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13157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
本发明基于2007年8月8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7-207213号主张优 先权,并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0002
在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W-CDMA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接入)方式作为第三代蜂窝 移动通信方式被标准化,逐渐开始了服务。此外,进一步提高了通信速度 的HSDPA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 也被标准化并开始服务。0003
另一方面,在3GPP中,正在研究第三代无线接入的进化(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作为EUTRA的下行链路, 提议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 方式。此外,作为EUTRA的上行链路,提议DFT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spread OFDM方式的单载波通信方式。0004
图9是表示EUTRA的上行链路以及下行链路的信道构成的图。基站 装置(BS)使用下行链路向移动台装置(MS1、 MS2、 MS3等)发送数据。 此外,移动台装置(MS1、 MS2、 MS3等)使用上行链路向基站装置(BS) 发送数据。0005EUTRA的下行链路由下行链路导频信道(DPiCH: Downlink Pilot Channel)、下行链路同步信道(DSCH: 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公共 控制信道(CCPCH: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下行链路共用 信道(PDSCH: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构成。0006
另一方面,EUTRA的上行链路由上行链路共用信道(PUSCH: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RACH: Random Access Channel)、 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 Uplink Pilot Channel)构成(非专利文献1、 2)。
0007
图IO是表示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构成例的图。在图10中,设横轴为 时间,纵轴为频率。图10表示一个无线帧的构成,该无线帧被分割为多 个资源块。在图10中,资源块以频率方向1,25MHz、时间方向lms的区 域为单位来构成,在这些区域中,如图所示分配利用图9说明的随机接入 信道(RACH)、上行链路共用信道(PUSCH)、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0008
艮P,分配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资源块由点阴影区域表示,分配 上行链路共用信道(PUSCH)的资源块由空白区域表示,分配上行链路控 制信道(PUCCH)的资源块由横线阴影区域表示。0009
在EUTRA的上行链路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中,有非同步随机 接入信道和同步随机接入信道。作为非同步随机接入信道的最小单位,使 用1.25MHz频带。基站装置准备多个随机接入用信道,对应于来自多个移 动台装置的接入。
非同步随机接入信道的使用目的中最大的目的是使移动台装置与基 站装置同步。随机接入信道也有如下的作用,即,欠缺上行链路资源分配 的移动台装置请求新的上行链路资源时所使用的调度请求(非专利文献 2)。0010
在非同步随机接入中有两种接入方法,即,竞争随机接入
(Contentioned based Random Access)、非竞争随机接入(Non-contentioned based Random Access )。
竞争随机接入是在移动台装置间有可能发生冲突的随机接入,并且是 通常所进行的随机接入。
非竞争随机接入是在移动台装置间不发生冲突的随机接入,为了迅速 地取得移动台装置与基站装置的同步,在越区切换(handover)等特殊情 况下在基站装置的主导下进行。0011
在非同步随机接入中,为了取得同步从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仅发送 前同步码(preamble)。这称为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在该前同步码中,包 含表示信息的信号模式即特征码(signature)。预先准备数十种特征码, 通过从这些特征码中选择来使用,能够表现数比特的信息。0012
现在,在EUTRA中,通过特征码从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6比 特的信息。为了该6比特,准备2的六次方64种前同步码。将该6比特 的信息称为前同步码ID。
6比特的前同步码ID中,在5比特中分配随机ID,在剩下的1比特 中分配表示随机接入请求所需要的信息量的信息(非专利文献3)。0013
图11是表示非同步随机接入的竞争随机接入的处理的时序图。起先, 移动台装置根据随机ID、下行链路的路径损耗(path-loss) /CQI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息等,选择特征码,并由非同步随机接入信道发送随 机接入前同步码作为消息(message) Ml (步骤SOl)。
基站装置一旦从移动台装置接收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则根据该随机接 入前同步码算出移动台装置与基站装置之间的同步时刻偏移,从而生成同 步时刻偏移信息,并进行用于发送L2/L3 (Layer2/Layer3)消息的调度, 生成调度信息,向移动台装置分配临时的小区内移动台装置识别信息 (Temporary 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 T-C-RNTI)。0014
基站装置将RA-RNTI (Random Access-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配置给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该RA-RNTI表示作为发 送给由随机接入信道发送了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的移动台装置的应答的随 机接入响应配置在了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
然后,基站装置通过由该RA-RNTI通知了随机接入响应的配置的下 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的资源块,将含有同步时刻偏移信息、调度信 息、T-C-RNTI以及接收的前同步码ID编号(或随机ID)的随机接入响 应作为消息M2发送给移动台装置(步骤S02)。
另外,RA-RNTI是不作为C-RNTI (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来使用的特定的值,移动台装置通过检测到该特定的值,识别随 机接入响应配置在了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0015
图12是由RA-RNTI向移动台装置通知了配置时的随机接入响应向下 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的配置例。如图11所述,在由RA-RNTI通知 了随机接入响应的配置的情况下,在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的一个 资源块中收容多个移动台装置份(在图12中,n台份(n为2以上的整数)) 的由同步时刻偏移信息、调度信息、T-C-RNTI以及接收的前同步码的特 征码ID编号构成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0016
返回图11,移动台装置一旦判定消息M2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CCH)中有RA-RNTI,就判定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中所配
置的随机接入响应的内容,提取出包含发送的前同步码的特征码ID编号 (或随机ID)的应答,并基于该应答内的同步时刻偏移信息来校正同步偏移。
0017
然后,移动台装置基于接收的调度信息,将所调度的资源块中至少包 含C-RNTI (或TMSI (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等的核心网 络(core network) ID)的L2/L3消息作为消息M3发送给基站装置(步骤 S03)。
9基站装置一旦接收来自移动台装置的L2/L3消息,就将竞争解决
(contention resolution)作为消息M4发送给移动台装置,该竞争解决用 于使用接收的L2/L3消息中所包含的C-RNTI(或TMSI等的核心网络ID) 来判定是否在移动台装置间发生了冲突(步骤S04)。关于上述步骤S01 S04的处理记载在非专利文献3中。0018
图13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从基站装置向移动台装置的下行链路数据 的发送处理的时序图。在图13的处理中,利用了 HARQ(Hybrid Automatic R印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在HARQ的处理中,基站装置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向移 动台装置发送下行链路控制数据(步骤Sll)。
而且,在移动台装置中,判定是否检测出了在步骤S11被发送的下行 链路控制数据(步骤S12)。
此外,基站装置由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向移动台装置发送下 行链路发送数据(步骤S13)。
而且,在移动台装置中,判定是否检测出了在步骤S13被发送的下行 链路发送数据(步骤S14)。
在移动台装置中,将由步骤S11和步骤S13接收的数据进行解码之后, 在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码校验)成功时对基站装置 反馈ACK (Positive Acknowledgement),在CRC失败时对基站装置反馈 NACK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步骤S15),由此基站装置判定是 否进行重传。
另外,该ACK/NACK在刚刚进行了步骤S13的下行链路共用信道 (PDSCH)的接收之后由上行链路共用控制信道(PUCCH)发送。
非专利文献1: 3GPP TS (Technical Specificayion) 36.211, VI.10 (2007-05),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Access Network, Physical Channel and Mudulation (Release 8)
非专利文献2: 3GPP TS (Technical Specificayion) 36.212, V1.20 (2007-05),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Release 8)
10非专利文献3: R2-072338 "Update on Mobility, Security,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etc,,, 3GPP TSG RAN WG2 Metting#58 Kobe, Japan, 7-11 May, 2000019
但是,在EUTRA中,进行了非同步随机接入的竞争随机接入的移动 台装置需要通过监测(monitoring) RA-RNTI来检测其随机接入响应(消 息M2)。但是,在因为有上行链路资源请求而进行了随机接入的情况下, 移动台装置的上行链路同步成为被维持的状态。在非同步随机接入中,上 行链路同步最重要,但是在上行链路资源请求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上行 链路同步。即,移动台装置能够由上行链路发送下行链路通信中的HARQ 的反馈信号,下行链路的通信是能够继续的状态。0020
具有如下的问题,即进行了该上行链路资源请求的移动台装置基于 随机接入的响应中所包含的时刻偏移信息进行时刻调整(同步偏移的校 正)时,由移动台装置管理的上行链路同步-非同步状态与由基站装置管理 的上行链路同步-非同步状态产生不一致,导致不必要的错误恢复处理。
此外,进行了该上行链路资源请求的移动台装置作为随机接入的响应 仅监测RA-RNTI时,会漏掉由C-RNTI通知的下行链路的资源分配。在 该情况下,具有如下的问题,即移动台装置进行上行链路资源请求时使 下行链路数据通信的品质劣化。
进而,在基站装置以某些触发器进行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的情况下, 作为随机接入的响应而仅监测RA-RNTI时,会漏掉由C-RNTI通知的上 行链路的资源分配。在该情况下,具有移动台装置不能检测不需要继续上 行链路资源请求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21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移动台 装置与基站装置之间进行效率良好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0022(1)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的,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无 线通信系统具备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所述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 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基于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 述基站装置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中所包含的同步时刻偏移信息,进行上行 链路时刻调整;所述基站装置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同步 码,并且向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包含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的接收时
刻计算出的同步时刻偏移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该无线通信系统特征在
于,所述移动台装置在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情况下,不进行基于随机接入 响应所包含的同步时刻偏移信息的上行链路时刻调整,其中,所述随机接
入响应作为向该移动台装置随机选择的前同步码ID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 的应答。
0023
(2) 此外,所述上行链路同步状态通过计时器来管理,直到所述计 时器计满为止为上行链路同步状态。
0024
(3)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移动台装置,其向基站装置发送随 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基于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 基站装置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中所包含的同步时刻偏移信息,进行上行链 路时刻调整,该移动台装置特征在于,在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情况下,不 进行基于随机接入响应所包含的同步时刻偏移信息的上行链路时刻调整,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作为向该移动台装置随机逸择的前同步码ID的 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的应答。
0025
(4) 此外,所述上行链路同步状态通过计时器来管理,直到所述计 时器计满为止为上行链路同步状态。
0026
(5)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移动台装置和 基站装置,所述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基于 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随机接入 响应中所包含的同步时刻偏移信息的接收,使管理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计
12时器复位;所述基站装置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向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包含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的接收时刻
计算出的同步时刻偏移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所述移动台装置在上行链路
同步状态的情况下,不进行基于随机接入响应所包含的同步时刻偏移信息的接收的计时器的复位,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作为向该移动台装置随
机选择的前同步码ID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的应答。0027
(6) 此外,直到所述计时器计满为止为所述上行链路同步状态。0028
(7)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移动台装置,其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基于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中所包含的同步时刻偏移信息的接收,使管理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计时器复位,其中,在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情况下,不进行基于随机接入响应所包含的同步时刻偏移信息的接收的计时器的复位,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作为向该移动台装置随机选择的前同步码ID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的应答。
0029
(8) 此外,直到所述计时器计满为止为所述上行链路同步状态。0030
(9)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所述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基于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来通知的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由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RA-RNTI表示;所述基站装置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向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RA-RNTI,其中,所述RA-RNTI表示用于通知与所述接收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相对应的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的随机接入响应;所述移动台装置监测从所述基站装置以任意时刻通知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的C-RNTI和所述RA-RNTI双方,并且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
0031(10)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移动台装置,其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基于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来通知的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由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RA-RNTI表示;所述移动台装置监测从所述基站装置以任意时刻通知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的
C-RNTI和所述RA-RNTI双方,并且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0032
(11)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所述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进行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的接收;所述基站装置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向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与所述接收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相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所述移动台装置同时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以及从所述基站装置以任意的时刻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
0033
(12)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所述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基于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RA-RNTI,
进行随机接入响应的接收;所述基站装置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向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RA-RNTI,其中,所述RA-RNTI用于通知与所述接收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相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的资源分配;所述移动台装置监测从所述基站装置以任意时刻通知下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的C-RNTI和所述RA-RNTI的双方,并且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和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的双方,或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和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的任意一方。0034
(13)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移动台装置,其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进行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的接收,其中,所述移动台装置同时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以及从所述基站装置以任意的时刻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0035
(14)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移动台装置,其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基于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RA-RNTI,进行随机接入响应的接收,所述移动台装置监测从所述基站装置以任意时刻通知下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的C-RNTI和所述RA-RNTI的双方,并且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和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的双方,或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和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的任意一方。
(发明效果)
0036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移动台装置与基站装置之间进行效率良好的通信。


0037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0的构成的概括模块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50的构成的概括模块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50的控制数据提取部56(图2)的构成的概括模块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处理的时序屈。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0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50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9是表示EUTRA的上行链路以及下行链路的信道构成的图。图IO是表示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构成例的图。图11是表示非同步随机接入的竞争随机接入的处理的时序图。图12是由RA-RNTI向移动台装置通知了配置时的随机接入响应向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的配置例。
图13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从基站装置向移动台装置的下行链路数据
15的发送处理的时序图。符号说明
0038
10…基站装置,11…数据控制部,12…0FDM调制部,13…调度部,14…信道推断部,15…DFT-S-OFDM解调部,16…控制数据提取部,17...前同步码检测部,18…无线部,21…DL调度部,22…UL调度部,23…消息生成部,31…C-RNTI检测部,32…RA-RNTI检测部,33…C-RNTI-RA-RNTI检测部,34…检测切换部,35…提取部,50…移动台装置,51…数据控制部,52…DFT-S-OFDM调制部,53…调度部,54…OFDM解调部,55…信道推断部,56…控制数据提取部,57…同步校正部,58…前同步码生成部,59…前同步码选择部,60…无线部,531…ACK/NACK发送控制部,Al…天线,A2…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与作为第三代无线接入的进化的EUTRA相同,由基站装置和多个移动台装置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的通信连接称为上行链路,将从基站装置向移动台装置的通信连接称为下行链路。
本实施方式中的下行链路由下行链路导频信道(DPiCH)、下行链路同步信道(DSCH)、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公共控制信道(CCPCH)构成。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行链路由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随机接入信道(RACH)、上行链路共用信道(PUSCH)、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构成。0040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前述的情况相同,将无线资源分割为称为频率方向的幅度1.25MHz、时间方向的幅度lms的资源块的区域。基站装置进行将这些资源块分配给各移动台装置的调度,进行与各移动台装置的无线通信。
004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行链路的通信方式中利用OFDMA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 在上行链路的通信方式中利用DFT-S-OFDM,所以资源块(块)成为将无 线资源在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分割后的区域,但是若通信方式是TDM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接入),则资源块是将无线资 源在时间方向分割后的区域。此外,若通信方式是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接入),则资源块是将无线资源在频率 方向分割后的区域。此外,若通信方式是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接入),则资源块是将无线资源由扩散码分割后的区域。0042
本实施方式中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使用于非同步的移动台装置 使移动台装置与基站装置同步。此外,也使用于同步中的移动台装置通过 随机接入信道(RACH)进行调度请求(上行链路资源请求)。随机接入 信道(RACH)是具有保护时间(guard time)(例如97微秒)的信道, 是即使是对没有取得同步的移动台也能发送的信道。基站装置一旦接收来 自移动台装置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例如前同步码长0.8ms),则检测前 同步码的到达时刻从基准时刻偏移了多少,生成时刻偏移信息。时刻偏移 信息的粒度例如是.0.52微秒。
而且,在非同步随机接入中有竞争随机接入和非竞争随机接入两种接 入方法。由于竞争随机接入是移动台装置决定前同步码ID编号来发送给 基站装置,所以其是在移动台装置之间有可能发生冲突的随机接入。0043
由于非竞争随机接入是移动台装置发送基站装置所指定的前同步码 ID编号,所以其是在移动台装置之间不发生冲突的随机接入。其中,竞争 随机接入所使用的前同步码ID编号预先被报告,其前同步码ID编号在非 竞争随机接入中不使用。因此,观察前同步码ID编号,就能够判定是竞 争随机接入还是非竞争随机接入。0044
1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0的构成的概括模块图。 基站装置10具备数据控制部ll (也称为响应控制数据发送部、下 行链路控制数据发送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部)、OFDM调制部12、
调度部13、信道推断部14、 DFT-S-OFDM (DFT-spread OFDM)解调部 15、控制数据提取部16、前同步码检测部17 (也称为前同步码接收部)、 无线部18、天线Al。数据控制部11、 OFDM调制部12、调度部13、信 道推断部14、 DFT-S-OFDM解调部15、控制数据提取部16、前同步码检 测部17、无线部18、天线A1构成基站装置通信部19。
数据控制部11、 OFDM调制部12、无线部18、天线Al构成发送部 20,信道推断部14、 DFT-S-OFDM解调部15、控制数据提取部16、前同 步码检测部17、无线部18、天线A1构成接收部21。0045
数据控制部11将从基站装置10的上位层(省略图示)输入的用户数 据(包括随机接入响应和前同步码分配的信息)和控制数据按照来自调度 部13的指示,将控制数据映射(mapping)到下行链路导频信道(DPiCH)、 下行链路同步信道(DSCH)、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公共控制 信道(CCPCH),将对各移动台装置的用户数据以及MAC层(Medium Access Control:层2)以上的控制数据映射到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 并将这些映射后的数据输出到OFDM调制部12。0046
OFDM调制部12对映射在各信道中的用户数据、控制数据,进行数 据调制、串行/并行变换、IFFT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逆高速傅 里叶变换)变换、CP (Cyclic Prefix)插入、过滤等OFDM信号处理,生 成OFDM信号,并输出到无线部18。0047
无线部18将OFDM调制部12输出的OFDM信号增频变频(up convert)为无线频率,经由天线Al发送到移动台装置。
此外,无线都18经由天线A1接收来自移动台装置的上行链路的信号, 并将该接收的信号降频变频(down convert)为基带信号,将基带信号输 出给DFT-S-OFDM解调部15、信道推断部14、前同步码检测部17。0048
信道推断部14根据无线部18输出的基带信号中的上行链路导频信道 (UPiCH)推断无线传输路径特性,向DFT-S-OFDM解调部15输出无线 传输路径推断结果。此外,为了根据无线部18输出的上行链路导频信道 (UPiCH)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信道推断部14向调度部13输出无线传 输路径推断结果。0049
DFT-S-OFDM解调部15根据信道推断部14输出的无线传输路径推断 结果、和来自控制数据提取部16的指示,对无线部18输出的基带信号进 行DFT-spread-OFDM解调从而生成接收数据,并输出给控制数据提取部 16。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上行链路的通信方式既可以是作为单载 波方式的DFT-spread OFDM,也可以是如OFDM方式那样的多载波方式。0050
控制数据提取部16判定DFT-S-OFDM解调部15输出的接收数据的 正误,将判定结果输出给调度部13。控制数据提取部16在接收数据正确 时,将接收数据分离为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
控制数据提取部16将控制数据中的下行链路的CQI信息、下行链路 数据的ACK/NACK、资源分配请求等的层2的控制数据输出给调度部13, 将其他的层3等的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输出给基站装置10的上位层(省 略图示)。
控制数据提取部16在接收数据错误时,为了与重传数据合成而将接 收数据保存,在接收了重传数据时进行合成处理。0051
前同步码检测部17从无线部18输出的基带信号检测前同步码,并基 于该前同步码计算同步时刻偏移量,将该前同步码表示的前同步码ID编 号和同步时刻偏移量输出给调度部13。
调度部13由进行下行链路的调度的DL (Down Link:下行链路)调 度部21、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的UL (Up Link:上行链路)调度部22和 消息生成部23构成。
190052
DL调度部21根据从移动台装置通知的CQI信息、从上位层通知的各用户的数据信息、由消息生成部23生成的控制数据,进行用于将用户数据映射到下行链路的各信道的调度。
UL调度部22根据信道推断部14输出的上行链路的无线传输路径推断结果、控制数据提取部16输出的来自移动台装置的资源分配请求,进行用于将用户数据映射到上行链路的各信道的调度。0053
消息生成部23生成下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上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等的控制数据。消息生成部23在生成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时,将表示前同步码检测部17输出的表示同步时刻偏移量的同步时刻偏移信息、和前同步码ID编号容纳于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0054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50的构成的概括模块图。移动台装置50具备数据控制部51 (也称为前同步码发送部)、DFT-S-OFDM调制部52、调度部53、 OFDM解调部54、信道推断部55、控制数据提取部56 (也称为判定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部)、同步校正部57、前同步码生成部58、前同步码选择部59、无线部60、天线A2。数据控制部51、 DFT-S-OFDM调制部52、调度部53、 OFDM解调部54、信道推断部55、控制数据提取部56、同步校正部57、前同步码生成部58、前同步码选择部59、无线部60、天线A2构成移动台装置通信部61。
数据控制部51、 DFT-S-OFDM调制部52、同步校正部57、前同步码生成部58、前同步码选择部59、无线部60、天线A2构成发送部62, OFDM解调部54、信道推断部55、控制数据提取部56、无线部60、天线A2构成接收部63。0055
数据控制部51配置为按照来自调度部53的指示将从移动台装置50的上位层(省略图示)输入的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包括前同步码、ACK/NACK)由随机接入信道(RACH)、上行链路共用信道(PUSCH)、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给基站装置。
另外,数据控制部51对于前同步码配置给随机接入信道(RACH)、对于ACK/NACK配置给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而且,数据控制部51配置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0056
DFT-S-OFDM调制部52对配置在各信道中的用户数据以及控制数据,进行数据调制、DFT变换、副载波(sub carrier)映射、IFFT变换、CP插入、过滤等DFT-S-OFDM信号处理,生成DFT-Spread-OFDM信号,并输出给同步校正部57。0057
同步校正部57根据控制数据提取部56输出的同步时刻偏移信息,校正DFT-S-OFDM调制部52输出的DFT-Spread-OFDM信号的发送时刻,并输出给无线部60。
无线部60对由无线控制部(未图示)指示的无线频率进行设定,将同步校正部57输出的DFT-Spread-OFDM信号增频变频为其设定的无线频率,经由天线A2发送到基站装置。
此外,无线部60经由天线A2接收来自基站装置的下行链路的信号,并将该接收的信号降频变频为基带信号,从而输出到OFDM解调部54、信道推断部55。0058
信道推断部55利用无线部60输出的基带信号中的下行链路导频信道(DPiCH)来推断无线传输路径特性,并将推断结果输出给OFDM解调部54。此外,信道推断部55为了向基站装置发送无线传输路径推断结果,将推断结果变换为CQI信息,并将CQI信息输出给调度部53。
OFDM解调部54利用信道推断部55输出的无线传输路径推断结果,对无线部60输出的基带信号进行解调从而生成接收数据,并输出给控制数据提取部56。0059
控制数据提取部56将OFDM解调部54输出的接收数据分离为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控制数据提取部56将控制数据中的上行链路的同步时
21刻偏移信息输出给同步校正部57,将调度信息以及其他的层2的控制数据
输出给调度部53,将层3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输出给移动台装置50的上位层(省略图示)。0060
调度部53根据从移动台装置50的上位层输出的调度信息、控制数据提取部56输出的来自基站装置的控制数据,指示数据控制部51,以将数据和控制信息映射到上行链路的各信道。
此外,在随机接入基站装置的情况下,调度部53 —方面指示前同步码选择部59选择前同步码ID编号从而进行随机接入, 一方面指示控制数据提取部56接收方法。
此外,调度部53管理移动台装置的上行链路同步-非同步状态,在随机接入基站装置时,管理是上行链路同步状态还是上行链路非同步状态,并且指示控制数据提取部56接收方法。0061
此外,调度部53在指示控制数据提取部56接收方法时,在进行上行链路资源请求时,指示控制数据提取部56监测下行链路数据接收用以及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的C-RNTI和RA-RNTI,从而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在进行上行链路资源请求以外的随机接入时(以上行链路非同步状态进行随机接入时),指示控制数据提取部56监测RA-RNTI,从而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进行下行链路数据接收或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时,指示控制数据提取部56监测C-RNTI。用于下行链路数据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数据和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上行链路准许(grant)以不同的格式配置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但是作为移动台装置的识别信息,使用相同的C-RNTI。在进行上行链路资源请求的随机接入时(以上行链路同步状态进行随机接入时),指示控制数据提取部56监测C-RNTI和RA-RNTI。0062
调度部53具备ACK/NACK发送控制部531 。在ACK/NACK发送控制部531中,根据由控制数据提取部56检测出的CRC校验的结果和消息M3的发送时刻,进行ACK/NACK的发送方法的调整。0063
前同步码选择部59通过来自调度部53的指示,选择在随机接入中使用的前同步码ID编号,将所选择的前同步码ID编号输出给前同步码生成部58。
前同步码生成部58用前同步码选择部59选择的前同步码ID编号生成前同步码,并输出给DFT-S-OFDM调制部52。0064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50的控制数据提取部56(图2)的构成的概括模块图。控制数据提取部56具备C-RNTI检测部31、RA-RNTI检测部32、 C-RNTI-RA-RNTI检测部33、检测切换部34、提取部35。
0065
C-RNTI检测部31从OFDM解调部54 (图2)输出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中检测分配给本台的C-RNTI,并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提取与该C-RNTI对应附加的控制信息,解析该控制信息从而识别分配给本台的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或上行链路共用信道(PUSCH) 。 C-RNTI检测部31将该解析结果输出给提取部35。0066RA-RNTI检测部32从OFDM解调部54 (图2)输出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中检测RA-RNTI,并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提取与该RA-RNTI对应附加的控制信息,解析该控制信息从而识别分配给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 。 RA-RNTI检测部32将该解析结果输出给提取部35。0067
C-RNTI-RA-RNTI检测部33从OFDM解调部54 (图2)输出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中检测分配给本台的C-RNTI、或RA-RNTI,并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提取与该C-RNTI或RA-RNTI对应附加的控制信息,解析该控制信息,将解析结果输出给提取部35。0068
检测切换部34根据来自调度部53的指示,对于将C-RNTI检测部31 、RA-RNTI检测部32、 C-RNTI-RA-RNTI检测部33的输出的哪一个输出给提取部35,进行切换。
提取部35以C-RNTI检测部31、 RA-RNTI检测部32、C-RNTI-RA-RNTI检测部33的输出中作为输入的输出的控制信息的解析结果为基础,从分配给本台的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提取数据(包括随机接入响应消息)。0069
在从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提取出了随机接入响应时,向调度部35 (图2)以及同步校正部57 (图2)输出包括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控制数据(同步时刻偏移信息等),并将用户数据输出给移动台装置50的上位层(省略图示)。
在从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提取出了下行链路数据时,将包括CRC结果等的控制数据输出给调度部35,将用户数据输出给移动台装置50的上位层(省略图示)。0070
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通过计时器(timer)管理移动台装置的上行链路同步-非同步状态。基站装置将同步时刻偏移信息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或时刻调整命令消息发送给移动台装置。在基站装置发送同步时刻偏移信息时、在移动台装置接收同步时刻偏移信息时使计时器复位。计时器的计满值由报告信号或专用信号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以及移动台装置在直到计时器计满的期间,将移动台装置的上行链路同步-非同步状态作为上行链路同步状态来管理。
基站装置以及移动台装置在计时器计满之后,将移动台装置的上行链路同步-非同步状态作为上行链路非同步状态来管理。基站装置根据来自移动台装置的上行链路发送(通常数据、上行链路导频信道等)检测同步时刻的偏移并生成时刻调整命令消息。0071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处理的时序图。图4的时序图示出竞争随机接入的上行链路的资源请求的处理。这示出产生应该发送给上行链路非同步状态的移动台装置的数据,请求上行链路资源时的处理。移动台装置将从竞争随机接入所能够使用的前同步码ID 中随机选择的前同步码ID编号的前同步码发送给基站装置(步骤S101 )。
0072
基站装置检测移动台装置发送的上述前同步码。这里,所谓前同步码 是与前同步码ID编号相对应的信号模式,基站装置通过从接收信号中检 测与各前同步码ID编号的信号模式一致的信号来检测前同步码。
由图11的步骤S02说明的从基站装置向移动台装置发送的随机接入 响应由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控制数据(步 骤S102)、和通过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数 据(S103)构成。0073
基站装置将包括RA-RNTI和资源分配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控制数据 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发送给移动台装置(步骤S102),指 定配置随机接入响应数据的资源块(PDSCH)。
进而,基站装置通过由随机接入响应控制数据指定的资源块来发送随 机接入响应数据(步骤S103)。
向基站装置发送了前同步码的移动台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随机接入 响应控制数据和随机接入响应数据(步骤S102、 S103)。移动台装置通 过取得随机接入响应数据内所包含的本装置发送的前同步码的前同步码 ID编号与前同步码ID编号一致的信息,来接收与本装置发送的前同步码 相对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移动台装置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所包含的 同步时刻偏移信息,进行上行链路时刻调整(上行链路同步处理)以及计 时器的复位。0074
移动台装置通过由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所包含的调度信息表示的资源, 将包含C-RNTI的L2/L3消息(随机接入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消息 M3)(步骤S104)。在该随机接入信息中含有表示是上行链路资源请 求的信息、表示上行链路缓冲器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量的上行链路缓 冲器状况等。
对于移动台装置,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从基站装置发送与
25上行链路资源请求对应的上行链路准许(步骤S105)。接收了上行链路准
许的移动台装置由上行链路共用信道(PUSCH)向基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 数据(步骤S106)。0075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处理的时序图。 在图5中,示出并列进行随机接入处理和下行链路数据通信处理的情 况。这示出产生应该发送到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移动台装置的数据,请求 上行链路资源时的处理。首先,移动台装置50的发送部62为了发送上行 链路的资源请求,使用随机接入信道将包含前同步码ID的前同步码发送 到基站装置10 (步骤S201)。0076
然后,基站装置10的接收部21从移动台装置50接收上述前同步码。 并且,接收部21接收了前同步码时,发送部20向移动台装置50发送随 机接入响应控制数据。也就是说,发送部20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CCH)向移动台装置50发送包括随机接入响应数据用资源分配、 RA-RNTI的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控制数据(步骤S202)。移动台装置50 的接收部63接收在步骤S202从基站装置10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CCH)。然后,移动台装置50的控制数据提取部56判定在步骤S202 接收部63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中是否包括RA-RNTI,并 判定是应答发送部62发送的前同步码而从基站装置10发送的响应控制数 据。
0077
接着,基站装置10的发送部20通过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向 移动台装置50发送包含前同步码ID、 T-C-RNTI、同步偏移信息、消息 M3用的调度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数据(步骤S203)。
并且,移动台装置50的控制数据提取部56进行在步骤S203接收部 63接收的数据的循环冗余码校验(CRC)的校验,并且取得随机接入响应 数据内所包含的本装置发送的前同步码的前同步码ID编号与前同步码ID 编号一致的信息,从而接收针对本装置发送的前同步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 息。另一方面,基站装置10与随机接入响应并列向移动台装置发送下行
链路的数据(步骤S204、步骤S205)。基站装置10的发送部20通过下 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向移动台装置50发送包含资源分配、C-RNTI 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数据(步骤S204)。移动台装置50的接收部63接收 从基站装置10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数据。
然后,移动台装置50的控制数据提取部56判定在步骤S204接收部 63接收的数据中是否包含本台的C-RNTI,在包含本台的C-RNTI的情况 下,根据资源分配信息识别继续的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的资源位 置以及解调方法。
接着,基站装置10的发送部20通过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向 移动台装置50发送包含向移动台装置50的数据的下行链路发送数据(步 骤S205)。0078
并且,移动台装置50的控制数据提取部56进行在步骤S204接收部 63接收的数据的循环冗余码校验(CRC)的校验。
步骤S202、步骤S203和步骤S204、步骤S204并列处理。0079
然后,检测出了针对本装置发送的前同步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移 动台装置50废弃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所包含的同步时刻偏移信息,并进 行使用了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所包含的伺步时刻偏移信息的上行链路时 刻调整(上行链路同步处理)以及计时器的复位。由此,防止上行链路同 步-非同步状态的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间的状态不一致。此外,在随机接 入时发生了竞争的情况下,因为没有是否是用本身的前同步码检测出的时 刻偏移信息的确证,所以不应该进行时刻调整。此外, 一旦进行计时器的 复位则可能维持同步的时间在基站装置与移动台装置产生不一致,所以计 时器应该维持现状使用的情况。基站装置以及移动台装置维持进行随机接 入之前的上行链路同步-非同步状态。由此,不需要进行不必要的错误恢复 处理。
0080
移动台装置50的发送部62通过由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所包含的调度信息表示的上行链路共用信道(PUSCH)向基站装置10发送包含C-RNTI 的L2/L3消息(随机接入信息)(消息M3)(步骤S206)。在该随机接 入信息中含有表示是上行链路资源请求的信息、表示上行链路缓冲器中 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量的上行链路缓冲器状况等。
此外,由控制数据提取部56检测出本台的C-RNTI时,移动台装置 50的发送部62通过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向基站装置10发送包 含ACK或NACK信息的HARQ反馈(步骤S207)。步骤S206和步骤 S207并列处理。0081
然后,基站装置10的接收部20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向 移动台装置50发送包含资源分配、C-RNTI的上行链路准许(步骤S208)。 移动台装置50的接收部63接收从基站装置10发送的上行链路准许。
并且,移动台装置50的控制数据提取部56判定在步骤S208接收部 63接收的数据中是否含有本台的C-RNTI,在含有本台的C-RNTI的情况 下,由资源分配信息识别继续的上行链路共用信道(PUSCH)的资源位置 以及调制方法。
接着,由上行链路准许检测出了本台的C-RNTI的移动台装置50的发 送部62通过上行链路共用信道(PUSCH)向基站装置10发送包含对基站 装置的数据的上行链路数据(步骤S209)。0082
通过上述的步骤S201 S209的处理,移动台装置50利用在步骤S208 接收部63接收的上行链路准许所包含的资源分配,与基站装置IO进行上 行链路的通信,并且利用在步骤S204接收部63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数据 所包含的资源分配,与基站装置IO进行下行链路的通信。
此外,基站装置10利用在步骤S208发送部20发送的上行链路准许 所包含的资源分配,与移动台装置50进行上行链路的通信,并且利用在 步骤S204发送部20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数据所包含的资源分配,与移动 台装置50进行下行链路的通信。0083
对于哪个移动台装置正在进行随机接入,基站装置直到取得了由消息M3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之前不能进行识别。因此,并列进行随机接入响 应和向移动台装置的下行链路数据发送。
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移动台装置在进行了随机接入基站装置的情况
下, 一边验证C-RNTI和RA-RNTI双方, 一边监测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CCH),其中,C-RNTI指定下行链路控制数据或上行链路准许, RA-RNTI指定随机接入响应控制数据。0084
针对由C-RNTI调度的下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与上述消息M3 的发送时刻重叠时,移动台装置不发送ACK/NACK。移动台装置因为用 单载波向基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所以不能同时发送ACK/NACK的资源 和消息M3的资源。
下行链路数据能够重传,与上行链路相比资源有富余,所以优先上行 链路发送。因此,在该情况下,移动台装置不向基站装置发送ACK/NACK。
作为另一种方法,在下行链路数据的循环冗余码校验(CRC)的结果 成功的情况下,发送ACK,仅在下行链路数据的循环冗余码校验(CRC) 的结果失败时,向基站装置发送消息M3。移动台装置对于消息M3的发 送,利用下一次机会(重传时刻)。基站装置在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NACK 没有被发送时能够进行重传,在检测出ACK时能够认识到不需重传,所 以能够进行效率良好的通信。0085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0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更具体地示出图5的基站装置10侧的处理。基站装置从移动台 装置接收随机接入的前同步码从而检测出前同步码时(步骤S301、 S302), 生成随机接入响应中使用的随机接入响应控制数据和随机接入响应数据 (步骤S303 )。将随机接入响应控制数据配置给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CCH)(步骤S307),将随机接入响应数据配置给下行链路共用信 道(PDSCH)(步骤S308),并向移动台装置发送。0086
另一方面,基站装置与随机接入处理并列地向移动台装置发送下行链 路的数据。基站装置进行对移动台装置的调度(步骤S304),判定向哪个
29移动台装置发送下行链路数据(步骤S305)。
生成下行链路数据发送所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数据和下行链路发送
数据。将下行链路控制数据配置给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步骤
5307) ,将下行链路发送数据配置给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步骤
5308) ,并向移动台装置发送。0087
另外,基站装置不能知道是哪个移动台装置进行了随机接入,所以也 有向移动台装置同时分配下行链路数据和随机接入响应的情况。
此外,也有基站装置与随机接入响应并列地发送上行链路准许的情 况。即,也有同时向移动台装置分配上行链路准许和随机接入响应的情况。0088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50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更具体地示出图5的移动台装置50侧的处理。移动台装置发送 了非同步随机接入的前同步码之后(步骤S401),为了接收来自基站装置 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而监测(监视)下行链路。首先,移动台装置判定该 移动台装置是否在上行链路同步中进行了前同步码发送(步骤S402)。这 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否是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移动台装置为了上行链 路资源请求而进行了前同步码发送。
在判定为不是在上行链路同步中的情况下,移动台装置监测RA-RNTI (步骤S403、 S404)。但是,在某一定期间没有检测出RA-RNTI时、或 者即使检测出了 RA-RNTI也未含有本台发送的前同步码ID编号(或随机 ID)时,变为超时(timeout)(步骤S407),移动台装置再次进行随机 接入。
0089
移动台装置在步骤S404检测出RA-RNTI时,进行由该RA-RNTI指 定了资源分配的资源块的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的循环冗余码校验 (CRC)的校验,并判定循环冗余码校验(CRC)的校验成功、失败(步 骤S405)。判定为该循环冗余码校验(CRC)校验失败时,移动台装置再 次监测RA-RNTI (步骤S403、 S404)。
另一方面,判定为循环冗余码校验(CRC)校验成功时,移动台装置
30判定与本台在步骤S401利用前同步码发送的前同步码ID编号相同的前同
步码ID编号是否包含在循环冗余码校验(CRC)的校验成功了的下行链 路共用信道(PDSCH)中(步骤S406)。0090
在判定为含有与本台发送的前同步码ID编号相同的前同步码ID编号 时,移动台装置与该前同步码ID编号一起从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 取得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对此进行处理(步骤S408)。也就是说,根据同 步时刻偏移信息对上行链路的同步进行校正(步骤S408),并生成作为消 息M3的L2/L3消息(步骤S409),向基站装置发送该消息M3(步骤S410)。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没有与本台发送的前同步码ID编号相同的前同 步码ID编号时,移动台装置监测RA-RNTI (步骤S403、 S404)。0091
另一方面,在移动台装置在步骤S401发送前同步码从而进行的随机 接入在步骤S402判定为是上行链路同步中时,移动台装置监测C-RNTI 和RA-RNTI (步骤S411)。在某一定期间没有检测出RA-RNTI时、或即 使检测出RA-RNTI也未含有本台发送的前同步码ID编号(或随机ID) 时,变为超时(步骤S423),移动台装置再次进行随机接入(步骤S401)。0092
移动台装置不论在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中检测出C-RNTI 或RA-RNTI的哪个的情况下,都进一步验证在控制信道(PDCCH)中有 没有指定剩下的一个(步骤S412)。
在步骤S412检测出C-RNTI时,移动台装置进行由检测出的C-RNTI 指定资源分配的资源块的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的解调。然后,进 行该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的循环冗余码校验(CRC)的校验,判 定其成功、失败(步骤S414)。当判定为成功时生成HARQ的ACK (步 骤S420),向基站装置发送(步骤S422),当判定为失败时生成HARQ 的NACK (步骤S419),向基站装置发送(步骤S422)。0093
在步骤S412检测出RA-RNTI时,移动台装置进行由RA-RNTI指定 资源分配的资源块的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的解调。然后,进行该
31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的循环冗余码校验(CRC)的校验,判定循
环冗余码校验(CRC)校验的成功、失败(步骤S413)。当判定为该循环 冗余码校验(CRC)校验失败时,移动台装置再次监测RA-RNTI (步骤 S411)。
另一方面,判定为该循环冗余码校验(CRC)校验成功时,移动台装 置判定与本台利用前同步码发送的前同步码ID编号相同的前同步码ID编 号是否包含在循环冗余码校验(CRC)的校验成功了的下行链路共用信道 (PDSCH)中(步骤S416)。0094
在步骤S416判定为含有与本台发送的前同步码ID编号相同的前同步 码ID编号时,移动台装置与该前同步码ID编号一起从下行链路共用信道 (PDSCH)取得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对此进行处理(步骤S417)。这里, 不根据同步时刻偏移信息对上行链路的同步进行校正(步骤S417),生成 作为消息M3的L2/L3消息(步骤S418),并向基站装置发送(步骤S422)。 另一方面,在步骤S416判定为没有与本台发送的前同步码ID编号相 同的前同步码ID编号时,移动台装置监测RA-RNTI (步骤S411)。0095
移动台装置在由相同子帧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检测出 C-RNTI和RA-RNTI时,进行由C-RNTI指定的资源块的下行链路共用信 道(PDSCH)的解调,并且进行由RA-RNTI指定的资源块的下行链路共 用信道(PDSCH)的解调(步骤S415)。由此,能够无中断地执行下行 链路的数据接收和上行链路资源请求。此时,并列进行上述检测出C-RNTI 时和检测出RA-RNTI时的处理。0096
另外,作为别的方法,在移动台装置不具有对该两个下行链路共用信 道(PDSCH)进行解调的能力时,也可以仅对由RA-RNTI指定的资源块 的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进行解调,或者仅对由C-RNTI指定的资 源块的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进行解调。由此,能够降低移动台装 置的安装复杂性。在已经设定了移动台装置的能力的情况下、或在移动台 装置的能力由规格决定了的情况下,不用判断就决定了是仅对由RA-RNTI指定的资源块的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进行解调,还是仅对由
C-RNTI指定的资源块的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进行解调,还是对 双方进行解调,所以图示的步骤S415可以省略。0097
针对由C-RNTI调度的下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与随机接入响应 指定的消息M3的发送时刻重叠时,移动台装置调整为不发送ACK/NACK (步骤S421)。移动台装置因为单载波发送上行链路,所以不能向基站装 置同时发送ACK/NACK的资源和消息M3的资源。该发送时刻重叠的状 况,在取得了上行链路同步的情况下,不依赖于由于进行并列处理所以由 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检测出了什么而产生。
下行链路数据能够重传,与上行链路相比资源有富余,所以优先上行 链路发送。因此,在该情况下,移动台装置不发送ACK/NACK。0098
另外,作为另一种方法,也可以构成为在下行链路数据循环冗余码
校验(CRC)的结果成功的情况下,发送ACK,仅在下行链路数据循环 冗余码校验(CRC)的结果失败时,向基站装置发送消息M3。移动台装 置对于消息M3的发送,利用下一次机会(重传时刻)。基站装置在针对 下行链路数据的ACK没有被发送时能够进行重传,在检测出ACK时能够 认识到不需重传,所以能够进行效率良好的通信。0099
在上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在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移动台装置50 的发送部62通过随机接入信道向基站装置10发送了前同步码时,移动台 装置10 —边验证C-RNTI和RA-RNTI, 一边监测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CCH),其中,C-RNTI指定从基站装置IO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数 据或上行链路准许,RA-RNTI指定随机接入响应控制数据,所以不用使移 动台装置50与基站装置10之间的通信中断,能够在移动台装置50与基 站装置10之间进行随机接入处理,在移动台装置50与基站装置10之间 能够进行效率良好的通信。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以下的方法进行说明,即,在上行 链路同步状态的随机接入时, 一边仅仅验证指定随机接入响应控制数据的
33RA-RNTI, 一边监测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使上行链路同步状
态继续。
0100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处理的时序 图。图8的时序图示出竞争随机接入的上行链路的资源请求的处理。这示 出产生应该发送给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移动台装置的数据,请求上行链路 资源时的处理。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从竞争随机接入所能够使用的 前同步码ID中随机选择的前同步码ID编号的前同步码(步骤S501)。0101
基站装置检测移动台装置发送的上述前同步码。这里,所谓前同步码
是与前同步码ID编号相对应的信号模式,基站装置通过从接收信号中检 测与各前同步码ID编号的信号模式一致的信号来检测前同步码。
由图11的步骤S02说明的从基站装置向移动台装置发送的随机接入 响应由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控制数据(步 骤S502)、和通过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数 据(步骤S503)构成。
0102
基站装置将包括RA-RNTI和资源分配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控制数据 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发送给移动台装置(步骤S502),指 定配置随机接入响应数据的资源块.(PDSCH)。
进而,基站装置釆用由随机接入响应控制数据指定的资源块来发送随 机接入响应数据(步骤S503)。
向基站装置发送了前同步码的移动台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随机接入 响应控制数据和随机接入响应数据(步骤S502、 S503)。移动台装置通 过取得随机接入响应数据内所包含的本装置发送的前同步码的前同步码 ID编号与前同步码ID编号一致的信息,来接收与本装置发送的前同步码 相对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移动台装置不废弃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所包含 的同步时刻偏移信息,并且不进行使用了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所包含的同 步时刻偏移信息的上行链路时刻调整(上行链路同步处理)以及计时器的 复位。由此,防止上行链路同步-非同步状态的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间的状态不一致。在随机接入时发生了竞争的情况下,因为没有是否是用本身 的前同步码检测出的时刻偏移信息的确证,所以不应该进行时刻调整。此 外, 一旦进行计时器的复位则可能维持同步的时间在基站装置与移动台装 置产生不一致,所以计时器应该维持现状使用的情况。基站装置以及移动 台装置维持进行随机接入之前的上行链路同步-非同步状态。由此,不需要 进行不必要的错误恢复处理。
0103
移动台装置通过由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所包含的调度信息表示的资源, 将包含C-RNTI的L2/L3消息(随机接入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消息 M3)(步骤S504)。在该随机接入信息中含有表示是上行链路资源请 求的信息、表示上行链路缓冲器中所存储的上行链路数据量的上行链路缓 冲器状况等。
对于移动台装置,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从基站装置发送与 上行链路资源请求对应的上行链路准许(步骤S505)。接收了上行链路准 许的移动台装置由上行链路共用信道(PUSCH)向基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 数据(步骤S506)。0104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基站装置10 (图 1)的数据控制部11、 OFDM调制部12、调度部13、信道推断部14、 DFT-S-OFDM (DFT-spread OFDM)解调部15、控制数据提取部16、前 同步码检测部17、无线部18、以及移动台装置50 (图2)的数据控制部 51、 DFT-S-OFDM调制部52、调度部53、 OFDM解调部54、信道推断部 55、控制数据提取部56、同步校正部57、前同步码生成部58、前同步码 选择部59、无线部60的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 使计算机系统读入并执行该记录介质中所记录的程序,由此来进行基站装 置10以及移动台装置50的控制。另外,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OS、外围设备等的硬件(hardware)。0105
此外,所谓"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盘、ROM、 CD-ROM等移动式介质、计算机系统内置的硬盘等存储装置。并且,所谓"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包括经由因特网(internet)等网络或电
话线路等通信线路来发送程序时的通信线那样的、短时间地动态地保持程
序的介质;成为其情况下的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的、在一定时间保持程序的介质。此外,上述程序也可以是用于实现所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并且也可以是能够通过与计算机系统已经记录有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所述功能的程序。0106
如上所述,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是具备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所述移动台装置具备前同步码发送部,其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下行链路控制信遣接收部,其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判定部,其判定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是否包含应答所述前同步码发送部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响应控制数据,并且判定是否包含发送给本台的下行链路控制数据或上行链路准许;所述基站装置具备前同步码接收部,其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随机接入前同步码;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部,其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响应控制数据发送部,其在所述前同步码接收部接收了随机接入前同步码时,通过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响应控制数据;和下行链路控制数据发送部,其通过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包含下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的下行链路控制数据。0107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是与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装置,其具备前同步码发送部,其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部,其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判定部,其判定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是否包含应答所述前同步码发送部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响应控制数据,并且判定是否包含发送给本台的下行链路控制数据或上行链路准许。0108
进而,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程序使与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
装置的计算机作为以下单元来发挥作用,即前同步码发送单元,其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单元,其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判定单元,其判定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是否包含应答所述前同步码发送单元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响应控制数据,并且判定是否包含发送给本台的下行链路控制数据或上行链路准许。
0109
而且,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是利用了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所述移动台装置执行前同步码发送步骤,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步骤,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判定步骤,判定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是否包含应答在所述前同步码发送步骤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响应控制数据,并且判定是否包含发送给本台的下行链路控制数据或上行链路准许;所述基站装置执行前同步码接收步骤,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随机接入前同步码;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步骤,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响应控制数据发送步骤,在所述资源请求接收步骤接收了上行链路的资源请求时,向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包含没有分配给其他移动台装置的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的响应控制数据;响应控制数据发送步骤,在所述前同步码接收步骤接收了随机接入前同步码时,通过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响应控制数据;和下行链路控制数据发送步骤,通过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包含下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的下行链路控制数据。0110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具体的构成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范围的设计等也包含在专利请求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0111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在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之间能够进行效率良好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等。
3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所述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接收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所述基站装置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向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与所述接收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相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所述移动台装置在针对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的消息的发送时刻、与针对从所述基站装置以任意的时刻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的发送时刻重叠时,不进行所述ACK/NACK的发送。
2、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 所述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接收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所述基站装置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向 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与所述接收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相对应的随机接 入响应,所述移动台装置在针对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的消息的发送时刻与上行 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时刻重叠时,不进行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
3、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 所述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基于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来通知的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其 中,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由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 站装置发送的RA-RNTI表示,所述基站装置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向 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RA-RNTI,其中,所述RA-RNTI表示用于通知与所述接收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相对应的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的随机接入 响应,所述移动台装置监测从所述基站装置以任意时刻通知上行链路的资 源分配的C-RNTI和所述RA-RNTI双方,并且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
4、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所述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进行应答所 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的 接收,所述基站装置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向 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与所述接收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相对应的随机接 入响应,所述移动台装置同时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以及从所述基站装置以 任意的时刻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
5、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所述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基于应答所 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RA-RNTI,进行随 机接入响应的接收,所述基站装置从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向 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用于通知与所述接收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相对应 的随机接入响应的资源分配的RA-RNTI,所述移动台装置监测从所述基站装置以任意时刻通知下行链路的资 源分配的C-RNTI和所述RA-RNTI的双方,并且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 述随机接入响应和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的双方,或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和所述 下行链路数据的任意一方。
6、 一种移动台装置,其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接 收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随机接 入响应,所述移动台装置在针对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的消息的发送时刻与针对 从所述基站装置以任意的时刻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的发送 时刻重叠时,不进行所述ACK/NACK的发送。
7、 一种移动台装置,其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接 收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随机接 入响应,所述移动台装置在针对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的消息的发送时刻与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时刻重叠时,不进行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
8、 一种移动台装置,其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基 于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来通知的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 发送,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由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RA-RNTI表示,所述移动台装置监测从所述基站装置以任意时刻通知上行链路的资 源分配的C-RNTI和所述RA-RNTI双方,并且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
9、 一种移动台装置,其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进 行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随机接 入响应的接收,所述移动台装置同时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以及从所述基站装置以 任意的时刻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
10、 一种移动台装置,其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基 于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 RA-RNTI,进行随机接入响应的接收,所述移动台装置监测从所述基站装置以任意时刻通知下行链路的资 源分配的C-RNTI和所述RA-RNTI的双方,并且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 述随机接入响应和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的双方,或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和所述 下行链路数据的任意一方。
11、 一种移动台装置的处連方法,所述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随 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接收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 基站装置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所述移动台装置在针对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的消息的发送时刻与针对 从所述基站装置以任意的时刻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的发送 时刻重叠时,不进行所述ACK/NACK的发送。
12、 一种移动台装置的处理方法,所述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随 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接收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 基站装置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所述移动台装置在针对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的消息的发送时刻与上行 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时刻重叠时,不进行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4
13、 一种移动台装置的处理方法,所述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基于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来通知的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由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RA-RNTI表示,所述移动台装置监测从所述基站装置以任意时刻通知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的C-RNTI和所述RA-RNTI双方,并且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
14、 一种移动台装置的处理方法,所述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进行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的接收,所述移动台装置同时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以及从所述基站装置以任意的时刻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
15、 一种移动台装置的处理方法,所述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基于应答所述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RA-RNTI,进行随机接入响应的接收,所述移动台装置监测从所述基站装置以任意时刻通知下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的C-RNTI和所述RA-RNTI的双方,所述移动台装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和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的双方,或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和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的任意一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该移动台装置,其向基站装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并且基于应答发送了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而从基站装置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中所包含的同步时刻偏移信息,进行上行链路时刻调整,其中,在上行链路同步状态的情况下,不进行基于随机接入响应所包含的同步时刻偏移信息的上行链路时刻调整,其中,上述随机接入响应作为向该移动台装置随机选择的前同步码ID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的应答。
文档编号H04W92/10GK101686538SQ20091017319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8日
发明者加藤恭之, 山田升平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