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使用控制值以控制通信处理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7665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使用控制值以控制通信处理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各种实施例针对于用于通信的方法和设备,目.更明确地说,针对于与使用控制值以 控制通信处理相关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除接入终端以外还经常包括多个接入点(AP)禾W或其它网络元件, 例如移动装置或其它端节点装置。在许多情况下,接入终端通常经由无线通信链路与接 入点通信,而网络中的其它元件(例如,AP)通常经由非空中链路(例如,光纤、电缆 或电线链路)彼此通信。
随着接入终端(AT)在系统中移动和/或随着空中链路条件改变,接入终端可松开 或终止与AP的连接且可建立和/或维持与另一 AP的连接。因此,原先与AT具有空中 链路连接的AP可在其具有待传送至其不再具有连接的AT的未经传递的包的情形下结 束。
AP经常使IP包和/或其它较高阶层包在经由空中链路传输之前经受分割。RLP (无 线电链路协议)处理可用以执行此功能和/或用以产生标头,所述标头可用于自(例如) 经由空中链路传送的较小MAC包重构较高阶层包。不同的接入节点可稍微不同地实施 (例如)分割功能。因此,在许多实施例中,可能重要的是,接收RLP包的AT能够首 先识别原先负责产生所述RLP包的AP,使得所述包可由相应RLP模块和(在分割的情 况下)自其重构的较高阶层包来处理。
应了解,需要支持在作为AT远程的AP与正服务所述AT并同所述AT具有可用以传递包的有效空中链路连接的AP之间传送包的方法和/或设备。还需要可用以传送充分 控制信息以允许AT将适当处理(例如,RLP处理)应用于经由空中链路接收的包的方 法和/或设备。

发明内容
一些特征针对于可用以使包在远程接入点与服务接入点之间穿隧以供传递至接入 终端(AT)的方法和设备。其它特征针对于经由空中链路将控制值和/或信息加上待传 递的信息传送至AT。 一些特征支持使用各种标头(例如,RLP和/或包相关协议(PCP) 标头),其可用以控制所传送的有效负荷至对应于AP (其为所传送的有效负荷的来源) 的RLP处理模块的路由。
根据各种实施例, 一种操作接入终端的示范性方法包含检查RLP包的RLP标头 以确定所述RLP标头中的再处理指示符值是否已设定;和如果确定所述再处理指示符已 设定,则i)将对应于所述指示符值的有效负荷传送至寻址层模块;且ii)操作寻址层 模块以将对应于所述指示符值的有效负荷传递至对应于具有所述再处理指示符的所述 RLP包中所包括的地址值的RLP模块。根据各种实施例, 一种示范性接入终端包含第 一 RLP有效负荷处理模块,其对应于第一接入点;第二 RLP有效负荷处理模块,其对 应于第二接入点;寻址模块,其用于基于传送至所述寻址模块的地址信息来将包有效负 荷转发至所述RLP有效负荷处理模块中的一者;标头处理模块,其用于基于标头中所包 括的指示符值来确定所述标头是否包括用于路由RLP包有效负荷的地址,n.当所述指示 符值指示包括用于路由RLP包有效负荷的地址时,将所述包有效负荷转发至所述寻址模 块。
根据各种实施例, 一种操作第一接入点的示范性方法包含经由接入点间隧道接收
无线电链路协议包,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协议包包括针对于接入终端的信息;确定
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是否适合MAC包;如果确定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适
合MAC包,则产生包括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的MAC包和经由所述第一接
入点与所述接入终端之间的空中链路将所述所产生的MAC包传输至所述接入终端。根
据一些实施例, 一种示范性接入点包含隧道接口模块,其用于自另一接入点接收经穿
隧包;包分割确定模块,其用于确定是否将对经穿隧包的内容执行包分割;RLP标头产
生模块,其耦合至所述包分割模块且用于产生RLP标头,所述RLP标头包括指示存在
待用于将RLP包有效负荷路由至RLP模块的地址的值;和无线传输器,其用于经由空
中链路传输包括由所述RLP标头产生模块产生的RLP标头和经穿隧包的至少一部分的包。
根据一些实施例, 一种操作第一接入点的示范性方法包含接收待传送至接入终端 的包;确定所述第一接入点是否在所述所接收的包待传送至的所述接入终端的远程;如 果确定所述第一接入点是在所述所接收的包待传送至的所述接入终端的远程,则i)产 生RLP标头;ii)产生隧道标头,其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发送者地址;目.iii) 经由通信隧道将所接收的包与所述RLP标头和隧道标头传输至第二接入点。在一些实施 例中, 一种示范性第一接入点(其耦合至第二接入点,所述第二接入点具有与接入终端 的空中链路连接)包含远程确定装置,其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接入点是否不具有与包待 传送至的接入终端的空中链路连接;远程装置包处理装置,其用于处理自远程接入点接 收的包,所述远程装置包处理装置包括i)RLP标头产生装置,其用于产生RLP标头, 所述RLP标头包括经设定以指示所述所产生的RLP包标头中未包括待用于路由RLP有 效负荷的地址的值;ii)接入点间隧道标头产生装置,其用于产生隧道包标头,所述隧 道包标头用于使包括所述待传送的包的RLP包穿隧至所述第二接入点以供传输至所述 接入终端。
尽管在以上发明内容中已论述了各种实施例,但应了解不必使所有实施例包括相同 的特征,且上文所描述的一些特征并不是必要的,而是可能在一些实施例中为需要的。 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中论述众多额外特征、实施例和益处。


图1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 图2为示范性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图3说明包括分布式接入网络(AN)结构和接入终端(AT)的示范性网络。 图4说明包括集中式AN结构和AT的示范性M络。
图5为说明示范性通信系统、不同示范性包流动的图式,目.所述图式用以描述用于 不同流动中的远程位设定和再处理位设定。
图6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操作接入点的示范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操作服务(例如,本地)接入点的示范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8包含图8A与图8B的组合,其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操作接入终端(例如,无线
移动节点)的示范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范性接入终端的图式。
图IO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范性接入点的图式。图11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范性接入点的图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
广泛部署无线通信系统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例如语音、数据等等。这些系 统可为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和传输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进行 通信的多址系统。此类多址系统的实例包括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例如红 外数据协会(IrDA)的红外协议、短射程无线协议/技术、蓝牙⑧(Bluetooth )技术、 紫蜂⑧(ZigBee⑧)协议、超宽带(UWB)协议、家庭射频(HomeRF)、共享无线接入 协议(SWAP)、例如无线以太网兼容性联盟(WECA)的宽带技术、无线保真性联盟(Wi-Fi 联盟)、802.11网络技术、公用交换电话网络技术、例如因特网的公用异质通信网络技 术、专用无线通信网络、陆地移动无线电网络、码分多址(CDMA)、宽带码分多址 (WCDMA)、全球移动电信系统(UMTS)、高级移动电话服务(AMPS)、时分多址 (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 单载波(IX)无线电传输技术(RTT)、仅演进数据(EV-DO)技术、通用分组无线电 服务(GPRS)、增强型数据GSM环境(EDGE)、高速下行链路数据包接入(HSPDA)、 模拟与数字卫星系统,以及可用于无线通信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者的任何其 它技术/协议。
一般来说,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每一终端经由前向 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一个以上基站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自 基站至终端的通信链路,且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自终端至基站的通信链路。此 通信链路可经由单进单出、多进单出或多进多出(MIMO)系统来建立。
参看图1,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点100 (AP)包括多个
天线群组, 一个群组包括104和106,另一群组包括108和110,且额外群组包括112
和114。在图l中,针对每一天线群组仅展示两个天线,然而,每一天线群组可利用更
多或更少的天线。接入终端116 (AT)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经
由前向链路120将信息传输至接入终端116,且经由反向链路118自接入终端116接收
信息。接入终端122与天线106和108通信,其中天线106和108经由前向链路126将
信息传输至接入终端122,且经由反向链路124自接入终端122接收信息。在FDD系统
中,通信链路118、 120、 124和126可使用不同的频率进行通信。举例来说,前向链路
120可使用与反向链路118所使用的频率不同的频率。
每一天线群组和/或其经设计以进行通信的区域经常被称作接入点的扇区。在所述实施例中,天线群组每一者经设计以向位于接入点100所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 进行通信。
在经由前向链路120和126的通信中,接入点100的传输天线利用波束成形以便改 进不同接入终端116和122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而且,与接入点通过单个天线向所有 其接入终端进行传输相比,接入点使用波束成形来向随机分散在其整个覆盖范围内的接 入终端进行传输对位于邻近小区中的接入终端造成较小干扰。
接入点可为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固定台且还可被称作接入节点、节点B、基站或 某其它术语。接入终端还可被称作接入装置、用户装备(UE)、无线通信装置、终端、 无线终端、移动终端、移动节点、端节点或某其它术语。
图2为MIMO系统200中的示范性接入点210和示范性接入终端250的实施例的方 框图。在接入点210处,将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自数据源212提供至传输(TX)数据 处理器214。
在实施例中,经由相应传输天线传输每一数据流。TX数据处理器214基于经选择 用于每一数据流的特定编码方案来格式化、编码和交错每一数据流的业务数据以提供经 编码的数据。
可使用OFDM技术用导频数据来多路复用每一数据流的经编码数据。导频数据通常 为以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样式,且可在接收器系统处用于估计信道响应。接着,基 于经选择用于每一数据流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 QSPK、 M-PSK或M-QAM) 对每一数据流的经多路复用的导频和经编码数据进行调制(即,符号映射)以提供调制 符号。可由处理器230所执行的指令确定每一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
接着,将所述数据流中的每一者的调制符号提供至TX MIMO处理器220,TX MIMO 处理器220可进一步处理所述调制符号(例如,针对OFDM)。 TX MIMO处理器220接 着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至NT个传输器(TMTR) 222a至222t。在某些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220将波束成形权数应用于所述数据流的符号和正传输所述符号的天线。
每一传输器(222a........ 222t)接收并处理相应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一个以上模
拟信号,且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转换)所述模拟信号以提供适于在 MIMO信道上传输的经调制信号。接着,分别自NT个天线224a至224t传输来自传输器 222a至222t的Ni个经调制信号。
在接入终端250处,由NR个天线252a至252r接收所传输的经调制信号,月.将自每
一天线252接收的信号提供至相应接收器(RCVR)254a至254r。每-一接收器(254a........
254r)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转换)相应的经接收信号,数字化所述经调节的信号以提供样本,且进一步处理所述样本以提供相应的"经接收"符号流。
RX数据处理器260接着接收来自Nr个接收器(254a.......、 254r)的NR个经接
收符号流,且基于特定接收器处理技术来对其进行处理以提供NT个"经检测"符号流。
RX数据处理器260接着解调、解交错和解码每一经检测符号流以恢复数据流的业务数 据。RX数据处理器260所作的处理与TX MIMO处理器220和TX数据处理器214在传 输器系统210处所执行的处理是互补的。
处理器270周期性地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在下文论述)。处理器270编制包 含矩阵指数部分和等级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包含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所接收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反向链路 消息接着由TX数据处理器238 (其还自数据源236接收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处理, 由调制器280调制,由传输器254a至254r调节,且分别经由天线(252a、 252r)传输 回至接入点210。
在接入点210处,来自接入终端250的经调制信号由天线224接收,由接收器222 调节,由解调器240解调,且由RX数据处理器242处理以提取由接收器系统250传输 的反向链路消息。处理器230接着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数,接着 处理所提取的消息。
存储器232包括例行程序和数据/信息。处理器230、 220和/或242执行所述例行程 序且使用存储器232中的数据/信息来控制接入点210的操作并实施方法。存储器272 包括例行程序和数据/信息。处理器270、 260和/或238执行所述例行程序且使用存储器 272中的数据/信息来控制接入终端250的操作并实施方法。
在一方面中,SimpleRAN经设计以显著简化无线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回程接入网络 元件之间的通信协议,同时提供快速越区切换以适应快速改变的无线电条件下的对低等 待时间应用(例如VOIP)的需求。
在一方面中,网络包含接入终端(AT)和接入网络(AN)。
AN支持集中式和分布式部署两者。在图3和图4中分别展示集中式部署和分布式 部署的网络结构。
图3说明包括分布式AN 302和AT 303的示范性网络300。
在图3所示的分布式结构中,AN 302包含接入点(AP)和归属代理(HA)。 AN 302 包括多个接入点(APa 304、 APb 306、 APc 308)和归属代理310。另外,AN 302包括 IP云312。 AP (304、 306、 308)分别经由链路(314、 316、 318)耦合至IP云。IP云 312经由链路320耦合至HA 310。AP包括 网络功能(NF):
O每个AP具有一个NF,且多个NF可服务单个AT。
〇单个NF是每一 AT的IP层附接点(IAP),即HA将发送至AT的包转发所至的 NF。在图4的实例中,NF 336是AT 303的当前IAP,如在图4中由线322所展示。
〇IAP可改变(L3越区切换)以优化在至AT的回程上的包路由。
〇IAP还执行AT的会话主控器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仅会话主控器可执行 会话配置或改变会话状态)。
〇NF充当AP中的每一 TF的控制器且在TF处针对AT执行如分派、管理和撤销 资源等功能。
收发器功能(TF)或扇区
〇每个AP具有多个TF或扇区,且多个TF可服务单个AT。
〇提供AT的空中接口附接。
〇对于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可有所不同。
〇基于无线电条件而改变(L2越区切换)。
在AN 302中,APa 304包括NF 324、 TF 326禾口 TF 328。在AN 302屮,APb 306 包括NF 330、 TF 332禾卩TF 334。在AN 302屮,APc 308包括NF 336、 TF 338禾[]TF 340。 AT包括
向有效集合中的每--NF的移动节点(MN)呈现的接口I—x。 在接入终端处支持IP层移动性的移动节点(MN)。
AP使用IP上所定义的穿隧协议进行通信。隧道对于数据平面来说是IP封装隧道 (IP-in-IP tunnel),且对于控制平面来说是L2TP隧道。
示范性AT 303包括多个接口 (I—a 342、 I—b 344、 I—c 346)和MN 348。 AT 303可 (且有时确实)经由无线链路350耦合至AP—a 304。 AT 303可(且有时确实)经由无线 链路352耦合至AP_b 306。 AT 303可(且有时确实)经由无线链路354耦合至AP—c 308。
图4说明包括分布式AN 402和AT 403的示范性网络400。
在图4所示的集中式结构中,NF不再与单个TF在逻辑上相关联,所以AN包含网
络功能、接入点和归属代理。示范性AN 402包括多个NF (404、 406、 408)、多个AP
(AP—a410、 AP—b412、 AP—c 414)、 HA 416和IP云418。 NF 404经由链路420耦合至
IP云418。NF 406经由链路422耦合至IP云418。NF 408经由链路424耦合至IP云418。
IP云418经由链路426耦合至HA416。 NF404分别经由链路(428、 430、 432)耦合至(AP—a410、 AP—b412、 AP—c 414)。 NF 406分别经由链路(434、 436、 438)耦合至(AP_a 410、 AP—b412、 AP—c414)。 NF408分别经由链路(440、 442、 444)耦合至(AP_a410、 AP—b412、 AP_c414)。
AP_a410包括TF462禾口 TF464。 AP—b 412包括TF 466禾口 TF 468 。 AP—c 414包括 TF 470禾卩TF 472。
由于NF充当TF的控制器,且许多NF可在逻辑上与单个TF相关联,因此AT的 NF控制器(即,与AT通信作为有效集合的一部分的NF)在所述AT处针对TF执行分 派、管理和撤销资源的功能。因此,多个NF可控制单个TF处的资源,但这些资源被 独立地管理。在图4的实例中,NF408正充当AT403的IAP,如线460所示。
所执行的逻辑功能的其余部分与分布式结构相同。
示范性AT 403包括多个接口 (I_a 446、 I_b 448、 I_c 450)和MN 452。 AT 403可 (且有时确实)经由无线链路454耦合至AP一a410。 AT 403可(且有时确实)经由无线 链路456耦合至AP_b412。AT403可(且有时确实)经由无线链路458耦合至AP—c414。
在如DO和802.20等系统中,AT通过在特定扇区(TF)的接入信道上进行接入尝 试来自AP获得服务。与接收所述接入尝试的TF相关联的NF接触作为AT的会话主控 器的IAP且检索AT会话的复本。(AT通过在接入有效负荷中包括UATI来指示IAP的 身份。UATI可用作直接寻址IAP的IP地址,或可用于查找IAP的地址)。对于成功的 接入尝试,向AT指派例如MACID和数据信道等空中接口资源以与所述扇区通信。
另外,AT可发送指示其可听到的其它扇区和其信号强度的报告。TF接收所述报告 并将其转发至NF中的基于网络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又向AT提供有效集合。对于当 今所实施的DO和802.20,恰好存在可与AT通信的一个NF (除了在NF越区切换期间 暂时存在两个以外)。与AT通信的每一TF将把所接收的数据和信令转发至此单个NF。 此NF还充当AT的基于网络的控制器,且负责协商和管理针对AT的资源分派和撤销以 与有效集合中的扇区一起使用。
因此,有效集合是其中AT被指派空中接口资源的扇区的集合。AT将继续发送周期 性报告,且随着AT在网络中四处移动,基于网络的控制器可添加或自有效集合移除扇 区。
有效集合中的NF在加入有效集合时还将取出AT的会话的局部复本。需要所述会
话与AT适当地通信。
对于具有软越区切换的CDMA空中链路,在上行链路上,有效集合中的每一扇区
可能试图解码AT的传输。在下行链路上,有效集合中的每一扇区可同时向AT传输,且AT组合所接收的传输以解码包。
对于OFDMA系统或不具有软越区切换的系统,有效集合的功能是允许AT在有效 集合中的扇区之间快速切换并维持服务而无需进行新的接入尝试。接入尝试通常比有效 集合的部件之间的切换慢得多,因为有效集合部件已经将会话和空中接口资源指派至 AT。因此,有效集合适用于进行越区切换而不会影响有效应用的QoS服务。
当AT与IAP中的会话主控器协商属性或者连接状态改变时,需要将所述属性的新 值或新状态以及时的方式分派至有效集合中的每一扇区以确保来自每一扇区的最佳服 务。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如果标头类型改变或安全密钥改变,则AT可能完全不能够与 扇区通信,直至这些改变传播至所述扇区为止。因此,当会话改变时,应更新有效集合 的每个部件。与其它改变相比, 一些改变的同步可能是较不重要的。
对于具有有效连接的AT,在网络中发现三种主要类型的状态或情形
数据状态是网络中在连接期间在AT与IAP或NF之间的数据路径上的状态。数据 状态包括例如标头压縮器状态或RLP流状态等事物,其是极为动态的且难以转移。
会话状态是网络中当连接关闭时被保留的AT与IAP之间的控制路径上的状态。会 话状态包括在AT与IAP之间协商的属性值。这些属性影响连接特性和AT所接收的服 务。举例来说,AT可协商新应用的QoS配置并向网络供应指不所述应川的QoS服务要 求的新滤波及流动规范。作为另一实例,AT可协商在与AN的通信中所使用的标头的大 小和类型。新属性集合的协商被定义为会话改变。
连接状态是网络中当连接关闭且AT闲置时不被保留的AT与IAP或NF之间的控制 路径上的状态。连接状态可包括例如功率控制回路值、软越区切换时序和有效集合信息
等l曰息。
在IAP或L3越区切换中,所述三种类型的状态可能需要在旧IAP与新IAP之间转 移。如果仅闲置AT可进行L3越区切换,则仅会话状态需要转移。为了支持有效AT的 L3越区切换,还可能需要转移数据和连接状态。
如DO和802.20等系统通过界定多个路径(或数据堆栈)来使数据状态的L3越区 切换变简单,其中每一路径的数据状态对于所述路径来说是局部的,即所述路径每一者 具有独立的数据状态。通过使每一IAP与不同路径相关联,不需要在越区切换中转移数 据状态。另一甚至更佳的步骤是使每一NF与不同路径相关联,在此情况下,L3越区切 换对于数据状态是完全透明的,除了可能的包重新排序以外。
由于数据状态具有多个路径,因此用以支持有效AT的L3越区切换的下一逻辑步骤
是自IAP移动对连接状态的控制且使其对于有效集合中的每一NF来说是局部的。这通过界定多个控制路径(或控制堆栈)并界定空中接口以使得控制堆栈对于每一 NF来说 是独立且局部的来进行。这可能需要将协商和管理对连接状态的资源分派和撤销中的一 些转移至AT,因为不再存在单个NF来管理有效集合的所有部件。其还可能对空中接口 设计提出一些额外要求以避免有效集合中的TF之间的紧密耦合一 一因为不同的TF可能 并不共享同一NF。举例来说,为了以最佳方式操作,优选的是消除并不具有同一NF的 TF之间的所有紧密同步(例如功率控制回路、软越区切换等)。
将数据和连接状态下推至NF消除了在L3越区切换上转移此状态的需要,且还会使 NF至NF接口更为简单。
因此,系统在AT中界定多个独立的数据和控制堆栈(在图3和图4中称作接口) 以按照需要与不同的NF通信,以及AT和TF的寻址机制以在逻辑上区别这些堆栈。
根本上讲,无法使一些会话状态(QoS概况、安全密钥、属性值等)对于NF (或 IAP)来说为局部的,因为对于每当存在NF (或L3)越区切换时就进行协商来说过于 昂贵。而且,会话状态为相对静态的且易于转移。所需要的是用以随着会话状态发生改 变和在会话主控器移动的IAP越区切换期间管理并更新会话状态的机制。
优化L3越区切换的会话状态转移是适用于每个系统的特征(与网络结构无关),因 为其简化网络接口且还会改进越区切换的无缝性。
单独但相关的问题是L3越区切换的AT控制。当今,在如DO和802.20等系统中, AT察觉到L3越区切换,因为其分派和撤销局部堆栈,但其并不能控制何时发生L3越 区切换。这被称作基于网络的移动性管理。问题为是否使AT成为越区切换控制器(即, 使用基于AT的移动性管理)?
为了支持容错度与负荷平衡,网络需要能够进行越区切换或具有用以发信号通知AT 以进行越区切换的机制。因此,如果使用基于AT的移动性管理,则网络仍需要用以指 示其应何时发生的机制。
基于AT的移动性管理具有一些显然优势,例如允许单个机制用于网间与网内技术 或全局与局部移动性。其还通过不要求网络元件确定何时进行越区切换来进一步简化网 络接口。
如DO和802.20等系统使用基于网络的移动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AT的移动性并未 经优化以足够快速地工作来支持语音。次要原因是通过在AT中终止移动IP隧道(针对 MIPv6)所引入的穿隧额外开销。可通过使用当前与先前转发链路服务扇区之间的隧道 以及可能使用双播转发数据来解决移动性等待时间,其中将数据同时发送至有效集合中 的多个NF。在SimpleRAN中,存在两种类型的越区切换
层2或L2越区切换是指前向链路或反向链路服务扇区(TF)的改变。 L3越区切换是指IAP的改变,
L2越区切换应尽可能快地响应于改变的无线电条件。如DO和802.20等系统使用 PHY层信令来使L2越区切换变快速。
L2越区切换是前向链路(FL)或反向链路(RL)的服务扇区TF的转移。当AT基 于在AT处针对新的服务扇区所见的RF条件而在有效集合中选择所述扇区时,发生越 区切换。对于有效集合中的所有扇区的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AT对RF条件执行滤波测 量。举例来说,在802.20中,对于前向链路,AT可测量获取导频、共享导频信道(如 果存在的话)和共享信令信道上的导频的SINR,以选择其所需的FL服务扇区。对于反 向链路,AT基于自扇区至AT的向上/向下功率控制命令来估计有效集合中的每一扇区 的CQI擦除速率。
当AT经由反向链路控制信道请求不同的FL或RL服务扇区时,起始L2越区切换。 当TF包括在AT的有效集合中时,在所述TF处指派专用资源。TF已经配置以在越区 切换请求之前支持AT。目标服务扇区检测越区切换请求并通过指派业务资源至AT而完 成越区切换。前向链路TF越区切换需要源TF或IAP与目标TF之间的消息传递的往返 行程,以便接收数据以供目标TF传输。对于反向链路TF越区切换,目标TF可立即指 派资源至AT。
L3越区切换是IAP的转移。L3越区切换涉及利用新IAP的HA接合更新,且需要 会话转移至控制平面的新IAP。 L3越区切换与系统中的L2越区切换异步,使得L2越 区切换不受MIPv6越区切换信令速度限制。
通过向每一NF界定独立的路径来在系统中以空中方式支持L3越区切换。每一流提 供用于传输和接收较高层包的多个路径。所述路径指示哪个NF处理所述包。举例来说, 一个NF可在TF处且以空中方式相关联为路径A,而另一 NF可与路径B相关联。服务 TF可同时自路径A和路径B两者(即,自两个NF)将包发送至AT,其中针对每一者 使用单独且独立的序列空间。
在系统设计中存在两种关键理念以确保在每---越区切换模式上保持移动装置和其 业务的QoS处理
L2和L3越区切换的去耦
在越区切换之前在目标NF或TF处发生保留空中接口资源并取出会话以使越区切
换期间的数据流中断减到最少。这通过将目标TF和NF添加至有效集合来进行。系统经设计以分离L2和L3越区切换,以便允许系统在高速率L2越区切换期间支 持EF业务。L3越区切换需要接合更新,其限于每秒2至3的速率。为了允许20Hz至 30 Hz的更快L2越区切换速率,L2和L3越区切换经设计为独立的且异步的。
对于L2越区切换,有效集合管理允许有效集合中的所有TF经配置并指派专用资源, 以便准备好在L2越区切换的情况下服务AT。
考虑具有向接入终端(AT)提供服务的多个接入点(AP)的移动无线通信系统。 许多系统具有有效集合,其是已将资源指派至AT的AP的集合。在给定时间点处,AT 可在与所述AP中的一者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范围内,或出于电池功率优化和无线电干扰 减小的目的,可仅与一个经谨慎选择的AP (服务AP)通信。此处考虑的问题是通过服 务AP自非服务AP传递信令消息或数据包。
无线电链路协议(RLP):每一AP具有RLP,其分割上层包且在需要时重新传输所 述片段。RLP还将其自身标头添加至每一所传输的片段。AT具有RLP的多个实例,其 中有效集合中的每一AP使用一个实例。
穿隧服务AP经由AP间隧道(称作L2TP (层2穿隧协议)隧道)自非服务AP 接收包。服务AP可通过使用以下两个位的两种替代方法传递在隧道上接收的包。
远程位远程位是包相关协议(PCP)标头的一部分。PCP标头有时还称作MAC 合并标头。远程位由传输PCP设定且由接收PCP处理。如果远程位具有值K位经设定), 则所述位之后是AP地址,且接收PCP将有效负荷传送至寻址层。寻址层检查所述地址 且将其转发至所寻址的RLP。如果远程位具有值O,则所述位之后不是地址且接收PCP 将有效负荷传送至服务AP的RLP。
再处理位再处理位是每一 RLP有效负荷的一部分。如果再处理位=1 (经设定), 则所述位之后是AP地址。如果再处理位经设定,则接收RLP将经重组的包传送至寻址 层。寻址层检査所述地址且将其转发至所寻址的RLP。如果再处理位未经设定(位=0), 则接收RLP将经重组的包传送至应用程序(例如,标头解压器或IP层)。
设定这些位的决策是由服务AP (APb)作出的。对于由APb自APa接收的包,存 在以下两种选择
1. 远程=1,再处理=0:在此情况下,服务AP不使用其RLP且不分割包。如果在 APb处自APa接收的包足够小以适合一个MAC有效负荷,则可使用此情况。服务AP 还将地址插入所述包中,且这是服务AP已知的地址,因为其已通过L2TP隧道接收所 述包。
2. 远程=0,再处理=1:在此情况下,服务AP使用其RLP且可分割包。如果在APb处自APa接收的包不适合一个MAC有效负荷,则可使用此情况。服务AP还将地址插 入所述包中,且此地址是服务AP已知的,因为其已通过L2TP隧道接收所述包。
图5包括示范性通信系统500和相应图例502。示范性通信系统500包括第一接入 点APa 504、第二接入点APb 506和接入终端AT 508。自AT 508的观点来看,当前, APb 506为其服务(例如,本地)接入点。在APb 506与AT 508之间存在无线空中链路 552。自AT 508的观点来看,当前,APa 504为远程接入点。在APa 504与APb 506之 间存在层2穿隧协议隧道550。
接入点a (APa) 504包括标头—a压縮器模块510、 RLP—a模块512、 PCP—a模块514 和MAC/PHY模块516。接入点b (APb) 506包括标头—b压縮器模块518、 RLP—b模 块520、 PCP—b模块522和MAC/PHY模块524。接入终端(AT) 508包括标头—b压缩 器模块526、 RLP_b模块528、 PCP—b模块530、第一 MAC/PHY模块532、标头—a压縮 器模块536、RLP—a模块538、PCP—a模块540和第二 MAC/PHY模块542。应注意,PCP—b 530基于PCP标头中所包括的远程位值来进行路由。
图例502包括用以说明针对三个不同实例的包流动的虚线544 、点线546和实线548 。
虚线544代表以下情况的流动没有包分割;远程位经设定;再处理位未经设定;.目.PCP 标头中含有APa地址。点线546代表以下情况的流动在AP—b 506的RLP 520处分割 包;远程位未经设定;再处理位经设定;且RLP标头中含有APa地址。实线548指示 局部传递的情况且不涉及APa 504 。
图5解释通过服务AP (APb 506)传递的来自非服务AP (APa 504)的片段流动, 且描述取决于以上两个位的设置的包流动。在此实例中,所述包中的每一者通过APb 506 的MAC/PHY 524和通过APb 506的PCP 522在APa 504与AT 508之间进行交换。
各种实施例的一些特征为
1. 允许在不同AP上执行不同版本的RLP。在此情况下,允许--个RLP有效地将 数据穿隧至另一 RLP。举例来说,APa 504的RLP—a 512可经由L2TP隧道550将数据 穿隧至APb 506的RLP—b 520。
2. 促进越区切换期间的部分包进程。考虑当越区切换发生时IP (或其它)包的部
分已由APa504服务时的情况。接着,APa504希望将包的剩余部分传递至AT 508。在
本发明中,APa 504可将此剩余部分发送至APb 506,且APb 506可将其传递至AT 508。
在AT 508处,所述包的此剩余部分在寻址层534之后流动至RLPa 538,在所述RLPa 538
处,将此剩余部分与先前发送的部分进行组合。
本发明允许APb 506仅发送包的未发送部分,且无需自APb 506发送整个包。这允许更有效地使用带宽,因为没有包的部分被发送两次。当越区切换较为频繁时,此部分 包进程为重要的,且IP包可被分裂为若干MAC层片段。
3. 促进信令消息自非服务AP转至AT。可通过APb 506传递在APa 504处产生的 信令消息,且这允许在AP和AT 508处有效管理资源。
4. 允许用于经穿隧包的两个可能路径由服务AP通过L2TP隧道接收的包可例如 由寻址模块513通过两个独立路径(一个路径使用服务AP的RLP,而另一路径不使用 服务AP的RLP)来发送。举例来说,对应于点线546的路径使用服务APb 506的RLP—b 520,而对应于虚线544的路径不使用服务APb 506的RLP一b 520。
图6为操作接入点(AP)的示范性方法的流程图600。执行流程图600的步骤的 AP有时称作当前AP。操作开始于步骤602,其中使接入点通电和初始化。操作自开始 步骤602前进至步骤604。在步骤604中,接入点接收待传送至接入终端(AT)的包(例 如,IP包)。接着,在步骤606中,接入点确定是否其相对于所接收的包的目的地接入 终端来说为远程的。如果所述AP相对于目的地AT来说为远程的,则操作自步骤606 前进至步骤608;否则,操作自步骤606前进至步骤620。
在步骤608中,AP产生RLP标头。步骤608包括子步骤610,在子步骤610中AP 设定再处理位=0。操作自步骤608前进至步骤612,在步骤612中AP将所产生的RLP 标头添加至所接收的包。操作自步骤612前进至步骤614。
在步骤614中,接入点产生AP间隧道标头,例如层2穿隧协议(L2TP)隧道标头, 其中发送者地址等于当前AP的AP地址。操作自步骤614前进至步骤616。在步骤616 中,接入点将所产生的隧道标头附接至所产生的RLP标头与所接收的包组合。接着,在 步骤618中,接入终端经由AP间隧道(例如,经由L2TP隧道)传输所产生的隧道标 头、所产生的RLP标头和所接收的包。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隧道的另一末端处的目的地 为另一AP,例如所述包所对应的AT的服务AP。
返回至步骤620,在步骤620中,接入点执行正常传输处理。步骤620包括子步骤 622,在子步骤622中接入点产生MAC包,且接着在步骤624中,例如经由空中链路将 所产生的MAC包传输至接入终端。
操作自步骤618或624前进至结束步骤626。对于待传送至接入终端的额外所接收 的无线电链路协议包,重复流程图600的示范性方法。
自包待传送至的接入终端的观点来看,执行流程图600的步骤的接入点可为远程接
入点或服务(例如,本地)接入点。在一个实例中,接入终端为图5的AT 508。
步骤606、 612、 614、 616和618适用于以下情况自接入终端的观点来看,执行流程图600的方法的接入点为远程接入点,且远程接入点使用AP间隧道(例如,L2TP 隧道)经由回程网络将待传送的信息传送至AT,例如将包传送至AT的服务(例如,本 地)AP。在一种此类情况下,执行流程图600的方法的远程接入点为图5的远程APa 504。 步骤620和624适用于以下情况自接入终端的观点来看,执行流程图600的方法的接 入点为服务(例如,本地)接入点,且所述服务接入点经由无线链路将信息传送至AT 并且所述服务(例如,本地)AP不使用AP间隧道来进行此通信。在一种此类情况下, 执行流程图600的方法的远程接入点为图5的服务(例如,本地)APb 506。
图7为操作服务(例如,本地)接入点的示范性方法的流程图700。在开始步骤702 中,使所述服务接入点通电和初始化。自接入终端的观点来看,所述接入点为服务接入 点,接入终端将所述接入点用作当前网络附接点。操作自开始步骤702前进至步骤704。 在步骤704中,服务接入点用发送者地址经由AP间隧道(例如,层2穿隧协议(L2TP) 隧道)接收无线电链路协议(RLP)包。操作自步骤704前进至步骤706。
在步骤706中,服务AP确定所接收的RLP包是否适合可用MAC大小包。如果所 接收的RLP包适合单个MAC包,则操作自步骤706前进至步骤708。然而,如果所接 收的RLP包需要经分割且需要在不同MAC包中传送各部分,则操作自步骤706前进至 步骤722。
返回至步骤708,在步骤708中,服务接入点产生MAC包。步骤708包括子步骤 710和718。在子步骤710中,服务接入点产生PCP标头。子步骤710包括子步骤712、 714和716。在子步骤712中,服务接入点设定远程位=1。接着,在子步骤714中,服 务AP设定PCP地址-发送者的远程AP的地址,且在子步骤716中,服务接入点将远程 位和PCP地址插入至PCP标头中。操作自子步骤710前进至子步骤718。在子步骤718 中,服务接入点形成MAC包,其包括所产生的PCP标头和所接收的RLP包。
在步骤720中,服务接入点例如经由无线空中链路将所产生的MAC包传输至所述 包所既定到达的AT。操作自步骤720前进至结束步骤744。
返回至步骤722,在步骤722中,服务接入点产生MAC包。步骤722包括子步骤
724、 732、 734和738。在子步骤724中,服务接入点产生RLP标头。子步骤724包括
子步骤726、 728和730。在子步骤726中,服务接入点设定再处理位=1 。接着,在子步
骤728中,服务接入点设定RLP地址二发送者的远程AP的地址。在子步骤730中,服
务接入点将子步骤726的再处理位和子步骤728的RPL地址插入至RLP标头中。操作
自子步骤724前进至子步骤732,在子步骤732中,如果需要,则服务接入点分割其余
所接收的RLP有效负荷。操作自子步骤732前进至子步骤734,在子步骤734中服务接入点产生PCP标头。子步骤734包括子步骤736,在子步骤736中服务接入点设定远程 位=0。操作自子步骤734前进至子步骤738。
在子步骤738中,接入点形成MAC包,其包括子步骤734所产生的PCP标头、子 步骤724所产生的RLP标头和RLP有效负荷。RLP有效负荷是例如来自步骤704所接 收的RLP包的RLP有效负荷的片段。操作自步骤722前进至步骤740。在步骤740中, 服务接入点例如经由无线空中链路将步骤722所产生的MAC包传输至所述包所既定到 达的接入终端。操作自步骤740前进至步骤742。
在步骤742中,服务接入点确定是否存在对应于步骤704所接收的RLP包的待传输 的任何其余RLP有效负荷片段。如果不存在更多片段,则操作自步骤742前进至结束步 骤744。如果仍存在待传送的RLP有效负荷片段,则操作前进至步骤722以便产生另一 MAC包。
在步骤744中,关于所述方法的操作终止,因为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已被传输。 对于经由AP间隧道(接入点作为其服务接入点)接收的额外无线电链路协议包,重复 流程图700的示范性方法。
图7对应于AT的服务AP接收和处理经由AP间隧道(例如,L2TP隧道)传送的 信息,产生一个或一个以上MAC包,且经由服务AP与AT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传输所 产生的一个或一个以上MAC包。举例来说,AT是图5的AT 508,且执行流程图700 的步骤的服务AP是相对于穿隧情况的图5的APb 506。
图8包含图8A与图8B的组合,其为操作接入终端(AT)(例如,无线移动节点) 的示范性方法的流程图800。操作开始于步骤802,其中使接入终端通电和初始化。在 开始步骤802中,接入终端建立与接入点(例如,其当前服务接入点)的无线连接。操 作自开始步骤802前进至步骤804。
在步骤804中,接入终端接收MAC包。接着,在步骤806中,接入终端的PCP模 块处理对应于所接收的MAC包的PCP标头且确定在PCP标头中所传达的远程位值。操 作自步骤806前进至步骤808,在步骤808中接入终端根据自PCP标头确定的远程位值 而沿不同操作流程前进。如果AT的PCP模块确定远程位未经设定(远程位=0),则操 作自步骤808前进至步骤814。然而,如果AT的PCP模块确定远程位经设定(远程位 =1),则操作自步骤808前进至步骤812。
返回至步骤814,在步骤814中,AT的PCP模块将MAC包的有效负荷传递至AT
的服务(例如,本地)无线电链路协议(RLP)模块。操作自步骤814前进至步骤816。
在步骤816中,服务(例如,本地)RLP模块执行RLP处理。步骤816包括子步骤818、820、 822、 824、 826、 827和828。在子步骤818中,服务(例如,本地)RLP模块处 理RLP标头且确定再处理位值。接下来,在子步骤820中,服务RLP处理模块根据所 确定的再处理位值而沿不同操作路径前进。在子步骤820中,如果再处理位未经设定(再 处理位=0),则操作自子步骤820前进至子步骤822。然而,如果在子步骤820中,再处 理位经设定(再处理位=1),则操作自子步骤820前进至子步骤827。
返回至子步骤822,在子步骤822中,服务RLP模块执行包重组操作,且接着在子 步骤824中,服务RLP模块将经重组的包传送至应用模块,例如标头解压縮模块或IP 层模块。操作自子步骤824前进至结束步骤826。
返回至子步骤827,在子步骤S27中,AT的服务RLP模块执行包重组操作。操作 自子步骤827前进至子步骤828。在子步骤828中,AT的服务RLP模块将有效负荷或 经处理的有效负荷传送至AT的寻址层模块。
返回至步骤812,在步骤812中,AT的PCP模块将MAC包的有效负荷传递至AT 的寻址层模块。操作自步骤812前进至步骤830。在步骤830中,寻址层模块检查在远 程位之后的地址,且将有效负荷传递至由所述地址指定的RLP模块。操作自步骤830 前进至步骤832。在步骤832中,所指定的RLP模块执行RLP处理。步骤832包括子步 骤834、 836、 838、 839、 840、 842和844。在子步骤834中,所指定的RLP模块处理 RLP标头且确定再处理位值。接下来,在子步骤836中,所指定的RLP处理模块根据所 确定的再处理位值而沿不同操作路径前进。在子步骤836中,如果再处理位未经设定(再 处理位=0),则操作自子步骤836前进至子步骤838。然而,如果在子步骤836中,再处 理位经设定(再处理位=1),则操作自子步骤836前进至子步骤839。
返回至子步骤838,在子步骤838中,所指定的RLP模块执行包重组操作,且接着 在子步骤842中,所指定的RLP模块将经重组的包传送至应用模块,例如标头解压縮模 块或IP层模块。操作自子步骤842前进至结束步骤844。
返回至子步骤839,在子步骤839中,AT的服务RLP执行包重组操作。操作自子 步骤839前进至子步骤840。在子步骤S40中,AT的服务RLP模块将有效负荷或经处 理的有效负荷传送至AT的寻址层模块。
如果操作已前进至子步骤828或子步骤840,则操作前进至步骤846。在步骤846
中,AT的寻址层模块检查在再处理位之后的地址,且将有效负荷或经处理的有效负荷
传递至由所述地址指定的RLP模块。操作经由连接节点A 848自步骤846前进至步骤
850。在步骤850中,步骤846中所识别的所指定RLP模块执行包重组操作,例如将所
恢复的包片段与由其它MAC包传达的任何其它先前恢复的包片段组合。接着,在步骤852中,步骤846中所识别的所指定RLP模块确定是否已完成上部阶层包的组合。操作 自步骤852前进至步骤854。
在步骤854中,如果所指定的RLP模块已完成上部阶层包(例如,IP包)的重组, 则操作前进至步骤856,在步骤856中所指定的RLP模块将经重组的上部阶层包传送至 应用模块,例如标头解压縮模块或IP层模块。操作自步骤856前进至结束步骤866。
返回至步骤854,在步骤854中,如果所指定的RLP模块尚未完成上部阶层包(例 如,IP包)的重组,则操作前进至步骤858,其中所指定的RLP模块存储经恢复的上部 阶层包片段。操作自步骤858前进至步骤860,其中所指定的RLP模块等待额外相应包 片段到达并恢复。接着,在步骤862中,所指定的RLP模块使额外相应上部阶层包片段 与步骤858的片段重组,从而获得上部阶层包。操作自步骤862前进至步骤864,其中 所指定的RLP模块将经重组的上部阶层包传送至应用模块,例如标头解压縮模块或IP 层模块。操作自步骤864前进至结束步骤866。
图8对应于包括MAC包接收、PCP处理、寻址层模块操作、RLP处理和上部阶层 包重组操作的接入终端操作。示范性AT (例如,图5的AT 508)包括多个RLP模块, 且利用一个或一个以上控制位(例如,标头字段中的远程位和/或再处理位和/或相关联 地址)以确定哪个RLP模块将执行包重组操作。如果远程位或再处理位经设定为1,则 所述位之后是地址字段。
再处理位=1指示较高阶层包(例如,IP包)已由AP中的RLP模块分割。不同片 段经由不同MAC包传送。与再处理位相关联的地址不识别哪个RLP模块实际上已切分 所述较高阶层包,而是识别较高阶层包的原始来源。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允许片段数目 =1。在此实施例中,可将再处理位设定为=1,其中仅有一个MAC包被传送。
对于经由L2TP隧道发送和接收的RLP包,将把再处理位设定为O,因为尚未发生 分割。如果服务AP的RLP接着需要执行分割,则将针对待传输的MAC包内的每一新 的RLP包标头字段将再处理位设定为1。应注意,对应于经由L2TP隧道发送的RLP包 的再处理位不同于服务AP所插入的再处理位。
远程位=1和再处理位=0指示来自远程AP的较高阶层包适合单个MAC包且经由服 务AP传送至AT。关于AT,包括步骤804、 806、 808、 812、 830和832 (步骤832包 括子步骤834、 836、 838和842)的流程对应于此情况。
远程位=0和再处理位=0指示来自服务(例如,本地)AP的较高阶层包适合单个
MAC包且传送至AT。关于AT,包括步骤804、 806、 808、 814和816 (步骤816包括
子步骤818、 820、 822和824)的流程对应于此情况。包括步骤804、 806、 808、 814、 816 (包括子步骤818、 820、 827和828)、 846、 848和850的路径可代表源自远程AP的IP包片段恢复或源自本地的IP包片段恢复,其 中在再处理位之后的地址识别已被分割且正被重组的IP包的来源。
图9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范性接入终端900的图式。示范性接入终端900是例如 图5的接入终端508。示范性接入终端900包括经由总线912耦合在一起的无线接收器 模块902、无线传输器模块904、处理器906、用户输入/输出装置908和存储器910,所 述各种元件可经由所述总线912交换数据和信息。存储器910包括例行程序918和数据 /信息920。处理器卯6 (例如,CPU)执行例行程序918且使用存储器910中的数据/信 息920以控制接入终端的操作并实施方法(例如,图8的流程图800的方法)。
无线接收器模块902 (例如,CDMA或OFDM接收器)耦合至接收天线914,接入 终端900经由所述接收天线914自接入点接收下行链路信号。无线接收器模块902接收 包,例如从而获得所接收的MAC包952。无线传输器模块904 (例如,CDMA或OFDM 传输器)耦合至传输天线916,接入终端900经由所述传输天线916将上行链路信号传 输至接入点。无线传输器模块904经由空中链路将所产生的包(例如,所产生的MAC 包)传输至接入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同一天线进行传输和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多个天线 和/或多个天线元件来进行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多个天线和/或多个天线元件来 进行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同天线或天线元件中的至少 -些用于传输和接收两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终端使用MIMO技术。
用户I/O装置908包括(例如)麦克风、键盘、小键盘、开关、相机、扬声器、显 示器等。用户I/O装置908允许接入终端900的用户输入数据/信息,存取输出数据/信 息,且控制接入终端900的至少一些功能,例如起始与对等节点(例如,另一接入终端) 的通信会话。
例行程序918包括第一 RLP模块922、第二 RLP模块924、第一 PCP模块934、第
二PCP模块936、第一 MAC/PHY模块942、第二 MAC/PHY模块944、第一应用模块
946、第二应用模块948和寻址模块950。所述第一 RLP模块922包括第一 RLP有效负
荷处理模块926和第一 RLP标头处理模块928。所述第二 RLP模块924包括第二 RLP
有效负荷处理模块930和第二 RLP标头处理模块932。所述第一 PCP模块934包括第一
PCP标头处理模块938,且所述第二 PCP模块936包括第二 PCP标头处理模块940。数
据/信息920包括所接收的MAC包952、 PCP标头中的远程位的确定位值954、 RLP标
头中的再处理位的确定位值956、所转发的RLP包有效负荷958和经重构的较高阶层包960。
第一 RLP处理模块922对应于第一接入点,而第二 RLP处理模块924对应于第二 接入点。寻址模块950基于传送至所述寻址模块950的信息将包有效负荷转发至所述 RLP有效负荷处理模块(926、 930)中的一者。
第一 PCP标头处理模块938基于原先经由空中链路接收且由第一 MAC/PHY模块 942处理的包(例如,所接收的MAC包)的PCP标头中的指示符值(例如,远程位值) 的值来确定是将所接收的RLP包有效负荷转发至其相应RLP有效负荷处理模块926还 是将所接收的RLP包有效负荷转发至寻址模块950。接着,第一PCP标头处理模块938 执行所述转发。举例来说,如果远程位-1,则在PCP标头中在远程位之后跟随地址且将 RLP包有效负荷连同所述地址一起转发至寻址模块950。或者,如果远程位=0,则将RLP 包有效负荷发送至第一 RLP有效负荷处理模块926。
第二 PCP标头处理模块940基于原先经由空中链路接收且由第二 MAC/PHY模块 944处理的包(例如,所接收的MAC包)的PCP标头中的指示符值(例如,远程位值) 的值来确定是将所接收的RLP包有效负荷转发至其相应RLP有效负荷处理模块930还 是将所接收的RLP包有效负荷转发至寻址模块950。接着,第二PCP标头处理模块932 执行所述转发。举例来说,如果远程位=1,则在PCP标头中在远程位之后跟随地址且将 RLP包有效负荷连同所述地址一起转发至寻址模块950。或者,如果远程位=0,则将RLP 包有效负荷发送至第二 RLP有效负荷处理模块930。
第一 RLP标头处理模块928基于已转发至第一 RLP模块922的包(例如,RLP包) 的RLP标头中的指示符值(例如,再处理位值)的值来确定是将所接收的RLP包有效 负荷转发至其有效负荷处理模块926还是将所接收的RLP包有效负荷转发至寻址模块 950。接着,第一RLP标头处理模块928执行所述转发。举例来说,如果再处理位=1, 则在RLP标头中在再处理位之后跟随地址且将RLP包有效负荷连同所述地址一起转发 至寻址模块950。或者,如果再处理位=0,则将RLP包有效负荷发送至第一RLP有效 负荷处理模块926以执行包重组操作,例如以获得经传送至第一应用模块946的较高阶 层包(例如,IP包)。
第二 RLP标头处理模块932基于己转发至第二 RLP模块924的包(例如,RLP包)
的RLP标头中的指示符值(例如,再处理位值)的值来确定是将所接收的RLP包有效
负荷转发至其有效负荷处理模块930还是将所接收的RLP包有效负荷转发至寻址模块
950。接着,第二RLP标头处理模块932执行所述转发。举例来说,如果再处理位=1,
则在RLP标头中在再处理位之后跟随地址且将RLP包有效负荷连同所述地址一起转发至寻址模块950。或者,如果再处理位-0,则将RLP包有效负荷发送至第二 RLP有效 负荷处理模块932以执行包重组操作,例如以获得经传送至第二应用模块948的较高阶 层包(例如,IP包)。
第一 RLP模块922可与接入终端900与之具有有效连接的第一接入点(例如,用于 接入终端的当前服务接入点)相关联,而第二 RLP模块924可与接入终端先前与之具有 有效连接的接入点相关联。
寻址模块950基于经传送至所述寻址模块950的地址信息将包有效负荷转发至RLP 有效负荷处理模块(926、 930)中的一者。
所接收的MAC包952是已由无线接收器模块902接收且通过一个或第一和第二 MAC/PHY模块(942、 944)处理的包。如果所述包通过第一 MAC/PHY模块942处理, 则所述包为至第一 PCP模块934的输入,而如果所述包通过第二 MAC/PHY模块944 处理,则所述包为至第二PCP模块936的输入。
PCP标头中的远程位值的确定位值954由PCP标头路由模块(938、 940)获得并使 用以确定包有效负荷路由。RLP标头中的再处理位值的确定位值956由RLP标头路由模 块(928、 932)获得并使用以确定包有效负荷路由。所转发的RLP包有效负荷958是由 PCP标头模块(938、 940)、 RLP标头处理模块(928、 930)或寻址模块950中的者 转发的RLP包有效负荷。经重构的较高阶层包960是例如已通过RLP有效负荷处理模 块(926、 930)中的一者的处理(例如,通过重组在 一个或一个以上RLP包有效负荷中 所传达的较高阶层包片段)而重构的IP包。将经重构的较高阶层包960转发至应用模 块(946、 948)。
图10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范性接入点1000的图式。示范性接入点1000为(例 如)图5的服务(例如,本地)接入点506。示范性接入点1000包括经由总线1012耦 合在一起的无线接收器模块1002、无线传输器模块1004、处理器1006、网络接口模块 1008和存储器1010,所述各种元件可经由所述总线1012交换数据和信息。存储器1010 包括例行程序1017和数据/信息1018。处理器1006 (例如,CPU)执行例行程序1017 且使用存储器1010中的数据/信息1018以控制接入点1000的操作且实施方法(例如, 图7的流程图700的方法)。
无线接收器模块1002 (例如,OFDM或CDMA接收器)耦合至接收天线1014,接
入点经由所述接收天线1014自接入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号。无线传输器模块1004 (例
如,OFDM或CDMA传输器)耦合至传输天线1016,接入点经由所述传输天线1016
将下行链路信号传输至接入终端。无线传输器模块1004经由空中链路传输包,所述包包括由RLP标头产生模块1024产生的RLP标头和经穿隧包(例如,经由空中链路传输 的包中的一者是所产生的MAC包1 1034)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同一天线来进行传输和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多个天 线和/或多个天线元件来进行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多个天线和/或多个天线元件 来进行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相同天线或天线元件中的至少一些来进行传输和接 收两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点使用MIMO技术。
网络接口模块1008经由网络链路1009耦合至其它网络节点(例如,其它接入点、 AAA节点、归属代理节点等)禾tl/或因特网。网络接口模块1008包括传输模块1011和 接收器模块1013。
例行程序1017包括隧道接口模块1020、包分割确定模块1022、包分割模块1023、 RLP标头产生模块1024、 PCP标头产生模块1026和MAC包组合模块1031。 PCP标头 产生模块1026包括未分割包标头产生模块1028和分割包标头产生模块1030。数据/信 息1018包括自远程接入点接收的经穿隧包1032和一个或一个以上所产生的MAC包(所 产生的MAC包1 1034、...、所产生的MAC包N 1036)。所产生的MAC包(1034、...、 1036)携载来自所接收的经穿隧包1032的有效负荷信息。所产生的MAC包1 1034包 括所产生的PCP标头1 1038、所产生的RLP标头1 1040和有效负荷部分1 1042。所产 生的MAC包N 1036包括所产生的PCP标头N 1044、所产生的RLP标头N 1046和有 效负荷部分N 1048。
隧道接口模块1020自另一接入点接收经穿隧包。所述经穿隧包经由网络链路1009 通过网络接口模块1008的接收器模块1013传达至隧道接口模块1020。自远程接入终端 接收的示范性隧道包1032是隧道接口模块1020所接收的包。
包分割确定模块1022确定是否将对经穿隧包的内容执行包分割。包分割模块1023 分割经包分割确定模块1022确定为太大以致于不适合单个MAC包的包。
耦合至包分割模块1023的RLP标头产生模块1024产生RLP标头,所述RLP标头 包括指示存在用于将RLP包有效负荷路由至RLP模块的地址的值。举例来说,所产生 的RLP标头包括经设定为1的再处理位且还包括在再处理位之后的地址。
未分割包标头产生模块1028产生对应于未经受分割的包的PCP标头,所述PCP未
分割包产生模块1028产生包括以下各项的PCP标头i)指示存在用于将有效负荷路由
至RLP处理模块的地址的值;和ii)当待传输尚未经分割的经穿隧包的一部分时的地址
值。举例来说,未分割标头产生模块1028产生PCP标头,所述PCP标头包括远程位二l,
之后为地址。在各种实施例中,当所包括的值指示存在地址(例如,远程位=1)时包括于PCP标头中的地址对应于第二接入点(例如,远程接入点),所述第二接入点是提供 与所述所产生的PCP标头一起传输的信息的经穿隧包的来源。
分割包标头产生模块1030产生对应于由分割所得的包部分的PCP标头,所述PCP 分割包标头产生模块1030产生PCP标头,所述PCP标头包括指示PCP标头中不存在用 于将有效负荷路由至RLP处理模块的地址的值。举例来说,分割标头产生模块1030产 生包括远程位=0的PCP标头。
MAC包组合模块1031将所产生的元素(例如,所产生的RLP标头、所产生的PCP 标头和有效负荷部分(例如,分割的有效负荷部分))组合成MAC包。所产生的MAC 包1 1034和所产生的MAC包N 1036代表由无线传输器模块1004传输的示范性组合 MAC包。
图11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范性接入点1100的图式。示范性接入点1100为(例 如)图5的远程接入点504。接入点IIOO (例如)耦合至第二接入点,所述第二接入点 具有与接入终端的空中链路连接。所述第二接入点为(例如)图5的接入点506,而所 述接入终端为(例如)图5的接入终端508。
示范性接入点IIOO包括经由总线1112耦合在一起的无线接收器模块1102、无线传 输器模块1104、处理器1106、网络接口模块1108和存储器1110,所述各种元件可经由 所述总线1112交换数据和信息。存储器1110包括例行程序1118和数据/信息1120。处 理器1106 (例如,CPU)执行例行程序1118且使用存储器1110中的数据/信息1120以 控制接入点1100的操作并实施方法(例如,图6的流程图600的方法)。
无线接收器模块1102 (例如,OFDM或CDMA接收器)耦合至接收天线1114,接 入点经由所述接收天线1114自接入终端(例如,本地的接入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 无线传输器模块1104 (例如,OFDM或CDMA传输器)耦合至传输天线1116,接入点 经由所述传输天线1116将下行链路信号传输至接入终端(例如,在本地的且接入点借 以充当服务接入点的接入终端)。无线传输器模块1104使用接入点IIOO经由无线空中 链路连接将已由MAC包产生模块1126产生的包(例如,所产生的MAC包1140)传输 至接入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同一天线来进行传输和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多个天
线和/或多个天线元件来进行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多个天线和/或多个天线元件
来进行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相同天线或天线元件中的至少一些来进行传输和接
收两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点使用MIMO技术。
网络接口模块1108经由网络链路1109耦合至其它网络节点(例如,其它接入点、AAA节点、归属代理节点等)禾tl/或因特网。网络接口模块1108包括传输模块1111和 接收器模块1113。传输模块1111将所产生的经穿隧包(例如,包113S)传输至第二接 入点。
例行程序1118包括远程确定模块1122、远程装置包处理模块1124和MAC包产生 模块1126。远程装置包处理模块U24包括RLP标头产生模块1128、接入点间隧道标头 产生模块1130、RLP标头至包附接模块U32和隧道标头附接模块U34。数据/信息1120 包括指示具有空中链路连接的接入终端的信息1136、待经由隧道传达至另一 AP的所产 生的包1138和所产生的MAC包1140。
远程确定模块1122确定接入点IIOO是否具有与包待传送至的接入终端的空中链路 连接。远程装置包处理模块1124产生经穿隧包以将信息传送至接入点IIOO不与之具有 空中链路连接的接入终端。MAC包产生模块1126产生MAC包以将信息传送至接入点 UOO与之具有空中链路连接的接入终端。指示接入点IOOO与之具有有效连接(例如, 经维持的一列有效连接)的接入终端的信息1136由远程确定模块1122使用。
RLP标头产生模块1128产生RLP标头,所述RLP标头包括经设定以指示所产生的 RLP包标头中未包括待用于路由RLP有效负荷的地址的值,例如在所产生的RLP标头 中再处理位被设定为=0。接入点间隧道标头产生模块1130产生隧道包标头,所述隧道 包标头用于使包括待传送的包的RLP包穿隧至第二接入点以供传输浙接入终端。所产生 的接入点间隧道标头包括将接入点1100识别为待传达至接入终端的信息的来源的地址 信息。所述隧道为(例如)层2穿隧协议(L2TP)隧道。
RLP标头至包附接模块1132将所产生的RLP标头附接至待传送的包以产生组合式 RLP标头与包。隧道标头附接模块1134将由接入点间隧道标头产生模块1130生的所 产生的接入点间隧道标头附接至所述组合式RLP标头与包以产生经穿隧包,例如待经由 隧道传达至另一接入点的所产生的包1138。
MAC包产生模块1126产生对应于待传送至所述接入点1100与之具有有效无线连 接的接入终端的包的MAC包。
在各种实施例中,本文所述的节点使用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来实施,以执行对应于
所述方面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方法的步骤,例如信号处理、信息产生和/或传输步骤。因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种特征使用模块来实施。所述模块可使用软件、硬件或软件与硬件
的组合来实施。许多上述方法或方法步骤可使用包括在例如存储器装置的机器可读媒体
(例如,RAM、软盘、紧密光盘、DVD等)中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例如,软件)来实施,
以控制机器(例如,具有或不具有额外硬件的通用计算机)实施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例如,在一个或一个以上节点中)。因此,所述方面尤其针对于机器可读媒体,其包括 用于致使机器(例如,处理器和相关联的硬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中的一者或一者以 上的机器可执行指令。
在各种实施例中,本文所述的节点使用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来实施,以执行对应于 一种或一种以上方法的步骤,例如信号处理、信息产生和/或传输步骤。 一些示范性步骤 包括传输连接请求、接收连接响应、更新指示与接入终端具有有效连接的接入点的信息 集合、转发连接请求、转发连接响应、确定资源指派、请求资源、更新资源等。在一些 实施例中,各种特征使用模块来实施。所述模块可使用软件、硬件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 来实施。许多上述方法或方法步骤可使用包括在例如存储器装置的机器可读媒体(例如, RAM、软盘、紧密光盘、DVD等)中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例如软件)来实施,以控制 机器(例如,具有或不具有额外硬件的通用计算机)实施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例如,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节点中)。因此,各种实施例尤其针对于机器可读媒体,其包括用于 致使机器(例如,处理器和相关联的硬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的 机器可执行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 一个或一个以上装置(例如,例如接入终端和/或接入点等通信装 置)的处理器(例如,CPU)经配置以执行如通信装置所执行的所述方法的步骤。处理 器的配置可通过使用 -个或一个以上模块(例如,软件模块)以控制处理器配置和/或通 过在处理器中包括硬件(例如,硬件模块)以执行所述步骤和/或控制处理器配置来实现。 因此, 一些但并非所有实施例针对于具有处理器的装置(例如,通信装置),所述处理 器包括对应于由包括所述处理器的装置所执行的各种所述方法的步骤中的每--者的模 块。在一些但并非所有实施例中,装置(例如,通信装置)包括对应于由包括处理器的 装置所执行的各种所述方法的步骤中的每一者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使用软件和/或硬件来 实施。
鉴于以上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明白对上文所述方法和设备的众多额外 变化。所述变化应视作属于范围内。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和设备可(且在各种实施例中确 实)与CDMA、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和/或可用于提供接入节点与移动节点之间 的无线通信链路的各种其它类型的通信技术一起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节点经实 施为基站,其使用OFDM禾P /或CDMA与移动节点建立通信链路。在各种实施例中,移 动节点经实施为笔记本计算机、个人数据助理(PDA)或包括接收器/传输器电路以及逻 辑和/或例行程序的其它便携式装置,以用于实施各种实施例的方法。
权利要求
1. 一种操作接入终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检查RLP包的RLP标头以确定所述RLP标头中的再处理指示符值是否已设定;和如果确定所述再处理指示符已设定,则i)将对应于所述指示符值的有效负荷传送至寻址层模块;和ii)操作所述寻址层模块以将对应于所述指示符值的所述有效负荷传递至对应于具有所述再处理指示符的所述RLP包中所包括的地址值的RLP模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确定所述再处理指示符已设定,则进一步执行以下步骤操作由所述RLP包中所包括的所述地址指示的所述RLP模块以执行包重组操 作。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RLP包中所包括的地址值指定的所述RLP模块是对应于所述接入终端当甜与之不具有有效空屮链路连接的远程接入点的 RLP模块。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屮如果确定所述再处理指示符已设定,则进一步执 行以下歩骤操作由所述RLP包中所包括的所述地址指示的所述RLP模块以确定所述包重组 操作是否导致较高阶层包的组合的完成;和如果确定所述包重组操作已导致较高阶层包的组合的完成,则将所述经重组的较 高阶层包传送至较高阶层包处理模块以用于进-一步处理。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较高阶层包处理模块是解压縮模块和IP层 模块中的一者。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确定所述再处理指示符尚未设定,贝IJ:将对应于所述指示符值的所述有效负荷传送全:默认RLP模块。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确定所述再处理指示符尚未设定,则进一步 执行以下步骤操作所述默认RLP模块以使用对应于所述指示符值的所述有效负荷来执行包重 组操作。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默认RLP模块是对应于所述接入终端与之 具有无线通信链路的服务接入点的RLP模块。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在检查RLP包的RLP标头之前,接收MAC包;和确定对应于所述MAC包的PCP标头是否在所述PCP标头中包括指示存在对应 于待用于处理所述MAC包的RLP模块的地址的指示符值。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当确定对应于所述MAC包的所述PCP标头包括指示存在对应于待使用的RLP 模块的地址的指示符值时,将所述MAC包的所述有效负荷传递至对应T所述PCP 标头中的所述地址的RLP模块以进行RLP处理。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当确定对应于所述MAC包的所述PCP标头不包括指示存在对应于待使用的RLP 模块的地址的指示符值时,将所述MAC包的所述有效负荷传递至对应于曾传输所 述MAC包的接入点的默认RLP模块。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CP标头中的所述指示符值包括于所述 PCP标头的字段中。
13. —种接入终端,其包含第一RLP有效负荷处理模块,其对应于第一接入点; 第二 RLP有效负荷处理模块,其对应于第二接入点;寻址模块,其用于基于传送至所述寻址模块的地址信息来将包有效负荷转发至所 述RLP有效负荷处理模块中的一者;标头处理模块,其用于基于标头中所包括的指示符值来确定所述标头是否包括用 于路由RLP包有效负荷的地址,且当所述指示符值指示包括用于路由RLP包有效 负荷的地址时,将所述包有效负荷转发至所述寻址模块。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入终端,其中所述标头处理模块是用于处理RLP标头的 RLP标头处理模块。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入终端,其中所述标头处理模块是PCP标头处理模块。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入终端,其进一步包含无线接收器;且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是所述接入终端与之具有有效连接的服务接入点。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入终端,其中所述第二接入点是所述接入终端先前与之 具有有效无线连接的接入点。
18. —种接入终端,其包含第- RLP有效负荷处理装置,其用于执行对应于第一接入点的RLP处理; 第二 RLP有效负荷处理装置,其用于执行对应于第二接入点的RLP处理; 寻址装置,其用于基于传送至所述寻址模块的地址信息来将包有效负荷转发至所述第一和第二 RLP有效负荷处理装置中的一者;标头处理装置,其用于基于标头中所包括的指示符值来确定所述标头是否包括用于路由RLP包有效负荷的地址,且当所述指示符值指示包括用于路由RLP包有效负荷的地址时,将所述包有效负荷转发至所述寻址模块。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入终端,其中所述标头处理装置是用于处理RLP标头的 RLP标头处理模块。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入终端,其中所述标头处理装置是PCP标头处理模块。
21.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入终端,其进一步包含无线接收器装置,其用于经由无线通信连接来接收传输至所述接入终端的信号;且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是所述接入终端与之具有有效连接的服务接入点。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接入终端,其中所述第二接入点是所述接入终端先前与之 具有有效无线连接的接入点。
23. —种设备,其包含用于在接入终端中使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检査RLP包的RLP标头以确定所述RLP标头中的再处理指示符值是否已设 定;且如果确定所述再处理指示符已设定,贝IJ:i) 将对应于所述指示符值的有效负荷传送至寻址层模块;月.ii) 操作所述寻址层模块以将对应于所述指示符值的所述有效负荷传递至对应 于具有所述再处理指示符的所述RLP包中所包括的地址值的RLP模块。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如果确定所述再处 理指示符已设定,贝lj:操作由所述RLP包中所包括的所述地址指示的所述RLP模块以执行包宽组操 作。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中由所述RLP包中所包括的地址值指定的所述 RLP模块是对应于所述接入终端当前与之不具有有效空中链路连接的远程接入点 的RLP模块。
26.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如果确定所述再处 理指示符尚未设定,贝U:将对应于所述指示符值的所述有效负荷传送至默认RLP模块。
27.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在检查RLP包的RLP标头之前,接收MAC包;且确定对应于所述MAC包的PCP标头是否在所述PCP标头中包括指示存在对应于待用于处理所述MAC包的RLP模块的地址的指示符值。
28. —种计算机可读媒体,其包含用于控制接入终端以实施与其它通信装置通信的方法 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方法包含检查RLP包的RLP标头以确定所述RLP标头中的再处理指示符值是否已设定;禾口如果确定所述再处理指示符己设定,贝U:i) 将对应于所述指示符值的有效负荷传送至寻址层模块;和ii) 操作所述寻址层模块以将对应于所述指示符值的所述有效负荷传递至对应 于具有所述再处理指示符的所述RLP包中所包括的地址值的RLP模块。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进一步包含用于如果确定所述再处理指示符已设定则执行以下步骤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操作由所述RLP包中所包括的所述地址指示的所述RLP模块以执行包重组操 作。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由所述RLP包中所包括的地址值指 定的所述RLP模块是对应于所述接入终端当前与之不具有有效空中链路连接的远 程接入点的RLP模块。
31.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进一步包含用于如果确定所述再处理 指示符尚未设定则执行以下操作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将对应于所述指示符值的所述有效负荷传送至默认RLP模块。
32.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进--步包含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机器 可执行指令在检查RLP包的RLP标头之前,接收MAC包;和确定对应于所述MAC包的PCP标头是否在所述PCP标头中包括指示存在对应 于待用于处理所述M A C包的R L P模块的地址的指示符值。
33. —种操作第一接入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经由接入点间隧道接收无线电链路协议包,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协议包包括 针对于接入终端的信息;确定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是否适合MAC包; 如果确定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适合MAC包,贝IJ: 产生包括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的MAC包;和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接入终端之间的空中链路将所述所产生的MAC包 传输至所述接入终端。
34. 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确定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不适合 MAC包,贝lj:产生包括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的一部分的MAC包和 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接入终端之间的空中链路将所述所产生的MAC包传 输至所述接入终端。
35.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确定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不适合 MAC包,贝lj:产生MAC包进一步包括产生包括再处理位的RLP标头,所述再处理位指示所述MAC包对应于曾经受包 括分割处理的RLP再处理的RLP包。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确定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不适合MAC 包时,产生MAC包包括在所述所产生的RLP标头中包括对应于曾通过所述接入点间隧道发送所述所接 收的RLP包的接入点的地址。
37.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确定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不适合MAC 包时,产生MAC包进一步包括产生PCP标头;和连同所述所接收的RLP包的--部分将所述PCP标头与所述RLP标头包括在所述 所产生的MAC包的有效负荷中。
38.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确定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适合MAC 包时,产生MAC包进一步包括产生具有经设定以指示存在PCP地址的指示符值的PCP标头,所述PCP地址经 设定为对应于曾发送所述所接收的RLP包的所述AP的地址;和将所述所产生的PCP标头与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一起包括在所述MAC包 中。
39.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确定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协议包不适合 MAC包时产生的所述PCP标头不包括对应于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协议包的发 送者的地址。
40. —种接入点,其包含隧道接口模块,其用于从另一接入点接收经穿隧包; 包分割确定模块,其用于确定是否将对经穿隧包的内容执行包分割; RLP标头产生模块,其耦合至所述包分割模块且用于产生RLP标头,所述RLP标头包括指示存在待用于将RLP包有效负荷路由至RLP模块的地址的值;和 无线传输器,其用于经由空中链路传输包,所述包包括由所述RLP标头产生模块产生的RLP标头和经穿隧包的至少-部分。
41.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接入点,其进一步包含包分割模块,其用于分割所述包分割确定模块确定为太大以致于不适合单个 MAC包的包。
42.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接入点,其进一步包括PCP标头产生模块,其包括未分割包标头产生模块,所述未分割包标头产生模块 用于产生对应于未经受分割的包的PCP标头,所述PCP未分割包标头产生模块产 生包括以下各项的PCP标头i)指示存在待用于将有效负荷路由至RLP处理模块 的地址的值;和ii)在待传输尚未经分割的经穿隧包的一部分时的地址值。
43. 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接入点,其中所述PCP标头产生模块进一步包括分割包标头产生模块,其用于产生对应于由分割所得的包部分的PCP标头,所述PCP分割包标头产生模块产生PCP标头,所述PCP标头包括指示所述PCP标头 中不存在用于将有效负荷路由至RLP处理模块的地址的值。
44. 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接入点,其中在所述所包括的值指示存在地址值时包括于 所述PCP标头中的所述地址是对应于第二接入点的地址,所述第二接入点是曾提 供与所述所产生的PCP标头一起传输的信息的经穿隧包的来源。
45. —种接入点,其包含隧道接口装置,其用于从另一接入点接收经穿隧包; 包分割确定装置,其用于确定是否将对经穿隧包的内容执行包分割; RLP标头产生装置,其耦合至所述包分割装置且用于产生RLP标头,所述RLP标头包括指示存在待用于将RLP包有效负荷路由至RLP模块的地址的值;和 无线传输器装置,其用于经由空中链路传输包,所述包包括由所述RLP标头产生装置产生的RLP标头和经穿隧包的至少一部分。
46. 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接入点,其进一步包含包分割装置,其用于分割所述包分割确定模块确定为太大以致于不适合单个 MAC包的包。
47. 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接入点,其进一步包括PCP标头产生装置,其包括未分割包标头产生模块,所述未分割包标头产生模块 用于产生对应于未经受分割的包的PCP标头,所述PCP未分割包标头产生装置产 生包括以下各项的PCP标头i)指示存在待用于将有效负荷路由至RLP处理模块 的地址的值;和ii)在待传输尚未经分割的经穿隧包的一部分时的地址值。
48. 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接入点,其中所述PCP标头产生装置进一步包括分割包标头产生装置,其用于产生对应于由分割所得的包部分的PCP标头,所 述PCP分割包标头产生模块产生PCP标头,所述PCP标头包括指示所述PCP标头 中不存在用于将有效负荷路由至RLP处理模块的地址的值。
49. 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接入点,其中在所述所包括的值指示存在地址值时包括于所述PCP标头中的所述地址是对应于第二接入点的地址,所述第二接入点是曾提 供与所述所产生的PCP标头一起传输的信息的经穿隧包的来源。
50. —种设备,其包含用于在第一接入点中使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经由接入点间隧道接收无线电链路协议包,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协议包包 括针对于接入终端的信息;确定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是否适合MAC包;如果确定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适合MAC包,贝廿产生包括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的MAC包和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接入终端之间的空中链路将所述所产生的MAC包 传输至所述接入终端。
51. 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如果确定所述所接 收的无线电链路包不:适合MAC包,贝U:产生包括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的一部分的MAC包;和 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接入终端之间的空中链路将所述所产生的MAC包传 输至所述接入终端。
52. 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如果确定所述所接 收的无线电链路包不适合MAC包,贝IJ:在产生MAC包中产生包括再处理位的RLP标头,所述再处理位指示所述MAC包对应于曾经受包 括分割处理的RLP再处理的RLP包。
53. 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当确定所述所接收 的无线电链路包不适合MAC包时在产生MAC包中在所述所产生的RLP标头中包括对应于曾通过所述接入点间隧道发送所述所接 收的RLP包的接入点的地址。
54. 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歩经配置以当确定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不适合MAC包时在产生MAC包中 产生PCP标头;和连同所述所接收的RLP包的一部分将所述PCP标头与所述RLP标头包括在所述 所产生的MAC包的有效负荷中。
55. —种计算机可读媒体,其包含用于控制第一接入点以实施与其它通信装置通信的方 法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方法包含经由接入点间隧道接收无线电链路协议包,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协议包包括 针对于接入终端的信息;确定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是否适合MAC包; 如果确定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适合MAC包,贝U: 产生包括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的MAC包;和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接入终端之间的空中链路将所述所产生的MAC包 传输至所述接入终端。
56. 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进一步包含用于如果确定所述所接收 的无线电链路包不适合MAC包则执行以下操作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产生包括所述所接收的无线电链路包的一部分的MAC包;和 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接入终端之间的空中链路将所述所产生的MAC包传 输至所述接入终端。
57. 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进一步包含用于如果确定所述所接收 的无线电链路包不适合MAC包则执行以下操作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在产生MAC包中产生包括再处理位的RLP标头,所述再处理位指示所述MAC包对应于曾经受包 括分割处理的RLP再处理的RLP包。
58. 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进一步包含用于当确定所述所接收的 无线电链路包不适合MAC包时在产生MAC包中执行以下操作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在所述所产生的RLP标头中包括对应于曾通过所述接入点间隧道发送所述所接 收的RLP包的接入点的地址。
59. 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进一步包含用于当确定所述所接收的 无线电链路包不适合MAC包时在产生MAC包中执行以下操作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产生PCP标头;和连同所述所接收的RLP包的一部分将所述PCP标头与所述RLP标头包括在所述 所产生的MAC包的有效负荷中。
60. —种操作第一接入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接收待传送至接入终端的包;确定所述第一接入点是否在所述所接收的包待传送至的所述接入终端的远程; 如果确定所述第一接入点是在所述所接收的包待传送至的所述接入终端的远程, 则i) 产生RLP标头;ii) 产生隧道标头,其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发送者地址;和iii)经由通信隧道将所述所接收的包与所述RLP标头和隧道标头传输至第二接 入点。
61. 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所接收的包是IP包。
62. 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隧道是用于使包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接 入点之间穿隧的接入点间隧道。
63. 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隧道标头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发 送者识别符和对应于所述第二接入点的目的地识别符。
64. 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者识别符是发送者地址,且其中所述 目的地识别符是对应于所述第二接入点的地址。
65. 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RLP标头包括将所述RLP标头中所包括的再处理指示符值设定为指示在所述第一接入点处尚 未发生所述IP包的RLP再处理的值。
66. 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如果确定所述第一接入点不在所述所接收的IP包待传送至的所述接入终端的远 程,贝l」从所述IP包产生至少一个MAC包,所述MAC包包括所述IP包的至少一部分;禾口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接入终端之间的空中链路将所述所产生的MAC包传 送至所述接入终端。
67. —种第一接入点,其耦合至第二接入点,所述第二接入点具有与接入终端的空中链 路连接,所述第一接入点包含远程确定模块,其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接入点是否不具有与包待传送至的接入终端 的空中链路连接;远程装置包处理模块,其包括i) RLP标头产生模块,其用于产生RLP标头,所述RLP标头包括经设定以指 示所述所产生的RLP包标头中未包括待用于路由RLP有效负荷的地址的值;ii) 接入点间隧道标头产生模块,其用于产生隧道包标头,所述隧道包标头用 于使包括所述待传送的包的RLP包穿隧至所述第二接入点以供传输至所述接入 终端。
68. 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第一接入点,其中所述远程装置包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RLP标头至包附接模块,其用于将所产生的RLP标头附接至所述待传送的包以 产生组合式RLP标头与包。
69. 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第一接入点,其中所述远程装置包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隧道标头附接模块,其用于将由所述接入点间隧道标头产生模块产生的所述接入 点间隧道标头附接至所述组合式RLP标头与包以产生经穿隧包。
70. 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第一接入点,其进一步包含.-传输模块,其用于将所述经穿隧包传输至所述第二接入点。
71. 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第一接入点,其进一步包含MAC包产生模块,其用于产生对应于待传送至与所述第一接入点具有有效无线 连接的接入终端的包的MAC包。
72. 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第一接入点,其进一步包含无线传输器,其用于传输由所述MAC包产生模块产生的MAC包。
73. —种第一接入点,其耦合至第二接入点,所述第二接入点具有与接入终端的空中链 路连接,所述第一接入点包含远程确定装置,其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接入点是否不具有与包待传送至的接入终端 的空中链路连接;远程装置包处理装置,其用于处理从远程接入点接收的包,所述远程装置包处理 装置包括i) RLP标头产生装置,其用于产生RLP标头,所述RLP标头包括经设定以指 示所述所产生的RLP包标头中未包括待用于路由RLP有效负荷的地址的值ii) 接入点间隧道标头产生装置,其用于产生隧道包标头,所述隧道包标头用 于使包括所述待传送的包的RLP包穿隧至所述第二接入点以供传输:辛:所述接入 终端。
74. 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第一接入点,其中所述远程装置包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RLP标头至包附接装置,其用于将所产生的RLP标头附接至所述待传送的包以 产生组合式RLP标头与包。
75. 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第一接入点,其中所述远程装置包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隧道标头附接装置,其用于将由所述接入点间隧道标头产生装置产生的所述接入 点间隧道标头附接至所述组合式RLP标头与包以产生经穿隧包。
76. 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第一接入点,其进一步包含传输装置,其用于将所述经穿隧包传输至所述第二接入终端。
77. 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第一接入点,其进一步包含MAC包产生装置,其用于产生对应于待传送至与所述第一接入点具有有效无线连接的接入终端的包的MAC包。
78. 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第一接入点,其进一步包含无线传输器装置,其用于传输由所述MAC包产生模块产生的MAC包。
79. —种设备,其包含用于在第一接入点中使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 接收待传送至接入终端的包;确定所述第一接入点是否在所述所接收的包待传送至的所述接入终端的远程; 如果确定所述第一接入点是在所述所接收的包待传送至的所述接入终端的远 程,则:i) 产生RLP标头;ii) 产生隧道标头,其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发送者地址;和iii)经由通信隧道将所述所接收的包与所述RLP标头和隧道标头传输至第二接 入点。
80. 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信隧道是用于使包在所述第--与第二接 入点之间穿隧的接入点间隧道。
81. 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隧道标头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发 送者识别符和对应于所述第二接入点的目的地识别符。
82. 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发送者识别符是发送者地址,且其中所述 目的地识别符是对应于所述第二接入点的地址。
83. 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在产生RLP标头中将所述RLP标头中所包括的再处理指示符值设定为指示在所述第一接入点处尚 未发生所述IP包的RLP再处理的值。
84. —种计算机可读媒体,其包含用于控制第一接入点以实施与其它通信装置通信的方 法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方法包含接收待传送至接入终端的包;确定所述第一接入点是否在所述所接收的包待传送至的所述接入终端的远程; 如果确定所述第一接入点是在所述所接收的包待传送至的所述接入终端的远 程,贝U:i) 产生RLP标头;ii) 产生隧道标头,其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接入点的发送者地址;和iii)经由通信隧道将所述所接收的包与所述RLP标头和隧道标头传输至第二接 入点。
85. 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通信隧道是用于使包在所述第 一与第二接入点之间穿隧的接入点间隧道。
86. 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隧道标头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 接入点的发送者识别符和对应于所述第二接入点的目的地识别符。
87. 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发送者识别符是发送者地址, 且其中所述目的地识别符是对应于所述第二接入点的地址。
88. 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进一步包含用于在产生RLP标头中执 行以下操作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将所述RLP标头中所包括的再处理指示符值设定为指示在所述第一接入点处尚未发 生所述IP包的RLP再处理的值。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描述用于使包在远程接入点与服务接入点之间穿隧以供传递至接入终端(AT)的方法和设备。本发明还描述用于经由空中链路将控制值和/或信息加上待传递的信息传送至AT的方法和设备。AT使用所接收的控制信息恢复所传送的包。一些特征支持使用各种标头和/或所述标头中的指示符,例如RLP和/或包相关协议(PCP)标头,其可用以控制将所传送的有效负荷路由至对应于曾作为所述所传送的有效负荷的来源的AP的RLP处理模块。
文档编号H04W28/06GK101433055SQ200780015599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7日
发明者保罗·E·本德, 加文·伯纳德·霍恩, 拉贾特·普拉卡什, 费丝·乌卢皮纳尔 申请人: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