再通过移动终端实 现开启电子门锁、电子车锁、通过门禁等,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保护了原移动终端持有人的利益。
由于在移动终端丢失后,原持有人都可以向运营商进行电话号码的挂 失,从而使原存储用户号码的用户识别模块失效,所以在本发明身份识别方 法的第二实施例中,通过对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的判断,来确定是否可以 通过移动终端完成身份识别。
本发明身份识别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

步骤31、移动终端接近目的端。
步骤32、移动终端中的身份识别功能被激活。
这两个步骤的具体实现在上一实施例中都已有详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同样地,下述各个身份识别方法实施例中的这两个步骤都不再详细说明。
步骤33、判断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若失效,执行步骤34;否则, 执行步骤35。
由于终端中的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的信息由运营商设置在网络侧,则 本步骤中,终端与网络侧交互,获取用户识别模块,如SIM卡,是否失效 的信息。
步骤34、停止进行身份识别。本步骤中,具体可以是关闭终端中被激 活的身份识别源端,使其停止与目的端之间的通信,从而停止进行身份识别。
在身份识别被停止后,移动终端的当前持有者就无法再通过移动终端实 现开启电子门锁、电子车锁、通过门禁等,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保护了原移动终端持有人的利益。
步骤35、与身份识别的目的端通信,进行身份识别。这里,具体由移 动终端中的身份识别源端与目的端进行通信,进行身份识别。
为了进一步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在身份识别方法的第三和第四实施 例中,结合上述两个实施例,对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和上述号码是否一致 均进行判断,从而进一步提高移动终端进行身份识别的安全性。
本发明身份识别方法的第三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持有人预先在移动终端 中设置进行身份识别对应的安全号码。此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如 下步骤
步骤41、移动终端接近目的端。
步骤42、移动终端中的身份识别功能被激活。
步骤43、判断移动终端中的用户识别模块,如SIM卡,是否失效,若 失效,执行步骤44;否则,执行步骤45。 步骤44、停止进行身份识别。
步骤45、判断移动终端的用户识别模块中的本机号码,与上述预先设
置的安全号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转而执行步骤44;否则,执行步骤46。
步骤46、与身份识别的目的端通信,进行身份识别。本发明身份识别方法的第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持有人预先在移动终端
中设置进行身份识别对应的安全号码。此后,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如 下步骤
步骤51、移动终端接近目的端。
步骤52、移动终端中的身份识别功能被激活。
步骤53、移动终端判断用户识别模块中的本机号码与上述预先设置的 安全号码是否一致,若一致,执行步骤55;否则,执行步骤54。 步骤54、停止进行身份识别。
步骤55、判断SIM卡是否失效,若失效,则转而执行步骤54;否则, 执行步骤56。
步骤56、与身份识别的目的端通信,进行身份识别。
以上对本发明身份识别方法对四个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下面再 对本发明移动终端的四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移动终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安全信息获取模 块、安全控制模块和身份识别源端。其中
安全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设置的与所述身份识别相关的安全信息。
安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的安全信息确定当前用户是否非法,并 在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后,控制身份识别源端停止进行身份识别。
身份识别源端用于在该源端被激活后,与身份识别的目的端进行近距离 无线通信,进行身份识别,并根据所述安全控制模块的控制停止进行所述身 份识别。
本发明移动终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如图7所示,用户识别模块、安全信 息获取模块、安全控制模块和身份识别源端。其中 用户识别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移动终端的本机号码。
安全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网络侧获取上述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的信
自安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安全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用户识别模块是 否失效的信息,确定出用户识别模块已失效后,控制身份识别源端停止进行 身份识别。
身份识别源端用于在被对应的身份识别目的端激活后,与该目的端通过 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身份识别,并根据所述安全控制模块的控制停止进行 所述身^P分识别。
本发明移动终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相同,但各模块的功能
以及各模块之间的信号交互如下
用户识别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移动终端的本机号码。
安全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中,预先根据用户输入设置的 身份识别对应的安全号码。
安全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设置的安全号码与所述本机号码是否一致, 若不一致,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控制身份识别源端停止进行身份识别。
身份识别源端用于在自身被对应的身份识别目的端激活后,与该目的端 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身份识别,并根据所述安全控制模块的控制停止 进行所述身份识别。
本发明移动终端第四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相同,但各模块的功能 以及各模块之间的信号交互如下
用户识别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移动终端的本机号码。
安全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网络侧获取所述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的信 息,以及获取在所述移动终端中预先根据用户输入设置的身份识别对应的安 全号码。
安全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设置的安全号码与所述本机号码不一致时,确 定出当前用户非法,控制身份识别源端停止进行身份识别;以及,在根据所 述获取的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的信息为已失效时,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 控制身份识别源端停止进行身份识别。
身份识别源端用于在自身被对应的身份识别目的端激活后,与该目的端
13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身份识别,并根据所述安全控制模块的控制停止 进行所述身份识别。
上述各移动终端实施例中,身份识别源端可以为RFID模块或NFC模 块,用户识别模块可以为SIM卡。另外,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具体 可以为手才几。
以上是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对本发明的 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以适应具体情况的具体需要。因此可以理解,根据本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只是起示范作用,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源端与目的端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预先设置与所述身份识别相关的安全信息;所述源端或所述目的端被激活后,获取所述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并在根据所述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后,停止进行身份识别。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端设置在能够进 行呼叫的移动终端上;所述预先设置与所述身份识别相关的安全信息包括预先根据用户的输 入,在所述移动终端中或所述目的端中设置所述身份识别对应的安全号码;所述源端或所述目的端被激活后,获取所述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包括 所述源端被激活后,所述移动终端获取设置在自身中的所述安全号码,或通 过所述源端获取设置在目的端中的所述安全号码;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为所述移动终端判 断本机号码与所述获取的安全号码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确定出当前用户 非法。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机号码存储在用 户识别模块中;则所述源端被激活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若失效,则停止进行所 述身份识别;否则,执行所述获取预先设置的安全号码的步骤。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本机 号码与所述获取的安全号码是否一致后,若判断出本机号码与所述获取的安 全号码一致,则所述源端与所述目的端通信,进行身份识别。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机号码存储在用 户识别模块中;则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本机号码与所述获取的安全号码是否一 致后,若判断出本机号码与所述获取的安全号码一致,则判断所述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若失效,则停止进行身份识别;否则,若没有失效,则所述源端与所述目的端通信,进行身份识别。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端设置在能够进 行呼叫的移动终端上;所述预先设置与所述身份识别相关的安全信息包括预先在网络侧设置 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本机号码的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的信息;所述源端或所述目的端被激活后,获取所述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包括 所述源端被激活后,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通信,获取所述设置在网络侧的 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的信息;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为所述移动终端判 断所述获取的信息是否为已失效,若是,则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 获取的信息是否为已失效后,若确定出不是已失效,则所述源端与所述目的 端通信,进行身份识别。
8、 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端被 激活为所述移动终端接近所述目的端后,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源端被激活;则停止进行所述身份识别为所述移动终端关闭所述被激活的源端。
9、 根据权利要求3、 5、 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识 别模块为用户识别SIM卡。
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端为无线射频识别RFID模块或近距离通信NFC模块。
12、 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移动终端包括 安全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设置的与身份识别相关的安全信息; 安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的安全信息确定当前用户是否非法,并在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后,控制身份识别源端停止进行身份识别;身份识别源端,用于在被对应的身份识别目的端激活后,与该目的端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身份识别,并根据所述安全控制模块的控制停止进行 所述身份识别。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移动终端中进 一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移动终端的本机号码;则所述安全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安全信息包括从网络侧获取所述用户 识别模块是否失效的信息,和/或,获取在所述移动终端中预先根据用户输 入设置的身份识别对应的安全号码;所述安全控制模块在所述设置的安全号码与所述本机号码不一致时,确 定出当前用户非法,控制身份识别源端停止进行身份识别;和/或,在所述 获取的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的信息为已失效时,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控 制身份识别源端停止进行身份识别。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识别模 块为SIM卡。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源 端为无线射频识别RFID模块或近距离通信NFC模块。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 手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源端与目的端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身份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预先设置与所述身份识别相关的安全信息;所述源端或所述目的端被激活后,获取所述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并在根据所述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后,停止进行身份识别。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本发明中,通过预先设置与所述身份识别相关的安全信息,在根据所述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后,停止进行身份识别,提高了进行身份识别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H04L9/32GK101453326SQ20071017199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6日
发明者何代水, 洪智忠, 郑文义 申请人: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