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483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像机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保持摄影透镜的透镜支架和固定有摄像元件且粘接固定于
所述透镜支架的成像侧的元件支架的摄像机模块。
背景技术
近来在如手机等小型便携设备中大多内置摄像机模块。对于内置于这种手机的摄 像机模块需要削减多余的结构和构件而仅用必要件数的构件来构成摄像机模块,以便能够 搭载于小型的便携设备。在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4等中,通过由保持有透镜的透镜支架 和保持有摄像元件的元件支架两个构件构成摄像机模块且用粘接剂将它们粘接固定,从而 实现摄像机模块的小型及薄型化。 在专利文献1到4等现有摄像机模块中,有使用导电性粘接剂的情况。若使用该 导电性粘接剂,则通过粘接层,能够得到防止从摄像机模块内部向外部放射不必要的电磁 波或不必要的电磁波从外部进入摄像机模块内部的屏蔽效果。 但是,最近谋求手机等进一步小型 薄型化而出现设置于所述摄像机模块的所述 透镜支架与所述元件支架双方的粘接区域的尺寸必须狭小的状况。若为了得到导电性在所 述导电性粘接剂中混入金属粒子而使粘接区域的尺寸变得狭小,则有得不到充分粘接力的 情况。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288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2742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6-250964号公报 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6-21731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机模块,其在用导电性粘接 剂粘接透镜支架与元件支架构造中,即使透镜支架与元件支架双方的粘接区域狭小,也能 够在透镜支架与元件支架之间得到强的粘接力。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摄像机模块具备保持摄影透镜的透镜支架和固定有
摄像元件且粘接固定于所述透镜支架的成像侧的元件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件支架用导电性粘接剂固定在所述透镜支架的成像侧的面上,还用粘接力
比该导电性粘接剂强的第二粘接剂进行固定。 根据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摄像机模块,利用所述导电性粘接剂固定所述透镜支架与 所述元件支架之后,进而用粘接力比该导电性粘接剂强的第二粘接剂粘接固定元件支架与 透镜支架。因此,即使粘接区域变得狭小,也能够通过粘接力比导电性粘接剂强的所述第二 粘接剂得到强的粘接力。 这里,优选所述透镜支架具有射出通过了所述摄影透镜的光束的成像侧开口, 所述元件支架通过所述导电性粘接剂沿一圈粘接固定在围绕所述透镜支架的成像侧开口的粘接区域上,还利用所述第二粘接剂,沿绕该成像侧开口 一圈的围绕方向离散 的几个部位进行粘接固定。 为了得到屏蔽效果,所述导电性粘接剂需要沿一圈涂敷在围绕所述透镜支架的成 像侧开口的粘接区域上,但具有比该导电性粘接剂强的粘接力的第二粘接剂不需要沿一圈 涂敷,可以沿围绕方向离散的几个部位进行涂敷。 这里,所述导电性粘接剂是包含金属粒子的粘接剂,所述第二粘接剂是不包含金 属粒子的粘接剂。 所述本实用新型摄像机模块具备透镜支架,该透镜支架保持所述摄影透镜且螺合 于所述透镜支架的内壁面,并通过手动旋转而相对于所述透镜支架调整光轴方向的位置, 所述透镜支架也可以是对保持该摄影透镜的透镜框进行保持的支架, 所述元件支架也可以以固定于所述元件支架的摄像元件被调整为与保持于所述 透镜支架的摄影透镜的成像面重合的位置及姿势的状态,利用所述导电性粘接剂及所述第 二粘接剂固定而成。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一种在用粘接剂粘接透镜支架与元件支架结构的 摄像机模块中,即使粘接区域变得狭小,也能够在透镜支架与元件支架之间得到强的粘接 力的摄像机模块。

图1是表示适用本实用新型的摄像机模块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与图1不同结构的摄像机模块的图。 符号说明 1、2:摄像机模块 10、20 :透镜支架 102、202 :成像侧开口 11 、21 :元件支架 AH1:导电性粘接剂 AH2 :具有比导电性粘接剂AH1强的粘接力的第二粘接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2是表示适用本实用新型摄像机模块结构的图。 在图1中,图1的(a)示出了摄像机模块的俯视图,图1的(b) (e)示出了从该 摄像机模块的俯视图具有的4个侧面看的4个侧视图,图1的(f)示出了俯视图的A-A向 视图。在图2中,图2的(a)示出了摄像机模块的俯视图,图2的(b) (e)示出了从该摄 像机模块的俯视图具有的4个侧面看的4个侧视图,图2的(f)示出了俯视图的A-A向视 图。 在图1中示出了摄像机模块l,其具备保持摄影透镜100且螺合于透镜支架10的 内壁面,并通过手动旋转而相对于透镜支架IO来调整光轴方向的位置的透镜框101,并具 有透镜支架10对保持该摄影透镜100的透镜框101进行保持的结构。 如A-A向视图所示,设置于该摄像机模块1的透镜支架10与元件支架11双方的粘接区域、后述的透镜支架的成像侧开口 102的部分比以往狭小。 参照图1对结构进行简单说明。 在图1表示的摄像机模块1中,具备透镜支架IO和元件支架ll,在透镜支架10保 持摄影透镜100,元件支架11保持摄像元件110。 在该元件支架11中具备安装有摄像元件110的基板111、阻止向摄像元件110入 射红外线的红外线截止滤光片112。 在将该元件支架11粘接固定于透镜支架10时,首先沿围绕射出通过了透镜支架 10的摄影透镜100的光束成像侧开口 102的粘接区域一圈涂敷导电性粘接剂AH1而将元 件支架11粘接固定于透镜支架10。然后,用手动旋转透镜框101而调整相对于透镜支架 10的光轴方向的位置。并且,通过透镜框101的旋转而结束焦点调整之后,利用第二粘接剂 AH2,沿绕该成像侧开口一圈的围绕方向离散的几个部位(4个部位)粘接固定透镜支架10 和元件支架11。 若采用这种结构,则在透镜支架10与元件支架11之间,利用导电性粘接剂AH1得 到屏蔽功能,同时通过第二粘接剂AH2得到强的粘接力。 图2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 在图2中示出了摄像机模块2,该摄像机模块2中元件支架21以固定于元件支架 21的摄像元件210被调整为与保持于透镜支架20的摄影透镜200的成像面一致的位置及 姿势的状态,通过导电性粘接剂AH1固定而成。 在图1的示例中示出了通过手动旋转而使透镜框101沿着光轴前后运动从而进行
焦点调整的摄像机模块1的结构,在图2的示例中示出了通过利用粘接剂硬化之前的柔软
性而调整元件支架的位置及姿势从而进行焦点调整的摄像机模块2的结构。 如A-A向视图所示,设置于该图2的摄像机模块2的透镜支架20与元件支架21
双方的粘接区域、后述的透镜支架20成像侧开口 202的部分比以往狭小。 参照图2对结构进行简单说明。 在图2表示的摄像机模块2中,具备透镜支架20与元件支架21,透镜支架20保持 摄影透镜200,元件支架21保持摄像元件210。 在元件支架21中具备安装有摄像元件210的基板211、阻止向摄像元件210入射 红外线的红外线截止滤光片212。 在透镜支架20中设置有射出通过了摄影透镜200的光束的成像侧开口 202,元件 支架21利用导电性粘接剂AH1,沿一圈粘接固定在围绕透镜支架10的所述成像侧开口的粘 接区域上。 这时,利用导电性粘接剂AH1硬化之前的柔软性,固定于元件支架21的摄像元件
210被调整为与保持于透镜支架20的摄影透镜200的成像面一致的位置及姿势。 这样,所述元件支架21以固定于该元件支架21的摄像元件210被调整为与保持
于所述透镜支架20的摄影透镜200的成像面一致的位置及姿势的状态,通过第二粘接剂
AH2,沿绕该成像侧开口一圈的围绕方向离散的几个部位(4个部位)进行粘接固定。 若采用这种结构,则利用导电性粘接剂AH1得到屏蔽功能的同时,通过第二粘接
剂AH2得到强的粘接力。 g卩,在图1、图2的任何一个结构的摄像机模块中,均可在透镜支架与元件支架之间得到高导电性并得到强的粘接力,
权利要求一种摄像机模块,其具备保持摄影透镜的透镜支架和固定有摄像元件且粘接固定于所述透镜支架的成像侧的元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支架用导电性粘接剂固定在所述透镜支架的成像侧的面上,还用粘接力比该导电性粘接剂强的第二粘接剂进行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摄像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支架具有射出通过了所述摄影透镜的光束的成像侧开口 , 所述元件支架利用所述导电性粘接剂沿一圈粘接固定在围绕所述透镜支架的成像侧开口的粘接区域上,还利用所述第二粘接剂,沿绕该成像侧开口一圈的围绕方向离散的几 个部位进行粘接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粘接剂是包含金属粒子的粘接剂,所述第二粘接剂是不包含金属粒子的粘 接剂。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具备透镜框,其保持所述摄影透镜且螺合于所述透镜支架的内壁面,并通过手动旋转而相对于所述透镜支架调整光轴方向的位置,所述透镜支架是对保持该摄影透镜的透镜框 进行保持的支架。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件支架以固定于所述元件支架的摄像元件被调整为与保持于所述透镜支架的摄影透镜的成像面重合的位置及姿势的状态,利用所述导电性粘接剂及所述第二粘接剂固 定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机模块,其在用导电性粘接剂粘接透镜支架与元件支架的结构中,即使粘接区域变得狭小也能够在摄像机支架与元件支架之间得到强的粘接力。在保持了摄影透镜(100)的透镜支架(10)与元件支架(11)进行粘接固定时,利用导电性粘接剂(AHl),将元件支架(11)沿绕透镜支架(10)成像侧开口(102)一圈的围绕方向进行粘接固定,然后,利用粘接力比该导电性粘接剂(AH1)强的第二粘接剂(AH2)沿绕透镜支架成像侧开口一圈的围绕方向离散的4个部位进行固定。
文档编号H04N5/225GK201436598SQ20092000142
公开日2010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30日
发明者五十岚充信, 高濑善幸, 鸭田隆 申请人:富士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