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组合供电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31694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组合供电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供电控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
数据通信,远程控制,提高电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速度性的智能组合供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变电站开关设备的控制多为分散性,基层设备的MCC多为电机综合保护器,整体结构复杂、庞大,其功能实现对基层设备的运行进行对过流、过压、缺相等保护,且有4抓20ma信号输出,但大量的工艺过程的数据处理还需传输至上层集控网络平台处理,线路传输量大,存在系统的生产、运行、维护繁杂,导致工作量大成本高,系统的运行速度低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以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数据通信,远程控制,提高电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速度性的智能组合供电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组合供电控制系统,包括基础设备层,还设置有集中控制层和分布式企业管理控制层,其中,所述的分布式企业管理控制层通过以太网与集中控制层进行通信,所述的集中控制层通过工业控制网与基础设备层进行通信。 所述的分布式企业管理控制层包括有多台分布式应用服务器。 所述的集中控制层包括有集成控制平台和集成网关平台,其中,所述的集成控制平台通过工业控制网与基础设备层进行通信,还与电力监测系统相连接;所述的集成网关平台通过工业控制网与基础设备层进行通信,还通过冗余网络至DOS 。 所述的基础设备层包括有工业控制机和多台配电设备柜,所述的工业控制机与多台配电设备柜之间是通过设备网进行通信,所述的工业控制机和多台配电设备柜还分别通过电缆与BUS总线系统相连接。 所述的多台配电设备柜包括有进线柜、PC柜、电容补偿柜、变频软起柜、MCC溃出柜以及集中控制台。 所述的多台配电设备柜内均设置有E3 Plus型固态电机过载继电器。[0010] 所述的多台配电设备柜为抽出柜结构,垂直平面安装电气元器件及布线。[0011] 所述的供电控制系统中的线路连接采用公用母线系统。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组合供电控制系统,简洁、可靠,便于运行和维护,使其工业控制系统PLC及配电控制系统MCC完成一体化设计,从而简化了中控室的数据处理量,最终起到控制现场的智能化MCC的产品,实现基层设备的智能化。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可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数据通信,远程操作与控制,保护定值管理,事件记录与告警,故障分析,各类报表及设备维护信息管理等功能,提高了电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速度性。可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交通及楼宇控制等自动化控制场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4] 图中的标号分别是 1、基础设备层;1-1、设备网;2、集中控制层;2-l、集成控制平台;2_2、集成网关平台;3、分布式企业管理控制层;4、以太网;5、工业控制网。
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组合供电控制系统如下 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组合供电控制系统,包括基础设备层l,集中控制层2和分布式企业管理控制层3,其中,所述的分布式企业管理控制层3通过以太网
(EtherNet) 4即企业级网络与集中控制层2进行通信,所述的集中控制层2通过工业控制网5与基础设备层1进行通信。 所述的分布式企业管理控制层3包括有多台分布式应用服务器IPC。[0019] 所述的集中控制层2包括有集成控制平台2-1和集成网关平台2-2,其中,所述的集成控制平台2-1通过工业控制网(ControlNet)5即控制级网络与基础设备层1进行通信,还与电力监测系统相连接;所述的集成网关平台2-2通过工业控制网5与基础设备层1进行通信,还通过冗余网络至DOS 。所述的集成控制平台2-1和集成网关平台2-2均采用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生产的产品。 所述的基础设备层1包括有工业控制机PLC和多台配电设备柜(SM4000-)MCC,所述的多台配电设备柜MCC包括有进线柜、PC柜、电容补偿柜、变频软起柜、MCC溃出柜以及集中控制台。所述的工业控制机PLC与多台配电设备柜MCC之间是通过设备网1-1即车间级网络(DeviceNet网络)进行通信,所述的工业控制机PLC和多台配电设备柜MCC还分别通过电缆与BUS总线系统相连接。 优化的DeviceNet网络是一种低成本面向底层工业设备联网解决方案,多达64个节点,多支线的网络结构,并提供了对这些设备智能化信息进行存取的有效途径,采用DeviceNet,可以通过开放网络将设备直接连接到工厂级控制器上,从而省去了每台设备到1/0模块的硬接线,这种直接连接大大降低了代价不菲而又费时的接线工作量。DeviceNet是开放的网络技术,符合IEC 62026标准,欧洲EN50325标准,2002年DeviceNet又被批准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国家现场总线标准之一 (GB/T18858. 3-2002)这无疑使DeviceNet成为更过国内用户的信息之选。它的配置包括控制器,1/0模块,传感器还有人机界面,电缆介质,电机控制,驱动器和运动控制在内的全线产品。 所述的多台配电设备柜MCC内均设置有E3Plus型固态电机过载继电器。E3Plus型固态电机过载继电器是采用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最新完全智能化的E3Plus固态电机过载继电器。从而简化了配电设备柜MCC内的数据处理量,也就把大量数据根据工艺过程的安全运行软件编程组态,并把处理数据通过BUS总线传输到PLC中的CPU中,最终起到控制现场的智能化MCC的产品,实现基层设备的智能化。 所述的多台配电设备柜MCC为抽出柜结构,垂直平面安装电气元器件及布线。具体结构是专利号ZL200720096886X采用和专利号ZL2007200968855中所公开的结构,是结构配件完整的高效率的柜体系列。 所述的供电控制系统中的线路连接采用公用母线系统。进线回路器件无需配线,只要挂接在公用的工字母线上即可,密集性,可靠性较高适合多回路,可任意组合,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组合供电控制系统,由于整体结构采用了德国威图结构及公用母线系统,从而实现了供电与控制系统完整的一 化设计方案。
权利要求一种智能组合供电控制系统,包括基础设备层(1),其特征是还设置有集中控制层(2)和分布式企业管理控制层(3),其中,所述的分布式企业管理控制层(3)通过以太网(4)与集中控制层(2)进行通信,所述的集中控制层(2)通过工业控制网(5)与基础设备层(1)进行通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组合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分布式企业管理控制层(3)包括有多台分布式应用服务器(IPC)。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智能组合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集中控制层(2)包括有集成控制平台(2-1)和集成网关平台(2-2),其中,所述的集成控制平台(2-1)通过 工业控制网(5)与基础设备层(1)进行通信,还与电力监测系统相连接;所述的集成网关平 台(2-2)通过工业控制网(5)与基础设备层(1)进行通信,还通过冗余网络至DOS。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智能组合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基础设备层(1) 包括有工业控制机(PLC)和多台配电设备柜(MCC),所述的工业控制机(PLC)与多台配电设 备柜(MCC)之间是通过设备网(1-3)进行通信,所述的工业控制机(PLC)和多台配电设备 柜(MCC)还分别通过电缆与BUS总线系统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组合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台配电设备柜 (MCC)包括有进线柜、PC柜、电容补偿柜、变频软起柜、MCC溃出柜以及集中控制台。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组合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台配电设备柜 (MCC)内均设置有E3 Plus型固态电机过载继电器。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组合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台配电设备柜 (MCC)为抽出柜结构,垂直平面安装电气元器件及布线。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组合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供电控制系统中 的线路连接采用公用母线系统。
专利摘要一种智能组合供电控制系统,有基础设备层,集中控制层和分布式企业管理控制层,分布式企业管理控制层通过以太网与集中控制层进行通信,集中控制层通过工业控制网与基础设备层进行通信。分布式企业管理控制层有多台分布式应用服务器。集中控制层有集成控制平台和集成网关平台,集成控制平台通过工业控制网与基础设备层进行通信,还与电力监测系统相连接;集成网关平台通过工业控制网与基础设备层进行通信,还通过冗余网络至DOS。本实用新型简洁、可靠,便于运行和维护,可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数据通信,远程控制,保护定值管理,事件记录与告警,故障分析,各类报表及设备维护信息管理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交通及楼宇控制等自动化控制场合。
文档编号H04L29/06GK201541152SQ20092030780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1日
发明者王宗耀 申请人:天津市富士通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