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数字电视电子调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5317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线数字电视电子调谐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线数字电视电子调谐器。
背景技术
随着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逐步普及,有线数字机顶盒作为配套产品,市场需求增大,随之有线数字电子调谐器需求增大,而且要求有线数字电子调谐器在节能环保、小型 化、电气性能、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等方面均较以往的电子调谐器产品更为严格。特别是在 接收信号的动态控制范围,信噪比,相位噪声隔离度等方面更加苛刻。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调 谐器产品难以满足这些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有线数字电视电子调谐器,将数字电子调 谐器与数字中频放大电路集成在一个壳体中,形成一个独立的产品,电气性能、可靠性、电 磁兼容性高于国家、行业标准,可实现有线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调谐滤波、混频处理、中频 放大,主要用于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有线数字电视电子调谐器,其壳体(1)外设置 有数字射频信号输入端口(2),数字射频信号输出端口(3),模拟中频信号输出端口(4), 数字中频信号输出端口(5)。壳体(1)内设置有低噪声射频放大电路、调谐放大电路、本 振混频电路及数字中频放大电路;低噪声射频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接数字射频信号输入端 口(2),输出端分别接数字射频信号输出端口(3)和调谐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调谐放大电路 的输出端接本振混频电路的输入端,本振混频电路的输出端分别接模拟中频信号输出端口
(4)和数字中频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数字中频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数字中频信号输出端口
(5)。 所述调谐放大电路由VL输入单调谐回路、VH输入单调谐回路、UHF输入单调谐回 路,VHF高放回路、UHF高放回路,VL输出双调谐回路、VH输出双调谐回路、UHF输出双调谐 回路组成;VL输入单调谐回路、VH输入单调谐回路的输出端接VHF高放回路的输入端,UHF 输入单调谐回路的输出端接UHF高放回路的输入端;VHF高放回路的输出端接VL输出双调 谐回路、VH输出双调谐回路的输入端;UHF高放回路的输出端接UHF输出双调谐回路的输入 端;本振混频电路由VL本振回路、VH本振回路、UHF本振回路、VL混频回路、VH混频回路、 UHF混频回路、中频输出回路组成;VL输出双调谐回路、VH输出双调谐回路及UHF输出双调 谐回路的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VL混频回路、VH混频回路、UHF混频回路的输入端;VL本振 回路、VH本振回路、UHF本振回路的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VL混频回路、VH混频回路、UHF混 频回路的另一个输入端;VL混频回路、VH混频回路、UHF混频回路的输出端均接中频输出 回路的输入端,中频输出回路的输出端接模拟中频信号输出端口(4);数字中频放大电路 由数字滤波回路和数字中频放大回路组成,中频输出回路的输出端接数字滤波回路的输入 端,数字滤波回路的输出端接数字中频放大回路的输入端,数字中频放大回路的输出端接数字中频信号输出端口(5)。所述VL混频回路、VH混频回路、UHF混频回路、中频输出回路集成为ICTUA6020,数字中频放大回路为IC TDA6192-T。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数字电子调谐器、中频放大电路集成在一个壳体 中,形成一个独立的产品,电气性能、可靠性、电磁兼容性高于国家、行业标准,可实现地面 波数字电视信号与闭路有线电视信号两种路径的电视信号接收;可实现模拟多种制式彩色 电视信号的调谐滤波、混频处理、中频解调处理。主要用于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有线数字电视电子调谐器,其壳体(1)外设置有数字射频信号输入端口(2), 数字射频信号输出端口(3),模拟中频信号输出端口(4),数字中频信号输出端口(5)。壳 体(1)内设置有低噪声射频放大电路、调谐放大电路、本振混频电路及数字中频放大电路; 低噪声射频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接数字射频信号输入端口(2),输出端接数字射频信号输出 端口(3)。调谐放大电路由VL输入单调谐回路、VH输入单调谐回路、UHF输入单调谐回路, VHF高放回路、UHF高放回路,VL输出双调谐回路、VH输出双调谐回路、UHF输出双调谐回路 组成;VL输入单调谐回路、VH输入单调谐回路的输入端接低噪声射频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VL输入单调谐回路、VH输入单调谐回路的输出端接VHF高放回路的输入端,UHF输入单调 谐回路的输出端接UHF高放回路的输入端;VHF高放回路的输出端接VL输出双调谐回路、 VH输出双调谐回路的输入端;UHF高放回路的输出端接UHF输出双调谐回路的输入端;本 振混频电路由VL本振回路、VH本振回路、UHF本振回路、VL混频回路、VH混频回路、UHF混 频回路、中频输出回路组成;VL输出双调谐回路、VH输出双调谐回路及UHF输出双调谐回 路的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VL混频回路、VH混频回路、UHF混频回路的输入端;VL本振回路、 VH本振回路、UHF本振回路的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VL混频回路、VH混频回路、UHF混频回 路的另一个输入端;VL混频回路、VH混频回路、UHF混频回路的输出端均接中频输出回路的 输入端,中频输出回路的输出端接模拟中频信号输出端口(4);数字中频放大电路由数字 滤波回路和数字中频放大电路组成,中频输出回路的输出端接数字滤波回路的输入端,数 字滤波回路的输出端接数字中频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数字中频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数字中 频信号输出端口(5)。其中VL混频回路、VH混频回路、UHF混频回路、中频输出回路集成为 IC TUA6020,数字中频放大回路为IC TDA6192-T。工作原理来自闭路有线电视系统接收的数字射频信号输入接到本电子调谐器 的数字射频输入端口(2),根据收视者的要求,通过接收机的人机通讯控制,由接收机主控 MCU输出的选择控制信号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控制。将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低噪声射频放大后,一路通过数字射频信号输出端口(3)以射频信号输出和其它设备配合使用,另一路经调谐、放大、混频输出电视中频信号。一路电视中频信号通过模拟中频信号输出端口(4)直 接输出,另一路电视中频信号再经过声表面滤波器进行数字中频滤波和数字中频放大电路 控制后以36. 125MHz的窄带中频信号输出,进入接收机数字电视信号处理部分,通过DSP、 解码、DAC等最后变成音视频信号输出,激励扬声器播放声音,激励显示器显示图像。
权利要求一种有线数字电视电子调谐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是壳体(1)外设置有数字射频信号输入端口(2),数字射频信号输出端口(3),模拟中频信号输出端口(4),数字中频信号输出端口(5),壳体(1)内设置有低噪声射频放大电路、调谐放大电路、本振混频电路及数字中频放大电路;低噪声射频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接数字射频信号输入端口(2),输出端分别接数字射频信号输出端口(3)和调谐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调谐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本振混频电路的输入端,本振混频电路的输出端分别接模拟中频信号输出端口(4)和数字中频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数字中频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数字中频信号输出端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线数字电视电子调谐器,其特征是所述调谐放大电路由 VL输入单调谐回路、VH输入单调谐回路、UHF输入单调谐回路,VHF高放回路、UHF高放回 路,VL输出双调谐回路、VH输出双调谐回路、UHF输出双调谐回路组成;VL输入单调谐回路、 VH输入单调谐回路的输出端接VHF高放回路的输入端,UHF输入单调谐回路的输出端接UHF 高放回路的输入端;VHF高放回路的输出端接VL输出双调谐回路、VH输出双调谐回路的输 入端;UHF高放回路的输出端接UHF输出双调谐回路的输入端;本振混频电路由VL本振回 路、VH本振回路、UHF本振回路、VL混频回路、VH混频回路、UHF混频回路、中频输出回路组 成;VL输出双调谐回路、VH输出双调谐回路及UHF输出双调谐回路的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 VL混频回路、VH混频回路、UHF混频回路的输入端;VL本振回路、VH本振回路、UHF本振回 路的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VL混频回路、VH混频回路、UHF混频回路的另一个输入端;VL混 频回路、VH混频回路、UHF混频回路的输出端均接中频输出回路的输入端,中频输出回路的 输出端接模拟中频信号输出端口(4);数字中频放大电路由数字滤波回路和数字中频放大 回路组成,中频输出回路的输出端接数字滤波回路的输入端,数字滤波回路的输出端接数 字中频放大回路的输入端,数字中频放大回路的输出端接数字中频信号输出端口(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线数字电视电子调谐器,其特征是所述VL混频回路、 VH混频回路、UHF混频回路及中频输出回路集成为IC TUA6020,数字中频放大回路为IC TDA6192-T。
专利摘要一种有线数字电视电子调谐器,其壳体外设置有数字射频信号输入、输出端口,模拟中频信号输出端口,数字中频信号输出端口。壳体内设置的低噪声射频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接数字射频信号输入端口,输出端分别接数字射频信号输出端口和调谐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调谐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本振混频电路的输入端,本振混频电路的输出端分别接模拟中频信号输出端口和数字中频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数字中频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数字中频信号输出端口。本实用新型将数字电子调谐器与中频放大电路集成在一个壳体中,形成一个独立的产品,电气性能、可靠性、电磁兼容性高于国家、行业标准,可实现有线数字电视信号的调谐滤波、混频处理、中频放大处理。主要用于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
文档编号H04N5/50GK201577142SQ20092003369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9日
发明者刘文哲, 卢军利, 林秀丽 申请人:陕西凌华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