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语音交互系统的呼叫接入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12967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语音交互系统的呼叫接入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语音交互系统的呼叫接入方法 及装置。
背景技术
语音交互系统源自于CTI (Computer & Telephone Integration,计算机电信集成)
技术,是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集中处理大批来话或去话为企业提供 增 值服务,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的一种系统产品。90年代初,通信技术和计算机通信的发 展促进了 CTI技术的诞生。所谓CTI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集成,旨在通 过四通八达的电信通信网络,更好地发挥计算机庞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的一种先进技术。 目前,该技术的商用价值逐步得到了体现。语音交互系统最初被定义为一个集中处理大批来电的场所,CTI技术的出现则是 使得语音交互系统被认为是基于CTI技术的拥有强大沟通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一种系 统集成产品。随着Internet等IT产业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语音交互系统的内涵和外延 也不断地延伸,语音交互系统现在被认为是一个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不仅具有传递信 息的能力,还具有交流信息的能力,不仅可以提供各种服务信息的能力,还可以为企业 提供销售,宣传的能力。这个平台打破了仅仅为语音接入方式的局限性,融合了语音、 传真、e_mail、web、视频等多种通信媒体渠道,尤其是在搭载了多种自动应用系统后, 与企业管理的多种传统业务流程结合起来,真正地实现了计算机和通信的融合,从而产 生了极为广阔的应用空间,目前语音交互系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通信、保险、教育、金 融、证券等众多领域,为现代企业提供了售后服务支持及销售产品等重要方式,有助于 增强客户凝聚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和客户达成双赢的局面。语音交互系统是一种能充分利用现有通信手段和计算机技术的全新现代化服务 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得到了该系统的服务,同时,人们的广泛使用也对语音交互系 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使自动业务不断壮大,形成了目前语音菜单级数增加和同 级中菜单选项不断增加的现象。目前的语音交互系统绝大部分都是由这些语音菜单组成,该图只是列举了其中 的一部分语音菜单,该中心的语音菜单一般都是采用了树形结构进行架构,该树形结构 的大小就是由运营系统的内容丰富程度决定,内容越丰富树形结构的分支就越多,按键 操作就越繁琐,收听语音就越长,得到叶子节点(即具体的一项服务功能)所耗时间就越 长,该棵树的形状就决定了系统的分支状况,用户使用时的复杂程度。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语音交互系统的呼叫接入方法,该方法中的语音交 互系统在用户接入后,播放由主菜单开始而后逐级细化的语音提示信息,然后接受用户 对其需要的某个特定服务项目的按键选择,并针对用户选择提供相应的服务。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的呼叫接入方法对于用户的每次接入均会从主菜单开始播 放语音提示信息,若用户在首次接入时,已根据收听到的语音提示信息作出过按键选择,该次接入却因异常原因而结束,导致用户未得到相应服务,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进 行再次接入时,仍然需要重新收听由主菜单开始的语音提示信息,使得用户必须再次收 听与自身需求无关的大量语音提示信息,延长了用户进行呼叫接入以寻求服务的时间, 从而导致呼叫接入的效率较低,用户的满意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语音交互方法,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首次接入失败的用户 再次进行语音交互时仍然需要重新收听由主菜单开始的语音提示信息,使得用户必须再 次收听与自身需求无关的大量语音提示信息,延长了用户进行呼叫接入以寻求服务的时 间,从而导致呼叫接入的效率较低,用户的满意度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语音交互系统的 呼叫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记录呼叫接入失败时的断点以及失败呼叫接入的第一参 数;接收下一次呼叫接入,并根据第一参数判断下一次呼叫接入是否符合断点跳转执行 的预设条件;若下一次呼叫接入符合下一次呼叫接入符合预设条件,则下一次呼叫接入 跳转至断点处开始执行。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记录第一参数具体包括记录失败呼叫接入的第一主 叫号码和第一呼叫时间。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根据第一参数判断下一次呼叫接入是否符合断点跳转 执行的预设条件具体包括判断下一次呼叫接入的主叫号码是否为第一主叫号码,且下 一次呼叫接入的呼叫时间与第一呼叫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不大于预定阈值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记录断点具体包括记录失败呼叫接入过程中用户的 按键轨迹。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记录呼叫接入失败时的断点以及失败呼叫接入的第一 参数还包括提示用户在预定阈值的时间内再次发起呼叫接入。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下一次呼叫接入从断点处开始执行具体包括询问用 户下一次呼叫接入是否从断点处开始执行;若用户选择是,则下一次呼叫接入跳转至断 点处开始执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语音交互系统 的呼叫接入装置,包括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呼叫接入失败时的断点以及失败呼叫接入 的第一参数;判断模块,用于接收下一次呼叫接入,并根据第一参数判断下一次呼叫接 入是否符合断点跳转执行的预设条件;执行模块,用于下一次呼叫接入在符合预设条件 的情况下跳转至断点处开始执行。优选地,在上述装置中,记录模块具体包括断点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失败呼 叫接入过程中用户的按键轨迹;主叫号码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失败呼叫接入的第一主叫 号码;呼叫时间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失败呼叫接入的第一呼叫时间。优选地,在上述装置中,判断模块具体包括主叫号码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下 一次呼叫接入的主叫号码是否为第一主叫号码;呼叫时间判断单元,用于下一次呼叫接 入的呼叫时间与第一呼叫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不大于预定阈值。优选地,在上述装置中,执行模块具体包括询问单元,用于询问用户下一次呼叫接入是否从断点处开始执行;执行单元,用于若用户选择是,则下一次呼叫接入从 断点处开始执行。上述实施例首先记录失败的呼叫接入的第一主叫号码、第一呼叫时间和断点, 并根据第一主叫号码和第一呼叫时间判断之后的呼叫接入是否为同一用户在预定阈值时 间内再次发起的,若判断结果为是,则之后的该次呼叫接入从失败呼叫接入的断点处开 始执行,即跳过了用户在失败呼叫接入的过程中已收听过的语音提示信息与已进行过的 按键选择,使得用户无需重复收听以及重复选择,缩短了用户进行呼叫接入以寻求服务 的时间,进而提高了呼叫接入的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所以克服了相关技术中首次接 入失败的用户再次进行语音交互时仍然需要重新收听由主菜单开始的语音提示信息,使 得用户必须再次收听与自身需求无关的大量语音提示信息,延长了用户进行呼叫接入以 寻求服务的时间,从而导致呼叫接入的效率较低,用户的满意度较差的问题。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 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 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呼叫接入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语音流程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呼叫接入方法的流程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呼叫接入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呼叫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步骤101,记录呼叫接入失败时的断点以及失败呼叫接入的第一参数;步骤102,接收下一次呼叫接入,并根据第一参数判断下一次呼叫接入是否符合 断点跳转执行的预设条件;步骤103,若下一次呼叫接入符合下一次呼叫接入符合预设条件,则下一次呼叫 接入跳转至断点处开始执行。本实施例首先记录呼叫接入失败时的断点以及失败呼叫接入的第一参数,并根 据第一参数判断之后的呼叫接入是否符合进行断点跳转执行的预设条件,若符合,则之 后的该次呼叫接入跳转至失败呼叫接入的断点处开始执行,即跳过了用户在失败呼叫接 入的过程中已收听过的语音提示信息与已进行过的按键选择,使得用户无需重复收听以 及重复选择,缩短了用户进行呼叫接入以寻求服务的时间,进而提高了呼叫接入的效 率,改善了用户体验,所以克服了相关技术中首次接入失败的用户再次进行语音交互时 仍然需要重新收听由主菜单开始的语音提示信息,使得用户必须再次收听与自身需求无 关的大量语音提示信息,延长了用户进行呼叫接入以寻求服务的时间,从而导致呼叫接 入的效率较低,用户的满意度较差的问题。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语音流程示意图,其中列举了第一实施例 中一部分的语音菜单,该语音菜单采用了树形结构进行架构,该树形结构的大小由运营 系统的内容丰富程度决定,内容越丰富的树形结构分支就越多,用户需要收听的语音提 示信息就越长,按键操作就越繁琐,得到叶子节点(即具体的一项服务功能,比如转 人工,查询话费等,换句话说,是能够得到服务的最后环节)所花费的时间就越长,即 树的形状决定了系统的分支状况以及用户使用时的复杂程度。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记录第一参数具体包括记录失败呼叫接入的第一主 叫号码和第一呼叫时间。本实施例中失败呼叫接入的第一参数为其第一主叫号码和第一呼叫时间,这样 做,为步骤102中进行判断提供了依据。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步骤102具体包括判断下一次呼叫接入的主叫号码 是否为第一主叫号码,且下一次呼叫接入的呼叫时间与第一呼叫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不
大于预定阈值。
本实施例中的预设条件为下一次呼叫接入的主叫号码为第一主叫号码,且下 一次呼叫接入的呼叫时间与第一呼叫时间的时间间隔是不大于预定阈值,根据这一预设 条件,简单易行地实现了对需要进行断点跳转执行的呼叫接入的区分。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记录断点具体包括记录失败呼叫接入过程中用户的 按键轨迹。本实施例中通过记录用户的按键轨迹来实现对断点的记录,比如失败的呼叫接 入在用户选择了 “查询话费”之后异常结束,则记录的按键轨迹包括用户对从主菜单到
“查询话费”这一级菜单进行的所有按键轨迹。因为用户在收听语音提示信息之后进行 按键操作,故本实施例对接键轨迹进行记录实际上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来记录断点,更 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便于用户在断点跳转执行时迅速做出反应。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接收下一次呼叫接入,并判断下一次呼叫接入的主 叫号码是否有记录;若无记录,则记录下一次呼叫接入的主叫号码、呼叫时间和按键轨 迹。本实施例对新用户的主叫号码、呼叫时间和按键轨迹均进行记录,而不论其发起的 呼叫接入是否失败,这样做,使得用户再次进行呼叫接入时,可快速得到与上次需求相 同的服务,提高了用户进行呼叫接入的效率。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删除预定阈值时间内未再次呼叫接入的用户信息。 本实施例对不经常使用该呼叫接入服务的用户信息进行定期删除,节约了语音交互系统 的存储空间。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下一次呼叫接入从断点处开始执行具体包括下一次 呼叫接入从按键轨迹中的最后按键对应的菜单开始执行。本实施例为通过记录用户的按键轨迹来实现对断点记录的情况,当下一次呼叫 接入需要进行断点跳转执行时,根据按键轨迹即可直接定位到上次呼叫接入结束时的叶 子节点。比如上次呼叫接入在用户选择了 “查询话费”之后异常结束,则该用户在预 定阈值时间内再次接入时,直接跳转到上次异常结束的地方,即“查询话费”对应的那 一级菜单,就好像用户在下一次接入中也进行了从主菜单到“查询话费”的按键选择一 样。这样做,实现了对断点的迅速定位,而且恢复到最后按键对应的菜单便于用户回忆起上次的收听以及按键的内容,有助于用户进行后续操作。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步骤101还包括提示用户在预定阈值的时间内再次 发起呼叫接入。本实施例在呼叫接入发生失败后,提示用户稍后再次发起呼叫接入,这样,便 于用户充分利用断点跳转执行这一功能,提高了用户通过呼叫接入得到所需服务的实用 性。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在步骤102之前,还包括对预定阈值进行配置。本实施例支持对预定阈值进行配置,由于语音交互系统的菜单架构千差万别, 不同用户之间也存在需求差异,故当原有预定阈值不再合适时,即需要对其进行调整。 这样做,提高了呼叫接入方法的灵活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了用户需要。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下一次呼叫接入跳转至断点处开始执行具体包括询 问用户下一次呼叫接入是否从断点处开始执行;若用户选择是,则下一次呼叫接入从断 点处开始执行。本实施例在下一次呼叫接入进行断点跳转执行之前,首先询问客户是否需要进 行断点跳转执行,即下一次呼叫接入请求的服务与上次失败的呼叫接入是否相同,若用 户按键选择是,即表示请求的是相同的服务,此时再进行断点跳转执行。这样做,支持 用户在短时间内进行再次接入却请求其他服务的功能,避免了对用户请求服务需求的误 解,有效保证了提供服务的正确率。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在步骤102之后,还包括若下一次呼叫接入的主叫 号码为第一主叫号码,且时间间隔不大于预定阈值,询问用户下一次呼叫接入是否从断 点处开始执行;若用户选择否,则下一次呼叫接入从主菜单开始执行。本实施例中用户选择不进行断点跳转执行,即用户虽然在短时间内进行再次接 入,但是请求的服务却与上次失败的呼叫接入不相同,此时仍按照正常流程从主菜单开 始进行,避免了由于对用户需求存在误解而导致用户无法获得目标需求的问题,提高了 提供服务的正确率。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在步骤102之后,还包括若下一次呼叫接入的主叫 号码不为第一主叫号码,下一次呼叫接入从主菜单开始执行。本实施例为接收到的下一次呼叫接入的用户与上次失败的呼叫接入不同的情 况,此时无需判断时间间隔,而是直接从主菜单开始执行。这样做,使得其他用户发起 呼叫接入时仍按照正常流程从主菜单开始收听与选择,有效保证了不同用户均能获得其 需求的服务。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在步骤102之后,还包括若时间间隔大于预定阈 值,下一次呼叫接入从主菜单开始执行。本实施例为接收到的下一次呼叫接入距离上次失败的呼叫接入时间较长的情 况,此时无需判断用户,而是直接从主菜单开始执行。由于用户在不同时期需求的服务 可能不同,故本实施例这样做使得同一用户在较长时间之后发起呼叫接入时仍按照正常 流程从主菜单开始收听与选择,有效保证了用户在不同时期均能获得其需求的服务。其他用户发起呼叫接入时仍按照正常流 程从主菜单开始收听与选择,有效保证 了不同用户均能获得其需求的服务。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呼叫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步骤301,用户拨打接入码,进入到语音交互系统,系统对拨入的接入码的 业务键进行比较去匹配相同业务键的业务,通过INAP(Intelligent Network Application Protocol,智能网络应用协议)协议触发自动业务,进入到自动业务流程中;步骤302,用户收听语音播放信息,通过终端设备进行按键操作,达到某一语音 菜单的叶子节点,其中语音交互系统可提供放音收号、发送/接收传真、录音等功能, 在自动业务流程中,业务执行到放音SIB时,就会去取对应业务键下面的某个目录的语 音进行播报,用户收听播报结果;步骤303,系统提示异常后,再根据自动语音业务流程和配置的内容,对本次按 键写数据到路径记忆模块中;步骤304,系统根据保存信息,播报语音提示信息请用户在系统配置时间范围内 再次拨打得到该服务内容;步骤305,系统播报结束语,提示用户请挂机,结束本次呼叫;步骤306,用户按照系统提示的时间段内再次拨入系统;步骤307,系统记录主叫号码;步骤308,系统分析主叫号码,自动业务提示是否需要采用上次按键轨迹,若用 户选择否,则转到步骤310;步骤309,若用户选择采用上次按键轨迹,即用户启用断点跳转执行功能,根据 主叫号码解析出上次的按键路径,根据按键路径的分隔标志符解析出按键情况,进入到 叶子接点,即用户所需服务,转到步骤311;步骤310,若用户选择不采用上次按键轨迹,系统回到主菜单,播报语音提示用 户进行按键操作;步骤311,用户得到需要的服务内容,完成用户服务的全部过程,呼叫结束。本实施例有效地提高了在第一次呼叫未能得到服务的用户在第二次呼叫时迅速 得到服务的效率,避免了用户在第一次得不到服务而第二次呼入时想得到第一次相同的 服务时产生的重复劳动,提高了语音交互系统的智能程度,也提高了用户对系统的满意 度,同时也提高了语音交互系统的效率,降低了语音交互系统的各项成本。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呼叫接入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包括记录模块401,用于记录呼叫接入失败时的断点以及失败呼叫接入的第一参 数;判断模块402,用于接收下一次呼叫接入,并根据第一参数判断下一次呼叫接入 是否符合断点跳转执行的预设条件;执行模块403,用于下一次呼叫接入在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跳转至断点处开始 执行。本实施例首先采用记录模块401记录呼叫接入失败时的断点以及失败呼叫接入 的第一参数,并采用判断模块402根据第一参数判断之后的呼叫接入是否符合进行断点 跳转执行的预设条件,,若符合,则之后的该次呼叫接入采用执行模块403跳转至失败 呼叫接入的断点处开始执行,即跳过了用户在失败呼叫接入的过程中已收听过的语音提示信息与已进行过的按键选择,使得用户无需重复收听以及重复选择,缩短了用户进行 呼叫接入以寻求服务的时间,进而提高了呼叫接入的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所以克服 了相关技术中首次接入失败的用户再次进行语音交互时仍然需要重新收听由主菜单开始 的语音提示信息,使得用户必须再次收听与自身需求无关的大量语音提示信息,延长了 用户进行呼叫接入以寻求服务的时间,从而导致呼叫接入的效率较低,用户的满意度较 差的问题。优选地,在上述装置中,记录模块401具体包括断点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失 败呼叫接入过程中用户的按键轨迹;主叫号码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失败呼叫接入的第一 主叫号码;呼叫时间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失败呼叫接入的第一呼叫时间。本实施例中采用断点记录单元对用户的按键轨迹进行记录,比如失败的呼叫接 入在用户选择了 “查询话费”之后异常结束,则记录的按键轨迹包括用户对从主菜单到
“查询话费”这一级菜单进行的所有按键轨迹。因为用户在收听语音提示信息之后进行 按键操作,故本实施例对按键轨迹进行记录实际上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来记录断点,更 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便于用户在断点跳转执行时迅速做出反应。优选地,在上述装置中,判断模块402具体包括主叫号码判断单元,用于判 断下一次呼叫接入的主叫号码是否为第一主叫号码;呼叫时间判断单元,用于下一次呼 叫接入的呼叫时间与第一呼叫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不大于预定阈值。
本实施例中的预设条件为下一次呼叫接入的主叫号码为第一主叫号码,且下 一次呼叫接入的呼叫时间与第一呼叫时间的时间间隔是不大于预定阈值,根据这一预设 条件,简单易行地实现了对需要进行断点跳转执行的呼叫接入的区分。优选地,在上述装置中,执行模块403具体包括询问单元,用于询问用户下 一次呼叫接入是否从断点处开始执行;执行单元,用于若用户选择是,则下一次呼叫接 入从断点处开始执行。本实施例在下一次呼叫接入进行断点跳转执行之前,首先询问客户是否需要进 行断点跳转执行,即下一次呼叫接入请求的服务与上次失败的呼叫接入是否相同,若用 户按键选择是,即表示请求的是相同的服务,此时再进行断点跳转执行。这样做,支持 用户在短时间内进行再次接入却请求其他服务的功能,避免了对用户请求服务需求的误 解,有效保证了提供服务的正确率。优选地,上述装置还包括配置模块,用于对预定阈值进行配置。本实施例采用配置模块对预定阈值进行配置,由于语音交互系统的菜单架构千 差万别,不同用户之间也存在需求差异,故当原有预定阈值不再合适时,即需要对其进 行调整。这样做,提高了呼叫接入方法的灵活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了用户需要。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使得用户再次呼叫接入时无 需重复收听以及重复选择,缩短了用户进行呼叫接入以寻求服务的时间,进而提高了呼 叫接入的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 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 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 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 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 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语音交互系统的呼叫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记录呼叫接入失败时的断点以及所述失败呼叫接入的第一参数;接收下一次呼叫接入,并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判断所述下一次呼叫接入是否符合断点 跳转执行的预设条件;若所述下一次呼叫接入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所述下一次呼叫接入跳转至所述断点 处开始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所述第一参数具体包括记录所 述失败呼叫接入的第一主叫号码和第一呼叫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判断所述下一次呼叫 接入是否符合断点跳转执行的预设条件具体包括判断所述下一次呼叫接入的主叫号码是否为所述第一主叫号码,且所述下一次呼叫 接入的呼叫时间与所述第一呼叫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不大于预定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所述断点具体包括 记录所述失败呼叫接入过程中用户的按键轨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呼叫接入失败时的断点以及所述失 败呼叫接入的第一参数还包括提示用户在预定阈值的时间内再次发起呼叫接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一次呼叫接入跳转至所述断点处 开始执行具体包括询问用户所述下一次呼叫接入是否从所述断点处开始执行; 若用户选择是,则所述下一次呼叫接入从所述断点处开始执行。
7.—种用于语音交互系统的呼叫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呼叫接入失败时的断点以及所述失败呼叫接入的第一参数; 判断模块,用于接收下一次呼叫接入,并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判断所述下一次呼叫接 入是否符合断点跳转执行的预设条件;执行模块,用于所述下一次呼叫接入在符合所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跳转至所述断点 处开始执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模块具体包括 断点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失败呼叫接入过程中用户的按键轨迹; 主叫号码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失败呼叫接入的第一主叫号码; 呼叫时间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失败呼叫接入的第一呼叫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包括主叫号码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下一次呼叫接入的主叫号码是否为所述第一主叫 号码;呼叫时间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下一次呼叫接入的呼叫时间与所述第一呼叫时间 的时间间隔是否不大于预定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具体包括 询问单元,用于询问用户所述下一次呼叫接入是否从所述断点处开始执行; 执行单元,用于若用户选择是,则所述下一次呼叫接入从所述断点处开始执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语音交互系统的呼叫接入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记录呼叫接入失败时的断点和失败呼叫接入的第一参数;接收下一次呼叫接入,并根据第一参数判断下一次呼叫接入是否符合断点跳转执行的预设条件;若下一次呼叫接入下一次呼叫接入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下一次呼叫接入跳转至断点处开始执行。本发明缩短了用户再次进行语音交互的时间,提高了呼叫接入的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克服了相关技术中呼叫接入的效率较低,用户的满意度较差的问题。
文档编号H04M3/493GK102014219SQ200910171698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8日
发明者罗明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