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44269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拍摄被摄体像的摄影装置。
背景技术
在例如数字静态照相机及数字摄像机等摄影装置中,有的摄影装置具有所谓的预 拍(pre-capture)功能,作为使用户不错过快门时机的功能。这种预拍功能是在摄影开始 的操作前后进行摄影处理而记录多个图像数据的功能(参照日本特开平10-257371号公报 和美国专利第6570614号说明书)。通过使用这种预拍功能,能够在不错过快门时机的情况 下进行摄影。公知有这样的方法,该方法为了实现动态图像的流畅的慢动作再现,以再现帧速 率的整数倍的速度来拍摄影像数据(参照日本特开2004-312195号公报)。但是,当被摄体的运动很快时,用户的摄影开始操作显得过慢,在通过预拍功能记 录的图像中没有包含用户做出决定时的图像,从而会发生错过快门时机的状况。而作为用 于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例如曾考虑到增加预拍功能的图像记录张数的方法。但是,用户需 要在摄影之后从记录的图像中选择反映了所希望的场景的图像,因此,如果记录张数增多, 则图像的浏览/选择作业变得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错过快门时机 而可靠地取得图像的摄影装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摄影装置具有摄像部,其拍摄被摄体像;脸部检测部,其检 测由所述摄像部拍摄的被摄体像中包含的脸部;特征判定部,其根据所述脸部检测部的脸 部检测结果,判定在所述被摄体像中检测到的脸部是否具有规定特征;摄影图像取得部,其 在由所述特征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检测到的脸部具有规定特征的期间,以规定的摄影间隔连 续进行由所述摄像部拍摄的所述被摄体像的摄影处理,取得多个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显 示处理部,其每隔比所述摄影间隔长的规定的显示间隔,在显示部上依次显示所述多个摄 影图像;以及记录处理部,其在输入了摄影指示的情况下,将由所述显示处理部正在进行显 示处理的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部中。通过参照附图来阅读以下本发明的详细说明,能够进一步理解以上所述的内容以 及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技术及产业上的意义。


图1是表示摄影装置的概略内部结构例的框图。图2是说明笑脸检测模式中的慢速实时取景显示的图。图3是表示摄影装置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慢速实时取景对应模式处理的详细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3
图5是表示变形例的摄影装置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变形例的慢速实时取景对应模式处理的详细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本发明 的摄影装置应用于所谓的数字静态照相机及数字摄像机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另外,本 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并且,在各个图的记载中,对相同的部分标注了相同标号。这里,本实施方式所例示的摄影装置具有摄像部,该摄像部将例如由光学透镜等 构成的摄像光学系统在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形成的光学像转换为电信号,生成静态图像或 动态图像的图像数据。另外,摄影装置具有以下部分等显示部,其通过对摄像部生成的图 像数据进行再现来显示被摄体的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记录部,其记录图像信号或对该图 像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等各种信息;通信部,其与外部装置之间进行无线或有 线的数据通信。从摄影装置的通信部发送的图像数据由外部装置接收。作为外部装置,例如可以 列举出个人计算机(PC)及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个人数字助理)等具有显 示功能的各种信息处理装置、打印机及数字复合机等具有印刷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或者 闪存(注册商标)及外置硬盘(HD)等各种存储装置等。(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摄影装置1的概略内部结构例的框图。如图1所 示,摄影装置1具有由一个以上的透镜构成的光学系统(以下把该光学系统称为“镜 头101”);摄像元件102 ;致动器103 ;致动器驱动电路104 ;摄像电路105 ;闪光灯106 ; 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and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 可擦除可编程只 读存储器)107 ;手抖校正用陀螺仪108 ;两个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单 元)110、120 ;A/D转换电路131 ;FIFO存储器132 ;帧存储器(SDRAM) 133 ;记录缓存器134 ; 记录介质接口(I/F) 135 ;记录介质136 ;TFT液晶驱动电路141 ;视频输出电路142 ;背光单 元143 ;TFT液晶面板144 ;键矩阵150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显示器)显示电 路161 ;LCD面板162 ;外部有线数据接口 (I/F) 163 ;电池171 ;备用电源172 ;电源电路173 ; 以及电池状态检测电路174等。在该摄影装置1中,由包括镜头101、摄像元件102、摄像电 路105和A/D转换电路131的结构来实现摄像部。并且,由包括TFT液晶驱动电路141、视 频输出电路142、背光单元143、TFT液晶面板144、IXD显示电路161和IXD面板162的结 构来实现显示部。并且,由包括记录缓存器134、记录介质I/F 135和记录介质136的结构 来实现记录部。镜头101将被摄体光学像成像在摄像元件102的受光面上。摄像元件102通过进 行光电转换处理而生成电图像信号,其中,在光电转换处理中,把由镜头101成像在受光面 上的被摄体光学像转换为电信号。作为该摄像元件102,可以使用可高度读取的固体摄像元 件、例如 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 电荷耦合装置)、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或其他各种摄像元件。摄像电路105读出蓄积在摄像元件102的各个元件中的电荷作为图像信号,并在 该图像信号中组合垂直同步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等。此时,例如,当处于摄影时,是在读出全部像素的全部像素读出模式下驱动摄像元件102,而如果处于后述的通常实时取景显示 时,则是在间断读出模式下驱动摄像元件102。另外,刚刚读出后的图像信号是模拟信号。 摄像电路105对读出的图像信号执行各种模拟信号处理,将处理后的图像信号输出给A/D 转换电路131。A/D转换电路131对从摄像电路105输入的模拟图像信号执行A/D转换处 理,得到图像数据。以如上方式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被适当输入到CPU120、帧存储器 133,FIFO (First-In First-Out 先入先出)存储器132或记录缓存器134中。A/D转换电 路131、CPU 120、帧存储器133、FIFO存储器132以及记录缓存器134例如经由内部总线 130而互相连接。帧存储器133临时记录从A/D转换电路131输出的图像数据(可以包括与该图像 数据相关的各种数据等。以下简称为“图像数据”)、以及从记录介质136读出的图像数据。 该帧存储器133可以采用例如SDRAM (Synchronous DRAM 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等的半导 体记录元件等。CPU(图像处理部)120主要由执行信号处理控制的多个集成电路构成,在上述信 号处理控制中,对图像数据及各种数据进行处理。该CPU 120对从A/D转换电路131输入 或从记录介质136读出而被临时记录在帧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实施各种图像处理。以下, 还将CPU 120称为“图像处理部120”。该图像处理部120包括图像压缩解压缩部121、记录介质存取处理部122、显示帧 速率转换部123以及作为脸部检测部的图像识别部124。图像压缩解压缩部121对记录在 帧存储器133中的图像数据进行例如JPEG压缩处理,或者对JPEG压缩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进行解压缩处理。记录介质存取处理部122控制通过记录介质I/F 135向记录介质136进 行的存取。显示帧速率转换部123进行如下处理,该处理用于根据摄影模式是被设定为通 常摄影模式、还是被设定为检测笑脸的笑脸检测模式或检测瞳孔的肖像模式,来对向显示 部显示的图像的显示帧速率进行转换。图像识别部124进行作为公知技术的脸部检测处理,检测映在图像数据中的脸 部,提取出作为脸部检测结果的图像数据的特征信息。脸部检测处理例如采用模式匹配来 检测图像数据中的脸部的区域(脸部区域),根据该脸部区域的检测结果来检测左右眼、鼻 子、嘴唇等脸部的各个部分。该图像识别部124包括作为表情检测部的笑脸检测部125,其是特征判定部的一 例;以及瞳孔检测部126。笑脸检测部125根据由图像识别部124进行的脸部检测的结果 即特征信息,使用公知的方法来判别图像数据中的脸部表情,检测呈笑脸的脸部,由此,将 脸部表情是否为笑脸作为规定特征来进行判定。瞳孔检测部126根据由图像识别部124进 行的脸部检测的结果即特征信息,使用公知的方法来检测图像数据中的脸部的瞳孔(检测 睁眼状态下的眼睛),由此,把有无瞳孔作为规定特征来进行检测。FIFO存储器132作为所谓的视频存储器发挥作用,用于在向TFT液晶面板144、 IXD面板162、外部图像显示装置201等各种显示装置输出作为显示对象的帧图像数据时, 临时对该图像数据进行缓存。TFT液晶驱动电路141根据从FIFO存储器132例如按照每1线输出的图像数据, 来驱动TFT液晶面板144。TFT液晶面板144由TFT液晶驱动电路141驱动,对显示对象的
5图像和各种信息等进行显示。该TFT液晶面板144例如采用可进行彩色显示的面板。另外, 背光单元143设置在TFT液晶面板144的背面侧,从背面侧对TFT液晶面板144进行照明。视频输出电路142把来自FIFO存储器132的图像数据转换为例如NTSC格式的视 频信号。并且,视频输出电路142将转换后的视频信号输出到与视频输出端子145连接的 例如外部图像显示装置201等外部装置。视频输出端子145是连接作为视频信号传输介质 的视频线缆等信号线的连接端子。记录缓存器134是当把临时记录在帧存储器133中的图像数据作为图像数据记录 在记录介质136中时、或当从记录介质136读出图像数据而临时记录在帧存储器133中时 等使用的缓存器(临时记录区域)。记录介质I/F 135是用于控制向记录介质136记录图像数据的记录处理以及从记 录介质136读出图像数据的读出处理等的电路。记录介质136是记录图像数据及其他各种数据的存储装置。该记录介质136采用 由例如薄板形状或卡片形状构成的存储卡等非易失性记录介质,可适当采用相对于摄影装 置1拆装自如的记录介质或被固定设置在摄影装置1内部的电路中的记录介质等。CPU110是作为主(main) CPU而设置的,其包括系统控制部111,该系统控制部111 通过适当控制(control)摄影装置1的各个部分来控制系统整体。该系统控制部111进行 针对作为摄影图像取得部、慢速实时取景显示处理部、记录处理部的构成摄影装置1的各 个部分的指示以及数据传输等,统一控制摄影装置1的工作。系统控制部111进行控制摄影装置1的各种动作的处理以及用于实现摄影装置1 具有的各种功能的处理。例如,存在如下所述的处理-经由外部有线数据I/F163来控制数据的输入输出的处理-在IXD面板162等上显示作为主电源的电池171的余量的处理-对致动器驱动电路104进行动作指示而驱动镜头101并控制AF动作(调焦动 作)和变焦动作的处理-控制摄像部的摄影动作而生成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处理-设定摄影时的各种摄影条件的处理-将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与该图像数据附带的摄影日期时间等摄影信息相结合而 生成包括图像数据的图像文件的处理_根据由未图示的采音装置在摄影时等采集的音频信号而生成音频文件的处理-以适当的形式将生成的图像文件和音频文件等各种数据文件记录在记录介质 136中的处理-根据图像文件,在TFT液晶面板144、IXD面板162或外部图像显示装置201上 显示图像数据及摄影信息的处理-根据音频文件,从未图示的扬声器音频输出音频数据的处理另外,系统控制部111包括时钟部112。时钟部112用于对日期和时刻进行计时。致动器103是用于驱动镜头101而进行被摄体像的自动对焦(AF 自动调焦)动 作和变焦动作等的驱动源。致动器驱动电路104是在系统控制部111的控制下驱动致动器 103的电路。即,通过包括该致动器103和致动器驱动电路104的结构,使镜头101沿着光 轴移动,由此实现AF动作和变焦动作等。
EEPROM 107记录有由作为系统控制部111和图像处理部120的各个CPU执行的 处理程序(应用软件)以及在该处理程序的执行中使用的各种设定数据及固有数据等。该 EEPROM 107例如采用作为可电擦除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公知的闪存(Flash ROM)等。闪光灯106是在摄影时放射出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的光源,例如由氙气灯或 LED (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等构成。手抖校正用陀螺仪108检测摄影装置 1产生的摆动(yaw)方向和前后(pitch)方向上的角速度。并且,手抖校正用陀螺仪108根 据检测到的角速度来检测摄影装置1的抖动,并将检测值输出到系统控制部111。 键矩阵150用于输入用户的各种操作,由被分配了各种功能的按键开关、滑动开 关、旋钮等各种操作部件构成。用户能用键矩阵150进行操作的设定操作(指示操作)例 如包括以下操作-通常摄影模式、笑脸检测模式、肖像模式等各种摄影模式的设定操作-各种摄影模式下的摄影条件的设定操作-摄影模式与再现模式之间的切换操作-再现模式下的再现条件的设定操作-摄影开始的指示和工作模式的切换指示操作-摄像装置1的电源接通/断开的指示操作例如,键矩阵150包括用于输入摄影准备指示的第一释放快门 (firstrelease)151、第二释放快门(second release) 152、变焦按钮153和模式选择按钮 154。第一释放快门151是检测用户对快门按钮(未图示)的半按的开关,第二释放快门 152是检测该快门按钮的全按的开关。并且,在由第一释放快门151检测到快门按钮的半按 的情况下,在系统控制部111的控制下进行AF动作。另外,在由第二释放快门152检测到 快门按钮的全按的情况下,在系统控制部111的控制下进行摄影动作。变焦按钮153用于 在摄影时变更(变焦操作)摄影倍率。另外,该变焦按钮153在再现模式时作为再现图像 的放大显示和缩小显示等的显示切换按钮发挥作用。模式选择按钮154用于对通常摄影模 式与设定了笑脸检测模式及肖像模式的摄影模式进行切换选择。其他部分虽未作图示,不过,键矩阵150还可以适当包括以下部分把摄影装置1 的电源状态切换为接通或关闭状态的电源按钮、被分配了调出菜单画面等各种功能的各种 操作按钮、进行菜单画面等中的选择设定的四向选择键(十字键)、用于确定这些各种操作 部件的操作的OK按钮等。十字键具有上下左右的各个方向按钮。并且,该键矩阵150包括与这些操作部件分别联动地产生规定的指示信号的开关 部件以及传递来自各个开关部件的指示信号的电路等。通过用户操作而由键矩阵150产生 的各种指示信号被输出到系统控制部111。IXD显示电路161按照来自系统控制部111的控制来驱动IXD面板162,进行用于 使IXD面板162显示各种信息的处理。IXD面板162例如由小型的液晶显示装置(IXD)等 构成。在该LCD面板162上,显示摄影装置1的各种设定值和日期时间信息等,所述各种设 定值例如有在摄影装置1上已设定的摄影条件、摄影时的快门速度及光圈值等与曝光相 关的信息、当前设定的工作模式信息、记录介质136中可记录的图像的数量信息。外部有线数据I/F 163是用于与外部装置之间进行图像数据的传输(发送接收) 的连接接口。该外部有线数据I/F 163例如可以采用基于USB(Universal Serial Bus 通用串行总线)标准或IEEE1394标准等的接口。电池171是摄影装置1的主(main)电源。该电池171例如可以采用干电池等一次电池或可充电的蓄电池等二次电池等。备用电源172是为了始终向摄影装置1的内部存 储器和内部时钟等供电而设置的副(sub)电源。来自该备用电源172的电力例如被用于保 存摄影装置1的各种设定值及日期时间信息等,或被用于使LCD面板162等始终进行显示。电源电路173在系统控制部111的控制下,适当向摄影装置1内部的各个电路提 供来自电池171或备用电源172的电力。电池状态检测电路174根据来自电池171的电源 电压等检测电池171的余量等的状态,将检测结果输出给系统控制部111。另外,摄影装置1除了上述各个构成之外,还可以适当具有用于采集语音等被摄 体发出的声音的未图示的采音装置(麦克风)。并且,摄影装置1可以适当具有未图示的无 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用于与外部装置之间进行基于无线的图像文件等数据信号的 发送接收。作为该无线通信装置,例如可适当采用基于无线USB(WUSB)方式、超宽带(UWB) 无线连接方式、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 红外数据协会)方式的光无线连接等各 种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装置。下面,对作为如上构成的摄影装置1的摄影模式之一的笑脸检测模式进行说明。 在被设定为笑脸检测模式的摄影模式下,在第一释放快门151被接通前的期间,进行通常 实时取景显示,即,对成像在摄像元件102上的被摄体像进行实时画面显示。并且,在第一 释放快门151被接通的情况下,进行实时取景图像的脸部识别处理。该脸部识别处理是在 第一释放快门151被接通的状态的期间中进行的,在第一释放快门151被接通且该脸部识 别处理的结果是在实时取景图像中检测到笑脸的情况下,开始摄影图像的连拍。在这种情 况下,例如,以与规定的显示帧速率(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作为通常实时取景显示的显示帧 速率的30fps(帧/秒))对应的规定摄影间隔(在实施方式中为每隔1/30秒),生成摄影 图像(以下,把在笑脸检测模式下连拍的摄影图像称为“连拍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并 且,根据所得到的连拍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生成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 使用了该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的慢速实时取景显示。图2是说明笑脸检测模式下的慢速实时取景显示的图。在图2的左侧,作为被设 定为笑脸检测模式且第一释放快门151被接通时取入的实时取景图像,按照其取入顺序示 出T 4个实时取景图像I” 13、15、I70在该各个实时取景图像I” 13、15、I7中反映出表情不 同的脸部的被摄体。并且,在图2的右侧,按照显示顺序示出了在取入了左侧的各个实时取 景图像I” 13、15、I7的情况下生成的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Idi> ID3、ID5、Id70如前所述,在摄影模式被设定为笑脸检测模式的情况下,当接通了第一释放快门 151时进行脸部识别处理,判别被摄体中包含的脸部的表情。并且,当在第一释放快门151 接通的状态下在实时取景图像中检测到笑脸时,开始连拍摄影处理而生成连拍摄影图像, 并根据所生成的连拍摄影图像,生成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例如,如图2所示的实时取景图像IpI3、I7那样,在图像中包含脸部且是笑脸的期 间,进行连拍摄影处理而生成连拍摄影图像。然后,根据该连拍摄影图像生成慢速对应实时 取景图像ID1、ID3、Id70另一方面,在第一释放快门151接通但未检测到笑脸的情况下,不进 行连拍摄影处理。并且,在被设定为该笑脸检测模式的情况下,在第一释放快门151被接通的期间,每隔1/30秒进行根据得到的连拍摄影图像而生成的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ID1、ID3、...的 画面显示。此时,如图2所示,各个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ID1、ID3、...的显示分别进行规 定次数(例如3次)。S卩,由于取入了实时取景图像I1且在该实时取景图像I1中检测到笑 脸,因此生成此时的连拍摄影图像。然后,在根据该连拍摄影图像而生成了慢速对应实时取 景图像Idi时,按照每隔1/30秒的时序显示3次该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ID1。同样,由于 取入了实时取景图像I3且在该实时取景图像I3中检测到笑脸,因此生成此时的连拍摄影图 像。然后,在根据该连拍摄影图像而生成了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Id3时,按照每隔1/30秒 的时序显示3次该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ID3。而由于接下来的实时取景图像I5中的脸部 是哭脸,所以不进行连拍摄影处理,不进行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的显示。然后,取入实时 取景图像17,由于在该实时取景图像I7中检测到笑脸,因此生成此时的连拍摄影图像。然 后,在根据该连拍摄影图像而生成了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Id7时,按照每隔1/30秒的时序 显示3次该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ID7。另外,此处虽然示例了各个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 各自显示3次的情况,不过可以对该数值进行适当设定。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变更实际的显示帧速率(30fps),而是从第0帧起按顺 序针对各个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分别进行3次显示,通过该处理,将各个慢速对应实时 取景图像的显示间隔设为摄影间隔的3倍(把显示帧速率转换为1/3的速度),实现了实 时取景图像的慢速显示(慢速实时取景显示)。一般,显示帧速率由显示元件(TFT液晶面 板144)的特性决定而不能自由改变。因此,是通过对相同图像进行多次(在本示例中为3 次)显示来降低表观上的显示速率,以实现慢速显示。不过,当能够使用可变更显示帧速率 的显示元件时,能够通过降低显示速率来实现慢速显示。而且,此时根据实时取景图像来判 别被摄体的表情,只把检测到笑脸的帧作为对象,生成连拍摄影图像并进行慢速实时取景 显示。并且,在第二释放快门152被接通的情况下,把与此时画面显示的慢速对应实时取景 图像对应的连拍摄影图像作为摄影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136中。例如,当在图2所示的慢 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Id3的显示中接通了第二释放快门152时,记录在生成慢速对应实时取 景图像Id3时使用的连拍摄影图像。由此,用户通过将摄影模式设定为笑脸检测模式,能够一边观看以比实际被摄体 的运动慢的速度仅针对检测到笑脸的帧进行慢速显示的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一边进行 摄影(指示摄影时机)。这里,只显示检测到笑脸的帧是因为,可以想象,映入笑脸的帧对用 户来说是快门时机。但是,不限于笑脸,也可以对检测到其他表情的帧实施慢速实时取景显 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适当设定所期望的表情即可。因此,具有这样的效果即使在被摄 体的运动快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记录而不会错过快门时机。另外,在该笑脸检测模式下,只要检测到脸部,就按照每隔1/30秒的显示时序,针 对根据连拍摄影图像生成的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分别连续进行3次显示。因此,在第一 释放快门151被接通的状态持续时间长而连续检测到笑脸的情况下,显示画面上显现的被 摄体与实际的被摄体像之间发生偏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被用户瞄为摄像对象的被 摄体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对慢速实时取景图像显示进行重置来消除这种偏差。例如,在 本实施方式中,把输入变焦操作时假定成被用户瞄为摄像对象的被摄体发生变化的时候, 删除已生成的连拍摄影图像和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而重置慢速实时取景显示。并且,在 第一释放快门151被断开的情况下,也假设用户所瞄的被摄体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删除已生成的连拍摄影图像和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然后返回到通常实时取景显示,直到第一释放快门151被再次接通且在实时取景图像中检测到笑脸。下面说明摄影装置1的动作。图3是表示摄影装置1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在摄 影装置1中,当操作了构成键矩阵150的未图示的电源按钮而指示接通电源时,开始由电源 电路173向各个部分进行供电。然后,如图3所示,首先,系统控制部111进行内部电路的 初始化等,设定摄影装置1的工作环境(步骤al)。然后,进入摄影模式,例如每隔1/30秒 重复进行步骤a3 步骤al9的处理。在摄影模式下,首先,系统控制部111判定摄影模式的设定。在被设定为通常摄影 模式等、笑脸检测模式以外的摄影模式的情况下(步骤a3 “否”),进入通常的实时取景图 像显示状态(通常实时取景显示),使TFT液晶面板144持续进行实时取景图像的显示(步 骤a5)。S卩,系统控制部111每隔1/30秒重复进行下述一系列处理,即对成像于摄像元件 102上的被摄体像的图像数据例如进行间断读出处理,将其临时记录在帧存储器133中,并 将其作为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在TFT液晶面板144上。这里,所谓的实时取景图像是指从摄像 部实时取入的图像数据。通过这里的处理,被摄体像的图像数据以规定的显示帧速率(这 里为30fps)被实时地连续显示,实现通常实时取景显示。然后,系统控制部111进行摄影处理(步骤a7)。在该摄影处理中,系统控制部111 在第一释放快门151被接通时控制AF动作。由此,摄影装置1执行调焦动作,保持在对焦 状态(AF锁定)。然后,系统控制部111在第二释放快门152被接通的时间点控制摄像部 的摄影动作,控制曝光,进行图像数据的全部像素读出处理。由此,生成第二释放快门152 被接通时的摄影范围的图像数据,将其作为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临时记录在帧存储器133 中。该图像数据在由图像处理部120实施必要的图像处理后,被记录在记录介质136中。另一方面,在被设定为笑脸检测模式的情况下(步骤a3 “是”),转入慢速实时取 景对应模式处理(步骤a9)。并且,在摄影模式下通过键矩阵150输入了摄影模式的设定操作的情况下(步骤 all “是”),系统控制部111进行模式设定变更处理,变更摄影模式的设定(步骤al3)。例 如,系统控制部111执行显示处理,作为菜单画面,在TFT液晶面板144或IXD面板162上 显示工作模式的设定菜单或摄影条件的设定菜单等各种菜单项目。然后,按照对键矩阵150 的操作输入,进行与所选择的菜单项目对应的处理,进行工作模式的设定菜单、摄影条件的 设定/变更等。这里进行的是通常摄影模式或笑脸检测模式及肖像模式等摄影模式的设 定。并且,在通过键矩阵150输入了工作模式的切换指示而设定为再现模式时(步骤 al5 “是”),转入再现处理,例如进行下述处理(步骤al7)按照针对键矩阵150的操作输 入,确定再现对象的摄影图像,从记录介质136中读出其图像数据,将其显示(再现)在TFT 液晶面板144或外部图像显示装置201上。然后,在步骤al9中,监视电源切断指示,在电源按钮被操作而指示了切断电源 (电源关闭)的情况下(步骤al9:“是”),结束基本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停止电源电路173 向各个部分的供电,摄影装置1转入电源切断状态。如果电源未被关闭(步骤al9: “否”), 则返回步骤a3。下面说明图3中的步骤a9的慢速实时取景对应模式处理。图4是表示慢速实时取景对应模式处理的详细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的慢速实时取景对应模式处理 中,如图4所示,首先,系统控制部111判定第一释放快门151的接通操作。如果未被接通 (步骤bl “否”),则按照与图3中的步骤a5相同的要领,进行通常实时取景显示,即,对成 像于摄像元件102上的被摄体像进行实时画面显示(步骤b3)。然后,返回图3中的步骤 a9,转入步骤all。另一方面,在第一释放快门151被接通的情况下(步骤bl “是”),在被接通的状 态的期间,每隔1/30秒重复进行步骤b5 步骤b41的处理。S卩,首先,系统控制部111进行初始化处理(步骤b5)。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 部1 11分别将以下各值设定为初始值“0”,即表示连拍摄影图像的帧序号的计数值η、表示 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的帧序号的计数值X、以及用于获得显示中的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 像的帧序号的计数值t。此时,系统控制部111进行AF动作的控制,摄影装置1成为AF锁 定的状态。接着,取入实时取景图像而进行脸部识别处理(步骤b7)。例如,首先,系统控制 部111对成像于摄像元件102上的被摄体像进行间断读出处理。然后,根据此时的处理结 果,图像识别部124对临时记录在帧存储器133中的实时取景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艮口, 图像识别部124对取入的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脸部检测处理。然后,笑脸检测部 125根据脸部检测结果,判别实时取景图像中包含的脸部的表情。并且,当笑脸检测部125在取入的实时取景图像中检测到笑脸时(步骤b9: “是”),接着,系统控制部ill进行连拍摄影处理(步骤bll)。即,系统控制部111控制摄 像部的摄影动作,控制曝光,进行图像数据的全部像素读出处理。结果,在被设定为笑脸检 测模式的摄影模式下,在第一释放快门151被接通的状态下且在此时取入的实时取景图像 中检测到笑脸的期间,每隔1/30秒生成此时的摄影范围的图像,作为连拍摄影图像。并且, 图像处理部120根据步骤bll中生成的连拍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生成慢速对应实时取景 图像的图像数据(步骤bl3)。例如,按照规定的像素数对连拍摄影图像进行间断取入处理, 生成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另外,此时,系统控制部111把计数值η作为帧序号通知给图像处理部120。图像 处理部120将得到的第η帧的连拍摄影图像和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与由系统控制部111 通知的帧序号对应起来而记录到记录缓存器134中。例如,如果最初在步骤b9中判定为 “是”,则帧序号为“0”,在步骤b7中生成作为开头的第0帧的连拍摄影图像,在步骤b9中生 成该第0帧的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接着,系统控制部111将计数值η和计数值t分别增加1进行更新(步骤bl5), 显示帧速率转换部123将用更新后的计数值t除以3得到的商代入χ中进行更新(步骤 bl6)。然后,显示帧速率转换部123从记录缓存器134中读出与将χ的值作为帧序号而与 其对应的第χ帧的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在TFT液晶面板144上(步骤bl7)。然后,系统控制部111判定第二释放快门152的接通操作,如果被接通(步骤bl9 “是”),则把与显示中的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的帧序号对应的第X帧的连拍摄影图像,作 为摄影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136中(步骤b21)。而如果第二释放快门152未被接通(步骤bl9 “否”),系统控制部111判定第一 释放快门151的断开操作。并且,在第一释放快门151被断开的情况下(步骤b23 “是”),系统控制部111进行删除记录在记录缓存器134中的已生成的连拍摄影图像和慢速对应实 时取景图像的处理(重置处理),重置慢速实时取景显示(步骤b25)。此时,AF锁定的状 态被解除。然后,返回图3中的步骤a9,转入步骤all。 另一方面,如果处于第一释放快门151被接通的状态(步骤b23: “否”),接着,系 统控制部111检测变焦操作(变焦按钮153的操作)(步骤b26)。并且,在步骤b26中检测 到变焦操作的情况下(步骤b27 “是”),转入后面叙述的步骤b41,系统控制部111对慢速 实时取景显示进行重置。然后,返回步骤b5进行初始化处理,转入下一帧的脸部识别处理。 另一方面,在未检测到变焦操作的情况下(步骤b27 “否”),返回步骤b7,转入下一帧的脸 部识别处理。并且,在步骤b7的脸部识别处理的结果是在实时取景图像中未检测到笑脸的情 况下(步骤b9:“否”),系统控制部111判定计数值η。并且,在计数值η为“0”的情况下, 艮口,在从第一释放快门151被接通起未检测到一次笑脸而没有进行连拍摄影处理的情况下 (步骤b28 “是”),系统控制部111按照与图3中的步骤a5相同的要领,进行通常实时取 景显示,即,对成像于摄像元件102上的被摄体像进行实时画面显示(步骤b29)。然后,系统控制部111判定第二释放快门152的接通操作,在被接通的情况下(步 骤b31 “是”),控制摄像部的摄影动作(步骤b33)。S卩,系统控制部111控制曝光,进行图 像数据的全部像素读出处理。由此,生成此时的摄影范围的图像数据,作为摄影图像的图 像数据,该图像数据在由图像处理部120实施了必要的图像处理后,被记录到记录介质136 中。然后,返回图3中的步骤a9,转入步骤all。另外,如果第二释放快门152未被接通(步骤b31 “否”),则系统控制部111判 定第一释放快门151的断开操作。并且,在第一释放快门151被断开的情况下(步骤b35 “是”),返回图3中的步骤a9,转入步骤all。另一方面,如果第一释放快门151未被断开 (步骤b35 “否”),返回骤b7,转入下一帧的脸部识别处理。另外,在计数值η不是“0”的情况下(步骤b28 “否”),判定计数值η是否与计数 值χ —致。这里,计数值η与计数值χ不一致是指,已生成的连拍摄影图像的最终的帧序号 与显示中的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的帧序号不一致。因此,在已生成的各个帧的慢速对应 实时取景图像中,包含有映入笑脸人物的未显示的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因此,继续进行 慢速实时取景显示,直到显示了所有未显示的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为止。即,在计数值η 与计数值χ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b37 “否”),转入步骤bl6,转移到下一帧的慢速对应实 时取景图像的显示。而在计数值η与计数值χ —致的情况下(步骤b37 “是”),系统控制部111判定 第一释放快门151的断开操作。并且,在第一释放快门151被断开的情况下(步骤b39 “是”),转入步骤b25,系统控制部111将慢速实时取景显示重置。然后,返回图3中的步骤 a9,转入步骤all。另一方面,在第一释放快门151未被断开的情况下(步骤b39:“否”),系统控制部 111也将慢速实时取景显示重置(步骤b41)。此时,记录在记录缓存器134中的已生成的 连拍摄影图像和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被删除。在这种情况下,返回步骤b5而进行初始化 处理,转入下一帧的脸部识别处理。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一释放快门151被接通且在实时取景图像中检测到笑脸的情况下,能够开始并进行连拍摄影处理,且能够使用生成的连拍摄影 图像进行慢速实时取景显示。由此,在第一释放快门151被接通的期间,只把检测到笑脸的 帧作为对象,例如以规定的摄影间隔(例如每隔1/30秒)生成连拍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 然后,能够使用该连拍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慢速实时取景显示,以比实际被摄体的运 动慢的速度进行被摄体的画面显示。而且,在第二释放快门152被接通的时间点,能够记录 正在进行画面显示的连拍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因此,具有这样的效果即使在被摄体的运动快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进行记录而不会错过快门时机。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在实时取入的实时取景图像包括笑脸的情况下,进行 慢速实时取景显示。与此相对,也可以构成为在检测到瞳孔的情况下进行慢速实时取景显 示。这里,以检测到睁着眼的脸部的帧为对象来进行慢速实时取景显示是因为,可以想象, 映入睁着眼的脸部而并非闭着眼的脸部的帧,对用户而言是快门时机。图5是表示本变形例的摄影装置1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其中,在图5中,对与上 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步骤标注相同的标号。在本变形例中,如图5所示,系统控制部111在步骤c3中判定是否将摄影模式设 定为肖像模式。并且,在设定为肖像模式的情况下(步骤c3: “是”),转入慢速实时取景对 应模式处理(步骤c9)。图6是表示本变形例的慢速实时取景对应模式处理的详细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在 本变形例的慢速实时取景对应模式处理中,如图6所示,系统控制部111在步骤b5中进行 了初始化处理后,接着取入实时取景图像而进行瞳孔识别处理(步骤d7)。例如,首先,系统 控制部111对成像于摄像元件102上的被摄体像进行间断读出处理。然后,根据此时的处 理结果,图像识别部124对临时记录在帧存储器133中的实时取景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处理。 艮口,图像识别部124对取入的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脸部检测处理。然后,瞳孔检测 部126根据脸部检测结果,检测实时取景图像中包含的脸部的瞳孔。并且,当瞳孔检测部126在取入的实时取景图像中检测到瞳孔时(步骤d9 “是”),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系统控制部111进行连拍摄影处理(步骤bll),图像处理部 120生成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数据(步骤bl3)。根据本变形例,在被摄体中包含人物且检测到该人物的瞳孔的期间,能够进行慢 速实时取景显示,能够发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由此,用户通过把摄影模式设定为 肖像模式,能够一边观看以比实际被摄体的运动慢的速度仅针对检测到瞳孔的帧进行慢速 显示的慢速实时取景图像,一边进行摄影。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本身,通过对上述实施方式公开的多个构 成要素进行组合,可以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构成为,将上述实施方式与变形例进行组 合,在被摄体包含人物的脸部且该脸部为笑脸同时检测到瞳孔的情况下,进行慢速实时取
景显不。并且,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摄影装置,以所谓数字照相机和数字 摄像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应用对象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带照相机的手机和带照 相机的移动PC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导出更进一步的效果及变形例。因此,本发明的更 广泛的方式不限于以上表述和记载的特定的具体的有代表性的实施方式。因此,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同等物定义的总括性的发明概念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 下,可以实现各 种变更。
权利要求
一种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摄影装置具有摄像部,其拍摄被摄体像;脸部检测部,其检测由所述摄像部拍摄的被摄体像中包含的脸部;特征判定部,其根据所述脸部检测部的脸部检测结果,判定在所述被摄体像中检测到的脸部是否具有规定特征;摄影图像取得部,其在由所述特征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检测到的脸部具有规定特征的期间,以规定的摄影间隔连续进行由所述摄像部拍摄的所述被摄体像的摄影处理,取得多个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显示处理部,其每隔比所述摄影间隔长的规定的显示间隔,在显示部上依次进行所述多个摄影图像的显示处理;以及记录处理部,其在输入了摄影指示的情况下,将由所述显示处理部正在进行显示处理的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判定部具有笑脸检测部,该笑脸检测部从所述检测到的脸部中检测笑脸, 在所述笑脸检测部检测到笑脸的情况下,所述特征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检测到的脸部具 有规定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判定部具有瞳孔检测部,该瞳孔检测部从所述检测到的脸部中检测瞳孔的区域,在所述瞳孔检测部从所述检测到的脸部中检测到瞳孔的情况下,所述特征判定部判定 为所述检测到的脸部具有规定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输入了摄影准备指示且所述特征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检测到的脸部具有规定特征的 情况下,所述摄影图像取得部进行所述连续的摄影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摄影装置。摄影装置(1)检测由摄像部拍摄的被摄体像中包含的脸部,判定在被摄体像中检测到的脸部是否具有规定特征。并且,在判定为检测到的脸部具有规定特征的期间,以规定的摄影间隔连续进行由摄像部拍摄的被摄体像的连拍摄影处理,生成多个连拍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并且,根据得到的多个连拍摄影图像生成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每隔比摄影间隔长的规定的显示间隔,在TFT液晶面板(144)上依次进行显示处理,进行慢速显示处理。并且,在第二释放(152)被接通的情况下,进行将与正在显示处理的慢速对应实时取景图像对应的连拍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136)中的记录处理。
文档编号H04N5/225GK101848325SQ201010130720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4日
发明者铃木猛士 申请人: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