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覆盖系统及其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3166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化覆盖系统及其机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体化覆盖系统及其机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覆盖系统的隐蔽化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 体化覆盖系统及其机箱。
技术背景
构成移动通信覆盖系统一般包括通信设备和天线,通信设备将来自与天 线不在一处的其它通信设备的信号进行转换后馈入天线进行覆盖,或者在信 号上行时沿相逆的路径进行传输。这类通信设备的共同特点首先是与天线处
于同一区域相邻近设置,且通过线缆与天线连接;其次在于将一个来自基站 (有时通过中间通信设备进行处理)的信号进行格式转换、放大、滤波等处 理后,转换成射频信号馈入天线。典型的覆盖端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塔顶 放大器、干放、直放站、射频拉远系统的射频拉远单元以及其它诸如馈电器 等辅助设备。
以往由于技术限制的原因,该类通信设备的体积往往较大,因而只能置 于地面上,与在高处的天线之间的线缆连接便成为必需。复杂的线缆连接会 影响覆盖系统的整体观感,而且,也会导致施工效率低、成本高等不足,更 重要的,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大型的天线及复杂的覆盖系统被视为一 种高辐射源而受抗拒,严重影响运营商的工作开展,也必然影响生产商的市 场竟争力。
因而,业内人士近几年加大了对天线进行隐蔽化设计的投入,以期通过 对覆盖系统进行隐蔽化设计来降低上述不良影响。但是,根据申请人在国内 外专利数据库所检索的结果来看,目前尚未有较完整的技术方案出现,公知 的覆盖系统依然是地面的覆盖系统与高空的天线相结合的结构。
由于集成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设备越趋小型化,为申请人提出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化覆盖系 统,满足覆盖系统的隐蔽化设计和高度集成化设计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覆盖系统的机箱,以供覆盖 端通信设备与天线进行集成且实现较好的隐蔽效果。
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 一体化覆盖系统,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将覆盖端 一体化集 成,包括
天线,用于完成下行信号覆盖和上行信号接收;
覆盖端通信设备,作为基站端通信设备与天线之间的信号的中间处理设
备;
散热装置,用于对覆盖系统本身进行散热;
机箱,具有容置空间,用于收容所述覆盖端通信设备;第一外侧面,
固设所述天线;第二外侧面,固设所述散热装置;通信接口,连接所述覆盖
端通信设备与基站端通信设备;
线缆,穿越所述机箱,连接天线与覆盖端通信设备。 所述机箱设有通孔供该线缆穿越,该通孔置于天线与第一外侧面的重合处。
所述机箱呈方体,包括相互铰设的前盖和后盖,前盖具有所述第一外侧 面,后盖具有所述第二外侧面。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若干个装设在后盖第二外侧面上的散热齿。 所述天线为平板天线。
所述天线包括至少两个辐射单元、装饰保护罩和金属反射板,辐射单元 阵列式设置在该金属反射板上,装饰保护罩装设在金属反射板上以盖设辐射 单元。
所述金属反射板为所述机箱前盖。
所述后盖上开设有维修窗口 ,该维修窗口还铰设有盖件。
所述前盖与后盖的吻合处设有橡胶密封胶条。
所述机箱设有挂件。所述覆盖端通信设备包括干放、塔顶放大器、直放站、射频拉远单元、 馈电器中任意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机箱,用于一体化覆盖系统中集成其天线和覆盖端通信设 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设的前盖和后盖,前盖具有一通孔,后盖具有 散热齿,后盖上并设有一维修窗口,该维修窗口与一盖件相铰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箱使
天线和覆盖端通信设备进行了很好的集成,实现了覆盖系统的 一体化隐蔽设 计,改良覆盖系统在人们心目中已形成的不良印象,结构上轻便紧凑,可大 幅-提高施工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覆盖系统的立体图,主要示出前盖部分;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覆盖系统的立体图,主要示出后盖部分;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箱的前盖和后盖打开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盖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均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覆盖系统的外部结构,其 中图1主要揭示该机箱的前盖部分,也即机箱前盖1的外侧面及其上装设的 平板天线3;图2则示出该机箱的后盖部分,即机箱后盖2的外侧面及其上 装设的散热装置4。通过结合两个附图,还可以看出居于图中机箱上方和两 侧的挂件51, 52, 53, 54,用于在高空上吊装该机箱,同时还便于用户提携。 图1至图4中,均未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3和覆盖端通信设备7的完 整结构,原因在于天线3的电性结构、辐射单元31在金属反射板32上的阵 列式布设等均已为公知技术,而覆盖端通信设备7也是公知的,包括但不限 于射频拉远单元、直放站、干放、塔顶放大器、馈电器等,诸如此类,将与 天线3不在一处的一般是基站端的通信设备传输来的信号进行一系列公知的 处理后馈入平板天线3的中间处理设备,均为本实用新型所指的覆盖端通信
尽管如此,本实用新型关于天线3和覆盖端通信设备7的定义,依然不受本实用新型列出的各个具体设备的局限,它可以是单个(种)或多个(种) 的组合,视具体情况而定,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均知晓此类替换手段。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前盖1与后盖2之间通过两个铰链61和 62进行铰设,前盖1与后盖2盖合后在图2所示的侧面可进行锁固,前盖1 与后盖2的吻合处设置如图3所示的橡胶密封胶条24。
结合图1和图4,该前盖l的外侧面上,即图1中占据最大面积的面, 加设一个平板天线3。既可以通过在前盖1上加装独立的平板天线3实现, 也可以直接将平板天线3与前盖1二合一实现。
所谓平板天线3与机箱前盖1二合一的方式请参阅图4 (图4并非二合 一的结构,只是借用以说明),平板天线3包括金属反射板32、多个辐射单 元31,多个辐射单元31之间以阵列式布设在金属反射板32上并进行并联馈 电,对于不同的列,可用一体纵长的隔离条33将其分隔以提高隔离度。所谓 二合一即指金属反射板32直接采用所述前盖1,即辐射单元31直接装设在 该前盖l上,此时前盖1即与天线3本身合为一体。为对天线3内部起装饰 保护作用,平板天线3设有装饰保护罩30,该装饰保护罩30与该金属反射 板32相固设,由此可进一步盖设各个辐射单元31。为了实现防水的目的, 该装饰保护罩30上应设有漏水孔。
公知的,平板天线3与覆盖端通信设备7之间具有电性连接的关系,这 种连接是通过采用线缆9连接实现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前盖1部分,设有相 应的若干通孔10,供该线缆9穿过该通孔10与覆盖端通信设备7实现电性 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将使线缆9的距离缩至最短,且得以很好的隐藏。从机 箱外观来看,该连接天线3与覆盖端通信设备7的线缆9没有出现。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式是将机箱与天线3的金属反射板32合为 一个 整体,这样既节约板材,节省线缆9,又能与机箱整体配合进行更好的热传 递,便于散热。这种情况下,所述前盖l的外侧面,也即为金属反射板32 的表面,所述用于走线的通孔,在金属反射板32与前盖1分立时开设于这两 者的重合部分以实现隐蔽,而在两者合为一体时则实际上是在前盖1上,或 者说在金属反射板32上直接设置。
请再参阅图2和图3,机箱的后盖2的外侧面上,也即朝向读者的具有 最大面积的侧面上,设置所述散热装置4,该散热装置4采用若干散热齿, 平行一体垂直装设在机箱后盖2的外侧面,而在后墓2上还设有一个维修窗口 6,该维修窗口 6铰设有一盖件61,以这种方式设置的盖件61可随时被开 合,便于维护者打开该盖件探视机箱内部通信设备7的情况,进行检修。由 于机箱、天线3、散热装置4以及覆盖端通信设备7之间是通过机箱本身紧 凑的连接在一起的,因而通过该散热装置4能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
图3中所示的机箱的内部结构中,可以知晓,由前盖1和后盖2盖合后 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用于装设所述的覆盖端通信设备7。覆盖端通 信设备7以模块化的形式组装,将能更方便本系统的使用。
在前盖1和后盖2的吻合处增设的橡胶密封胶条24,固定在图3所示的 后盖2的上沿处,而前盖1和后盖2的内侧,可由技术人员视具体的通信设 备7尺寸进行模块化的布设,以使通信设备7合理地布设在由机箱提供的容 置空间中。
为了便于内置于机箱的覆盖端通信设备7与基站端的通信设备等外部设 备进行连4妻,在图2所示的才几箱的下端设置有一通信接口 8,通过连4妻该通 信接口 8便可实现与覆盖端通信设备7的信号交互。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覆盖系统适合吊装在高空处,其挂件51, 52, 53, 54将发挥吊装的功能。尽管上述的机箱是方体的设计,但机箱的外观并不受 局限,它可以是其它各种经过美术设计的形状,如此,可进一步实现隐蔽化 设计的目的,使人们在一般注意力的情况下将其视为广告或装饰品,改良覆 盖系统在人们心目中的观感。
本实用新型中,平板天线与通信设备由机箱进行的集成,由于其结构紧 凑,小型化,.散热功能良好,重量轻便等特点,更便于安装架设,能有效地 减少安装维护费用。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 不仅仅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 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 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一体化覆盖系统,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将覆盖端一体化集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用于完成下行信号覆盖和上行信号接收;覆盖端通信设备,作为基站端通信设备与天线之间的信号的中间处理设备;散热装置,用于对覆盖系统本身进行散热;机箱,具有容置空间,用于收容所述覆盖端通信设备;第一外侧面,固设所述天线;第二外侧面,固设所述散热装置;通信接口,连接所述覆盖端通信设备与基站端通信设备;线缆,穿越所述机箱,连接天线与覆盖端通信设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覆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设 有通孔供该线缆穿越,该通孔置于天线与机箱第一外侧面的重合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覆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呈 方体,包括相互铰设的前盖和后盖,前盖具有所述第一外侧面,后盖具有所 述第二外侧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覆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 置包括若干个装设在后盖第二外侧面上的散热齿。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覆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为 平板天线。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覆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 括至少两个辐射单元、装饰保护罩和金属反射板,辐射单元阵列式设置在该 金属反射板上,装饰保护罩装设在金属反射板上以盖设辐射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覆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反 射板为所述机箱前盖。
8 、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化覆盖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后盖上开设有维修窗口,该维修窗口还铰设有盖件。
9、 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化覆盖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前盖与后盖的吻合处设有橡胶密封胶条。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化覆盖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机箱设有挂件。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化覆盖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覆盖端通信设备包括干放、塔顶放大器、直放站、射频拉远单元、 馈电器中任意之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化覆盖系统及其机箱,一体化覆盖系统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将覆盖端一体化集成,包括天线,用于完成下行信号覆盖和上行信号接收;覆盖端通信设备,作为基站端通信设备与天线之间的信号的中间处理设备;散热装置,用于对覆盖系统本身进行散热;机箱,具有容置空间,用于收容所述覆盖端通信设备;第一外侧面,固设所述天线;第二外侧面,固设所述散热装置;通信接口,连接所述覆盖端通信设备与基站端通信设备;线缆,穿越所述机箱,连接天线与覆盖端通信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箱使天线和覆盖端通信设备进行了很好的集成,实现了覆盖系统的一体化隐蔽设计,改良覆盖系统的形象;结构上轻便紧凑,可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文档编号H04B1/38GK201252536SQ20082005109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2日
发明者孙留诚, 张福龙, 张远见 申请人: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