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业务的天线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5499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多业务的天线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基于多业务的天线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的不断发展,基于无线通信的业务也日新月异,其从最初级的信号传递,发展到如今的语音、视频、文件传输、即时通信等业务。参见图1,图1为现有多种业务并存的无线通信网络示意图。在图1中,无线基站支持多种业务,分别为语音通话、文件传输比如用终端PC上网、下载数据等、视频会议、视频监控比如通过摄像头进行视频监控。为了提高无线通信技术中信号质量以及实现网络扩容等原因,在上述无线通信网络中引入了智能天线系统。通常来说,智能天线系统在硬件上需要多根天线或多个天线元件(通称为智能天线阵)来发送或者接收数据,同时还需要一个与之配合的算法,用来确定天线配置。参见图2,图2为现有的智能天线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智能天线系统包括转发模块、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智能天线阵和智能天线算法。其中,智能天线算法用于在智能天线系统发送或接收数据包时,为该数据包确定最佳的天线配置,以便使用该确定的天线配置发送或接收数据包。这里,天线配置为要使用的天线的标识;或者在使用所有天线发送数据时,针对不同天线发送的数据增加的延时或移相等。但是,由于不同业务具有不同特性,其可能要求天线算法考虑的侧重点也不同。例如,普通人最早接触的无线语音通信,也就是无线电话,除了要求较低的丢包率之外,对抖动(jitter)的要求也较为严格,而带宽通常来说都不是问题;而视频传输则不同,随着人们对视频清晰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吞吐量和丢包率要求越来越高,而偶尔的延时与抖动倒是关系不大。而上述智能天线系统中由于采用同一天线算法确定天线配置,因此,不能区分不同业务的侧重点,进而也无法得到发送或接收数据包时的最佳天线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业务的天线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以便自适应的为业务选择最适合的天线算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种基于多业务的天线处理方法,所述智能天线系统至少包括无线设备,该方法包括A,所述无线设备在处理业务时,判断当前是否存在该业务对应的天线算法,如果是,采用该存在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之后执行步骤B;否则,采用默认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之后执行步骤B ;B,所述无线设备利用确定出的天线配置处理所述业务。一种基于多业务的天线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业务对应的天线算法;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处理业务时,判断所述存储单元当前是否存在该业务对应的天线算法,如果是,采用该存在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否则,采用默认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处理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确定出的天线配置处理所述业务。一种基于多业务的天线处理系统,包括智能天线阵和如上所述的天线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智能天线阵由多个天线或者天线元件组成,并耦合在所述天线处理装置中。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在无线设备上安装多个天线算法,当无线设备处理业务时,通过判断当前安装的多个天线算法中是否存在该业务对应的天线算法,在判断结果为是时,采用该判断出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之后利用确定出的天线配置处理所述业务;在判断结果为否时,采用默认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之后利用确定出的天线配置处理所述业务,这实现了自适应的为业务选择最适合的天线算法,能够区分对待不同业务的侧重点,进而能够得到发送或接收数据包时的最佳天线配置,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简单,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开发新的天线算法,而是基于业务特点从现存的算法中确定出对应的天线算法。


图1为现有多种业务并存的无线通信网络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智能天线系统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本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详细流程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利用天线算法集取代现有单一的天线算法,如此,针对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业务,自适应的选择对应该业务的天线算法,以使所有业务特性都尽量得到满足。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本流程图。该流程应用于至少包括无线设备的智能天线系统。这里,无线设备主要是指带有无线信号发射器的设备,其可为接入设备、路由设备、终端设备或者图1所示的无线基站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具体限定。如图3 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1,无线设备在处理业务时,判断当前是否存在该业务对应的天线算法,如果是,执行步骤302 ;否则,执行步骤303 ;步骤302,采用该存在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之后执行步骤 304。步骤303,采用默认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之后执行步骤 304。这里,步骤303中默认的天线算法和步骤302中判断出的天线算法不同,其仅在无线基站不存在当前处理的业务所对应的天线算法时适用。步骤304,无线设备利用确定出的天线配置处理所述业务。在上面步骤301和步骤304的描述中,无线设备处理业务主要是指无线基站向对端发送数据包,或者无线设备接收对端发送的数据包。下面以无线设备向对端发送数据包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详述,无线设备接收对端发送的数据包的原理类似。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详细流程图。该流程以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网络为例,当无线设备需要向对端比如对端A发送业务对应的数据包时,如图4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01,无线设备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对端A对应的天线算法,如果是,执行步骤 404,如果否,执行步骤402。在执行本步骤401之前,预先根据对端A负责的业务的特点为该对端A配置对应的天线算法。需要说明的是,该配置可由用户手工通过访问控制列表(ACL =Access Control List)实现,具体为为用户提供配置接口,用户在该配置接口上根据对端A负责的业务的特点,配置该对端A对应的天线算法。基于此,执行到本步骤401时,无线设备从被配置的对端和天线算法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对端A对应的天线算法,如果查找到,则表示当前存在对端A对应的天线算法;如果查找不到,则表示当前不存在对端A对应的天线算法。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1为可选步骤,其也可直接执行下述步骤402。步骤402,确定用于发送数据包时所采用的天线算法的标识。步骤403,判断预先配置的天线算法标识和天线算法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是否存在所述步骤402确定的天线算法标识对应的天线算法,如果是,执行步骤404 ;否则,执行步骤 407。这里,步骤402和步骤103中的天线算法标识具体实现时可为业务类型。由于不同业务所考虑的侧重点也不同,并且,其所需的天线算法也应该不同,基于此,本实施例在执行步骤402至步骤403之前,根据业务的侧重点配置该业务对应的天线算法,即配置了业务类型和天线算法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语音业务,需要考虑丢包率、抖动、延时,不需要吞吐量,而文件下载业务需要考虑吞吐量、不需要考虑延时,基于此,就需要针对语音业务, 配置对应的涉及丢包率、抖动、延时、但不涉及吞吐量的算法;而针对文件下载业务,则配置对应的涉及吞吐量、但不涉及延时的算法。如此,执行到步骤402时,可确定当前处理的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类型,执行到步骤403时,判断预先配置的业务类型和天线算法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是否存在步骤402确定的业务类型对应的天线算法,如果是,执行步骤404 ;否则, 执行步骤407。另外,由于无线设备可以配置多个服务集标识(SSID),以便接入不同的网络,基于此,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扩展,天线算法标识具体实现时可为SSID,并且在执行步骤 402至步骤403之前,预先配置SSID和天线算法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在配置该对应关系时通常会参考SSID所允许接入的业务的特点。如此,执行到步骤402时,可确定无线设备当前正在使用的SSID,执行到步骤403时,判断预先配置的SSID和天线算法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是否存在步骤402确定的SSID对应的天线算法,如果是,执行步骤404 ;否则,执行步骤 40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配置的业务类型和天线算法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者SSID和天
6线算法之间的对应关系,可由用户手工执行,具体为为用户提供配置接口(该配置接口可与步骤401中的配置接口相同,也可不同),用户基于该配置端口遵守ACL的规则实现上述对应关系的配置。优选地,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扩展,上述天线算法标识也可为服务质量 (QoS),并且,在执行步骤402至步骤403之前,预先配置QoS和天线算法之间的对应关系, QoS对应的天线算法需要参考该QoS对应的业务的特点。其中,QoS会携带在数据包中发送, 如此,当执行到步骤402时,无线设备确定当前数据包携带的QoS,当执行到步骤403时,无线设备可根据该数据包携带的QoS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对应的天线算法。步骤404,将该存在的天线算法确定为发送数据包时采用的天线算法,并判断当前是否存在该采用的天线算法所需要的数据,如果是,执行步骤405;否则,执行步骤406。步骤405,将该存在的数据代入该采用的天线算法,以确定发送数据包所需要的天线配置。之后执行步骤410。步骤406,采样出该采用的天线算法所需要的数据,之后将该采样得到的数据代入该采用的天线算法,以确定发送数据包所需要的天线配置。之后执行步骤410。本步骤406中的采样操作与现有采用统一的天线算法确定天线配置时不存在该天线算法需要的数据所执行的采样操作类似,这里不再详述。步骤404至步骤406为使用业务对应的最佳的天线算法所执行的操作。步骤407,确定默认的天线算法为发送数据包时采用的天线算法,判断当前是否存在该默认的天线算法所需要的数据,如果是,执行步骤408;否则,执行步骤409。步骤408,将该存在的数据代入默认的天线算法,以确定发送数据包所需要的天线配置。之后执行步骤410。步骤409,采样出默认的天线算法所需要的数据,之后将该采样得到的数据代入该默认的天线算法,以确定发送数据包所需要的天线配置。之后执行步骤410。步骤407至步骤409为不存在业务对应的最佳的天线算法时所执行的操作。步骤410,无线设备利用确定出的天线配置发送数据包。 步骤411,无线设备在完成发送后,获取并记录无线设备存储的至少一个天线算法可能需要的数据,以便后续在确定好天线算法后直接利用该数据进行天线配置确定操作, 比如上述步骤405和步骤407中的操作。这里,步骤411中获取的数据为无线设备存储的至少一个天线算法可能需要的、 并且比较准确的数据,其可包括以下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信道载干比或信噪比、所述业务对应的数据包被发送的成功率、所述对端接收的错报率和信号强度、传输延迟抖动、网络中的电压驻波比、误差向量幅度、重传次数。也就是说,步骤411中获取的数据为无线设备存储的所有天线算法共享。至此,实现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详细流程。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和装置进行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主要包括智能天线阵和基于多业务的天线处理装置。其中,智能天线阵由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组成,其与所述天线处理装置耦合在一起。
所述天线处理装置具体实现时的结构可如图5所示,包括存储单元501,用于存储业务对应的天线算法;第一判断单元502,用于在处理业务时,判断存储单元501当前是否存在该业务对应的天线算法,如果是,采用该存在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否则, 采用默认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处理单元503,用于利用第一判断单元502确定出的天线配置处理所述业务。优选地,存储单元501还用于存储所述装置的各个对端对应的天线算法;其中,所述处理业务为向所述装置的第一对端发送所述业务对应的数据包,或者接收所述装置的第一对端发送的所述业务对应的数据包;基于此,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判断单元504,用于判断存储单元501当前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对端对应的天线算法,如果否,触发第一判断单元502执行判断操作,如果是,采用所述第一对端对应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之后触发处理单元503执行处理操作。优选地,第一判断单元502具体实现时可包括标识确定子单元5021,确定用于处理所述业务时所采用的天线算法的标识,其中, 所述天线算法标识为所述业务的类型;或者为所述装置当前使用的SSID ;或者为所述业务对应的QoS ;判断子单元5022,用于判断预先配置的天线算法标识和天线算法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是否存在标识确定子单元5021确定的天线算法标识对应的天线算法,是则确定当前存在该业务对应的天线算法;否则确定当前不存在该业务对应的天线算法;配置确定子单元5023,用于在判断子单元502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采用该存在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在判断子单元5022的判断结果为否时,采用默认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优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记录单元505,用于获取并记录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至少一个天线算法可能需要的数据;基于此,配置确定子单元5023用于判断记录单元505当前是否记录了该采用的天线算法所需要的数据,如果是,直接将该存在的数据代入该采用的天线算法,以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如果否,采样出该采用的天线算法所需要的数据,之后将该采样得到的数据代入该采用的天线算法,以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至此,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和装置进行了描述。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在无线设备上安装多个天线算法,当无线设备处理业务时,通过判断当前安装的多个天线算法中是否存在该业务对应的天线算法,在判断结果为是时,采用该判断出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之后利用确定出的天线配置处理所述业务;在判断结果为否时,采用默认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之后利用确定出的天线配置处理所述业务,这实现了自适应的为业务选择最适合的天线算法,能够区分对待不同业务的侧重点,进而能够得到发送或接收数据包时的最佳天线配置,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简单,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开发新的天线算法,而是基于业务特点从现存的算法中确定出对应的天线算法;更进一步地,本发明配置灵活,即可通过多种手段来匹配上述的对应关系,比如 ACL, SSID等,并且,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实时性强,即使一段时间内没有用到某一算法, 但因为其他算法确定的天线配置发送或接收数据包后可能会获取到该算法用到的数据,所以,不会出现因为该算法用到的数据过时而导致错误结果,影响系统性能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多业务的天线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至少包括无线设备的智能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A,所述无线设备在处理业务时,判断当前是否存在该业务对应的天线算法,如果是,采用该存在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之后执行步骤B;否则,采用默认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之后执行步骤B ;B,所述无线设备利用确定出的天线配置处理所述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设备处理业务为所述无线设备向对端发送所述业务对应的数据包,或者所述无线设备接收对端发送的所述业务对应的数据包;在所述步骤A中的判断执行之前,进一步包括所述无线设备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所述对端对应的天线算法,如果否,继续执行所述步骤A中的判断,如果是,采用所述对端对应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 之后执行步骤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判断包括All,确定用于处理所述业务时所采用的天线算法的标识;A12,判断预先配置的天线算法标识和天线算法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是否存在所述步骤 All确定的天线算法标识对应的天线算法,是则确定当前存在该业务对应的天线算法;否则确定当前不存在该业务对应的天线算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算法标识为所述业务的类型; 或者为所述无线设备当前使用的服务集标识SSID ;或者为所述业务对应的服务质量QoS。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包括A2,判断当前是否存在该采用的天线算法所需要的数据,如果是,直接将该存在的数据代入该采用的天线算法,以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如果否,采样出该采用的天线算法所需要的数据,之后将该采样得到的数据代入该采用的天线算法,以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之后,进一步包括获取并记录所述无线设备存储的至少一个天线算法可能需要的数据;所述步骤A2中的判断包括从当前存储的数据中查找该采用的天线算法所需要的数据,如果查找到,则确定存在该采用的天线算法所需要的数据,否则,确定不存在该采用的天线算法所需要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的数据包括以下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信道载干比或信噪比、所述业务对应的数据包被发送的成功率、所述对端接收的错报率和信号强度、传输延迟抖动、网络中的电压驻波比、误差向量幅度、重传次数。
8.一种基于多业务的天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业务对应的天线算法;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处理业务时,判断所述存储单元当前是否存在该业务对应的天线算法,如果是,采用该存在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否则,采用默认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处理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确定出的天线配置处理所述业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存储所述装置的各个对端对应的天线算法;所述处理业务为向所述装置的第一对端发送所述业务对应的数据包,或者接收所述装置的第一对端发送的所述业务对应的数据包;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存储单元当前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对端对应的天线算法, 如果否,触发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执行判断操作,如果是,采用所述第一对端对应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之后触发所述处理单元执行处理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包括标识确定子单元,确定用于处理所述业务时所采用的天线算法的标识,其中,所述天线算法标识为所述业务的类型;或者为所述装置当前使用的服务集标识SSID ;或者为所述业务对应的服务质量QoS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预先配置的天线算法标识和天线算法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是否存在所述标识确定子单元确定的天线算法标识对应的天线算法;配置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采用该存在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在所述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采用默认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记录单元,用于获取并记录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至少一个天线算法可能需要的数据;所述配置确定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记录单元当前是否记录了该采用的天线算法所需要的数据,如果是,直接将该存在的数据代入该采用的天线算法,以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如果否,采样出该采用的天线算法所需要的数据,之后将该采样得到的数据代入该采用的天线算法,以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
12.一种基于多业务的天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智能天线阵和如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智能天线阵由多个天线或者天线元件组成,并耦合在所述装置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业务的天线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A,无线设备在处理业务时,判断当前是否存在该业务对应的天线算法,如果是,采用该存在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之后执行步骤B;否则,采用默认的天线算法确定处理该业务所需要的天线配置,之后执行步骤B;B,所述无线设备利用确定出的天线配置处理所述业务。采用本发明,实现自适应的为业务选择最适合的天线算法。
文档编号H04B7/04GK102340337SQ20101023487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0日
发明者郭强 申请人: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